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这几天把《扫黑风暴》给看完了,这个题材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系列,继《人民的名义》后又一部真实的事件被拍成了电视剧。这是真实的人性,真实的事件,我去百度了一下,据说现实远比电视剧残酷。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真正对比我们的生活中的那些琐碎,我们真的幸福太多了。故事的主人公被诬陷为黑警,断送了大好的前程,背了骂名,自己的师父被害死,身边扶持,救他命的大哥被害死。整整14年,人有多少个14年,又几个人能背负着骂名坚持正义查找真相14年。剧里的李成阳背诵了一句普希金的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世间之事皆是如此,问题很多,接踵而至,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网,压得人喘不过气,可能受了委屈,可能受了冤枉,可能有很多事解释不清,很多人不理解,做自己该做的事,保持善意和良知,总有一天一切都会真相大白。也总有一天你会遇到懂你的人相信和支持你的人。而你经历的这些终将成为你的财富。

反观我的人生,让我成长最大的,也是我最落魄困窘的那几年。这些经历虽然不值一提,可能和很多人比起来只能算是鸿毛。但是真的让我明白很多道理,放下了很多事,看清了很多人。我在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里直视过人心,我也曾经期盼日子能够快些过去,现实是越逃避痛苦就越深刻,直到我接受发生的一切,这里的接受,不是自暴自弃,而是我允许一切好与坏,我允许自己经历,慢慢放下抱怨,虽然这个时间我用了很久,并且曾经一度陷入深渊想要放弃。但神奇的是当我真正接纳和允许而不是抗拒的时候,我反而释怀了很多。我开始能够去接受所有的伤和所有的恶,无论是他人的还是自己的。当然我不是变得冷漠无情,相反我更能敏锐的察觉事件和人背后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绪和源头。于是我逐渐可以放过自己。直到很多年后,我看了很多关于灵修的书。他们无不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是“假的”而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完全的意义是找到真的自己,活出真的自己,于是我们需要借假修真。

我们的社会与生活给了我们很好的条件,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不是你所看到的那么简单,但是也可以是你所看到的那么简单,不要太沉溺在喜与悲中,多观观这些人和事背后的自己,这才是意义。

【“制定了目标却无法走向它”,也许因为你错失了生命的“意义感”】人类理解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最近一直在看亚隆的书。存在主义系列的书,总是关涉那些生命深处的、本质的东西,需要不断地思考、感悟,所以总感觉读地很慢。
为了加速阅读,我已经学了一些快速阅读法,不过还没有在这种书上试验过,不清楚会不会有所帮助。
看亚隆的书,感觉他就像个天使——真诚、毫无保留地描绘出自己和来访者的“相会”。今天,就亚隆的启发,我们来谈谈“无意义感和价值”这个话题。

01
存在主义视角的“意义”
人类是一种追求意义的生物。
不幸的是,我们是被抛入(萨特的说法)到世界上的。如何在本来没有意义的内在世界,创造出一个“意义”,足以令我们“忍受”生命的无常和诸多痛苦,这就成了人一生的课题。
按照亚隆的说法,绝大多数“病人”(他所指的病人不仅指去寻求心理治疗/咨询的人,还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都因为缺乏生活的意义感而饱受折磨。
人们需要意义感来满足自己,对抗从空虚、无意义感产生的焦虑。一名来访者的话表达了这一点:
“我觉得十分空虚,每天晚上看电视让我觉得自己毫无目标,毫无用处。”
“如今我已50岁了,却依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无意义感”的焦虑呢?
很多人会通过立flag、定目标来“感受存在”。
尽管督促自己“要自律”,面对这些官宣的或者自我宣告的“目标”,很多人却往往走不下去,没有足够的心力去执行计划、坚持行动。
很多人对此会开始自我怀疑,越定目标越挫败,越努力越达不成。其实,这还真的不是“自律”、“意志力”之类的问题。
需要好好审视一下:
你是在用这些目标逃避无意义感引发的焦虑、填充自己的生活,还是在朝真正符合自己生命发展的方向前进?
符合自己生命发展方向的目标,或者是顺应你的天赋和优势的,或者是令你感到非常喜悦、焕发生命活力的。
此外,当你真的走在符合你自己生命的轨道上时,你不会去想“达不成”怎么办,因为你最要紧的目标只有这一件,这个目标和你生命的存在本身是紧紧相连的。成功、失败;达成、达不成,在你都不再是问题。你可以停下来休息,也可以继续,但是你深深地清楚你在“对”的路上,你愿意把你有限的生命能量倾注在这里。

