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寂寞的文字复活了】一般而言,文学写作需要有独特的眼光,需要具有较强辨识度的审美方式,需要作家用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学表达方式,不断在日常生活和惯常事物中发现新的世界,不断去叩问、开掘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如果没有了这些,文学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应该说,张金凤的散文在创作时是朝着这个方向行进的,其散文集《汉字有张人类的脸》,就是这样一部有新发现的作品。

从张金凤独具色彩的散文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同样是一个走出“房间”的女性作家。在其散文中,张金凤自觉地离开了女性写作惯有的“房间”意象,进入到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汉字”之中。她将自己发现的这些形象化的文字加以拆分,然后聚合成了四个部分,这便是该部散文集的四个章节:“一字天机”“双子诀”“人在何处”“汉字为师”。无疑,作为一个作家,张金凤用自己内心丰富的体察,发现了汉字的奥妙,它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是其作品价值生成的方式。

张金凤在其散文中对汉字演变的历史作了一种别样的解释。作者写道:汉字本是流浪和奔波的,甲骨用“血肉之躯剥离的坚硬马鞍,驮上了这些流浪的文字”,走着走着,便遇上了小篆这场“绵延的战火”;而隶书是一个扶正的侧室,母仪天下,照耀千秋。在这里,作者再一次发现了汉字形式之美,汉字内在构成之美,汉字的价值观念之美,它是汉字字形的奥妙,也是汉字内蕴的奥妙。

张金凤在《汉字有张人类的脸》这部散文集中,对于“汉字”是有独特发现的。比如,在“以书为贵”一节中,作者发现,因为“书”是“圣物”,所以从不轻易与别的字组成新字。确实如此,“书”就是单独成字,从没有做过哪个字的偏旁,或者另外一个字的主体部分。“半包围”就是一场尚未封口的十面埋伏,寓意了万事不可求全。又比如,在《点横撇捺》中,作者写道,汉字之所以能够贯通气韵,豪气干云,原因在于有“点横撇捺”这四种汉字的经络。这种发现,既是作为女性作家细腻心理的体现,更来源于作者对于汉字的敏感和独特理解。张金凤对汉字的这种理解,并以此为文的作品走向,体现出她对文学的基本判断,对文学价值观念的个性化的理解,这也是一个可以进入到其作品中的最大开口。

张金凤用敏锐的触觉和探幽索微的目光,直抵汉字的内核,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内核。在读其作品的时候,有时甚至令人猝不及防,在怦然心动之后又感怀深思。就如同作者在文中所写的,汉字是孤独的,但它们又都是一口口沉思的井。作者将自己的目光投射到这些美丽的汉字之上,发现并呈现出一种汉字之美、汉字之力、汉字之韵。于是她写道:“两个牵手的汉字是知音相遇,是神仙眷侣”;三个汉字,“是三足鼎立”;四个汉字,“经天纬地”。点是“皇冠上熠熠生辉的明珠”,作者写“点”就是一个秤砣,“是一枚印鉴”,“没有它,乾坤就乱了”,形象化地将其表现出来。作者还写道:“绞丝旁”,就是一条婉转多姿的绶带。因此,张金凤提供的这种发现,这种对于汉字聚焦式的凝视,让我们觉得她在面对我们司空见惯的文字时,她是新奇的,是幸福的,这使得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也产生了一种幸福感。

我们知道,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私人化的表达,这种表达是隐秘的,张金凤在其作品中依然坚持她的“私人写作”的路子,但她又寻找到了只属于自己的一条新路,这使得她的散文,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文学土地,她便在上面辛勤创作,有了丰硕的收获。她还用自己诗性的言说和智性的哲思,给作品注入了脱离凡俗的品格,她的散文有一种外在性的成熟,也有一种内在性的成熟。

