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高境界,就这两个字

第一个字:“度”

01. 胸怀要大度。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说的就是做人要有有度量,心胸要宽广。

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凡事不必斤斤计较,往后一步,海阔天空。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大度的对待伤害过你的人或事吧。

02. 说话要适度。

有些人觉得,做人要真,所以说话要直。其实大错。

中国人写“真”字,是“直”下面两点。也就是说,一些实话、直话,也要保留两点。实话实说是真,但实话全说就是蠢。

了解别人,你是智慧;了解自己,这是高明。当你渐渐克制,朴素,不怨不问不记,就能体会生命盛大。

03. 读书有厚度。

读书有厚度,这里的厚度不只是尺量的高度,也包括书内容的质量。

如果你发现自己好长时间没读书,你就要知道,你已经堕落了。

不是说书本有多了不起,而是读书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

04. 视野有宽度。

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多,看不远。所谓视野,就是在你的视角里应该是广袤的田野,不管做事还是做人,都应向远处看,都不应光看到点,而没有看见面。

人生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和炫彩,要学会放宽视野,做智者、仁者。

05. 理论有深度。

理论,就是说话,有深度,才可仗义执言。

懂点《道德经》、《孙子兵法》、《易经》,知道点“取势明道优术”、“变易简易不易”。先贤智慧,都让你更有深度。

06. 工作有力度。

在工作中一定要有力度,开拓进取,大开大合。

人都有目标,或大或小,而实现目标的办法就是工作,工作力度加大了,业绩提高了,也就有了实现目标的可能。

07. 事业有高度。

人们都希望在人生中有所成就,事业有高度。

生命在前行中顿悟,岁月在积累中生香。无论何种事业,都要日积月累,平凡的工作也要努力做,每天不断提高。

08. 寿命有长度。

我们选择不了命运,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生命的方式。

做人选择宽容厚德,几分淡泊,清风细雨,同样有韵致,有诗意,做事要有几分从容,俯仰之间,依然洒脱。

不刻意,不虚伪,感受简单岁月的朴素,能养生的,最是宠辱不惊的坦然。

第二个字:“给”

给掌声:

有些人一生都没给过别人掌声。

01. 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

02. 为他人喝彩是每个人的责任;

03. 不懂鼓掌的人生太狭隘;

04. 一赞值千金。

给面子:

不给面子是最大的无礼。

01. 中国人最讲究的是面子;

02. 给对方一个体面的台阶;

03. 看破别说破,面子上好过;

04. 伤什么,别伤人面子;

给信任:

生性多疑的人不可能有真朋友。

01. 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

02. 有多少信任,就有多少成功的机会。

给方便: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01. 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轻轻扶一把;

02. 为对方着想,替自己打算。

给礼节:

有“礼”走遍天下。

01. 彬彬有礼,方能魅力四射;

02. 礼多人不怪。

给谦让:

锋芒毕露者处处树敌。

01. 放下身段,降低自己;

02. 勿在失意者面前谈论你的得意;

03. 人前勿张狂,待人应低调。

给理解:

人人都渴望他人的认可。

01. 理解,就是给人方便;

02. 先理解一般人不理解的事。

给尊重:

把对别人的尊重放在第一位。

01. 努力使人感到他的尊严;

02. 给弱者的尊重更可贵;

03. 地位越高越不能轻视别人;

04. 把别人放在心上。

给帮助:

01. 无私胜有私;

02. 你的好,别人是会记住。

给诚信:

无信不立,狡诈者无朋友。

01. 诚信为本,重诺守信;

02. 诚信深入人心,成功接踵而至;

03. 失去诚信,百事不可为。

给实惠:

空头支票,万万开不得。

01. 许之以利,晓之以理;

02. 不以利益大小亲疏朋友

给虚心:

让人显得高人一等。

01. 多一点含蓄,多一点谦逊;

02.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03. 虚心求教,成就大业。

给欣赏:

使人拥有优越感。

01. 渴望被欣赏之心,人皆有之;

02. “高帽子”的成本最低;

03. 及时肯定别人的长处。

给感激:

