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修出离心的人,不仅仅要厌离三苦,更要厌离自己的业力和烦恼,厌离自己的执著我的我见。这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自己能远离任何增长我执的因素。

单有厌离,没有希求,就会产生消极厌世的逃避心理。而在灭谛的开示中,本师佛陀以他的智慧,告诉我们烦恼和业力寂灭后的解脱境界,也就是涅槃的果位。这对于修行者是极大的鼓舞。佛陀同时还在道谛中,详细讲说了获得这种解脱境界的真实方法。

对于一个已经对轮回产生了厌离的修行人来说,灭谛中宣说的解脱境界是他最大的希求和动力。而道谛中宣说的法门,则是他最大的依赖和安慰。

因此,只有把苦、集、灭、道四谛闻思究竟,产生了闻慧、思慧的人,心中才会产生真正到位的出离心。可以看出,这样的出离心,并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向上,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希望的。

大家要知道,对于现在的修行人来说,在开始修出离心的时候,最为重要的,是少欲知足,不对生活提很多的要求。应该减少,直至断除贪求世间八法的名利心。

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真正的出离心,那么所作的一切功德,只能成为感得人天善趣的因,而不能成为解脱生死的正因。

在具备了真实的出离心之后,修行的重心,就应该转移到获得无我的空性慧上去了。因为出离心是为了要厌离轮回,希求解脱。要知道产生轮回,障碍解脱的那股力量,是来自于我执。因此,要断除我执,必须要证得人无我的空性慧。

大乘要希求的,不是小乘的涅槃,而是消除了能、所对立的无二慧境界。凡夫的生死和小乘的涅槃两个都是边执,还落在观待、对立之中,是不了义的境界。

大乘殊胜正见,就是分别心的本性即是大空性,或者自然本智,因此任何的戏论,任何的客尘和垢障都是出离的对境。

虽然对一般凡夫来说,小乘阿罗汉的出离心非常的伟大,但对于大乘的出离心来说,阿罗汉的出离心太小了,就像没长大的三、四岁小孩一样。大乘菩萨把为自己闻思修看做是自私心理,根本不会在心里生起为自己成佛的念头。

具备了出离心后,大乘的修行者,就要继续扩大心量,生起大乘的世俗菩提心。大乘的菩提心的生起,标志着进入到大乘的资粮道,开始了修行历程。

大家知道母爱很深,生起菩提心的四无量心或七重因果也是对照母爱而引导的。普通人对于其他的众生很难产生出像母爱那样深切的关怀。但是母爱也有缺憾,它本身就充满了执著。母亲只会对自己的孩子投入感情,这样的爱很难转移到其他的孩子身上。这和大悲心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大悲心是对于一切的众生,产生出像母爱那样的悲愍心。而菩提心则更是在这个大悲心基础之上,上求佛果,来度化众生的决心。因此大乘世俗菩提心是非常的深远,非常的厚重。这需要修行者使自己的思想发生彻底的改变,并不是随便想想,念诵几段仪轨就能生起的,也不是仅仅通过做一些善事就能拥有的。

大家要知道,菩提心的修行次第,是以出离心为基础,进一步思维一切有情,都被我执烦恼所束缚,被善恶有漏业所推动,长期沉溺在生死大海之中,为苦苦、坏苦、行苦所逼恼,于是生起深深的大悲心。为救拔有情出离生死苦海,能牺牲掉自己的一切安乐,而急于利他,求大菩提,这就已经生起了世俗大菩提心,进入大乘资粮道了。

出离心是进入解脱道的起点。即使佛陀时代那些增上慢的声闻,至少也有真实出离心,也把解脱作为第一目标,在真诚地希求解脱。如果不具备出离心,反而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时在以顽强的人我见在办事的人,则是没有机会得到解脱的,也不可能在心里生起菩提心来。不具备出离心,表面上也可以做出很多苦行来,但仅仅是行为,不一定说明已经有了相应的认识。要说吃苦,外道也有强烈的厌离和吃苦的精神。因此大家更应该从心里改变自己,让心里产生出相应的功德来。

