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进行时,遂宁在行动# #疫情防控 大英在行动# 企业有哪些新变化?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新思考? 疫情下的四川工业
来源:四川日报
企业复工复产,为提高体温检测效率,不少企业购买了热成像测温系统。图为热成像测温系统屏幕。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全球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生产现场。

聚焦

2020年开春,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四川工业历经前所未有的快与缓。

快,是保障重要战“疫”物资生产的生死时速:6小时,宜宾长宁消毒酒精下线直达用户;5天,眉山仁寿抢出一条原本需要半年才能投产的医用口罩、防护服必需的熔喷布生产线;10天,绵阳际华三五三六职业装有限公司紧急转产防护服,日产千套……

缓,是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有序复工,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复工率每天保持5个百分点左右增长。

截至2月25日,四川14560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复工13398家,复工率92.0%;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人数163.8万人,占正常 情 况 用 工 人 数 比 例61.1%。

四川在线记者 朱雪黎

以变应变的企业 口罩防护服等扩产,“跨界”川企快抢先机

从事医用口罩生产制造多年,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兴龙从未想过,口罩有一天会成为全球“硬通货”。

面对疫情下的巨大缺口,这段时间,一场口罩大扩产行动在全国迅速展开。不到一个月时间,全国就新增了3000多家合法合规生产口罩等防疫用品的企业,其中不乏知名大企业。

在四川,这一行动同样如火如荼。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少敏说,目前全省口罩生产企业已由原来的9家增至30余家,可生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从1家增至3家。口罩日产能超140万只,是原有最大产能的2倍多。医用防护服日产量由原来的不到50件到现在突破2000件。

这30余家企业中,不少是从做服装、日化、医药、电缆、汽配原材料转产而来。供应口罩、防护服原材料和配件的“新兵”则更多。

迅速补缺口罩的耳带线,让原本面临经营困难的仪陇建兴纺织品有限公司迎来了生机。“我们原本主要生产内衣吊带等产品。”总经理胡建成说,他第一时间通知员工回厂,组织原料到位。对日产60万米的巨大订单需求,现有设备完全无法满足。多亏当地政府及时从浙江购回新设备,目前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供货给国内口罩生产企业。

在乐山,原本专业从事电缆生产的尚纬股份也找到了配套新方向。“医用口罩生产需要专用压条,也就是鼻梁架。”尚纬股份行政中心副总监霍彪说,2月15日晚,该公司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了解到,省内多家医用口罩制造企业紧缺专用压条,公司立即组织专业人员确保12小时内完成产品试制,转产医用口罩专用压条,支援省内医用口罩企业生产。目前,该公司能够达到日产压条35万米,满足350万只口罩制造出产。

不少专家也表示,这场口罩大扩产也暴露出了四川工业的一些问题,“省外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动辄就是百万级日产量的口罩产线,而四川以中小企业为主,整体规模都偏小。”在此次大扩产之后,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全省布局一两条日产百万规模口罩生产线,同时探索建立一种“平战结合”的应急生产和收储制度。

刘少敏透露,布局已在谋划,不只是口罩,还将覆盖更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应急需求,“既可在应急情况下迅速增加产量、提高产能,实现应急保供,又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相结合,有效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这还需要多方探索研究。”

顺势而为的企业 生活场景转移线上,数字化应用大行其道

疫情之下,线下会面“暂停”,迅速引爆了人们的数字化需求。从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到5G热成像体温筛查……一些线下生产、生活、消费场景迅速向云端转移,一些企业顺势而为,推广起各种应用服务和产品。一时间,数字产业化大行其道。

2月21日,京东方发布自己的体温预警系统。这套系统可在30毫秒内同时对16个目标进行测温,并可动态实施持续检测。快速、实时,抓住了车站、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对体温快速筛查、监测的需求。

创业公司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被突如其来的大量订单弄得有些措手不及。“1月20日左右开始紧急复工,目前每天的手持式测温仪产量在600-1000把,产多少卖多少。”该公司创始人李卓东说。

疫情防控健康报送平台、居家远程办公系统等应用则更为普遍。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推出“长虹疫情防控平台”,实时监控,员工每日一报,数据分析报告每日一出。