不感恩,就别指望再有下次。

01. 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

02. 及时感激,切莫等到花儿都谢了;

给口德:

得饶人处且饶人。

01. 直话,要转个弯说;

02. 冷冰冰的话,要加热了说;

03. 顾及别人的自尊;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第二册(序分、三番破识)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N2如来以不成见内为破(分三)
O1破所见非内 O2破能见非实 O3正与结破
今O1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阿难请问佛:“这个道理您说怎么样啊?对不对呢?”佛也不答他对不对。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汝当”,就是“当你”。当你闭着眼睛,你说你看见暗了,这个时候,这个暗的情形,是和眼对着呢?还是和眼不对着呢?你说啊!现在你告诉我!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假设你说这个暗和眼对着,那么这个暗在眼前,你怎么说是见内呢?你讲一讲我听听!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假如你“在内”这个理由成立了。那么你在暗室里边,没有日、月、灯光,那难道这暗室里边都成你的三焦和脏腑了。为什么?你看不见嘛!都成了装屎、尿这些个东西。

“焦”是三焦──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在胃上,中焦在胃脐间,下焦在脐下。人这个三焦是很重要的,如果三焦有了病,就不容易治的。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假设你说这个暗境界,不是在眼前面,那你又怎么看见的呢?你看都是看眼前的东西,眼睛后边的东西你怎么能看见呢?啊,这个你说怎么办?阿难下文不知又用什么理由来和佛讲了,这等我们讲到下文就知道了。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佛又问阿难了,若离外见,内对所成:若你见暗时,是离开对外之见,你能以见内,和内里边对着,这成了一个“见”。合眼见暗,名为身中:那你合起眼睛看见暗,这算是看见身中了。开眼见明,何不见面:但你睁开眼睛见明时,你怎么看不见自己的脸呢?

好像我方才说那个比喻,有人说:“我看见我的眼睛。”那你要照镜子。你若要看见你的面、你的相貌,都要照镜子。那时大约没有镜子,所以阿难也没有答覆佛说:“我看见我的脸了,我照照镜子就看见了嘛!”那么现在佛就问:“你闭上眼睛见暗,这你叫‘在身中’,你可以见到里边了。那么你睁开眼睛见到外边,为什么又不能自己看一看自己的脸是什么样子呢?”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假如看不见自己的面,你怎么能闭上眼睛看见里边呢?你内对就不成了!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假设你若说,喔,我可以看见我自己的脸!那你分别了知这个心和你的眼根,就是在虚空里头,不是在你的面上了。那你怎么能说你这个心和见是在里边呢?

【编按】以下节自一九八八年八月三十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这经文,是佛在和阿难在那儿拌嘴呢!这是辩论──阿难说这样子,佛就要想个方法说那样子,说你说得不对。所以说来说去,这经文都是无有定法,不一定是说这个,也不一定是说那个。所以不要执着,也就是不要执着在内,也不要执着在外,也不要执着在根;在内这个理论也不成立,外也立不住,在中间更无有是处。讲来讲去,就是讲这个!

你若研究,佛设这个论,也是虚妄的,是不存在的理论。不过因为阿难的理论是虚妄的,佛还是用一个虚妄的理论、虚妄的境界,来破阿难虚妄的理论。这境界都是譬喻,譬喻都是没有实体的。就是一切法,也没有一个本体;所以都是在那儿辩论。

现在阿难说:“闭着眼睛见暗,就是见内了;睁着眼睛看明,就是看外。”他说闭着眼睛就是见内,可是也没有真正见内;见内,就应该看见自己的心、肝、脾、肺、肾,可是也没有见,只有黑暗。并不是闭着眼睛,里面就什么都看见。

那么睁眼看明──佛主要是在这一句,说你要是睁开眼睛看明就是看外,也就是说你又能看内,又能看外。那你睁着眼睛可以看外,你怎么不能回光返照看见自己的脸?你若看到自己的脸,那你的见和心应该在虚空里边。

既然你在外边不能往里看;那你在里边,也不能往外看。你闭上眼睛就黑暗,说是“见暗”;睁开眼睛见明,就说是“见外”。你既然是能见暗、能见明,那你应该眼睛也可以回来看自己的脸。可是你看不见!还有,你能看见眼睛和心跑到虚空去吗?你看不见。那你怎么可以说在内呢?在内也不成立,在外也不成立。

头先翻译的人说“挂在虚空”,这要往什么地方挂?我请问你,这虚空是要往那里挂着眼睛和心?你说挂在虚空,是不是虚空有钉子?你若往那地方挂,没有钉子,那你怎么可以说挂?没有的!心也不在虚空,眼也不在虚空;既然没有,怎么可以挂?

