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烦恼也像我们手中的杯子一样。任你揪着他不放,它也不增不减。

人痛苦几分钟没关系,但如果长时间沉浸在别人带来的错误中,只会侵蚀心力,让自己错失更重要的东西。

人生在世,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我们去介怀。

蔡康永曾说:
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镜子很脏的时候,我们不会以为是自己的脸脏。但别人说了伤人的话,我们却觉得糟糕的是我们自己。

生气,就是别人做了蠢事,然后我们代替他,表现出笨蛋的样子。

有些人,看清了就好,何必翻脸。

有些事,心里明白即可,何必深究。

生活,从来都是泥沙俱下,成长的路上,总是鲜花和荆棘并存。

周国平曾说:

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但可以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平静地承受落在自己头上不可避免的遭遇。

灰尘落在身上,轻轻拂去就好了。不用蹲下来哭,阻碍了前行的脚步。

与其一昧地较劲,不如让心态释然,生活才能转弯。

古语有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一生,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际遇,造就了层次的高低。

村上春树说过:

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人心深浅不一,所以对事物看法不一。

各人修养不同,所以做事风格就不同。

没有人能保证一生不行差踏错,对人没有半点亏欠。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句话:

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就要记得,这世上并不是人人都拥有你的优越条件。

反之,当你能释怀别人的不完美,也就懂得了原谅的意义。

禅语有言: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把抱怨挂在嘴上的人,眼里看到的都是别人的过错。整天散发负能量的人,好运气自然不会理睬他。

心,是一面镜子。你的心是什么样,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样的。

听过一个故事:

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

弟子说:“咸得发苦。”

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

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

禅师说:

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水立刻变色不能喝了;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海水依旧蔚蓝。

原因很简单,二者格局不同。

人,从二十楼往下看,看到的都是良辰美景。从二楼往下看,看到的都是满地垃圾。

人生若缺少高度,看到的都是问题。

人生若没有格局,面对的都是鸡毛蒜皮。

心由境转,境由心生。

丰子恺先生曾说: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生气,不如争气。吞下别人给的委屈,才能喂大自己的格局。 https://t.cn/A6iFBNQB

“原生家庭”问题,只是头脑编织的一个故事

摘自:一念行者《告别自欺欺人的生活》
转自:立品图书

01,成年以后,当你遇到工作、生活、婚姻、家庭等问题时,你非常苦闷,你想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你不知道该怎样解决。人们通常认为,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找到那个问题发生的根源。

基于这一思维定式,只要人们想解决他们当下的问题,头脑就会去寻找它认为的那问题的源头。

显然,当一个问题产生,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但对问题的归因却有不同。

所有的归因都是糊涂的心在为它自己的痛苦寻找一个合理的理由或支持。

现在这个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思想大为开放,他们敢质疑一切,他们敢向父母“下手”了。因而,当他们产生了痛苦,他们敢向前思考,那是不是他们小时候,因为父母和家庭的原因造成的。

要知道,头脑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寻找证明或支持。

把自己成年后遇到的问题,说成是幼年时期家庭或父母给自己带来的,并深信“那的确有道理”“是这么回事”等,只不过是头脑找到了它自己的证明或支持而已。

“原生家庭”问题,只不过是头脑编织的又一个迷惑它自己的故事而已。它愿意相信,并于麻痹中愿意待在那儿。

只要是外归因,真正解决那个问题就还遥遥无期。

因为首先你的方向都错了。

一座城市在北边,你却往南走,那怎么能够到达它呢?

同样,你的心在痛苦,但避开心而到别处解决问题,那怎么能够真正解决心的问题呢?你的身体病了,你却到别人的身上寻找病因治病,那怎么能够真正治好它呢?把你心灵的问题,不归因于它自身,而归到你的幼年、你的父母、你的家庭、你过去遇到的某个人某件事,这怎么能够真的解决问题呢?

