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共进 京津冀定下5年新约】2020年12月,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短短50分钟,乘客就能从北京直达雄安新区;

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十三五”时期引进北京项目3062个,投资到位额4482亿元;

河北76个冬奥项目全部完工,张家口获批国家冰雪装备产业基地;……

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成三地共识。“十三五”时期,京津冀交出了一张亮眼的协同发展成绩单,区域“一盘棋”发展渐入佳境。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协同发展仍是京津冀三地未来发展的“关键词”。迈入协同发展第7年,三地将继续携手,朝着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目标共同奋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冬奥下的京津冀:发展也要更快、更高、更强

2月4日,张家口市民在市民广场的冬奥会倒计时装置前合影留念。 马佳琦、徐建平摄

2月4日,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当日,河北张家口多位市民来到冬奥会倒计时装置前合影留念,为冬奥盛会加油。近年来,借助冬奥会筹办的东风,京津冀协同发展跑出了新的加速度。

河北崇礼曾是座默默无闻的小城。申奥前,崇礼只有4家滑雪场,2015年贫困发生率仍高达16.81%。经过近几年发展,崇礼已拥有7家大型滑雪场、169条雪道。2018至2019雪季,崇礼实现旅游收入20.5亿元,“雪饭碗”不仅让崇礼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更让崇礼成为驰名中外的“滑雪小镇”。

冬奥场馆落子京冀,天津则为运动健儿们提供了训练基地。2020年12月27日,天津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揭牌。2021年春节期间,200余名国家队队员在该训练基地积极备战冬奥。国网天津电力公司员工坚守在场馆外,保障训练基地电力供应。

春节假期,蓟州电力职工为冬奥会训练场馆保电。

国网天津蓟州公司下营供电服务中心外勤班班长王东卫一边整理上山巡线的设备,一边对记者说,“我今年已经52岁了,能够在职业生涯里为冬奥会训练场馆保电,感觉非常自豪。”

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盘大棋,冬奥会正写下点睛之笔。今年地方两会上,北京定下“成功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目标,河北聚焦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规划部署。

河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简约、安全、精彩办好北京冬奥会,放大冬奥效应,增值冬奥遗产。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霍建新也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冬奥场馆场地赛后运营方案,尽快建立冬奥绿色场馆评价体系,降低场馆运营成本,为后冬奥时期场馆场地的可持续运营打下基础。”

在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方面,河北省人大代表、张家口市宣化二中校长孙永青建议,大力支持各市建立专业冰雪运动队,建立完整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的校园冰雪课余训练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体系。

布局优化中的京津冀:携手创造经济新引擎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是重要一环。随着北京产业疏解转移步入快车道,过去“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的现象正发生着改变。

霸州都市食品展示馆内的各类休闲食品。 人民网 付兆飒摄

河北霸州都市食品产业园,汇聚了北京稻香村、小仙炖、牛氏运昌等多家从北京疏解过来的企业。搬入“新家”,企业们也就近挖掘出合作共赢的生产模式,比如益海嘉里项目投产后可以给达利、稻香村提供面粉;牛氏食品项目可以给稻香村提供馅料;绿威项目可以给稻香村门店供应主食等,物流运输等成本大幅降低。

京津冀三地携手,正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未来5年,京津冀推动协同发展将向纵深拓展。地方两会上,天津明确,“十四五”时期将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全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河北提出,2021年将实施京冀、津冀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提升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渤海新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等承接功能。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财政科学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建议,“十四五”期间,北京在疏解的同时,要支持并带动天津、河北经济的发展,提高整个京津冀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

天津市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表示,滨海新区将进一步增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5大载体承接能力,主动对接北京优质资源,紧盯央企一级总部,瞄准二三级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打造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标杆。

轨道上的京津冀:1小时“朋友圈”不断扩容

2020年12月27日上午,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雄安到北京西的车票。人民网 宋烨文摄

2020年12月27日10点38分,C2701次列车缓缓驶出北京西站,向河北雄安奔去,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同日,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短短50分钟,乘客就能从北京直达雄安新区。