这只是个比喻,是说“乃在虚空”;这“乃”字,是说假设你能看见你的面的话,那你的心和眼睛就跑到虚空去啦!你不跑到虚空,怎能看到自己的面呢?你看不到自己的面,那么心和眼睛就没有到虚空去。懂了吗?那你往什么地方挂?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你挂什么?这是无挂碍、无有恐怖。你在虚空里挂,真是头上安头!

你的心要是跑到虚空去,你怎么说“心在内”呢?“在内不成”,就这个嘛!你这个地方那样翻译,整个经文的意思就没有了!所以虚空不可以“挂”,它是无挂碍的嘛!你往什么地方挂?“乃在虚空”,这个“乃”,是说明了这不是真的这个样子。这是说,若能看见面,他的心和眼睛必须跑到虚空,才能往回看。所以“乃在虚空”,是用这句话来证明心和眼睛不在虚空。谁的心、眼在虚空里?眼根显见,见亦无见。你看不见自己的“见”,你的“见”就无所见了嘛!所谓“见不能及”,见也看不到自己。你看那个“见”是什么样子?那个“见”是没有的东西。所以这整个经典没有“挂”,不可以“挂”,是无挂碍的嘛!

──“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至此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假如你这个眼根和心在虚空里边,这和你的身体就不是一个了。虚空本来不是你的身体,和你没关系,要是和你有关系的话,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如来我,现在看见你的面,我应该也就是你的身体,变成和你没有什么分别了。有这种道理吗?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你眼睛知道佛看见你了,你的身应该没有感觉。但是你身有没有感觉呢?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假如你固执,一定说你的这种理由成立,说身也有一种觉,眼也有一种觉,有两种的感觉,是相合的;你就应该有两个知──你眼也有知,身也有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现在在你一个人的身上,就应该成两个佛。为什么?成佛只有一个知见,没有两个;现在你有两个知见,那就应该成两个佛。你一个人可以成两个佛吗?佛又问阿难。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因为上面这种种的道理,所以你应该知道,你所说的,你看见暗的时候,就是看见内里了,这也不对的!

【编按】以下节自一九八八年九月八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这是谁见谁的面?你们都弄错了!我来给你们讲解讲解。这是根据前面一段经文所说的,前面说是“乃在虚空”──你们前面不是翻译成“挂在虚空”吗?我还问你们往什么“虚空”挂呢?这是接着那儿来的。

“若在虚空”:假设你这个身、你这个心、你这个见,是在虚空里头,“自非汝体”:这就不是你的身体。它在虚空里,与你有什么关系呢?这说得很明显的嘛!假如你一定说不是这样的话,“即应如来”:就应该如来──就是佛,“今见汝面,亦是汝身”:佛现在能看见你的面,佛就是你的身体吗?这是如来见了阿难的面,不是阿难自己见自己的面。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你眼睛知道佛看见你了,你心里知道,你身体有没有什么感觉呢?没有什么感觉!

“必汝执言”:若你必定这样子执着,必定强词夺理,一定拿不是当理讲,一定要说“身眼两觉”:身也有一种知觉,眼也有一种知觉。“应有二知”:那你一个身体,就有两个知了。但是你的身体只有一个知,没有两个知。若你一定说有两个知,“即汝一身”:那么就在你现在这一个身,“应成两佛”:到你将来成佛的时候,应该成两个佛,不应该成一个佛;因为你有两个知──两种智慧嘛!所以应该成两个佛。这都是虚谈、空谈,不是真是这样子的!你们不要弄得简直在头上安头都安不上呢!

