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过程!如今80余岁仍从未放弃
学术派 2021-12-01 23:05

学术派
与学术前沿同步,做最具创新的学问人。致力于推动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着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共同体。学术派创建于2015年6月,至今运营已6年有余,2021年6月进行了认证迁移。本号“专注为学者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
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学问之家
致力于做具有时代和民族担当的知识分子,独立思维,理性批判,高瞻远瞩,兼容并包,不人云亦云,不空穴来风,不偏执,做思想和时代的引领者,为祖国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不懈奋斗。
公众号

1995年6月30日,联想集团的会议室内,倪光南和柳传志分别坐在第一排的两边。联想中层以上的干部,2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虽然大家都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但是都保持沉默,不敢妄议。随即,联想董事会宣布:解除倪光南总工程师和董事职务。柳传志起身发言,声泪俱下。他表示: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不会忘记科教兴国——这样一个大目标,而内心感到全心全意为了这样一个大目标工作,永远是最幸福的人。被解除职务的倪光南院士坐在台下,镇定自若。会议散场,倪光南和柳传志各自默默离开。十年时间,他们从风雨同舟变成了背道而驰。

01
1939年8月1日,倪光南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时值抗战,从小就听父母讲述逃难的经历,他对“国弱被人欺”有着切肤之痛。倪光南从那时起就明白,国家应该富强起来,才不会被人欺负。1961年7月,倪光南以5年全5分的成绩学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81年8月,倪光南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他当时在国外的年薪是国内工资的70倍。然而仅仅两年之后,他就毅然回国,并且自掏腰包,购买了足够研制几台汉字微机样机的关键器材,带回国内。他说:“如果我不回来,我此后所做的一切,不会对中国制造有所帮助。”在倪光南的心中,有一个科技产业的兴国梦。柳传志在1970年进入计算所,相对于默默无闻的柳传志,倪光南是“明星科学家”,柳传志对他钦佩不已。1984年,计算所发起成立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给了20万的启动资金,柳传志被选为主管日常经营工作的副经理。但是公司业务还没开展起来,就被人骗走了14万。柳传志、王树和、张祖祥三人一筹莫展。冥思苦想之后,三个人一合计,想到了一个人——倪光南。为什么是倪光南呢?那时候,计算机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因为无法处理汉字,没法推广普及。怎么办?只能研发出具备汉字处理功能的“汉字处理产品”。倪光南自掏腰包从国外买回来的关键器材,起了大作用。倪光南主持研发的第二项汉字处理的产品取得成功,技术转让给4家企业,一共生产了600台。在此基础上,倪光南课题组将LX-80移植到PC,继续推动联想式汉卡的开发工作。

对于柳传志抛出的橄榄枝,倪光南答应了,他相信柳传志能很好地推广他的科研成果。应邀出任公司的总工程师,倪光南提出了三个条件:一不做官,二不接受采访,三不出席宴请。他想一门心思搞研发,不被外界所打扰。倪光南的加入,将联想式汉卡的全部技术都带入了公司。1985年5月,公司推出了适用于PC机的第一型联想式汉卡,开始投放市场。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的倪光南,也由此和联想式汉卡连在了一起。联想式汉卡前后一共更新了8个型号,为公司创造了上亿的利润,并且带动了包括计算机产品在内的整体营销,最终“联想”也成了公司的新名字。1988年,在联想汉卡站稳脚跟后,倪光南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微机上,他带领团队研发成功了中国制造的联想主板和扩展卡。1990年,采用自主设计主板的联想微机在国内推出。联想式汉卡和联想微机,都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倪光南也因此被遴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截止到1994年,联想的销售额达到了47.6亿元。这十年时间,是倪光南和柳传志合作亲密无间的十年。然而随着国外电脑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汉卡已经江河日下,联想要突破瓶颈,就必须寻求创新。此时,一个不畏艰难的科学家,和一个谨慎行事的企业家,互相之间出现了裂痕。他们,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两条道路。