2月6日起,“天津地铁”APP与北京“亿通行”APP实现双向互认。两地乘客只需下载本城市的地铁APP,就可以在另一个城市的地铁直接扫码乘车。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十三五”期间,京津冀三地加快构建交通网络的脚步从未停歇:京张高铁、石济高铁、京雄城际铁路等开通运营;京台高速、延崇高速等一批高速公路相继通车;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航……京畿大地的交通关节正逐渐被打通,越来越多的地方加入到1小时都市圈。

2021年,京津冀间的空间距离将进一步缩短,一大批重点交通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三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提出要推进京唐城际建设。此外,天津将推进通武廊、津宁线市域(郊)铁路前期工作,全力推进塘承高速滨海新区段和津石高速天津东段建设;河北将探索组建京津冀陆海空港联盟。

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报换建议,推动京津冀区域内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开发,打破半小时城域交通圈、1小时交通圈的省级收费站体系,推动三地车牌统一管理。

未来5年,轨道上的京津冀继续加速奔跑,三地百姓间的“距离”将越来越近。

绿色里的京津冀:三地联防联控共享碧水蓝天

在园博园园博湖附近,鸟儿迎着日出展翅飞翔。随着永定河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已有十几种野生鸟类活跃在周边。 北京日报记者 刘平摄

全长700余公里的永定河,流经京津冀晋四省市。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永定河多处河段断流干涸。近年来,在国家水利部推动下,京津冀晋四省市一直协同推进永定河全流域治理工作。2020年,北京段时隔25年实现首次全线通水,廊坊段实现断流25年后首次通水,成为京津冀生态联防联控联治的生动实践。

同时,“雾霾天儿越来越少,蓝天白云越来越多”也成为京津冀百姓近些年的共同感受。在今年京津冀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十三五”时期的大气污染防治成果显著:北京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累计下降53%、进入“3时代”;天津PM2.5年均浓度由“十二五”末每立方米70微克下降到48微克;河北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8%,空气质量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

空气质量大幅提升的背后,是三地携手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不断探索。2015年11月,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正式建立,三地生态环境部门确立了定期会商、联动执法、联合检查、重点案件“回头看”、信息共享等五项工作制度;2019至2020年度,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实现了联动层级下沉,共组织执法联动50余次,解决了一批交界处环境违法问题,清理了一批“散乱污”项目;2020年,京津冀同步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对超标车辆实现数据共享,加大处罚力度。

未来,京津冀生态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还将更加完善。今年地方两会上,北京提出,今年将深化区域大气、水和固体废物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天津提出,今年将淘汰国三及以下中重型营运柴油货车,确保PM2.5和臭氧年均浓度持续下降。河北明确,到2025年,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中关村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创业者在渤海之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真金白银”;张家口的清洁能源将帮助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天津港提升服务雄安新区绿色通道功能,倾力打造京津冀最便捷的海上门户……

三地一体,京津冀同呼吸,共命运。站在“十四五”开局的重要节点上,京津冀将继续爬坡过坎,协同追梦,共赴新的“5年之约”。https://t.cn/A6tXxbWR

【2021地方两会系列观察之四:协同共进 京津冀定下5年新约】
2020年12月,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短短50分钟,乘客就能从北京直达雄安新区;

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十三五”时期引进北京项目3062个,投资到位额4482亿元;

河北76个冬奥项目全部完工,张家口获批国家冰雪装备产业基地;

……

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成三地共识。“十三五”时期,京津冀交出了一张亮眼的协同发展成绩单,区域“一盘棋”发展渐入佳境。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协同发展仍是京津冀三地未来发展的“关键词”。迈入协同发展第7年,三地将继续携手,朝着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目标共同奋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冬奥下的京津冀:发展也要更快、更高、更强

2月4日,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当日,河北张家口多位市民来到冬奥会倒计时装置前合影留念,为冬奥盛会加油。近年来,借助冬奥会筹办的东风,京津冀协同发展跑出了新的加速度。

河北崇礼曾是座默默无闻的小城。申奥前,崇礼只有4家滑雪场,2015年贫困发生率仍高达16.81%。经过近几年发展,崇礼已拥有7家大型滑雪场、169条雪道。2018至2019雪季,崇礼实现旅游收入20.5亿元,“雪饭碗”不仅让崇礼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更让崇礼成为驰名中外的“滑雪小镇”。

