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粉丝无数,却在93岁拍了一部最“心碎”的片子[心]】他出生在另一个时代。在跨越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之旅中,他历经传奇,目睹过自然世界中最壮丽的奇景和最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时刻。

2019年,93岁的他拍了一部纪录片,时隔一年,又写了一本书,它们有同一个名字——《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这段旅程,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悲剧——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螺旋式下滑。因为遥远,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切地感知到自然世界的衰退,唯有他积累了厚厚的“证据”,因为这一切就发生在他的一生当中。

“若是我明明看到了危险却一声不响,我会非常内疚。”有生之年,他剩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向世人发出一份自救倡议书。

这位现年9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大卫·爱登堡,这颗星球上的生物最年长的挚友。

因为看见 所以悲伤

爱登堡的一生,都行走在荒野中,他几乎踏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出于从小的爱好,他还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好运气。

26岁那年,他给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广播节目投去简历,被拒绝了。不过,有人看到他那份落选的申请信,邀他到BBC电视台工作,他选择了尝试。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他幸运地搭上了全球航空业起飞的顺风车,才可能去到那些隐世之地,从此享受来自大自然生命的馈赠,60年不曾间断。

很多人知晓爱登堡的名字,是因为他拍摄了许许多多享誉世界的自然纪录片。

《生命的进化》《活力星球》《生命之源》《植物的私生活》《蓝色星球》《冰冻星球》《地球脉动》……通过这些纪录片,很多人才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在他非同寻常的职业生涯里,他始终保持着幽默,充满活力,从未有隐退之意。

可就在《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的镜头面前,那张熟悉的脸因为衰老而“下沉”,他的眼睛不时时地离开镜头,不发一言,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悲伤之中。

这部纪录片和同名著作与他此前所有的作品都不同,这是他经过深刻地审视,把那些“最美纪录片”背后,来自自然的哀吟,以及他所亲眼目睹的拍摄对象发生的命运变迁,说给人们听。

“现在回看我早年拍摄的影片时,我认识到,虽然当时我自觉身处荒野之中,徜徉于一个原始的自然世界,但那其实是我的幻觉。即使在那时,很多大型动物就已经非常稀少。”爱登堡在书中写道。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爱登堡都在环游世界,拍摄一部梦想已久的纪录片《生命的进化》。摄制组前往39个国家,拍摄了650个物种,走过了约250万公里。而他们明显地意识到,有些动物变得越来越难找了。

1978年,他去拍摄山地大猩猩,在非洲中部森林深处,这种动物只剩下300只。当时,小猩猩的市场需求量高,非法捕猎者为了捕捉一只小猩猩,会不惜杀死数十只成年大猩猩。

爱登堡第一次见识到生态灭迹的情景是在东南亚。1950年代,婆罗洲有3/4的土地是雨林,能看到很多红毛猩猩。但到了20世纪末,婆罗州雨林面积已经少了一半,另一半变成了单种栽培的油棕园地,那是个已死的生态系统。

他从60年前第一次见到红毛猩猩起,婆罗州的砍伐作业已将他们的数量缩减了2/3。

1990年代后期,爱登堡制作纪录片《蓝色星球》,海洋生态是它的主题。可自1950年代,大型商业渔船开始进入国际水域,捕捞世界各地的海产,到了20世纪末,渔船已捞走了大海中90%的大型鱼类。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开始消失,浅水区的海洋生态也渐渐消失。

1998年,摄制组无意间发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珊瑚礁白化现象。“期初我们觉得漂亮,后来才猛然惊觉,此景是个悲剧,因为眼前所见其实是一副副白骨。”珊瑚白化的原因是个谜,后来科学家发现,在多数发生珊瑚白化事件的地点中,都是海洋迅速变暖的地方。

2011年,爱登堡制作《冰冻星球》,那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他出生那年高出了0.8摄氏度,这一变化速度超过了地球过去1万年中任何时候的气温变化速度。

过去30年,北极夏季的海冰减少了30%,地球上的冰盖越来越少。

也是在那时候,爱登堡在沿俄罗斯的北冰洋海岸目睹了令他心碎的一幕:

海象的主要食物是生长在北冰洋海底几个特定地点的蛤蜊。在潜水觅食的间隙中,海象会爬到海冰上休息。

可是,现在供它们休息的海冰都融化了,结果它们只得游往远处的海滩。合适的休息地点寥寥可数。

于是,占太平洋海象总数2/3的数万头海象只能挤在同一片海滩上。密密麻麻的海象挤得喘不过气来,有些海象只得顺着岩坡爬到悬崖顶上。

离开海水的海象视力很弱,但悬崖下方大海的气味是清楚无误的,所以它们就试图抄近路进入大海。一头3吨重的海象从悬崖上翻滚下来摔死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从爱登堡1950年代拍摄纪录片至今,世界上野生动物数量平均减少了一半,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野性。

“这就是我的证词,这是我这一生经历过的地球退化的过程,但故事还没有结束,要是我们再不停下来,下一个时代出现的环境毁坏,将比我这一生所经历的更加严重。”

如何感知人类以外的生命

虽然爱登堡在全世界有无数的粉丝,很多人甚至是看着他的纪录片长大的,但也许鲜有人能真正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爱登堡的独特,是来自他孤独和心碎的一面。”资深纪录片爱好者、青年作家邓安庆告诉《中国科学报》,“因为他比我们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活得更久,经历得更多。”

“爱登堡开始认知的世界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他最初选择从事自然纪录片工作,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想要去探索。然后通过镜头告诉人们,这个星球是多么的多元,多么的壮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亲眼见证了曾经的伊甸园一点一点崩塌,他视为珍宝的东西一点一点破碎,那种心痛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

在观看、阅读爱登堡的作品过程中,邓安庆意识到他的生命已经和自然融为了一体,“他对自然理解和思考的深刻性,远非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够触达的,这是有很高门槛的。”

爱登堡在他自传的结语中写道:“我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且不愿停下制作节目的脚步,最根本的原因只是,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比凝望自然世界并尝试去理解它,更为深刻的快乐。”

“与此同时,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如果人类再不努力,地球真的要走向危险了。而他自己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更想争分夺秒地去工作。”邓安庆说道。

难就难在,荒野对大众来说,太遥远了。爱登堡曾在《关于自然历史电影如何激励人们》中说过:“人们不愿意去拯救他们一无所知的东西。”

所以他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用纪录片的方式进行科普教育。把科学家研究成果中的客观数字可视化,并最大程度地去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

可即便如此,也未必人人都能感受得到。邓安庆的体会是,要真正与人类以外的生命产生心灵上的连接,最终要靠人们走进自然界,拉近物理距离,产生直接的接触。

不必是遥远的荒野,城郊的一片田、一座山、一条河足矣,前提是要学着观察、了解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迁徙……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产生了疑问,反过来再从更多的纪录片、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与自然的连接才会变得牢固,并且无论走到哪里,这个世界都是不枯燥的。

给全人类的自救倡议

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研讨会、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201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近年来,年过九旬的爱登堡带着他的纪录片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他发表演讲,参与电视访谈,为人类挽救自己的最后机会奔走呼告。

爱登堡说,他用一辈子探索生物世界,终于确定了一件事,“重点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我们自己。”

当他站在3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废墟上时,他惊奇地看到森林取代了城市,野生动植物接管了那里的一切。

“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无论人类有过多大的失误,大自然最终都能克服一切,生物世界会顽强地活下去,人类却不能。”

那么,人类究竟应当如何自救?希望并非渺茫。爱登堡在纪录片和书的最后提出了重新野化世界、保持万物可持续性的观点,并针对国家和个人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他引用了研究地球系统的顶级科学家约翰·罗克斯特伦和威尔·斯特芬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探索出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内部运作和固有弱点,发现了9条“星球界限”,包括了生物多样性损失、空气污染、臭氧层浩劫、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化学污染、化肥使用、淡水取水量、土地流转。如果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超过这些界限,生存就是可持续的。

如果人类欲壑难填,突破其中任何一条界限,就可能动摇生命支持系统,给大自然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针对这些生态界限,爱登堡提出要转向清洁能源,科学地管理渔业、设立海洋保护区网,退耕还林,发展垂直农业,倡导更节制、更平衡的生活方式等等,而能真正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人类要超越自身对“增长”的执念。

不过,爱登堡勾勒的并非是一个“生态乌托邦”世界。因为他清楚地知晓,人类社会内部,依然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世界。