外在性的成熟在于她的表达。比如,在《煤与火》中,她写道:“‘某’好似一瓶蜂蜜储存在高处,需要爬上木梯才能得到”,遇到了“言”,便成了“是智慧也是冷森的陷阱”的“谋”;遇到了“女”,便是“媒”;“遇到了‘火’,便成了‘遇火成仁’的‘煤’”。在《贫与贪》中,作者对于“贫”和“贪”这两个字形象化地拆解与组合,将其背后的隐喻也呈现出来。

张金凤散文内在性的成熟,表现在她将自己的笔触瞄准了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载体——汉字。作家凭借瑰丽的想象,对汉字进行了充满亲切感、充满关怀感的精心守候和书写,对于文字背后的深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而抒发了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她对汉字的热爱和了解,让我们窥察到了这些汉字背后更为广阔的世界。作者笔下的这些文字,是作者与汉字对视中的相互喜爱和置换。文字是如此荒凉,文字胁迫着我们,但我们何时又真正关注过它们呢?张金凤的写作,无疑在我们与文字之间,搭建起了一条深入沟通的桥梁。作者将文字中的单纯与繁复、宁静与喧嚣、静态与动态等因素书写出来,呈现出一种立体化的散文构造,于是张金凤的散文也表现为一种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即她的散文创作既有浓郁的抒情走向,也有很强的理性趋向。比如《窗与帘》,作者在铺陈中,描绘出一幅有关窗的美好画卷,之后,她写道:“‘窗’的‘穴’下是‘囱’”,而“囱”就是四四方方的一间房子,那一“撇”,正是袅袅升起的人间生机的炊烟的最好表征。而不论是东窗、西窗、春窗等,一窗之外或者之内,都是春秋有致,存有世间万象。还有《人在何处》中“潜藏的人”一节中,作者发现,有时候,“人”伪装了自己,消失在了众多的字里:在“奉”字里,人就是在不停地爬阶梯;在“春”字里,作者不由慨叹,如此美好的季节,春潮荡漾,莺歌燕舞,怎么能够没有人的存在呢?春天,如果没有人,怎么都是一种“极大的遗憾”。作者还发现“刀”之所以为“刀”,就在于它的干脆利落,于是,这个字的笔画必然简单,简单才能有锋利感。

读张金凤的散文,感觉到作者笔下的文字是幸福的,感觉到她所写到的这些汉字是幸福的,因为是作者将这些寂寞了千载百年的文字复活了,变得具体而生动,这便也形成了张金凤散文创作中细腻厚实的创作景象。(作者:王冰 单位系中国作协《诗刊》社)

【《草河湾扶贫纪事》为何感人至深】杨益军根据千余篇《扶贫日志》创作的《草河湾扶贫纪事》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受到读者喜爱,成为网上热销读物,被推荐参评2022年6月“中国好书榜”,目前已通过初选。作者在书中娓娓道来的扶贫故事感动了众多读者。

  安徽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望江县司阁村原第一书记李传玺表示:“这本书让扶贫干部找到了共同的感受和记忆。”

  没有接触过脱贫攻坚的读者说:“被这本书感动得热泪盈框,没想到贫困村脱贫的背后会有这么多精彩故事!”

  阜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燕少红感叹:“我满含热泪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感觉这不仅是一份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更是一本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活教材,工作队在草河湾展现的朴实情怀及扶贫智慧堪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典案例。”

  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夏树认为,这本脱贫攻坚题材的精品之作感人至深,我们有责任向广大读者推介!

  97岁的绿色美学开拓者、著名美学大家郭因用放大镜看完这部20多万字作品,称赞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纪实作品,为“讲好扶贫故事”做出了生动的诠释。

  一本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

  “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字 ,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犹如草河湾大地成熟的庄稼,颗粒圆润,浆汁饱满,有劲道,耐咀嚼,为中国扶贫脱贫的伟大事业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留下了一份鲜活的档案。”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在题为《一份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的序言中指出:“经过岁月的磨洗,这部图文并茂的大许村脱贫档案,也许就会像其他许多留存下来的案例一样,将成为一块追忆、解读中国扶贫脱贫历史的活化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草河湾的故事,不仅是西湖的,颍州的,也是阜阳、安徽的,更是中国的。”

