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魔鬼在但丁《地狱篇》第二十七句中自称:“敝魔生平最好讲理,”可见地狱之设,正为此辈;人生在世,言动专求合理,大可不必,当然,所谓正道公理压根儿也是偏见。
——钱钟书
#钱钟书#

#拔草#
一想到这瓶全部被用来抹脖子和手了
我就觉得自己很有钱 很奢侈 很贵妇 很名媛

实际上:tmd什么玩意儿啊用一次过敏一次,脸上不是泛红就是长闭口,真的垃圾,我买了两款不同的小白瓶都是这样[握手]
据说这款是成分最好的,但我压根儿没见着一丁点儿美白效果,浪费这钱不如一天吃三个西红柿(现在3个得5块了吧[悲伤])
差不多的价格,双萃它不香吗[悲伤]

千万别买[握手]

青听丨别给自己贴“标签”

1

很多人都有着一些问题。

他们的问题往往是这样的:

我觉得自己缺乏自信,请问怎么样才能培养自信?

我感觉有社交障碍,怎么样才能跟别人更好地相处?

我觉得自己太敏感,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我都会放在心上,很烦恼,怎么办?

……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

许多问题,并非源于问题本身,而是来自于你对它们的看待角度和认知方式。

它们来源于哪里呢?来自你的内心,或许是你的认知,造就了它们的诞生。

同样,解决问题的钥匙在哪里呢?

也在你的内心。

外在的指导也好,协助也好,种种方法,其实都只是帮助你,让你更好地看清楚自己的内心,找到解开答案的“钥匙”。

2

很多朋友可能会难以接受这一点。他们会认为:这些问题的确存在,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怎么可能是“我自己造成的”?又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地解决?

但其实,当你觉察到问题在哪里时,其实就已经解决一半了。

不信的话,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当我们说“我缺乏自信”时,我们想表达的是什么?

显然,我们想表达的应该是:我觉得自己有能力达成目标,但我的能力并不足以“确保”我达成目标,它的成功率只有50%、60%,总之不到100%,因此,我不确定我能否成功 —— 对吧?

但是,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维呢?既然你已经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那么,这还能叫做“缺乏自信”吗?

举个例子,你觉得自己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

1.半年内,利用业余时间学会做一个办公自动化程序;

2.现在辞职,开一家公司,并争取在3年内做到1个亿的总收入。

第一个目标,你的反应也许是“有点难,可以试试,不一定能成功”;而第二个目标,许多人的反应也许就是大喊“这怎么可能”了。

那么,这两种情况,哪一种是真正的“缺乏自信”?显然,应该是第二种。

真正的“缺乏自信”,是认为自己“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不可能做到”,并且完全不怀疑这一点。这才是缺乏自信。

而当你明确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只是这个能力不足以让你100%确认时,你是“缺乏自信”吗?

并不是。

你只是在害怕这种不确定性而已。

3

同样,其他问题也是相似的。

真正的社交障碍:没有人会喜欢我。

虚假的社交障碍:我有时表现得很好,有时表现得不好,当我表现得不好时,就会使别人不喜欢我,所以我要努力表现得很好。

真正的自卑:我什么都做不好。

虚假的自卑:我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失败了就说明我缺乏能力,所以我不能失败,一定要成功,啊,压力好大。

真正的敏感:我果然又出丑了,这下我在他们面前完全抬不起头了。

虚假的敏感:我知道别人可能并不在意,甚至可能压根儿就忘了,但我自己就是忘不了,总觉得很难堪,怎么办?

诸如此类。

真正的问题,往往根植于当事人的内心,根深蒂固,已经成为了他们认知方式和思维框架的一部分。他们完全无法觉察到,更没有办法去摆脱。

所以,我们会说,最难以改变的是什么呢?是那些坚定地认为自己“没有错”“没有病”“没有问题”的人。

就像那些坚定地认为“我是为你好”的朋友;那些坚信“年轻人就该吃苦耐劳”的老板;那些“你懂什么,听我的”的长辈……

而一旦你觉察到了,也就意味着“框架”已经“松动”了。

你已经完成了从“未知”到“已知”的最难的这一步 —— 其他的,不过只是调整认知、慢慢改变罢了。跟这一步相比,一点都不难。

4

大多数时候,你压根并不是“缺乏自信”,而只是在害怕不确定性。

其实,这就是许多问题的根源。

大脑不擅长处理不确定的事情。因此,面对不确定性时,为了避免“宕机”,大脑会采取捷径,调整我们的认知,给我们“贴标签”。

许多我们常犯的认知偏差和谬误,其实都肇始于对不确定性的逃避。

比如,最常见的这么几个:

非黑即白:“你究竟站在哪一边”“这是友军,别开枪”。

为什么一定要把讨论问题建构成“两军对垒”呢?为什么不能容忍中立存在?无非只是因为,大脑只能理解简单的“是或否”,难以处理更复杂的局面罢了。

所以,你会看到,在许多争论中,其实大家看的是什么呢?站队。过于追求“理客中”的观点,通常都不受欢迎。是因为理客中不好吗?不是,只是因为它对许多人而言,理解起来太难了。

以偏概全:“四川人是不是都能吃辣”“我只是运气不好而已”。

以偏概全是什么意思呢?抽取整体的一部分,用来作为对整体的判断和认知。它的原因也很简单:大脑难以处理“多因素”,因此,只能把其中某一个因素放大,来简化对不确定性的认知成本。

它大多数时候会导向刻板印象。这是一种方便的思维捷径,但如果仅凭刻板印象行事,我们永远都难以真正理解外部的世界。

心理过滤:“我早就说过我不行吧”“我早就知道它会失败”。

心理过滤是指:从已有的事实或观念中抽取一部分,来支持自己的信念 —— 往往是负面的信念。在这种思维的驱使下,我们会在大脑里建立一个筛子,只允许那些“符合错误信念”的念头经过。

久而久之,它就会愈发强化我们的观念,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大脑惧怕损失,大脑厌恶损失,因此,它需要告诉自己“这部分损失是可预见的”,亦即,强行把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来“强化”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 尽管那只是一种妄想。

条件思维:“我必须在5点前完成任务”“我不得不这样做,否则就会酿成大祸”。

条件思维是一种负担。它是“自主性”的天敌,会束缚住我们的脚步,让我们遵从外界的指示行事。

原因也并不复杂:我们不愿意承担“自主选择”的后果和风险,因此,我们把选择转化为“条件限制”,让自己从“我要做”变成“我不得不做”,从而撇清自己的责任。

……

类似的认知偏差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来自大脑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想走捷径”的思维。

正是这种思维,让我们陷入误区,徘徊在负面的想法和信念之中。

5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情形呢?

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重建我们的认知。

第一步,先把自己身上的标签,无论是别人给你贴的,还是自己贴上的,全部撕下来。

我们总是喜欢给自己归类,喜欢遵循某一种固有的模式去生活和工作,害怕成为“异类”。但也恰恰是这种行为模式,束缚住我们自己,让我们陷入类别的桎梏和限制之中。

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按照这样的模式去生活,从而真的成为这样的人。

大多数情况下,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最极端的那一面。我们会想象最坏的后果,沉溺在焦虑和压力中,一遍遍反问自己:

万一它发生了,怎么办?

这叫做灾难性思维。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能力,用来应对环境风险。但在现代社会里,它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无谓的压力。

如何应对呢?不妨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事情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

事情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事情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不是凭空拍脑袋决定,而是需要搜集信息,慎重判断,考虑诸多可能性。这个过程,其实也是让自己平静下来,慢慢调整认知的过程。

只要你发现事情“并非只有最不好的那一面”,就能非常有效地减轻自己的压力。

还有,哪怕你觉得自己的看法是“相当正确”的,也不妨试着站在对立面,为对立的观点辩护。

试着去搜集相应的证据,列出逻辑支撑和论证,甚至提出天马行空的可能性,来想办法强化对立观点,弱化你原来的立场。

这既是一种思维锻炼,又能非常有效地帮助你从更高层次鸟瞰全局,从而更客观、理性地认识自己。

还有就是“重定向”。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技巧:把“我应该”“我必须”,换成“我可以”“我能够”。

