#佛教[超话]##妙法莲华经正解#

一三五分享太虚大师《妙法莲华经讲演录》,二四六分享悟显法师《妙法莲华经今解》,(接上)。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
太虚大师讲述
民国十年秋在北京



见宝塔品第十一

己二 颂募众说经方陈付嘱

  庚一 陈募说经

  告诸大众:“我灭度后,谁能护持、读说斯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其多宝佛,虽久灭度,以大誓愿而师子吼;多宝如来及与我身所集化佛,当知此意。

  此三颂半,颂护持读说是经者、应自说誓,并颂古佛今佛,悉知其意。

  “诸佛子等,谁能护法,当发大愿,令得久住。其有能护此经法者,则为供养我及多宝。此多宝佛处于宝塔,常游十方,为是经故;亦复供养诸来化佛,庄严光饰诸世界者。

  此四颂、颂护法者当发大愿,并言护法即是供养我及多宝与诸化佛。护者、如对于是经受持、读诵、书写、刻印、供养、礼拜、一切尊重赞叹恭敬等皆是。盖自能尊重是经,即是使人知是经之可尊重,由知尊重故生信,由信故起解,由解起行,由行起证,即可直趋无上菩提也。又此经为诸佛之法身舍利,为诸佛之所护念,能护此经即为随顺佛之本意,亦即为供养诸佛。

  “若说此经,则为见我、多宝如来、及诸化佛。诸善男子,各谛思惟!此为难事,宜发大愿!

  此二颂、颂说法者即是见我、与多宝如来与诸化佛。并言此为难事,宜发大愿。佛有身、语、意,此经妙义即为佛之本意,能说此经故如见佛。又说经为荷担佛法教化众生,故曰难事。

  庚二 对比胜劣

  “诸余经典数如恒沙,虽说此等,未足为难。若接须弥掷置他方无数佛土,亦未为难。若以足指动大千界,远掷他国,亦未为难。若立有顶,为众演说无量余经,亦未为难。若佛灭后,于恶世中能说此经,是则为难。

  此六颂、颂说经之难,非但具神通力、及能演说无量余经者可及。须弥为最高之山,然仍为大千界之一部分。言大千界,则其体更巨矣。有顶、为大千界之最高处,即色究竟天。

  ‘假使有人,手把虚空而以游行,亦未为难。于我灭后,若自书持,若使人书,是则为难。若以大地置足甲上,升于梵天,亦未为难。佛灭度后,于恶世中暂读此经,是则为难。

  此四颂、颂书持是经及暂读是经之难,亦非但有神通力者可及。以大地升于梵天,须通过欲界天,极言其高以先显上升之难。而此经义为平等大慧法身之所流露,彼为无明烦恼覆障之众生,虽暂读此经,因有覆障而不能入,较大地上升之通过欲界天为尤难也。

  “假使劫烧,担负干草入中不烧,亦未为难。我灭度后,若持此经为一人说,是则为难。

  此二颂、颂为一人说经之难。三灾内之火灾,至初禅天为止,业力既尽,世界乃坏,故有劫火烧坏世界之时。乃求干薪入劫火不烧易,求为恶世一人说经难,正显信解是经者不易得也。

  “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令诸听者得六神通,虽能如是,亦未为难。于我灭后,听受此经,问其义趣,是则为难。

  此三颂、颂教授神通易,听受经义难。经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烦恼,故曰法藏。十二部经,即契经等十二部之教相。六神通、谓天眼通等。均见前释。声闻罗汉虽得神通,然未闻是经之义,仍属小乘。若获闻此义,即得回小向大以趋于无上菩提,故听经而能领受,因问而识义趣,为难事也。

  “若人说法,令千万亿无量无数恒沙众生得阿罗汉,具六神通,虽有是益,亦未为难。于我灭后,若能奉持如斯经典,是则为难。

  此三颂、颂奉持是经之难。奉持、谓敬奉忆持,使不忘失。

  “我为佛道,于无量土,从始至今广说诸经,而于其中此经第一,若有能持,则持佛身。

  此二颂、颂经最胜,并颂持经功德。

  庚三 重募持人结成胜行

  “诸善男子!于我灭后谁能受持、读诵此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此经难持,若暂持者,我则欢喜,诸佛亦然;如是之人,诸佛所叹,是则勇猛,是则精进,是名持戒、行头陀者,则为疾得无上佛道。