02技工贸,还是贸工技?是优先发展科学技术,还是紧跟市场先赚钱?倪光南和柳传志关于发展方向的争论,被当时的媒体称为“技术派”与“市场派”的一次决斗。倪光南坚定地认为,必须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抢占制高点。他计划对标Intel,从芯片设计入手发展“中国芯”。1994年,倪光南与复旦大学、长江计算机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中科院承诺由联想牵头,组织有实力的计算机企业一起参与,制定一个国家投资计划。但在最后一刻,此前和倪光南步调一致的柳传志第一次说了“不”。柳传志的理由是,芯片项目投入和风险巨大,不是联想的实力可以支撑。倪光南是“技术至上,并不清楚整个市场是怎么回事”。柳传志的路径是先利用成本优势占领市场,做大做强,再做技术开发。科学家并不在乎失败多少次,因为只需要成功一次就够了。但是企业家不这么认为,因为一失足就可能成为千古恨。两人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极度自信而又固执己见是他们的共同点,最终造成了水火不容的局面。每次开会,都成了两人的“争吵会”,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半年。直到1995年6月的那次会议,倪光南被解除职务,被迫离开联想。倪光南离开后,其主持的理想ASIC芯片、程控交换机等项目被陆续终止。1996年的一次大会上,联想从提倡了十年的“技工贸”道路转向“贸工技”。倪柳之争,划上句号。中科院的一位前领导说:“和倪光南同等水平的科学家,人数多于和柳传志同等水平的企业家。在二选一时,只能选柳传志,企业家在中国是稀缺资源。”这段话,很好地解释了当时中国的现状,因为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尤其是中国科技公司被美屡次制裁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忍不住去想象:如果当时走倪光南的技术路线,今日的联想和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将会如何?
即便是在被解聘之后,倪光南院士还是向联想呼吁“请不要解聘我的工作成果”,“希望我的这些工作成果,不要受到牵连”,然而事与愿违。被免去总工程师职务的他,成了一个闲人,什么工作也不需要做。1999年,联想对外发布公告,正式解聘倪光南。作为联想的创始人之一,倪光南离开了工作15年的联想,没拿到半点股份。扫地出门,不过如此。他却坦言:“自己终于解脱了,获得了新生。”刚刚离开联想,一个叫李德磊的人就找上门来。倪光南回忆:“当时他非常急切地找到我,说日立美国突然哟啊停止外包给BBT(方舟科技前身)的一切项目,然后问我该怎么办。”李德磊在中科院计算所读研时与倪光南相识,BBT是他实际控制的一家公司。当时李德磊在日立美国半导体公司担任微处理器设计总监,BBT承担了日立芯片的外包业务。当时的中国芯片领域一片空白,BBT却磨练了一支CPU的技术队伍。这个技术团队,让倪光南眼前一亮。不谙世事的他,以为看到了重启“中国芯”的希望。他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李德磊找人、找钱、找资源,自己却分文未取。2001年4月,中国第一片自己设计的嵌入式芯片“方舟1号”诞生,备受瞩目。经过高级别专家鉴定会,“方舟1号”被推上技术神坛,国家陆续投入资金支持方舟科技。在众多部门的推动下,方舟科技顺利拿到巨额的政府采购。形势一片大好,倪光南以战略市场部副总裁的身份加盟公司。但是问题很快暴露出来,李德磊把“宝”都押在了政府采购上,拒绝为市场客户供货。这些客户都是倪光南以信誉拉来的,不得已之下,倪光南只得离开。方舟芯片同样遭遇困境,因为服务器端被Wintel联盟把持,人家根本不支持方舟的工具软件,这让用户叫苦不迭。2003年,随着政府采购的淡出,方舟芯片市场大幅下滑。作为一个商人,李德磊看不到利润,自然选择放弃。李德磊宣扬自研芯片没有市场,放弃了“方舟3号”的研发。这次芯片研发的夭折,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倪光南也为自己看错人而感到自责,2006年,他为当年请求国家支持方舟CPU研发,向科技部“负荆请罪”。