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相关指南,推广了134款云服务应用,应用提供方共计20家,涉及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阿里、华为、腾讯等大型企业和积微物联、益企云、恒合智联等本土新兴平台商。

“不少应用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服务或实行价格优惠。”该厅信息化处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是希望促进供需对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推进企业变革与创新,进一步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鲁荣东看来,疫情的暴发虽然从客观上驱动了一些应用场景的井喷式发展,但部分应用的载体和相关的配套及技术,离大众化和普适化还有一定的距离。疫情之后,能否继续快速发展,则要看谁能更快抓住机遇,优化、完善自己,挖掘出更多垂直化及精细化优势。

更大的不足,来自产业数字化领域。“数字经济提出以来,融合发展,特别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是重头戏。”他说,目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不够高,尤其是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制造业还有很长的路程,“仅以智能制造为例,它不是一个车间、一个工厂的事,而是需要一个整体体系,才能释放出强大的力量。”

记者也采访了多家布局智能制造的企业。不少企业表示,尽管智能化的产线、仓储等可以实现无人化运转,应对疫情下的用工难题,但上下游供应链配套等问题却无法解决。

不少行业人士认为,此次疫情或将延缓产业数字化转型投资进程。他们认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本来就面临“不想转”“不能转”“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当前大部分企业复工推迟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企业有限的流动资金将用于维持生产、发放员工工资等,进行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化改造的投入短期内会出现下降。

因此,长远来看,疫情之后的政策重点应该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投资,进一步加大对数字经济与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

面临困难的企业 部分中小企业压力较大,帮扶需迅速到位

“我们其实春节期间就开始采买防护物资等,为复工做准备。”2月19日,一直着急复工的四川某钢构民营企业负责人张俊终于完成了各项要求和检查,正式复工。

拿订单、复生产、稳经营、快运转,要把耽误的“春光”追回来,中小企业行动积极,各项支持举措则更早就开始谋划。

2月5日,四川省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13条措施紧急出台,成都等各市州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出台稳定经济运行的系列措施。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李堂兵说,一项近期针对全省近千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企业表示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困难集中表现在市场订单减少、生产经营成本高、有订单但无法正常生产、融资难度加大和因无法按时履行合同需支付违约金等方面。

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进一步出台了20条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平稳发展。其中就着重提出要及时收集掌握企业在扩产扩能、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科研攻关等方面的融资需求情况,建立需求清单,建立需求快速响应机制,争取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等。

生产口罩、防护服的成都市恒达纺织品有限公司,获得了农行成都金堂支行200万元贷款;中信银行成都分行返岗复工当天就为防疫药品生产企业发放5000万元信用贷款……

此外,我省还研究制定了工业稳步开局激励资金方案,目前全省已落实1亿元工业发展资金,切块支持各地促进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政策肯定是利好,但能否切实缓解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之难,见疗效,第一个关键就是落地效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杰表示,从中央到地方都陆续出台扶持政策,这些政策要落地快、落地实。很多中小企业等不起,1-3月,可能就是生死期。

“也有企业担心雷声大雨点小,还有更多的中小企业不清楚如何去申请支持政策。”他建议,尽快梳理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形成统一操作指南,并将其“稳下来”。

四川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则认为,当下更重要的是企业家的积极自救。“发展路上总会有‘黑天鹅’出现,但最终也一定会过去。”在他看来,疫情下企业更应该练好内功,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做明确明智和果断的决策。其次,遇到问题,要积极把自身的情况向当地相关机构反映,争取支持。

四川造

长虹推出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

2月20日,长虹控股全面复工第二周,全球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在其旗下子公司爱联科技顺利下线。该5G模组具备业界领先的传输速率、-40℃到85℃工业温宽性能稳定、毫秒级低时延等多项核心技术,可广泛应用于5G工业产线、工业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控制、物流追踪、工业AR等工业智能制造领域。

随着全球5G网络的规模商用,5G对于各行各业的重要价值已经成为业界共识。5G模组作为承载终端接入网络的关键部件,其较高的开发难度、过长的开发周期和多样化的行业需求成为制约5G在行业规模应用的瓶颈。

“基于海思5G模组中间件,长虹控股与上海海思在模组和终端应用上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爱联科技总经理段恩传说。