有了这样一个“方向”,再制定目标就不会迷路,不会出现上面那种无法坚定地走向目标的情况了。
所以,存在主义视角中的“意义”,是用来抵御“存在性焦虑”的,我们生来面临的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内在世界,必须要从无中生“有”,一个人才能从这种“没有意义”的焦虑中解脱。
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意义”感,无法用头脑来判断,必须用心来寻找。这个“意义感”是只属于这一个人的,也是顺应这个生命发展方向、顺应这个灵魂的进化方向的。
只有这样的“意义”,才能让一个生命充盈饱满;只有这样的“意义”,才对一个生命而言,是有效的。
02
“意义感”直接关涉“自我价值”
当一个人感觉生命毫无意义的时候,可能会不想要活着。这其实是在说,“我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
这里比较复杂,有一个“自我价值系统“存在,影响着你对于“意义感”的感知。你的自我价值感是如何建立的,是否有一个核心稳定的自我,不受外在的评价系统影响?
整合破碎的“自我感”是不大容易的,但这是很多寻求自我成长的人都在做的事情。只有把破碎的自我拼凑、整合好,才能拥有稳定的“自我价值系统”。大多数感到生命没有意义的人,是在这里还没有做好。
上文提到过,只有建立真正“符合自己生命发展方向”的目标,不是为了对抗无意义、填补空虚,才能畅通无阻地走向它。
但找到“生命方向”的前提,是已经建立好一个“自我价值”系统,换句话说,就是“知道自己是谁”(指剔除了一切“身份”的自己,作为一个生命存在的自己)。那些因为找不到生命意义而苦恼的人,其实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是谁”。
如果自我价值感很稳定,在面对“意义感”时可能会比较轻松。只需要接受“必死”这一事实(存在主义四大主题之一),然后考虑「怎么样去活」就可以了。
这又关涉到了「存在」的另外两个议题:死亡和自由。「怎么样去活」,意味着「怎么样向死而生」,「怎么样去承担焦虑,做选择」。死亡和自由都是巨大的存在性焦虑。
死亡总能够让人觉醒。
人们往往能够在死亡面前洞悉自己过往的“无意义”的生命模式,听到自己生命的“呼喊”,进而产生巨大的改变,做出一些真正具有创造性的、符合生命发展方向的选择。
亚隆指出,当意义指向自我之外的事或者人的时候,那种意义感往往更深刻、更有力量。他的意思是“做一些利他、服务、奉献的事情等等。”
最后,对于“无意义”问题的处理方法,亚隆提出了建议:“我们必须做的是投身于所有可能的意义之一。「卷入」是最重要的。”他还援引了佛陀的教导,“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不能教,个人必须让自己完全沉浸在生活的河流之中,这样,问题就不会存在了。”

03
灵性视角的“意义感”
投入存在、充分体验“意义感”的不同可能性、试错、奉献,这些寻找“意义感”的方法都没错。但是,这些寻找“意义”的方法,都是依托外在环境的。
这样找来的意义,也许真的符合我们生命的发展方向,却未必可以令我们坦然、喜悦。
存在主义战士萨特,并没有因为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就获得充盈感、变得喜悦。他给自己寻找到的意义,是“战斗”,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奉献和服务。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令他快乐或喜悦。他没有战胜焦虑,死于长期药物滥用导致的身体疾病,他带着自卑阴影、操纵的渴望走完了轰轰烈烈的一生。
如果萨特这样的人生是你的追求,那就完全不需要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了。“意义”的确不是“找”来的,是你所“创造”的。只要充分地“卷入”存在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想要的,是尽可能让自己舒服地、充实地、喜悦地过好这一生,对“意义感”的认识可能需要再进一步。
从灵性视角来看,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反反复复地体验不同的人生,是灵魂成长、进化的需要。因此,你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有意义。
佛陀曾教导人们,“烦恼即菩提。”我想,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存在即意义”。可以完全面对烦恼,允许烦恼存在的时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问题其实是抗拒的态度带来的。
存在和“意义感”,也是这个道理。意义本身是只有人类才追寻的,一只蚂蚁、一只鸟儿不会思考这个问题,也能过得很好。不考虑“意义感”,一个生命本身也具有智慧运转良好。