  此四颂半、颂当誓持经,及暂能持经之功德。

  “能于来世读持此经,是真佛子,住淳善地。佛灭度后,能解其义,是诸天人世间之眼。于恐畏世,能须臾说,一切天人皆应供养。

  此三颂、颂当来读持是经者之功德。富于决信,为淳善地。世间眼、谓具足如来智慧光明,堪为痴闇世人之导引。恐畏世、即恶世;不信是经,更加谤毁,故此世间令人恐畏。结言:于佛灭后如此读颂受持是经,则为荷承如来事业,而堪受人天之供养也。

(公众号“学佛一定要听经”已经正式开始连载发布悟显法师讲经视频,《妙法莲华经今解》,《无量寿经》《菩萨戒正说》。弘扬大乘,正法久住,欢迎分享,功德无量。 )

#学佛一定要听经[超话]##一乘了义[超话]##悟显法师[超话]##楞严经白话直解##菩萨戒正说[超话]##无量寿经[超话]##华严[超话]##大乘定香精舍[超话]##素的好[超话]##传递环保正能量##祖国必须统一##疫情防控#

  08积功累德第八(3)
  积功累德第八(3)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上云‘惠利群生’,慈也。‘忍力成就’,忍也。是故‘于诸有情’,常以慈忍为怀。‘和颜’,柔和之颜容。《会疏》曰:‘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故云“和颜”。’《胜天王般若经》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随顺佛清净教。视诸众生,面门先笑,曾无嚬蹙。所以然者,心离秽浊,诸根清净。不染离垢,心不嗔恚。内无恨结。’‘爱语’者,四摄法之一。四摄法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谓之爱语摄。故《胜天王般若经》言:‘下声细语软美之言,顺彼意语故。’‘勤喻’者,欢导慰喻也,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也。‘策进’者,勉之使进,即常云之促进,今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自谦曰恭,尊人之德,曰敬。《法华经嘉祥疏二》云:‘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三宝’者,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也。至于佛灭度后,住于世间者,称为住持三宝。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发染衣者,僧宝也。所以名‘宝’者,据《宝性论》,共有六义:(一)世间希有、(二)离垢、(三)势力、(四)能庄严世间、(五)最上、(六)不变。又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恭敬三宝’,钦仰其德也。‘奉’者,尊崇奉养。‘事’者,承待。‘奉事’者,敬养服待也。‘师’者,教我以道者。‘长’者,德行,或辈分,或年龄高于我者。省庵师《劝发菩提心文》曰:‘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师长恩重,故应奉事。又密宗以恭敬上师为根本戒。又谓‘一切供养功德中,供养上师最为胜’。可见‘奉事师长’,实为修行要务。又《会疏》云:‘此(奉事师长)中,含摄孝养父母之句。师者,出世本;父母,世间福田,菩萨必须恭敬奉侍故。’此说亦有所据。如《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虚’者,虚妄不实。‘伪’者,诈现假相。‘谄’者,佞也。逢迎人意而吐其言,即常云之阿谀奉承也。‘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无有虚伪、谄伪、谄曲,则心端直无过。如《净影疏》云:‘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明离心过。’《维摩经佛国品》云:‘直心是菩萨净土。’肇公注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也。’肇公以质直无谄之心,为万行之本。语至切要,未可忽之。
  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庄严众行’者,《净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庄严’者,福智二严。‘众行’者,‘檀(布施也)等一切行也。’意谓:以福与智,庄严布施等度及万行。《唯识述记七》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涅槃记廿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又《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故知‘庄严众行’者,表一一行中悉是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净影疏》谓‘庄严众行’,是彰明所行成就也。‘轨范’者,轨则与模范也。又‘轨’者,法则也;‘范’者,法也,常也。由于所行皆具福智,故所说所教,皆成轨则。所行所示,为众模范,故云‘轨范’。悉是常法,无可变易,无所欠少。故曰:‘轨范具足。’
