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雷音释道儒堂# 《唐如山五医经》

精神心理卫生诀

唐如山著

一个人语言、行为、思想不正常了,也就是说他的精神不正常了、心生病了,通常这种情况他是不会自觉的,也不会承认的。心到即到,心医即医,心药即药,心痊即痊,心了即了,无心无到,无医无药,无痊无了。道能道,是真道,医能医,是至医,道者能医,医者能道,是天一。三一是原,四一为圣,三四而心,四三乃性,原成圣,心成性,心则原,性则圣,木水金酉寅金水木,水木火甲庚火木水,金土火壬乙火土金。

注:一水、三木、四金,金生水,水生木。

——选自道家著作《道玄经》唐如山著。

医心诀

唐如山著


有一见二,有二见三,有三见生,师无师。天下无病,病身患心,心疾而病,病无科药,药治生物,物见真心,心明空精,精生为信,信诚而性,性见则神,神乃天全,全能合一,无物无疑,无说无听,化幻为实,变假成真,精气神生,阴阳纯一,阳隐而性,阴秘而生,阳出而命,阴入而真,一生重真,重生一真,三者自一,能见天地,无得之得,是以为道。感生敏是,分明立晓,洞悉阴阳,了了八极,觉然自生,生天生地,九天九地,正反重一,发明真心,辨心生然,坎离交媾,乾坤无离,自为医心,心生无始,混沌无别,元极重真,神经自然,自然无生,无患无疾,无药无汤,圣道无人,无心无医,医道真人,天下为心,心医合道,精神真一,一生无事,衍生无极,无为无名。

——选自道家著作《道玄经》唐如山著。

用药诀

唐如山著

用药之法在于符合天地自然。阴阳相生,阴者生阳,阳者生阴,阴阳生一。一者为二,二者为一,三者是一,人即是药,药即是人,人药合一,无病无灾,无药无生。一者觉五,五者觉一,半者生一,一者生半,太极生一,生一元始,五行觉五,觉五能空,一生天下,五觉自然,五一能治,三一是真,二一成圣,天地始纯,纯阳知生,纯阴能下,坎离复交,乾坤重媾,八一为际,四一而知,是为道无,无道不生,是以为原。

注: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

——选自道家著作《道玄经》唐如山著。
    

石兰典籍

唐如山著

弟子白说:“人之善本在于五脏六腑,重在脉神,愿闻其详,知意其向?”

药师佛回说:“善知识!医之道则当善本,本合则根正,明焉无不胜。一阳之钩为天,钩钧则分毫不左;一阴之毛为地,毫毛则非元极不至达。人之五脏六腑乃五行真术,无善无恶,无着无弃,为医道之本,仁心之生,其意知详如下:五脏者之肝木位东方天少阳,主血魂,色青司春气,重头部,属青龙(雷、风)青帝(太昊伏羲)所管,其主肺、心(心、肾),乃筋、爪之力;心火位南方天太阳,主脉神,色赤司夏气,重五脏,属朱雀(火)赤帝(炎帝)所管,其主肾、脾(脾、肝),乃脉、色之象;肺金位西方天太阴,主气魄,色白司秋气,重血脉、膀胱,属白虎(泽、天)白帝(少昊)所管,其主心、肾(肾、脾),乃皮、毛之用;肾水位北方天少阴,主精志,色黑紫司冬气,重身体,属玄武(水)黑帝(颛顼)所管,其主脾、肝(肝、肺),乃骨、发之荣;脾土位中央天,主营意阴阳相和,色黄司四季,重精神,属陈蛇(宗)、七煞(根)黄帝(黄帝)所管,其主肝、肺(肺、心),乃肉、唇之数。

六腑者乃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者。胆主中宫之正,有化生之所成,所对应者为肝;胃主五味集纳,为藏粮之所,所对应者为脾;小肠主清分左右,有收纳之功,所对应者为心;大肠主泻合之总,有奇效为生,所对应者为肺;膀胱主变化之意,津液为反,所对应者为肾;三焦主纲要之别,决意为生,是以为原气。