03
历经了联想和方舟的两次挫折之后,倪光南再也没有加入一家公司。但他一直致力于推广国产操作系统,芯片、软件和文档格式国家标准UOF等开放标准。倪光南院士看来,“中兴事件”的危机不仅在于供应链、技术和信息被对方钳制,更大的风险在于网络安全,“自主可控不等于安全,但不自主可控一定不安全”。这些年,国外血的教训不少。国外因操作系统被黑客攻击、信息存储系统被非法监听的案例不胜枚举。Intel、ABM和ARM的芯片架构更是被爆出,存在“熔断”和“幽灵”两个安全漏洞,能够让黑客远程控制机器,盗取数据信息。这几家公司的芯片,几乎应用于全球所有的桌面系统、电脑、智能手机及云计算服务器。但是刀砍不到自己身上,就感觉不到肉疼。直到“中兴事件”,中国IT界才感受到缺少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锥心之痛。倪光南说:“芯片事件给人的教育挺大,比我们讲一百遍都有用。”是啊,如今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被国外的芯片技术“卡脖子”。再不寻求创新和突破,就成了别人“案板上的肉”。这也是为什么华为的强势崛起,让无数中国人为之欢呼,为之摇旗呐喊。世界上很多国家,虽然没有核心技术依然过得很好,但是中国不一样。大国崛起,中美之间势必要在方方面面,都进行多番较量。倪光南院士惋惜道:“直到今天,Wintel的核心技术,包括Windows OS和Intel CPU的知识产权,连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也没有获得过,也就更不能设想,美国会把这些技术卖给或者换给中国。”

所以20多年来,无论多么艰难,倪光南都坚持做自主研发。他说:“有些事情,如果你觉得不可避免,那么早下决心比晚下决心要好。比如北斗,我们十几年前就下决心要搞,现在北斗很好用。”很可惜,智者的先见之明,抵不过企业家眼里的真金白银。2013年,倪光南发起成立了“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希望统一标准,依靠应用商店模式建立一个软硬件生态系统。不过他也坦然表示,联盟的力量很有限,没资源也没钱,没人、没权、没用,只能表达愿望,他更希望在政府层面能够重视和引导。一位有良知的科学家,从未停止过奔忙呼号。要做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要搞中国自己的芯片、半导体。可喜的是,如今从国家到企业终于决心要突破了。倪光南曾经的助手梁宁评价他:“世人眼中,他是一个堂吉诃德。为了梦想被一个又一个人利用,而他明知道自己在被人利用,还是宁可冒着一世英名赴水流的风险,还是继续尝试,继续努力。”不过对于名利,倪光南从没有放在心上。他不谙世事,也不会为这些世事所累。他自言道:“没做成事之前,可能会被当成堂吉诃德。但也不一定要自己成功,我做一段,人家接着做。从大局看,一个企业不行,还有更多企业出来,依托产业界发展一定是可以的。”