“是故应知”:因为这个,所以你应该知道──这是很决定的词。“汝言见暗”:前边你说见暗,“名见内者”:这个叫见内,“无有是处”:是不对的!

很简单的嘛!七扯八拉的,还说讲得不错!其实,讲的也糊涂,批评的也糊涂!说什么“心和物都在空中”?怎么搞的?什么物在空中?这里也不是讲什么科学、化学、四大什么的,不是讲那个。这就是说这个理论,说得很明显、很清楚的,再也没有那么清楚了。不用钻窟窿,不用钻牛角尖!这个讲法,谁也不需要讲九次,就讲这个文就够了!顺好了,那就已经pass(通过);如果你往多的讲,那是讲不完的。

──“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至此

以上内容为大德宣化高僧开示,更多内容详见《大佛顶首楞严经》宣化上人经典浅释,宣化上人法汇,可以网络搜索“宣化上人法汇”,下载大德高僧佛经浅释电子书,跟随佛祖菩萨高僧修善念佛,来世出生于没有苦难的佛国。#心中的净土[超话]#

第三十章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原文: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释:这一品,世尊通过讲述菩萨布施七宝所得的福德,来深细描述实相心如来藏的体性。如来藏对于五阴修布施度所得的福德,根本就是舍受,祂并不享受一点点一丝毫,也不在意福不福,祸不祸,也不知道有福与祸。又因为如来藏没有贪心所,不会贪着福德以及其他一切法,祂对一切法都是无欲无求,不喜不厌。菩萨悟后依止于如来藏这种体性,对于福德以及一切法,也都不会生起贪求心行,不喜也不厌,保持中道的舍受,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行。

原文: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释:世尊对须菩提说:如果有一个菩萨,用遍满像恒河沙一样多的世界的七宝来作布施,如果又有一个菩萨,了知到世出世间一切法当中,都没有一个我,因此修成了无生忍和无生法忍,那么得忍智的菩萨所得的功德,要远远地殊胜于布施七宝的菩萨所得的功德。

菩萨布施七宝所得的福德, 世尊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其福德是无量无边,不可胜数。菩萨布施,不仅有福德,其中也能生出功德。因为福德增长了,心地就能得以清净,心性得以调柔,禅定就能得到增进,智慧就能得以增长,道业就会得到增进,自身就会得到真实的功德受用,这是菩萨财布施所得的果报。而另一位菩萨,已经修到了得忍的程度,内心深深地觉知到一切法都是无我的,因此证成了无生法忍智。

忍一切法当中都是无我,这是哪种程度的忍呢?忍,有小乘断我见所证得的五阴无我的无生忍,有大乘法的无生忍和无生法忍。小乘的无生忍,分为四向四果。其中初果向的忍,虽然不是真正断我见的忍,但是在意识上,也忍可了五阴的虚妄不实,也在努力精进地观行,趣向于真正的断除我见。此时就差意根对于五阴无我之理的认可,这就需要意识不断地思惟观行,把五阴无我的道理传递给意根,让意根明了。意根一旦明了,就是真正的断我见,这时就成为初果人。

成为初果人以后,对于五阴无我之理,还要进行深细的观行,这个过程是意识获得更深的无生忍智的过程,是逐渐获得定力断除烦恼的过程,更是意根慢慢断除对于自我五阴执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意识和意根都需要不断地忍,更深层次的忍,直到意根彻底断除人我执为止,这是小乘人获得的无生忍。

大乘的无生忍,是菩萨们证得第八识以后所获得的,菩萨不仅要忍于五阴无我之理,更要忍于第八识如来藏的不生不灭之理,要深忍于第八识的无生;忍于第八识的空和有两种体性;忍于第八识的不垢不净体性;忍于第八识的所有中道体性;忍于第八识的所有方方面面的体性。然后菩萨的心就会越来越清净,定力越来越增强,烦恼越来越轻微,智慧就会越来越深细。其自心的功德受用就会越来越广大,菩萨的果位就会由七住位,逐渐增进到十行位、十回向位,由破初关,到重关,再到牢关,定慧都会更加深细。

