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解难、共渡难关、加快发展 长春中小微企业迎来“28条”政策“及时雨”】为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部署,与中小微企业并肩携手、共克时艰,我市于5月14日出台《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一步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28条”政策措施)。这是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住经济、稳住市场主体、实施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的部署要求,扎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开展“服务企业月”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的务实举措,也是迅速践行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四个服务”、努力对冲疫情影响、振兴发展率先突破的实际行动。“28条”政策措施操作性强、含金量足、受益面广,提出了真招实效、拿出了真金白银、体现了真情实意,必将成为长春市进一步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共渡难关、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落实优先办理减税政策

1、普惠性减税。对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50%的税额幅度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2、针对性减税。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自2022年1月1日起,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对中小微企业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企业可按季度享受优惠,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可按规定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3、特定性免税。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纳税确有困难的,特别是响应政府号召减免租金的房屋业主减免租金后纳税确有困难的,可按季申请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4、阶段性缓税。对按月申报的纳税人,2022年3月申报纳税期限在由3月15日延长至4月20日基础上,仍有困难的可申请延期缴税最长3个月。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依次延缓6个月缴纳2021年四季度和2022年一、二季度的部分税费。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

5、规模性退税。

对小微企业和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存量留抵税额于2022年6月底前一次性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自2022年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

加大减轻成本负担力度

6、减轻企业房租水电费负担。市财政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对受疫情影响面临经营困难符合申报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给予一次性1000元、500元的房租补贴和500元、300元的水电费补贴,具体由各县(市)区、开发区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市区(县)按6:4比例负担补贴资金。鼓励非国有物业业主对租户减租、免租、缓租。鼓励各银行金融机构对减免租金的出租人给予基于房屋租金收入的优惠利率质押贷款等支持。

7、减免中小企业相关交易成本。市产权交易集团对进场交易的中小企业转让项目免收产权交易费用。市股权登记托管中心对托管的中小企业适当减免股权质押融资和股权转让手续费。

8、缓解要素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加强对重点商品和大宗商品价格的跟踪监管,开展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加大激励性融资支持力度

9、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受困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按市场化原则,通过提供中长期贷款、降低利率、展期或续贷支持等方式,积极支持受困企业抵御疫情影响,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

10、加大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市级财政安排1亿元中小微企业纾困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并整合上级专项资金,重点面向受疫情影响较大、容纳就业人员多的中小微企业,由相关主管部门确定企业名单并经审核后,对其2022年前三季度新增贷款给予贴息支持。

11、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扩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担保业务规模,支小支农业务占比原则上不得低于80%,并给予优惠担保费率支持,其中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费率水平原则上不超过1%、500万元以上的费率水平原则上不超过1.5%。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费率最高减免30%、政府性融资再担保机构免收再担保费的基础上,减少或取消抵押、质押反担保要求。鼓励融资租赁公司根据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适当增加租赁额度,缓收或减免租金,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12、加大信用保护支持力度。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因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和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企业,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经接入机构认定,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已经报送的予以调整;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企业,可依据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办理相关证照及行政审批事项的企业,可申请延迟办理,相关延迟行为不纳入信用记录,已纳入信用记录的,可申请信用修复。

13、加大长兴基金投资支持力度。针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困难的创新型、成长型、科技型以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放宽投资标准、降低投资收益要求,并可按照最高跟投比例进行跟投。

加大稳岗扩岗支持力度

14、加大缓降保险费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将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扩大到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将“服务业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提高到60%以上”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扩大到符合条件的全部中小微企业。

15、加大创业就业补贴力度。统筹安排市级各类支持就业创业资金,优先对受疫情影响组织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初次创业者和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以及用人单位吸纳重点群体的社会保险等,给予财政补贴。其中,对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每招用1人补贴1000元的一次性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首次在长创业或灵活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可申请最长12个月的生活补贴(本科生400元/人/月、硕士研究生600元/人/月、博士研究生800元/人/月),首次在长创业的实际投资经营1个月后可申请2000元开办补贴,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可申请3000元创业补贴。

