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租借法案”,美国种下的“恶之花”】(文/霍晶)4月28日,美国总统拜登要求美国国会批准总额为330亿美元的“2022财年紧急补充资金”,用于向乌克兰提供安全、经济和人道援助。同日,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允许五角大楼向乌克兰或其他东欧国家出借或出租防务用品。美方的这两个大动作,发生在西方多国纷纷表示将“松绑”向乌克兰提供重型武器装备之时,值得注意。

在俄乌战事刚开始时,美西方在向乌克兰提供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等单兵装备上颇为慷慨,却在提供重装备上扭扭捏捏。例如,关于向乌克兰提供波军装备的米格-29战斗机一事,美国和波兰一波三折的扯皮让人大跌眼镜。现在,不仅仅是东欧国家手中的苏制武器装备,美制M777轻型牵引榴弹炮、德制PzH-2000自行榴弹炮、德制“猎豹”双管自行高炮这些地地道道的北约体系重武器都出现在美西方的军援清单上,这或许可以说明这样几件事情。

首先,在“反俄”成为西方新的政治正确后,西方各国虽然仍然力避直接“下场”参与战事,但它们同时将俄乌围绕顿巴斯等乌东地区展开的争夺视为削弱俄罗斯的绝好机会,力图通过军援来提升乌军战斗力,令俄军在漫长而惨烈的地面战斗逐步“失血”,从而令战场天平出现有利于西方阵营的变化。

第二,对美西方的军工利益集团来说,拉长战事意味着对军火的持续需求,由之而来的军火采购不仅可以让美西方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还能借助军售扩展美西方在东欧的存在和影响,把它们牢牢绑在对抗俄罗斯的战车上。这个巨大的“利益窗口”必然不能放过。据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4月27日报道,五角大楼官员表示,为了援助乌克兰,美国“标枪”反坦克导弹和“毒刺”防空导弹的库存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一,未来几年内产能或许无法弥补缺口,有必要动用《国防生产法》进行生产。可见,军工利益集团对战争财的渴求,是美西方向乌克兰提供各种武器的一大原动力。

第三,战场上的力量对比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回顾战局,可以看到乌军不仅人员和技术装备损失相当严重,坦克修理厂和军工制造厂这样的军事基础设施也遭到了“重点照顾”。进入“比拼血量”的持久战后,这种一边失血、一边又失去造血能力的局面是相当危险的。美西方如此急迫地转变态度,或许能够说明战场局势已经到了它们不出手不行的地步。

那么,这些重武器真的像西方媒体认为的那样,能够解乌克兰的“倒悬之急”吗?恐怕未必。

首先,获得重装备是一回事,让它们能够真正在战场上“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又是另外一回事。和单兵装备相比,重型装备更为复杂精密,而且非常依赖后勤保障体系的支援,对操作人员的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此外,西方提供的北约制式装备体系和乌军原有的重装备体系并不兼容,人员培训和装备维护很多时候都需要从零开始,并非“速成训练”就能上手,而且坦克装甲车辆等重装备进入乌克兰,不可避免要依赖公路和铁路转运,行迹很难隐藏,这意味着被发现和被打击的风险很高。不少西方媒体在报道相关新闻时,一味吹嘘西方武器是多么无敌,故意将“提供重武器”直接和“乌军成功获得重武器并形成战斗力”划上了等号,显然有意忽略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变量。

另一方面,美西方提供给乌克兰的有些装备已经处于退役或者封存状态,启封、检修和恢复到可用状态都需要时间。而且,这些国家出于各种各样的考量,并没有把自己最先进的装备拿到货架上。例如,美军并没有把自己现役的M1A2系列坦克这样的“高级货”拿出来,反而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了200辆M113履带式装甲输送车。这款成名于越南战争的战车早已因为脆皮防护和铝合金装甲易燃“名声在外”。无怪乎美国《防务新闻》网站吐槽,美军的这款老旧“战场出租车”在乌克兰战事中派上了新用场。把这样的装备当成“援乌利器”,不知道其他迷信“美援”的人看在眼里,会作何感想。

