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第三十五段)
【若人信归佛,如来不欺诳,亦无贪嫉意,断诸法中恶。故佛于十方,而独无所畏。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坚著于五欲,痴爱故生恼。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长。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我慢自矜高,诌曲心不实,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世尊说:如果有人相信佛、皈依佛,佛是不会有半点欺人之谈,更无虚诳之语的,也没有任何贪欲或嫉妒之意,因为如来已断了一切法中的所有恶业,扫清了三惑二障,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所言必真。所以佛于十方世界,独自拥有大无畏智慧和大无畏力量。我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自身,光明遍照无边世间,受到无量多众生的尊敬,我为他们演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一“实相印”,都是实话实说。
“实相印”即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一切虚妄之相;“印”表法“信”,意思是所说之法能得到众生的相信和信任。如来所说诸多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实相印就是一佛乘。
世尊说: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自本来因地修行,就立下了“誓愿”。此誓愿指的是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弘誓愿是每一个修学大乘佛法的人都必须要立的,因为无愿不成行,立小乘愿成小乘行、立大乘愿成大乘行,不立愿则一事无成。只有立了大乘誓愿的人才能成佛,成佛之前和成佛之后,都要兑现自己的誓愿,世尊就是为了兑现“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愿才出现于世的。
世尊说:现在我已成就佛道,就要使一切众生,和我一样,共成佛道。我往昔发的这些誓愿,今天已经得到满足,为了普度无量无边多的众生,我从说方便法到说究竟法,都是在兑现我的誓愿,我作种种诱凡入圣的开示,目的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使所有的众生都能入一佛乘之菩提大道。在我遇见的众生里,我都尽心尽力地教以圆满的上乘佛道,但有些缺乏智慧的人,错乱理解,自心迷惑而难以受教,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
世尊说:我知道这一类未受教化的众生,以前没有修以戒为根本的善行,却坚固妄执本为虚幻的世间事为真,贪著于“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由愚痴和情爱生出种种烦恼,他们以诸多的情欲为因,感召不好的业缘果报,最后堕入三恶道中,轮回于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六道里,加倍承受种种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各种毒害,分别轮转受生于“胎、卵、湿、化”等十二类众生中,一会变成“牛、马”等胎生庞大类身、一会又变成蚊虫蚂蚁等微形类身。世世增长的就是这些恶道业缘,即使再生为人,也德薄福少,被生活中复杂的世事所产生的众多痛苦所逼迫,烦恼不断,邪见深重,这些邪见在他们的意识中犹如森林般地茂密。
世尊说:这些邪见之人,一听人说“有”、即执邪常,认五蕴之身为常住;一听人说无、即执断灭,认人死如灯灭为永灭。并依此而生“六十二种邪见”。“六十二种邪见”为《梵网经》所载,说的是围绕“我”和“世间”所展开的六十二种观点与见解,其中,依过去世而起的邪见有十八种、依未来世而起的邪见有四十四种;共计六十二种。依过去世而起的十八种邪见大概是:
1、常住论:说我及世界是常住,共分为四种,也就是找了四种理由来说明本非常住的我和世界为常住。
2、半常半无常论: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无常。共分为四种,即:一、以创造主梵天为常:从梵天化生的众生为无常。二、以“戏忘天”之外的诸天为常:从戏忘天死后转生的众生为无常。“戏忘天”指六欲诸天。三、以“意愤天”之外的诸天为常:从意愤天死后转生的众生为无常。“意愤天”又名“蔢沙天”,资料不详,可能是三十三天中的一个天。四、以“眼、耳、鼻、舌、身”中的“我”为无常;以心、意、识中的“我”为常。通过推论,审察而起此见。
3、有边无边论:说世界有边、无边。共分为四种,就是找了四种理由来说明世界周围有边和世界周围完全无垠(yín),无边;及世界周围上下有边,横侧无边;或此世界既不是有边,也不是无边。言无定论。
4、诡辩论:每答所问,支离破碎,入于诡辩。共分为四种,就是找了四种模棱两可答非所答的理由来搪塞所有的问答,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无因论:认为“我”及世界、无因而生。共分为二种,即:一、从无想有情天死后转生的众生起此见。二、通过推论,审察而起此见。上面是依过去世所起的十八种邪见,而依未来世所起的四十四种邪见是:
一、死后有想论:认为死后,“我”有思想。共分为十六种。
二、死后无想论:认为死后,“我”没有思想。共分为八种。
三、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认为死后,“我”不是没思想、也不是有思想。共分为八种。
四、断灭论:认为今世的有情、死亡后彻底消失。共分为七种。
五、现在涅槃论:“于现有生存有情,而说最上现在涅槃。”共分为五种。
《梵网经》认为,以上六十二见均为邪说、偏见。究其根源,都是“以触为缘”而产生的。所以经文在结尾时,又说到“七因缘”,说“此触以受为缘,生起爱、缘爱生起取、缘取生起有、缘有生起生、缘生生起老死、愁悲苦恼忧。综上所述,这六十二种见解都在三界内,所得果报最高最好的虽然可至无色界,但果报享尽后仍将堕入轮回,可见这六十二种见解都不能了断生死,故称为邪见。
世尊说:这些以生为常、以灭为断,所生六十二种邪见,是分别心的作用,此分别心一起,即失菩提心,即轮转生死。这类邪见之人,深深执著于虚妄的世间小法,坚持领受已有之邪见而不肯舍离,以邪为正,生贡高我慢,不敬三宝、不信正法,自恃高傲,故意歪曲事实,颠倒真理,心中虚伪,这种人即使是经过千万亿劫长的时间,也听不到佛的名号,更听不到正法,这类人是很难度化的。
由上可见,邪见是产生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能毁掉自己的法身慧命,就是诸佛来世,对这类人也是束手无策,难以度化的,所以,我们对邪见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时刻警醒自己,以一佛乘为正法,勿生邪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东方松林
东方松林
先修忏悔,再修改过,再行善,再修禅定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一部所求皆得的经,求财得财,求官得官,求寿得寿。