然而,这也只是五阴人无我范围内的忍,范围还不够广大,忍度还不够深邃。必须达到初地菩萨以上的无生法忍,其忍的范围才是更广大,其忍智才是更深广。地上菩萨的无生法忍,是忍一切法当中都无我,这不仅是证得了人无我,同时也证得了法无我,其法无我慧、无生法忍智地地增上,越来越深妙。

因为地上菩萨能够现观如来藏在五蕴中的运作,能够现观如来藏在十八界万法上的运作,因而深知如来藏是如何出生五蕴,如何出生十八界万法的。菩萨会在一切法上,观察如来藏的运作行相,知道每一个法,都是如来藏运用心所法输出种子而生成的。没有一个法能够离开如来藏,而能有自身的生住异灭,都是因为有如来藏,才能生出一切法相,才能使得一切法相暂留一段时间,才能使得一切法相渐渐地变异,才能使得一切法相散坏消失。离开如来藏,就没有一个法相能出生,能停留,能变异,能灭去,因而一切法相本身就是虚妄不实的,如梦幻泡影,如空中花,了不可得,其本质都是如来藏。一切法既然都不真实,没有自体性,都是如来藏性,当然就是无我的。

其中一切法包括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只要是如来藏变现出来的,后天出生的,三界世间当中存在的,包括过去世的一切法、未来世的一切法以及现在世的一切法,包括十方世界的一切法,这些都是无我的。具体来说,一切法包括色法和心法,色法包括宇宙器世间,包括众生所需要的生存环境,主要包括了众生的五阴色身,也就是五根、五尘和法处所摄色。

心法包括七识心和七识的心所法。总括起来说,就是众生的六根、六尘、六识这些十八界法、十二处法、五阴法。这些法,都在一真法界如来藏里存在、生灭、变化、起用,都是真心如来藏所出生、所变现、所执持。因为都是如来藏所出生和变现的,那就是有生有灭的法,就是不自在、不自主的法,就是不能自己做主宰的法,就是无我性的法。而有我性的法,是不会生灭变异的,是能够自我做主宰的,是能够自我独立存在的,是不需要他缘,就能永远长存的,是圆满具足一切功德利用的。

无我的法,就不具备这些性质,无我法不能自己独立存在,需要依赖一些外缘才能存在和起用,也需要如来藏不断地输送种子来维持其存在和运行,否则就会灭去。所以三界世间所有的一切法,都是生灭变异的,都是无我的。而出世间的如来藏法,虽然有一部分的我性,能够自己独立存在,不需要外缘,不用出生和灭亡,能够自在,能够自主。但是里面还含藏着七识的染污业种,这些业种是要生灭变异的,会拖累如来藏也发生转变,使得如来藏的功德利用也受到一些影响。

因为这时的如来藏里的种子是要受七识的熏染的,既然里面的种子能受熏染,如来藏整体就不是不变异的,那就不是完全有我性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来藏本身也有自身的识种子流注,这些识种子刹那生灭变异,才能维持如来藏的存在和运转,因此如来藏也不是完全有我性的,还是无我性的。

只有佛地的法身无垢识,才是完全有我性的,那时七识的业种生灭变异就结束了,无垢识不再受熏染,不再变异,没有生灭的种子了;自心的识种子流注也停止,没有刹那生灭的现象存在。因此佛地的无垢识就是完全彻底的我性,完全是我,其功德利用能够完全得到发挥,不再受到七识染污业种的局碍和限制,心所法由原来的五个变为二十一个,因此是完全彻底究竟的我性。

菩萨因为证得了一切法无我,能够忍于一切法当中都无我,获得了甚深的无生法忍智慧,其功德受用是极多极大极深的,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菩萨会以此甚深的唯识种智,渐渐进入佛地,福慧都圆满具足,成为三界世间所尊,人天大众之师,具足十个名号的功德利益。能够在十方世界建立诸国土,示现成佛,广度无量众生。因此菩萨证得一切法无我,其无生法忍智的功德受用,要远远超胜于菩萨布施七宝的功德和福德,其中的差异不可比拟,无以言说。