现代战争是一个牵涉众多变量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武器装备固然重要,但它也仅仅是战争中的变量之一,不可避免要受制于其他多种因素。过分强调西方提供重武器对俄乌战事的影响,未免有“唯武器论”的色彩。除了战场上武器的对话,俄乌战事各方必然会继续利用各自的筹码展开博弈。

但不论博弈结果如何,有一点可以确定:包括俄乌战事在内,美西方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一边唱高调、一边下黑手,名为救火、实则浇油。这种行径就是动荡与战乱之源,是一朵真正的“恶之花”。 #参考快评# https://t.cn/A6XAbW9u

【环时深度:一层层掀开美国面具!#美国是在全世界疯狂敛财的吸血鬼# !】#面具下的丑恶美利坚# 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已有月余,战事仍处于胶着状态,不仅造成两国士兵和平民死伤,还导致数百万乌克兰人成为难民。正当国际社会心急如焚,众多国家纷纷出面调停时,有一个国家不仅不拿出和平解决危机的方案,反而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援,不断在背后“递刀子”,生怕这场仗打得还不够大、不够久。这个国家就是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美国。美国这样做并不是因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而是与其军工复合体的国家本质有关。所谓军工复合体,是指美国的军队、工业、政府、国会等密切合作,并勾结智库、媒体等结成利益团体。这一团体在全球不断制造“敌人”,通过挑起他国冲突大发战争财,而俄乌冲突就是这群“吸血鬼”找到的最新猎物。

以他国生灵涂炭换自己盆满钵满

美国正越来越成为一个两极化的国家,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大多数政策上针锋相对,只有一个除外,那就是军费开支。2008年以来,美国国债以火箭速度蹿升,但国防预算却不受影响,逆势上涨。时至今日,美国的军费支出,甚至超过全球排名第二至第十国家的总和。

军费在全球“唯我独尊”,美国就必须不断打仗,不断树敌,不断寻找威胁。没有战争,没有威胁?那就制造一个。俄乌冲突就是美国的最新“成果”。

美国进攻性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米尔斯海默本月再次重申,“美国应该为俄乌冲突负主要责任”。尤其是2008年以来,美国怂恿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并推动乌转型为反俄亲美国家,导致俄乌危机避无可避并最终升级为军事冲突。冲突爆发后,米尔斯海默任职的芝加哥大学学生给校长发联名信,要求校方调查其与俄政府的关系,甚至要求解雇他。不过这些学生不知道的是,从军购的角度看,美国军工复合体正悄悄为这场二战后欧洲最大规模的战事开足马力。

军工复合体是美国独有的现象。二战期间,美国军工企业就大发战争财,并和美国政府的利益开始捆绑。冷战中,美国军队、军工企业、政府、国会、大学密切合作,并将势力延伸到新兴产业,由此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军工复合体。在它的外围,是同流合污的美国智库和媒体。

冷战结束后,美国以“民主”“自由”等为幌子,接连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发动战争,以其他国家的生灵涂炭和满目焦土,换得美国军工复合体的盆满钵满。美国独立智库安全政策改革研究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五大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诺斯罗普·格鲁曼、波音和通用动力公司从华盛顿为阿富汗战争投入的资金中获得超过2万亿美元的收入。曾有报道说:“五角大楼每花掉14美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会得到1美元。”《巴基斯坦观察家报》这样评论说:“在贪婪的美国政客和企业的驱使下,美国夺走了阿富汗20年的稳定和安宁,在这场伤亡惨重的战争中,美国军工复合体是唯一赢家。”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的叔叔、“机械支援系统公司”董事威廉·布什被媒体曝光大发战争财——将其拥有的该公司8438股股票转手抛出,轻松挣到约45万美元。2002年,“机械支援系统公司”从美军方手中获得大约1.58亿美元的合同。特别是这家公司在战前通过鼓吹“生化武器威胁”,向美军提供了价值近2000万美元的防化器材,但事实是,美军根本就没有在伊拉克找到什么生化武器。