这部经功德极大,受持一遍即是对佛的法供养,对诸菩萨的法供养,比一般的七宝供养功德大许多,且又能所求皆得。因为受持这部经,佛见其人已成佛道,视为亲近之人,常加眷顾,所以后福无尽。这部经如如意珠,如果至心持诵,其效果是很好的,持诵到300部时效果尤其明显。

共修《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发愿文:

为了十法界一切有情众生,成就无上佛果,获得究竟解脱,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切有情众生,资财丰盛,欢喜充满,吉祥安乐,而共修念诵此《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無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普光明藏会上佛菩萨(三称)

南无一切龙天善神金刚护法护咒圣众(三称)

净 身 业 真 言
唵,修 多 唎,修 多 唎, 修 摩 唎,修 摩 唎,娑 婆 诃。(三遍)

净 口 业 真 言
唵, 修 利 修 利,摩 诃 修 利, 修 修 利,萨 婆 诃。(三遍)

净 意 业 真 言
唵,嚩 日 啰 怛 诃 贺 斛。(三遍)

安 土 地 真 言
南 无 三 满 哆,母 驮 喃, 唵,度 噜 度 噜, 地 尾 萨 婆 诃。(三遍)

普 供 养 真 言
唵,誐 誐 曩,三 婆 嚩,伐 日 啰 斛。(三遍)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奉敕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shè)城耆阇崛(qí shé jué)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wǎng)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
尊者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shè),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
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tà)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
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
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㤭(jiāo)慢。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hūn)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
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
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
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
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
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
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zàng),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zàng)?
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zàng)。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cáng),是故名为普光明藏(zàng)。
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
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zàng)。
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
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
我今在此耆阇崛( qí shé kū)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
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补阙真言
南无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 佉啰佉啰 俱住俱住 摩啰摩啰 虎啰 吽 贺贺 苏怛拏 吽 泼抹拏 娑婆诃(三遍)

补缺圆满真言
唵 呼嚧呼嚧 社曳穆契 娑诃(三遍)

三皈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发愿偈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回向偈
回向文一

诵经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回向文二

一者回向,普光明藏,现量实证,同登觉岸;

二者回向,佛果菩提,速疾圆满,证无上道;

