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学无学人得佛授记
(第一百二十四段)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其意柔软,寂然清净,一心观佛。佛告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否?唯、然!已见。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恭敬、尊重、护持法藏。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正法、像法、皆悉同等。尔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二千声闻,今于我前住,悉皆与授记,未来当成佛。所供养诸佛,如上说尘数,护持其法藏,后当成正觉。各于十方国,系同一名号,俱时坐道场,以证无上慧,皆名为宝相,国土及弟子、正法与像法,悉等无有异。咸以诸神通,度十方众生,名闻普周遍,渐入于涅槃。尔时学无学二千人、闻佛授记,欢喜踊跃、而说偈言:世尊慧灯明,我闻授记音,心欢喜充满,如甘露见灌。】
这时世尊见“学无学”声闻众共二千人,这些人心意柔软,寂然清净,都一心观望着佛。于是佛告诉阿难说:你看见这“学无学”的二千人了吗?阿难说:是的、我看见了。
这里说的“学无学”之“学”:称为“有学”、“有学”与“无学”相对。无学又称无学位、无学果、无学道、无学地。指断尽一切烦恼、已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人。如果已知佛的教法,但未断惑,还在修学中,则称为“有学”;反之,已深究佛的教法,无惑可断,也无可学者,则称为“无学”。
声闻四向四果中,唯阿罗汉果为无学,余四向三果为有学。《俱舍论》卷二十四说:“如是尽智,至已生时,便成无学,阿罗汉果,已得无学,应果法故,为得别果,所应修学,此无有故,得无学名。”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修行至“尽智”生起的时候,就成就了无学位,得到了阿罗汉果。那么什么是“尽智”呢?“尽”是指一切烦恼灭尽,同时将引生烦恼之业“因”也全部灭尽,由“因”尽所得一切智、“缘”尽所得无生灭境,此时已永断集谛,更无有余,所得之智名“尽智”。
“尽智”在修证上,用的是“金刚喻定”,此定又名“断惑中最后无间道”。是说此“金刚喻定”能断有顶地第九品思惑,是断惑中最后解脱道。由此解脱道,断尽一切生死烦恼,证得尽智、无生智,成就无法可学的阿罗汉果,此时称为得尽智、得无学位。
阿罗汉依根之利钝分为“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不动法、不退法”等七种。又依所离之障而分:慧解脱、俱解脱二种。总共合称“九无学”。此外,也有人将前者加上缘觉及佛,而合称九无学。因为缘觉及佛已断尽一切烦恼、无法可学:故也称无学。
这里说的二千“学无学”人,指的是还在修学“无学法”的人,他们还没证到无学阿罗汉果位,是四向三果中人,称为“学无学”人。前面佛为无学阿罗汉们授了记,现在该轮到给这些“学无学”人授记了。
佛说:阿难!这二千“学无学”人来世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诸佛如来。“五十世界”可能是五十个大千世界,也可能是五十个小世界,我们姑且按五十个小世界来理解。每一个小世界的构成,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
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
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碱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东方持国天王守护;南赡部洲即地球、南方增长天王守护;西牛贺洲、西方广目天王守护;北俱芦洲、北方多闻天王守护。此四大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
佛说:像这样的小世界共五十个,都碾成微尘。“微尘”是色体的极小者,称为极尘、七倍极尘称为“微尘”。微尘是漂浮在虚空中极微小的粉尘,肉眼很难看清,常用以指极细小的物质。如此五十个世界的微尘数,是多得无法数清的。