试图借俄乌冲突长期受益

据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近20年来,美国军工企业在游说上花费高达25亿美元,但对于疯狂敛财的军工企业来说,这点投入不算什么。以美国现任国防部长奥斯汀为例,他曾担任驻伊拉克美军司令,2016年一退役就出任防务企业雷神技术公司董事会成员。曾有澳大利亚记者撰文说,美国的这位新防长凸显出一个严峻事实,即军工企业正在经营美国的战争机器(国防部),通过奥斯汀等人与政府、军界的关系,“一家军工企业每年花费几百万美元的代价去游说,却能帮自己获取数十亿美元的利润”,而“这些军火巨头牟取多少暴利,就会有多少人被杀”。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3月14日发布的全球军售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1年的5年时间里,尽管全球武器交易量较2012年至2016年相比下降4.6%,但同期美国武器出口却逆势增长14%,全球占比从32%上升到39%。这期间,美国共向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武器,其中53%流向冲突不断的中东地区。为了配合对伊朗政策的转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2017年上台后首次出访,就和沙特签下1100亿美元的超级军售大单,伴随着其退出伊核协议的举动,海湾局势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刚结束阿富汗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又开始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拱火”,并从中渔利。曾在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工作26年的富兰克林·斯平尼直言,对美国外交政策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军工复合体应为俄乌冲突负责。正是这一团体不断游说美国政府,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再违反其不东扩的承诺,从而导致此次冲突的爆发。观察人士认为,从长远看,乌克兰危机将有利于美国经济和跨国企业。当前,来自德法等欧洲国家的企业在俄投资远远高于美国企业的投资。未来,这些欧洲企业可能不得不转向美国投资。“今日印度”网也刊文分析称,饱受战争蹂躏的乌克兰在战后重建期间将涉及大量资金,而美国企业肯定会是主要受益者。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俄乌冲突中直接受益最大的是美国军工企业雷神、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及英国的BAE系统公司。在美英对乌军援单上,有这些公司提供的“毒刺”导弹等武器和装备。今年2月27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增拨1000亿欧元用于实现国防现代化,并计划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2%以上。3月15日,德国政府宣布采购35架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F-35隐形战斗机和15架“欧洲战斗机”。3月5日,美国批准对波兰出售250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总金额达60亿美元。在此之前,芬兰政府在俄乌冲突的阴影下,也于2月份与美国企业签署高达100亿美元的F-35战斗机采购协议。

美国的军售目标还盯上俄罗斯军售的主要对象——印度。过去70年来,印度国际军购的65%来自苏联和俄罗斯。华盛顿正以乌克兰战事为借口,要求新德里逐渐减少从俄罗斯的武器进口,并承诺缺口将由美国补上。

为发战争财沆瀣一气

令美国军工复合体窃喜的是,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美国战略界有关扩张军备、重振“美式和平”的呼声再度高涨。所谓“美式和平”,是指美国凭借其超强军事力量、经济实力以及美元霸权,震慑其他国家,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这一美国战略界不断兜售的概念正是军工复合体源源不断得到财富的“源泉”。3月14日,美国《外交》杂志刊登《美式和平的回归》一文。文章说,通过发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无意中帮了美国及盟国一个大忙”,“美国必须抓住机会,迅速采取行动,团结盟友,锁定中国与俄罗斯,改变现有国际秩序,重新树立美国独霸前提下的‘美式和平’”。

其实,美国军工复合体发战争财的“吸血鬼”式做法,不仅引发世界动荡,也吞噬了美国社会很大一部分财富。美国历任总统对于军工复合体的威胁心知肚明。不过,无论哪位参与竞选总统的政治人物,或者上台后的总统,都不敢得罪军工复合体。这是因为,首先军工复合体尤其是军火商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全美三成的公司和1/4的就业岗位与军工有关;其次,军工复合体能对大选产生重大影响,密歇根、俄亥俄和佛罗里达等军工行业聚集的州正好是美国摇摆州,任何一位总统候选人都得罪不起;再次,与军工复合体一丘之貉的美国媒体可以制造舆论压力,使得历任总统都忌惮军工行业几分。