此五脏六腑乃五行全数,五行皆正,无有定处,至神通明,一而安生,了有奇功。五行失正,则落死地,回天乏力。

脉搏气韵,阴阳相一,阴主生死,阳主血气,神足气象,宗根臻至,象数机理,征微体明,一一表达,则脉象自生,自然呈现。

天地生合之法,以承古开今,自然气数,逆反顺生,兴衰变化,损满补功,数定气连,神安性真。此由心生,一心而成,功在自机,外成其心,心至功到,无形遁机。日月常转,乾坤变易,阴阳调和,脉象无边,定生玄妙。阳性阴生,阳动阴静,阴阳和合,是以精神能主,二次臻至,精神重生,《黄帝内经》说:‘阳平阴秘,精神乃治。’三阴三阳为之王,一阴一阳成其至。三阴三阳之数,九九生天;一阴一阳之理,能知本初,一即九,九即一。缓者生阳,数者疾阴,三数复重,一理了明,则阴阳更生,分明立晓。《黄帝内经》说:‘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是故三阳者为天之数,重头;三阴者为地之数,重手;一者为人之数,重心。是谓天地人者一,乾道坤德,阴阳生和之气,轻身之术,精神之宝。故至医之道,非贤明不足以传达,以其为道故而知当日斋戒以自珍藏保之。”

药师去灾延寿如来经
唐如山著

如是我闻:一时,佛于七刹宝地见众生欢喜,一而众生,直心直佛。佛于无量劫而本心常自在,功参天地造化参数无界,佛法无边,彼岸自心度,诸法皆不取不舍,空无一人。于是偈颂说:
诸相无量心空生,
一相自相天地间。
微妙佛法清净故,
诸界众生皆悟空。
众生是佛本自心,
何故缚心有而无。
即有即无天地间,
即无即有人心间。
一切唯心造唯物,
见自真心即觉直。
自性见佛法禅门,
一如如故亦如来。
如能见生两生者,
如佛一性而能知。

尔时,法偈颂毕,三界寂静,直华祥天,天地和瑞,佛法心田。一切空见自性生有,一法无法自心法,一药无药自心药,一汤无汤自心汤,因药汤两次而生有,故心地两次而发明,心地一见性发明,则无药汤。一念自在,去除无虑,即虑不生,虑即妄生。于是偈颂说:
人心虑及无界众,
何苦众生心忧苦。
苦心生自有乐生,
即乐无生苦亦无。
直心即性生无乐,
是故无乐为至乐。
此为功参天地数,
亦为如来药师心。
苦药无味汤一味,
一味即为体三昧。
此即如来正觉心,
能知天地本来貌。
佛由心生是医王,
一药无味生慈悲。
慈悲本是药师心,
此心无药亦无汤。
一药两用真如体,
体用无别一心成。

尔时,法偈颂毕,众生皆喜,三界唯尊,菩萨解脱,日月生辉,十二一将皆自护持,本自光晖,疾患皆无生,众生觉性平等,禅心一时定,一佛如来。本性心生,一性二生,二性一生,两生一真,一生两真,重真发明,三者心一,一生一佛,而再生再佛,本无生无佛。即说咒说:哈帝雅嗡。哈帝雅嗡。甚堪贝。甚堪贝。三藐三菩提陀耶。娑婆诃。娑婆诃。梭玛哈喇琉璃。埯。

尔时,佛发一大愿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闻我名号者,如能一心见持,则能心地安稳,思虑不生,妄想皆离,病患皆无,苦乐无心,视他同己,解脱自在,生同极乐,重真重生。于是偈说:
菩萨解脱,
禅心无界。
无患无疴,
无苦无乐。