“黑白红绿青黄”六大茶类,孰先孰后。
绿茶
绿茶是我国最早创制的茶类,自茶叶正式作为饮料后,其基本加工方法就已形成。当时加工方法较为简单,通常是把野生茶树上的芽叶采回后,稍微轻揉,晒干后即为饮用。
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绿茶制法开始。唐时开始出现“蒸青团茶”的制法。到了宋代,蒸青团茶又发展为蒸青散茶。元代时,蒸青散茶制法更为精细,在加工过程中,通常按芽叶老嫩分别进行制作。
绿茶炒青制法的精细工艺是在明代形成的。关于炒青绿茶制作方法,虽有唐代“旋摘旋炒”的记载,但炒青绿茶的制法起源于12世纪末叶,在明代形成。利用干热来发挥茶叶的香味,从此绿茶品质有了更大提高。精细的炒青工艺在明代顾元庆《茶谱》、许次纾《茶疏》中都有评述。这种炒青加工工艺,一直沿袭至今。
二、黄茶
现行黄茶的全套生产工艺,约于公元1570年前后形成。
关于黄茶起源,据史料推测,它在公元七世纪就已有生产了。但当时黄茶不同于现在我们说的黄茶,它是由一种自然发黄的黄芽茶树品种的芽叶制成的。如在唐朝享有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作为贡茶的四川蒙顶黄芽,都因芽叶自然发黄而得名。
而现在所说的黄茶类,是指经过改进,在绿茶制作程序中加入“闷黄”工艺逐渐演变而来的。在绿茶炒青制造实践中,鲜叶杀青后若不及时揉捻,或揉捻后不及时烘干或炒干,堆积过久,都会变黄;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过长,也都会发黄。所以在炒制绿茶的实践中,就会有意或许无意地发明出∫黄茶类茶。这一全套生产工艺,是在公元1570年前后形成的。如黄茶类中产量最高的条形黄茶之一黄大茶,即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距今己有四百多年历史。
三、黑茶
黑茶当是在明末清初开始制造的,比黄茶为迟。
“黑茶”两字在宋神宗熙宁年代(公元1068—1077年)就出现了,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御史陈讲奏疏:“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官茶易马,商茶给卖。”《明会典》亦有载:“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令买茶中马事宜……收买真细好茶,勿分黑黄正附,一例蒸晒………运至汉中府辨验真假黑黄斤篦。”16世纪以前的这些记载中的“黑茶”是指由绿毛茶经过加工作色得来的。
湖南黑茶产地始于安化,安化黑毛茶创制于公元16世纪末期,制造上经杀青、揉捻后再渥堆,而后再烘干;云南普洱熟茶,要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晒干毛茶,而后再经适度潮水渥堆、晒干等工艺程序,加工技术已经相当复杂,当于黄茶之后。
四、红茶
首先创制的是小种红茶,由炒青发展而来。日晒代替杀青,当是在炒青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揉捻后发现叶色变红更快,于是逐渐认识了变色的规律。后在揉捻结束堆放片刻,使其发红更明显,质的变化更大,而后炒和烘,则色香味完全改变。工夫红茶是在小种红茶基础上演变而来,清朝董天工《武夷山志》(公元1751年)载有小种和工夫的茶名。小种红茶是鲜叶加工复杂,毛茶加工简单;工夫红茶则相反,简化鲜叶加工,毛茶加工大下工夫,所以叫工夫红茶。
五、白茶
“白茶”一词,有多重含义。现在我们所说白茶一般是指微发酵茶,以“委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加工工艺,不揉不炒,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呈白也,约起源于明代中期,清嘉庆年间(1792—1821年)开始其工艺不断发展,咸丰年间(1851—1861年)得以正式形成。
菇来子安在公元1064年前后所著的《东溪试茶录》中记述,白茶宋代已有,但是当时白茶是指由一种叫白茶茶树品种制成的白茶,其制法与绿茶制法大体相同,并蒸压成团茶。直到明代,以“日晒”为主的白茶制作方法开始出现。明代田艺蘅所著《煮泉小品》(公元1554年)中有载:“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这就类似于现代白茶的加工工艺中“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
据《福建地方志》和茶叶专家张天福《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中记载,白茶早先由福鼎创制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是以“福鼎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制成银针,但芽头瘦小白毫不显。约在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福鼎选育出大白茶茶树良种后,于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白毫银针。白牡丹继白毫银针之后,最早创制于建阳水吉,后传入政和、福鼎。公元1922年,政和开始创制白牡丹。
而陈椽在《茶业通史》根据相关史料认为,白茶是在19世纪50——60年代创制的。
六、青茶
青茶种类很多,制法繁简差异很大,故关于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程启坤等(2004年)认为,武夷茶的加工工艺,在《王草堂茶说》中有详细的记载:“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武夷炒焙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此著作成书于清代前期(注:确切年代不可考,一般认为是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因此武夷茶这种独特工艺的形成,在此时间之前。茶学专家陈椽有考,安溪青茶是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创制的,乌龙青茶是在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开始生产的。
青茶制法是从绿茶结合红茶发展而来,先日光萎凋而后炒青、揉捻及烘干。当时工夫红茶品质下降,绿茶遭到印度红茶冲击,销路都不好,影响人民的生活,这就推动了制茶技术的革新,青茶随之出现。
炒青绿茶、黑茶、黄茶、白茶、红茶以及青茶,基本都是在明清两代创造、发展起来的。六大茶类,制法和品质虽各有不同,但是彼此有联系,从量变到质变,不会一蹴而就。从炒青绿茶发展到各色茶类的时间上的顺序如何,也未看到确切记述。陈椽《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认为:明朝创制炒青绿茶、黄茶、黑茶、红茶,清朝公元创制白茶、青茶。
综上所述,六大茶类出现顺序当为:绿→黄→黑→红→白一青。
参考资料:
茶业通史.陈椽.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陈椽.《茶业通报》,1979年第Z1期.
制茶学.安徽农学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
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张天福.《茶业通讯》,1963年第1期.
中华茶史.夏涛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略谈我国茶类生产的发展.史念书.《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
我国茶类发展与饮茶方式演变.赵和涛,《农业考古》,1991年第2期.
中国茶叶种类及加工方法的形成与演变.王润贤等.《农业考古》,2011年第2期.