“过去30多年来,美国的军队—工业—国会复合体与美国的媒体、智库、学界、情报机关沆瀣一气。”美国国防部前官员斯平尼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他认为,美国军工复合体影响之大,使得政府无法推出维护世界和平的政策,还导致军工产业排斥竞争、权力寻租的寄生行为,滋生了腐败,使得美国经济竞争力逐年下降。他呼吁美国政府改弦更张,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外交政策制定者应正视其他国家的合理诉求,停止一味妖魔化其他国家的做法”。

不过,对于有识之士的这些呼吁,美国军工复合体是不屑一顾的,他们的眼里只有利益,有人甚至希望让俄乌冲突持续十年。美国知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前国安会官员艾米丽·哈丁在《准备好迎接一场漫长的乌克兰战争》一文中形容了她眼中乌克兰战事的终极前景,“想象一下2032年1月的头条新闻,‘乌克兰交战各方签署了停火协议,结束了为争夺基辅控制权而进行的10年战斗’”。  

一些美国智库和媒体就是这样为军工复合体摇旗呐喊。哈丁之流建议乌军和外国雇佣军在基辅被占后转入大街小巷和田间地头,在西方的军事和经济支援下,与俄军打一场耗时持久的游击战,以拖垮俄罗斯。至于乌克兰有多少民众将因此伤亡,国家将如何变成焦土,他们似乎无意讨论。离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不远处就是五角大楼、华盛顿游说公司聚集地K街和军工企业总部,难怪斯平尼这样嘲讽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相信有很多人在悄悄开香槟庆祝。”(《环球时报》3月31日7版深度认知版文章,作者张松)

【#环时深度# :“蜜月”70年,#印俄情谊有多深# 】在眼下的俄乌危机中,印度的“中立”和模糊策略颇引人关注。联合国安理会日前就俄乌危机问题举行投票时,印度投了弃权票。外界普遍分析认为,印度政府之所以没有在美西方与俄罗斯之间明确“选边站队”,离不开印俄两国特殊的历史经纬和现实关系。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印度对俄罗斯的依赖更为严重。正如印度外长苏杰生所说,“没有俄罗斯的备件,我们的飞机飞不起来,我们的轮船无法航行”。

“蜜月期”始于上世纪50年代

印俄间联系最早可追溯到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当时有少量俄罗斯商人和探险家辗转到达印度,成为两国互动的开端。俄罗斯行商阿法纳西·尼吉丁,在游历波斯、印度、奥斯曼帝国之后,将这段经历写成《超越三海之旅》。但受制于“山高水长”,两国实际上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发生直接关联。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与沙俄为争夺中亚控制权而进入跌宕的“大博弈”时代,英属印度与沙俄的“外交关系”才在一片浓厚的猜忌氛围和战争论调下缓缓拉开帷幕。从1893年开始,英国陆续与阿富汗、沙俄签署边界协议,沙俄获准在印开设办事机构,双方才算得上真正建立了关系。及至“大博弈”时代于1907年结束、1922年苏联在“十月革命”中诞生、1947年印度独立,双方的关系也始终没有表现出太多热络。

在苏联成立早期至1954年,由于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所坚持的“不结盟政策”,印俄关系其实是在一种矛盾中曲折前行的。直到1954年2月,美国政府决定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才开始让尼赫鲁反思此前一定程度上偏西方(主要是与英国的殖民情结)的外交政策是否对路。这也间接促成尼赫鲁1955年6月对苏联的访问,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很快于当年秋天回访印度。双方领导人互访标志着印俄关系正式步入“蜜月期”。也正是在那次访问中,赫鲁晓夫作出了一个颇富争议的表态,即苏联支持印度对克什米尔地区和彼时为葡萄牙所控制的果阿邦的主权立场。虽然苏联在中印1962年边境冲突中保持“中立”,但当年却向印度转让了在当时看来非常先进的米格-21喷气式飞机的核心技术,成为两国防务领域合作的开端。