2月20日,5G视频、5G智慧交通等专业模组也在爱联科技同步下线。爱联科技是目前全球知名物联网模块提供商,已累计为国内外主流企业提供3亿件电子产品联接服务。

东方电气100辆氢燃料客车“跑”起来

近日,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向成都市交付第二批90台示范客车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标志着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商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迈上了100台大关,东方电气成为国内少数能够配套100台级氢能客车的燃料电池企业之一。

最新交付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主要用于驱动由蜀都客车和东方电气共同研制的蜀都牌第二代10米氢燃料客车。目前,共计100辆氢燃料客车已在成都市郫都区多条公交线路正式运营,载客运营总里程已超过120万公里。

蜀都牌第二代10米氢燃料客车在第一代基础上做了全面的升级和改进,车长10.7米,最大载客量达92人,氢加注时间更短,只需要10-20分钟便可加满,续航里程可达500千米以上。配备的最新研发的氢燃料发动机,采用国际领先的新一代燃料电池技术,体积更小、功率更大、效率更高、系统更稳定。

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一大批重点研发工作和示范项目正有序推进。其承担的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制的功率达75千瓦、设计寿命12000小时的燃料电池样堆模块,实际测试近万小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由东方电气与陕西秦星联合开发的陕西省首台10.5米燃料电池客车也成功下线,实现了陕西省燃料电池客车零的突破。本栏撰稿 本报记者 朱雪黎 文/图

企业复工复产,为提高体温检测效率,不少企业购买了热成像测温系统。图为热成像测温系统屏幕。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全球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生产现场。

聚焦

2020年开春,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四川工业历经前所未有的快与缓。

快,是保障重要战“疫”物资生产的生死时速:6小时,宜宾长宁消毒酒精下线直达用户;5天,眉山仁寿抢出一条原本需要半年才能投产的医用口罩、防护服必需的熔喷布生产线;10天,绵阳际华三五三六职业装有限公司紧急转产防护服,日产千套……

缓,是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有序复工,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复工率每天保持5个百分点左右增长。

截至2月25日,四川14560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复工13398家,复工率92.0%;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人数163.8万人,占正常 情 况 用 工 人 数 比 例61.1%。

四川在线记者 朱雪黎

以变应变的企业 口罩防护服等扩产,“跨界”川企快抢先机

从事医用口罩生产制造多年,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兴龙从未想过,口罩有一天会成为全球“硬通货”。

面对疫情下的巨大缺口,这段时间,一场口罩大扩产行动在全国迅速展开。不到一个月时间,全国就新增了3000多家合法合规生产口罩等防疫用品的企业,其中不乏知名大企业。

在四川,这一行动同样如火如荼。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少敏说,目前全省口罩生产企业已由原来的9家增至30余家,可生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从1家增至3家。口罩日产能超140万只,是原有最大产能的2倍多。医用防护服日产量由原来的不到50件到现在突破2000件。

这30余家企业中,不少是从做服装、日化、医药、电缆、汽配原材料转产而来。供应口罩、防护服原材料和配件的“新兵”则更多。

迅速补缺口罩的耳带线,让原本面临经营困难的仪陇建兴纺织品有限公司迎来了生机。“我们原本主要生产内衣吊带等产品。”总经理胡建成说,他第一时间通知员工回厂,组织原料到位。对日产60万米的巨大订单需求,现有设备完全无法满足。多亏当地政府及时从浙江购回新设备,目前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供货给国内口罩生产企业。

在乐山,原本专业从事电缆生产的尚纬股份也找到了配套新方向。“医用口罩生产需要专用压条,也就是鼻梁架。”尚纬股份行政中心副总监霍彪说,2月15日晚,该公司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了解到,省内多家医用口罩制造企业紧缺专用压条,公司立即组织专业人员确保12小时内完成产品试制,转产医用口罩专用压条,支援省内医用口罩企业生产。目前,该公司能够达到日产压条35万米,满足350万只口罩制造出产。

不少专家也表示,这场口罩大扩产也暴露出了四川工业的一些问题,“省外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动辄就是百万级日产量的口罩产线,而四川以中小企业为主,整体规模都偏小。”在此次大扩产之后,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全省布局一两条日产百万规模口罩生产线,同时探索建立一种“平战结合”的应急生产和收储制度。