稳准狠的八字断语(四)

伤官泄秀, 娇肖美丽可爱, 红粉佳人.

食神泄秀, 明朗圆滑美丽可爱, 贤妻良母.

用神有力, 漂亮英俊.

财为用神, 五官有力.

食神入用, 心宽体胖, 体格魁梧.

偏官入用, 体格魁梧, 眉高眼大, 骨骼配合至佳.

正官入用, 秀发一表人才.

劫财入用, 骨骼配合至佳.

甲木无伤, 苗条.

戊土有印, 体格魁梧.

金水相涵, 色白.

木火通明, 秀丽可爱.

癸水生乙木, 表丑, 多才艺.

偏财入用, 中土发达.

伤官生财, 英俊.

食神生财, 人缘佳.

印星入用, 眼耳发达, 聪明.

枭杀格, 人高马大, 眉粗压眼.

枭劫者矮小, 娇肖美丽, 使人痛爱, 红颜薄命.

正官佩印, 五官端正.

金水伤官, 为人最聪明.

木火伤官, 个性明朗, 颇富文彩.

水木伤官, 多才多艺.

火土伤官, 操守佳, 但不免带有傲气, 对自己评价很高.

身强, 伤官伤尽, 英俊潇洒, 外缘极优.

丙火逢制貌女王.

甲逢金克貌如花.

六合者, 生性贤德, 姿貌珠丽.

身强, 伤官伤尽, 貌美颜丽, 令人倾倒.

女命带伤官, 择夫多不慎, 重奢华虚荣.

伤官透干, 不但为科技头脑, 还善于经营, 可任公司之主权.

伤官过重而又无财星转化, 则终生奔波劳碌, 不得清闲, 虽巧却贫.

伤官过重而又无印星抑制, 大多聪明傲物, 藐视法令, 自视不凡, 稍带虚荣心, 喜欢高谈阔论, 不喜受拘束与管制, 位居人上则苛克严厉, 位居人下则目无法令.

正印临桃花, 聪明漂亮, 多才多艺.
官运

官临旺地, 光宗耀祖.

杀居太岁, 居安思危.

印绶通根, 逢官则贵.

辰戌丑未四库全而顺行, 帝王之命.

子午卯酉四冲得时, 帝王之命(得时即日干旺于月令).

七杀有制, 羊刃无冲, 极贵, 为将相, 主生杀之权(食神制杀, 身不要太旺).

