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暑”你最美!


近来,我市出现高温天气,尽管街头热浪灼人,但总有一群“战士”在烈日下坚守岗位,为城市建设、为市民生活默默付出。他们是交通警察、核酸采样员、外卖员、环卫工、建筑工……挥洒的汗水,是他们奋斗的态度;黝黑的肤色,是他们高温的印记。6月20日,记者走近这些人,记录下这个炎热夏季最美的瞬间。

“再热也不能耽误施工进度”

10时30分,在桥西区光中路光明园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工人们佩戴着安全帽、安全衣、手套等装备进行户外作业。

记者来到小区7号楼前,抬眼望去,2名工人正在停留于5楼高度的升降机上作业。当时,室外温度33℃。“他们在给楼房重新做保温,今年光明园改造的10栋楼都是老楼房了,按照施工计划,8月份施工将全部结束,工人们都在马不停蹄地施工。”教场坡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常伟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老旧小区改造进度,再热的天气施工也没有停。

楼下,工人侯恩和工友在搬运搅拌好的水泥白灰,“保温材料铺设好后,就需要打腻子了,用的就是这水泥白灰。”侯恩边说边搬,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滑落。

在7号楼的另一侧,皮肤晒得黝黑的工人段天云正在进行粉刷工作。“楼体这边的保温已经做好了,我的工作是给楼体‘穿新衣’。”手中的刷子在墙面上起舞,均匀地为楼体涂上了红色,随身的两个涂料桶走到哪搬到哪……粉刷好一户的外墙体,段天云需要上下蹲起上百次,安全背心下的贴身衣物早已湿透。为了及时补充水分,段天云快速取下手套,拿起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一饮而尽。“这两瓶水是二楼的一位热心阿姨送给的。看着我们挥汗如雨,居民们也很照顾,昨天还有一位大哥送了我两个桃子,让我解暑。”段天云笑着说。

“安全是第一位的。为了防暑降温,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物品会让大家随身携带。”常伟介绍,像侯恩、段天云这样的建筑工人,在工地上还有十多位,他们与水泥、涂料、保温材料为伍,为了城市建设而头顶骄阳,用汗水换来城市的美丽。

“用一身汗水换来路面洁净”

11时,室外温度33℃。

杨九枝骑着单位分给他的绿色电动垃圾小车,在建国路上走走停停。发现路面有烟头、纸屑、塑料袋,他便停车拿上“装备”,一把扫帚和一个用编织袋制成的簸箕,弯腰将垃圾扫起来。每天,同样的动作,不知重复多少次。

采访时,杨九枝已经骑着小车沿路“扫街”好多圈。“我负责的路段是从建国路和东安大街交叉口到建国路与德胜南街交叉口这一段,每天上午7点到12点是我的班,下午则是由队长随机安排到其他路段清扫、维护。”杨九枝一边说,一边摘下帽子用衣袖擦着头上的汗。

一件半袖、一件长衫外又套了环卫的工作服,原本闷热的天气,这一身打扮不动都会冒汗,更别说杨九枝要上车下车弯腰扫地。为何要穿这么多?面对疑问,杨九枝坦言,热是真的,但不穿长袖捂着点,胳膊、脖子会晒的脱皮、发痒。

今年68岁的杨九枝,是京环桥东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清扫一队一组组员,当环卫工已经五年多。谈及这份工作,他没有抱怨苦和累,更多是在说,这份工作能让他养家糊口,能让他有稳定的收入,干一行应该爱一行,辛苦的不只他一人。“还有很多同事和我一样,用一身汗水换来路面洁净,想想觉得挺骄傲的。”

“在岗一分钟就干好这60秒”