冬奥场馆落子京冀,天津则为运动健儿们提供了训练基地。2020年12月27日,天津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揭牌。2021年春节期间,200余名国家队队员在该训练基地积极备战冬奥。国网天津电力公司员工坚守在场馆外,保障训练基地电力供应。

国网天津蓟州公司下营供电服务中心外勤班班长王东卫一边整理上山巡线的设备,一边对记者说,“我今年已经52岁了,能够在职业生涯里为冬奥会训练场馆保电,感觉非常自豪。”

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盘大棋,冬奥会正写下点睛之笔。今年地方两会上,北京定下“成功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目标,河北聚焦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规划部署。

河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简约、安全、精彩办好北京冬奥会,放大冬奥效应,增值冬奥遗产。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霍建新也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冬奥场馆场地赛后运营方案,尽快建立冬奥绿色场馆评价体系,降低场馆运营成本,为后冬奥时期场馆场地的可持续运营打下基础。”

在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方面,河北省人大代表、张家口市宣化二中校长孙永青建议,大力支持各市建立专业冰雪运动队,建立完整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的校园冰雪课余训练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体系。

布局优化中的京津冀:携手创造经济新引擎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是重要一环。随着北京产业疏解转移步入快车道,过去“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的现象正发生着改变。

河北霸州都市食品产业园,汇聚了北京稻香村、小仙炖、牛氏运昌等多家从北京疏解过来的企业。搬入“新家”,企业们也就近挖掘出合作共赢的生产模式,比如益海嘉里项目投产后可以给达利、稻香村提供面粉;牛氏食品项目可以给稻香村提供馅料;绿威项目可以给稻香村门店供应主食等,物流运输等成本大幅降低。

京津冀三地携手,正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未来5年,京津冀推动协同发展将向纵深拓展。地方两会上,天津明确,“十四五”时期将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全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河北提出,2021年将实施京冀、津冀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提升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渤海新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等承接功能。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财政科学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建议,“十四五”期间,北京在疏解的同时,要支持并带动天津、河北经济的发展,提高整个京津冀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

天津市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表示,滨海新区将进一步增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5大载体承接能力,主动对接北京优质资源,紧盯央企一级总部,瞄准二三级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打造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标杆。

轨道上的京津冀:1小时“朋友圈”不断扩容

2020年12月27日10点38分,C2701次列车缓缓驶出北京西站,向河北雄安奔去,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同日,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短短50分钟,乘客就能从北京直达雄安新区。

2月6日起,“天津地铁”APP与北京“亿通行”APP实现双向互认。两地乘客只需下载本城市的地铁APP,就可以在另一个城市的地铁直接扫码乘车。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十三五”期间,京津冀三地加快构建交通网络的脚步从未停歇:京张高铁、石济高铁、京雄城际铁路等开通运营;京台高速、延崇高速等一批高速公路相继通车;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航……京畿大地的交通关节正逐渐被打通,越来越多的地方加入到1小时都市圈。

2021年,京津冀间的空间距离将进一步缩短,一大批重点交通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三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提出要推进京唐城际建设。此外,天津将推进通武廊、津宁线市域(郊)铁路前期工作,全力推进塘承高速滨海新区段和津石高速天津东段建设;河北将探索组建京津冀陆海空港联盟。

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报换建议,推动京津冀区域内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开发,打破半小时城域交通圈、1小时交通圈的省级收费站体系,推动三地车牌统一管理。

未来5年,轨道上的京津冀继续加速奔跑,三地百姓间的“距离”将越来越近。

绿色里的京津冀:三地联防联控共享碧水蓝天

全长700余公里的永定河,流经京津冀晋四省市。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永定河多处河段断流干涸。近年来,在国家水利部推动下,京津冀晋四省市一直协同推进永定河全流域治理工作。2020年,北京段时隔25年实现首次全线通水,廊坊段实现断流25年后首次通水,成为京津冀生态联防联控联治的生动实践。

同时,“雾霾天儿越来越少,蓝天白云越来越多”也成为京津冀百姓近些年的共同感受。在今年京津冀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十三五”时期的大气污染防治成果显著:北京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累计下降53%、进入“3时代”;天津PM2.5年均浓度由“十二五”末每立方米70微克下降到48微克;河北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8%,空气质量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