刘少敏透露,布局已在谋划,不只是口罩,还将覆盖更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应急需求,“既可在应急情况下迅速增加产量、提高产能,实现应急保供,又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相结合,有效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这还需要多方探索研究。”

顺势而为的企业 生活场景转移线上,数字化应用大行其道

疫情之下,线下会面“暂停”,迅速引爆了人们的数字化需求。从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到5G热成像体温筛查……一些线下生产、生活、消费场景迅速向云端转移,一些企业顺势而为,推广起各种应用服务和产品。一时间,数字产业化大行其道。

2月21日,京东方发布自己的体温预警系统。这套系统可在30毫秒内同时对16个目标进行测温,并可动态实施持续检测。快速、实时,抓住了车站、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对体温快速筛查、监测的需求。

创业公司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被突如其来的大量订单弄得有些措手不及。“1月20日左右开始紧急复工,目前每天的手持式测温仪产量在600-1000把,产多少卖多少。”该公司创始人李卓东说。

疫情防控健康报送平台、居家远程办公系统等应用则更为普遍。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推出“长虹疫情防控平台”,实时监控,员工每日一报,数据分析报告每日一出。

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相关指南,推广了134款云服务应用,应用提供方共计20家,涉及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阿里、华为、腾讯等大型企业和积微物联、益企云、恒合智联等本土新兴平台商。

“不少应用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服务或实行价格优惠。”该厅信息化处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是希望促进供需对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推进企业变革与创新,进一步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鲁荣东看来,疫情的暴发虽然从客观上驱动了一些应用场景的井喷式发展,但部分应用的载体和相关的配套及技术,离大众化和普适化还有一定的距离。疫情之后,能否继续快速发展,则要看谁能更快抓住机遇,优化、完善自己,挖掘出更多垂直化及精细化优势。

更大的不足,来自产业数字化领域。“数字经济提出以来,融合发展,特别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是重头戏。”他说,目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不够高,尤其是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制造业还有很长的路程,“仅以智能制造为例,它不是一个车间、一个工厂的事,而是需要一个整体体系,才能释放出强大的力量。”

记者也采访了多家布局智能制造的企业。不少企业表示,尽管智能化的产线、仓储等可以实现无人化运转,应对疫情下的用工难题,但上下游供应链配套等问题却无法解决。

不少行业人士认为,此次疫情或将延缓产业数字化转型投资进程。他们认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本来就面临“不想转”“不能转”“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当前大部分企业复工推迟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企业有限的流动资金将用于维持生产、发放员工工资等,进行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化改造的投入短期内会出现下降。

因此,长远来看,疫情之后的政策重点应该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投资,进一步加大对数字经济与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

面临困难的企业 部分中小企业压力较大,帮扶需迅速到位

“我们其实春节期间就开始采买防护物资等,为复工做准备。”2月19日,一直着急复工的四川某钢构民营企业负责人张俊终于完成了各项要求和检查,正式复工。

拿订单、复生产、稳经营、快运转,要把耽误的“春光”追回来,中小企业行动积极,各项支持举措则更早就开始谋划。

2月5日,四川省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13条措施紧急出台,成都等各市州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出台稳定经济运行的系列措施。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李堂兵说,一项近期针对全省近千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企业表示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困难集中表现在市场订单减少、生产经营成本高、有订单但无法正常生产、融资难度加大和因无法按时履行合同需支付违约金等方面。

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进一步出台了20条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平稳发展。其中就着重提出要及时收集掌握企业在扩产扩能、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科研攻关等方面的融资需求情况,建立需求清单,建立需求快速响应机制,争取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等。

生产口罩、防护服的成都市恒达纺织品有限公司,获得了农行成都金堂支行200万元贷款;中信银行成都分行返岗复工当天就为防疫药品生产企业发放5000万元信用贷款……

此外,我省还研究制定了工业稳步开局激励资金方案,目前全省已落实1亿元工业发展资金,切块支持各地促进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政策肯定是利好,但能否切实缓解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之难,见疗效,第一个关键就是落地效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杰表示,从中央到地方都陆续出台扶持政策,这些政策要落地快、落地实。很多中小企业等不起,1-3月,可能就是生死期。