11时20分,在桥东区东风小学门前,学生们从校门排队而出,校门外成群的家长等待着接自家孩子,来往车辆川流不息,汽车尾气在高温下涌入鼻腔,让人感觉呼吸困难。

远远地,记者看到正在指挥交通的交警刘慧敏,由于此时人流、车流量大,刘慧敏和3名同事分散在学校的四周,疏导着人群和车流……11时40分,人流、车流散去,校门前恢复了平静。虽然只是短短的20分钟,4名交警都已是汗流浃背,汗水顺着警帽流了下来。

“我们4个同事从7时15分到岗,已经不知出了多少汗,身上的汗味太重了,12时30分下班回去换身衣服,14时再来上岗。”刘慧敏是市交警支队第三大队的一名“老交警”,现任林园路与八一大街交叉口的岗长,“天气太热,在太阳地站上十来分钟就已经浑身湿透了。”刘慧敏说。

采访中,刘慧敏摘下帽子,紧贴额头的帽壁上,是一层白色。刘慧敏说,这是汗碱。“一到夏天,我们全都成了‘阴阳臂’‘口罩脸’。在高温底下站几个小时确实挺辛苦的,但是这是我的职业,自己苦一点累一点没什么,在岗一分钟,就要干好这60秒。”刘慧敏说。

“不畏炎热准时把餐送达”

“您好,您的餐到了,请给我开下门。”12时20分,王继海一路小跑上了7楼,准时将餐送到顾客手中。汗水顺着头盔边缘流到耳后,王继海赶紧抬手擦拭。

“衣服都湿透了,怎么办?”记者问道。而王继海却说,很正常,一会儿骑上电动自行车,风会自然吹干的。从早上九点半到现在,已经送了十几单,衣服湿了干、干了湿,他已经适应了。

吃饭了吗?“还没有,等下如果没有派单,我找个地方吃口饭,连歇会儿。最热的时候是中午时段,正好是饭点,热也得准时送达。”王继海告诉记者,他有一份夜班工作,4个月前成为一名兼职外卖员。

“像我们40多岁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孩子已经高中了,我多做一份工,就能多一份收入,全家的日子过得舒心,我累些也值得。”每天,王继海穿梭于大街小巷。为了避免晒伤,他带着防晒口罩,胳膊上穿着防晒套袖,可依旧可以看到,皮肤已经黝黑发亮。

“您有新的订单,请及时处理。”12时55分,看着手机里传出系统的派单信息,王继海立刻用钥匙启动电动自行车, 直奔取餐点。此时,室外温度已经达到35摄氏度。

“全力‘汗’卫群众身体健康”

15时35分,室外温度36℃。

“热!”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核酸采样点,排队等候的市民无不感叹,护士李晓婷怎会不知?大家都是短袖短裤,只有她和身旁的登记员张麦粒身穿防护服,从头到脚不露一丝缝隙。

汗水顺着额头流到了眉梢,李晓彤将头一甩,试图阻止汗流进眼睛。“来张嘴,好了。拿好您的单据。下一位。”手部消毒、取棉签、采样、放进试管、掰断棉签、旋上盖……在现场,李晓婷熟练地操作着,这套动作对于每一位做过核酸采样的护士来说,已经再熟悉不过了,全部完成只需十几秒。

“从穿好衣服走进采样点起,就开始出汗,没一会儿,衣服湿透了,粘在身上。那种感觉就好像很多小虫子在爬。戴着口罩,唇周也是一圈儿汗,忍受不了就用嘴唇抿一下,咸咸的。”李晓婷说,当核酸采样员遇到35℃+的高温天气,那种感受难以形容。

李晓婷是医院骨科的护士,每天院里都会安排不同科室的护士来采样点进行采样,当天是李晓婷和同事的班。一天下来,她们要完成八九百人的核酸采样工作。

尽管天气炎热,但李晓婷并不言苦。她笑言:“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全力“汗”卫群众的身体健康。”

【16万人次“云”上看草原!“依法保护草原,建设生态文明”系列直播圆满结束】6月24日晚,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主办,青海省草原总站、西海都市报社协办的“依法保护草原,建设生态文明”系列直播圆满结束,西海都市报全媒体平台带着众多网友走近草原,了解草原,5场直播共有16万人次观看。

