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资讯】# 今冬拉尼娜发生已成定局 我们会被冻哭吗?

中国天气网讯 近日,国家气候中心官宣了一个重要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消息一出,那个大家关心了好几年的老问题又来了——今冬会不会是冷冬?明确一点,拉尼娜≠冷冬。

据气候中心数据统计,通过分析1951年以来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发现,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也就是说,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

而且,气温偏冷不等于冷冬。“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而“冷冬”“暖冬”则不同,是有严格标准的。


冷冬/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有其专业且细致的气象判定标准,它有时并不等同于我们的实际体验。以去年冬天为例。

去年我们也经历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但在今年3月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中,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冬季为暖冬。

去年冬天不冷吗?当然冷过,而且是冷到破纪录。

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我们先后经历了四场大寒潮(分别是12月12日-15日、28日-31日和1月5-8日、14日-17日)。尤其今年1月初的超级寒潮,极地涡旋直接南下延伸到了我国东北地区,来自数千公里之外的极地冷气团直接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了北极版寒潮体验。

1月6日-8日寒潮过程中,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创下不少纪录,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市共计60个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突破或达到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北京最低气温跌至-19.6℃,创1966年2月23日之后最冷气温纪录;天津西青-19.9℃,打破当地1月最冷纪录,观测史第二冷;济南-18.3℃,创1月上旬最冷纪录,也是1953年1月17日之后出现的最低温度。

所以如果你跟对这几场寒潮印象深刻的小伙伴说,上个冬天是暖冬,你要ta怎么想……

但气候中心的判定有错吗?没错啊!

因为2月我们国家又经历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回暖过程,生生把气温由偏冷拉成明显偏暖。

今年2月下旬,在强大暖气团和晴空辐射影响之下,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气温迅速上升,其中近500个国家级站点打破2月历史最高气温纪录,生生把2月“热成”5月。北京2月21日最高气温达25.6℃,天津西青23℃,石家庄27.3℃,郑州28.3℃,西安26.5℃,合肥28.7℃,都是2月历史气温的新纪录。统计来看,全国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9℃,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就像绷紧的橡皮筋经历弹性形变后,依然会恢复原来的样子,去年冬天虽然每场过程看气温大起大伏,但平均来看,它的气温异常波动被“抚平”,甚至成了暖冬。所以你看,与其关注气象概念的冷冬或暖冬,普通公众更需关注的是气温异常波动的极端事件。

而在拉尼娜大背景下,更冷、更暖、更涝、更旱的极端天气在今年持续上演。

3月,北方遭遇3次大范围沙尘天气,其中两次为强沙尘暴过程,北京遭遇近10年来最强沙尘暴。

5月至6月,极端强对流天气频繁上线,造成不同程度人员伤亡。5月13-16日,从黄淮南部、到华南北部一带陆续出现成片大到暴雨,江苏苏州发生强龙卷(气象行业标准三级,相当于美国的EF3级),湖北武汉发生强龙卷(气象行业标准三级,相当于美国的EF3级),灾调风力达17级以上,6月1日,黑龙江省尚志市遭遇龙卷风和冰雹强对流天气。

7月,北方接连遭遇两轮极端强降雨,河南成强降雨中心,暴雨成灾,引发全国关注。

7月中旬北方接连遭遇两轮极端强降雨。7月11-13日,华北东北遭遇特强降水过程,紧接着7月17-22日,河南、河北、山西又出现特强降雨过程,其中,河南成为强降雨中心,郑州、新乡、鹤壁和安阳共有2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雨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

其中,郑州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20日16至17时),突破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此前纪录为1975年8月5日河南林庄的198.5毫米)。

9-10月,刚过去不久的罕见秋老虎又给我们带来了“史上最热国庆假期”。

今年9-10月,黄淮南部至江南华南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南方多地度过史上最热国庆假期,超过500个国家观测站达到或突破10月最高气温极值。重庆、合肥、长沙均打破最晚高温日纪录,重庆、合肥、南京还刷新10月最高气温纪录。

不仅我们国家经历了一系列极端事件,欧洲灾难性洪水、北美罕见高温热浪、格陵兰岛最高点首次降雨、欧洲罕见高温热浪、喀麦隆首次“降雪”等等,都在宣告一个事实——极端天气事件正在成为新常态。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文表示,2020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再次创下新纪录,年增长率高于2011-2020年平均水平,并且这一趋势在2021年仍在继续。全球气温还将继续升高,变暖可能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还将继续增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冬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叠加,会让情况更为复杂。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今年冬天我们会被冻哭吗?你可能已经有了答案。

#【天气资讯】# 今冬拉尼娜发生已成定局 我们会被冻哭吗?