02,要想真正解决心的问题,就必须认清它的念头、信念或支持它运作的信仰体系。

在你整个成长过程,你的父母并没有半点错——无论曾经发生过什么,是你对父母行为作出的判断伤害或影响了你,并不是你父母本身的行为伤害或影响了你。

同样的事,如果在那个时刻你不做那样的判断呢?结果还会不会对你产生与今天一样的伤害呢?没有那个判断,就没有那判断的结果。不要再相信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或童年,造成了你今天的状况,这纯粹是一个谎言。

越向外归因,越远离真相。

当头脑思考,就开始离开真相;头脑以为自己思考得越对,它就越进入自己的故事;它越进入自己的故事,它就越撇开真相。

这是一定的。

头脑喜欢故事,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有那么多的所谓心理学家、学者、文学家、科幻工作者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整个社会到今天还普遍处在一个大梦中的原因——因为头脑喜欢故事,编造故事是头脑的生命和生活。

相信那些故事,意味着你在离开当下,离开真实,而进入越来越远的梦。无论一个故事看起来多么真实、有道理,但故事终究是假的。每一个相看起来都很真,但都是虚妄不实的。梦中样样都真,但它是真的吗?

这些所谓的治疗家,都是梦中的治疗师,他们在梦中发现了一种对付某种梦境的方法——他们兴奋不已,并开始尝试、运用和推广他们的治疗方法。那疗法似乎也对一部分人起到不错的效果,但它只是把人从一个梦带往另一个梦,那疗效是短暂的、虚幻的错觉。

佛陀因为也了解这一切,所以他不会再为人类编织更多的故事或梦。因此,他不会提出什么“原生家庭”学说,也不讲什么潜意识、情结、前世、轮回。他只告诉你“觉知”,“保持觉知”,“在觉知上,而不要在念头上”。他指导给

你方法让你自己去了解这一切的真相。他只告诉你最实用、能断一切苦的方法让你修持,自证自悟,自我解脱,除此他不给你讲更多的故事。

03,当心产生问题,不要“归因”——既不要外归因,也不要内归因;因为一归因,就是心在创造故事。

当你遇到生命的问题,不要为那个“问题”找理由,也不要分析它、支持它、批评它、证明它或推翻它。

因为你无论是为它找原因,还是分析它、证明它,都是心在为它编造故事。

面对它,你不必那么做,你仅仅是觉知或质疑那个念头就足够了。

当你痛苦或困惑,你的箭不要射向别人,也不要射向自己。

仅仅觉知那问题、那念头、那情绪,不要为那支飞跑的箭助长一点点力或能量。或者,你可以跟踪那箭,解剖它,了解它。这就是觉知和质疑的方法,这就是至简的解脱方法——我叫它“一念觉法”。

“原生家庭”问题,只是头脑编织的一个故事

01

成年以后,当你遇到工作、生活、婚姻、家庭等问题时,你非常苦闷,你想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你不知道该怎样解决。人们通常认为,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找到那个问题发生的根源。

基于这一思维定式,只要人们想解决他们当下的问题,头脑就会去寻找它认为的那问题的源头。

显然,当一个问题产生,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但对问题的归因却有不同。

所有的归因都是糊涂的心在为它自己的痛苦寻找一个合理的理由或支持。

现在这个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思想大为开放,他们敢质疑一切,他们敢向父母“下手”了。因而,当他们产生了痛苦,他们敢向前思考,那是不是他们小时候,因为父母和家庭的原因造成的。

要知道,头脑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寻找证明或支持。

把自己成年后遇到的问题,说成是幼年时期家庭或父母给自己带来的,并深信“那的确有道理”“是这么回事”等,只不过是头脑找到了它自己的证明或支持而已。

“原生家庭”问题,只不过是头脑编织的又一个迷惑它自己的故事而已。它愿意相信,并于麻痹中愿意待在那儿。

只要是外归因,真正解决那个问题就还遥遥无期。

因为首先你的方向都错了。

一座城市在北边,你却往南走,那怎么能够到达它呢?

