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莱西确诊病例详情公布#【#莱西市新冠确诊病例行动轨迹公布#】2022年3月4日,莱西市报告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为轻型),系莱西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人员中筛查发现。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快速检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该3名确诊病例为莱西七中学生,目前已送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相关流调和溯源工作正在进行,后续相关信息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请广大市民朋友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不信谣、不传谣,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佩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中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022年3月4日



确诊病例1-3轨迹

确诊病例1:住莱西市岸芷汀兰小区42号楼,为莱西市第七中学学生。

2月25日,从家里骑自行车上下学,中午在校就餐。

2月26日,在家中未外出。

2月27日,9:00骑自行车到烟台路108号杰克缝纫机专卖店;11:30到山川水饺店就餐;12:20吃完饭返回烟台路108号杰克缝纫机专卖店;17:00左右骑自行车回家。

2月28日-3月3日,从家里骑自行车上下学,中午在校就餐。

3月4日,上午父亲自驾带其去莱西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当日由负压救护车转运至青岛市定点医院。

确诊病例2:住莱西市经济开发区新安村591号,为莱西市第七中学学生。

2月25日晚,与其姐姐在商业街某麻辣烫饭店吃晚饭,然后一起回家。当日未再外出。

2月26日,上午和下午在同村一同学家中玩,中午回家吃饭。

2月27日,在家中,未外出。

2月28日-3月4日,乘坐校车上下学,中午在校就餐。

3月4日上午,其父亲骑电动车陪同其前往莱西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当日由负压救护车转运至青岛市定点医院。

确诊病例3:住莱西市经济开发区滨河路18号3号楼,为莱西市第七中学学生。

2月25日,步行上下学,中午在校就餐。

2月26日-2月27日,在家中,未外出。

2月28日-3月1日,步行上下学,中午在校就餐。

3月2日,步行上学;中午在校就餐;下午18时左右去学校后门晨光超市,和同学骑车回家。

3月3日,步行上学;中午在校就餐;下午和同学骑车回家。

3月4日,步行上学;9时左右其父亲陪同去莱西市人民医院做核酸检测;当日由负压救护车转运至青岛市定点医院。

2022年3月5日,我市新增8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下简称病例4-11)。均系莱西市确诊病例的同学和教师,其中病例11系市南区在莱西七中支教的教师。专家组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病例4-11均为新冠肺炎确诊轻型病例,目前均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不信谣、不传谣,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佩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中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022年3月5日 #3月5日青岛莱西新增8例本土确诊#

病例4-10轨迹

确诊病例4:住莱西市安居小区A6号楼,为莱西市第七中学学生。

2月25-26日,步行上学、放学,中午在校就餐,放学后约17:50到晨光文具店买文具或者零食。

2月27日,9:00其父亲开车载其与弟弟前往 院上镇徐家屯村,16:00左右驾车回家。

2月28日-3月3日,步行上学、放学,中午在校就餐,放学后约17:50到晨光文具店买文具或者零食。

3月4日,排查检测初筛阳性,次日凌晨确诊。

确诊病例5:住莱西市海星山庄3号楼,为莱西市第七中学教师。

2月26日,在家未外出。

2月27日,中午与家人开车到重庆路御社板前店就餐;14:00到豪帝商城小土豆育婴儿店,3点左右离开。

2月28日-3月1日,7:10骑电动车到学校,中午在校就餐,17:00放学后骑电动车返回家中。

3月2日,7:10骑电动车到学校,中午在校就餐,17:00放学后骑电动车返回家中;18:30左右与家人开车去长岛路三合干果店、阳光果源店(未戴口罩)购物,之后返回家中。