他特别提到,最近的一次研究估计,人类对生命世界的冲击几乎有一半是由最富有的16%的人造成的。最富有的人在地球上惯常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可持续的。

“我们必须不仅学会在地球有限资源的范围内生活,还要学会如何更均衡地分享这些资源。”

他解释,具体而言,在筹划通往可持续未来的路径时,必须要考虑人类福祉的最起码要求,包括体面住房、医疗服务、清洁饮水、安全食品、能源使用、良好教育、足够收入、政治声音和公平正义。

在他看来,这些社会条件和之前的9条生态界限一样重要,只有同时满足了,人类才能真正维持一个稳定安全的地球。只讲生态界限,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老人给予这个时代最深切的叮嘱,让人无法不动容。#读书# https://t.cn/A6M2udpA

【七月三十 || 恭迎地藏菩萨圣诞】

普贤启问 地藏宏开

三途六道绝尘埃 

普广问如来

授记十斋 接引上莲台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三称)

地藏!地藏!

汝之神力不可思议,

汝之慈悲不可思议,

汝之智慧不可思议,

汝之辩才不可思议。

正使十方诸佛赞叹,

宣说汝之不思议事,

千万劫中不能得尽。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所以地藏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名号功德

梵语ksitigarbha,译为地藏。

地即土地,具有七义:

1.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

2.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

3.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

4.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

5.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长。

6.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

7.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

地藏之“藏”,具有三义:

秘密、包容、含育,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比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

本愿功德

1.地狱未空不成佛:《占察善恶业报经》说,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劫以来修行,早已达到佛的智慧海,功德已圆满具足,早就应该成就佛的果位了。但地藏菩萨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所以隐其真实功德,以本愿力和自在神通,到处现身说法救度众生。故《楞伽经》说,有大悲菩萨,永不成佛。并非因为程度不够或者懈怠修行,而是以大悲愿力度化众生。所以功德虽然与佛齐等,却不现佛身,始终以菩萨身度脱罪苦众生。“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2.求诸所愿皆满足:地藏菩萨功德与佛平等,敬信菩萨的功德也不可思议。《地藏十轮经》说:如果在一百劫中至诚皈依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称其名号礼拜供养,所求如求康寿财富或断烦恼等。还不如有人在一顿饭这么短的时间至心皈依地藏菩萨,称念菩萨名号,虔诚敬礼地藏菩萨的大功德,若有所求皆能圆满达成。这是弘扬地藏菩萨法门,所以特地赞叹地藏菩萨功德的超胜。又《地藏十轮经》说,地藏菩萨如观世音菩萨一样,在十方世界现种种身,说种种法,令众生离种种困苦,所求皆得满足。

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唐代新罗王子金乔觉曾在此修行。金乔觉相貌奇特,顶骨耸高,力大敌十。心地慈善,颖悟异常。金乔觉出家名地藏比丘,航海来华。地藏比丘在各地游化数年后,于开元末年来到安徽省九华山结庐苦修,渴饮涧水,饥食白土。九华山主姓闵,家财甚富,布施山地,地藏显神通力,袈裟一披,盖尽九华,建化城寺。闵公为地藏护法,其子也随地藏出家,法名道明,为地藏的侍者。

地藏比丘精进苦行,誉为神僧。世寿九十九岁,圆寂“跏跌示寂”其时有“山鸣石损,寺钟坠地”之象。地藏比丘为地藏菩萨在中国的应化,九华山即成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信仰地藏菩萨功德

《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讲:阎浮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娑婆世界众生皆苦,所幸值遇悲智具足的佛陀。地藏菩萨受佛嘱托,于无佛时代,关照度化末法时代的众生。因为这样特殊的缘起,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修地藏法门,非常容易得到地藏菩萨的加持,历代祖师大德皆劝大众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经上说:每日念地藏菩萨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经又云:若有善男子男女人,见地藏菩萨形象,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

一者天龙护念 ,二者善果日增,

三者集圣上因 ,四者菩提不退,

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

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

九者人见钦敬,十者神鬼助持,

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

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

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

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

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

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

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

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

二十七者饶慈愍心, 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

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

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 佛嘱地藏菩萨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智慧音里,吉祥云中。
为阎浮提苦众生,
作大证明功德主。