同样,你的心在痛苦,但避开心而到别处解决问题,那怎么能够真正解决心的问题呢?你的身体病了,你却到别人的身上寻找病因治病,那怎么能够真正治好它呢?把你心灵的问题,不归因于它自身,而归到你的幼年、你的父母、你的家庭、你过去遇到的某个人某件事,这怎么能够真的解决问题呢?

02

要想真正解决心的问题,就必须认清它的念头、信念或支持它运作的信仰体系。

在你整个成长过程,你的父母并没有半点错——无论曾经发生过什么,是你对父母行为作出的判断伤害或影响了你,并不是你父母本身的行为伤害或影响了你。

同样的事,如果在那个时刻你不作那样的判断呢?结果还会不会对你产生与今天一样的伤害呢?没有那个判断,就没有那判断的结果。不要再相信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或童年,造成了你今天的状况,这纯粹是一个谎言。

越向外归因,越远离真相。

当头脑思考,就开始离开真相;头脑以为自己思考得越对,它就越进入自己的故事;它越进入自己的故事,它就越撇开真相。

这是一定的。

头脑喜欢故事,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有那么多的所谓心理学家、学者、文学家、科幻工作者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整个社会到今天还普遍处在一个大梦中的原因——因为头脑喜欢故事,编造故事是头脑的生命和生活。

相信那些故事,意味着你在离开当下,离开真实,而进入越来越远的梦。无论一个故事看起来多么真实、有道理,但故事终究是假的。每一个相看起来都很真,但都是虚妄不实的。梦中样样都真,但它是真的吗?

这些所谓的治疗家,都是梦中的治疗师,他们在梦中发现了一种对付某种梦境的方法——他们兴奋不已,并开始尝试、运用和推广他们的治疗方法。那疗法似乎也对一部分人起到不错的效果,但它只是把人从一个梦带往另一个梦,那疗效是短暂的、虚幻的错觉。

佛陀因为也了解这一切,所以他不会再为人类编织更多的故事或梦。因此,他不会提出什么“原生家庭”学说,也不讲什么潜意识、情结、前世、轮回。他只告诉你“觉知”,“保持觉知”,“在觉知上,而不要在念头上”。他指导给

