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监提示#【当心!不是所有的菜都能凉拌!别怪我告诉你晚了】
  天气一热,食欲也跟着下降了,比起油腻腻、热腾腾的炒菜,凉拌菜似乎更受欢迎~而且清爽的口感总让人觉得吃了不会胖,更符合夏季要减肥的理念~
  但是,凉拌菜可不是随便吃的,很容易出现意外……

案例
  前不久,四川成都市民蒲女士,一家4人在吃晚饭后不久,接连出现了恶心、腹泻、发热等症状,随后连忙拨打了120被一起送进医院。
  最终,经医生诊断,这一家是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而源头正是晚饭时吃的几枚凉拌皮蛋。

一、凉拌菜,存在2大风险
  凉拌菜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比如常见的素类凉拌菜,一般只是洗净了直接用或是短暂焯水后,再加入调味品拌制而成,其主要存在两大风险。

1、未经高温烹调,微生物感染风险更高
  和热菜相比,凉拌菜大多缺乏高温处理过程。即使食材经过焯水处理,但为了保证口感,时间也非常短,所以残留的细菌微生物相对会比较多,而夏天气温高、湿度大,很适合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

2、受卫生、储存条件影响大
  倘若制作过程中,因卫生条件差或操作不规范,如制作凉拌菜的原料没有洗净,或做好后储存时间过长或储存温度不够低等,都会给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创造条件,进一步为食物中毒埋下隐患。
  之前有一项关于凉拌菜微生物污染状况的调查,发现其中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都有一定比例的检出率。
  一般情况下细菌性食物中毒会造成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但对于年幼、年老和其他免疫力低下的人,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死亡。

二、不是所有菜都适合凉拌,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凉拌菜
  像萝卜、黄瓜、西红柿、卷心菜、冰草等都是可以直接凉拌吃的,而有些菜则是需要焯水后再凉拌的——像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菜花等,焯水后纤维素更易消化,口感也更好;含草酸多的蔬菜,如菠菜、竹笋、茭白等,焯水可以去除草酸,以免影响钙质吸收。
  还有一些蔬菜则是不适合用来凉拌:
1、不适合凉拌的菜
①淀粉的蔬菜,如土豆、芋头、山药等必须熟吃,否则其中的淀粉粒不破裂,人体无法消化。
②一些豆类,如云豆、毛豆等含有有毒蛋白质,生吃或者简单的焯水,都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即使要凉拌,也一定要先将它们煮熟煮透。
③豆制品、荤菜避免凉拌,因为其中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这种物质在煮熟后很容易产生变质,凉拌菜无法通过加热的方式清除食物中的细菌等,自然也会面临更高的食物中毒的风险。

2、不适合食用凉拌菜的人群
  胃肠道消化不佳或处于胃肠不适状况的人群。凉拌菜的熟制程度较低,相比热菜更不容易被消化,还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尽量不吃凉拌菜。
  老人、儿童和孕妇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随着气温升高,肠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而此类人群更容易中招,所以并不适合吃凉拌菜。

三、食材选不对可能比吃肉更易胖
  若是用含水量比较高的茄果、瓜菜和叶菜类,热量的确比较低,吃起来负担比较小,不太容易长胖。但还有一些凉拌菜则可能比你吃肉还容易胖:

1、腐竹
  它是豆浆冷却后,其表面凝结成的一层薄膜,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同时它的脂肪含量也很高,100g的腐竹的热量是457大卡。要知道100g瘦肉也就143大卡,所以还是少吃为好~
2、花生
  做凉菜时,花生不仅可以当成主材料,也可以当做辅料,增添香味。但100g花生的热量大约是313大卡,也是不宜多吃的。即便当坚果食用,每天也最好不超过20克。
3、猪皮冻
  这道凉菜北方比较常见,是由大量的猪肉皮熬制而成,蛋白质高、油脂更高,吃多了不长肉才怪。
4、鸡爪
  醋泡鸡爪、泡椒凤爪,是很多人喜欢的小食,一个接一个,啃得停不下来~

  但别看鸡爪没什么肉,吃起来也不油腻,但热量却不容小觑——1个鸡爪的热量大约有76千卡,4个鸡爪就相当于吃了2小碗米饭。
5、沙拉酱
  蔬菜水果沙拉是很多人都会选择的低脂健康餐,主料没有问题,但是里面的沙拉酱却是“热量魔鬼”——沙拉酱的含油量约80%,且多是饱和脂肪,每100克约有725大卡,比肥肉还厉害~
  除了沙拉酱、蛋黄酱、巧克力酱、芝麻酱、油辣椒酱等都是高热量酱料,能少吃就少吃。日常拌蔬菜果蔬,更推荐用油醋汁、柠檬汁、黑胡椒、酸奶等。