  ‘观法如化’者,观一切皆如幻化也。‘观’者,智之别名。《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又《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又《会疏》曰:‘观之字,即三观也。盖夫三谛三观者,万行之要枢,菩萨之肝胆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诸法。’‘如化’者,《会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则是中谛也。’意谓:既言如化,则非绝对空无,故言非空。若言是有,则只如幻化而已,并非实有。又既云如化,乃非有而现假有。既是幻化,则所现举体是空。故《会疏》谓为‘非空非假,而空而假’,是显中道之义。‘观法如化’者,即观一切法,皆是中道。
  ‘三昧常寂’。‘三昧’者,正定也。‘常寂’者,真体离生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是故《净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处曰止,乃禅定之异名也)。’绝名相,离烦恼,不生不灭,住于常寂。如是三昧,故云深也。由于常行中道,住一切如化之妙观,自然入于不生不灭甚深常寂之正定。又《遗教经》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此表定慧等持之因行。本经《大教缘起品》曰‘如来定慧究畅无极’是其果德。
  ‘善护口业’下六句,表菩萨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之中,则以‘善护意业’为首要。是即菩萨‘善护己念’之正行。由于深契中道,正定常寂,了达真源,远离生灭。自然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是以意业,‘清净无染’。意业清净,身口随之。于口业云‘不讥他过’。‘讥’者,谴也,诽也,指责人之过失也。口业不讥他过者,实由于意业之不见他过也。‘他’者,一切有情也。进言之,则包括有情无情,万事万物之一切法。一切无过,本自无染。清净本然,本自圆成。如‘首楞严’义为‘一切事究竟坚固’。又如《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又‘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是故一切平等,无有可讥者。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律’者,戒律。‘仪’者,仪则。《大乘义章十》云:‘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其意谓:所谓为律仪者,防恶止非之法,称为戒律。行为依止于戒律,称为律仪。又《行持钞资持记》云:‘通禁制止为律,造作有相名仪。’综上之意,依止戒律,体现于行仪,名为律仪。又律仪戒者,乃三聚净戒之一。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足等一切之戒律。(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有情为戒。上三为大乘菩萨通受之戒,于(一)摄律仪戒中,在家菩萨受五戒与八戒。出家菩萨须受(一)中之十戒与具足戒。《涅槃经卅一》云:‘戒亦一切善法梯橙。’(‘橙’同‘凳’,见《中华大字典》。)又《璎珞本业经下》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五灯会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以上经论,广显戒德。《普超三昧经一》曰:‘被戒德铠,化度众生。’此正为‘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之真意。戒铠于此有二义:一者,护持义。以戒德为铠甲,如消防队员衣石棉衣。入三界火宅,冒三毒烈焰,拯济群生,无所畏惧。二者,庄严义。以持戒德,而自庄严。不失律仪,轨范人天,令众钦仰归止,来受教化。慕我戒德,学我戒行。进修定慧,而度彼岸。
  前引《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与今‘不失律仪’,互相照映,正显中道,理事无碍,圆解圆修之妙行。了知戒定慧与淫怒痴平等平等,仍严持净戒,不失律仪。虽严持律仪,轨范具足,但自心常寂,一切平等,悉无取舍,更无爱憎。不见己是,不道人非。如是持戒,是真持戒。如是修行,是普贤行。如是知见,方契中道。若人稍闻平等之意,便谬斥持戒为著相,诽谤戒律。或稍能持戒,便增我慢,自赞毁他,侈谈他人过失。是皆以病为药者也。
  上三段为法藏大士严净自心之德行。下为成就众生之德行。 https://t.cn/RTv4Kyo