  在杨益军看来,作品出来后起码要让全国25.5万个驻村工作队或多或少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以众多小人物的命运为切入点,把草河湾多姿多彩的人物群体客观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力图全方位立体化呈现贫困村在不同时期的原生态情景,诸如:贫困村和贫困户当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工作队吃住在村是通过什么办法对症下药精准帮扶的?工作队为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因地制宜采取了哪些措施?工作队在扶贫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经历了哪些酸甜苦辣?工作队用什么办法促进了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工作队是如何抓党建促脱贫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工作队是如何让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扶贫政策落地生根的?贫困村脱贫验收接受省第三方评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等等,这些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关键词和重要节点从这部作品中都能看到更加形象和具体的场景。

  李忠杰在序言中写道:“大实践是由小细节构成的。当年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之所以一直为我们所称道,就是因为他们都深入解剖了一只麻雀,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典型。纪录和反映中国扶贫脱贫的伟大事业,既需要有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也需要有鲜活的具体案例。《草河湾扶贫纪事》正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大许村是全国12.8万个贫困村的缩影,作者把大许村放在全国脱贫攻坚的背景下深度解剖,写深、写透、写活草河湾,生动解读中国扶贫脱贫最真实的农村图景。

  一本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教材

  燕少红撰文称:这部20多万字作品,一明一暗两条主线贯穿始末,一条明线即:通过169张红彤彤脱贫光荣证背后的故事,立体化呈现共青团安徽省委驻大许村扶贫工作队带领草河湾人民摆脱贫困的全过程;另一条暗线即:工作队在草河湾运用思想政治工作金钥匙激活了脱贫攻坚的一池春水。打开这部作品,思想政治工作在草河湾大地散发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首篇万余字《谁说老朱“头难剃”》,作者在文中一开始就把老朱和包片村干部陈继芬激烈的正面冲突推到了读者面前。为侄子建房的补助款老朱坚信村干部要么没尽力要么从中做了手脚,对村干部太深的成见致他和村妇联主席发生尖锐冲突,因怀疑陈继芬有意少了他一袋化肥,于是在陈继芬主持的评议会上故意找茬,导致评议贫困户脱贫的村民小组会议被老朱搅得不欢而散。在老朱眼里,草河湾干部大都吃拿卡要,没几个形象光彩的,就是这个村干部见了绕着走的“头难剃”,经工作队循循善诱居然变身为正能量满满的“颍州好人”。在燕少红看来《草河湾扶贫纪事》中随处可见的原生态扶贫案例对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启迪:刘寨自然庄修路的事因宅基地纠纷像一团乱麻,扯不断还越理越乱,面对“烫手山芋”,第一书记第12次前往调解的时候,皆大欢喜,他究竟采用什么招法化解了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多年前外出打工意外被截掉一只胳膊的贫困户明恒星,长期走不出失去左臂的阴霾,就是这个萎靡不振的贫困户,居然浴火重生,实现了由贫困户到颍州区劳动模范的华丽转身,这个跌入人生谷底的贫困户是如何被工作队转变为当地党报头版报道的典型的?贫困户宋金军妻子瘫痪多年且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但他一有空就不由自主的往村头牌场跑,第一书记是如何激发其脱贫斗志,助力他成为脱贫标兵的?贫困户许国芳丈夫去世后整日愁眉苦脸,出门遇见村人她老远就低着头,工作队如何出招,让这个精神抑郁的农家妇女转身为神情开朗的最美脱贫户的?在大学校园读书的许国芳女儿为何在千里之外第一时间向家乡的第一书记报告入党喜讯?向工作队诉说儿女不给赡养费的村民刘研宏,为当贫困户差点让儿女背上了不孝的黑锅,这位故意夸大贫困的村民为何反而托人向工作队求情不当贫困户了?伴随朴实无华的文字,这些来自草河湾现场的扶贫情景,原汁原味再现了团省委工作队这个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彩画面。