地藏菩萨像赞

地藏大士,誓愿宏深。

愍念众生,长劫沉沦。

悲运同体,慈起无缘。

常处地狱,冀解倒悬。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狱未空,成佛无期。

由此因缘,诸佛赞叹。

况彼六道,能不悲恋。

虚空有尽,誓愿无穷。

欲报深恩,特印尊经。

愿见闻者,同生净信。

展转流通,利益无尽。 https://t.cn/R2WxBlI

七月三十 || 恭迎地藏菩萨圣诞[鲜花][鲜花][鲜花][心][心][心][蜡烛][蜡烛][蜡烛]

普贤启问 地藏宏开

三途六道绝尘埃 

普广问如来

授记十斋 接引上莲台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三称)

地藏!地藏!

汝之神力不可思议,

汝之慈悲不可思议,

汝之智慧不可思议,

汝之辩才不可思议。

正使十方诸佛赞叹,

宣说汝之不思议事,

千万劫中不能得尽。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所以地藏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名号功德

梵语ksitigarbha,译为地藏。

地即土地,具有七义:

1.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

2.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

3.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

4.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

5.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长。

6.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

7.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

地藏之“藏”,具有三义:

秘密、包容、含育,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比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

本愿功德

1.地狱未空不成佛:《占察善恶业报经》说,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劫以来修行,早已达到佛的智慧海,功德已圆满具足,早就应该成就佛的果位了。但地藏菩萨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所以隐其真实功德,以本愿力和自在神通,到处现身说法救度众生。故《楞伽经》说,有大悲菩萨,永不成佛。并非因为程度不够或者懈怠修行,而是以大悲愿力度化众生。所以功德虽然与佛齐等,却不现佛身,始终以菩萨身度脱罪苦众生。“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2.求诸所愿皆满足:地藏菩萨功德与佛平等,敬信菩萨的功德也不可思议。《地藏十轮经》说:如果在一百劫中至诚皈依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称其名号礼拜供养,所求如求康寿财富或断烦恼等。还不如有人在一顿饭这么短的时间至心皈依地藏菩萨,称念菩萨名号,虔诚敬礼地藏菩萨的大功德,若有所求皆能圆满达成。这是弘扬地藏菩萨法门,所以特地赞叹地藏菩萨功德的超胜。又《地藏十轮经》说,地藏菩萨如观世音菩萨一样,在十方世界现种种身,说种种法,令众生离种种困苦,所求皆得满足。

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唐代新罗王子金乔觉曾在此修行。金乔觉相貌奇特,顶骨耸高,力大敌十。心地慈善,颖悟异常。金乔觉出家名地藏比丘,航海来华。地藏比丘在各地游化数年后,于开元末年来到安徽省九华山结庐苦修,渴饮涧水,饥食白土。九华山主姓闵,家财甚富,布施山地,地藏显神通力,袈裟一披,盖尽九华,建化城寺。闵公为地藏护法,其子也随地藏出家,法名道明,为地藏的侍者。

地藏比丘精进苦行,誉为神僧。世寿九十九岁,圆寂“跏跌示寂”其时有“山鸣石损,寺钟坠地”之象。地藏比丘为地藏菩萨在中国的应化,九华山即成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信仰地藏菩萨功德

《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讲:阎浮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娑婆世界众生皆苦,所幸值遇悲智具足的佛陀。地藏菩萨受佛嘱托,于无佛时代,关照度化末法时代的众生。因为这样特殊的缘起,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修地藏法门,非常容易得到地藏菩萨的加持,历代祖师大德皆劝大众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经上说:每日念地藏菩萨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经又云:若有善男子男女人,见地藏菩萨形象,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

一者天龙护念 ,二者善果日增,

三者集圣上因 ,四者菩提不退,

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

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

九者人见钦敬,十者神鬼助持,

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

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

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

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

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

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

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

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

二十七者饶慈愍心, 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

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

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 佛嘱地藏菩萨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智慧音里,吉祥云中。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