青海是草原大省,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十分之一,居全国第四位。为推动草原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增强全社会支持草原事业和依法保护草原意识,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安排,6月,我省组织开展主题为“依法保护草原 建设生态文明”的“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

6月20日至23日,省林草局邀请青海省草原总站高级畜牧(草原)师徐公芳、青海大学草业科学系主任孙海群、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蔡佩云、青海大学草业科学教授芦光新,在西海全媒体平台开展《林草科技讲堂——草原知识》《依法保护草原 建设生态文明》等主题直播。

“在草原上,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开垦、种草、占用、搭建旅游帐篷、超载过牧、偷牧、乱挖野生植物,机动车辆不得随意驶入草原,严禁破坏生态脆弱区植被,在草原防火期内注意防火。”徐公芳在直播中提醒。

孙海群通过图片和文字,为网友们普及了青海草原常见的植物、濒危珍稀植物,教大家如何辨别草原上的植物类别。“说起草原,蓝天白云、骏马奔驰、牛羊肥硕、帐篷点点的画面常浮现在人们眼前。”青海草原之美、基本概况和生态地位,蔡佩云如数家珍。

你一定想不到,小小的鼠兔可能会对草原造成大危害。直播中,芦光新为大家讲解了草原有害生物的种类及危害。

“在草原上挖野菜违法吗”“我家有3000亩草场,放多少羊合适?”直播时,网友们积极留言,询问在草原上需要注意的事项,几位嘉宾一一解答。

6月24日晚,青海省草原总站推广研究员侯秀敏,青海省草原总站工程师欧为友,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站站长、高级畜牧(草原)师卡着才让,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蔡佩云做客直播间,和网友们分享草原知识以及在草原上发生的动人故事。

欧为友说,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各项工程实施和政策落实,草原生态环境总体呈好转趋势,表现出“初步遏制,局部好转”的态势,全省草原植被覆盖度从2010年的50.17%提高到现在的57.8%,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不到20%增加到80%以上。

我省林草保护有显著成效,也归功于技术手段提升和科学技术发展。蔡佩云解释:“以前人们保护草原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防治手段更加绿色、环保和高效。”

“最近几年,草原上产草量增加、有害生物减少,牧民收入有所增加,这都是我们看在眼里的变化。”卡着才让说。网友@多杰留言:“这些年有国家和政府的好政策,牧民们的幸福感更强了。”

侯秀敏说,正是因为有了前辈们提供的实验数据支撑,我省在防治鼠虫害的工作中才能少走些弯路。“我要感谢在我刚入职时遇到的李主任,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李主任都以一种不服输、积极乐观、认真踏实的草原人精神,面对一切困难。”侯秀敏说。

直播中,几位嘉宾分享了前辈们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对80后、90后的年轻人给予厚望。欧为友说:“2021年,我们到高海拔地区做草原修复工作,其中有不少年轻人,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草原事业后继有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重任。以前的草原事业是抓好畜牧业高效发展,现在的草原事业是保护草原。在草原人把最美的青春岁月无私奉献给青海大草原的时候,他们也正以奋斗者的姿态将植绿护绿书写在三江源头、青海湖畔、祁连山下……

系列直播让网友们在了解了保护草原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增强了保护草原的意识。直播在嘉宾们合唱的《陪你一起看草原》中结束。(西海全媒体记者 张继婷 摄影报道)6月24日晚,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主办,青海省草原总站、西海都市报社协办的“依法保护草原,建设生态文明”系列直播圆满结束,西海都市报全媒体平台带着众多网友走近草原,了解草原,5场直播共有16万人次观看。

青海是草原大省,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十分之一,居全国第四位。为推动草原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增强全社会支持草原事业和依法保护草原意识,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安排,6月,我省组织开展主题为“依法保护草原 建设生态文明”的“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