大乘菩萨无论做任何事情,目标都很明确,都是为了众生。走路的时候,心里愿众生能走到顺畅的路,并能最终走到最殊胜的佛道上。

这样大家可以观察自己一下,自己的心里,有没有把自己的我执作为给自己制造违缘的最大的敌人。如果已经有这样的认识了,这已经和真实出离心开始相应起来了。另外,只有当我们认识到所有普天下众生是自己的家人,并把众生放在第一位,起心动念并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维护众生的利益,并且认识到要获得佛陀那样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益众生,这才已经开始和真实菩提心的要求相应了。

从大乘了义法门中大家能知道,众生本来是像佛陀那样,清净无染,智慧无边的。但是有了无明导致的人我和法我两种执著后,形成了烦恼障和所知障,因此才遭遇了各种苦难。就像一个大力士,本来力量无穷。但是有了法执和我执,在他肩上凭空增加了大量看似实有的法,这些法份量很重,于是这个大力士就只能背800斤,再加上了人我执,在他肩上又凭空增加了看似实有的自己与许许多多的他人的份量,这些人更加对他形成了束缚,相互增上了烦恼。于是他就只能背80斤了。老实说,凡夫一切众生是被自己的我执和法执给压垮了。

大家觉得菩提心和出离心难以生起,就是因为心里已经被浓厚的人我和法我两种执著充满了。受此二执的影响,把如幻的显现都看成了实有。把五蕴分成了你、我、他,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各种圆满的果报,而希望别人过得不如自己。如果能对这些对境去掉实执,那么肩上的重担就能卸下,心就具有了力量,大力士的力气就得到解放,就有助于出离心和菩提心这些世俗发心的生起。能去掉把境界执为实有的这个方法,大慈大悲的佛陀已经给我们传授了,这就是般若空性慧。

般若的闻慧和思慧能帮助卸掉重担。

以闻思般若而产生的智慧的引导,出离心乃至慈悲心、菩提心都比较容易生起来,而且心里会很轻松,充满了力量。没有我执的人面对任何困难都无所畏惧,而且对有意义的事情,生生世世都不会厌倦。

有些人说我很痛苦,其实是心在受苦,这个“我”其实一点也没有出现过。快乐也是同样,说我很开心,其实是心在快乐,从来就没有“我”的一丁点事。般若法门,就是促使大家认识到这个真相,减轻身上的压力的一个殊胜的方法。

其实,般若的力量并不只是在证悟之后才能显现。凡夫在闻思修中以分别心产生的大乘般若正见,就已经能产生克制烦恼的力量。就像前面提到的,闻思般若产生的闻慧和思慧,就能产生认识一切烦恼和压制一切烦恼的力量。而因为闻思的是般若这一高深的法门,因此所能产生的认识和压制烦恼的作用也更加的强大。

这种通过闻思产生的空性正见,就能和世俗的发心产生相互的促进作用。

随着众生根基和意乐的逐渐增上,能接受的法门随之而加深,观察的对象逐渐从外境转向了内心,见解也越来越了义,越来越接近心的本性,产生的加持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

比如,小乘的见解中已经把蕴聚抉择为空性了,但在外境还留有无分微尘,在内心中还留有无分刹那的心识。唯识宗则打破了外境,宣说了万法唯识的道理,观察到了一切遍计法本来空性,圆成实本来就存在。在万法唯识的基础上,中观宗中的自空中观将心识进一步抉择为是与大空性无二的清净慧,远离一切戏论。他空中观又是在这个基础上,宣说了万法的本来清净如来藏,一切都不离自然智慧而呈现。

这样可以看出,大乘法门抉择的不是迷乱的显现,也不是分别心的境界,不是世俗发心的层面,而是清净的基的究竟本性,是大无为法,并且这些都是心的本性。对于这心的本性,部分证悟的是道般若,全部证悟的是果般若。