地藏菩萨像赞

猗欤大士,誓愿宏深。

愍念众生,长劫沉沦。

悲运同体,慈起无缘。

常处地狱,冀解倒悬。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狱未空,成佛无期。

由此因缘,诸佛赞叹。

况彼六道,能不悲恋。

虚空有尽,誓愿无穷。

欲报深恩,特印尊经。

愿见闻者,同生净信。

展转流通,利益无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 oyster bay一杯相思酒 一个知心人 新西兰,一个优美秀丽的国度,出产的长相思(Sauvignon Blanc)葡萄酒极其清新纯净,自成一派,成为全球长相
  • #北卡News# 每年#食物浪费#和损失 的数量惊人,它不仅是对于劳动的轻视,是对于世界上许多无法裹腹的人群的不公,更会成为#环境保护# 绊脚石——当浪费的食品
  • Le chef de l'opposition vénézuélienne Juan Guaido a été déclaré positif au coron
  • 看到同学发的朋友圈,高考生刘炜特来“打卡”“包百步行街现在大变样了,很新潮,还有裸眼3D大屏,特别有一、二线大城市的感觉。”“这么热闹的街区,感觉商业又恢复了往
  • 但是我们能说在春天遇到花是对的,而在冬天遇到鱼是错的么?在错误的时间里遇到,就能克制自己不喜欢那个人么?是不是仍然会用尽了力气想去接近,想尽办法掩饰自己,甚至伪
  • #BuildJakapan[超话]##build金建成# 搞个抽奖吧,抽三个姐妹【评论即可】庆祝bui宝拿下最美面孔付邮送条件:1.有最美投票记录2.超话等级大
  • 复利效‮开应‬始了,‮单订‬也就越‮越来‬多即使每天‮也啥‬不干‮大,‬家自助‮物购‬,也能赚到钱,这就是管道收益的力量啊店铺卖‮都的‬是不踩雷的日常所‮好需‬
  • 有着自己的爱好 并且能够用爱好养的起自己 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 实现财务和人身自由所有目标都会实现#分手后发现更爱了是冤种吗#分手后还能做朋友吗|||分手有很多种
  • 2018年发生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是能哭醒 丝毫不差于一个亲人的离开 所以 我黑不溜秋的爱流哈喇子的睡觉还喜欢贴贴我高中时候不懂事我爸每次抬手要打我就挡在我面前的
  • #嘉园微分享#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 】总是晚睡,到了白天就昏沉乏力;久坐不动,身体各种不舒服;事务繁杂,每天精疲力竭却鲜有收获。雄鹿对于字母哥
  • “我对你从不吝啬于表达,它不是西沉的月会有尽头,它是长安的灯火,生生不休。总会有惊奇的际遇,不信你去夏天吹一个温热的晚风,在黄昏时猜一猜晚霞是几种颜色。
  • 生活,需要一点阳光,生命,需要一些勇敢,纠结过去,担心未来,都不如抓住当下,过去是梦,未来是影,现在才是真真切切的人生。你呀 ,总是看到自己身上的小小瑕疵 然后
  • 巴哥犬是体贴、可爱的小型犬种,不需要过多运动或经常整理毛发,但需要同伴。活泼好动,有贼心没贼胆,别人碗里的绝对比自己的好[白眼]绝对的健身达人。
  • 守りでは強肩とフットワークの良さを生かし、二塁送球タイムも1・8秒台と速い。小学生の頃から主に遊撃を守ってきたが、高校1年の秋にチーム事情で捕手に転向となった。
  • 自己是梧桐,凤凰才会来栖;自己是大海,百川才来汇聚。#吴磊电影不虚此行# wl #吴磊电视剧爱情而已#“我努力地把自己拴在地面上,想要走出自己的步调,给自己安全
  • #GTOP[超话]# ➽SIDE G 220827 via ray0180_cho IG 就算是艺人一般人看到也会就那样路过…我都好久没拍过照了 参考一
  • 聪明的人嘴藏在心里,愚蠢的人心摆在嘴里】#没头脑生活碎片# 前两天买了点李子,下了一单发现商家有优惠券,没领可是吃亏了,我就跟他说你退了我再买一单吧,结果这商家
  • 也许多年以后,站在那条叫做回忆的埂上向往事致敬,看满地黄花堆积,你终会明白:人与人之间所谓的山高水长,并不都是为前世的约定而来,那些被诗化的缘份,只不过是落英缤
  • 修道容易成道难,不除杂念总枉然。入道容易依道难,不求精进总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