丙合辛生, 镇掌权威之将(丙日干见辛酉月或辛日干见丙申月).

杀刃双显停匀, 位至王候(需身旺).

身强七杀逢伏, 多为武贵(日旺, 无官, 杀藏).

劫财羊刃, 有官杀, 台阁之臣(身不要太旺或太弱).

命逢三奇, 带三合入局者, 国家良臣.

日时双拱禄中庭, 金匮藏珠格最清, 至贵至高君子命, 无忧无虑到公卿.

拱贵纯粹, 将相贵命.

杀旺印轻, 出仕定居武将.

年时贵人交互, 且无死绝冲破空亡, 如喜用配合得宜, 必居极品之贵.

伤官有刃, 将相之财

偏官有制有生, 威镇边疆(有食制, 有财生).

柱中金水相生, 登玉殿尽忠言(水生金月, 无土相杂).

官印生岁月, 玉堂之职.

得禄与其合禄, 居官必高(合生或合贵).

金神带印, 内阁高参.

月带官印, 慷慨聪明, 见识高, 有辅佐之功.

将星若与亡神临, 为国家栋梁.

月上七杀, 时上有食神制, 日元强, 必为将相.

柱中印多财露, 太公八十遇文王(无杀).

华盖与印星共会, 管仲佐霸良臣.

财资七杀, 权威独压万人, 有印相扶, 定是官居极品.

福德见财而官隐, 居极高之任(天月二德, 财透官藏).

伤官透, 正官隐, 遇杀印财而位重权高.

食神带刃座官, 官居一品(日座官).

四柱杀旺, 身旺为清官(柱无一点官星).

有官有印无破, 作廊庙之财(无冲破空亡).

柱中羊刃三刑自刑魁罡全, 边疆发迹(需身弱).

日时临马位, 为官多清贵(日禄时马, 或时禄日马, 或日时俱为马星).

官杀落空亡, 在九流任虚闲之职.

庚辛局全巳酉丑, 位重权高.

伤官见贵者, 官高而足(伤官伤尽).

润下阁, 给养之官.

稼穑阁, 给养之官.

马头带剑镇守边疆.

禄马同位, 官高位显.

印临天乙, 世世为官.

真官时遇, 命强, 晚岁封官.

真马月承时健, 晚岁迁升金玉之职(月令正财格, 无冲克, 命旺).

贵压三刑, 执法有权.

纯阳地包阴, 兵权显赫.

马逢帝旺, 柱无伤害, 加官进职(有官无伤官).

官星带桃花, 定为贵重.

魁罡带杀逢冲战, 性高强而掌生杀之权.

杀有食而无枭, 不掌生杀之权, 必兵刑之任.

正印月逢, 官居翰林(喜印).

先财后印, 官居一岁升(年财月印或月财时印).

禄多有印相扶, 职高位显.

官印无刃无杀, 官居高位而清.

魁罡四日最为贤, 叠叠重重掌大权.

华盖重重喜, 临旺相, 定是高官要职.

七杀有制, 禄丰, 干上食神支常合, 儿孙个个作官人.

四柱纯阳偏印重, 位高身显(无食神).

杀印同位, 心胆粗壮, 运亨便有军中职.

伤官见财, 官高而财足(喜财).

食神生旺带禄马, 文为两省之职, 武为两省驻军.

食神带合, 为官当权有印(合印).

羊刃重逢印, 有百计之谋.

支刃干官, 时月重逢官必显.

马星学堂居长生, 才能之官.

登金步玉, 贵人头上带官星(月逢天乙贵人).

金神带杀, 定为官贵.

月杀印而时伤官, 必得高官之宠任.

财官双美, 透财印, 居省脑之官(癸巳日座向巳月, 壬午日座向午月, 干透财印).

年正印, 月正官, 任教育之职.

伤官带印, 为整朝纲之任.

官与亡劫兼七杀, 当为武将.