一切的有情,不管是天人还是地狱众生,不管是圣者还是魔王,都具足佛性。一切众生都本来是佛,都呈现在清净本基的如来藏之中。险恶的轮回、染污的烦恼等等的现象,只是偶尔出现的客尘。如果苦与集并非客尘,如果众生并非本来是佛,那么不说是三大阿僧祇劫,就是经过千千万万个三大阿僧祇劫,众生也没有成佛的可能。认识到心的这个本性,这是最了义的皈依,具有这样的见解,就能对救度众生产生强大的勇气和力量,自然就能发下乃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我愿无穷的菩提大愿。

底下這兩句話要記住,「全事即理」,所有的事,無論是什麼事,事就是理。理是什麼?理是性,本性。明心見性,性在哪裡?事即是性。宗門祖師大德測驗學生,學生見性了,老師問他,性在哪裡?隨拈一法,老師點頭,就通過了。一個動作、一個表示,祖師認可。這些公案都記在典籍裡頭,《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宗門祖師的著述裡面很多。後人,靈巧的人依樣畫葫蘆,樣子是有了,實質沒有。一指禪,別人來問,什麼是性?自性也好,法性也好,他回答,不說話,豎一個指頭。小和尚學會了,人家問他也豎個指頭。老和尚問他,什麼禪?他也豎個指頭。老和尚拔了,帶的有戒刀,一下把他指頭砍掉了,他開悟了。每個人開悟的緣分不一樣。

  所以法是活的,不是死的,於經本真不相干。經本是對,用現在的話來說,專對知識分子的,不是知識分子不需要用經典,惠能大師就不要經典。所以宗門不要經典,悟了以後再讀經。宗門先叫你參,參究,參究提起疑情,但是沒有答案,你不要去找答案,你找答案你就錯了。只許你疑,不可以有答案,為什麼?疑才能開悟,那個疑就是甚深禪定。他心裡老想著一樁事情,這樁事情想不通,不定什麼時候緣一觸,他通了,那就大徹大悟了。教學方法不一樣,眾生根性不相同。教下用講學這個方法,這是大多數人管用,特別是在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的人,六根耳根最利,他看不懂,他會聽得懂,聽的能力比看的能力強。但是也不是全如此,也有少數看的能力很強,他聽不懂,他看得懂,少數。佛是依多數,少數,用他的方法來教他。所以遇到佛好,無論什麼人遇到佛,沒有不開悟的,這就是佛的教學善巧方便多。佛有智慧,佛有神通,佛能看到學生過去生生世世他學些什麼,宿世這個根很深厚,就用他過去這個方法,他熟了,很容易把他點破。教這個方法,他過去沒學過,他就很生疏,就很難,很困難。這就是我們一般人所說的天賦,佛家不講天賦,過去生中曾經學過這個方法,他阿賴耶識裡頭有種子。

#佛教[超话]#佛说观佛三昧海经,顺邪說不順佛教,法說非法、非法說法过患
​優婆塞眾中見佛世尊如黑象脚者,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我生此國,我國王子出家成佛,阿私陀仙見三十二相,即為我說:『地天太子成佛無疑。』我聞是語歸依於佛,從是以來恒隨佛後,受三歸依、受持八齋、受五戒法。然我罪咎,但聞佛聲不見佛形,每見佛時如黑象脚,何酷之甚?」說是語已,舉手椎胸號泣躄地。

是時如來以梵音聲,猶如慈父安慰其子,告諸優婆塞言:「法子還坐,佛當為汝除斷疑悔,滅諸障礙。」說是語已,告諸優婆塞:「汝等先世無量劫時,於閻浮提各作國王,王領諸國快得自在。有諸沙門為利養故,為汝邪說不順佛教,法說非法、非法說法,汝等諸人皆信用之。是人以此諸惡教故,命終之後墮阿鼻地獄,汝等隨順惡友教故,命終亦墮黑闇地獄。由前聞法善心力故,今遭我世受持五戒,汝今應當佛、法、僧前,說汝邪見邪友所教,誠心懺悔。」

