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法,
不堕饿鬼;

皈依僧,
不堕畜牲。
( 念三遍,
每遍一拜 )。

三 、我某某某( 亡者名 ),

皈依佛竟、
皈依法竟、
皈依僧竟。
( 念三遍,
每遍一拜 )。

三皈依毕,
接念回向偈: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对未受三皈的亡者说三皈依,
圣来法师认为是必须的,

应该列为助念的条件之一,
故应遵守之。

说完三皈依和回向后,
助念就结束了,
一般助念的人可以离开了。

但亡者遗体未火化前,
最好灵前仍应佛号不断。

助念虽是辛苦的事,
但是助念者应明确,
替代如来救度众生,

使人了生脱死就在这个时候,
切不可为着这短暂的辛苦而有失误,
使亡人的神识不能往生西方。

因此,
助念者须恳切发心,

完成这真正发菩提心、
行菩萨道的大事。

我们若能发心帮助他人念佛往生西方,

那么将来我们自己到了临终的时候,

自然也会有人发心来为我们助念。

他人因仗我的帮助念佛而生西方,

将来他决定会从西方随阿弥陀佛同来接引我们,

使我们不失正念。

往生西方。

即使我们送往西方的人还未花开见佛,

因我们有此因,
也会得佛力加被而顺利往生。

由于我们经常参加助念,
送人往生,

对于临终人的种种情况及其对往生的利害关系,

一定了解得更清楚,
到了自己临终时就可运用这些经验,
使一切更如法而安详地往生。

我们现在帮助他念佛往生西方,
是代佛荷担度脱众生的责任,

是一种最大的功德。

这个功德,
就是我们成佛的因,

将来我们也必可仗此功德,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是用成佛的因感成佛的果,
是助念者的最胜因果。

在这里解释一个民间的禁忌:

有些人认为由于生辰八字的关系,

常去病家送往生、
送葬,

就会被
“ 冲到 ”

“ 倒运 ”、
“ 害病 ”,

因此顾虑重重。

对这个问题,
一点不要害怕,
在佛法中是没有这种禁忌的。

皈依了三宝的人,
便有四大天王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随身护卫,

受了五戒的更加上二十五位戒神护持,

助念是去念佛、
去做大有功德之事,

不仅善神护持,
也得龙天佑护,

故我们不必顾虑民间信仰的禁忌。 

回页首

㈣ 逆抚念诵助生西妙法

对于临终时不能自主生西,
经助念亦未见佛来迎者,

可用
“ 逆抚念诵法 ”,
助其往生。

其法为:
以两手掌向其温处逆抚而上,
至于顶门,
掌离体约2公分,
行者全神贯注于全掌,

口中作如是言: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惟愿不违本誓、
哀悯此
“ 持戒念佛 ”

弟子□□,
速来接引。

令其神识由顶门出,
上生西方极乐国土,
离苦得乐,
疾证菩提,

决定往生!
决定往生!
决定往生!

又复为念往生咒、
大悲咒、
心经、
弥陀心咒,

弥陀心咒即是:
嗡,吗嘛,打惹
( 日雅之合音 )
啥,所啥。

如此手抚口念不停,
倦则换人继续行之。

或以多人围绕念佛,
抚者倦时稍休,
续念续抚,
以得到头顶后温为止。

此逆抚一法,
系用于死后顶冷而温在下部,

或头顶与心部之温度平均者,
即使通身已冷足部尚热者,

经长时施救,
亦能渐渐温升至顶而生极乐,

这是刘净密居士运用唯识学原理而行的决定生净土之利他法,

不仅符合理事,

也是经长期实践证明是绝对有效之法。

此逆抚念诵法,
也符合中阴救度法,
前所述临终前的助念法;

此逆抚念诵法,
则用于死后未得顶温生徵兆的挽救。

行此逆抚法时,
生者对于将欲命终之人,
不论男女,
宜以引磬。

小鱼节音,
为这更番念佛。

更以主事一人,
时时于彼耳边而造之言:

“ 汝是念佛弟子,
或受持某戒,
用汝平时曾修发愿往生,

或观佛、
坐禅、
布施、
礼忏种种功德 ”之类,

择要告之,
嘱其明记勿忘,
此利最大。

因亡者此时于幻觉错觉位中,
神识瞀乱,
无始迄今百业来牵,
随至而往。

今得有人切切提醒,
告以现世曾修各善事,
即起瑜伽相应增上作用,

所有恶业,
无缘得侵。

又可时时提醒亡人神识,

可说:
“ 阿弥陀佛从西方来了,
丈六金身毫光四射,
见否?”

于此时以暗示其观佛见佛相助,
效力难可思议,

定可坏恶业、
登净土,

此名
“ 真正应用唯识教理,
现在受用。”

愿十方仁人普同信受,
结会念佛,
互助往生。

如此,
则将见

—— 家家共登于乐邦;

人人永离于苦海!

南无阿弥陀佛!

回页首

终后处理

病人终后12小时之内
( 至少亦须8小时之后 ),

切勿移动、
哭泣、
沐浴、
更衣。

因初死之时虽呼吸停止,
心脏不跳,

但心识尚未出离,
心识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心灵或灵魂,

究竟心识何时离开人体呢?

心识出离之迟速,
与亡人生前之行为品德有关。

简单地说,

极善、
极恶之人,

以及往生圣境者去得最快,
一般人则去得较慢。

一心念佛而蒙佛接引往生净土者,

或修禅定证无生、
出三界者,

其中有预知时至、
身无病苦、
安详念佛或入定而去者,

当然直登圣境去得更快。

普通非大善大恶之人,
就去得慢些,
但时间早迟各有不同。

12小时者系指一般情形而说。

从身死之后至尚未受后生果报之前,

有个过渡时期,
叫做中阴身,

中阴身有于一天二天后受后生果报者,

有于一七二七后受后生果报者,

一般的七七四十九天都可受生。

基于以上原因,
病人亡后切戒立即搬动哭泣等事。

印光大师说:
“ 病人将终之时,

正是凡圣、
人鬼分判之际,

一发千钧,
要紧之极。

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
断断不可洗澡换衣,
或移寝处。

任彼如何坐卧,
只可顺彼之势,
不可稍有移动,
亦不可对之生悲戚相,
或至哭泣。

以此时身不自主,
一动则手足身体,
均受拗折扭裂之痛,
痛则瞋心生,

而佛念息,
随瞋心去,
多堕毒类,
可怖之至!

若见悲痛哭泣,
则情爱心生,
佛念便息矣!”

又说:
“ 所最贻害者,
莫过于妄动哭泣,
若或妄动哭泣,
致生瞋恨及情爱心,
则欲生西方万无有一矣!

又人之将死,
热气自下而上者,
为超升相;

自上至下者,
为堕落相。

故有
‘ 顶圣眼天生,
人心饿鬼腹,
畜生膝盖离,
地狱脚板出 ’之说。

然果大家至诚助念,
自可直下往生西方,
切不可屡屡探之,
以致神识未离,

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
致不得往生。”

即使时隔很久而想探其冷热,

亦应遵兴慈大师所说:
“ 如欲察其冷暖,
务须轻轻探摸,
不可粗重。”

12小时后沐浴着衣,
一般以笔者之经验,
经长时助念而亡故者,
即其生前不信佛,
亦多体软;

若有手足关节硬,
不能转动,

也只要将亡人推仆于床,
将衣服两手穿进去,
慢慢拉上,

再使亡者仰卧,

整衣、
扣上扭扣即可。

切不可听人说死亡过久,
躯体僵硬不好穿衣,
而一断气就忙于穿衣等。

因此事最为重要,
故再三说之。

殓衣宜用旧物,
不用新者,

也不要穿丝绸织品,
能令亡者获福,

有好衣亦宜布施他人。

葬时亦不宜做大坟。

兴慈大师说:
“ 凡人死后衣棺丧葬等,
愈简愈妙。

须知多费一钱,
即折一分福,
多伤一命,
即增一分罪。”

