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争鸣#
【“云南人”之学术史初考】
林超民教授在其大作 《云南与内地:和谐共融的整体(代主持人语)》谈到了他关于“云南人”这个概念的研究,特引用如下:
我写过一篇短文《从西南夷到云南人》,指出:“云南人”称谓的出现,标志着“云南人”的形成。这在云南民族历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历史上,云南居民最早被称为“西南夷”,后来被称为“爨蛮”,唐代以后又称为“南蛮”。所以记录唐代云南的志书被命名为《蛮书》。总之,云南一直是“蛮夷”为主的区域。到明代后期,汉人从少数变为多数,从外来的“寄籍”客户,变为世居土著的当地人。“云南人”的名称,与“西南夷”“南蛮”等的重要区别是,云南的居民不再是“蛮夷”,而是中国一个区域的居民。“云南人”与“西南夷”“南蛮”的根本差异就在于,“蛮夷”是以族类作为划分标准,而“云南人”不是以“族类”来划分,而是以地区来命名。这就和河北人、河南人、山东人、山西人、东北人等一样,都是中国一个地区的居民,他们都是中国人。必须强调指出,“云南人”不仅仅是云南汉族移民的称谓,而且是云南省范围内所有居民的称谓。包括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云南人”在中国不再是“化外”的蛮夷,而是与中州相埒的华夏居民。“云南人”不仅是中原居民对云南居民的认同,也是云南居民对华夏的认同。这种双向认同,对于推进国家统一,维护祖国整体有极大的历史意义。

林超民教授这大段独白,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趣,故对“云南人”这个学术概念的渊源作一初步的考察。

笔者在研究云南历史时,发现了陆韧教授在其专著《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专门提出并讨论了“云南人”这一个概念,笔者深受启发,在博士论文中专门有一章考辨“云南人”这个概念,以此为枢纽与核心来讨论云南的变迁。笔者在研究和完成博士论文期间,从未读到林超民教授关于“云南人”的大作或议论,因此,看到林超民教授的上述说法,十分惭愧,赶紧去找来拜读。

笔者查中国知网得知, 林超民的短文《从西南夷到云南人:云南多民族文化认同的演变》2018年11月发表于《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第184-185页)。此文不过两页,的确有点短。全文共十八段,主要回顾了自汉武帝以来云南各族人民接受中华文化的过程,或引用林超民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云南积极认同华夏文化、不断吸纳华夏文化,不断为华夏文化的融合、扩大、更新做出贡献”。在全文的最后一段,林超民教授断言:

到明代后期,“云南人”的概念逐渐取代“西南夷”的称谓。“云南人”不仅是中原居民对云南居民的认同,也是云南居民对华夏的认同。这种文化上的双向认同,对于推进国家统一,维护祖国整体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也是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的根基。

根据此文,林教授此处只强调了云南人这个概念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对云南人这一个身份产生加以讨论,亦不知其“云南人”这一概念从何而来。大概此文只是林超民教授的治学分享,所以全文并无注释或引用,笔者完全可以理解。但不管如何,对照林超民教授的《从西南夷到云南人:云南多民族文化认同的演变》和上引他在《云南与内地:和谐共融的整体》提到的相关论述,前者简短,后者详细,两者并不相同,可见林超民教授的引用可能有误。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担忧,笔者是否漏掉了林超民教授的其它大作,亦或林超民教授的回忆又出现错乱?

果然,笔者在知网又查到林超民教授2005年发表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大作《汉族移民与云南统一》(2005年第3期,第106-113页)。此文其中有一节“土著:‘云南人’的形成”,专门讨论了“云南人”的形成过程。文章指出:

明代200多年间,汉族移民,附着于土地,世代相袭,从移民变为世代定居的“土著”,移民从外来的客户变为本土的“主人”。原来土著的“夷人”与土著化的汉族移民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融合为形成“云南人”。