諸優婆塞聞佛此語,稱南無佛、稱南無法、稱南無僧,說諸罪咎誠心懺悔。

時佛即放眉間大人相光,照諸人心心意開解,同時即得須陀洹道。諸優婆塞既得道已,見佛色身,端嚴微妙世間無比,求佛出家成阿羅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DR Factory最新力作 V2升级版 劳力士Rolex中真正的旗舰型副本“糖豆”副本劳力士中的皇帝版,全面升级为904L不锈钢,更加经久耐用,表圈改造为搭载
  • 这就足以不论是曲还是词,音乐的能量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人认为重要的却步不是我所在乎,可能我目前是荒芜,但我亦有一颗愿意分享的心。
  • 只是先前有海灯节和逐月节珠玉在前,熠熠生辉;而春节亦是一个意义特殊的节日,这个角色在该版本以新角色的身份登场,或许有失格局......亦或许,我曾有这样的期待,
  • 最低成交价的截止时间是11:29:57第3164位。最低成交价的截止时间是11:29:57第3164位。
  • 海岛旅行是冬天的必备行程,无论是喜欢阳光浴,或是更爱享受室内的惬意,都能在海南找到适合自己的度假玩乐方式。一个人的旅程真的去做就会发现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一个人住
  • 这本书体积还很大,好气[汗]上一次这么生气是瓦格纳李斯特书信集,可以看出来译者完全不懂音乐(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问题),真的无语[挖鼻]我们大都喜欢姓名五行是连
  • 阿勒泰、塔城等地区冬季很长也非常严寒,人们猎得的动物体型大就意味着肉多,人们的温饱就越有保障,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作者将鹿的体型画得庞大些,以表达对食物的敬畏之
  • 我不愿以爱之名,绑架任何人,我想要的是:你愿意,我值得!一方不愿意便没有任何意义!只要最后是你,等多久都没关系,但如果最后不是你,是谁无所谓了 水不试,不知深浅
  • 我想是怕一些人利用职业之便做一些不利于治疗,心理健康,甚至更危险的事情,)这是很敏感且具有严重后果的一件事情,所以如果确定咨询者与来访者咨询关系,一般来说是不可
  • 五鬼运财法事预约㊙️财库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金银财宝人人都想追求但往往都不能如愿,现实中有很多的朋友说我的财运很好,只是赚多少花多少,一年到底存不了多少
  • 拥有专业模特团队,高效出图,高质量买家秀,给各位老板提供优质且高量的买家秀图片服务!优秀买家秀 多场景拍摄 出图快质量高!
  • @朱一龙 ‼️抽奖博‼️应小可爱要求,抽个奖,奖励一下我们的数据包包[羞嗒嗒]大家辛苦了奖品如下:随机杂志盲盒(2020年费加罗加海报、《T》带海报、中华儿女
  • 你小心翼翼的呢……包胡尔查:对,你真的选我选对了,哥一点儿都不坑你,我这个问题特别的简单,就是,有人托我给您带个话!王琪:去年疫情来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演出了,然
  • 。。
  • 企业只有发展自己核心技术才是根本,那些金融投资不适合做实体经济的“掺和”#财经##今日看盘#企业只有发展自己核心技术才是根本,那些金融投资不适合做实体经济的“掺
  • 在女足一线的多年耕耘让水指导获得了业界和球迷的共同信任,成为了此次女足主帅的“天选之人”。而她本人,也在率领联合队夺冠之后,表达了愿意执教国家女足的心意。
  • 29. 其实最让人感动的友谊是—我希望永远和你在一起 ,这样我感到很幸福,但我更希望你过上更好的生活且不虚此生,即使我们分开也没关系。8. 希望我的朋友可以永远
  • #我是同性恋[超话]# 宝宝同学约饭,心情莫名就不舒服了,是难过还是一丢丢悲伤呢,每次他跟别人吃饭都会有这种感觉,是我太没安全感了吗[允悲]但是不让他有社交又不
  • 而新一季的mc阵容,保留了老面孔“大黑牛”李晨、Ange ​前几天有网友爆料邓超、鹿晗等人将退出“跑男”很多网友不愿相信,说“一切等官宣”。而新一季的mc阵容,
  • ~海报张贴位于风雨操场门口处、医学美容学院告示栏 及海棠职业学院公告处[酷][酷]~~ 一起扫码参加模考为西海大助力8[鼓掌][鼓掌] !然而看小黄蚊都止不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