“也有企业担心雷声大雨点小,还有更多的中小企业不清楚如何去申请支持政策。”他建议,尽快梳理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形成统一操作指南,并将其“稳下来”。

四川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则认为,当下更重要的是企业家的积极自救。“发展路上总会有‘黑天鹅’出现,但最终也一定会过去。”在他看来,疫情下企业更应该练好内功,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做明确明智和果断的决策。其次,遇到问题,要积极把自身的情况向当地相关机构反映,争取支持。

四川造

长虹推出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

2月20日,长虹控股全面复工第二周,全球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在其旗下子公司爱联科技顺利下线。该5G模组具备业界领先的传输速率、-40℃到85℃工业温宽性能稳定、毫秒级低时延等多项核心技术,可广泛应用于5G工业产线、工业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控制、物流追踪、工业AR等工业智能制造领域。

随着全球5G网络的规模商用,5G对于各行各业的重要价值已经成为业界共识。5G模组作为承载终端接入网络的关键部件,其较高的开发难度、过长的开发周期和多样化的行业需求成为制约5G在行业规模应用的瓶颈。

“基于海思5G模组中间件,长虹控股与上海海思在模组和终端应用上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爱联科技总经理段恩传说。

2月20日,5G视频、5G智慧交通等专业模组也在爱联科技同步下线。爱联科技是目前全球知名物联网模块提供商,已累计为国内外主流企业提供3亿件电子产品联接服务。

东方电气100辆氢燃料客车“跑”起来

近日,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向成都市交付第二批90台示范客车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标志着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商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迈上了100台大关,东方电气成为国内少数能够配套100台级氢能客车的燃料电池企业之一。

最新交付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主要用于驱动由蜀都客车和东方电气共同研制的蜀都牌第二代10米氢燃料客车。目前,共计100辆氢燃料客车已在成都市郫都区多条公交线路正式运营,载客运营总里程已超过120万公里。

蜀都牌第二代10米氢燃料客车在第一代基础上做了全面的升级和改进,车长10.7米,最大载客量达92人,氢加注时间更短,只需要10-20分钟便可加满,续航里程可达500千米以上。配备的最新研发的氢燃料发动机,采用国际领先的新一代燃料电池技术,体积更小、功率更大、效率更高、系统更稳定。

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一大批重点研发工作和示范项目正有序推进。其承担的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制的功率达75千瓦、设计寿命12000小时的燃料电池样堆模块,实际测试近万小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由东方电气与陕西秦星联合开发的陕西省首台10.5米燃料电池客车也成功下线,实现了陕西省燃料电池客车零的突破。

企业有哪些新变化?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新思考? 疫情下的四川工业

企业复工复产,为提高体温检测效率,不少企业购买了热成像测温系统。图为热成像测温系统屏幕。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全球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生产现场。

聚焦

2020年开春,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四川工业历经前所未有的快与缓。

快,是保障重要战“疫”物资生产的生死时速:6小时,宜宾长宁消毒酒精下线直达用户;5天,眉山仁寿抢出一条原本需要半年才能投产的医用口罩、防护服必需的熔喷布生产线;10天,绵阳际华三五三六职业装有限公司紧急转产防护服,日产千套……

缓,是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有序复工,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复工率每天保持5个百分点左右增长。

截至2月25日,四川14560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复工13398家,复工率92.0%;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人数163.8万人,占正常 情 况 用 工 人 数 比 例61.1%。

四川在线记者 朱雪黎

以变应变的企业 口罩防护服等扩产,“跨界”川企快抢先机

从事医用口罩生产制造多年,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兴龙从未想过,口罩有一天会成为全球“硬通货”。

面对疫情下的巨大缺口,这段时间,一场口罩大扩产行动在全国迅速展开。不到一个月时间,全国就新增了3000多家合法合规生产口罩等防疫用品的企业,其中不乏知名大企业。

在四川,这一行动同样如火如荼。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少敏说,目前全省口罩生产企业已由原来的9家增至30余家,可生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从1家增至3家。口罩日产能超140万只,是原有最大产能的2倍多。医用防护服日产量由原来的不到50件到现在突破2000件。