  一些“三农”问题专家表示:农民问题是我党始终关注的一个根本问题,做实做活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事关执政党根基问题,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法绕过的一个时代课题。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如何避免“干部忙了一身汗,群众还是不点赞”的尴尬,《草河湾扶贫纪事》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在前沿阵地“现场直播”

  在杨益军看来,和专业作家相比,文学性、艺术性是自己的短板,但自己四年多吃住在村,有缘拥有千余篇《扶贫日志》,有缘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向读者“现场直播”自己的扶贫亲历;与此同时,和众多想写扶贫生活作品的驻村工作队员相比,杨益军“扶贫工作队副队长”“主任记者”的双重身份,又多了点职业优势。作为草河湾摆脱贫困的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杨益军认为这部作品是他面对草河湾大地必须完成的答卷!

  杨益军始终坚信越是真实的东西越有持久的生命力,在他看来,无须为写出惊世骇俗的文章而故弄玄虚,客观真实记录草河湾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原生态情景是他在内心深处坚守的创作底线。在与草河湾乡亲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深深感到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中华大地十四亿有血有肉的人,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

  让作者多次落泪的第一书记

  作者杨益军曾荣获安徽省选派干部标兵称号,他所在的共青团安徽省委驻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工作队被评为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个业绩不凡的工作队自然为这部作品增添了不少感动读者的元素。正因如此,草河湾大地方才传颂着那么多富有时代韵律的扶贫故事;正因如此,回荡在草河湾大地的时代音符更加悦耳目动听;正因如此,作者才更加自信地向读者传递来自草河湾大地的时代足音!

  作者在草河湾曾多次被第一书记陈永刚触动得泪流满面。一次是他的老毛病肾结石发作,隔壁房间深夜突然传来痛苦不堪的呻吟声,此刻他脸色苍白,坐卧还安,痛不欲声,刀割般的疼痛把他折磨得不停地在床上翻滚,他双目紧闭,咬着牙,面部已扭曲变形,这作者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病人在疼痛时如此痛苦的情景,看到每天形影不离的队友如此痛苦,他当即眼泪就下来了,赶忙和队友许明连夜把他送到了二百多公里外的合肥市滨湖医院。从医生口中得知,陈永刚已是第四次到这里就诊了,前三回每次医生都要他住下做手术,但陈永刚每次都嫌做手术要花很多时间,村里还有很多事等着他,病情缓解后硬是不顾医生劝阻任性地离开了医院。医生警告,再这样过没规律生活,如果再次突发得不到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经省委组织部批准,陈永刚无奈地离开草河湾,村干部听说他突然间就这样离开了,心中特别难受,大家一时无法接受。陈永刚在发表离任感言时,说着说着就哽咽着说不下去了,作者和在场村干部禁不住泪如泉涌,村支书马若付也无法控制离别的情感,捂着脸泣不成声,干脆离开会议室到外面的走廊上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陈永刚离任的消息传开后,大许村一时笼罩在沉重的气氛中,许多村民伤心得以泪洗面,工作队房东许辉的母亲李秀英,伤心得一天多吃不下饭,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一辈子没舍得到饭店奢侈过,她破天荒从百味农庄要来一桌丰盛的菜肴,拉着永刚的手泪眼婆娑地说:“好人呀,俺们舍不得你呀。”作者和坐在老太太身边的陈永刚一样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在离开草河湾的那天,陈永刚动情地对作者和许明说:“三年前我们仨一同来到草河湾,但最终我没能和你俩共同迎来贫困户全部脱贫的那一天,虽然169个贫困户剩下的10户脱贫已成定局,但我毕竟没能看到他们的脱贫光荣证,我现在就这样走了,心里难受呀!”说着说着仨个大男人眼泪都出来了。陈永刚离开大许村,不同版本的“顺口溜”在草河湾不胫而走:“扶贫队长陈永刚,吃住都在大许庄,迎烈日呀顶风霜,好事干了一箩筐……”

  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社长助理高永伟在给作者的短信中写道:“‘含泪离开草河湾’收尾几段,大气磅礴,细腻婉约,美啊,美啊,美啊,不被感动,不在乡村生活的人,没有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是写不出的。”

