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律无情》下集(第二篇)
◆飞钉割舌-两舌地狱刑罚初探
感恩佛力加被,乘白莲花出发!
“阿弥陀佛!阿玉合十向判官行礼!
判官!今天想请问阳人若犯两舌,要堕落地狱受罚吗?”
判官说:“阳人犯两舌,若严重是要堕落地狱受罚的。所谓两舌既是一个人对两人或以上分别说相反的事件版本,恶意离间破坏大众的感情,促使双方争吵或者恶意斗争。
阴律的因果法则首重心念,既是未付诸行动之前的思维,此思维推动一切的语言及身体动作。在思维要如何恶意犯两舌时已经种下了地狱的浅因缘,两舌是三毒贪、瞋、痴及妄语的同伴。
犯两舌者亦有深度及轻度之分别:犯两舌深者,既是已经伤害破坏到阳人的种种身心利益,必定堕落地狱受报。若犯两舌轻度者,或者是只为了双方的利益,自己个人并无任何利益,只是怀着帮助他人的心,而顺着双方的性格脾气说不同的版本,其目的是以和合大众的心念为出发点,做一个两舌的角色者,属于犯两舌轻度者。犯两舌轻度者可以通过在生时,忏悔清净,不用堕落地狱受罚。至于忏悔内容则与前文中,解说忏悔方便妄语时的内容一样,只是将方便妄语改写成两舌,其他忏悔内容都一样。
目前有很多阳人都犯有两舌,连小孩子都跟随家长犯两舌及妄语,这是导致社会风气不好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语言是群体生活的重要沟通工具,言传不如身教,做家长的要做好言行一致的好榜样,孩子自然会慢慢跟随善化。
人之初,性本善,良好的身教由我们每个人自身出发,人人都奉公守法,不犯阴律的因果法则,人类一定有救,灾难必定暂缓;上天有好生之德,必定留一线光明之台阶给真心忏悔之众生慢慢改过,就怕您不升起忏悔之心。
阿玉!现在带您去参观生前犯两舌的地狱。因时间关系,我们飞快地来到妄语地狱区的最北面,降落在一个地图指示牌子前:左右奔腾地狱指向左边,黑针刺舌封嘴地狱指向右边。左右两边去哪个好呢?借助佛力加持的心眼,看看两个地狱有何分别?原来左边地狱大些,多些受苦有情众生;但右边地狱悲惨些,就往左边去吧!
正巧判官也想我去参观左右奔腾地狱。我们很快到了左右奔腾地狱,判官将我的工作内容介绍给门口夜叉。门打开,哇!又是个超级大地狱,先看眼前的吧!视线范围内看见的是分左右两个部份;左边有很多灵体在痛苦无奈的左右奔跑,他们(她们)的嘴巴都是在流着血;无论怎么跑,都离不开电脑的夺舌追踪。
地狱里面有很多很凶的夜叉手持铁锤、长剑、长矛在维持罪灵们的秩序,不让罪灵们离开受罪电脑的范围之内。原来每个灵体都被电脑里面射出的刑具准确追踪他们的舌头,每部电脑都会自动负责惩罚一个固定范围内的灵体。任何灵体只要进入了电脑的范围内,电脑就会射出五粒钉子形状的刀片来把灵体的舌头切断,先用钉子把舌头拉出来。
看看这位刚来报到的苦难女灵体吧!她脸色惊恐,双脚无力行走,被凶恶的夜叉用长矛叉进来受罪区域,哇!她的背部很痛还在流血。电脑马上发出“哔哔”两声,说出罪灵的名字,接着立即射出钉子形状的刀片出来对准女灵的嘴巴,女灵看见强忍背痛大叫左右逃跑。
我感觉是,电脑在问罪灵的名字是xxx吗?女灵正想回答,一张开嘴巴,钉子便飞进女灵嘴巴拉舌头出来,女灵痛的用手想把钉子取走,奇怪钉子突然变软,没伤到女灵的手,于是女灵就放手向左右两边逃跑。可是当女灵无论左跑还是右跑,她只要每跑一步,舌头就会被五粒钉子拉长,拉长的部分又会被钉子的尾端刀片切断掉在地下,如此的痛苦令女灵极力的想逃离电脑的范围内,她终于抬起头向左方逃跑。
哎!左右两方凶恶的夜叉们是绝对不会放过她,左边怒轰的铁锤夜叉,愤怒的手持铁锤打女灵的头,打一下就晕了过去。夜叉是不会让她晕,于是用铁钉粗鲁的勾女灵的嘴巴一下,之后再打了一巴,又流血了,女灵头晕晕的醒来了,爬起来向右边方向逃。右边亦有幽绿冰冷夜叉,此时幽绿冰冷夜叉立即释放一些冰冷的气体及一些会打人的冰块,女灵马上脚不听使唤,被吓得倒退回到电脑旁重复受罪了,看得头晕了,无处可逃的苦。
我望着夜叉问:“请问铁锤夜叉您是否能手下留情啊!这女灵旧伤都还没复元,您就又打过去了,她也够惨的,连小休一会的机会都没有。”
铁锤夜叉说:“此罪灵生前特别喜好两舌,只要让她知道的任何事件,她都会渲染夸张一番变成对双方都有伤害的事件;她的人际关系极差,去到任何地方都会与人结怨,令人不喜,最严重的是她伤害她的婆婆。
她的丈夫A君在未与她结婚前很孝顺母亲,因A君母亲在他3岁后开始守寡养大A军,母子一直相依为命,生活安好。自从罪灵入门后开始妒嫉婆婆,于是不断犯两舌,恶意破坏母子关系,还蓄意中伤婆婆与男人有染。A军亦因工作繁忙而信受罪灵的枕边语,导致母子关系破裂,最终爱儿的老母郁郁而终离世。
婆婆魂归地府状告罪灵两舌诬蔑。因女罪灵在人间犯两舌,所以现在就必须来到两舌左右奔腾地狱受罪被我们打,这里是她地狱受罚的第一站,此地狱刑满后她还要去其他地狱受罚。”
此时有位看来极度幽绿色的凶恶夜叉往我们这边方向看。
判官说:“ 铁锤夜叉先忙吧!勾魂鬼王有急事要等着处理。”
铁锤夜叉向判官行礼说:“请判官您继续参观,铁锤夜叉先行告退。”
判官说:“阿玉!今天我们要赶着处理阳间几件灾难事故,因此大家都非常忙碌,欢迎您改天再继续参观!”