16、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由经办银行根据中小微企业实际招用符合条件的人数合理确定,最高不超过4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用于开办创业项目所需设备、工具、车辆;人员经费、流动资金以及其他在创业过程中必要的支出。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给予的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按规定给予财政贴息支持,为创业群体降低融资成本。

17、优化高校毕业生毕业就业落户综合服务。对延迟离校的高校毕业生,延长报到入职、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取消毕业生到人才服务机构报到手续,可凭学历证书、劳动合同等直接落户。

18、维护劳动就业关系稳定。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支持引导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选择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等灵活用工方式,或与职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多种方式,全力稳定工作岗位。依托公共招聘平台,加强对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精准服务,高效促进人岗匹配。

着力拓展广泛市场空间

19、加大促消费力度。安排2亿元消费券专项资金,重点投向家电、汽车、旅游等领域,拉动大宗消费、文化旅游等补偿性消费。组织举办系列发票抽奖活动、主题和节庆消费活动,促进商家销售。

20、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提高政府采购中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预留份额。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号)关于超过200万元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按照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的总要求,统筹制定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的具体方案,并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单独列示。加快年度政府采购计划实施和采购合同执行,完善强化政采电子平台功能,加快组织实施已确定的年度采购计划,助力企业尽早受益;同时,通过分期付款、提高首期预付款比例等方式,缩短合同资金支付周期,减轻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21、加快线上销售和电商经济发展。引导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批零住餐商户特别是中小微商户帮扶行动,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对经营困难的商户给予阶段性服务费特殊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为商户无偿开展数字化代运营服务,逐步提高商户线上经营水平。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园区,为中小企业搭建跨境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双创平台和海外物流通道,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共建共享海外仓。

22、加大外贸进出口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增加国际航线和班列的运力,引导中小微外贸企业与航运和班轮企业签订长期合同。利用现有专项资金,对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企业的国际物流费用,以及企业参加国际性展会、境外注册认证、产品国际推广和应对贸易摩擦等给予一定补贴。精简出口退税申报资料和办理流程,推进对外贸易应收账款、仓单、订单、保单、出口退税等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多外汇避险工具。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支持企业获取海外市场及贸易商资信。

23、支持中小微企业开拓市场。组织举办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和经贸合作对接会,组织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洽会、订货会,开展商务交流、项目洽谈、技术合作、产品推介等活动,并强化专项资金支持和综合服务指导。

持续优化城市营商环境

24、加强用电保障和服务。加快推动实现对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开展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有序推进工商业用户进入电力市场按照市场价格购电,对暂时未直接从电力市场购电的用户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鼓励中小企业利用厂房屋顶及附属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采取自发自用模式降低用电成本。

25、推广实施“不见面”审批。对符合条件的政府审批事项,实施网上预约、“不见面”审批;对因疫情影响无法提供材料的实施容缺办理、承诺制审批,疫情消除后补办相关手续。优化投资线上审批服务,全面推广网上收件、网上审批和网上出件,加快审批进度,限时完成审批。

26、切实保障中小微企业款项及时支付。完善清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的长效机制,强化对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和资金调度,严肃财经纪律和支付结算纪律,督促市属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中小微企业款项。全面排查机关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拖欠的中小企业账款,无分歧欠款发现一起清偿一起。快速处置拖欠投诉举报线索,依法依规严厉打击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违法行为,加快化解存量拖欠问题,坚决防范发生新的拖欠问题。

27、加大常态化疫情防控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批零住餐企业、疫情期间参与保供线上平台企业和机场、口岸、冷链等相关企业从业人员的定期核酸检测费用,以及物业服务企业、批零住餐企业和疫情期间参与保供线上平台企业的相关防疫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