  08积功累德第八(3)
  积功累德第八(3)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上云‘惠利群生’,慈也。‘忍力成就’,忍也。是故‘于诸有情’,常以慈忍为怀。‘和颜’,柔和之颜容。《会疏》曰:‘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故云“和颜”。’《胜天王般若经》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随顺佛清净教。视诸众生,面门先笑,曾无嚬蹙。所以然者,心离秽浊,诸根清净。不染离垢,心不嗔恚。内无恨结。’‘爱语’者,四摄法之一。四摄法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谓之爱语摄。故《胜天王般若经》言:‘下声细语软美之言,顺彼意语故。’‘勤喻’者,欢导慰喻也,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也。‘策进’者,勉之使进,即常云之促进,今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自谦曰恭,尊人之德,曰敬。《法华经嘉祥疏二》云:‘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三宝’者,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也。至于佛灭度后,住于世间者,称为住持三宝。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发染衣者,僧宝也。所以名‘宝’者,据《宝性论》,共有六义:(一)世间希有、(二)离垢、(三)势力、(四)能庄严世间、(五)最上、(六)不变。又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恭敬三宝’,钦仰其德也。‘奉’者,尊崇奉养。‘事’者,承待。‘奉事’者,敬养服待也。‘师’者,教我以道者。‘长’者,德行,或辈分,或年龄高于我者。省庵师《劝发菩提心文》曰:‘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师长恩重,故应奉事。又密宗以恭敬上师为根本戒。又谓‘一切供养功德中,供养上师最为胜’。可见‘奉事师长’,实为修行要务。又《会疏》云:‘此(奉事师长)中,含摄孝养父母之句。师者,出世本;父母,世间福田,菩萨必须恭敬奉侍故。’此说亦有所据。如《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虚’者,虚妄不实。‘伪’者,诈现假相。‘谄’者,佞也。逢迎人意而吐其言,即常云之阿谀奉承也。‘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无有虚伪、谄伪、谄曲,则心端直无过。如《净影疏》云:‘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明离心过。’《维摩经佛国品》云:‘直心是菩萨净土。’肇公注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也。’肇公以质直无谄之心,为万行之本。语至切要,未可忽之。
  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庄严众行’者,《净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庄严’者,福智二严。‘众行’者,‘檀(布施也)等一切行也。’意谓:以福与智,庄严布施等度及万行。《唯识述记七》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涅槃记廿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又《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故知‘庄严众行’者,表一一行中悉是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净影疏》谓‘庄严众行’,是彰明所行成就也。‘轨范’者,轨则与模范也。又‘轨’者,法则也;‘范’者,法也,常也。由于所行皆具福智,故所说所教,皆成轨则。所行所示,为众模范,故云‘轨范’。悉是常法,无可变易,无所欠少。故曰:‘轨范具足。’
  ‘观法如化’者,观一切皆如幻化也。‘观’者,智之别名。《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又《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又《会疏》曰:‘观之字,即三观也。盖夫三谛三观者,万行之要枢,菩萨之肝胆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诸法。’‘如化’者,《会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则是中谛也。’意谓:既言如化,则非绝对空无,故言非空。若言是有,则只如幻化而已,并非实有。又既云如化,乃非有而现假有。既是幻化,则所现举体是空。故《会疏》谓为‘非空非假,而空而假’,是显中道之义。‘观法如化’者,即观一切法,皆是中道。
  ‘三昧常寂’。‘三昧’者,正定也。‘常寂’者,真体离生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是故《净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处曰止,乃禅定之异名也)。’绝名相,离烦恼,不生不灭,住于常寂。如是三昧,故云深也。由于常行中道,住一切如化之妙观,自然入于不生不灭甚深常寂之正定。又《遗教经》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此表定慧等持之因行。本经《大教缘起品》曰‘如来定慧究畅无极’是其果德。