空气质量大幅提升的背后,是三地携手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不断探索。2015年11月,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正式建立,三地生态环境部门确立了定期会商、联动执法、联合检查、重点案件“回头看”、信息共享等五项工作制度;2019至2020年度,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实现了联动层级下沉,共组织执法联动50余次,解决了一批交界处环境违法问题,清理了一批“散乱污”项目;2020年,京津冀同步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对超标车辆实现数据共享,加大处罚力度。

未来,京津冀生态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还将更加完善。今年地方两会上,北京提出,今年将深化区域大气、水和固体废物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天津提出,今年将淘汰国三及以下中重型营运柴油货车,确保PM2.5和臭氧年均浓度持续下降。河北明确,到2025年,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中关村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创业者在渤海之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真金白银”;张家口的清洁能源将帮助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天津港提升服务雄安新区绿色通道功能,倾力打造京津冀最便捷的海上门户……

三地一体,京津冀同呼吸,共命运。站在“十四五”开局的重要节点上,京津冀将继续爬坡过坎,协同追梦,共赴新的“5年之约”。(于新怡 崔新耀 付兆飒 田巧梅 袁志广)

【协同共进 京津冀定下5年新约】 https://t.cn/A6tXxbWR

原标题:2021地方两会系列观察之四:协同共进 京津冀定下5年新约
2020年12月,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短短50分钟,乘客就能从北京直达雄安新区;

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十三五”时期引进北京项目3062个,投资到位额4482亿元;

河北76个冬奥项目全部完工,张家口获批国家冰雪装备产业基地;

……

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成三地共识。“十三五”时期,京津冀交出了一张亮眼的协同发展成绩单,区域“一盘棋”发展渐入佳境。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协同发展仍是京津冀三地未来发展的“关键词”。迈入协同发展第7年,三地将继续携手,朝着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目标共同奋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冬奥下的京津冀:发展也要更快、更高、更强

2月4日,张家口市民在市民广场的冬奥会倒计时装置前合影留念。 马佳琦、徐建平摄

2月4日,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当日,河北张家口多位市民来到冬奥会倒计时装置前合影留念,为冬奥盛会加油。近年来,借助冬奥会筹办的东风,京津冀协同发展跑出了新的加速度。

河北崇礼曾是座默默无闻的小城。申奥前,崇礼只有4家滑雪场,2015年贫困发生率仍高达16.81%。经过近几年发展,崇礼已拥有7家大型滑雪场、169条雪道。2018至2019雪季,崇礼实现旅游收入20.5亿元,“雪饭碗”不仅让崇礼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更让崇礼成为驰名中外的“滑雪小镇”。

冬奥场馆落子京冀,天津则为运动健儿们提供了训练基地。2020年12月27日,天津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揭牌。2021年春节期间,200余名国家队队员在该训练基地积极备战冬奥。国网天津电力公司员工坚守在场馆外,保障训练基地电力供应。

春节假期,蓟州电力职工为冬奥会训练场馆保电。 国网电力天津公司供图

国网天津蓟州公司下营供电服务中心外勤班班长王东卫一边整理上山巡线的设备,一边对记者说,“我今年已经52岁了,能够在职业生涯里为冬奥会训练场馆保电,感觉非常自豪。”

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盘大棋,冬奥会正写下点睛之笔。今年地方两会上,北京定下“成功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目标,河北聚焦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规划部署。

河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简约、安全、精彩办好北京冬奥会,放大冬奥效应,增值冬奥遗产。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霍建新也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冬奥场馆场地赛后运营方案,尽快建立冬奥绿色场馆评价体系,降低场馆运营成本,为后冬奥时期场馆场地的可持续运营打下基础。”

在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方面,河北省人大代表、张家口市宣化二中校长孙永青建议,大力支持各市建立专业冰雪运动队,建立完整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的校园冰雪课余训练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体系。

布局优化中的京津冀:携手创造经济新引擎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是重要一环。随着北京产业疏解转移步入快车道,过去“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的现象正发生着改变。

霸州都市食品展示馆内的各类休闲食品。 人民网 付兆飒摄

河北霸州都市食品产业园,汇聚了北京稻香村、小仙炖、牛氏运昌等多家从北京疏解过来的企业。搬入“新家”,企业们也就近挖掘出合作共赢的生产模式,比如益海嘉里项目投产后可以给达利、稻香村提供面粉;牛氏食品项目可以给稻香村提供馅料;绿威项目可以给稻香村门店供应主食等,物流运输等成本大幅降低。