四、安全享用凉拌菜,牢记这5点
①注意选择新鲜的食材,蔬菜水果冲洗干净。
②处理过程中的菜刀、砧板、容器需要生熟分开,及时清洗厨房用具,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减少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的机会。
③凉拌菜中可以加点醋或蒜泥等有一定杀菌作用的调料。
④凉拌菜最好现做现吃,并尽量在2小时内食用。如果不能及时吃完,需放在冰箱中冷藏后尽快食用,但不可隔夜。
  一般食物在常温储存下,经过约四个小时,细菌即可繁殖到足以致病的数量;而蔬菜即使放入冰箱存放,超过24小时也会生成亚硝酸盐,不宜经常食用。
⑤尽量不要在外购买凉拌菜,若是要买,也要选择正规的、卫生状况良好的地方。

来源:科普中国

茅台酒老打着储存3――5年酒出厂?其实并不是它的“原浆酒”出厂!这一点最容易搞混淆。茅台对外说它的基酒3――5年需要勾兑才能出厂。一旦勾兑的低度出厂酒需要一两年尽快喝!高度酒要三四年喝最适宜,千万不能当做收藏酒去喝,否则会慢慢变质。因为勾兑的茅台酒里面添加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我想大家心中都有数。这就是茅台酒瓶为什么不透明的原因。因为它害怕酒质曝光。曝光酒质变质更快。这就是它添加了“一些东西”的原因。勾兑茅台酒里面还有一种叫千分之一的“老酒”。白酒厂这种老酒一般可能会储存2――4年。也可能储存4――6年。白酒厂这种老酒一般不会超过6年储存。因为超过了这个最佳含量的酸酯醛酮时期,它的酸酯醛酮含量会逐年减少,也会增加白酒厂生产成本。虽然微量物质减少了一些但酒质越放越精华。20年,30年都是在慢慢减少,酒度也会逐渐降低,只要酒度降度还不是太低?那么它的酒质会越放越陈香。只要酒度还是很高?如果对储存器皿又有特别严格要求那么存放50年以上,都没有问题。否则就不会叫百年“古代原浆酒”了。因为这种老酒就是“古代原浆酒”。它一般是单独储存陈酿。也叫“年份酒”。“古代原浆酒”对现代人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梦而已。因为当下整个白酒市场都被“勾兑”二字充斥着。茅台它会让消费者百分百享受“古代原浆酒”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茅台勾兑酒它要赚暴利。单独喝千分之一的“老酒”那是好酒。如果用它来勾调(勾兑)那就是好比参假的“蜂蜜”了。勾调(勾兑)的茅台如果再放3――5年?谁敢再喝?不怕变味吗?茅台酒瓶为什么不是透明的?这就已经说明了现实存在的问题。茅台所谓的“年份酒”到底是真“年份”还是假“年份”我想大家多少能感觉到它的真实性。真“年份酒”肯定是有的。不过成本大,出酒率极低。一般消费者可以做个好梦而已。假“年份酒”是遍地开花。消费者只有挨刀受宰了。所谓的真“年份酒”就是百分之百的“古代原浆酒”它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茅台酒能做到吗?茅台都做不到,五粮液也做不到。其它的酒就更不要说了。
什么是“古代原浆酒”?很简单:就是不勾调(不勾兑),不加浆(不加水),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的酒,其中“不勾调(不勾兑)”包括老酒之间、老酒与新酒之间都不勾调(不勾兑)。
如果大家撇开“勾兑”,纯粹的“浓香”、“清香”、“酱香”哪个好喝?本人可以肯定地来回答你――浓香。为什么?因为浓香型白酒是由好几种粮食酿造而成的,所以好喝。而清香与酱香基本都是一种粮食酿造的,酱香可能稍微多一种。但酱香绝对没有浓香粮食种类多。做酒的与喝酒的人应该都知道,酿制白酒的粮食种类越多?粮食发酵出来的香味就越浓,它的酸酯醛酮含量也越丰富所以就越好喝。既然酱香的粮食种类没有浓香型粮食种类多?那么想与众不同怎么办?那只有在勾兑上做“文章”了。谁是勾兑大师――茅台院士也。
(首届湖南收藏家刘广文先生撰写于2021年3月25日) https://t.cn/z8L3VZO

“背奶妈妈”:给“37度的母爱”一个保鲜空间
法治日报——法制网 2021-03-15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莹