你方法让你自己去了解这一切的真相。他只告诉你最实用、能断一切苦的方法让你修持,自证自悟,自我解脱,除此他不给你讲更多的故事。

03

当心产生问题,不要“归因”——既不要外归因,也不要内归因;因为一归因,就是心在创造故事。

当你遇到生命的问题,不要为那个“问题”找理由,也不要分析它、支持它、批评它、证明它或推翻它。

因为你无论是为它找原因,还是分析它、证明它,都是心在为它编造故事。

面对它,你不必那么做,你仅仅是觉知或质疑那个念头就足够了。

当你痛苦或困惑,你的箭不要射向别人,也不要射向自己。

仅仅觉知那问题、那念头、那情绪,不要为那支飞跑的箭助长一点点力或能量。或者,你可以跟踪那箭,解剖它,了解它。这就是觉知和质疑的方法,这就是至简的解脱方法——我叫它“一念觉法”。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关于蓝色 a.蓝色是一种冷色调颜色 b.蓝色是光的三原色和心理四色之一,代表着天空的颜色 c.蓝色是永恒的象征 「萨尔瓦多·达利喜欢描绘梦境中的景象,所以这个
  • 阿呆日记20211130 早上组会,老板对我的结果特别开心。然后给我设计了一个非常麻烦的给药方式。12月的工作量突然就大了起来。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不应该是好好休
  • 忌配属猪,虎次之,家境虽无大的困苦和失败,但夫妻离心离德,子息缺少,灾厄百端,晚景不详。▌属虎人宜配属马、狗大吉,配属猪的吉凶各半,同心永结,德高望重,家业终成
  • 。#王一博风起洛阳##风起洛阳[超话]##原神[超话]#深夜emo,之前带了个萌新,然后加了微信给他说过几次他的角色怎么配圣遗物,之后他就一有什么事都在微信上找
  • 我:不知道,反正我也就这地位。我在想:要是我把他的错都犯一遍,会是什么下场。
  • “烧造方法”宋代曜变的烧造方法的四个问题:1,目前已知的几件曜变建盏与建窑遗址、建宁府城市遗址,杭州市临安皇城遗址出土的描银鹧鸪斑(类曜变)有着共同的特征:都是
  • 试吃热门产品 诚心安利我们的川饼店铺满满的诱惑快马住【芋泥奶冻卷】用料超级扎实,芋泥脑袋闭眼冲!!
  • —— 唐代·李商隐《北青萝》译文夕阳落入崦嵫山中,我去探访一位独自住在茅屋中的僧人。夜幕降临,僧人在茅屋中独自敲磬诵经,闲适的靠着一枝青藤与他交谈。
  • #罗一舟[超话]##罗一舟最美中国戏# 嘿嘿好日子,再来水一水你是天赐的礼物,我迟来的救赎。✨#许佳琪[超话]#xjq #许佳琪毕业快乐# 你是我们的 太阳一个
  • 形式:文字、图片、绘画、音频、视频等载体不限;方式:通过此条留言或私信告诉我们,也可发送邮件至jiang.lq@hyllagroup.com时间:即日起至12月
  • 第二天马不停蹄长途跑车到嘉兴平湖,一整天的工作当然没时间登九龙山望远,但是我还是利用中午1⃣️小会儿的休整,徒步跑出去去看很近的杭州湾,真是一望无际广阔无边啊!
  • 77岁老母太偏心,要小女儿赡养被赶走,小女儿:夺我房产给姐姐眼前这位老人是曹北义,如今已经77岁,独自居住在养老院,看到记者的到来,曹北义老人哭着喊冤,她抱怨着
  • #直面每一面# 来我的眼睛里看星星吗?最近的眼妆又乖又野,根本停不下来自己拍照的手,重点介绍下我的隐形眼镜陌森!
  • 更何况是明天这样的日子,猫猫是不会拒绝的。主要爱好抽奖玩棉花娃娃,这个号毕竟是我玩了好久的号,所以都超多代表主观的博文(不喜欢的可以屏蔽我)但是关注的列表毕竟是
  • 3对书的走向是知道的,但曹牧之的3仍有幻想,他还是希望事情和他想得不同,以死为结尾的爱情故事对应了自己的经历,当书上的文字以他熟悉的方式和他见面,他失去了挣扎
  • ”“收,不过我不付钱的啊,我以物易物。图片图片图片绘师:'南宫阁图片沈泱泱努力憋着笑,的确不是什么稀罕事,只是太好笑,哈哈哈。
  • 理性的分析就明白了,大概率是因为,生女儿确实有好处,这些优势让生儿子的家庭很羡慕。不过,如果没那么幸运,碰到了“重男轻女”的家庭,遇到了盼着生男孩的婆婆,你生的
  • ④、中锐股份继续走加速一字板,这真是二板的时候放量分歧转一致挂一天没成,(绝对怨自己手慢)要不然也就很省心,不这样天天叨叨它了。如果有二板加速,我也会去拿。
  • 躺在草地晒太阳聊天时盯着飞机在空中划过 总是会羡慕路上或公园里遇到的结伴的老人 日落夕阳下有一朵橘色浪漫的月季 平静的湖边可以闻着桂花香的风 植物园里有很多只精
  • 这里应该算是整部剧的小高潮,毕竟要交代三千万年前的特为什么选择光明,主角的几句话让黑特良心发现虽着力不足却也说得过去,关键台词还言此言彼让人不明所以,感觉就和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