亡人逝世后,
眷属等人,

最好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

应吃素、
念佛、
守五戒,

这样才能使生者、
亡人都获利益,

是真孝父母者。

亡人命终之后,
家属应于七七之内,
为死者广造功德,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择业七择偶,八交贵人九养生。》

01、命

命首先是指天命,就是一个人,生而为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对自然宇宙、社会人生的最终体悟。

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命通常指的是一种定数,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我们今天理解的“命”指的是一个人的出身环境,有的人出生于达官贵族之家,生来就是公子小姐之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有的人出生于穷乡僻壤的穷苦人家,生来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对于穷苦人家的孩子而言,所谓琴棋书画可能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就是命!

02、运

运指的是时机,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先天是命,后天是运。命好不如运好。

一辆法拉利跑车(命)遇见了山区颠簸泥泞的土路(运),这时法拉利的命连拖拉机的命都不如。

所以,通过一些规避,可以部分改变运势。

而为人好,往往运气就好。俗话说:“十指健在,好运当头。”这里的“十指”并非手上的十指,而是“三指”良知,“七指”真诚。

每个人一辈子,无论多么命苦,都有走好运的时候;无论命多好,都有走霉运的时候。

好运来时虽然事事都比较顺利,但祸福是相依的,最好的时候要防范最坏时候的到来。

03、风水

地吉苗旺,宅吉人旺。俗话说“地灵人杰”,一方好水土,养育一方好人才。

纵观中国历史,高官或富豪多生于依山面水,藏风聚气,风景秀丽之地,得以禀赋天地之灵气;近水者多智慧,靠山者多道义;江南多文人,江北多政要。

其实,最大的风水是人心,风水养人,人养风水,福人居福地。

04、积功德

对社会的贡献叫功德。

多做贡献,多做好事叫积功德,其中暗中做好事而不图回报叫积阴德。

做的好事多,相应的回报就越大,命运会因此越来越好。

《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又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这些说的都是“为善得福,造恶得祸”的道理。

古人云: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读;不如积德以遗子孙。

施比受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05、读书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通过读书,可以增加自己的智慧,学到别人的经验,人生就会少走弯路,也能发现成功的捷径。

读书可以变化气质。

青年时读儒家,领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年时读道家,希望延年益寿;晚年时读佛家,现世的繁华已无意义,明确灵魂去往何方。

要读好书,如此才能“存好心、说好话、学好样、做好事”。

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学会了读书,就学会了阅读人生,参悟天地,回报社会。

06、择业

古人云:“贫贱而有业,则不至于饥寒;富贵而有业,则不至于为非。”

人生在世,不能无所事事,要有份工作干。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行业,成就会更大。

07、择偶

《黄帝内经》:“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贤惠的女人。

古人云:“妻贤夫自良。”

妻子贤惠,丈夫有“贤内助”,家庭和睦,丈夫没有后顾之忧,事业自然容易成功。

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平安,后代能否成材,跟这个家庭中的女主人的一言一行有着很大的关系。

所以,择偶非常重要!

08、交贵人

古人云:“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人际交往的层次,直接决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和素质高低。

贵人意味着机会、资本、人脉、识见相助。

贵人会把你带上人生坦途,贵人到处,即柳暗花明。

每个人一生都希望自己贵人多多,小人少少,一个人能走多远就看你与谁同行。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人与人之间,就是个缘分。认清谁是自己的贵人,当然是很重要的事。

有道德、有知识、有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者,是贵人,多交往!

人生若有几位贵人提携,当刻骨铭心,感恩图报。

09、养生

健康是生命之本,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身心健康是影响个人能力的前提——只有思维平衡、头脑冷静,才能产生正确的计划与行为。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第一步,养生即是修身的基础,身心健康才有快乐和福分。#三宗书院#

刚开始学佛,应该先读哪几本佛经?