  今年1月14号,女演员热依扎在微博晒出了两张自己工作期间的“背奶日常”照。一张是她赶火车时在车站“背奶”,另一张是在荒郊野外的拍摄地“背奶”。这条微博一经发出,就引起公众热议,也引发了众多职场“背奶妈妈”的共鸣。

  在全社会提倡母乳科学喂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在重返职场后,开始选择以“背奶”的方式来维系这份“37度的母爱”。但与此同时,国内公共场所配套的母婴室(又称“哺乳室”)十分缺乏,用人单位设置母婴室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些“背奶妈妈”不得不东躲西藏、偷偷摸摸地吸奶,有些妈妈因为顶不住巨大的精神压力,只能被迫断奶。

  因此,如何才能让“背奶妈妈”打赢这场哺乳权益保卫战,让这份“37度的母爱”能够持续保鲜?这个难题是时候该解决了。

  “背奶”解决母乳喂养难题

  “背奶”是指,职场妈妈在重返工作岗位后,将专业的吸奶、储奶设备打包带到单位,利用工作间隙完成吸奶、冷藏、保存等一系列操作,等到下班后再把吸出的母乳和设备背回家,让宝宝即使不在妈妈身边,也能顺利喝上母乳。

  热依扎的“背奶日常”之所以能引发大家的讨论,是因为照片里的细节生动展现了“背奶妈妈”这个群体时刻都要面临的尴尬境地。在拍摄电视剧《山海情》时,热依扎刚生孩子不久,选择母乳喂养的她只能带宝宝一起进组。赶火车时,为了保障宝宝的“口粮”,她穿着宽松的外衣,里面“藏”着正在工作的全套吸奶设备。

  有人质疑她在大庭广众之下吸奶实在是有碍瞻观。但曾经历过母乳喂养的妈妈都很清楚,当面临着涨奶的疼痛、赶火车的匆忙和高频使用中的车站母婴室,形象和体面已经太不值得一提了。

  除了在车站“背奶”,热依扎在拍戏时还在车里背过奶、在化妆时背过奶。在荒郊野外拍戏时,她还要提前准备好干净的水,在车里清洗全套的吸奶设备。

  如果说演员这个职业的灵活性、机动性无法代表大多数的职场“背奶妈妈”,那在福建省福州市某事业单位任职的办公室职员刘晓晨则道出了这个群体大部分人的心声:“这个‘背奶’的‘背’字实在是太形象了。我们单位不仅没有哺乳室,连存放母乳的冰箱也没有。我每天上班不仅要带上电动吸奶器、集奶器和清洁用具,还要带上蓝冰保冷奶包,保证吸出来的母乳不变质。”

  此外,她还准备了便携式紫外线消毒柜和沥干盒,用来消毒和存放吸奶器和储奶器具。

  其实,与“背奶”的辛苦相比,在单位如何完成“吸奶程序”才是刘晓晨最头痛的。

  职场“背奶”坚持不易

  根据第一财经2019年3月发布的《中国城市母婴室白皮书》,我国内地所有城市总共拥有的母婴室数量仅有2643间。在已配备母婴室的城市中,只有7座城市拥有超过100间母婴室,二线及以下级别城市母婴室数量平均不足10间。

  另有统计显示,北京是全国拥有母婴室最多的城市,但90%都在商场、机场、地铁站等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区域。有关机构也在2019年发布了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发现只有8.22%的职场妈妈表示所在公司设有母婴室。这意味着,对于刘晓晨和她几位同样需要“背奶”的女同事来说,卫生间、会议室、办公室、私家车等地,都曾是她们的“战场”。

  “躲在卫生间隔间里吸奶,只能把所有用品都放在马桶盖上。可吸奶毕竟是要给宝宝吃的,这种环境能卫生到哪里去?”刘晓晨说,如果在会议室或者办公室,就只能在午饭或者午休时间才能避开男同事,有时还得需要关系好的女同事帮忙“盯梢”。

  但是,哺乳期的女性每隔两小时左右就需要吸一次奶,否则就容易涨奶,轻则疼痛难忍,重则引发高烧和乳腺炎。等不到午休时间就涨奶时,刘晓晨只能找借口躲到地下车库,在自己车上完成吸奶程序。

  在某写字楼做财务工作的徐风,也曾面临和刘晓晨同样的精神压力。不同的是,她没有私家车,通常乘地铁上下班,所以只能躲在公司的卫生间、更衣室、储藏间等无人角落吸奶。

  “在地铁站过安检时,我还经常需要打开蓝冰保温包,给安检员解释里面的液体是什么,讲不通的时候只能自己试喝。”说起这段经历,徐风只能苦笑。于是,在坚持当了3个月的“背奶妈妈”后,她还是选择放弃,被迫给孩子断了奶。作出决定的那一刻,她忍不住大哭了一场。

  根据一些调查显示,重返职场后,有96%的妈妈采取过母乳喂养方式,有85%在上班后6个月以内选择断奶。而在选择断奶的人当中,有40%是因为单位不方便“背奶”而被迫放弃母乳喂养,觉得宝宝不需要吃母乳才断奶的仅占14%。

  母婴室建设亟需立法支持

  一边是职场妈妈“背奶”需求与日俱增,一边是用人单位母婴室配备极其缺乏。面对这种不平衡现象,职场女性的哺乳权益到底该如何保障呢?