“云南人” 这个称谓具体在何时出现已难考订。当不会晚于明代后期。“云南人” 称谓的出现,标志着“云南人”的形成。这在云南民族历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历史上,云南居民最早被称为“西南夷”。后来被称为“爨蛮”。唐代以后又称为“南蛮”。所以记录唐代云南的志书被命名为《蛮书》。总之,云南一直是“蛮夷” 为主的区域。到明代后期,由于汉人从少数变为多数,从外来的“寄籍”客户,变为世居土著的当地人。“云南人”的名称与“西南夷”、“南蛮” 等的重要区别是云南的居民不再是“蛮夷”‚而是中国一个区域的居民。“云南人”与“西南夷”、“南蛮”的根本差异就在于,“蛮夷”是以族类作为划分标准,而“云南人” 不是以“族类” 来划分而是以地区来命名。这就和河北人、河南人、山东人、山西人、东北人、江南人等一样,都是中国一个地区的居民,他们都是中国人。必须强调指出,“云南人”不仅仅是云南汉族移民的称谓,而且是云南省范围内所有居民的称谓。包括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云南人”在中国不再是“化外” 的蛮夷,而是与中州相埒的华夏居民。“云南人” 不仅是中原居民对云南居民的认同,也是云南居民对华夏的认同。这种双向认同,对于推进国家统一,维护祖国整体有极大的历史意义。

对照这一内容,读者可知,林超民教授在《云南与内地:和谐共融的整体(代主持人语)》中所说的他本人关于云南人的讨论,应该是从其2005年的论文《汉族移民与云南统一》而来,而不是他自称的从《从西南夷到云南人》这篇短文而来。

需要指出,林超民教授的文章,或发表于2005年,或发表于2018年,不但晚于陆韧老师的专著(2001年),也晚于笔者的博士论文(2004年8月答辩, 2008年出版),但林超民教授既没有引用陆韧老师关于“云南人”的观点,也没有批评讨论笔者在陆韧老师研究基础上对“云南人”的辨析,令人遗憾。当然。林超民教授著作极为丰富,笔者很可能漏掉了相关论述,还请有识者教我。

原创 杨观自在 云水山房一号

历代宗门大德开示观心法要

五祖弘忍大师开示观心

五祖弘忍大师开示观心,曰:“会是信心具足志愿成就缓缓静心。更重教汝。好自闲静身心。一切无所攀缘。端坐正念善调气息。惩其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好好如如稳看看熟则了见此心识流动。犹如水流阳焰晔晔不住。既见此识时唯是不内不外。缓缓如如稳看看熟则返覆销融虚凝湛住。其此流动之识飒然自灭。灭此识者乃是灭十地菩萨众中障惑。此识灭已其心即虚凝寂淡泊皎洁泰然。”

大慧宗杲禅师开示观心

大慧宗杲禅师在答李郎中说:“欲妙喜因书指示径要处,只这求指示径要底一念,早是刺头入胶盆了也,不可更向雪上加霜。虽然有问不可无答,请左右,都将平昔或自看经教话头、或因人举觉指示得滋味欢喜处,一时放下依前百不知百不会如三岁孩儿相似,有性识而未行,却向未起求径要底一念子前头看,看来看去,觉得转没巴鼻,方寸转不宁怗时,不得放缓,这里是坐断千圣顶额处。往往学道人,多向这里打退了。左右若信得及,只向未起求径要指示一念前看,看来看去,忽然睡梦觉,不是差事,此是妙喜(大手:妙喜即大慧宗杲)平昔做底得力工夫。”

黄龙禅师开示观心

诸上座,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尔诸人要参禅么,须是放下着。放下个甚么?放下个四大五蕴,放下无量劫来许多业识。向自己脚跟下,推穷看,是甚么道理?推来推去,忽然心华发明,照十方刹。可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便能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河为酥酪。岂不畅快平生。莫只管册子上念言念语,讨禅讨道。禅道不在册子上。纵饶念得一大藏教,诸子百家,也只是闲言语,临死之时,总用不着。

月溪禅师开示观心

大乘用功破无始无明,用六根随便那一根,但我们南瞻部洲的人 (即是这个地球) ,以眼、耳、意根为利,考察古人用功,用眼、意为多数。如用眼根,眼就不向外看,向内看到清清净净的,向见闻觉知里面来看,看来看去看到山穷水尽,达到黑黑暗暗、一无所有的无明窠臼境界,就是图表上写的“无始无明”;临济祖师说的“湛湛黑暗深坑,实可怖畏”。这时不可停止,再向前看,看得多,因缘时至雳的一声,无始无明窠臼就会打破,无明一破豁然贯通,彻天彻地的看见本来面目佛性了。