原文: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释:世尊又开示说:为什么是这样呢?须菩提,是因为诸菩萨们都不受福德的缘故。须菩提对世尊说:世尊,为什么菩萨们都不受福德呢?世尊回答说:菩萨们所做的一切福德,都不应该贪著,因此才说菩萨不受福德。

这里的菩萨,世尊暗指实际理地的真正的菩萨,那个真正的菩萨,不受一切受,对于一切法,都是舍受。这位真正的菩萨圆满具足一切法,对于一切法都不贪求,因为没有贪求,所以才无所得。菩萨的五蕴布施世界七宝的时候,其感得的福德果报是菩萨的五蕴七识得,七识来受用,真正的菩萨——如来藏并不得一分一毫,也不受用一分一毫。而菩萨的五蕴在行布施度的时候,七识也要依止于如来藏,不贪求于福德。

菩萨在布施时,其心观行布施度三轮体空。所谓三轮体空,就是没有真正布施的人——我,没有接受布施的人——他,中间没有布施的物——七宝。为什么没有布施的人呢?因为布施的人——五蕴,是如来藏所变生的,色身是如来藏四大种子刹那输出形成的,就相当于如来藏这块黄金,有一部分打造成了金戒指色身;七识是如来藏刹那输出的识种子形成的,那就相当于如来藏这块黄金,有一部分打造成了金项链七识,色身和七识合一起组成了五蕴,五蕴整体金制品就是黄金如来藏。

那么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到底有没有五蕴呢?五蕴是个什么东西呢?五蕴全体当然就是如来藏,无有其余。所以菩萨布施时,没有布施的菩萨五蕴——我,同理,也没有被布施的五蕴——他。那么中间所布施的七宝呢?七宝也是四大构成的物质色法,是如来藏刹那输出四大种子形成,是如来藏这块黄金,有一部分打造成了金耳环等等这些七宝物,那么七宝物到底是什么呢?七宝物就是黄金如来藏,那就没有真实的七宝,都是如来藏。而如来藏之体,也是性空,无有一个实质的相存在,空无一相。所以整个布施度,就是三轮体空,了不可得,菩萨根本就不必执著。

同理,菩萨所得的福德,也是空。首先菩萨的布施行,会作为业种存在如来藏里,缘熟时,如来藏再输出业种,实现菩萨的福德。其福德实现的形式,会以物质色法和七识心所法的形式来实现。物质色法无非是以金钱、财产、权势、地位、家眷等等形式体现出来;而这些色法,都是如来藏输出四大种子形成的,本质都是如来藏,没有真实的物质色法,物质色法与如来藏不一不异。那就没有真实的福报可得,都是如来藏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在享受这些物质色法的福报时,是七识的觉知心来受用,是七识的受心所来领受、感受、享受,受心所会觉得舒适、快乐、自豪、自傲、自喜。而受心所法是随顺七识而有,是七识的助伴,七识一出现,与六尘对境,就有受心所的运作。七识是如来藏输出识种子形成的,本是如来藏,与如来藏不一不异。七识心体了不可得,那么七识的觉受,也了不可得。所以菩萨的福德实现时,福德以及对福德的享受,都没有实质,本质都是如来藏。