28、建立帮助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工作推进机制。相关行管部门针对批零住餐、文体旅游、交通运输、民办养老机构和幼儿园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进一步分类细化制定各项支持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和个性化的支持举措,更有针对性的解决相关企业面临的具体痛点难点问题,对重大事项“一事一议”专题研究解决。建立疫情因素事实性证明办理便捷通道,坚持“特事特办”“急事立办”,积极为确有需要的企业和群众办理受疫情影响的相关事实性证明。

下一步,为推动“四个服务”走深走实、落地见效,我市各责任部门将把重点放在“28条”政策措施的执行、兑现上,确保企业真正受益,共同推动长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长春日报

【#专家谈#丨智敏: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底线】“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战略,是民生之本。在当前国际粮食格局发生变化,国际粮价波动,世界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为今年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

2021年,在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极端强降雨天气的不利影响下,陕西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粮食播种面积4506.45万亩,总产量实现1270.4万吨,其他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总体稳定,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之下,陕西省粮食安全依然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如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粮食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规模化经营程度偏低等问题,粮食持续增产任务艰巨。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社会环境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全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基础支撑

一是聚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粮食产量实现的前提是播种面积的相对稳定。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近年来,陕西省常用耕地面积逐渐稳定,但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要继续严格落实《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方案》,聚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现有耕地优先用于发展粮食生产,重点保障小麦、玉米、稻谷三大谷物种植面积,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油、菜等农产品及饲草料生产。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建立健全耕地种粮情况监测评价系统,防止粮食生产功能区粮田“非粮化”。

二是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持续提升耕地质量。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陕西省中等和低等地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比重大,后备资源不足,粮食复种指数偏高,改善耕地质量任务艰巨。要继续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和新增产能的产出路径,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七大主推模式为重点,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工程,推行“小田并大田”“宜机化”改造等建设,重点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持续推进关中地区土地平整、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淤地坝和沟道工程建设、陕南地区“池塘堰”整治,实施农机深松整地,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调酸压碱等技术,加强耕地污染治理,不断提高基础地力和作业效率,为粮食产能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探索构建高效稳定的土地流转关系,推动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推动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方式发展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开展流转信息登记发布、合同指导、价格协调、土地产权评估、合同签订、法律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完善土地流转践信履约机制。强化农民土地经营行为中的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和意识,提高农民契约精神,确保把土地持续流转到种粮能人的手里。大力推广《陕西省实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细则》,提高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的比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土地流转仲裁、争议的解决方式和流程。做好前置审查,防范履约风险,做好全程监管,化解经营风险,平等保护流转双方合法权益,确保种粮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稳定性。同时,加强对流转合同履约情况的跟踪监管和对流转土地用途的跟踪监控,防止耕地经营“非粮化”倾向,严厉查处违反“非农化”行为。

健全种粮收益增长机制,持续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一是探索建立适合省情、鼓励种粮的奖补政策。根据新的粮食生产形势适度调整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探索完善差别化的粮食生产补贴体系,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种粮主体,采取设立专项基金的方式实行“阶梯式”补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机补贴政策。一方面鼓励引导企业新研发技术设备的应用推广,缩短新型农机具纳入补贴范围的周期,促进创新产品的普及应用。另一方面,从种粮主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使用者意愿,给予地方确定品目更多的灵活性,根据不同农机产品性能确定不同的补贴比例,让真正有用的产品得到推广。

二是大力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发展。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目前,陕西省的粮食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总体偏短,产品附加值较低,对种粮农户和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发展,要坚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并重,协调推进,突出特色。围绕“关中粮油加工集群发展、陕北小杂粮产业融合发展、陕南健康粮油食品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各地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发展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推进产业链向产前产后延伸,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粮食全产业链。持续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构建“省级公共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粮油品牌体系,着力打造优质陕派粮油食品。

三是完善种粮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渐成为稳产增粮的重要力量。完善种粮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和鼓励粮食加工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等方式,与专业合作社、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形成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促进种粮主体增收。