寅申巳亥全, 位重权高.

柱中无财无官, 难得官位.

柱中伤官见官, 无财则无官.

有官无印, 非真官.

官星怕刑冲害, 不利官.

官星不宜两相见, 见者为官不久.

官星多, 无官有灾(身弱).

官杀混杂无官贵.

财星无气, 为官不久.

年上偏官, 终克害.

官座刃头, 终遭刑(如甲日干生辛卯月等).

庚戌, 庚辰两日生人, 有官杀来破, 则格局败亦, 于官不利.

官弱财弱, 不宜为官.
功名

印绶无伤生身, 门庭光彩(印利旺地, 且无财克印).

财旺生官, 少年创业(前提是身要旺).

财官印俱全, 最利登科利成名.

身旺逢官, 金榜标名.

伤官有制, 利考学.

伤官合杀, 利考学.

七杀化印, 早登科第.

火明木秀, 日主强, 定是状元之材(春木见火).

癸日寅时刑合, 考试名列前茅(遇巳).

岁德逢财, 少年科举(年干七杀, 不宜重见, 见财星).

月印生日无财气, 乃黄榜招贤, 文章显著, 定登科甲.

天月二德临将星, 名登科第.

人逢沐浴, 读书必登科甲.

金坚受水相涵, 文学堪夸(壬癸日有印生).

伤官佩印财为用, 文章技艺必超群.

马星会于学堂, 锦秀文章.

身临词馆, 有才学.

生逢华盖, 文章艺术.

火威, 文章明敏.

金水伤官得令, 五经魁首文章(金日人生水月).

干透财印双美, 中年身到凤凰台(印要有根).

时上食神骑禄马, 垂手得名.

财官食, 聪明秀气, 文才出众.

文库戌土被冲开, 文章盛发.

正印归禄, 居翰苑而掌科举.

日强印旺逢官, 读书万卷.

年月日时在一旬, 金榜题名显威.

年逢印绶福非轻, 受恩承荫立功名.

倒冲禄马, 早岁成名(丙午日午多, 无未字, 或丁巳日巳多, 无申辰; 无官杀).

归禄逢财遇文昌, 艺术扬名.

贵人禄马在时中, 光宗耀祖好儿郎.

丁壬化木在寅时, 文章盖世名天下(丁日壬寅时).

乙木逢丙子时, 无官冲害为奇, 名播四海(无冲刑合).

比劫重重, 必有争夺之势, 力争方胜.

身衰印弱, 莫进考场.

偏官制伏太过, 乃是贫儒.

魁罡遇刑冲, 贫寒之士.

命遇乙丙丁, 带空亡生旺, 山林隐士.

刑冲羊刃, 不爱读书.

财多印轻身弱, 有学问, 乃贫寒之辈.

有杀无印欠文彩.

有印无杀少威风.

印破财伤, 少遂青云之志.

偏印当权, 多学少成.

日弱食伤重叠, 惧怕读书.

四柱财多财旺, 不是读书人.

伤官带印, 有胆识才略, 其成功多出人意料之外.

伤官身旺财旺, 名标金榜(指伤官伤尽).

食居前, 杀居后, 功名显达之人(食在年月杀在日时).

伤官羊刃带七杀, 名标金榜.

甲木伤官遇寅午戌, 火明木秀有名声.

杀藏官露, 隐恶扬名, 人生遇此, 名震乡邦.

月杀同刃, 其名大震.

藏印露财自身旺, 功名显荣.

官生年, 名垂千古.

杀生年, 名垂千古.

比肩逢禄, 兄弟名高.

日座正官, 晚岁成名.

时座正官, 晚岁成名.

年逢官贵, 木高, 早岁成名(身旺).

时逢一位偏官, 名扬万里.

伤官无一点财星, 虽聪明机巧, 不过虚名虚利.