佛说:将五十个这样的小世界都研成微尘,一微尘一佛,二千位“学无学”人,对如此多的每一位佛都要恭敬、尊重,护持诸佛法藏。最后同时在十方国土,各自成佛,用同一个名号,名“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住世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的数量于各国土如一劫数那样同等的多。正法、像法住世的时间,各为一劫。
这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你们这二千“学无学”的声闻弟子,现住于我佛法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当为你们全部授记,授记你们将于未来世成佛。你们在成佛之前,将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诸佛如来,护持诸佛法藏,最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你们将在十方国土同时成佛,都是一个名号,同时在各自的道场里,证得诸佛如来的智慧德相,名称都叫“宝相如来”。
国土和菩萨,声闻弟子,正法和像法,其状况和数量,如以上所说,都是相同的。你们将用自己的智慧神通力,度化十方世界无量多的众生,你们的名号也将传满十方世界,然后在寿命住世一劫后,才渐渐地入于涅槃。
这时二千“学无学”的声闻众,听了佛给自己的授记后,欢喜得跳了起来,非常高兴地作偈言:世尊的智慧如灯一样的光明,照亮了千年暗室,除去了我们心中的无明,又听了佛亲自为我们授记的法音,更使我们心中充满了欢喜,如“甘露”灌顶般的痛快淋漓。
什么是“甘露”呢?甘露异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注维摩经》说、“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甘露多用作涅槃的比喻。
《法华经》第九品<授学无学人记品>到这里就介绍完了。本品是佛为还未证得无漏阿罗汉的声闻学者授记,这些小乘声闻众在佛的教化下,在因地已开始发菩提心,转修大乘了,所以得到了佛的授记。从这些事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凡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就一定会见佛、就一定会得到佛的授记、就一定能够成佛。

解釋經名:正確了知到彼岸的心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敦煌石室本)

接下來,我想對於《心經》的經名,先做一個字面上的解釋,再來說說他的內涵。《心經》的名稱,中文是由八個字所組成的。而在梵文當中又是怎麼說的呢?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呵哩娜也」,字意分別如下:



一,般:意思是「正確」。

二,若:意思是「了知」。

三,波羅蜜多:意思是「到彼岸」。

四,呵哩娜也:意思是「心要」,也就是「精華」的意思。



將以上各部分結合起來,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平常會說成是「智慧」,但是「智慧」這個詞,現在太普遍被使用了,容易跟世間的「聰明才智」搞混。因此,這裡我們使用了唐朝的三藏法師義淨的翻譯,他將「般若」兩個字翻譯成「正了知」,這個翻譯也跟藏文的「些若」比較接近,解釋起來也比較容易。



以上是對於經名的字面解釋。接下來是內涵的解釋。



首先,「正了知」當中的「了知」,也就是「認知」的意思,包括了三種認知:



一,世間錯誤的認知;

二,出世間聲聞與緣覺的認知;

三,如來的無上認知。

‧正了知:就是「佛的認知」



這裡的「般若」,是指當中的最後一種,前面兩種並不算是究竟的般若。



接著,「正」的意思是什麼呢?「正」有最殊勝、最好的意思。這種認知,勝過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其他的認知,所以是「無上的認知」,指的也就是「佛的認知」。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也就是要把「一切聖者菩薩的認知」歸類在三種認知當中的哪一個呢?聖者菩薩,也就是登地菩薩的認知,其實可以稱為般若,因為他的認知,相似於如來的認知。



還有一種解釋是,這裡所謂「最殊勝的認知」,指的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



‧到彼岸:分「能到」和「已到」兩種



再來,解釋一下「波羅蜜多」的意思,這個意思是「到彼岸」。「彼岸」指的是涅槃,而「此岸」指的是輪迴。



「正了知」的作用是什麼呢?為什麼這裡稱為「到彼岸」呢?因為它就像是一艘船筏,能夠幫助沉浮在輪迴大海的眾生們,前往涅槃大城的彼岸,因此稱為「到彼岸」,也就是「波羅蜜多」。「到彼岸」又有兩種解釋:



一,能到彼岸的工具:有學道般若

指的是什麼呢?它指的就是「有學道」這個階段的「般若」,有學道這個階段的般若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正在前往成佛道路上的菩薩」的「般若智慧」,它能夠令人到達彼岸。



二,已到達的彼岸:佛地般若



指的就是「佛地」,提起「佛地」,想起哈利波特的佛地魔,心太亂了,「佛地」也就是最終「成佛果位的般若」。以上這樣的說法,是根據月稱論師的《入中論釋》的說法。



實際上這裡所講述的「般若」,是指「證悟空性的智慧」。但是,還有幾種事物也可以被稱為般若,例如:「自性般若」、「經般若」、「道般若」和「果般若」:



(一)自性般若:指的就是空性。

(二)經般若:指的是闡述空性的大乘經典。

(三)道般若:是指聖菩薩眾的智慧。

(四)果般若:是指佛陀遍知的智慧。



但是以主要的般若來說,一般是指「果般若」,因為,這才是究竟圓滿的彼岸。而前三個般若呢,也可以被稱為是般若,但並不是最究竟的般若,因為還沒有到達彼岸。以上這樣的說法,是出於陳那論師的《般若八千頌精要》。