6月20日至23日,省林草局邀请青海省草原总站高级畜牧(草原)师徐公芳、青海大学草业科学系主任孙海群、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蔡佩云、青海大学草业科学教授芦光新,在西海全媒体平台开展《林草科技讲堂——草原知识》《依法保护草原 建设生态文明》等主题直播。

“在草原上,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开垦、种草、占用、搭建旅游帐篷、超载过牧、偷牧、乱挖野生植物,机动车辆不得随意驶入草原,严禁破坏生态脆弱区植被,在草原防火期内注意防火。”徐公芳在直播中提醒。

孙海群通过图片和文字,为网友们普及了青海草原常见的植物、濒危珍稀植物,教大家如何辨别草原上的植物类别。“说起草原,蓝天白云、骏马奔驰、牛羊肥硕、帐篷点点的画面常浮现在人们眼前。”青海草原之美、基本概况和生态地位,蔡佩云如数家珍。

你一定想不到,小小的鼠兔可能会对草原造成大危害。直播中,芦光新为大家讲解了草原有害生物的种类及危害。

“在草原上挖野菜违法吗”“我家有3000亩草场,放多少羊合适?”直播时,网友们积极留言,询问在草原上需要注意的事项,几位嘉宾一一解答。

6月24日晚,青海省草原总站推广研究员侯秀敏,青海省草原总站工程师欧为友,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站站长、高级畜牧(草原)师卡着才让,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蔡佩云做客直播间,和网友们分享草原知识以及在草原上发生的动人故事。

欧为友说,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各项工程实施和政策落实,草原生态环境总体呈好转趋势,表现出“初步遏制,局部好转”的态势,全省草原植被覆盖度从2010年的50.17%提高到现在的57.8%,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不到20%增加到80%以上。

我省林草保护有显著成效,也归功于技术手段提升和科学技术发展。蔡佩云解释:“以前人们保护草原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防治手段更加绿色、环保和高效。”

“最近几年,草原上产草量增加、有害生物减少,牧民收入有所增加,这都是我们看在眼里的变化。”卡着才让说。网友@多杰留言:“这些年有国家和政府的好政策,牧民们的幸福感更强了。”

侯秀敏说,正是因为有了前辈们提供的实验数据支撑,我省在防治鼠虫害的工作中才能少走些弯路。“我要感谢在我刚入职时遇到的李主任,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李主任都以一种不服输、积极乐观、认真踏实的草原人精神,面对一切困难。”侯秀敏说。

直播中,几位嘉宾分享了前辈们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对80后、90后的年轻人给予厚望。欧为友说:“2021年,我们到高海拔地区做草原修复工作,其中有不少年轻人,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草原事业后继有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重任。以前的草原事业是抓好畜牧业高效发展,现在的草原事业是保护草原。在草原人把最美的青春岁月无私奉献给青海大草原的时候,他们也正以奋斗者的姿态将植绿护绿书写在三江源头、青海湖畔、祁连山下……

系列直播让网友们在了解了保护草原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增强了保护草原的意识。直播在嘉宾们合唱的《陪你一起看草原》中结束。(西海全媒体记者 张继婷)

烈日下,“暑”你最美!

  近来,我市出现高温天气, 尽管街头热浪灼人, 但总有一群 “战士”在烈日下坚守岗位,为城市建设、 为市民生活默默付出。他们是交通警察、核酸采样员、外卖员、环卫工、 建筑工……挥洒的汗水,是他们奋斗的态度;黝黑的肤色,是他们高温的印记。6月20日,记者走近这些人,记录下这个炎热夏季最美的瞬间。