中国天气网讯 近日,国家气候中心官宣了一个重要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消息一出,那个大家关心了好几年的老问题又来了——今冬会不会是冷冬?明确一点,拉尼娜≠冷冬。

据气候中心数据统计,通过分析1951年以来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发现,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也就是说,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

而且,气温偏冷不等于冷冬。“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而“冷冬”“暖冬”则不同,是有严格标准的。


冷冬/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有其专业且细致的气象判定标准,它有时并不等同于我们的实际体验。以去年冬天为例。

去年我们也经历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但在今年3月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中,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冬季为暖冬。

去年冬天不冷吗?当然冷过,而且是冷到破纪录。

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我们先后经历了四场大寒潮(分别是12月12日-15日、28日-31日和1月5-8日、14日-17日)。尤其今年1月初的超级寒潮,极地涡旋直接南下延伸到了我国东北地区,来自数千公里之外的极地冷气团直接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了北极版寒潮体验。

1月6日-8日寒潮过程中,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创下不少纪录,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市共计60个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突破或达到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北京最低气温跌至-19.6℃,创1966年2月23日之后最冷气温纪录;天津西青-19.9℃,打破当地1月最冷纪录,观测史第二冷;济南-18.3℃,创1月上旬最冷纪录,也是1953年1月17日之后出现的最低温度。

所以如果你跟对这几场寒潮印象深刻的小伙伴说,上个冬天是暖冬,你要ta怎么想……

但气候中心的判定有错吗?没错啊!

因为2月我们国家又经历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回暖过程,生生把气温由偏冷拉成明显偏暖。

今年2月下旬,在强大暖气团和晴空辐射影响之下,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气温迅速上升,其中近500个国家级站点打破2月历史最高气温纪录,生生把2月“热成”5月。北京2月21日最高气温达25.6℃,天津西青23℃,石家庄27.3℃,郑州28.3℃,西安26.5℃,合肥28.7℃,都是2月历史气温的新纪录。统计来看,全国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9℃,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就像绷紧的橡皮筋经历弹性形变后,依然会恢复原来的样子,去年冬天虽然每场过程看气温大起大伏,但平均来看,它的气温异常波动被“抚平”,甚至成了暖冬。所以你看,与其关注气象概念的冷冬或暖冬,普通公众更需关注的是气温异常波动的极端事件。

而在拉尼娜大背景下,更冷、更暖、更涝、更旱的极端天气在今年持续上演。

3月,北方遭遇3次大范围沙尘天气,其中两次为强沙尘暴过程,北京遭遇近10年来最强沙尘暴。

5月至6月,极端强对流天气频繁上线,造成不同程度人员伤亡。5月13-16日,从黄淮南部、到华南北部一带陆续出现成片大到暴雨,江苏苏州发生强龙卷(气象行业标准三级,相当于美国的EF3级),湖北武汉发生强龙卷(气象行业标准三级,相当于美国的EF3级),灾调风力达17级以上,6月1日,黑龙江省尚志市遭遇龙卷风和冰雹强对流天气。

7月,北方接连遭遇两轮极端强降雨,河南成强降雨中心,暴雨成灾,引发全国关注。

7月中旬北方接连遭遇两轮极端强降雨。7月11-13日,华北东北遭遇特强降水过程,紧接着7月17-22日,河南、河北、山西又出现特强降雨过程,其中,河南成为强降雨中心,郑州、新乡、鹤壁和安阳共有2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雨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

其中,郑州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20日16至17时),突破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此前纪录为1975年8月5日河南林庄的198.5毫米)。

9-10月,刚过去不久的罕见秋老虎又给我们带来了“史上最热国庆假期”。

今年9-10月,黄淮南部至江南华南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南方多地度过史上最热国庆假期,超过500个国家观测站达到或突破10月最高气温极值。重庆、合肥、长沙均打破最晚高温日纪录,重庆、合肥、南京还刷新10月最高气温纪录。

不仅我们国家经历了一系列极端事件,欧洲灾难性洪水、北美罕见高温热浪、格陵兰岛最高点首次降雨、欧洲罕见高温热浪、喀麦隆首次“降雪”等等,都在宣告一个事实——极端天气事件正在成为新常态。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文表示,2020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再次创下新纪录,年增长率高于2011-2020年平均水平,并且这一趋势在2021年仍在继续。全球气温还将继续升高,变暖可能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还将继续增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冬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叠加,会让情况更为复杂。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今年冬天我们会被冻哭吗?你可能已经有了答案。