  真实的力量直抵人心

  皖籍著名新闻人、范长江新闻奖得主朱海燕称赞《草河湾扶贫纪事》说真话、吐真情,有一股直抵人心的力量。

  朱海燕认为缺陷美也是一种美,十全十美的人,不真实,也不现实,作者在书中呈现的虽不是高大全形象,但这种形象往往比高大全人物更能打动人。

  对一些看上去可能影响作者形象的文字作者并不回避。比如:“从明天开始记者生活骤然按下暂停键,整天在贫困村和贫困户泡在一起,我一时陷入了困惑。更让我纳闷的是,年过八旬的小舅得知我要去贫困村扶贫,十分关切地给我打来电话:‘外甥,你是不是犯啥错误,给贬到农村了?”“有段时间,几桩烦心事搞得我和永刚心力交瘁,那天晚上我跟永刚说:‘其实扶贫的事和我这个当记者的本来没有一毛钱关系,但现在扶贫把我弄得疲惫不堪,我真的后悔当初到这个地方来!’”

  因为真实,往往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新华社)

【《草河湾扶贫纪事》为何感人至深】杨益军根据千余篇《扶贫日志》创作的《草河湾扶贫纪事》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受到读者喜爱,成为网上热销读物,被推荐参评2022年6月“中国好书榜”,目前已通过初选。作者在书中娓娓道来的扶贫故事感动了众多读者。

  安徽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望江县司阁村原第一书记李传玺表示:“这本书让扶贫干部找到了共同的感受和记忆。”

  没有接触过脱贫攻坚的读者说:“被这本书感动得热泪盈框,没想到贫困村脱贫的背后会有这么多精彩故事!”

  阜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燕少红感叹:“我满含热泪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感觉这不仅是一份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更是一本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活教材,工作队在草河湾展现的朴实情怀及扶贫智慧堪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典案例。”

  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夏树认为,这本脱贫攻坚题材的精品之作感人至深,我们有责任向广大读者推介!

  97岁的绿色美学开拓者、著名美学大家郭因用放大镜看完这部20多万字作品,称赞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纪实作品,为“讲好扶贫故事”做出了生动的诠释。

  一本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

  “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字 ,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犹如草河湾大地成熟的庄稼,颗粒圆润,浆汁饱满,有劲道,耐咀嚼,为中国扶贫脱贫的伟大事业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留下了一份鲜活的档案。”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在题为《一份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的序言中指出:“经过岁月的磨洗,这部图文并茂的大许村脱贫档案,也许就会像其他许多留存下来的案例一样,将成为一块追忆、解读中国扶贫脱贫历史的活化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草河湾的故事,不仅是西湖的,颍州的,也是阜阳、安徽的,更是中国的。”

  在杨益军看来,作品出来后起码要让全国25.5万个驻村工作队或多或少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以众多小人物的命运为切入点,把草河湾多姿多彩的人物群体客观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力图全方位立体化呈现贫困村在不同时期的原生态情景,诸如:贫困村和贫困户当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工作队吃住在村是通过什么办法对症下药精准帮扶的?工作队为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因地制宜采取了哪些措施?工作队在扶贫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经历了哪些酸甜苦辣?工作队用什么办法促进了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工作队是如何抓党建促脱贫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工作队是如何让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扶贫政策落地生根的?贫困村脱贫验收接受省第三方评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等等,这些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关键词和重要节点从这部作品中都能看到更加形象和具体的场景。

  李忠杰在序言中写道:“大实践是由小细节构成的。当年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之所以一直为我们所称道,就是因为他们都深入解剖了一只麻雀,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典型。纪录和反映中国扶贫脱贫的伟大事业,既需要有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也需要有鲜活的具体案例。《草河湾扶贫纪事》正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大许村是全国12.8万个贫困村的缩影,作者把大许村放在全国脱贫攻坚的背景下深度解剖,写深、写透、写活草河湾,生动解读中国扶贫脱贫最真实的农村图景。