但我们不是鸟儿,也不是蚂蚁。我们有一颗功能强大的大脑,事实上,我们是唯一会被自己的头脑(念头、想法)所折磨的物种。因此,思考清楚这个问题是非常好的,有助于我们进入灵性视角,对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有更深的理解。而这些,会让我们的生命运转得更好。
那些“无意义感”,是作为一个生命本身的“呼喊”,它在祈求这个生命的主人,把能量导向那些真正能激活这个生命的活力的领域。

我们需要找到那些“如己所是”的存在方式。
假如,请你列出50件想做的事,放入三个同心圆里。在这些事之中,一定有一些是最核心的,是你作为这个生命无法舍弃的,也是最能够发挥你的天赋和才华的。可以作为你这个生命的存在方式,就是“如己所是”的。
我们也可以参考占星学的视角,通过个人星盘,比较直观地看到此生的灵魂进化方向、天赋特质、冲突模式、最重要的议题等等,从而绘制出“如己所是”的样子。
总之,从灵性视角去看生命的“意义”,有两层含义:
首先,这个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它的存在是为了灵魂的成长、进化面对和跨越种种生命课题,体验不同的人生,增长智慧。
其次,意义感,并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深深地根植于这个生命本身的内部倾向性。找到那个“如己所是”的,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方式,就找到了自己在这个物质实相中的存在意义。

更多“荐书、灵性成长、心理学“相关文章请关注公众号“默拾趣”(Mo-shiqu)。我是媄仪,一枚成长中的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者。陪你一起慢慢走,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成为你自己

#人的一生到底该追求什么#
想要知道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你得先搞清楚自己的精神世界处理哪个阶段。因为,不同阶段,你追求的东西是不同的。哲学家尼采将一个人一生中可能会发生的精神变化归纳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骆驼、狮子、孩子。
☆ 第一阶段:骆驼
什么是骆驼阶段?在我们的印象中,骆驼一直都处于被动状态,总是听命于外界,总是在遵从,尤其是传统和权威。

所以,当精神处于骆驼这一阶段时,就意味着你一直是处于“我应该”的状态。这时,你会被动的、不知不觉的接受各种来自外界的要求,包括传统道德观、主流价值观、父母的命令、师长的要求、周围人的建议,并被这些外在要求牢牢的绑住。比如︰你会常常听到身边人说“你已经三十岁了,你应该结婚了”;或者“你的同学们都有小孩了,你应该生娃了。”于是,在你三十岁时,就匆忙嫁给了刚刚约会两次的相亲对象,而在你看到周围同学都生娃后,你也决定马上备孕。这些决定,似乎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做的,但其实,在它们背后都有一个“我应该”。 在这种“我应该”的魔法式语句中,你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决定,在不知不觉间做出了依从于外界声音的选择。因为,对骆驼来说,它是感受不到“自我”存在的。“自我”只是一个词,只是一个模模糊糊、或有或无的东西。可是,一个人究竟为什么会陷入这种“我应该”的思维呢?

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这是心理学家霍尼给出的解释。这种从外在世界中寻找到的被别人喜欢的“自我”标准,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但是,一旦想要根据外在标准来创造一个理想自我,我们就可能会跟自己内在的真实自我失去联系。殊不知,那个真实自我正是我们生命力的源泉。所以,与内在真实自我的失联就意味着我们生命力的源泉被切断了。而这也是导致现代人陷入各种精神问题以及持续痛苦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我们逃避选择的自由,是因为从潜意识来说,我们并不想为自己负责任。哲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这本书中说:“给我自由吗?千万不要给我自由!因为随着自由而来的是要负责任啊!我一有自由之后就自己做选择,选择之后就做我自己,但是我做不起啊!”你可能会觉得这怎么可能,我很想要自由啊。但事实却是,这种逃避选择自由以及不想负责任的想法,大多都不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而是存在于我们潜意识中。在没有意识到这种“逃避”潜意识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在这么做了。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大多数人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甚至一辈子,都一直处于骆驼的精神状态中。所以下次,当你在用“我应该”这个语句时,就要提醒一下自己:我是不是正处于第一个“骆驼阶段”呢?如果是这样,你就需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所谓的“应该”到底是我在不知不觉间受到了外在的影响呢?还是我自己的真实渴望呢?我想,从这个问题开始,“骆驼”就要开始慢慢蜕变了。

☆ 第二阶段:狮子
随着意识水平以及自我认知程度的逐步提升,骆驼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终于有一天,它从骆驼变成了狮子。这时,它已不再是一个能被外在力量驱使,心甘情愿在沙漠上负重行走的骆驼了。它成为了万兽之王,它有着强大的渴望,它不但不想被人束缚,还想反抗,还想斗争。