古人云:佛性从内求。千万无从外求。或者我们没有时间来内照,眼由他看,耳由他听,意由他想,但是于其中要执持一个念头下疑情:我们的佛性究竟在甚么地方?被无始无明遮障,向无始无明还本来佛性。不论何时何地、闲着、忙着,片刻不忘,好似失去宝珠必定要将他获着一样。如是观照,机缘一到,雳的一声也可以见佛性。如能照此修行,豁然贯通见本来佛性,到此时本来佛性是法身,见闻觉知智是报身,六根行是应身,名为一体三身。

古人云:见性后就算是到家了以后就不用功修。

虚云老和尚开示观心

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谁?有的看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晚近诸方多用看念佛是谁这一话头。其实都是一样,都很平常,并无奇特。如果你要说看念经的是谁?看持咒的是谁?看拜佛的是谁?看吃饭的是谁?看穿衣的是谁?看走路的是谁?看睡觉的是谁?都是一个样。谁字下的答案,就是心。

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起,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观心;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圆照清净觉相”,清净觉相即是心,照即是观;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观佛,观佛即是观。所以说,看话头,或者是说看念佛是谁?就是观心。

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

老参的难易如何?所谓老参,是指亲见过善知识,用功多年,经过了一番锻炼,身心纯熟,理路清楚,自在用功不感辛苦。老参上座的难处,就是在此“自在明白”当中停住了,中止化城,不到宝所。能静不能动,不能得真实受用,甚至触境生情,取舍如故,欣厌宛然,粗细妄想依然牢固。

所用功夫,如冷水泡石头,不起作用,久之也就疲懈下去,终于不能得果起用。老参上座,知道这个困难,立即提起本参话头,抖擞精神,于百尺竿头再迈进若是参禅看话头,就看念佛是谁?你自己默念几声阿弥陀佛,看这念佛的是谁?这一念是从何处起的?当知这一念不是从我口中起的,也不是从我肉身起的。

若是从我身或口起,我若死了,我的身口犹在,何以不能念了呢?当知此一念是从我心起的。即从心念起处,一觑觑定,蓦直看去,如猫捕鼠,全副精神集中于此,没有二念……行住坐卧都是如此,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因缘时至,触着碰着,忽然大悟。此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直至无疑之地,如十字街头见亲,得大安乐。

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话头。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从此画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

我们信佛,
有没有想过佛陀希望我们信甚么

佛教的终极思想是成佛,
进入佛的境界
( 净土 )

谈及
「 信佛信甚么 」,
理所当然是信佛!

佛不是神,
我们不用怀疑佛是否存在,
起码释迦牟尼佛在歷史上是一个人。

信佛与不信佛与我们何干?

为甚么我们要信佛?

佛教徒信佛,

是信佛所言、
所教的
「 终极 」
思想,

亦即人死后的最终归宿、
依止之处。

佛教的
「 终极 」 思想是甚么呢?

是成佛,
悟佛知见,
入佛境界
( 净土 ),

得大安稳、
得大自在,

寂灭为乐。

作为宗教,
佛教不止于有
「 终极 」 思想,
给佛教徒,

乃至每个人一个明确的、
崇高的人生目的,

而且必须提出达到这个目标的具体方法。

但人知道佛有多少,

佛的知见是不可说、
不可思议,

所以,
人如果没有值遇佛、
认识佛、
信靠佛,

并有佛在旁,
与佛同行,

得佛悲救、
持佛愿力、
仗佛功德,

人是几乎不可能悟佛知见,
入佛境界,
往生净土,
度生成佛,
成佛度生。

因此,
释迦牟尼佛在八十岁入灭之前,

推介一位最适合我等娑婆世界众生根机的
「 现在佛 」,

让我们常常值遇彼佛、
信靠彼佛,

常常有彼佛同行,

得彼佛悲救、
乘彼佛愿力、
仗彼佛功德,

从而入彼佛境界
( 净土 )。

佛陀所指的彼佛,
正是阿弥陀佛也!

佛言 :
一佛即一切佛,
一佛土即一切佛土,

所以,
任何众生只要得一佛悲救、
乘一佛愿力、
仗一佛功德,

从而入一佛净土,
即入一切诸佛净土,

因此,
释迦牟尼佛希望我们信佛,
就是信阿弥陀佛!