#第29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北京种 中国芯 领跑的玉米种子】第二十九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搭建平台宣传展示北京现代种业发展成果,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突出贡献的“京”系玉米种子亮相29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成果展现场。
作为全国玉米种业科技创新的高地,北京市玉米育种能力全国领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始终坚持以科研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集玉米育种技术研究、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玉米种子检测鉴定、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等五位一体。针对我国玉米育种和产业的迫切需求,培育出京科968、京科糯2000等国审玉米品种100多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粮食100多亿公斤,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京科968——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
京科968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连续多年年种植面积超2000万亩,累计超1亿亩,是我国当前春玉米中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位居全国玉米主要品种推广面积第二位(2019年全国农技中心统计数据)。
京科968于2011年通过国家东华北审定,又相继通过黄淮海、西北、西南、东南等玉米主产区审定,以及国家青贮玉米审定,成为当前我国审定区域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玉米品种,也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粮饲通用型玉米品种。国家品种试验近百个点次平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并创出亩产1362.07kg机械实收籽粒高产纪录。籽粒品质及青贮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国标一级。对大斑、丝黑穗、茎腐、灰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均达中抗以上,高抗玉米螟,对红蜘蛛等害虫具广谱抗性,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等优良特性和氮高效、耐瘠薄、耐干旱、耐盐碱和耐寡照等突出优点。
京科968被科技部推荐为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成果和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标志性成果,被农业农村部誉为“我国近十年来作物育种标志性成果”,连续5年被遴选为农业农村部玉米主导品种,并被北京、吉林等列为主导品种、更新换代品种和高产创建主导品种。荣获中国种子协会颁发的“荣誉殿堂”玉米品种、“百姓欢迎的玉米品种第一名”“百姓欢迎玉米授权品种”等称号。“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玉米品种京科968的培育与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0)。
二、京科糯2000——鲜食糯玉米“里程碑”品种
玉米研究中心构建并利用“硬质型×软质型”杂交组配模式,育成了糯玉米品种京科糯2000,具有丰产稳产性强、营养品质高、口感风味好、用途广泛等突出优势,实现了高产与优质两者兼顾,鲜果穗采收期和加工期显著延长,适合规模化种植及加工。通过国家、吉林、上海、北京等近20省市审定,并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审定的玉米品种。亩产鲜穗1000kg以上,在国家多个大区试验汇总均名列第一,较对照增产32.1%;品尝口感糯中带微甜,绵软适口,适采期长达10天,比对照大大延长;可在全国30多省(市、区)种植,适应区域广。
京科糯2000自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以来,一直是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主导品种,在全国30多个省市均有种植,常年种植面积在500万亩左右,占我国糯玉米总面积的50%左右,已累计种植1亿亩以上。并走出国门,成为越南等“一带一路”国家主栽品种,占越南糯玉米种植面积2/3。十几年的大面积广泛种植,证明京科糯2000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优秀玉米品种,在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农科糯336——高叶酸甜加糯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
将甜、糯、高叶酸等多种优异性状聚合,创制出甜糯双隐(sh2sh2wxwx)突破性玉米自交系,培育了在同一果穗上既有糯又有甜两种籽粒,并同时具有高叶酸营养强化特色的新型鲜食玉米-农科糯336等系列品种。
其中,农科糯336于2020年同时通过国家东华北、黄淮海、西南、东南四大主产区审定。具有品质优良、早熟性好、耐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等突出优势,籽粒叶酸含量高达300μg/100g以上,并被业界专家和广大消费者赞誉为“最好吃的玉米”;受到众多种子、种植、流通、加工企业和广大农户、消费者赞誉欢迎,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和老百姓菜篮子的新成员。
以农科糯336为代表的系列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应用约500万亩,并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在种子生产、加工、产品流通等方面均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引领了鲜食玉米发展新方向。
四、京农科728——早熟宜粒收玉米新品种
籽粒机收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玉米生产节本增效绿色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黄淮海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具有全球独特的玉米/小麦一年两季种植模式,其玉米生产被小麦收获和种植限定在100天左右的生育期内。选育出既早熟又高产,籽粒能够充分成熟降水至28%以下的适宜机收籽粒的优良品种,是亟需突破的技术瓶颈。