  其实,早在2016年11月,由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经常有母婴逗留且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过1万人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医院、旅游景区及游览娱乐等公共场所,应当建立使用面积一般不少于10平方米的独立母婴室,并配备基本设施。用人单位应当参照该标准建设女职工休息哺乳室等设施。

  通过各机构近两年的多项调查发现,在商场、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建立的母婴室有增多趋势,但用人单位针对哺乳期女职工配备的母婴室还是鲜有增长。

  而各地在立法层面上,也是针对哺乳假和公共场所设立母婴室多有涉及,仅有少数几个地方对用人单位配备母婴室有所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广州施行全国首部母乳喂养促进条例。该条例规定,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设哺乳室,配备母乳储存设施。同时,鼓励写字楼、工业园区等场所统一建设哺乳室。条例还规定,母婴室和哺乳室是专用设施,其建设责任人应当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单位和个人应当爱护和合理使用,不得损毁、占用。

  而在更早的2015年,《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提有一句“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设立哺乳室”。

  要求一个干净空间很难吗

  根据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不仅要按需求设置一定数量的母婴室,而且对母婴设施的基本配置也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指导意见明确,母婴室的配置面积一般不低于10平方米,要有防滑地面、便于哺乳休息的座椅、便于放置哺乳有关用品的桌子、保护哺乳私密性的可上锁的门、帘子遮挡设备等,同时还要有电源插座、垃圾桶、带安全扣的婴儿尿布台、提供热水和洗手液的洗手台、婴儿床等。

  “其实我们的要求从来就没有这么复杂。”刘晓晨说,“我们要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洁净的私密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有尊严地为宝宝准备‘口粮’,不用再像做贼一样提心吊胆。”

  针对如何保障各地母婴设施和哺乳室的建设,上述指导意见中也有详细要求。

  在组织保障上,各地要贯彻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等法规规章,积极推进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女职工休息哺乳室等设施建设。同时,要将母婴设施建设情况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的重要评选条件,作为各相关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监督上,有关部门要依据配置标准组织开展对母婴设施建设、使用情况的评估,定期组织检查,通报情况和问题,确保母婴设施正常运行。

  不过,虽然指导意见给出了诸多保障举措,但它不是法律法规,并没有强制力,各地缺乏母婴室的现象还是现实存在。因此,如何尽快改变现状,引起全社会对女性哺乳权益的重视,让这些好的举措能在立法层面得以体现并真正落地,应是当务之急,不二选择。

(责任编辑:杨奕)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前世今生未了缘——全球经典轮回案例集
  • “国民兄长”季晨:戏痴和安静美男子的混合体
  • 【楚天消防新刊上线(上)】第五期 牢树全民防火安全观
  • 霍思燕,你怎么天天在过节?!
  • 心疼梦泪老帅!王者荣耀阿泰毒奶解说KPL 梦泪老帅惨中招
  • 明星蜡像花样百出,鹿晗被亲掉一层皮范冰冰丑到自己想死
  • 陈奕迅承认世界杯竖中指!称对方挑衅在先,自己实在有点忍不住
  • 万王之王的PG1:“让你们上海人排外,现在遭报应了吧”
  • 温婉直播回应网上整容事件
  • 权律二ins上的日常!想骗你生女儿系列!
  • 高云翔在澳大利亚保释申请成功,董璇心情大好!
  • 夏季高温防中暑8类人需注意!
  • 邓丽欣嘅新恋情……竟然係棒棒堂王子?!各位网络侦探好嘢!
  • 三星曝出诡异BUG 用户集体发飙丨锤子全面屏手机现身!
  • 每天1块钱请机器人教孩子,90天成学霸
  • 有个地方,比马代私密,比巴厘岛便宜
  • 这个二蛋真浑蛋,欺骗爷爷没商量!
  • 《Produce 48》火热来袭!呼声最高的5位练习生都是谁?
  • 败军归来!德国百家媒体追责勒夫 他会留任吗?
  • 杨丞琳被曝已婚!?从王子到李荣浩,她也是专注姐弟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