是不是看起来很简单,毫无技术含量?但即使是这样轻描淡写的一步,也能够有效地帮你松绑,重新激活你对掌控感、自主性的感知。

当你能够直面“一切都是我的选择”时,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改变认知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一起加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老婆 我到家啦 中秋节快乐! 唉‍ 今天累死我了 更本停不下来 一单接一单 真的都快要累死了 今天一天也就吃了一晚面 还是快6点钟的时候吃的 现在虽然很饿 但
  • ”他还表示:“作为媒体人,我知道舆论战和信息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坦率地说,乌克兰从来不想要战争,美方的信息我们并没有完全相信,俄方的信息也一样。俄卫星通讯社16
  • #分享小猪宝的琐碎日常给爸妈房间开空调 结果忘记关门 我笑嘻嘻解释还是有点凉快的 我爸一整个无语 最近用到了一款很好用的刷酸面膜 保护好皮肤从我做起 顺便表扬最
  • 其实他根本就没有机会超我,实在不行,我在前面一横碰个瓷啥的,追尾全责,我可以确保不输。今天下午去法院开庭 特别煎熬的一个下午 从两点半到五点半 来来回回 原来不
  • 他的画里没有诗情回忆,也没有理想的修饰,更没有哲理暗示,他在用笔触和色彩表现某种特定的光线、时间和景色中用语言传达不了的东西,是最诚实的大自然的讴歌者。现在答题
  •   努力干好工程是农民工的初衷  2020年7月,马望明的朋友苏会生在中兰客专中铁十四局项目部,和项目经理胡祺以及复垦地方协调人何定军商谈了复垦施工的细节。“我
  • ____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____佚名《静女》 结婚照 摄影 | 品牌婚纱摄影工作室 | 婚纱摄影婚纱照价格 #厦
  • 祝大家全都申请成功,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把控好内容质量,或者还有其他疑问,都可以#留不留学# ,1V1直接和鸟黄对话~帮你扫除疑虑!哈登:消息很准确,我很喜欢吃牛肉
  • 在下村卫生院工作的23年里,由乡村医生到主治医生,再升任下村卫生院院长,他本色不改,一心装着千万家,足行数万公里,进百村诊千户医万民,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 打卡第1187天,一个人要做到对自己的美,聪明,善良,完全不自知,才显贵重,就仿佛栀子花不知道自己有多香,兰花不知道自己有多幽静。所有一切的善举都是让我们人性的
  • 下周两集完结,但目测应该没这么顺利大结局,不过还是蹲一个HE[泪]#菏检播报# 【女子虚构诉讼名目向前男友索赔90余万元,因犯虚假诉讼罪获刑】重庆女子杨君(化名
  • 一分钟后我出阳台问它是不是能梳毛了,话刚落音它就躺我脚边让我梳,也不咬人了,但还是一脸委屈,委屈里还是带着烦闷。我也懒得和它折腾,丢下一句“你不梳毛就别进房间。
  • 推动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修改,民生议案“多点开花”五年来,除了坚守“寻亲打拐”的老本行外,张宝艳开始瞄准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的热点问题,“当了全国人大代表,
  • 大龄追星头一回 跟着买代言的产品 每一个都很棒 是用过最好的卸妆膏 是用过最好闻的洗衣凝珠 是用过最保温保冷的杯子 是真的让我的秃头脱发变成了正常的掉发 也是
  • 这个节目邀请了那么多好歌手,安崎能加入其中,一方面很幸运,一方面也是她有足够的实力可以使她被看见、被选中。#用一句周杰伦的歌词致敬青春#>>>
  • 历经五十多年,终于让那个世界的资本主义启蒙了,但是万万没想到,我策划的屠神计划成功了,但我却被他们神化,认为我是神。” 昨天被这个弟弟感动到我在他书上画了这个他
  • 我承认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我常常看到别人发的很长的一段话就会因此感动、难受。今天刚吃完饭回来,就看到了刘老师在企业微信群里发的一长段话,虽然有的人可能认为是很官
  • (孟迎 史志燕)#第七届金锐奖# #渠道网络# 近两年,短视频迎来了爆发式发展,企业品牌宣传和产品营销有了更加丰富的选择,诸如抖音之类的短视频平台快速崛起,不但
  • 如果在事业上做不成功,你想要通过拜拜佛,念念咒来达到你的目的,这些人往往会导致破财很严重,因为你心态不对。或者是悭贪嫉妒,自赞毁他;或者是谄曲心不直,我慢心充满
  • Via中国新闻网【快讯:王三运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日前,中共中央纪委对第十八届中央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委原书记王三运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