京农科728是以玉米中心自主创新选育而成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先后通过国家及北京市、内蒙、黑龙江等多个省级审定,并首批通过国家机收审定,具有早熟优质、抗旱节水、耐密抗倒、脱水快、低破碎、适宜全程机械化等突出优势。早熟:较郑单958早熟7天以上;品质好:株型紧凑,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容重757克/升、粗淀粉含量73.33%;产量高:在国家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籽粒区试中平均比郑单958增产9.9%,在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开展创建的玉米高产田进行测产验收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1059.54公斤;脱水快宜粒收:生理成熟后10天机收籽粒含水率26.8%、破碎率4.9%、杂质率0.8%,达到国家机收籽粒标准;抗旱节水:水分亏缺50%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郑单958高52.13%和61.32%;氮高效:氮素利用效率比郑单958高12.9%,亩施纯氮由15减至10公斤仍保持产量基本稳定。
京农科728是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机收籽粒品种、京津冀协同推广的机收抗旱品种,突破夏玉米机收籽粒技术瓶颈,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实现大面积籽粒机收,已累计推广应用3000万亩以上,系列品种被遴选为中国农业农村十项重大新产品(2020年)。2013年被北京市列为更新换代玉米新品种、2014年被列为京津冀一体化主推玉米新品种、2015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玉米主导品种,符合农业生产雨养旱作节水、机械直收籽粒的发展方向,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很多人会问,挽回对方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其实决定挽回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在于别人,而是你自己。 如果你能在1个星期内就让自己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就能在1星期后
  • 1⃣中午和导师一起吃了饭,认识了同门的师兄师姐,大家都好可爱啊 2⃣终于沟通好了选课的事情,非常想选的一个老师没有开课,有点可惜,而且第二学期的课多到爆炸 3⃣
  • 今天上午有位母亲带孩子就诊,14岁的孩子,近视800度,母亲主诉孩子在8岁的时候就发现近视300度,当时就诊医院医生建议佩戴角膜塑形镜,控制度数,母亲担心对眼睛
  • 921-922 今日两次情绪崩溃 一次在地铁上复盘全程 一次在群里看到老师和导演的消息 像学姐说的 连续三个周六通宵 真的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态在变差 文明其
  • #河南韩国留学#延世大学创立于1885年,是韩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它是由延禧大学和世博兰斯医科大学合并而来,从两校各取一个字,合称为“延世”。 1957
  • 赚钱是肯定能赚的,但是一个字:难。 我开体彩店也有很多年了,见过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赢有的人输,说句心里话真的要理性购彩,有计划的购彩,足球是一个非常
  • 那些惊艳了时光,从容了岁月的优美句子。 一、少年仍未老,岁月忽已暮。 二、朝花夕拾,捡的尽是枯萎。 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四、君生我未生
  • 因为你们之间有过太多这样的模式了,对方深知你是什么样的性格,他并不相信你的这套说辞了。需求感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你需要对方的程度。
  • 我师傅朱长元老师和樊馆长,内容我师傅推荐,哈哈,推荐由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的《我心归处是敦煌》:顾老师深知我与敦煌是不可分的,我一生的事业以及我绝大部分的时间
  • 快看完俗女养成记了,就算阿嬷啰里八嗦有点小虚荣很封建有的时候还会凶巴巴,但是她从来都很包容,很善良,她说要活到“嘉林”结婚的时候,但到那时候就变成老妖婆啦…觉得
  • I'm waiting for a shower or storm. I want to hear the moaning wind and touch th
  • #月老在深圳[超话]# No.1185【该会员已实名认证】微博昵称:@Mr.加文先生年份:1998家乡:河源 源城区现居地:深圳松岗身高:167-169(跳街舞
  • 对另一半要求:希望找一个踏踏实实过日子的男生,两年内有结婚打算的,对方可在余姚或者宁波就职,工作稳定,身高170cm以上,年龄在88-93年之间,车子房子可以
  • #预告# 25号周三10:10分(另外更多细节图:yimatuan5 )一组5个装,发绳团价13.8元/组,发夹团价啊14.8元/组,两组包邮天气凉快起来,小
  • #阅读自由式#今天在第一个板块一书一世界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的书分别是珍妮弗·伊根的《时间里的痴人》和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早晨从中午开始》。最后是专题板块:
  • 。不能怂要刚一点起来跑在刚一点收装备跑[允悲]哈哈,以长跑取胜的男人好可爱笑死我了,会不会被哪个游戏平台看中我家小sa子呀[阴险],这也太欢乐了,不懂游戏就看他
  • 同时也愿她在今后的日子里越活越精彩,在青春飞扬的日子里,不负韶华,积极向前,大学四年很开心与她相遇[米奇比心]我们知道有很多的人讲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脆弱,很多人
  • 嗯? 10点试试 实时更新 纤纯本色复仇者联盟4漫威复联抽纸24包前10分钟拍2件叠加109-20券,39.9,折0.83一包 会员更低补充几个水果 拍3件29
  • 好,那我也不喜欢你。每天都在乐观与悲观我是一个很丧很消极情绪的人我在微博展示自己着自己各种偏执和崩溃努力不去把坏情绪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我自己也很讨厌满是臭脸消极
  • #田柾国0901生日快乐#23岁的你,16岁的我我很感谢我能够以一个普通粉丝的身份爱着你我觉得田柾国有这世上最美好的东西最美好的少年感,最美好的嗓音,最美好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