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钦哲教言 |一再地如此发愿,愿自己得以有用!

我必须强调,那些新出炉的菩萨们,他们的慈悲心、菩提心与自信心都尚待成熟,若是过速地采取行动或假想自己负有某种使命,是相当不明智的。

如果你一定要有任何使命的话,那就是祈祷与发愿,愿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英雄。你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从第一天开始就表现得像个英雄,那只会带来失望与挫折。

如果你投入自己设定的菩萨事业,例如建造一所儿童医院或喂饱一整条街的乞丐,而且成功做到了,你很可能反而会受自我骄慢膨胀之害。

相反的,如果你许下的愿望是祈愿所有病童都能得到治疗、所有饥饿的乞丐都能温饱的话,你的骄慢就不太会一发不可收拾,这就是我如此强烈建议初学者要发愿的理由。在发愿的修持中所含有的自然谦逊感,是使发愿如此优美的原因之一。

然而通常初学者都会认为,念诵祈请文与发愿都只是“行动”的次级替代品而已,因为他们不忙碌时,就会觉得自己毫无用处。对我们而言,让自己有用以及做有用的事,都已成为极端重要的事。

我们经常迫切地需要别人认为自己是“能干”或“有价值”的,但是“有用”与“无用”两者都是相对的状态。对于新手而言,祈愿自己变得有用,远比达成任何具体的事件更为重要。

……

#金刚经#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经文】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译文】这时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众比丘中离座站起来,右肩袒露,右膝着地,合上手掌十分恭敬地对佛说:“举世稀有的世尊啊,(佛)您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住自己 的心念,要求各位菩萨常常警示自己。世尊啊,那些善男善女如果也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而成佛, 那您说怎样才能守住心念,才能排除邪念的干扰呢?” 佛回答道:“好啊好啊,问得好!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佛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自己的心念,常常警示自己。现在你认真听着,我来告诉你。善男善女想修成至 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而成佛,应该像这样守护心念,像这样排除邪念干扰。”须菩提说:“我正在认真听着,世尊,我很愿意听您再讲下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里说的是,诸菩萨摩诃萨应发心让一切众生都获得无余涅槃而成佛。这是一个世俗菩提心,发愿众生都成佛的一个清净发心。在这个情况下,到最后会发现,其实没有众生可以得灭度,这些都不存在,都不成立。

如果不了解二谛,可能会迷惑,到底有没有众生?

如果了解中观,就会明白,前面半段“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都是基于世俗谛而言。在世俗谛中,有我、有众生、有佛果、有轮回,所以要度化众生,脱离轮回,成就佛果。

后面“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基于胜义谛而言。在胜义谛中,实相中万法皆空,一切概念都不成立,无佛无众生,无轮回无涅槃,无我无他,这是个胜义谛的境界。

所以如果懂得二谛的切换,看这段教言的时候就不会困惑。

《金刚经》中经常有一个公式:×××,如来说非×××,是名×××。

我们说这个事物到底存不存在,要分开二谛,看你站在哪个角度讲。

如来说非xxx,是说实相中,在胜义谛里这个事物不能成立,这个概念不能成立;是名xxx,是说世俗谛中,有假名,有如梦如幻的显现,世俗谛中这个事物是可以存在的,可以成立的。所以这句话其实有二谛的切换,了解二谛的道理后,就能够准确地把握。

《金刚经》中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果有人问:既然任何法都是平等的,我修恶法行不行?修恶法能不能成佛?回答是:修恶法是不能成佛的,只有修善法才能成佛。

那么,既然必须修善法,为什么又说一切法平等?既然恶法不能成佛,善法能成佛,善法和恶法就不是平等的,它们作用就是不一样的,善法比恶法更高尚、更殊胜,为什么说它们是平等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分开二谛来分析。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胜义谛的境界,在胜义谛中,善恶概念都已超越,善是空性,恶也是空性;善不存在,恶也不存在,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但是在世俗谛当中,善法是善法,恶法是恶法,1+1=2,2 比 1 更大,这些缘起规律的显现不会错乱,所以在世俗谛中善法与恶法是不平等的。

因此,分开二谛就能准确把握这些法义。

《楞伽经》云: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

对于没有学空性的人来说,会对这段教言产生疑惑:怎么没有佛?没有涅槃?那我干脆不要学佛了。这是一种断见。

其实这段话讲的是实相境界,实相当中一切概念都不成立,涅槃也好,佛也好,觉悟也好,迷惑也好,这些概念统统不存在、不成立。但在现相、世俗谛当中,这些概念都成立。

《华严经》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心、佛、众生,为什么无有差别?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两种思路来解读。 第一种理解方式。心、佛、众生都是空性,在实相胜义谛当中,万法皆空,万法远离戏论,因此这三个戏论统统不成立,都是没有差别的,这是第一种理解方式。