 - 1 - 《地藏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孝”字。

都是这些很孝顺的儿女,为了超拔自己的亲人父母,所以去问诸佛如来,想知道自己的父母究竟在哪一道,肯定不是在三善道。

为什么?因为她知道生前做的事,要么就是谤佛、不信三宝;要么就是杀业很重、吃鱼吃虾,炒着吃煮着吃,吃出各种花样来。

因为她自己本身相信因果、信仰佛教,所以她知道肯定不会到善处去。

但是到恶处去了,究竟在哪一道呢?是在畜生道,还是在恶鬼道,还是在地狱道,她不知道。

因为她没有神通,所以去求诸佛菩萨,在里面哭着,感动了诸佛菩萨,佛菩萨用神通,把她带到地狱里面去,看她的父母受罪,并且告诉她,你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把他们超拔出来,是这样一个过程。

所以你读了《地藏经》,你就会对因果生起深信,不是泛泛而信、淡淡而信,而是深信。

你深信因果就好了。为什么呢?你就会对你的起心动念和你的举手投足、你的行为负责;你就知道怎么样去规范你的思想,去规范你的行为。

不然的话,佛法里面讲的因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做了就不会失去,不做就不会得。“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所以你不要认为,我做了这个事情没有人知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自然就受报,就这么回事。

所以说《地藏经》必须要读,让你明白因果。

佛法的核心思想就讲的因果律。揭示的就是因果律,揭示的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揭示的就是无我律。

 - 2 - 《金刚经》

说到这个无我,必须要通达“空性”。那么你就要读《金刚经》了,《金刚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里边的经典部分。

释迦牟尼佛用了廿二年的时间来讲般若,你就知道它的重要性。

佛弘法四十九年中,用了廿二年的时间讲般若,刚好《金刚经》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经》里的一部分,《心经》也是六百卷《大般若经》里边的精髓。

所以《金刚经》要诵,每一品都可以使你开悟,趋证菩提。但是各人因缘不一样,不知道你在哪一品。《金刚经》是昭明太子给分的每一品,总共三十二品,上下五千余言。

《金刚经》你必须要去诵,你明白空性了,平时在做事情的时候,就明白要怎么样去做。

在《金刚经》第廿三品,叫《净心行善品》,用清净的心去做一切善,那里边怎么讲:“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即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你看,他这里讲的多明白,什么叫无上正等正觉?是法平等,没有高下!不是说我修净土法门,其他就不好;不是说我修禅宗,我打坐,其他法都不好,不是这样的,都好!个人根器不一样,所以他修的法也不一样。

比如说,你们今天碰到我,我提倡打坐,你跟这个相应,听到以后生欢喜心,也能够吃苦,下去马上就会练;你听到以后没作用,只是来看看,心里不想练,证明你跟这个法不投缘。你跟这个法不投缘,说不定跟念佛法门投缘,是不是。总有一法可以适合你,就这么回事。

所以,佛只说一乘法,但是又立八万四千法门,是因为大家的病不一样,所以开的方子不一样。又把佛所说的法比喻成药方,把众生个人的差别相,比喻成个人得的病不一样。“堪喻者,就是善喻者,堪为人师”,善于比喻呀。讲法用种种的比喻,来帮助你理解,堪为人师。

这里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那么怎么样才能证得正等正觉?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要无四相;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四无相的修一切善法。

这个一切噢!你甭说我只做大的善事,小的善事不做,那不行。一切,大小都在里边。你这样去做的话,你就可以趋证菩提,就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你看我读到这一品,我就非常欢喜,可说不一定我就在这个地方马上小悟了;小悟千百回,大悟就一次。每次讲经我都会提这一品,昭明太子多有智慧啊!他分品、安名编辑得非常好。