这30余家企业中,不少是从做服装、日化、医药、电缆、汽配原材料转产而来。供应口罩、防护服原材料和配件的“新兵”则更多。

迅速补缺口罩的耳带线,让原本面临经营困难的仪陇建兴纺织品有限公司迎来了生机。“我们原本主要生产内衣吊带等产品。”总经理胡建成说,他第一时间通知员工回厂,组织原料到位。对日产60万米的巨大订单需求,现有设备完全无法满足。多亏当地政府及时从浙江购回新设备,目前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供货给国内口罩生产企业。

在乐山,原本专业从事电缆生产的尚纬股份也找到了配套新方向。“医用口罩生产需要专用压条,也就是鼻梁架。”尚纬股份行政中心副总监霍彪说,2月15日晚,该公司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了解到,省内多家医用口罩制造企业紧缺专用压条,公司立即组织专业人员确保12小时内完成产品试制,转产医用口罩专用压条,支援省内医用口罩企业生产。目前,该公司能够达到日产压条35万米,满足350万只口罩制造出产。

不少专家也表示,这场口罩大扩产也暴露出了四川工业的一些问题,“省外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动辄就是百万级日产量的口罩产线,而四川以中小企业为主,整体规模都偏小。”在此次大扩产之后,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全省布局一两条日产百万规模口罩生产线,同时探索建立一种“平战结合”的应急生产和收储制度。

刘少敏透露,布局已在谋划,不只是口罩,还将覆盖更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应急需求,“既可在应急情况下迅速增加产量、提高产能,实现应急保供,又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相结合,有效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这还需要多方探索研究。”

顺势而为的企业 生活场景转移线上,数字化应用大行其道

疫情之下,线下会面“暂停”,迅速引爆了人们的数字化需求。从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到5G热成像体温筛查……一些线下生产、生活、消费场景迅速向云端转移,一些企业顺势而为,推广起各种应用服务和产品。一时间,数字产业化大行其道。

2月21日,京东方发布自己的体温预警系统。这套系统可在30毫秒内同时对16个目标进行测温,并可动态实施持续检测。快速、实时,抓住了车站、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对体温快速筛查、监测的需求。

创业公司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被突如其来的大量订单弄得有些措手不及。“1月20日左右开始紧急复工,目前每天的手持式测温仪产量在600-1000把,产多少卖多少。”该公司创始人李卓东说。

疫情防控健康报送平台、居家远程办公系统等应用则更为普遍。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推出“长虹疫情防控平台”,实时监控,员工每日一报,数据分析报告每日一出。

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相关指南,推广了134款云服务应用,应用提供方共计20家,涉及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阿里、华为、腾讯等大型企业和积微物联、益企云、恒合智联等本土新兴平台商。

“不少应用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服务或实行价格优惠。”该厅信息化处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是希望促进供需对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推进企业变革与创新,进一步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鲁荣东看来,疫情的暴发虽然从客观上驱动了一些应用场景的井喷式发展,但部分应用的载体和相关的配套及技术,离大众化和普适化还有一定的距离。疫情之后,能否继续快速发展,则要看谁能更快抓住机遇,优化、完善自己,挖掘出更多垂直化及精细化优势。

更大的不足,来自产业数字化领域。“数字经济提出以来,融合发展,特别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是重头戏。”他说,目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不够高,尤其是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制造业还有很长的路程,“仅以智能制造为例,它不是一个车间、一个工厂的事,而是需要一个整体体系,才能释放出强大的力量。”

记者也采访了多家布局智能制造的企业。不少企业表示,尽管智能化的产线、仓储等可以实现无人化运转,应对疫情下的用工难题,但上下游供应链配套等问题却无法解决。

不少行业人士认为,此次疫情或将延缓产业数字化转型投资进程。他们认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本来就面临“不想转”“不能转”“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当前大部分企业复工推迟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企业有限的流动资金将用于维持生产、发放员工工资等,进行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化改造的投入短期内会出现下降。

因此,长远来看,疫情之后的政策重点应该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投资,进一步加大对数字经济与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