  “再热也不能耽误施工进度”
  10时30分, 在桥西区光中路光明园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 工人们佩戴着安全帽、安全衣、手套等装备进行户外作业。
  记者来到小区7号楼前, 抬眼望去,2名工人正在停留于5楼高度的升降机上作业。 当时, 室外温度33℃。“他们在给楼房重新做保温,今年光明园改造的10栋楼都是老楼房了,按照施工计划,8月份施工将全部结束,工人们都在马不停蹄地施工。”教场坡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常伟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老旧小区改造进度,再热的天气施工也没有停。
  楼下,工人侯恩和工友在搬运搅拌好的水泥白灰, “保温材料铺设好后,就需要打腻子了,用的就是这水泥白灰。”侯恩边说边搬,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滑落。
  在7号楼的另一侧, 皮肤晒得黝黑的工人段天云正在进行粉刷工作。“楼体这边的保温已经做好了,我的工作是给楼体‘穿新衣’。”手中的刷子在墙面上起舞, 均匀地为楼体涂上了红色, 随身的两个涂料桶走到哪搬到哪……粉刷好一户的外墙体,段天云需要上下蹲起上百次,安全背心下的贴身衣物早已湿透。为了及时补充水分,段天云快速取下手套,拿起一瓶矿泉水, “咕咚、咕咚……”一饮而尽。“这两瓶水是二楼的一位热心阿姨送给的。看着我们挥汗如雨,居民们也很照顾,昨天还有一位大哥送了我两个桃子,让我解暑。”段天云笑着说。
  “安全是第一位的。 为了防暑降温,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物品会让大家随身携带。”常伟介绍,像侯恩、段天云这样的建筑工人, 在工地上还有十多位,他们与水泥、 涂料、保温材料为伍,为了城市建设而头顶骄阳,用汗水换来城市的美丽。

  “用一身汗水换来路面洁净”
  11时,室外温度33℃。
  杨九枝骑着单位分给他的绿色电动垃圾小车, 在建国路上走走停停。发现路面有烟头、纸屑、塑料袋, 他便停车拿上 “装备”,一把扫帚和一个用编织袋制成的簸箕,弯腰将垃圾扫起来。每天,同样的动作,不知重复多少次。
  采访时,杨九枝已经骑着小车沿路 “扫街”好多圈。 “我负责的路段是从建国路和东安大街交叉口到建国路与德胜南街交叉口这一段,每天上午7点到12点是我的班,下午则是由队长随机安排到其他路段清扫、 维护。”杨九枝一边说,一边摘下帽子用衣袖擦着头上的汗。
  一件半袖、一件长衫外又套了环卫的工作服,原本闷热的天气, 这一身打扮不动都会冒汗,更别说杨九枝要上车下车弯腰扫地。为何要穿这么多?面对疑问,杨九枝坦言,热是真的,但不穿长袖捂着点,胳膊、 脖子会晒的脱皮、发痒。
  今年68岁的杨九枝,是京环桥东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清扫一队一组组员,当环卫工已经五年多。谈及这份工作,他没有抱怨苦和累,更多是在说, 这份工作能让他养家糊口,能让他有稳定的收入,干一行应该爱一行, 辛苦的不只他一人。 “还有很多同事和我一样,用一身汗水换来路面洁净, 想想觉得挺骄傲的。”

  “在岗一分钟就干好这60秒”
  11时20分, 在桥东区东风小学门前, 学生们从校门排队而出,校门外成群的家长等待着接自家孩子, 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汽车尾气在高温下涌入鼻腔, 让人感觉呼吸困难。
  远远地, 记者看到正在指挥交通的交警刘慧敏, 由于此时人流、车流量大, 刘慧敏和3名同事分散在学校的四周, 疏导着人群和车流……11时40分, 人流、 车流散去, 校门前恢复了平静。 虽然只是短短的20分钟, 4名交警都已是汗流浃背, 汗水顺着警帽流了下来。
  “我们4个同事从7时15分到岗, 已经不知出了多少汗, 身上的汗味太重了, 12时30分下班回去换身衣服, 14时再来上岗。” 刘慧敏是市交警支队第三大队的一名“老交警”, 现任林园路与八一大街交叉口的岗长, “天气太热, 在太阳地站上十来分钟就已经浑身湿透了。” 刘慧敏说。
  采访中, 刘慧敏摘下帽子, 紧贴额头的帽壁上, 是一层白色。 刘慧敏说, 这是汗碱。 “一到夏天,我们全都成了 ‘阴阳臂’ ‘口罩脸’。 在高温底下站几个小时确实挺辛苦的, 但是这是我的职业, 自己苦一点累一点没什么, 在岗一分钟,就要干好这60秒。” 刘慧敏说。