  一本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教材

  燕少红撰文称:这部20多万字作品,一明一暗两条主线贯穿始末,一条明线即:通过169张红彤彤脱贫光荣证背后的故事,立体化呈现共青团安徽省委驻大许村扶贫工作队带领草河湾人民摆脱贫困的全过程;另一条暗线即:工作队在草河湾运用思想政治工作金钥匙激活了脱贫攻坚的一池春水。打开这部作品,思想政治工作在草河湾大地散发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首篇万余字《谁说老朱“头难剃”》,作者在文中一开始就把老朱和包片村干部陈继芬激烈的正面冲突推到了读者面前。为侄子建房的补助款老朱坚信村干部要么没尽力要么从中做了手脚,对村干部太深的成见致他和村妇联主席发生尖锐冲突,因怀疑陈继芬有意少了他一袋化肥,于是在陈继芬主持的评议会上故意找茬,导致评议贫困户脱贫的村民小组会议被老朱搅得不欢而散。在老朱眼里,草河湾干部大都吃拿卡要,没几个形象光彩的,就是这个村干部见了绕着走的“头难剃”,经工作队循循善诱居然变身为正能量满满的“颍州好人”。在燕少红看来《草河湾扶贫纪事》中随处可见的原生态扶贫案例对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启迪:刘寨自然庄修路的事因宅基地纠纷像一团乱麻,扯不断还越理越乱,面对“烫手山芋”,第一书记第12次前往调解的时候,皆大欢喜,他究竟采用什么招法化解了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多年前外出打工意外被截掉一只胳膊的贫困户明恒星,长期走不出失去左臂的阴霾,就是这个萎靡不振的贫困户,居然浴火重生,实现了由贫困户到颍州区劳动模范的华丽转身,这个跌入人生谷底的贫困户是如何被工作队转变为当地党报头版报道的典型的?贫困户宋金军妻子瘫痪多年且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但他一有空就不由自主的往村头牌场跑,第一书记是如何激发其脱贫斗志,助力他成为脱贫标兵的?贫困户许国芳丈夫去世后整日愁眉苦脸,出门遇见村人她老远就低着头,工作队如何出招,让这个精神抑郁的农家妇女转身为神情开朗的最美脱贫户的?在大学校园读书的许国芳女儿为何在千里之外第一时间向家乡的第一书记报告入党喜讯?向工作队诉说儿女不给赡养费的村民刘研宏,为当贫困户差点让儿女背上了不孝的黑锅,这位故意夸大贫困的村民为何反而托人向工作队求情不当贫困户了?伴随朴实无华的文字,这些来自草河湾现场的扶贫情景,原汁原味再现了团省委工作队这个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彩画面。

  一些“三农”问题专家表示:农民问题是我党始终关注的一个根本问题,做实做活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事关执政党根基问题,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法绕过的一个时代课题。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如何避免“干部忙了一身汗,群众还是不点赞”的尴尬,《草河湾扶贫纪事》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在前沿阵地“现场直播”

  在杨益军看来,和专业作家相比,文学性、艺术性是自己的短板,但自己四年多吃住在村,有缘拥有千余篇《扶贫日志》,有缘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向读者“现场直播”自己的扶贫亲历;与此同时,和众多想写扶贫生活作品的驻村工作队员相比,杨益军“扶贫工作队副队长”“主任记者”的双重身份,又多了点职业优势。作为草河湾摆脱贫困的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杨益军认为这部作品是他面对草河湾大地必须完成的答卷!

  杨益军始终坚信越是真实的东西越有持久的生命力,在他看来,无须为写出惊世骇俗的文章而故弄玄虚,客观真实记录草河湾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原生态情景是他在内心深处坚守的创作底线。在与草河湾乡亲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深深感到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中华大地十四亿有血有肉的人,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

  让作者多次落泪的第一书记

  作者杨益军曾荣获安徽省选派干部标兵称号,他所在的共青团安徽省委驻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工作队被评为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个业绩不凡的工作队自然为这部作品增添了不少感动读者的元素。正因如此,草河湾大地方才传颂着那么多富有时代韵律的扶贫故事;正因如此,回荡在草河湾大地的时代音符更加悦耳目动听;正因如此,作者才更加自信地向读者传递来自草河湾大地的时代足音!