净心,我们要用清净的心去做一切善事,不能做了什么施恩图报。

做一件善事就图回报,他若不回报呢,不向你点个头或者回个笑脸,你就会生气;这个忘因负义的东西,昨天我才帮助他,今天看到我连个笑脸都没有,瞅得高高的。

马上你看,你在骂他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你的心已经就发怒了、生嗔恨心了、生烦恼了,对吧!如果你施恩不图报的话,你才不看他的脸上春夏秋冬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他报不报是他的事,你去忖度这些是你的事,所以说你非我不非,我非即有辜我,你错我不就跟着你错了吗,我要错了,那我就是错上加错了,那就不行。

所以说诵经就要明白这些道理,在生活当中你就知道怎么样去修。

 - 3 - 《普贤菩萨行愿品》

第三部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表大行。哪个地方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 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你要把他的十大愿,当成是你自己的愿,说的就是你的心声。我诵这个诵得痛哭流涕!我一个人在那,自己诵得就痛哭流涕。为什么?当时的心啊,跟菩萨的心引起了共鸣!

他说的话,你的心灵产生了共鸣,你才会这个样子!哭也好,笑也好,反正就是影响了你,就这么回事。

你诵了这部经,才会发起菩提心。因为悲悯众生,才发菩提心;因为发菩提心,你最后才成正等正觉,才能成佛。

如果没有众生,你怎么发菩提心,所以说众生才是你的增上缘,是你的老师,你还要度他;既然众生是你的老师,你还要度他,你会看到他不顺眼吗?

你看到他都觉得很亲,你看到他烦恼很重,你就会特别怜悯他,心想我成了佛第一个就来度你!你骂我没关系!你成就我的忍辱,我给你顶礼!

印光大师说:“我看众生都是佛菩萨,唯我自己是凡夫。”

慧律法师说:“众生都是佛菩萨,中间多了一个小人就是我。”他的话,实际上是从这个地方斟出来的。

 - 4 - 《普门品》

接下来《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音菩萨表什么?大悲啊!大慈大悲观音菩萨。

那么,《普门品》里边告诉你什么?你在生活当中遇到了火灾、水灾、刀兵劫、甚至于别人害你,下毒药你,那时候该怎么办?

“念彼观音力,一切灾殃化为尘。”

就要念观音菩萨!所以行住坐卧中,你念观音菩萨也好,阿弥陀佛也好,六时吉祥!

什么叫六时吉祥?

我们中国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二二得四,二一得二,廿四个小时;在印度是分成六个时辰,一个时辰是四个小时,四六廿四。我们常说祝六时吉祥,就是祝你每时每刻都吉祥!是给你祝福。

所以说,你时时刻刻都要正念住心。所谓的正念住心,就是要你念佛!一心念佛,这一念代替你其他那些的妄想杂念、那些烦恼,你看这多好,多清净啊!

你看今年多少的灾难,死了多少人啊!遇到这些,你赶快念观音菩萨,到时候会无形当中就把你拖上去,不会遇难的。所以要诵《观音普门品》。

 - 5 - 《大悲咒》

然后《大悲咒》你要诵。

《大悲咒》里边讲什么?我们人求什么?平安是福,健康是财富。要平安要福要财富,就诵《大悲咒》。

《大悲咒》里边告诉你:可以免十五种横难死,那个平安啊!你看现在什么车祸啊,这样祸、那个祸、天灾人祸多得很,你诵了《大悲咒》,这些灾祸跟你无缘。

《大悲咒》是出自于《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心陀罗尼经》介绍了《大悲神咒》有哪些殊胜的功德和利益。这四部经,连起来就是大智、大悲、大愿、大行。