偈毕经全,名为《药师去灾延寿如来经》,三界皆名,无有无生。

传灯,姓叶,衢州人。少从进贤映庵禅师剃发。随谒百松法师,闻讲法华,恍有神会。次问楞严大定之旨,百松瞪目周视,灯即契入。百松以金云紫袈裟授之。一生修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等忏,无虚日。卜居幽溪高明寺。先有土人叶祺,葬亲寺后。梦神云,此圣道场地,将有肉身菩萨,大作佛事,可速迁。祺不信,俄举家病困,惧而徙焉。翌日,灯至,即其地立天台祖庭,学侣辐凑。尝于新昌大佛前登座竖义,众闻石室中天乐铿锵,讲毕乃寂。尝著生无生论,融会三观,阐扬净土法门。又有法语一篇,最为切要。曰,杨次公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矧多爱乎。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所转,矧多念乎。夫爱,有轻焉重焉,厚焉薄焉,正报焉,依报焉。历举其目,则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宇田园、林泉华卉、珍宝玩物,不可枚尽。有一物之不忘,爱也。有一念之不遗,爱也。有一爱存于怀,则念不一。有一念不归于一,则不得生。或问,轻爱有道乎。曰,轻爱,莫要于一念。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于轻爱。盖念不一,由散心异缘使然。散心异缘,由逐境纷驰使然。娑婆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则娑婆有一境。众缘内摇,趣外奔逸。心境交驰,纷若尘沙。故欲轻其爱者,莫若杜其境。众境皆空,万缘都寂。万缘都寂,一念自成。一念既成,则爱缘俱尽矣。曰,杜境有道乎。曰,杜境者,非屏除万有也,亦非闭目不睹也。即境以了其虚,会本以空其末也。万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万法空,而本性现。本性现,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强。楞严所谓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原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是以欲杜其境,莫若体物虚。体物虚,即情自绝。情绝,则爱不生,而唯心现,念一成。故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去一留,不容转侧。功效之速,有若桴鼓。学道之士,于此宜尽心焉。曰,轻爱既闻命矣,一念如何。曰,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求生极乐,以敦信为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祖教。凡是发明净土之书,皆须一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唯心之净土,不是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自佛,非是他佛。二,修行者,行门有二,一正,二助。正行复二,一称名,二观想。称名,如小本弥陀经,七日持名,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若口称佛名,系心在缘,声声相续,心心不乱。设心缘外境,摄之令还。此须发决定心,断后际念,拨弃世事,放下缘心。使念心渐渐增长,从渐至久,自少至多。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毕竟要成一心不乱而后已,事一心也。苟得此已,则极乐之净因成就,垂终之正念必然。亲见弥陀,垂手接引,得生净土必矣。理一心亦无他,但于事一心,念念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际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无去无来,不生不灭。现前一念之心,便是未来净土之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于无可念中,炽然而念。于无可生中,炽然求生。是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二,观想者,具如观无量寿佛经。境有十六,观佛最要。当观阿弥陀佛丈六之身,作紫磨黄金色像,立华池上,作垂手接引状。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相有八十种随形好。此二种正行,须相须而进。凡行住睡卧时,则一心称名。凡趺坐,则心心作观。行倦,则趺坐以观佛。坐出,则经行以称名。苟于四威仪中,修之不间,往生净土必矣。二,助行,亦有二。一,世间之行。如孝顺父母,行世仁慈,慈心不杀,具诸戒律。一切利益之事,若能回向西方,无非助道之行。二,出世之行。如六度万行,种种功德,读诵大乘,修诸忏法。亦须以回向心而助修之,无非净土行也。更有一种微妙助行,当历缘境,处处用心。如见眷属,当作西方法眷想。以净土法门而开导之,令轻爱以一其念,永作将来无生眷属。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得生净土,得离此嗔。