所以,狮子代表的就是一种具有主动精神的力量,它想突破所有的困难。这时,传统和信仰已经破灭,它要展现自由的精神。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些困惑:曾经的骆驼是那么的顺从,如今的狮子却是这样的凶猛,这种精神上的转化究竟是如何发生的?骆驼究竟是如何变成狮子的?关于这一点,尼采在书中用了一个隐喻-如果想要从骆驼蜕变成狮子,就得跟巨龙进行战斗。这条巨龙的名字就叫“你应该”。其实,这条巨龙代表的正是“你自己”,那个你要去超越的自己。在书里,尼采将这条巨龙描绘成一个金光闪闪的有麟动物,每片鳞甲上都闪烁着金光灿灿的“你应该”,但这条巨龙正是骆驼本质的化身。骆驼如想实现超越和改变,就得战胜这条巨龙,克服自身“你应该”的特性。只有这样,骆驼才能变为一头狮子,才能实现“我要”的状态。从表面看,这是一场两个对象间的战斗,但实际却是骆驼与自己的战斗。所以,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自我超越。我们建构人生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起点往往是问题或痛苦。而当我们明确了困扰自己的问题,并能解决它的时候,就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而我们的人生就是围绕着一次次的自我超越而展开的。每一次,我们超越的都是自己,不是别人。

从骆驼到狮子的超越也是如此。当骆驼成功战胜巨龙的时候,就会进入到狮子的精神阶段,也就是“我要”的阶段。“我要”意味着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索要的状态。这就意味着,我不再去听命于以往的主流价值观、顺从于别人的要求,我要把那套隐形枷锁击得粉碎,我要去争取我想要的。我之前辅导过一位女士,虽然她已结婚生子,但依然属于“骆驼”阶段,辅导结束时她跟我说:“一直以来,我都随波逐流的活着,大学毕业了就找工作,谈恋爱了就结婚,结婚了就生孩子。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我不能再这么随大流的活着,我要去过我想过的生活。”从这段话中,你可以看到,这位女士之前一直处于“我应该”的骆驼阶段,但现在已经有了“我要”的意识和决心,开始了从“骆驼”到“狮子”的蜕变之旅。当然,接下来的蜕变不会容易,就像“骆驼”跟“巨龙”战斗一样。但只要这种意识一旦生根发芽,假以时日,相信就会有打败巨龙的一天。

☆第三阶段:婴儿精神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婴儿阶段,即“我是”阶段。为什么尼采会将精神发展的第三阶段比为“婴儿”?尼采说:孩子是纯洁,是遗忘,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游戏,一个自转的车轮,一个肇始的运动,一个神圣的肯定。这代表着:婴儿永远是一个新的开始,有新的希望,意味着肯定当下一切永远可以重新开始,也意味着新的自我的诞生。

虽然尼采有给解释,但对他的解释大家众说纷纭,而我也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理解。后来,随着我人生经历越来越多,思考越来越深,我觉得也许已经找到了我的思想。为了更深入的理解尼采所说的第三个精神阶段,我想参照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复归于婴儿”。什么是“复归于婴儿”?它说的是一种不为名利、知识、欲望所累的状态,很像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的“本己之人”,也就是达到本真的人。所以,在“复归于婴儿”的状态中,人会拥有一种超越“欲”和“知”的状态,会进入一种空灵的状态。而空灵代表的是自我界限的消亡,自我是由过去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搭建起来的,一旦归零,没有了知识和经验的支撑,人就会变得天真。但恰恰是这种天真,让人充满智慧。如果说知识是自我,智慧代表的就是自我的消失。

知识使我们充满信息,智慧使我们成为绝对的虚空,但那虚空又是一种新的充满。当我们放弃幻想,不再总是跟随欲望;当我们放下执念,不再认为自己能够掌控一切,这种空灵的智慧就会到来。庄子、陶渊明,肯定都是活出了尼采第三境界的人,他们都是活在一种本真的、空灵的、智慧的、“我是”状态中。另外,“复归于婴儿”可能还代表了一种内涵。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婴儿是活在原始合一中的,自己与世界完全合而为一。但大多数人的一生实际都处在内心与头脑冲突、自我与外界冲突等种种冲突里,永远都达不到婴儿那种“合一”的状态。而当达到“合一”状态时,就是“我是”,这就是一种Being Myself的状态,我真正成为了我,成为了那个最为本真的我。这就是结合了老子的“复归于婴儿”后,我对尼采精神第三阶段“婴儿”阶段的理解 - 空灵的智慧,以及合一。