第二种理解方式,站在如来藏的角度。心的本性是如来藏,佛也是如来藏,众生的本性也是如来藏,这三者都是法身,都是佛性如来藏见解,没有任何区别。在实相当中,众生跟佛,还有我们的心都是无二无别的,都是法性如来藏。

总之,我们有了正见之后,不管是看到什么样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正见去对应,能够让自己准确地把握佛经法义,不至于因为混淆二谛而让自己变得困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王安珍[超话]#人生问问自己,你那么在乎一个人,对方知道吗?你要自我怀疑,其实你也很好,或许只是没有遇到对的人,才不懂得在乎你,才不懂得珍惜你。
  • #绿植领养##棠湖中学校友[超话]#我们用诗的语言 传递埋藏心底的思念 我们用诗的语言 讲述一个年轻而未说出口的故事#2022霜冰雪创作年度剧季# 第二个原创剧
  • 材质的交错搭配、空间造型的错位呈现以及动与静的融合过渡,需要的其实不是单纯的设计思考,更多的是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 客厅到阳台的推拉门使用玻璃,使整个空
  • 和南南打游戏打的很开心好久没和南南这么长时间玩耍了 虽然我们各种花样作死 但是哈哈哈哈 好好玩 下次换一个游戏一起玩 嘻嘻嘻半夜时分 小雨的绝美照片
  • ”老人停住脚步,回头将刘邦上下打量一番,然后说:“君相大贵,我所见的夫人、子女,想必是你的家人。没多久,果然看见有个老人在踯躅前行,便对老人说:“老人善于相面,
  • 我们公寓里都有几个人吃了三四天饼干了,这边管家带居民菜都找不到供应,没有社区居委会保障我这,另一边已经可以开蔬菜盲盒,多少心里有点不舒服,少玩点花样,或者保证每
  • 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515分】7月29日,广州召开2021年中考成绩发布会表示,广州中考原计划于8月1日公布成绩,但通过各方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现比原计划提前
  • 万般皆由心生,所谓少年的纯粹,很多人生来就没有,甚至根本不理解世上有这种纯粹,可我偏偏只爱这种纯粹,那是一个人的骨血和皮囊都遮掩不了的精神内核。这种谓之少年感的
  • 我上午先去看的中医,医生叫范逸品,我从2014年因为头晕找他吃中药调理了半年,后面断断续续的找到吃中药他对我帮助比较大,他的中药对我比较管用,生活,工作中的心事
  • [烟花]凤还巢~湖南张家界+海陵岛旅居基地11日 3月7日期天天发(长沙进/阳江出)[发财]会员价格2880元/非会员价格3280元(1名会员可携1名非会员享受
  • #鞠婧祎[超话]#[给你小心心] #鞠婧祎韩菱纱# ⭕话题置顶及原创 ⭕1️⃣【话题置顶】‼️自家,不要回复黑评!!
  • 一个人出生时的自然气场,通常是用年月日时生辰八字来表示的,在这个年月日时四柱中,有一柱是蕴含或代表缘分的,这就是月柱。所谓命中注定,指的是一个人在出生时,所接受
  • 手指的月牙如果太小则说明血压太低,完全看不到半月甲的人,大多有贫血或者神经衰弱的症状这个大家伙现在开始有的作妖了。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小家伙是个什么清奇脑回路,居然
  • 另外换季也是可以备一些有针对性的面膜的,像5️⃣OGP时光肌和6️⃣三式就蛮合适的,一个主打蓝铜胜肽,一个主打依克多因,都是很好的辅助缓解肌肤换季不适的选择[兔
  • 无论是《北陀寺的风》还是那首送给女儿的诗,都能感受到他骨子里的自由与浪漫,可人不出世,终究免不了一个“俗”字,他放下脸面一票一票求来的一等奖被自己的爱人撕了粉碎
  • 从被哥哥们保护的弟弟变成了哥哥,也相信你不会被影响到,你比我想象的更坚强对吧。每个人都是一个人心中永远的星星,有光进来了就要尝试去抓一下。
  • 爷爷奶奶,我长大了有能力实现我小时候经常对你们说的话,我要带你们出去旅游,去有山有水的地方,每次我说这个,你们都笑的特别开心,我记得很清楚的,我有能力了可你们却
  • 今天梦见一个老朋友,让我想起那是在20几岁最青春的美好时光里,我们一群人的天真无邪。好羡慕那时候的日子,虽然后来的我们多了现实的沧桑,不过还好,我们依然和当时的
  • 抢气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纠结,比单纯的谣言更值得警惕,民众不能承受之重恰似政府需用心之处wo123【抢气事件】不应单纯视为谣言现象。抢气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纠结,比单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