强化粮食生产服务,为稳定粮食产量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发展粮食生产性服务业。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要以县域为单位搭建粮食产前、产中、产后MAP服务模式,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特别是农机、植保、测土配方施肥等行业的农民合作社。在增强和拓展农业公益性服务功能的同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经营性服务。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性组织参与,充分满足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二要拓宽粮食生产经营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鼓励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聚焦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粮食经纪人的融资需求和粮食的生产、流通、运输等环节,积极拓宽新型经营主体抵押担保物范围,推动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探索将新型经营主体的应收账款和农副产品的订单、保单、仓单等权利,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型农机具、农业设施等纳入抵押范围,降低种粮主体融资难度和成本。同时,坚持在信贷上简化手续和流程,放活借贷还贷期限,结合粮食作物生产周期调整农民还贷时间,实行错峰还贷,不断提高粮食生产配套金融服务质效。

三是充分发挥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障作用。增加保险标的,把可能导致粮食生产损失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纳入保险保障范围,将优势特色农产品以及规模化生产设施设备等纳入农业保险品种范围,财政给予适当补贴。积极争取纳入中央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等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多层次多点位分担种粮风险。加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渠道进行保险宣传,强化农民对粮食作物农业保险的认识,积极引导和鼓励种粮主体提高投保面积,让农业保险成为粮食种植的“稳压器”,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的长期经营预期和积极性。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春潮里,重大项目百舸争流!】
聚势争先迎春归,蓄力扬帆正当时,内蒙古大地处处热潮涌动。穿行于全区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工业园区里日新月异,厂房车间内繁忙有序,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以项目带投资、以投资促发展已成为发展共识,全区各地正面向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加速跑”,共同迎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搏击于内蒙古建项目、抓项目、服务项目的大潮中,全区上下在“实”上下功夫,在“干”上见真章,用实招、硬招、好招,“干”出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踔厉奋发正当时,又踏层峰望眼开。

光阴荏苒,时针指向2022年春天。北疆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尽管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尽管全球经济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但确定的是:内蒙古追梦发展、勇毅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止。

充沛动力奔涌而出,时间与奋斗,是一对孪生兄弟。日历翻至2022年1月4日,奋斗的足迹跃然纸上。这一天,我区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位于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的内蒙古铁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5G纯电动无人驾驶新能源矿用车项目正式投产。

令人称奇的是:无人驾驶新能源矿用车配置环境感知、行为控制及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能按照矿山调度指令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完成高精度循环作业,实现了低能耗、无污染、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经营目标。

“目前,公司已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开始战略合作,陆续推出新能源牵引车、自卸车、挖掘机等新产品,为客户提供全套智能化、高端化的新能源产业链绿色制造产品,打造我国5G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领域样本企业,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公司副总经理崔文玉说。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奋斗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日历翻至3月下旬,鄂尔多斯市年产125万吨煤基新能源材料及配套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这个煤基新能源材料项目,是我区以鄂尔多斯市及周边丰富的煤炭与煤焦油为原料,通过资源深加工进一步提升工业附加值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更加引发业界关注的是,该项目总投资124亿元,采用国际先进的成套工艺技术,环保水平国内领先,主要生产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230多亿元,年创利税15亿元,可安排6000多人就业。”项目负责人说。

岂止是几个项目?又岂止是鄂尔多斯市?还是3月下旬,自治区层面推出涉及多个盟市的2022年重点经济合作项目347个,总投资超5000亿元,大多为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等高端重大项目及其配套项目。

成就今日的是昨日,创造明天的是今天。在这个生机勃发的季节,内蒙古以高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拥抱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当前,内蒙古针对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化工、现代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集群项目,首批打造12条重点产业链,并配套出台了一批产业扶持、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措施。”自治区发改委区域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说。

道阻且长,行则必达。正在进行的生动实践已经证明:现代产业集群项目的陆续落地,诸多重点产业链的打造,必将推动内蒙古经济之船向高质量方向砥砺奋进!