菩萨们证得此种智慧境界,也就会对福德不再贪求,不会再有心去享受福德。并且把修得的福德都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的修行就是为了早日成就佛道,不会为了世俗法的福德享受,而行布施度。这样菩萨的修行,才能达到内心空净,一法不着,心空及第归,就会证得无上的佛果,圆满菩提大道。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她大多数油画、彩色蜡笔画和版画的主题都是母亲和孩子【5】#北京传奇画室 十人小班 精品教学#博特罗于1932年出生在哥伦比亚,是拉丁美洲地区最杰出的当代艺术家之
  • 身高比我高就行,希望对方有气场一点,人类是有慕强心理的,我个性也比较逆反,如果另一半不能压制住我,我可能会是抬杠星球人。但是整本书我最喜欢的也就是这篇同名《树犹
  • #李宇春[超话]##李宇春##李宇春[超话]# 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大佬,说可以帮我要一张春春的签名照,我当时虽然很激动很激动,毕竟喜欢春春已经十几年了也没
  • 中電控股首席執行官藍凌志表示,亞洲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區,而香港地理位置優越,聯通區內各方; 香港高度國際化,擁有融匯中外的獨特優勢,是外界了解、進入中國內地的
  • 而这次机车服一穿,跑车一开,驰骋公路上,作为她的铁粉,这一面的刘亦菲真是迷得我神魂颠倒,飒爽的女神着实让人着迷 这身酷酷的造型坐在洱海边品尝的这杯咖啡,隔
  • 尽管美联储的决定是鹰派的,但与市场高预期相比,这些决定是温和的。 他的话听着挺狠,其实在俄罗斯内部,凯德米的这个建议还算温和的,他这番话也是针对前些日子另两位倡
  • 表妹乘机也拿了嫂子瀚瀚送的礼物给大家看,蓝色盒子里是一条精致的项链,她开心着冲过去搂着瀚瀚大叫:“啊啊啊啊啊,我太喜欢了,谢谢瀚瀚哥,你就是我亲哥,我哥可扣了,
  • 诚然北京有最好的互联网工作机会,但我继续留在这边是不是也只是稍微延长了职业生命周期?从个人家庭角度看,我也要为自己的终生大事考虑,自己作为女生已经25+了,也想
  • #哔哩哔哩游戏每日速报#大家,早上好~今天是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火曜日)《万灵启源》10:00~14:00例行维护#剧情# 在你玩过的所有游戏中,你觉得
  • 200924 王一博 天天向上上班 饭拍合集整理第128期 共32p没有预览图了,总是喜欢多多,可以有更多的人看到!注意:①评论十五字后,在评论区取②图存在阿里
  • 孝顺父母并不是什么都听妈的,什么都听妈的叫“妈宝男”,这样的人生活难过得要死。真正孝顺是:“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原意是你妈不用小棍打你,打两下就打两下吧,如果
  • 文案H340❻保住绿码❼希望快乐 不请自来❽嘴里享受 心里想瘦❾上班=有钱=快乐❿❤️‍我只爱你两天 今天 明天❶❶今天怪可爱的❶❷近期两件事: 吃和减肥ᙏ̤#
  • 荷兰回国 7-10月有票啦 机票直降 荷兰 回国 7-10月有票啦‼阿姆斯特丹一直是英国中转地热门航线,又是荷兰回国的途径,这导致荷兰回国持续无票状态,近期又熔
  • 【好书推荐&#转发赠书# 】第157期[掌宝爱心]#618养娃囤货清单##我们爱绘本# 本期荐书:《你好,渡渡鸟》「地球上的物种不是永远存在的,因为人类
  • 妹妹,相比起同龄人你成熟很多,高考这一关对你来说是个绝对历练的过程,姐姐希望你考完试后能够放空自己,不去想好与坏,而是真正的沉下心来,问问自己:高中你带给了它什
  • 火白羊火狮子:火星落在这两个星座的人会比较热血,适合一些户外慢跑、动感单车这种比较有激情可以散发活力的运动方式。火双鱼火巨蟹:火星落在双鱼和巨蟹的更适合一些柔情
  • 在投资动力煤企业一年多以来,我发现了以前很少发现的现象,就是部分煤炭投资者坚强忍耐,考究政策,比较追究细节,是比较特殊的一群投资者。一、资源禀赋储量首先说一下常
  • 此类药物吃多少打开多少,独立的包装不会和空气接触,只要保存条件适宜(按说明书要求)、独立包装完整,剩余药物在有效期内都可放心再次使用。药品外包装上标明的保存期限
  • 20. 如果你知道自己是个不喜欢社交、不擅长左右逢源的人,就不要做这种勉强自己的事情。相反,当你付出了这么多之后,发现这竟然是自己不想要的生活时,你会觉得自己糟
  • 那是她初一的时候发的[苦涩]已经五年了真的会很感动!可短租,首月半价他删了她所有的照片,扔了她用过的浴巾和牙刷,烧了当初送给她的豹纹睡衣,撕掉了所有的电影票,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