京津冀三地携手,正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未来5年,京津冀推动协同发展将向纵深拓展。地方两会上,天津明确,“十四五”时期将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全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河北提出,2021年将实施京冀、津冀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提升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渤海新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等承接功能。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财政科学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建议,“十四五”期间,北京在疏解的同时,要支持并带动天津、河北经济的发展,提高整个京津冀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

天津市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表示,滨海新区将进一步增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5大载体承接能力,主动对接北京优质资源,紧盯央企一级总部,瞄准二三级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打造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标杆。

轨道上的京津冀:1小时“朋友圈”不断扩容

2020年12月27日上午,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雄安到北京西的车票。人民网 宋烨文摄

2020年12月27日10点38分,C2701次列车缓缓驶出北京西站,向河北雄安奔去,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同日,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短短50分钟,乘客就能从北京直达雄安新区。

2月6日起,“天津地铁”APP与北京“亿通行”APP实现双向互认。两地乘客只需下载本城市的地铁APP,就可以在另一个城市的地铁直接扫码乘车。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十三五”期间,京津冀三地加快构建交通网络的脚步从未停歇:京张高铁、石济高铁、京雄城际铁路等开通运营;京台高速、延崇高速等一批高速公路相继通车;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航……京畿大地的交通关节正逐渐被打通,越来越多的地方加入到1小时都市圈。

2021年,京津冀间的空间距离将进一步缩短,一大批重点交通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三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提出要推进京唐城际建设。此外,天津将推进通武廊、津宁线市域(郊)铁路前期工作,全力推进塘承高速滨海新区段和津石高速天津东段建设;河北将探索组建京津冀陆海空港联盟。

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报换建议,推动京津冀区域内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开发,打破半小时城域交通圈、1小时交通圈的省级收费站体系,推动三地车牌统一管理。

未来5年,轨道上的京津冀继续加速奔跑,三地百姓间的“距离”将越来越近。

绿色里的京津冀:三地联防联控共享碧水蓝天

在园博园园博湖附近,鸟儿迎着日出展翅飞翔。随着永定河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已有十几种野生鸟类活跃在周边。 北京日报记者 刘平摄

全长700余公里的永定河,流经京津冀晋四省市。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永定河多处河段断流干涸。近年来,在国家水利部推动下,京津冀晋四省市一直协同推进永定河全流域治理工作。2020年,北京段时隔25年实现首次全线通水,廊坊段实现断流25年后首次通水,成为京津冀生态联防联控联治的生动实践。

同时,“雾霾天儿越来越少,蓝天白云越来越多”也成为京津冀百姓近些年的共同感受。在今年京津冀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十三五”时期的大气污染防治成果显著:北京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累计下降53%、进入“3时代”;天津PM2.5年均浓度由“十二五”末每立方米70微克下降到48微克;河北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8%,空气质量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

空气质量大幅提升的背后,是三地携手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不断探索。2015年11月,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正式建立,三地生态环境部门确立了定期会商、联动执法、联合检查、重点案件“回头看”、信息共享等五项工作制度;2019至2020年度,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实现了联动层级下沉,共组织执法联动50余次,解决了一批交界处环境违法问题,清理了一批“散乱污”项目;2020年,京津冀同步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对超标车辆实现数据共享,加大处罚力度。

未来,京津冀生态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还将更加完善。今年地方两会上,北京提出,今年将深化区域大气、水和固体废物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天津提出,今年将淘汰国三及以下中重型营运柴油货车,确保PM2.5和臭氧年均浓度持续下降。河北明确,到2025年,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中关村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创业者在渤海之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真金白银”;张家口的清洁能源将帮助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天津港提升服务雄安新区绿色通道功能,倾力打造京津冀最便捷的海上门户……