3月3日,7:10骑电动车到学校,中午在校就餐,17:00放学后骑电动车到南市场水果地摊买水果后返回家中。

3月4日,排查检测初筛阳性,次日凌晨确诊。

确诊病例6:住莱西市滨河二苑1号楼,为莱西市第七中学学生。

2月26-27日,在莱西市沙岭市场三合居家政店。

2月28日-3月1日,7:00到校上学,11:50-13:00在清大辅导班就餐,13:00到校上学,18:00返回家中。

3月2日,7:00到校上学,11:50-13:00在清大辅导班就餐,13:00到校上学,18:00到兔八哥商店买东西后返回家中。

3月3日,7:00到校上学,11:50-13:00在清大辅导班就餐,13:00到校上学,18:00返回家中。

3月4日,排查检测初筛阳性,次日凌晨确诊。

确诊病例7:住莱西市望建新村10号楼,为莱西市第七中学教师。

2月25日,自驾到胶州。

2月26日,到胶州世纪商厦里的美甲店cocolady做美甲,全程戴口罩。晚上回蔡家寺老家。

2月27日,乘坐k1391列车(13车厢)回莱西,后到校执勤。

2月28日,到学校上班,下班后回家。

3月1日,到学校上班;下午到济南路中学参加莱西市历史教研活动;活动结束后到移动营业厅办理业务,后回家。

3月2日,到学校上班,下午下班后到小区南边市场购买水果和炸鸡(小徐炸鸡),后回家。

3月3日,到学校上班,中午去学校东牛肉面馆就餐。

3月4日,到学校上班,下班后回家,排查检测初筛阳性,次日凌晨确诊。

确诊病例8:住莱西市经济开发区焦格庄村,为莱西市第七中学学生。

2月25日,6时40分左右父亲开车送其上学,17时50左右放学,18时左右到滨河小学附近东墙外侧的小卖部购物,18时20分左右步行至金箭电动车店,晚饭后回家。

2月26日,9时左右跟随母亲到金箭电动车店,后到“店埠炉包店”玩耍,在金箭电动车店用餐,午餐后回家。

2月27日,9时左右跟随母亲到金箭电动车店,晚饭后回家。

2月28日,早上6时40分左右,父亲驾车送其到校,晚上5时50分后放学后到金箭电动车店。

3月1日-3月2日,正常上学,放学后到滨河小学附近东墙外侧的小卖部购物。

3月3日,居家未外出。

3月4日,排查检测初筛阳性,次日凌晨确诊。

确诊病例9:住莱西市安居小区A01楼,为莱西市第七中学学生。

2月26日,下午14时许,其父亲驾车带其至平度市旧店镇罗头村,晚餐后16:30时许离开,自驾返回南墅镇夏庄村住处。

2月27日,14时,其父亲驾车送其返回莱西市安居小区家中。

2月28-3月3日,每天步行上下学,在家中就餐。

3月4日,排查检测初筛阳性,次日凌晨确诊。

确诊病例10:住莱西市滨河新村2期15号楼,为莱西市第七中学学生。

2月27日,上午与父母自驾去青岛胶东机场;

2月27日,下午4:30-5:40左右与父母去莱西粮贸大厦。

2月28日-3月3日,每天上下学,在家中就餐。

3月4日,排查检测初筛阳性,次日凌晨确诊。via.莱西融媒

【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从此以后在不确定的地方找到可可爱爱的照片还要仔细辨认这到底是杨润泽还是何运晨,对于我这样的脸盲患者这很不友好尤其是一些侧脸照半脸照,我很自豪地表示——基本认不出
  • 过了两天后,唐太宗对于张蕴古办李好德的案子思来想去,觉得张蕴古过去办事还算很努力,不至于做出欺骗他的事来,可怎么就有一下子被杀了头呢?太宗看着房玄龄怕得要死的样
  • 驻汇和社区工作队队长祁建新说:“希望通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的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温暖,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乐业社区,志愿者们对辖区内进行了
  • 总有人选择这条路,总有人选择带着希望到处走,总有人把理想看得高乎一切,总有人拿得起又放得下……对所有真正为自己为这项运动付出并坚持的人怀有一种遥远的敬意,希望有
  • 这显示,在非医学防控措施下,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奥密克戎疫情还将会以感染人数多、波及面广的态势存在。谢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句话是我在两年前武汉疫情的时候说的
  • 你且听这荒唐 春秋走来一步步 你且迷这风浪永远二十赶朝暮归欢喜处无事伴心弦 所念皆如意 22岁幸会愿我贪吃不胖 愿我钱财不尽愿我皱纹不长 愿我深情不负
  • 装修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和盛镇青藤书斋24小时不打烊,为群众留灯】#住在温江# 简约时尚的外观、宽敞明亮的室内、柔和温暖的灯光……近日,设立在和盛镇綦临社区的青
  • 目前大盘就是在震荡上涨的过程中,有的个股涨的快,有的涨的慢,很多散户由于回血心切,看见自己手中的票不涨,便很容易换掉看似“弱势”的股票,然后去追那些看似“很厉害
  • 我害怕失去她,我怕我联想的有关她的未来都是我一个人的幻想……我怕我的未来都是我孤单一人……我不怕孤独,但我却害怕孤单……我害怕我口中的努力到头来从没任何意义,我
  • #原神[超话]# 本群仅接受成年女性入群(婉拒未成年&男)非 ,非饭圈,(追星可以,不可以强行安利三次元偶像)非梦女(自己梦可以,不可以出现类似言论“你
  • 樱龙仓2021年3月9日【#杜小华无奈称愿让儿子和买家生活# 亲爱的,就差你了】“这一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我收的是袖子加长的版本,非常适合秋冬穿着P5 @Ra
  • 仔细看这次的官方申报图其实不难发现,缤瑞COOL的内饰上可以看到明显的悬浮式中控屏幕的存在,而且驾驶座前方的仪表盘遮光罩的形状也不一样,所以通过这一点可以肯定缤
  • 最中意的一句文案1、我想 慢慢来 是一种诚意……2、还是算了吧 开在秋天后视镜里的花3、有时候我词不达意,但我真的很开心生活有你。7、生活原本沉闷 但跑起来总会
  • #阿狸个人种草合集##怀安的三坑安利# 突然想给自己建个话题,就主要这两个吧,一个啥都有,一个主要是三坑/四坑/五坑/六坑为主(lo,汉服,jk,cos,bjd
  • 莴苣性凉味苦,冷食可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利气,坚筋骨,去口气,白牙齿,明眼目,通乳汁,利小便以及消食,杀虫,解蛇毒等.莴苣叶营养价值很高,不可随手弃之可将其
  • 你看,师姐、江澄、天下都是他要保护的对象,他受了再多的苦和委屈都不会告诉他们,他是保护者,自然不会对他们露出柔软脆弱的一面。探春远着赵姨娘(身份依然是奴才)的行
  • 焦虑、失落、紧张往往会导致我的症状变严重,所以我会服用一些舒缓情绪、抗压类的植物性的补充剂,我个人用下来是有效的。总结了几条自己用过的改善湿疹和银屑病的方法,希
  • 我:来得及的吧,我把这个搞搞好大家:你不是八点多的车吗?有些滴滴车司机真的跟狗一样,叫好了车在路边等发现忘记个文件,赶紧跑回家拿,要出门的时候司机打电话说到了,
  • 好喜欢这个搞笑勤劳可爱认真的zyl,在电动车没电下去推车的zyl,陪我一起放烟花的zyl,不跟我用一个水池刷牙偏要蹲着刷牙的zyl,认真做事情的zyl,很会懂我
  • 【朋友的阶段性…】前天去理发的路上,看到一个上初中的女孩儿,左手与姥爷握着,右手挽着拄着手杖的姥姥,两位老人看上去绝对过了九十奔八十了,三个人行走足够缓慢,但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