■譯者簡介



大蕃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

這部經典是由大蕃國(蕃,讀音播,即古西藏)三藏法師管法成,從藏文翻譯為中文,並且保存在敦煌石窟中的版本。



法成譯師,是一位藏族譯師,是少數精通中文、梵文與藏文的大師。他曾經將像是《瑜伽師地論》、《大般涅槃經》等等論著,從中文翻譯成藏文。尤其是他所翻譯到藏文,由西明圓測大師所寫的《解深密經釋》,更是藏傳佛教學者研究唯識學的時候,最重要的依據。



據說,他也曾經將玄奘大師翻譯的六百品的《大般若經》,從中文翻譯到藏文。總之,他是一位極為少見的大學者,民初學者陳寅恪教授曾經說過:「法成大師對於吐蕃(即古西藏)的貢獻,相當於玄奘大師對於中國的付出。」



■《心經》經文正說



接下來是「正說經文」了。這裡將經文分為八個部分,就是「序」、「時」、「眷屬」、「因緣」、「問」、「答」、「順說」和「隨喜」這八個部分:



第一部分:序



首先,「序」指的是這部經的第一句話:「如是我聞」。



如是:這樣而已



「如是」就是指此經,聽聞此經的經典結集者,將他所聽聞到的內容,就是「這樣而已」,沒有其他多餘的部份,並且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地記錄下來。「我」則是指結集者本人。總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結集者他自己「聞如是經」的意思。



我:集結者



對於這部經的集結者是誰,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一)文殊師利菩薩:智友阿闍黎在《心經》的解釋中提到:「所有般若系經典的集結者,都是『文殊師利菩薩』」。



(二)金剛手菩薩:在摩訶闍那的《心經註釋》中提到:「陳那阿闍黎認為,所有般若系經典都是由『金剛手菩薩』所集結的。」



(三)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阿難尊者:另外,在龍樹菩薩著名的《大智度論》中明確地提到:「所有大乘經典,都是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和阿難尊者一起結集的。」



(四)阿難尊者:在《小品般若經》中提到:「佛告阿難:我是汝大師,汝是我弟子。汝以身口意業,於今現在供養恭敬,尊重於我。我滅度後,汝當以是供養恭敬,尊重般若波羅蜜。」



在《般若八千頌》的第二十八品,和第三十二品當中,佛將《般若經》囑咐給阿難尊者,由於這個原因,解脫軍阿闍黎主張:「大部份的大乘經典,都是由阿難尊者結集完成的。」獅子賢論師也提出過這樣的說法。



然而,清辨論師在他的著作《思擇炎》當中,提到:「聲聞不能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因為大乘義理並非他們所能理解的。」因此,對於阿難尊者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這種說法,提出了反對。



可是,在《大法鼓經》中提到:「釋迦牟尼佛要求迦葉尊者保護大乘經典。而迦葉尊者也曾經指定阿難尊者,負責進行了第一次的經典結集。」因此,作為同樣是聲聞的阿難尊者,也可以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總之,這部經典的集結者是誰,至今沒有一個絕對的說法。如果是共同集結,有時出現文殊菩薩名字,並不代表其他菩薩或阿難尊者沒有參與過。



聞:直接聽到



「聞」的意思,表示了集結者在集結時所宣說的內容,並不是他個人的意思,而是單純地將聽到的內容如實地說了出來。同時,更是在強調,集結者是直接聽到了這些經文,而不是間接聽說的。



「如是我聞」的「如是」是指什麼呢?是從「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到「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之間的整部經典內容。以上是八個部份中的「序」。



第二部分:時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

一時:時圓滿



「一時」指出了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這裡包括幾種意思:



一,難得:第一個意思是:由於這部經只被聽過一次,不會重複地被聽聞,因此它有「 難得」的意思在裡面。很重要的事情佛陀只會說三次,說三次不聽時,金剛手菩薩,類似佛陀的保鏢,如果佛陀說三次你不聽,金剛手菩薩就會用金剛杵來打你,他的金剛杵非同小可,一打下去可能你就糟了,反正很重要的事情時,佛陀會囑咐三次,不會說第四次,因為三次聽不下去時,講第四次也沒用。