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苏印签署友好合作条约。该条约第九条规定,“任何一方与第三国发生武装冲突时”,双方均不得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形式的援助。当时的尼克松政府甚至一度将该条约解读为“印度与苏联建立了非正式的同盟”。印度外交部一位前副部长去年在《论坛报》上发表文章纪念该条约签署50周年,并将其形容为“印度独立后在外交和战略方面最重要的文件之一”。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苏联解体前,苏联一直位于印度外交政策的优先层级。英吉拉·甘地被暗杀后,接替她出任总理的拉吉夫·甘地延续了对苏友好政策,上任后的首次外访就选择莫斯科。

在苏联出兵阿富汗等问题上,印度在国际场合要么表示支持,要么态度暧昧。直到苏联解体前,苏联给予印度大量经济与军事援助,有学者统计称“苏联对印度援助额超过对华援助”。

基于历史渊源和政治意愿的“包办婚姻”

苏联解体后,俄印依然保持友好关系。1993年叶利钦访印并续签《俄印友好合作条约》,普京上任后于2000年10月首次访印,双方签订《战略伙伴关系宣言》。2012年,普京在《印度教徒报》刊文称:“对俄来说,深化与印度的友谊是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印度时任国大党籍总理曼莫汉·辛格回应称:“普京总统是印度最重要的朋友,也是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的缔造者”。普京与历任印度领导人均保持较为良好的关系,其中与莫迪互动不少。2017年5月31日,莫迪访俄前夕,普京专门在《印度时报》上发表题为《70年相伴:俄罗斯与印度》的署名文章纪念俄印建交70周年,谈到“俄印在政治、经济以及对外政策方面具有互动的基础,而所有的一切都基于两国的历史情谊”。

去年12月,普京访印并与莫迪会晤,这是俄领导人在疫情期间的第二次出访,可见普京对印度的重视程度。2019年4月,普京还签署行政令,授予莫迪俄罗斯最高国家勋章。

在双方的政治关系中,印对俄的诉求较多。印度一直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俄方曾明确表示支持。印度在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克什米尔两大关键问题上也需要得到俄方支持。俄官方曾表示,“印度从未扩散过核技术,我们愿意支持印方”。尽管俄现在不大可能像上世纪60年代那样在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上公开支持印度,但2019年印度取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自治地位并遭到大多数国家批评时,俄表示这是“印度的内政”。分析认为,除上述现实需要外,印度密切与俄罗斯的合作也有其战略牵制和调动大国关系的考量。印度只有与俄不断靠近,才能让其在处理与美、欧、中关系时更加主动,为印度赢得更大外交周旋空间。

从俄罗斯的视角看,对印度的政治诉求主要是希望印支持普京提出的大欧亚伙伴关系——印度是其中的重要伙伴之一。在金砖组织、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方面,俄印也互有需求。

2018年,《环球时报》记者曾应邀在印度参加过一次印俄关系为主题的研讨会。谈到印度与美国走近时,有印度专家解释说是“为了应对中国崛起”,但俄方学者并不认同,他们非常不喜欢“印太”这个词,认为这个词是美国为维护其在该地区主导地位而发明的,并且有将俄罗斯排除在外的嫌疑。俄方学者还告诉印度同行,俄犯了战略性错误,就是允许北约一次又一次东扩且不断超越俄对其所划定的地缘政治红线。俄学者表示,在对美关系中俄罗斯需要得到印度支持。

俄印计划双边贸易额2025年底达到300亿美元。近年来,俄印贸易额只维持在100亿美元左右,2019年高峰时也仅有111.6亿美元。而2019年中俄贸易额超过1100亿美元。