三地一体,京津冀同呼吸,共命运。站在“十四五”开局的重要节点上,京津冀将继续爬坡过坎,协同追梦,共赴新的“5年之约”。(于新怡 崔新耀 付兆飒 田巧梅 袁志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杭州萧山租房[超话]# 个人原因转租顺和悦府四室一厅一厨两卫次卧,带飘窗,1800每月,直接和房东签合同,无中介费。房东住同一幢楼,有什么事沟通很方便。小区门
  • 六点半课后服务结束, 和三个问题儿童的家长校门口聊到了七点多! 翻看朋友圈,错过了美丽的云! 你可知道我多爱拍美景! 但是我总是想做那些孩子们的救世主! 总是想
  • #阿桃的日常# 搜想象力的时候看到" clash of clans " 诶 ? 啥意思啊 这个老头的画风 哎哟 有趣 于是我边上网查边产生了如下对话 ——
  • #调研#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陆春云率队赴工业园区调研苏州自贸片区建设管理 9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陆春云率队赴苏州工业园区,调研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
  • 【人生启示录】 遇见的人,有善有恶;经历的事,有喜有伤。总有一天,会莫名其妙地怀念现在;总有一次,能恍然大悟地反思过往。时间让人谦卑;空间使人明亮。用平静来淡
  • 为全面做好秋季防火宣传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9月14日,开鲁大队深入宝地花园住宅小区开展消防宣传活动。 活动中,大队宣传人员向居民发放消防宣传资料
  • 容易悲伤是人之常情,容易快乐却是难得的天赋。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谁的人生不是磕磕绊绊充满苦涩的呢,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仍能活得简简单单真的很酷诶。 我记得有个
  • #9月17日湖北消费券抢券攻略# 【又一波消费券来了,专门针对外省消费者!中秋十一你还不来花?】好消息!#仅限外省消费者使用的湖北特惠券# 来了!中秋十一你还不
  • 2021内藤日语秋季N2精品班上线了! 课程适合已经有n3基础,想考n2的同学,或者过了n2、n1,但对自己的日语水平不是很有信心想再巩固一遍,同时增强口语表达
  • #家居收纳[超话]# 蓓酱收纳|护肤彩妆|亚克力化妆品收纳盒 优点:可以根据瓶瓶罐罐的数量、大小、高度自由搭配收纳盒,抽屉的方式很便利,而且透明的形式一目了
  • #好书推荐# 《非暴力沟通》 这是一本人际交往神器,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因为沟通而心生芥蒂,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是横在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阻碍。很多时候我们沟通的意义,
  • 给性格软的女孩子一些建议[鲜花] 1、表情: 没事不要傻笑,尤其是底气不足的那种,一眼就能让人看别人对你笑,你才笑。平时不笑几乎可以解决50%软弱问 2、说
  • #王源[超话]# [来] #王源新专辑夏野了##fresh馥蕾诗品牌代言人王源# 想看山和湖海星辰漫天,遇见你,就都有了 愿你一生笑靥如花,伴你一世温暖长
  • ——田孝臣 鼻子案例—— 说真的他的面部审美风格 放眼在整个成都来说太一般了 单独拆开来看鼻额角和鼻孔处理还阔以 但是迎面看又不够精致高级 之前是大鼻头之后还是
  • /•/九月火力全开 强势招商// SOURNN品牌事业合伙人 你确定还要碌碌无为? 还要继续做观望者? 抓住这次机遇实现财富自由 做乘风破浪的创业者 加入索恩品
  • #日本游戏销量# 【《超级马力欧3D收藏辑》连续两周登顶。发表了DLC的《宝可梦》《大乱斗SP》进一步增长可期】 9 月 21 日 ~ 9 月 27 日的日本
  • 不敢想象没有你,我的青春该怎么度过。 如果没有你,不会有现在满腔热血怀有梦想的。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思念是最真心的等待。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我会用时间证明你到
  • #文旅时讯# #遇见敦煌# 【第二张票半价!“遇见敦煌 光影艺术展”公益日折扣】为了让大家关注敦煌艺术,保护敦煌艺术,遇见博物馆特别推出“遇见敦煌”公益日特惠门
  • 今天,牛眼君在刷微博时,看到一个小视频有多人转发。 视频中,一名女子和2个小孩穿过小区的车辆出口,两个小孩从这个侧栏里面钻过,一个钻过去了,另一个头卡在里面,
  • 《 想 你 的 时 候 》 ——文字:爱雨菲 撩拨一根弦,风月诉说着平凡 飞花落在远去的流年,日暮空远 信只信,词林诗韵中花开嫣然 一窗青山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