“阿弥陀佛!阿玉向判官合十!辛苦判官了!您先忙!感恩!”
乘白莲花回家!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游人在栈道上游览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生机勃勃的秧苗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郑加林向记者介绍会馆村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村民程家来在捞青苔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植保无人机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荷塘和玻璃步道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游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稻田画设计效果图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来源:津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就是这段萌上的[苦涩][苦涩]巧这种冷无缺纯理性事业脑在这里的纠结感就让我get到特殊[苦涩][苦涩]所以我觉得他对蕾拉就是一种出于理性判断把蕾拉放在一个绝对
  • 直播平台上还有不少套路似曾相识:体面的老板,在办公室默默抹眼泪,受疫情影响,外销的蚕丝被被退单,发不出工资,原价499元,现价99元;坚强的宝妈,被丈夫抛弃,带
  • #JDF成田免税店# 对男士化妆品感兴趣,但却不知道从何下手[思考]……像这样的小伙伴推荐一下这款!超模同款的香水・化妆品,现在来成田机场第2航站楼 Japan
  • #桔可品牌JUKKE[超话]#“通过8人成交5单 还有3人没回复‼️”都22年了不会还有品牌出单率低的可怜吧 yin流战绩几百人 结果一看包只收了几百块 yin
  • #凡人生活每一天[超话]##生活碎片##日常##plog##随手拍##每日一图##高考加油##宝宝的少女心##就这一刻# 齐润门口等客点,刷圈之后补前博,零点有
  • #金山事件#这年头,还有活路吗女孩子,一边是结婚冷静期,一边是三胎,一边是鼓励大学生结婚,一边是砍人、x骚扰不成被打进医院,就这样,还想让我们结婚生子?你爹妈把
  • 稲荷山の麓に本殿があり、稲荷山全体を神域とする。稲荷山の麓に本殿があり、稲荷山全体を神域とする。
  • 2022,23,24年,事业顺利向前推进,工作表现不错,成绩可圈可点,事业更上一层楼之象,其中22,23年,升职加薪或者工作上容易有好的变动,建议好好努力,争取
  • ”饰演罗切斯特的濮存昕,将这个外表傲慢无礼、内心充满爱情渴望的庄园主人表现得有血有肉,有情有趣,不仅让人物十分生动可爱,也演出了他心目中理解的二人关系:“罗切斯
  • 太极一诞生,随后而来的就是天地的出现,天地就是“二”天气下降、地气蒸腾,二气相合,其结果就是人的诞生! 阴阳宅风水学告诉我们,没有谁的锦绣前程荣华富贵是从大街
  • 设计口腔外科和牙科综合诊所的主要动机之一是通过使用温暖的材料,颜色,日光和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使患者感到舒适。设计这个空间,为牙科诊所提供了实用而清洁的解决方案
  • 不转社保都可;一级安全评价工程师,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注册测绘工成师,注册环保工程师等 买社保 不买社保都可 有证书朋友请来电 18302847828微信
  • 我也从来不相信,誓言之美,不在于它能否对抗世事无常,但我肯定在于今生今世,有那么一瞬间,我们曾经愿意相信它能……我与丽江,谁也不是谁的过客,我始终认为:相逢的意
  • [给你小心心]封面款的小胖子网红蛋糕打卡 真的太一般了 价格不贵但是排队[haha]学生家的小咪[喵喵]疫情间家庭版BBQ[打call]我想吃什么跟我妈说一次两
  • 严把材料关,开展网络评审,严格审查涉路施工审批材料,对于材料中出现的遗漏、错误,主动告知企业,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企业少跑路;严把安全关,从项目选址、审批、
  • 你接触到什么圈子,这个圈子就会有人 是你更高的标杆。#来QQ音乐听春天花会开#,节目虽已结束,好歌继续循环[毕业帽]>>#奢未未小课堂#之奢品腕表的
  • 东西实在太多了…四辆大车车装满 都还不够[汗]真累懵了 明天就没办法给你们卖货了哦~~但是小号会看直播带你们看看新家(这次搬家真的也好舍不得,时间过得可真快 不
  • [坏笑]我知道,要先得一良人不易,得后维系和考验很多也更是不易;这段时间,也不是没有客人拍摄会延期,或者改拍别的~但是你别放弃,不是说即便是个错的人也不要放弃,
  • 或支水局,子出壬癸,全无丙火,虽见戊制,不免贫寒到老,入南方运,稍有衣禄,丁火有亦如无,即或用丁,灯烛之光,岂能解严寒之冻,无用之人,设丙丁戊全无,金水重见,奔
  • #菏泽身边事# 【菏泽一连锁装修公司“跑路”欠款超百万[思考]】近日,有市民反映,菏泽亿佰伴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突然关店,人去楼空,与其合作的几十位客户装修工程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