军事合作是俄印关系中的一个亮点,苏联/俄罗斯一直是印度武器和军事装备的主要进口国。目前俄对印出口的军事装备总金额约占其近年军事出口总额的1/3以上,从1950年开始的数十年间,印度所有进口武器和军备中有2/3来自苏联/俄罗斯,只是最近一些年逐渐降至49%。记得在2018年的那次研讨会上,有俄智库专家说:“如果印度从俄罗斯的军购订单数量持续减少,那么俄将向巴基斯坦出售军事装备,包括战机和直升机。”对此,有与会印度学者一针见血地说:“印俄之间最根本的问题是只有军购一个双边关系支柱,而其他领域融入还非常不够。两国关系就像是基于历史渊源和政治意愿的‘包办婚姻’。”

印俄之间比较有代表性的军事项目是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 超音速巡航导弹。印度卖给菲律宾和日前“意外”发射到巴基斯坦境内的导弹都是这个型号。据报道,中印边境对峙期间,印度也多次用其向中国“秀肌肉”。

“印度不会背叛俄罗斯人”

俄媒非常关注印度政府此次在俄乌危机中所持的立场。“自由媒体”网13日发表题为“印度不会背叛俄罗斯人”的文章,并引用《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等多家媒体的观点称,“撇开政治色彩,所有印度专家都同意俄已为打造新世界秩序奠定了基础,该秩序将不会被美欧单独主宰”。俄《专家》杂志网站认为,“新德里不想与莫斯科在乌克兰问题上争吵,因为两国关系源远流长,而且前者正密切关注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关系,不想因此把莫斯科进一步推入北京的怀抱”。文章还表示,莫迪和以国大党为代表的反对派都没有批评莫斯科。《生意人报》还提到,由于有印度在乌留学生在哈尔科夫死亡,目前莫迪政府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鉴于与西方日益增长的合作以及与俄罗斯的特殊战略伙伴关系,新德里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表的声明中必须拼命寻求平衡。

民间层面,印度与俄罗斯的往来远没有中俄之间那样密切。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在俄工作的印度人通常都拖家带口。记者所住小区的布告栏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出售印度特产的广告,有时还有印度明星来莫斯科开演唱会的海报。莫斯科有不少印度餐馆,服务员基本都是印度人。印度1989年在莫斯科成立尼赫鲁文化中心,教授印地语、民族舞蹈和瑜伽等课程,并在俄各地开展印度文化推广活动。据圣彼得堡大学统计,目前俄罗斯教授印地语的教育机构只有十几家,其中很多是研究古代印度文化的,而开设汉语课程的俄高校有180多所。印度在俄留学生只有约1.5万人。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其中绝大多数是冲着俄低廉学费而去学医的学生。由于语言、宗教等原因,印俄通婚的比例也不算多。

从推特等社交媒体看,大多数活跃的印度网民支持莫迪政府在俄乌冲突问题上采取模糊策略。名叫杰伊·科塔克的网民谈到苏联1971年对印度的支持时说,“这是一个朋友对另一个朋友挺身而出的故事”。很多印度网民还提及印度1998年进行核试验时,乌克兰方面曾表示反对。与此同时,印度多地也有民众集会呼吁世界和平,希望俄方尽快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