三者回向,法界众生,离苦得乐,同生净土。

回向文三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回向文四

愿以此功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

回向文五

回向所有参与《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共修的师兄,学佛路上违缘消除,顺缘增长,早证菩提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为,实用主义是对人性化最大的包容,在一个以实用主义为灵魂的空间里,时间的游走终会成为一场追逐完美的旅程......榜样设计→(业之峰·武汉·简欧风格赏析)#英
  • 但意外的是,周九良竟然特意跑来跟他说,“亮老师,我特别喜欢看你的视频”。但意外的是,周九良竟然特意跑来跟他说,“亮老师,我特别喜欢看你的视频”。
  • “实际”就是“真如本性”我们要证的。佛到这个地方来,供养佛,请佛住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法,给佛、佛的弟子们使用,产权是给孤独长者的,给孤独长者没有把这个地方送给释迦
  • @卡布叻_周深 丸an大哥!!! 昨天是2021年1月29日,是露比娅发歌的日子。这歌太绝了,高低音区的音色都是绝色,每个咬字都是最优解。那个flower真的是
  • !故望cjad公司针对唐/九/洲先生名誉权受侵害一事启动司法程序的诉讼追责,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 Lkk新娘 | 定妆照分享喜欢简单大气的造型,妆面干净清透,古典明丽。中式介于龙凤褂与秀禾服之间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方新娘的含蓄美更演绎了灵秀婉约的中式情怀。
  • 喜欢足球、音乐、看书、旅行,偶尔参加比赛,有些音乐细胞,有时间会做一些动物保护志愿者工作高端婚恋 单身男女 同城相亲 喜欢王一博的粉丝朋友一定都有很多兴趣爱好,
  • !!
  • 为了避免投资者陷入投资误区,格雷厄姆在他的著作及演说中不断地向投资者提出投资法则:一、投资法则1.做真正的投资者格雷厄姆认为,虽然投机行为在证券市场上有它一定的
  • #郑号锡时光日记簿##郑号锡沐光少年# 【那年今日|141231】官推更新 大家很冷吧ㅠㅠ???我能给你~的只有这个暖宝宝哦~~~~~咔咔咔咔咔用着这个稍微再
  • #热门楼盘推荐#【龙口市龙口中南熙悦】价格:约6900元/㎡全部户型:三居室(120㎡) 四居室(130㎡)楼盘概况:龙口中南熙悦,中南置地入烟第三子、中南TO
  • 鲜肉拼盘的肉好嫩滑 总之非常满意 爱住了[抱一抱]✔️潮汕家乡菜馆生腌还行 没有想象中好吃 应该不会再吃第二次了✔️韩香馆挖到一家开了很久的韩料店阿姨态度好好
  • 入目的即是风景,原谅的即是宽容,退让的即是慈悲,不争的即是智慧。#分享欲#分享欲本来就是一种爱啊 但如果一次次的分享都被无视 或者换来了冷淡的回应 那它就会渐渐
  • #阳光信用[超话]#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日行一善,我们不但会收获一份感激,也将收获一份好心情;日行一善 ,我们的心灵会得到净化,道德素养会得到提升;日
  • ️今晚0点,+7也推荐过的椰汁‍♀️【29.8】菲诺 0糖椰汁180ml*10袋到手10袋,折合一袋只要2.98 ,生产日期新鲜,但保质期只有45天,可以常温
  • 赵磊 | 新歌MV像看音乐剧真的有被赵磊新歌MV惊喜到,水下拍摄的尝试,种种困难的克服,只为了最好最极致的展现与表达。重建关系的努力无论如何都是艰难的,而作者还
  • 另外,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达不到比赛的要求,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康复,极有可能缺席2020-2021赛季。我们《辽望体育》的资深篮球记者独家记录了辽宁男篮备战的全过
  • 是因为黑面给我太大压力了吗?他的出现让我能做我自己,想哭就哭想闹就闹,就算我顶着素颜,头发油糟糟的,他也会说老婆真好看。
  • [在这里我放几个我认识的“有幸被艾斯比提名的”娃,他们有人喜欢,他们或许是一些人的信仰,一些人最喜欢的人/纸片人我不是圣母也不是纸片人拥有灵魂论制造者但他们绝不
  • 当阴和阳相等的时候,这个天平就是平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阴阳二气对等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这是题外话了,我们要理解的关键是:中医讲的正常,就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