  “不畏炎热准时把餐送达”
  “您好,您的餐到了,请给我开下门。”12时20分,王继海一路小跑上了7楼,准时将餐送到顾客手中。 汗水顺着头盔边缘流到耳后,王继海赶紧抬手擦拭。
  “衣服都湿透了,怎么办?” 记者问道。而王继海却说,很正常, 一会儿骑上电动自行车,风会自然吹干的。从早上九点半到现在,已经送了十几单,衣服湿了干、干了湿,他已经适应了。
  吃饭了吗? “还没有, 等下如果没有派单,我找个地方吃口饭, 连歇会儿。最热的时候是中午时段, 正好是饭点,热也得准时送达。”王继海告诉记者, 他有一份夜班工作,4个月前成为一名兼职外卖员。
  “像我们40多岁的年纪, 上有老下有小,孩子已经高中了,我多做一份工,就能多一份收入,全家的日子过得舒心,我累些也值得。”每天,王继海穿梭于大街小巷。为了避免晒伤,他带着防晒口罩,胳膊上穿着防晒套袖,可依旧可以看到,皮肤已经黝黑发亮。
  “您有新的订单, 请及时处理。” 12时55分, 看着手机里传出系统的派单信息, 王继海立刻用钥匙启动电动自行车, 直奔取餐点。此时, 室外温度已经达到35摄氏度。