3月15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表示,“希望印度想清楚自己在历史上的站位”。当美西方在社交媒体上批评印度对俄立场软弱时,很多印度网民也表达了不同看法。名叫斯利达·温布的网民说:“反观你们(美欧)在阿富汗和乌克兰政策上的失败,你们有什么资格批评印度?”还有印度网民称:“你们(美国)的国务院让乌克兰人相信可以信任美国,却在关键时刻让他们失望,现在为什么要来批评印度?”还有印度外交部前官员说:“美国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采取伤害印度的政策,你们向巴基斯坦提供武装并帮其成为拥核国,你们不负责任地推动北约东扩……为什么现在责怪印度?反省吧!”(《环球时报》3月17日7版文章,作者胡博峰 玉山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并且看问题会更趋于条理化,有时会过于执着,在钱财方面比较认真,是个有理财观念的人,喜欢在平淡的生活中自得其乐,但在感情上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木讷,不懂浪漫。“两人聊
  • 何为业力 。讲一下物质︿心态,物质与心态合成物质,其实这些都是空的,最好是空的净的。叫寂灭不住,但还是有这样的业力现象,业力合成,业力催化合成形态,身体物质随之
  • 天亮是奶奶去世三周年岁月亏欠的一直是那些记忆力好又偏偏念旧的人时间很快 但总也忘不了跪在殡仪馆的那个夏天 忘不了安安静静躺在那里的你“奶奶别走奶奶你回来”不
  • 但真正的爱,需要自我完善和自我约束,恰当的处理好自己的感情。近十年来,鲁拉西酮以其独特的受体结合特征、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获得了全球多个国家患者和医生的一致
  • 梦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你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我的梦里,每一次我都不愿醒来,昨晚的梦更是奇怪,你养了一只宠物,很大,不知道为何它特别的喜欢我,依偎在我怀里就不愿离开
  • 但有时候在亲密关系中,适度依赖是很有必要的,会依赖对方,才能在感情中获得更多幸福,#金泰亨30天安利挑战##金泰亨天生焦点#首先是他的声音,是我特别喜欢的低音
  • 如果姐姐凑巧不横鼻子竖脸对我,还要从邻家二妞那里,借来另一面小镜子帮衬我,我们熟悉的家,就变得从来没有的新鲜美丽。很安静也会配合我假装闻闻我的花 ,安静的陪伴,
  • #王俊凯[超话]# 有喜欢看小说的小蟹吗?我又来安利了,在线卑微,数据太凉了~ 晋江完结新文《我想和你好好的[娱乐圈]》 影帝演员×美女摄影师双强甜宠文 主角
  • 而别人欠我们的,同样的道理,如果这个债务人是阴间的人,他们就是善灵,会帮助我们;如果他投了人,就是我们的善缘,对我们很好,很有帮助。同理可证,你对他好的时间有
  • 【进口抗癌药要惠及群众需政策“组合拳”】现在国内抗癌药品市场的现实是,部分效果好的进口药要么尚未进入国内或者仍在审批,要么价格昂贵患者无力负担。而很多人通过海外
  •   例如,针对目标消费群体较为局限的问题,上述人士表示,“平行进口车会根据中国客户的一些情况调整自己的配置价格,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二三十万的平行进口车了。  “
  • 而别人欠我们的,同样的道理,如果这个债务人是阴间的人,他们就是善灵,会帮助我们;如果他投了人,就是我们的善缘,对我们很好,很有帮助。如果在这26年中,有一方突然
  • 猫娘志的lofter已经快四年没有更新过了,菲林日记馆也有快三年没有更新。那时候网易摄影还没死,原色老师拍的照片都很好看,馆主还会吐片,高考前总会趴在阳台上蹭对
  • 你要全盘吸收?昨天和男朋友吵架气头上他说:都是第一次当人,凭什么让着你[允悲][允悲][允悲]?
  • #ondo[超话]##ondo# 近期ins更新 ①②잘자용 good night ③여름과 가을 사이 #온도데일리룩 ④⑤일룸 화장대에 거울을 새로
  • 【武都公安交警结合“陇风三号”行动深入客运企业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为全面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强化客运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切实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为确
  • 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要求,开展集中大清查行动,最大限度把警力压到路面,梯次穿插不间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严查酒驾醉驾、农用车违法载人、面包车超员、涉牌涉
  • 나의 세계는 너무 조용하다! 이 사랑의 음표만이 내 주위를 맴돈다! 마치 심방의 피가 천천히 심실로 흐르듯이!이런 저런 윤회! 똑똑한나!나는 당
  • 遇见一朵花,可以改变你一天的心情;遇见一个人,也许就改变了你往后的生命。我的宝贝@王喆Ako啊#情感# 小小說之「算」:他和她一見鍾情,有時愛得纏綿難捨,有時愛
  • #践行新使命 忠诚保大庆#为深入开展“两防三保”专项行动,进一步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辖区道路安全畅通,按照厅交管局关于“践行新使命 忠诚保大庆”专项行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