奋斗强音铿锵激越,奋斗,是打开地区经济发展之门的密匙。2022年2月7日,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

这次会议上,自治区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全面优化投资环境,坚持把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作为重点,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实现投资审批“一网通办”,着力提升项目投资建设便利度。仅仅两周后,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这次会上,自治区向全区发出动员令:“围绕补链强链,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深入开展精准招商,打通重点产业链堵点卡点,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产业链往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

与此同时,一系列推动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高质量落地的政策措施与硬招实招隆重面世。以3个行动计划、8个实施方案和1套支持政策为支撑,内蒙古出台《关于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意见》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项目落地配套方案。

按照政策落实落细要求,我区出台煤炭、风电光伏新能源、氢能、新型储能发展等4个“意见”,确定了主要能源行业与项目高质量发展路径目标……全区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施工单”重磅亮相。

聚焦发展总基调,自治区层面列出“2022年坚持稳中求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多条高含金量的优惠政策直指稳定内蒙古经济基本盘的重大项目。

滚动梳理全区今年计划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清单,并对照项目清单推动各审批部门对每个项目前期手续实行清单式管理,分类施策、限期解决,实现项目建设全周期精细化管理。

一个地区的发展,任重道远,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疫情形势严峻、全球经济艰难爬坡的背景下,内蒙古隆重出台的一系列重磅政策措施,奏响了全区以重大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强音——各部门纷纷拿出微观层面的硬招实招支持高质量重大投资项目建设。

自治区发改委按旬调度落实重大项目完成投资情况和新建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情况,全面压实前期工作责任,形成各盟市重大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和前期工作进度指数,以调度促进度。

自治区工信厅协调相关金融机构,聚焦先进制造业扩容增量、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研发等重点领域,开辟融资绿色通道给予企业专项支持,推动转型项目建设,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推出90条“硬核”举措,促进市场监管部门涉及的监管执法事项全面实现网上办理,重点解决包括重大项目落地在内的企业面临的营商环境突出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税务局启动“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首批推出80条办税缴费惠企利民举措,持续动态提升服务效能,为企业投资重大转型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腾出更多时间精力。

各部门协调发力,完善重大项目三级领导包联、前期手续三级部门包联、重大项目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等工作机制,压实推动重大项目实施的各方面责任,协调解决好重大的、突出的、共性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形成工作合力。按照年初部署、开工季动员、适时专题调度的重大项目推动机制,统筹谋划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工作任务,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推进重大项目落地滚动接续格局。

截至3月31日,全区已有2032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12.7亿元,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346亿元)的292%,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留得住内蒙古前行的脚步,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内蒙古经济这艘破浪前行的航船!

举棋落子注定不凡,季节转换,不变的是一往无前的奋斗激情。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在解放社会生产力中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拥抱高质量发展新时代……2022年春天,内蒙古注定被人铭记。

这个春天,全区各地以“开局即是决战、起步即是冲刺”的姿态掀起重大项目开复工热潮,促成了一次又一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浩荡进军。这个春天里的“浩荡进军”,源于“硬招实招”引发的企业连锁反应。走进中国乳业项目“头号工程”——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区,厂房、办公用房等进入加快建设进行时,液态奶车间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作为全球唯一汇集了2家世界级乳企的城市,呼和浩特正在全力促成由“中国乳都”向“世界乳都”的蝶变,乳业产业链现已惠及数百万就业大军。

内蒙古中环产业园项目区,人来人往,车流不断……这是呼和浩特市培育的六大产业集群重大项目之一,至今已完成投资400亿元,相关产业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规模化效益正在显现。

2022年春天,注定“极不平凡”。乌海市总投资460.4亿元的诸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投资涵盖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多个领域。

如何以重大产业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艰难转型、坚决转型的乌海市有自己的答案。“我们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不动摇,坚持项目链群思维,锻链条、强产业、促转型,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着力打造以风光氢储用一体的新能源、以可降解塑料为主的新材料两大全产业链基地,全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乌海市委书记唐毅说。