面临困难的企业 部分中小企业压力较大,帮扶需迅速到位

“我们其实春节期间就开始采买防护物资等,为复工做准备。”2月19日,一直着急复工的四川某钢构民营企业负责人张俊终于完成了各项要求和检查,正式复工。

拿订单、复生产、稳经营、快运转,要把耽误的“春光”追回来,中小企业行动积极,各项支持举措则更早就开始谋划。

2月5日,四川省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13条措施紧急出台,成都等各市州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出台稳定经济运行的系列措施。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李堂兵说,一项近期针对全省近千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企业表示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困难集中表现在市场订单减少、生产经营成本高、有订单但无法正常生产、融资难度加大和因无法按时履行合同需支付违约金等方面。

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进一步出台了20条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平稳发展。其中就着重提出要及时收集掌握企业在扩产扩能、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科研攻关等方面的融资需求情况,建立需求清单,建立需求快速响应机制,争取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等。

生产口罩、防护服的成都市恒达纺织品有限公司,获得了农行成都金堂支行200万元贷款;中信银行成都分行返岗复工当天就为防疫药品生产企业发放5000万元信用贷款……

此外,我省还研究制定了工业稳步开局激励资金方案,目前全省已落实1亿元工业发展资金,切块支持各地促进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政策肯定是利好,但能否切实缓解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之难,见疗效,第一个关键就是落地效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杰表示,从中央到地方都陆续出台扶持政策,这些政策要落地快、落地实。很多中小企业等不起,1-3月,可能就是生死期。

“也有企业担心雷声大雨点小,还有更多的中小企业不清楚如何去申请支持政策。”他建议,尽快梳理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形成统一操作指南,并将其“稳下来”。

四川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则认为,当下更重要的是企业家的积极自救。“发展路上总会有‘黑天鹅’出现,但最终也一定会过去。”在他看来,疫情下企业更应该练好内功,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做明确明智和果断的决策。其次,遇到问题,要积极把自身的情况向当地相关机构反映,争取支持。

四川造

长虹推出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

2月20日,长虹控股全面复工第二周,全球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在其旗下子公司爱联科技顺利下线。该5G模组具备业界领先的传输速率、-40℃到85℃工业温宽性能稳定、毫秒级低时延等多项核心技术,可广泛应用于5G工业产线、工业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控制、物流追踪、工业AR等工业智能制造领域。

随着全球5G网络的规模商用,5G对于各行各业的重要价值已经成为业界共识。5G模组作为承载终端接入网络的关键部件,其较高的开发难度、过长的开发周期和多样化的行业需求成为制约5G在行业规模应用的瓶颈。

“基于海思5G模组中间件,长虹控股与上海海思在模组和终端应用上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爱联科技总经理段恩传说。

2月20日,5G视频、5G智慧交通等专业模组也在爱联科技同步下线。爱联科技是目前全球知名物联网模块提供商,已累计为国内外主流企业提供3亿件电子产品联接服务。

东方电气100辆氢燃料客车“跑”起来

近日,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向成都市交付第二批90台示范客车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标志着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商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迈上了100台大关,东方电气成为国内少数能够配套100台级氢能客车的燃料电池企业之一。

最新交付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主要用于驱动由蜀都客车和东方电气共同研制的蜀都牌第二代10米氢燃料客车。目前,共计100辆氢燃料客车已在成都市郫都区多条公交线路正式运营,载客运营总里程已超过120万公里。

蜀都牌第二代10米氢燃料客车在第一代基础上做了全面的升级和改进,车长10.7米,最大载客量达92人,氢加注时间更短,只需要10-20分钟便可加满,续航里程可达500千米以上。配备的最新研发的氢燃料发动机,采用国际领先的新一代燃料电池技术,体积更小、功率更大、效率更高、系统更稳定。