劫伤比枭, 难逃恶寡之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很同情乌克兰的平民遭受血光之灾,但是我也很理解俄罗斯,比起自己国家安稳,只能未雨绸缪在没有最坏的结果之前,将其扼杀在摇篮中。但是仍旧是幸福,我很普通,又有着自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通知中明确,按相关要求,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综合研究,确定了第一
  • 《云山雾罩》二十三点滴人生赢家浓,繁昌岁月胜国彤。#美丽的莲花诗集[超话]##马克思主义哲理性质超话# 原创作品!
  • 《日月楼中日月长》便以日月楼为引子,首次将90余幅丰子恺的家庭影像结集出版,并用三个篇章“忆儿时”“给我的孩子们”和“爱与同情”串联起丰子恺的童年、成年和老年,
  • ​​​16时45分,G5京昆高速绵广绵阳段:绵阳南站入口成都方向,因主线车流量大收费站关闭。 ​​​16时46分,S1成万高速成绵复线段,接高速公安通知:因车
  • ”那一天,情况很复杂,所有的警员在各个路段护航,特别的紧张繁忙,“到把所有的车辆安全护送出去,我们又开始了对封闭管制路面的巡察……”那一天,他们没有完全的读懂冰
  • 30.你才22,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3.你误会我的时候,我也发了疯的想解释,但一想到你也是这样想我的,一下子就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了。
  • 3月1日16:30,欢迎收听北京城市广播 频率FM107.3/AM1026《健康加油站》我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李欣和您聊聊爱耳助运动那些事儿~目前全球约有4.3
  • 我们认为阳阳冲动爱打架是事情的真相,实际上这些只是我们自己的中界评判,我们没有真正的去与阳阳核对,没有去向阳阳了解事情的经过,更没有去倾听阳阳的想法和感受。潜意
  • 既然决定了要做某一件事 就要认真去对待 并且好好坚持 不要执着于结果 尤其不能被未知概率的bad ending牵着鼻子走 以至于不断给自己消极暗示打退堂鼓 总是
  • 虽然我也不是很赞成孕妇在早晚上班高峰期时挺着大肚子去挤地铁,因为稍有不慎自己和肚子里宝宝的安全都没法保障,但那些动辄就说“没钱不配生孩子”的人,真的礼貌吗?直到
  • 从肉髻中。徧虚空界。
  • 10年前的头条:Beyonce和Taylor主宰格莱美10年后的头条:Beyonce和Taylor创造格莱美历史 霉有一点防备,又有一丝激动在我心中,碧昂斯就是
  • 我真的很无语,你菜还不让人打?我很介意他动了我的金币而且没告诉我,可是他的初心只是想帮我做一下任务,可我就是很介意,介意的我现在很emo#和平精英#我就想问这个
  • 原来学校中午放的纯音乐是《蒲公英的约定》呀~怪不得我听起来这么熟悉呢[哈哈]一起长大的约定❤️那样清晰打过勾的我相信说好要一起旅行[飞机]是你如今唯一坚持的任性
  • #厨艺教程# 馅饼好吃的关键在于馅料,最喜欢的就是牛肉馅儿的了,刚出锅油光滋滋冒,一口下去鲜美无比,但因为现在有家人是不吃红肉的,吃馅饼儿的时候为了省事儿就干脆
  • 1月5日,由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州老年妇女书画艺术协会承办的“颂党恩、开新局、启新航”迎新春主题书画展,在兴义市景地集团康养中心举行。1月5日,由州文学艺术
  • 离家一日比一日远,温度舒服到跺脚的冬天,真希望一抬头你就在马路对面 18. 幻想过和你一起的生活 温柔 有趣 不必太激烈 三餐 四季 不必太匆忙
  • 志水公使向在持续新冠疫情影响下,为本次展览的举办付出努力的日中两国相关人士表示由衷的敬意,并提到今年2022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重要节点之年,本馆将全力
  • 不管处于怎样的利益,在关键时刻,能支持你挺你的人就是朋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知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道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