何以见得?

佛陀出世及十方诸佛的本怀,
是信受阿弥陀佛本愿名号功德力救度

《 无量寿经 》
明佛陀的出世本怀,

在于
「 光阐道教,
欲拯群萌,
惠以真实之利 」,

而整部
《 无量寿经 》
从头到尾只介绍阿弥陀一佛及其极乐世界一土,

宣示弥陀本愿名号功德力救度、
念佛往生的净土法门。

佛陀在卷下说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成就文 :

「 十方恆沙诸佛如来,
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诸有众生,
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
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
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
诽谤正法。」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转,
即必成佛道。

佛陀的出世本怀,
也是十方诸佛的本怀,

就是
「 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

实即赞叹无量寿佛
( 即阿弥陀佛 )
名号,

如阿弥陀佛第十七愿言,
因为有闻名号者能生起对名号信心欢喜,

并欲生其国,
即得往生,
必成佛道。

出世本怀所说的
「 真实之利 」 者,

是人
「 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
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
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

说明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上不可思议功德。

「 大利 」 即是
「 真实之利 」,

指称念弥陀佛名、
往生净土之利,

是阿弥陀佛本愿成就之利,
惠施给予念佛众生。

信释迦牟尼佛及一切诸佛者,
应决定深信阿弥陀一佛,

念释迦牟尼佛及一切诸佛者,
应一心专念阿弥陀一佛,

因为得闻及称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这句名号,

致使念佛人永离轮迴之苦,
即得往生净土,

常住涅槃之乐,
进入佛的境界,

得大安稳、
得大自在,

寂灭为乐。

诸佛出世种种方便,
不欲直令制恶修福,
但劝即令求生净土

佛陀在
《 观经 》
第三地观文,

言 :
「 佛告阿难 :

汝持佛语,
为未来世一切大众,
欲脱苦者,
说是观地法。」

其后在流通分释 :

汝好持是语者,
持无量寿佛名!

未来世一切大众者,
泛指末法浊世一切凡夫;

欲脱苦者,
即欲捨苦出生死的人,
详见下段。

善导大师在
《 观经四帖疏 》 释上段,


「 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

八苦、
五苦、
三恶道苦等 ,

闻即信行者,
不惜身命,
急为说之。

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
是名真报佛恩。

何以故?」

轮迴六道生死之苦是诸苦之本,
佛不忍见众生长时受苦。

续云 :
「 诸佛出世,
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
不欲直令制恶修福,
受人天乐也。

人天之乐,
犹如电光,
须臾即捨,
还入三恶,
长时受苦。」

大师深明佛意,

知道世人信佛、
学佛,

欲以制恶修福,
求得受人天乐,

但还要堕入三恶道,
没法彻底离苦得乐,
究竟解脱。

续云 :
「 为此因缘,
但劝即令求生净土,
向无上菩提。

是故今时有缘相劝,
誓生净土者,
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是劝世人厌捨人天福乐,

欣求愿生极乐净土,
趣向无上佛道,
乃称诸佛本愿意!

有流见解心非一,
故有八万四千门;

门门不同亦非别,
别别之门还是同

我们信佛的因缘各有不同,
彼此学佛的目的亦有别,

所以,
信佛的程度有深有浅,
学佛的利益有多有少!

但诸佛出世因缘的悲心同,
教化众生目的是等无别。

善导大师在
《 法事赞 》
( 以偈释《 阿弥陀经 》)

有偈释
「 如是 」
头两个字,
发人深省,

如下:

诸佛大悲心无二,
方便化门等无殊;
捨彼庄严无胜土,
八相示现出阎浮;
或现真形而利物,
或同杂类化凡愚;
分身六道无停息,
变现随宜度有流;
有流见解心非一,
故有八万四千门;
门门不同亦非别,
别别之门还是同;
同故即是如来致,
别故復是慈悲心。
 
《 阿弥陀经 》
是一部总结性的经典,
此经不单止总结了净土法门的三部正依经典
——

《 无量寿经 》、
《 观经 》 及
《 阿弥陀经 》 ——

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净土,
而且总结了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