  作者在草河湾曾多次被第一书记陈永刚触动得泪流满面。一次是他的老毛病肾结石发作,隔壁房间深夜突然传来痛苦不堪的呻吟声,此刻他脸色苍白,坐卧还安,痛不欲声,刀割般的疼痛把他折磨得不停地在床上翻滚,他双目紧闭,咬着牙,面部已扭曲变形,这作者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病人在疼痛时如此痛苦的情景,看到每天形影不离的队友如此痛苦,他当即眼泪就下来了,赶忙和队友许明连夜把他送到了二百多公里外的合肥市滨湖医院。从医生口中得知,陈永刚已是第四次到这里就诊了,前三回每次医生都要他住下做手术,但陈永刚每次都嫌做手术要花很多时间,村里还有很多事等着他,病情缓解后硬是不顾医生劝阻任性地离开了医院。医生警告,再这样过没规律生活,如果再次突发得不到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经省委组织部批准,陈永刚无奈地离开草河湾,村干部听说他突然间就这样离开了,心中特别难受,大家一时无法接受。陈永刚在发表离任感言时,说着说着就哽咽着说不下去了,作者和在场村干部禁不住泪如泉涌,村支书马若付也无法控制离别的情感,捂着脸泣不成声,干脆离开会议室到外面的走廊上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陈永刚离任的消息传开后,大许村一时笼罩在沉重的气氛中,许多村民伤心得以泪洗面,工作队房东许辉的母亲李秀英,伤心得一天多吃不下饭,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一辈子没舍得到饭店奢侈过,她破天荒从百味农庄要来一桌丰盛的菜肴,拉着永刚的手泪眼婆娑地说:“好人呀,俺们舍不得你呀。”作者和坐在老太太身边的陈永刚一样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在离开草河湾的那天,陈永刚动情地对作者和许明说:“三年前我们仨一同来到草河湾,但最终我没能和你俩共同迎来贫困户全部脱贫的那一天,虽然169个贫困户剩下的10户脱贫已成定局,但我毕竟没能看到他们的脱贫光荣证,我现在就这样走了,心里难受呀!”说着说着仨个大男人眼泪都出来了。陈永刚离开大许村,不同版本的“顺口溜”在草河湾不胫而走:“扶贫队长陈永刚,吃住都在大许庄,迎烈日呀顶风霜,好事干了一箩筐……”

  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社长助理高永伟在给作者的短信中写道:“‘含泪离开草河湾’收尾几段,大气磅礴,细腻婉约,美啊,美啊,美啊,不被感动,不在乡村生活的人,没有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是写不出的。”

  真实的力量直抵人心

  皖籍著名新闻人、范长江新闻奖得主朱海燕称赞《草河湾扶贫纪事》说真话、吐真情,有一股直抵人心的力量。

  朱海燕认为缺陷美也是一种美,十全十美的人,不真实,也不现实,作者在书中呈现的虽不是高大全形象,但这种形象往往比高大全人物更能打动人。

  对一些看上去可能影响作者形象的文字作者并不回避。比如:“从明天开始记者生活骤然按下暂停键,整天在贫困村和贫困户泡在一起,我一时陷入了困惑。更让我纳闷的是,年过八旬的小舅得知我要去贫困村扶贫,十分关切地给我打来电话:‘外甥,你是不是犯啥错误,给贬到农村了?”“有段时间,几桩烦心事搞得我和永刚心力交瘁,那天晚上我跟永刚说:‘其实扶贫的事和我这个当记者的本来没有一毛钱关系,但现在扶贫把我弄得疲惫不堪,我真的后悔当初到这个地方来!’”