包头市春季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大会上,非金属材料、装备制造、氢能及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等领域的多个重大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签约,项目协议总投资近700亿元。

鄂尔多斯市春季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上,161个项目通过视频连线方式签约,协议总投资3046.79亿元,重大项目投资涵盖煤基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工业为主的多个产业集群。

呼和浩特市春季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上,23个大项目集中开工……全市今年计划实施高质量重点工业项目191个,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和电子级硅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与现代装备制造等重大项目产业集群,正在强势崛起。

重大项目建设,继往开来。强势崛起的高质量重大项目,是内蒙古发展史上最厚重的记忆,它记录曾经的奋斗与坚守,昭示未来的光明与辉煌!

项目建设风景亮丽,开工令响,战鼓催征。从政策措施的落实落细到机械轰鸣的项目建设现场,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高端智能制造……2022年春天,内蒙古释放出以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这蓬勃的力量,正在激情改写内蒙古经济版图。

3月28日,赤峰市与远景科技集团举行重大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签约金额约400亿元。双方将围绕绿氢及应用、零碳产业园、智能风机制造、共享储能、森林碳汇等领域开展持续深入合作。

阿拉善盟全力推动博源天然碱、沪蒙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等3个投资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推动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争取两年内建成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

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内,总投资105亿元的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TMEG(聚四氢吠喃)、PBAT(生物降解塑料)新型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项目建成后,将填补自治区相关产品及产业空白,年营业收入90亿元,年创利税20亿元。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在包头市破土动工。今年10月底,产业园项目一期封顶完工,年底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包头市将成为国内陆上风电整机制造产能最大、核心部件集中度最高和单机容量最大、定制化程度最高的新能源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这个规划占地2100亩、总投资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建成后,包头市千亿级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版图将基本成形。

依托交通、气候、电价等优势,华为、苹果、阿里巴巴、快手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在乌兰察布市布局大项目,13个数据中心企业及大项目已签约落地,22个数据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40亿元,服务器规模约266万台。截至目前,华为、阿里巴巴等数据中心项目已投入运营;优刻得、快手、亚信等数据中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保信、万国、中国人寿、PCG、披云、世纪互联等数据中心项目已签约落地,大数据产业规模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重大项目建设,划破北疆冬日以来沉静的时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然翻开崭新的一页!全区各地重大项目的陆续开复工,掀起新一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热潮,成为北疆大地一道亮丽风景线。

阿拉善盟阿左旗敖伦布拉格镇境内,160万千瓦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实现成功吊装。该项目是国家首批在戈壁荒漠地区落地的超大型绿色电力项目。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上网电量4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15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6万吨。

在乌兰察布集宁区保税物流园区内蒙古中弘紫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蒙古政务云大数据灾备中心”和蓝光光盘生产线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项目将为金融、医疗、石油、档案等各行业机构提供便捷、安全、绿色的数据长期存储和容灾备份服务,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自主可控的蓝光存储和光盘生产项目,一期生产线年产蓝光光盘200万片,远期规划蓝光存储容量4000PB。”内蒙古中弘紫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秘书李燊介绍。