因此,
佛陀在无问自说下,
畅说如来出世本怀,

是「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 」----

阿弥陀佛本愿名号功德力救度法,
故有
「 弥陀化身 」 之称的善导大师,

从佛陀一代时教的高度来看待和演绎
《 阿弥陀经 》,
另一番深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该如何与生命中不想失去的人说再见? - 我没说再见,我什么也没说,就这样走了。 离别总是这样,我没有做好最后一面的准备,而你已经离开了。 后来的时间,会让原
  • 普吉岛帕瑞莎度假村给您介绍普吉岛10 道最受欢迎的泰国菜:1)Tom Yum (冬阴功汤 这是泰国家喻户晓的美味,以大量香草调味烹煮)2)Phad Kuay
  • 3.玉柱纹双条之人,一生都有贵人相助,富贵发达,在事业上能有多方面发展,是很容易获得成就的相格,但由于早年生活重心都在事业工作上,在家庭上花的心思相对较少,容易
  • 一‌直 高 要求自己的原 因‌也 是如此 不 仅是为‌了自 己 也是 为了身‌后 这一群信任我 的人‌♥️#我们一起减肥吧[超话]#⚣你总是羡‌慕‌别人的自由创
  • 因为你觉得你幻想中的他并没有按照你所幻想的生活轨迹来,所以你就觉得他欺骗了你,他对你都是骚操作。#王源[超话]#这是最美的家书,你写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真情实感
  • 「 论说文电子笔记 」 听了老王的论说文之后,还是云里雾里的状态。基本上就是听课的时候:“哦哦哦哦,是这样的,没错没错!” 自己动手:黑人问号.jpg 看到
  • 瑞典神锋破银河队史进球记录。 效力洛杉矶银河的瑞典神锋『伊布』伊布拉希莫维奇,在面对堪萨斯体育时个人独进3球,并在这赛季于MLS赛场已攻下26球,打破队史单季
  • 我什么时候能养猫 我想养猫啊,好想撸猫啊 今天的几个场景有点似曾相识, 发完wb再睡,路上遇到一个人问我他们还在吗 人之不肖也若鼠 说句真的话,真的很可惜你没
  • 09.18 前一段時間工作繁忙 這段時間總算可以停歇下來了 也沒想到第一次出差竟然是一個月 每天超額工作時間 再次體會到三點一式的工廠生活 雖然很累 但也收穫
  • Nothing brings more happiness than spending quality time with our loved ones. 花时
  • 图1⃣️:昊然底迪请我喝咖啡 焦糖玛奇朵[赞] 图2⃣️5⃣️8⃣️:跟室友特地去天一 为了吃必胜客蛋糕好吃死啦!! 图3⃣️:中秋没回家 室友给的蛋黄流心月饼
  • 我的微博一点意思也没有 (可能我本人就没意思 喜欢戴着耳机听歌 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歌 讨厌有奇怪声音的歌 譬如刚刚歌里突然的电流声 听了三遍确认只有这首歌的
  • 四柱八字杂气财官格是什么 凡人秉命, 必有一格。八字之有格局, 如人之有姓名。上自达官贵人, 下至贩夫走卒, 无人无之。惟格局有成败, 太过, 不及之互异。格局
  • 其实说真的感觉自己变了挺多的,如果这是之前,现在这个样子我肯定会在朋友圈一天默默叨叨,朋友圈是发了不少,但是感情的话提的还是很少的,这是我之前认为我不可能做到的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贵州解放70年大事记(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贵州解放70周年。中共贵州省委党史
  • 【日撞一钟,日增一益】 “巴言:我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钟思:很多时候,我们用20%的精力就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大方向了,剩下的细节佐证则需要8
  • 如果真的不是自己的错,怒气中的上司也听不进任何解释,还会认为你态度不好。盛怒中的斥责,宛如齐发的万箭。利箭迎面而来,各位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没有错,就抬头挺胸努力辩
  • 质地:丝滑的半哑光质地,稍微有些容易斑驳,建议涂的时候仔细一些,最下面的一层可以用指腹拍开,然后再用膏体涂抹持久度:1动车上一个抱着大熊的小男生应该是去找女朋友
  • !!
  • 最近这几天早晚我明显感觉到秋天的到来,晚上的晚饭凉凉的,温柔而又舒服,然后呢,早上的风骑着摩托把我冻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气死我了 气死我了 气死我了遇到一个跟个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