  ‘善护口业’下六句,表菩萨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之中,则以‘善护意业’为首要。是即菩萨‘善护己念’之正行。由于深契中道,正定常寂,了达真源,远离生灭。自然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是以意业,‘清净无染’。意业清净,身口随之。于口业云‘不讥他过’。‘讥’者,谴也,诽也,指责人之过失也。口业不讥他过者,实由于意业之不见他过也。‘他’者,一切有情也。进言之,则包括有情无情,万事万物之一切法。一切无过,本自无染。清净本然,本自圆成。如‘首楞严’义为‘一切事究竟坚固’。又如《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又‘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是故一切平等,无有可讥者。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律’者,戒律。‘仪’者,仪则。《大乘义章十》云:‘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其意谓:所谓为律仪者,防恶止非之法,称为戒律。行为依止于戒律,称为律仪。又《行持钞资持记》云:‘通禁制止为律,造作有相名仪。’综上之意,依止戒律,体现于行仪,名为律仪。又律仪戒者,乃三聚净戒之一。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足等一切之戒律。(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有情为戒。上三为大乘菩萨通受之戒,于(一)摄律仪戒中,在家菩萨受五戒与八戒。出家菩萨须受(一)中之十戒与具足戒。《涅槃经卅一》云:‘戒亦一切善法梯橙。’(‘橙’同‘凳’,见《中华大字典》。)又《璎珞本业经下》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五灯会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以上经论,广显戒德。《普超三昧经一》曰:‘被戒德铠,化度众生。’此正为‘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之真意。戒铠于此有二义:一者,护持义。以戒德为铠甲,如消防队员衣石棉衣。入三界火宅,冒三毒烈焰,拯济群生,无所畏惧。二者,庄严义。以持戒德,而自庄严。不失律仪,轨范人天,令众钦仰归止,来受教化。慕我戒德,学我戒行。进修定慧,而度彼岸。
  前引《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与今‘不失律仪’,互相照映,正显中道,理事无碍,圆解圆修之妙行。了知戒定慧与淫怒痴平等平等,仍严持净戒,不失律仪。虽严持律仪,轨范具足,但自心常寂,一切平等,悉无取舍,更无爱憎。不见己是,不道人非。如是持戒,是真持戒。如是修行,是普贤行。如是知见,方契中道。若人稍闻平等之意,便谬斥持戒为著相,诽谤戒律。或稍能持戒,便增我慢,自赞毁他,侈谈他人过失。是皆以病为药者也。
  上三段为法藏大士严净自心之德行。下为成就众生之德行。 https://t.cn/RTv4Ky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温州动物园的一头母象,也来杭州和诺诺相亲,没怀上,依旧是失败。需要事先签订协议福福的母亲——碰碰是一头“经验老道”的母象,福福是她的第四胎。
  • #盗取天机# #结婚但不生孩子会后悔吗# #三铜钱佛教语录[超话]#胖了就减,喜欢就买,没钱就赚,全力以赴,你会很酷,在无法预料的未来里,我们岁岁平平安安就好了
  • 孟子不但在幼年时期、少壮时期,接受了母亲严谨的教育,即如这一次与齐宣王话不投机,决心要去齐的时候,又是接受孟母的鼓励,使他去志更加坚定。孟子不但在幼年时期、少壮
  • 非要搞恐慌情绪,浪费物资这样才好是吗[摊手]【乐观点】第一,全域静止是从中午12点以后开始的,我相信很多通勤族都在北京吧?就是不信啊[拜拜]我姐们家小区没封闭,
  • 第二单:原油97.7多,止损改到97刚好扛住,在97.8位置小赚10个点提前止盈,不然都止盈了!#日总结:4月26日(周二)战绩回顾共收割340点利润#[心][
  • 如果能选择的话,我想我会选择把你留在2019年的ly世巡上,让你永远做那个二十四岁、穿着高帮红匡威浅色牛仔裤、在漫天飞舞的小纸片中接受爱的孩子。金钱、梦想、豪车
  • ”宋小宝连忙拒绝:“我就一个小品演员,当导演对我来说超纲了啊!”刘德华笑笑说:“我说你行你就行,你光是站在那里,就已经很好笑了!
  • ”周瑜脱离袁术后,孙策亲迎周瑜,并当着众将面前下令说:“周公瑾才华杰出,与我是从少相识的好朋友,有兄弟的情义。所以孙权称赞周瑜王佐之资,登基称帝时对着众臣说:“
  • 11、一难过就能抱到喜欢的你,是我一直努力都想要的浪漫。11、一难过就能抱到喜欢的你,是我一直努力都想要的浪漫。
  • 儿子想要超轻粘土,我俩觉得不安全,对身体不好,一直没答应,做饭的时候,就让他拿点面团玩手,玩了几次就不想玩了,还是惦记粘土,我又查了好多关于粘土的资料,都是无毒
  • 7or9干货 | 不同脚型怎么挑选一双最合适的高跟鞋?埃及脚脚型特点:亚洲人最常见的脚型,大拇指最长适合鞋型:尖头鞋推荐单品:☁️7or9空气棉高跟鞋-仙草(3
  • 此外,虽然咖啡会刺激人的神经,但咖啡中的糖也会令人兴奋,但是身体里的胰岛素会迅速降血糖,突然的】#每日一问# 为什么有些人喝了咖啡反倒更困? 此外,虽然咖啡会
  • 也是缘分吧,大雪和霜降同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桑延真的是暗恋系典范,让我疯狂心动啊啊啊温以凡的过去令人心疼,但是桑延成为了她的光✨阳光终于洒满她的未来。祝愿你们在
  • #慕诺MUNUO[超话]##慕诺#分享封校的第三今天上体育课 下课的时候球队的中锋说让我星期天先别吃饭 我说为啥 她说她妈妈星期天给她送清明果(因为那天训练结束
  • 从一年四季的朝夕赶来 和日光艳阳暂别 拥抱歌手王源赠与我们的橘色天际线 在海边 在云端 在万水千山 听夏天的回响 是独属于我们的阔别已久的重逢。[并不简单]你是
  • 自主研发的软件可根据客户控价需要,针对不同种类产品,由品牌方给定管控价格表格,进行软件检索,速度快3.整理低价链接对低价链接,我们会首先用自主研发的旺聊软件进行
  • 今后,南京华信智原也将与中软国际一起深入合作,帮助更多有梦想的程序员快速成长,共同用行动“程”就学员们的璀璨未来,培育行业的新生力量! ​​​​#南京华信智原#
  • 两个人刚在一起的那段时间,许晋亨是真的想要和刘嘉玲长相厮守的,甚至在面对许家的重重反对之时,许晋亨不惜搬出豪宅,舍弃大少爷的身份跑去和刘嘉玲同居,还为刘嘉玲专心
  • 保障七天洗一次我感恩[心]封楼的饭真的不好吃,我算运气好的,午饭肥肉不多虽然只有三块肉,晚饭不是全素虽然鸡腿真的很假不好吃,这样的生活还要持续七天再七天无期徒刑
  • 5月1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线上互动活动——来一起制作个人专属的衍纸画贺卡吧、5月3日的线上直播——致敬夏代的劳动者,不仅教孩子们如何用以衍纸画的形式专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