面对过去,我们无愧无悔;面向未来,我们初心不改!拥抱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内蒙古意志如铁:“紧紧抓住项目施工黄金期,分秒必争、快马加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内蒙古日报)#祖国正北方亮丽内蒙古# #活力内蒙古#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阳光信用[超话]#[拳头]#每日一善# 有谁的幸运,凭空而来,只有当你足够努力,你才会足够幸运。#阳光信用[超话]#[拳头]#每日一善# 有谁的幸运,凭空而来
  • #我的年度推荐# #宝宝好物推荐# #2021添福新愿##生活的模样# · 知道老母亲们忙着准备年货 整理了阿饱最近的爱用物 都是长期回购的心头好喔 过年
  • 我们在世间生活,善恶祸福,往往在一念之间。凡事尽力,人生才不会虚度,凡事看开,内心才能安享欢乐。
  • 【ラフォーレ原宿店】サンリオキャラクターズコラボ商品のEtude ballet bagとribbon maskのご予約は本日10/31までとなっております店頭と
  • #十二星座[超话]# 塔罗一刻塔罗12星座本周桃花运势榜单摩羯座(主动邀约会有好的回应)处女座(本周的桃花质量不容错过)射手座(注意个人言语容易破坏桃花)双鱼座
  • 然后里面有个女的,还有一个男的,男的长得跟凹凸世界里某个黑白头发的一样,然后他就说了一句“交给你了”就走出房间反锁了。具体的词记不清了,反正就是那几个字拼起来的
  • 【每日一词】teemv.大量出现;充满例句1:It was teeming with rain.(Oxford Dictionary) 大雨如注。#哪有天生如此
  • 其实布鲁斯早就弃了;昨天练好行板方便周末抵消交差;上周无意间翻到卡尔卡西的Etude Op60 NO.7的谱子,发现太好听,所以悄悄练下(虽然不知道擅自练古典的
  • 就刚刚的双海王股都美味无比~只能从父母的绝美爱情里找点糖吃了,九叔终于可以去找倦爸爸了~[泪][泪][泪]霹,下次能不能不要侮辱“结义”两字,请老老实实打上“结
  • 北京矫正偏骨性龅牙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北京牙套类型有哪些/北京有点龅牙戴牙套多少钱/北京龅牙能不能拔#『 整牙案例 』案例分享来自@北京牙套君之家 (北京专
  • 但我们又都知道,人是无法决定春天来临的具体时间的,所以韩愈就在诗中,在大自然还没有展现春色时,就以瑰丽的想象,幻化出了一片美得令人心醉的春色。当然除了李白的作品
  • [给你小心心]#哑铃吊坠项链[星星]撸铁人士标配,出街可以增加回头率哦[星星]男女都可以戴の款[星星]带酷酷的朋克属性[星星]哑铃是光银+S925设计,色泽佳,
  • 首先,财库并不等于财运,有些人财运很好,但有财无库,虽然赚了很多钱,但开销更大,各方面支出之后,不但没有盈余,甚至还会亏一些,这就是典型的无财库或是财库未开。首
  • 蓝色海洋系列婚礼纯静而幽深的蓝色、让人感觉仿佛置身海底、蓝鲸的静谧,有着极致的灵动诱惑【策划设计】嘉禧婚礼【婚宴酒店】苍南云轩楼#温州婚礼##温州婚庆##婚礼策
  • 也是刷点评首页推荐而来的,但好失望啊…汤内是软滑的南豆腐,韩式标准的辣味,味道平淡无奇且汤不甚清明,肉和什么搅合在一起形成絮状物…4⃣️5⃣️【最喜酿皮】打包了
  • 看完电影以后才懂了岳云鹏的两朵小红花的意义一朵是对抗病魔一朵是对抗世俗,其实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在我们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角落里有很多人在对抗病魔,对抗抑郁,对抗
  • 【20210101】Weverse: 2020년이 가네요. 이름처럼 무언가 특별할 것 같던 모두의 기대를 무참히 비웃었던 해였습니다. 관객 없
  • ”在大营镇耿湾村敬老院、大营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沈含光把慰问金交到负责人手中,全面细致了解居住在老人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和饮食起居等情况,叮嘱他们,要切实提高管
  • 真正的懂得是一種心情,一種欣賞,更是一種心靈的默契。 生命無論長短,都要從容走過,再偉大的事情最終也會成雲煙,不要給自己鬱悶的理由,不要給自己頹廢的藉口。
  • 韩语笔记002 (天崩地裂也要学韩语) 어두워진 나의 기억에 在我逐渐昏暗的记忆里 내 환한 빛이 되어줘 成为我的清辉吧 점점 흐려지는 니 얼굴 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