  因为真实,往往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新华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华星卫视新闻# 在深圳三和人才市场,聚集了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普遍出身贫寒,受教育程度低,无一技之长。 “干一天,玩三天”,是他们践行的生活法则。 每天吃着5
  • 妇科克星~小敏的店,主要经营靓美雪莲藏红花护理贴和卫生巾 我是“靓美卫生巾” 我不能给您最低的价格 我只能给您最高的品质 我宁可为价格解释一阵子 也不愿为质量
  • 不是吧不是吧说不过还一个不停艾特我还拉黑什么小学鸡操作啊?全网翻那篇文章的除了erika还有谁呀?我真的不是针对你呢也没有质疑你呢也没踩谁捧谁呢但我就是要说某些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
  • 眼看3月8日女神节即将到来,先祝各位女粉丝节日快乐!希望你们收到鲜花、礼物和问候,你们的贡献让世界更美好。 宝哥精品店也送来女神节福利,精选了英国本土来纯植物护
  • 今天真是大满足,我老公的舞台真的太帅了。我老公今天的造型虽然有点不符合我个人的审美,但是想想我老公那么有才努力上进可爱帅气,而且拍戏就是要求瘦了好上镜啊。拍完戏
  • Finally! 我爱Canton Fair! 这个单位给我的平台是非常广阔的,不由得说做统筹确实是在工作经验上有很大的进步,小同事和领导对我的关心也让我很感动
  • #基金[超话]#为何涨粉那么那么啊啊啊啊[失望] 几十万的大v都是假的吧 14号提到诺安可以建仓,白酒大跌影响盘面,银行券商保险也必须有所表现,才能让盘面不至于
  • #厦门兼职[超话]# 厦门市中山路中华城奶茶店 店员(全职、兼职各一名),男女均可 ✨地点:思明区中华城北区一楼 ✨薪酬福利: 1.全职4000-5000元,兼
  • 《最后的告别》 这应该是我最后一篇,公开的微博日记。 正如所看到的数字(甚至在更早前),我在这里喋喋不休地完整记录了十年的岁月,却在近期终于发现自己似乎失去了表
  • JIUYI BRIDE·新款预告 不得不说真的太宠我们家的‍♀️啦![调皮] 深受明星与少女喜爱的品牌Selene Chow,玖忆独家,鞠婧祎这件真的绝了,我
  • 我们哑铃好可爱 出去吃东西的时候胃痛到蹲在路边我说「我要缓缓」 她也跟着我蹲下来说「我陪你一起 这样你就不尴尬啦」 呜呜呜呜呜其实我已经痛到不行了我才不在意
  • 初见《画绢》里的小公子,脑子里就蹦出苏轼的一句词“公子只应见画,此中我独知津。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也一度让我很疑惑,为什么周深的家庭也好,经历也罢,绝
  • 琼楼昱宇在我心里最好的判词是#枉凝眉[音乐]#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黛玉张宿, 宝玉胃宿, 两个人的关系是女业男胎, 昱宇也是本命业胎, 妹是室
  • 赵丽颖:如果我能跟好朋友同时爱上一个男生的话,那这个男生有问题! 在一次谈话中,赵丽颖谈到了自己的爱情观。[疑问]对于跟好朋友爱上同一个人,赵丽颖表示: “同时
  • 春秋霸主为何最后成战国小透明?越国:我是苟到秦灭六国的第八雄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吹雪 字数:4280,阅读时间:约19分钟 编者按:灭吴是春秋战国间的一次
  • #2021两会进行时#【这些话,暖心又给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①广开就业门路,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创造更多公平就业机会;②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616卡一年了,动一动吧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
  • 【李佳琦助阵!欧莱雅化妆品“黑科技”亮相进博会!先睹为快→】#相约上海进博会# 本届进博会上,不少企业都拿出了最新锐的黑科技产品,衣食住行方面都有颠覆性的新产品
  • 除了我你别无选择!因为再也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了!好想从现在开始抱着你,紧紧的抱着你,一直走到上帝面前叫他宝贝。扔掉那些刻板生硬的称呼吧,虽然现在宝贝泛滥,但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