最后的话这就是尼采的“精神三变”理论:骆驼阶段是“我应该”,这时肯定传统;狮子阶段是“我要”,这时怀疑一切、破坏一切,会反抗和斗争;最后的婴儿阶段,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这个变化的过程,隐含着极强的自我超越性,这也是尼采对人类发展的一种期盼 - 人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发现未知的自己,挖掘自身的潜能,达到更高一层的境界。这是一个从遵从到探索,再到自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无”到“有”,再到“超越有”的过程。也是一个从Doing (做) 状态到Being (存在)状态的过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嘟宝日常##今日食记# 早餐:十拼卷卷➕豆浆(小甜甜给我幸福快乐 每周周末定定心心吃点小甜甜真开心真幸福午餐:白菜炖老豆腐金针菇nene➕清炒茼蒿➕米饭(麻麻
  • 一个人的高度,来自一颗豁达的心。一个人的高度,来自一颗豁达的心。
  • 笑薯,每集都能听到大哥的白头发滋滋往外冒的声音,怪不得说这剧叫《乔家的五个倒霉蛋儿》乔家五个孩子都单纯善良,婚姻上都吃了亏,五个孩子目前三顶绿帽,貌似后面七七也
  • 》叶娇李策《许晴絮贺齐斯》 《拒当总裁的舔狗后,她被辞退了》周寒之孟南絮 《林星遇谢祈佑》《沐云烟靳延》《沈絮邵霆》谁都不是超人,谁都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
  • 你不生分别,就没有世间相续、业果相续、众生相续,这三种的相续因缘都没有了。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 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
  • #幻身如梦[超话]# 「若菩薩摩訶薩以應一切智智心,用無所得為方便修一切智;若菩薩摩訶薩以應一切智智心,用無所得為方便修道相智;若菩薩摩訶薩以應一切智智心,用無
  • 方大特钢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2,323,863.22万元,与2021年的2,167,939.25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了7.19%。方大特钢202
  • 把种子单独种在小花盆里,如果在大花盆里种植的话,每个种子之间需要留出至少3.8厘米的空间。在早春时节,从冰箱中取出种子,种在填满了肥沃土壤的花盆里。
  • 看到后半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小学生,于是把bgm从人生進行形切到了キミの記憶。同样在榜的还有安东尼·霍洛维茨《一把转动的匕首》(暂译)!
  • 而正因为它是一种腾挪,特别是当它涉及到未来财富的腾挪时,市场的预期就成了其命门,当所有人都认为某一种金融化的物品可以赚钱时,它的价格就一定会被市场的预期抬高,这
  • 澳洲硕士与英国硕士哪个好⁉️全方位对比‼️2024年QS排名出炉,澳洲让人眼前一亮多达6所大学进入全球前50,让不少想出国留学的宝心动不已·今天臻臻就来分析:英
  • #只到场##没立场# , #戦地记者# ,#实证## 分享# #只到场##没立场# , #戦地记者# ,#实证## 分享#20240302唐师曾: #只到场#
  • 不过也可以看出,这两类药都是阻断流感病毒快速复制,【所以在出现病症后48小时内使用最佳】—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免疫系统通常已经能有效阻断流感病毒进一步在体内的复制
  • 马斯克说这个人工智能比美国落后一年,如果我们努力会赶上,记得美国制裁华为台湾那个带眼镜的董事长说大陆十年芯片都不用想,现在看看他是不是把自己脸打的拍拍的,美国急
  • 比如说你在国内平台把近半年一年卖的好的产品,然后做一个属于自己的链接,然后用链接在Facebook脸书这平台上通过投放广告的方式去曝光,这里投放的金额控制在10
  • 5、【望舒】望舒源于《楚辞·离骚》中的“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楚地文化中的为月驾车之神,也可指代月亮,用以给男孩取名为借喻期望与祝愿,将月神望舒优
  • ”​她答:“因为他们要吃苹果,可是苹果都掉地上了,他们很难过”​我问:“那,他们后面的是啥?”​她答:“爸爸,妈妈,还有宝宝,想要吃苹果,苹果不小心给掉了”​我
  • 变了,做错了,能四十岁左右放弃8位数钱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小❤️❤️的每日碎碎念# 记录昨天基础园的麻辣香锅很一般但是我还是都吃完了不会再点了茉莉花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