二,智慧:第二個意思是:「一時」代表集結者很有智慧,因為他只是聽了這麼一次,就能全部將它記下來。



三,時圓滿:「一時」還表示了五圓滿當中的「時圓滿」。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裡所謂的「時圓滿」,是指講說這部「法圓滿」的深奧經典當下,還同時圓滿具備了「大師圓滿」、「處所圓滿」、「時圓滿」和「眷屬圓滿」共四者,因此表示五圓滿中的「時圓滿」。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解釋經名:正確了知到彼岸的心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敦煌石室本)

接下來,我想對於《心經》的經名,先做一個字面上的解釋,再來說說他的內涵。《心經》的名稱,中文是由八個字所組成的。而在梵文當中又是怎麼說的呢?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呵哩娜也」,字意分別如下:



一,般:意思是「正確」。

二,若:意思是「了知」。

三,波羅蜜多:意思是「到彼岸」。

四,呵哩娜也:意思是「心要」,也就是「精華」的意思。



將以上各部分結合起來,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平常會說成是「智慧」,但是「智慧」這個詞,現在太普遍被使用了,容易跟世間的「聰明才智」搞混。因此,這裡我們使用了唐朝的三藏法師義淨的翻譯,他將「般若」兩個字翻譯成「正了知」,這個翻譯也跟藏文的「些若」比較接近,解釋起來也比較容易。



以上是對於經名的字面解釋。接下來是內涵的解釋。



首先,「正了知」當中的「了知」,也就是「認知」的意思,包括了三種認知:



一,世間錯誤的認知;

二,出世間聲聞與緣覺的認知;

三,如來的無上認知。

‧正了知:就是「佛的認知」



這裡的「般若」,是指當中的最後一種,前面兩種並不算是究竟的般若。



接著,「正」的意思是什麼呢?「正」有最殊勝、最好的意思。這種認知,勝過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其他的認知,所以是「無上的認知」,指的也就是「佛的認知」。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也就是要把「一切聖者菩薩的認知」歸類在三種認知當中的哪一個呢?聖者菩薩,也就是登地菩薩的認知,其實可以稱為般若,因為他的認知,相似於如來的認知。



還有一種解釋是,這裡所謂「最殊勝的認知」,指的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



‧到彼岸:分「能到」和「已到」兩種



再來,解釋一下「波羅蜜多」的意思,這個意思是「到彼岸」。「彼岸」指的是涅槃,而「此岸」指的是輪迴。



「正了知」的作用是什麼呢?為什麼這裡稱為「到彼岸」呢?因為它就像是一艘船筏,能夠幫助沉浮在輪迴大海的眾生們,前往涅槃大城的彼岸,因此稱為「到彼岸」,也就是「波羅蜜多」。「到彼岸」又有兩種解釋:



一,能到彼岸的工具:有學道般若

指的是什麼呢?它指的就是「有學道」這個階段的「般若」,有學道這個階段的般若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正在前往成佛道路上的菩薩」的「般若智慧」,它能夠令人到達彼岸。



二,已到達的彼岸:佛地般若



指的就是「佛地」,提起「佛地」,想起哈利波特的佛地魔,心太亂了,「佛地」也就是最終「成佛果位的般若」。以上這樣的說法,是根據月稱論師的《入中論釋》的說法。



實際上這裡所講述的「般若」,是指「證悟空性的智慧」。但是,還有幾種事物也可以被稱為般若,例如:「自性般若」、「經般若」、「道般若」和「果般若」:



(一)自性般若:指的就是空性。

(二)經般若:指的是闡述空性的大乘經典。

(三)道般若:是指聖菩薩眾的智慧。

(四)果般若:是指佛陀遍知的智慧。



但是以主要的般若來說,一般是指「果般若」,因為,這才是究竟圓滿的彼岸。而前三個般若呢,也可以被稱為是般若,但並不是最究竟的般若,因為還沒有到達彼岸。以上這樣的說法,是出於陳那論師的《般若八千頌精要》。



■譯者簡介



大蕃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

這部經典是由大蕃國(蕃,讀音播,即古西藏)三藏法師管法成,從藏文翻譯為中文,並且保存在敦煌石窟中的版本。



法成譯師,是一位藏族譯師,是少數精通中文、梵文與藏文的大師。他曾經將像是《瑜伽師地論》、《大般涅槃經》等等論著,從中文翻譯成藏文。尤其是他所翻譯到藏文,由西明圓測大師所寫的《解深密經釋》,更是藏傳佛教學者研究唯識學的時候,最重要的依據。