  “全力 ‘汗’ 卫群众身体健康”
  15时35分,室外温度36℃。
  “热!”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核酸采样点,排队等候的市民无不感叹,护士李晓婷怎会不知? 大家都是短袖短裤,只有她和身旁的登记员张麦粒身穿防护服,从头到脚不露一丝缝隙。
  汗水顺着额头流到了眉梢, 李晓婷将头一甩, 试图阻止汗流进眼睛。“来张嘴,好了。拿好您的单据。下一位。”手部消毒、取棉签、采样、放进试管、掰断棉签、旋上盖……在现场,李晓婷熟练地操作着,这套动作对于每一位做过核酸采样的护士来说, 已经再熟悉不过了,全部完成只需十几秒。
  “从穿好衣服走进采样点起,就开始出汗,没一会儿,衣服湿透了, 粘在身上。那种感觉就好像很多小虫子在爬。戴着口罩,唇周也是一圈儿汗,忍受不了就用嘴唇抿一下,咸咸的。”李晓婷说, 当核酸采样员遇到35℃+的高温天气,那种感受难以形容。
  李晓婷是医院骨科的护士, 每天院里都会安排不同科室的护士来采样点进行采样,当天是李晓婷和同事的班。一天下来,她们要完成八九百人的核酸采样工作。
  尽管天气炎热, 但李晓婷并不言苦。她笑言: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全力 “汗”卫群众的身体健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三、死不认账:卖家拒绝退款,坚持说只能赔我只健康的大猫,(大猫是什么大猫不知道,也可能随便给我个大号的猫吧)更何况家里已经被猫瘟感染,医生说半年内不能养猫,容易
  • 云岩富民村镇银行客户经理在回访过程中了解到客户周先生因疫情影响,所经营的驾校处于停课状态,主要收入来源被切断,加之本年整体经营效益不佳,贷款即将到期却暂时无法还
  • 甲子日柱爱情观甲木日元的人一般恋爱都不是太顺利的,要通过很多坎坷后才能顺利结婚,婚后一般不会搞婚外情,因为甲木之人的价值观是:爱情应该要忠实,婚外情、脚踏两条船
  • 数据显示,河南常住人口中有1166.99万人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下同)文化程度,而郑州人整体上受教育程度最高,每10个郑州人中将近3个是大学文化。数据显示,
  • #一辈子很短,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心]阿陈:小爱同学,请打开音乐我:在呢(机械声音)此处:笑疯~[心][心]我所喜欢的“小确幸”是不定期一起更换床单被罩,一起
  • 使用注意事项:1.根据螺丝钉的大小选用合适规格的螺丝刀,不可作为起子使用避免损坏工具或螺丝。3.为防止金属杆触到人体或邻近带电体,金属杆应套上绝缘管。
  • #HEIVIBE# #eletronicmusic# #Tomorrowland[超话]# #HIPHOP[超话]#如果我在刚长黄褐斑的时候就刷到这篇该多好!如
  • 26岁走戊子大运,子运为沐浴不顺之地,烦恼较多,与男方运势同步,这样来看你们缘分并不浅,他的运势一般,你的也不多好,这样凑一块正合适,两人又能互相旺运,建议把握
  • 两个人处的好才是相互帮助,但凡是哪个先不遵守规则的人,都会让你懂得啥叫江湖不是人情是世故。现在的两口子是朋友那也是敌人,不得不防。
  • 会一直陪四哥和団子们很久很久的~(突然煽情=(会一直一直秃头的)[doge][doge][doge]最后ฅ(*`ω´*)ฅ还请四哥务必一直唱下去,唱多久听多久!
  • 值得一提的是,凯茜·伍德一直都是推特的忠实投资人,其掌舵的方舟投资曾长期重仓推特,但浮亏巨大。「扫文记录」◆◆《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挺好看的一个文,只是不过我不
  • 张子枫工作室就今年8月将用户“等喵了一声”对张子枫持续发表侮辱、诽谤言论一事,诉至法庭,目前本案以调解方式结案。张子枫工作室就今年8月将用户“等喵了一声”对张子
  • 大结局热推小说[心[心]L4vS2j 《时黎方瑾墨》时黎 方瑾墨《时黎方瑾墨》时黎 方瑾墨 《时黎方瑾墨》时黎 方瑾墨《时黎方瑾墨》时黎 方瑾墨 《顾妙妙薄夜衾
  • 独一无二的一天又到啦[太开心][太开心],今天是乖乖宝宝真真的19岁生日,真真又长大了一岁[思考],今年真真已经特别了不起了哦[鼓掌],做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 被伤害后就难恢复的星座!外在温暖,内在冷血,心难捂热在我们每一个人前进的旅途当中,总是会遇到各种难熬的波折,所以大多数人都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尤其是在面对失败时
  • #吉尔伽美什[超话]#本来我幻想着,定时写写角色小论文或者闪水仙的小短篇,但是下半年各种考试和疫情之后复工忙碌完全让我成了一个灰头土脸的社畜,期末论文,职称考试
  • 13、世间强大如我,亦有无法战胜之事。6、雷霆所击,无不糜灭,你们逃避,我征服。
  • 在当今这个新时代的社会,可以说是女人能顶半边天的时代,所以优秀的女性常常辈出,而出生时辰就能很全面的揭示这一点,那么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酉时出生的女生长相如何吧。
  • 家里那边开始居家了,老爸在单位忙到回不了家开玩笑让妈妈赶紧学做饭结果妈妈说前几天她刚好和爸爸聊了一下要不要提前退休的事情(纯闲聊):要不我提前退休:退休干嘛,出
  • 【#广州白云部分公共交通有临时管控#】#广州疫情#据@广州交通 ,根据白云区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结合相关管控区域的设置,从4月9日起,临时撤销管控区域范围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