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一大批重点研发工作和示范项目正有序推进。其承担的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制的功率达75千瓦、设计寿命12000小时的燃料电池样堆模块,实际测试近万小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由东方电气与陕西秦星联合开发的陕西省首台10.5米燃料电池客车也成功下线,实现了陕西省燃料电池客车零的突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太原机场严格执行省市卫健委疫情防控要求,强化重点场所防控,对所有进入航站楼人员严格落实“100%测温、100%查验健康码通行、100%佩戴口罩”措施,确保旅客安
  • #七种茨1114生日快乐#₊˚· ७─. .─७₊˚·一个小:卷or各啾一位妈咪小月卡★今天是给你过的第一个生日,也是喜欢你的第300天整><
  • 伴随遍地开花的南京大排档,还有国民美食鸭血粉丝汤的流行,我敢肯定,即使你没来过南京,多少也会了解鸭子与这座城市不寻常的关系。只是最初吸引我来这里写吃鸭文化的,除
  • 本来打算这个生日就这样平平无奇的过了 因为好像人越大在乎的东西就越少 但在朋友们的爱意下还是决定写条微博记录一次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开始从一个矫情的人变
  • #减肥日记##减肥打卡##Kiki Diary# 瘦到110斤需要多少天第1⃣️4⃣️天!早上发现比昨天瘦了1斤早餐:️午餐:炒方便面巨好吃晚餐:麦当劳罪恶饮品
  • 人生百年匆匆过,终有一天会失去,学会看淡,是一种智慧,淡然处世,是一种乐观。人生百年匆匆过,终有一天会失去,学会看淡,是一种智慧,淡然处世,是一种乐观。
  • 还有导演觉得纯粹的戒酒宣传片可能太过照本宣科而加入的搞笑片段有点生硬,衔接不是很好,但是确实要比那种一本正经照本宣科的字正腔圆的读着那种宣导词的要强的多,小品的
  • #聚焦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最“靓”明星来了!★十三五期间已引进共建中科院授时中心“海上丝绸之路时间中心”、泉州天津大学集成电路及人工智能研究院、泉州市云箭测控
  •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人生不可能总是顺心如意,但持续朝着阳光走,影子就会躲在身后,刺眼,却是对的方向!
  • そうやって緻密に積み上げた先に生まれる遊び心が、すごく魅力的だと思うんですよね。 コイツ何言っとるんじゃ、ボケ」と思われるかもしれませんが(笑)、そういう感覚で
  • 但两个人就不一样了,好吃的饭变得更好吃了,逛商场也可以逛到累,无时无刻都在笑,我把弟弟当成工具人(拿购物袋、做指甲帮刷手机、……)这件事也引来了很多人的羡慕。我
  • 人生难得糊涂,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无论在别人眼中,你是什么样子,要记住:不与事争,因为争不过因果;不与人争,因为会伤了感情;不与已争,因为会让人疲累;学会宽容,让
  • ”小婷点击“确认收货”600元的疫苗代抢费瞬间打入商家账户……小婷是浙江温州人,今年21岁,是北京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她将接种九价HPV疫苗列入这学期的必做清单。
  • 03h 石家庄上学 恋爱交友都廊坊人,石家庄某一本上学,学艺术的,目前大一,狮子座♌enfp慢热喜欢粘人,身高163,体重118(正在减肥)脸圆,不咋会化妆,没
  • 今年3月,在城市家乡沈城按下暂停键的前一周,吴巍巍的丈夫滞留在了长春,孩子和家庭的重担都留给了她,但她毅然决然将幼子托付与亲属照顾,带着美好愿景,只身奔赴“抗疫
  • 当前,学前教育班额过大,临时教保人员过多,许多缺乏专业训练,维持运转已属不易,难以有更高质量要求,转任教师缺乏幼师专业训练。对此,12名委员建议,国家层面要尽快
  • 总有人问我有没有必要挽回,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要问我,我和它气场不和,五行相克。想放弃的,我可以给你做失恋戒断,再讲讲我之前那些c淡的感情经历,让你心里平衡点;想挽
  • 我从头看,情随事迁,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殊时异,今之视昔,有感于斯文……其实他写的就是在一个很普通的日子里一个人很普通的感慨,没有什么多高明高超的东西在。而丰
  • 有问过我的朋友除了你认识的全都不知道我到底和谁吵架了 你说你不想看到我我就微博不用了vx也删掉了 我确实不能保证我没有说过气话 在你说狠话的那天开始我的确抱怨过
  • 从你出生的那一刻 端什么碗吃什么饭经历什么事 什么时候和谁结婚 都是定数 别太难为自己 顺其自然就好 人生的剧本你早在天堂看了 你之所以选择这个剧本 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