據說,他也曾經將玄奘大師翻譯的六百品的《大般若經》,從中文翻譯到藏文。總之,他是一位極為少見的大學者,民初學者陳寅恪教授曾經說過:「法成大師對於吐蕃(即古西藏)的貢獻,相當於玄奘大師對於中國的付出。」



■《心經》經文正說



接下來是「正說經文」了。這裡將經文分為八個部分,就是「序」、「時」、「眷屬」、「因緣」、「問」、「答」、「順說」和「隨喜」這八個部分:



第一部分:序



首先,「序」指的是這部經的第一句話:「如是我聞」。



如是:這樣而已



「如是」就是指此經,聽聞此經的經典結集者,將他所聽聞到的內容,就是「這樣而已」,沒有其他多餘的部份,並且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地記錄下來。「我」則是指結集者本人。總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結集者他自己「聞如是經」的意思。



我:集結者



對於這部經的集結者是誰,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一)文殊師利菩薩:智友阿闍黎在《心經》的解釋中提到:「所有般若系經典的集結者,都是『文殊師利菩薩』」。



(二)金剛手菩薩:在摩訶闍那的《心經註釋》中提到:「陳那阿闍黎認為,所有般若系經典都是由『金剛手菩薩』所集結的。」



(三)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阿難尊者:另外,在龍樹菩薩著名的《大智度論》中明確地提到:「所有大乘經典,都是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和阿難尊者一起結集的。」



(四)阿難尊者:在《小品般若經》中提到:「佛告阿難:我是汝大師,汝是我弟子。汝以身口意業,於今現在供養恭敬,尊重於我。我滅度後,汝當以是供養恭敬,尊重般若波羅蜜。」



在《般若八千頌》的第二十八品,和第三十二品當中,佛將《般若經》囑咐給阿難尊者,由於這個原因,解脫軍阿闍黎主張:「大部份的大乘經典,都是由阿難尊者結集完成的。」獅子賢論師也提出過這樣的說法。



然而,清辨論師在他的著作《思擇炎》當中,提到:「聲聞不能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因為大乘義理並非他們所能理解的。」因此,對於阿難尊者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這種說法,提出了反對。



可是,在《大法鼓經》中提到:「釋迦牟尼佛要求迦葉尊者保護大乘經典。而迦葉尊者也曾經指定阿難尊者,負責進行了第一次的經典結集。」因此,作為同樣是聲聞的阿難尊者,也可以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總之,這部經典的集結者是誰,至今沒有一個絕對的說法。如果是共同集結,有時出現文殊菩薩名字,並不代表其他菩薩或阿難尊者沒有參與過。



聞:直接聽到



「聞」的意思,表示了集結者在集結時所宣說的內容,並不是他個人的意思,而是單純地將聽到的內容如實地說了出來。同時,更是在強調,集結者是直接聽到了這些經文,而不是間接聽說的。



「如是我聞」的「如是」是指什麼呢?是從「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到「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之間的整部經典內容。以上是八個部份中的「序」。



第二部分:時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

一時:時圓滿



「一時」指出了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這裡包括幾種意思:



一,難得:第一個意思是:由於這部經只被聽過一次,不會重複地被聽聞,因此它有「 難得」的意思在裡面。很重要的事情佛陀只會說三次,說三次不聽時,金剛手菩薩,類似佛陀的保鏢,如果佛陀說三次你不聽,金剛手菩薩就會用金剛杵來打你,他的金剛杵非同小可,一打下去可能你就糟了,反正很重要的事情時,佛陀會囑咐三次,不會說第四次,因為三次聽不下去時,講第四次也沒用。