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无央无待。凡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第三,愿者,净土舟航,要以信为柁,行为篙橹樯缆,愿为风帆。无柁则无所指南,无篙橹樯缆则不能运行,无风帆则不能破浪疾到,故次行以明愿也。第愿有通别,有广狭,有遍局。通,如古德所立回向发愿文。别,则各随己意。广,谓四宏,上求下化。狭,谓量力,决志往生。局,如课诵有时,随众同发。遍,则时时发愿,处处标心。但须体合四宏,不得师心妄立。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速觐弥陀。一切净土法门,举不外于是矣。灯每岁修四三昧,身先率众,精进勇猛。注楞严,维摩等经,凡染翰,必被戒衲。前后应讲席七十余期。年七十五,预知时至。手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复高唱经题者再,泊然而寂。(法华持验,净土法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2年看到前夫哥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没有愤怒惋惜了,毕竟知道他也没想太多可持续发展,只有深深的疑惑:24岁年轻人到底做了什么才能一年之间发福油腻变成一只笨重的胖
  • 报告:以太坊月销毁量持续走低,年通胀速度下降64%4月10日,欧科云链链上大师团队对外发布了《2022 Q1加密行业报告》。销毁量的增加,一度使1月份以太坊净发
  • #海淘[超话]# 卑微学生党建的海淘群几乎原价拼 好多东西都想自己冲 可是群里姐妹太少了 开不动车,有无姐妹一起进群和我拼单啊 想花钱还花不出去的感觉太难了希望
  • 210816 更INS@李準基 ---무더위와 코로나로 지치고 힘드실 여러분들께 조금은 무거운 소식을 전하게 되었네요. 向因酷暑和新冠疫情而疲憊不堪的
  • 2022-3古时(图文均属原创)乔治·帕克《下沉年代》提到了1979年36岁的参议员乔·拜登在美国某大学的一次演讲----“我知道你们今天晚上到这儿来,是因为你
  • 春的大地上,色彩开始丰富起来,不再固守雪的洁白;春的林子里,声音开始争鸣起来,不再显示冷的宁静。春的大地上,色彩开始丰富起来,不再固守雪的洁白;春的林子里,声音
  • 但需要注意的是,吃葡萄后不宜立即喝水,否则容易引发腹泻。每天吃三瓣捣碎的大蒜,能使血液中的“坏胆固醇”浓度下降。
  • 向海风许愿,在山海相见 披山岛,面积仅2.38平方公里。摊开地图,纵横交织的经纬之间,这个东海深处的小岛毫不起眼。 岛上驻守着一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英雄雷达站
  • #告别武汉# 关于昙华林这个点从实验室,有点恍然:仿佛回到了一月份那些和你,和你们昼夜颠倒的日子。还记得曾经你请我在胡桃里喝酒因为囊中羞涩转战到helens在中
  • #诗言志歌永言#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
  • 据海南卫健委,2022年4月11日0-24时,海南省新增21例本土确诊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9例)其中三亚20例(含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8例)、陵
  • 想做明星的,约起……来参加百变美人吧 厉害了marykay![得意]我是星探[得意]接下来的玫琳凯百变美人季赶快快来报名吧!
  • ”  北宋黄庭坚也是兰花专家,他主张种兰必须选用沙石,其在《幽芳亭》中写道:“兰蕙丛出,莳以沙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被误传为苏东坡妹婿、苏小妹丈夫的秦少游就非常
  • tag: 影山 日向 月岛 山口 木兔 赤苇 研磨 黑尾到最后所有的心结都是自己多想了燕子是我想我也是他没有多么爱我是我放大了爱而已我呀不打算追问个究竟为什么了
  • ♡LᵒᵛᵉᵧₒᵤWork togetherᥫᩣ娃是我生的 ✏️字是你签的 奶是我喂的 钱是你赚的 夜是我熬的 压力是你扛的 我们都辛苦了 老申你足够上进 足够
  • [太阳][太阳][太阳] 孩子们,还是很可爱的[偷乐],有的同学真的是灵魂写手[允悲](尤其第4,5张,有耐心的朋友可以稍微读一下)大部分同学都败给了基础太薄弱
  • 9年9300㎡,扎哈事务所完成净零排放中东“沙丘”,改写石油国未来
  • #BKPP[超话]##kinkrit# “亲爱的马群耀和林祎凯,时间好快,已经快两年了,我记得剧里说:承诺轻易就能被风吹散,可是这个易碎的承诺我坚持了两年诶…下
  • 在这里重点说一下张琳芃,个人觉得本赛季是张琳芃提升巨大的一个赛季,以往的张琳芃靠着身体天赋,在成为球队后防重要一员,但是他的脑袋经常会抽风 。但俗话有说,有得也
  • 也是那个小朋友的勇敢让我竖定的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要勇敢的坚持自己的梦想……#张艺兴[超话]#张艺兴出道十周年快乐[心]永远记得是姐姐带我入门,从此认识了艺兴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