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即使没有单反、不懂摄影 我们也可以用手机 随时随地记录下所有美好的瞬间 我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全职妈妈 平日里几乎每天都会带娃出去玩儿 喜欢给孩子穿搭、拍照 拍孩
  • Nani Hirunkit Changkham泰國版美作由25歲的Nani出演,氣質狂放不羈的他剛好適合演出貴公子美作,正在就讀蘭甘亨大學政治系,原本是模特兒的
  • @江西长运早安!早上起来看到《星鱼》的好成绩 大家一起努力的感觉真好。(无比赞同)结果被新浪夹总夹走[doge],周深坚持表示我有周到的周,也有审核的审不编辑微
  • 在雍正年,陆廷灿记录的碧螺春的特点还是扁形的片茶而非《柳南随笔》里康熙皇帝所取“卷曲似螺”之态。唐代杨晔撰《膳夫经手录》里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
  • 正好今天又发现有这张以《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为主题的jazz trio,听一听当作BGM了~很多时候,无论是太阳、月亮还是金星落在摩羯座上,其实或多或少都是不太喜
  • ~爸爸能那么拉胯吗[嘻嘻]《恰似故人归》云禾离开我们的第一天,好想好想她啊云禾不在,谁来陪我们洛洛谈天说地快乐攒买仙岛,谁来陪三月一起闯这天下人间,连顺德仙姬都
  • 18、希望大家都能慢慢完成愿望,然后遇见爱19、我没有爱,我甚至质疑所有的爱。谢谢大家对我热烈的祝贺与真诚的祝福,虽然不争气的流泪了,但是这是感动,开心和幸福的
  • 林千钰曾形容她和焦恩俊的婚姻就是“仅剩配偶栏的部分”一直维持原样,她也没有想要复合。林千钰是Fendi的闺蜜,与焦恩俊是多年好友,在焦恩俊人生最低落的时期一直陪
  • 4.巩固期:需要坚持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日常尽量少吃点甜点、‘油炸食物。 4.巩固期:需要坚持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日常尽量少吃点甜点、‘油炸食物。
  • 在前往燈塔的路途中遭遇的怪異事件因為迷路而闖入了被人告誡「不可接近」的密林小屋經歷一連串詭譎的波折,矗立在物理波矢多面前的轟之埼燈塔,又會有什麼在等待著他呢……
  • 曾有一位用自己影响力真正为女性争取权益的女人,就是应该是被"消失"的;她说她不是女权主义,只是维护妇女基本权益的人而已;她从不喊口号,事实说
  • #途锐“心逍遥”途览敦煌 锐鉴时光主题 试驾摄影活动完美落幕#纵横驰骋,征服壮阔苍茫诚邀途锐家族荣耀车主再度锐势集结引擎呼啸,唤醒千年敦煌开启一场时光穿越之旅大
  • 2022年,面对所有崭新与未知,一言仍会陪伴你,包容你的情绪浮沉,承载你的灵光与感怀、思考与审视;陪你跨过所有难捱的事物,重整内心的波澜;在晦涩的世界里辨认自己
  • 怎么预约面诊?怎么预约面诊?
  • 下课五分钟我急‍♀️潘潘逃自己的课陪我上选修课潘潘说在一起10days的小礼物(以前瞎抽的盲盒就想着给未来女朋友的[兔子]那天跟zyr吃的牛蛙 可是牛蛙很少紫薯
  • 因为家庭原因没办法继续饲养,猫粮还有一袋没吃完、猫砂五袋没开封、猫砂盆玩具都有,驱虫药还有两支没用,一起附送了。1.前几天买的圣女果忘了吃,今天清东西的时候发现
  • ❌单独喝有点像杏仁的味道,反倒不能体现出他的优势。比如很多人都会说乔雅登比较硬,适合填充鼻子,瑞蓝比较软,去填充苹果肌。
  • 这个年纪遇到的不仅仅是境遇这个光景照应着我们的是回忆迷茫中透着一丝欲望那不多也不少的牵强只为在无人的夜能够有一缕阳光温热我疲惫的脸庞照亮我孤独的臂膀想象梦里预见
  • 市场先生像傻子,疯狂起来要人命。涨涨跌跌随它去,咬定价值不放松。
  • 作者没有试图尝试去概括“他”或是“她”的全貌,凸显他们的成就,记录其中的美好言行,或是人云亦云,她更愿意选择“我”感兴趣的一二,照“我”的理解还原他们普通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