二,智慧:第二個意思是:「一時」代表集結者很有智慧,因為他只是聽了這麼一次,就能全部將它記下來。



三,時圓滿:「一時」還表示了五圓滿當中的「時圓滿」。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裡所謂的「時圓滿」,是指講說這部「法圓滿」的深奧經典當下,還同時圓滿具備了「大師圓滿」、「處所圓滿」、「時圓滿」和「眷屬圓滿」共四者,因此表示五圓滿中的「時圓滿」。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稍下工夫一分析,就知道他一生之荣枯休咎只是与大运有关,如果他自己也知道,是不会造成很多损失的。因而,真正拥有偏财运的人,往往是日主身强,命中偏财也旺;而且,命中
  • 这种感觉十分深刻的理解了!对于演唱会大家真的都是从1开始商量讨论了很多成员们应该怎么做如果这样做的话会很不错的这样总结出了结果。
  • 身旺用食神也是好运,看来一生小富是有的这样的格局写的太累人,格局层次顺序一点不能乱,我费劲写这些就想让大家知道,破格的格局不一定一生行什么运都差,看命理要综合多
  • 当然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出现下跌,其实也都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毕竟此前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因为炒房者和开发商的炒作,已经严重超出了合理水平。对此官方人员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说
  • 当日,《全球首档飞行特技直播真人秀》第三期在该机场开播,鳕熊等5位国内人气女主播体验直升机、三角翼的飞行特技,并通过YY直播平台向全国观众展示盐池通用机场...
  • 这部电影中大家好像都是主角,每个人都值得揣摩,最开始说要拍电影,虽剧情是这个过程的一场案件但最后真的拍出了电影,确实是“首尾呼应”结局的设置好像也让他们变成了“
  • 谁知我的朋友们也给我买了蛋糕,于是蛋糕x3(接下来几天慢慢吃吧[允悲])如果说大家的祝福是开心和惊喜,那么四页纸的信就是满满的感动了。热衷于仪式感的我,中午给自
  • 一二线消费者对集成灶外观接受不够,不会主要去做一二线,还是做之前卖的好的地区。 集成灶产品与市场的不同:产品本质没有大的区别,性能更好,外观风格比较统一,内部腔
  • 在茶胚的选择上,我们从来不吝惜成本,因为也只有好的茶胚,才配得上我们如此用心的好工艺。这让很多顾客都觉得非常神奇,其实并没什么神奇魔法,是在茶叶的窖制工艺上下了
  • 图6⃣ SOLANO JACKET 始祖⻦的软壳都蛮舒服,这款也不例外,再配一件打底卫衣,就可以帅气 出街了。有点念想,给自己留点希望啥的哈哈哈哈,然后还得有这
  • 其中最大的卫星还有四颗伽利略卫星,木卫三不仅是木星和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而且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其直径达到5268千米,超过水星半径的三分之一。更奇怪的是,海
  • 刘彰粉丝/刘彰反黑/刘彰后援会/刘彰壁纸/刘彰数据/刘彰工作室/刘彰吃饱了不想动/刘彰说自拍好难/刘彰分享对镜自拍/AK刘彰原创diss破千万TIss85t8s
  • 除了对制作人是大挑战,对歌手们也是,因为各自录音而非当面讨论沟通,加上又是大合唱,先录音的人因为歌声部分还是一片空白,只能凭借想象力尝试各种可能,女子组第一位录
  • 有时间,我们可以去爬山,去看日出,去散步,去欣赏大自然,去陌生的街角,去做一切我们曾经或现在也很想做的事情,可以有一个人陪着你,也可以你一个人,总之那一刻,你是
  • 1.在100+人的同事群体里,有小团体;2.在这个疫情防控意识已经树立得很明晰的时间段,这个小团体还出去唱K,可见群体联系非常密切;3.好歌经得起考验,青春里的
  • 这半年时间 不管有多难 都还是挺过去了 年轻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 等到年长就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现在已经是吃药的第六个月了 每个月都有按时复
  • #丁恩妃[超话]#[兔子] #丁恩妃0530生日快乐# 210530 俞宙I-G更新银河相关 :恩妃啊~感谢你出生~ ⭐️生日应援计划 part1:
  • 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你不能去埋怨或评断它的对与错,因为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它就是生活的一剂良药。当然,我想作者的意思不是说要刻意去伤害,而是伤害其实也是一种彼此的
  • 再比如我们做自媒体想成为有影响力的人,首先我们内心要相信我是大威,我是网红,我们的输出才带有大威、网红的能量和频率,才能更好地传播我们的思想、观点、影响力!比如
  • 现已经落地 随时都可以去里面用FLOKI代币购物买. 无需手续费.双方官方宣布!SPI现在做活动用Floki代币购物将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