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之美

什么是“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所独有的一种结构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斗拱,又称“山节”,“山节,谓刻柱头为斗拱,形如山也”(唐•孔颖达)。斗拱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斗拱历史悠久,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它的历史可以说与华夏文化同长”(林徽因语),“中国各代建筑不同之特征,在斗拱之构造,大小,及权衡上最为显著”(梁思成语),深留着历史文化演进的痕迹。斗拱种类繁多,形制复杂,仅此一点,便可独立写成长篇。本文不是专业论文,无意也无力对斗拱进行建筑结构及历史方面的论述,仅仅以俗人之眼,感受斗拱之美。

斗拱美在何处呢?

首先是结构之美。

就建筑的结构型式而言,世界的古代建筑可分为砖石结构(或石结构)和砖木结构(或木结构)两大类。中国的古代建筑以砖木结构及木结构为主。其规模和成就在古代世界最为辉煌。

欧洲古典式建筑雄健浑厚,端庄方正,但缺少变化的妙趣,韵味不足,因为石头毕竟坚硬;阿拉伯古建筑沉静肃穆,虽庄重而富变化,但略感粗漫,因为石头毕竟厚重。而中国古典建筑清丽玲珑,飘逸俊秀,韵味无穷又雄大疏朗,因为木材毕竟灵秀。

就结构而言,不同特色的石材柱造就了欧洲古典建筑之美;穹隆造就了古阿拉伯建筑之美;而中国的古典建筑,除雕龙画凤,粉壁红漆外,“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秘之中国屋顶曲线”(林徽因语)造就了中国古典建筑之美。当我们赞扬这“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屋顶曲线时,千万不要忘记了“斗拱”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构造精巧,形似花篮的斗拱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向外挑出,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才造成了飞檐高卷之势,使得整栋建筑更加优美、壮观,飞动。如果没有斗拱“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就没有中国建筑的飞檐翘角,就没有中国建筑的飞动之美,就没有中国建筑“所谓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的玄妙”(林徽因语)。从某种意义上讲,斗拱之美造就了中国古典建筑之美。

如果说伟岸挺拔雕饰有图案的罗马石柱和中国石柱代表了一种男性美的话,那么,斗拱就似窈窕的美女代表了女性的妙曼之美。这种美是集结构之美、装饰之美与组合造型之美于一身的美。

作为受力的构件,雕有不同图案的柱头,刻有凹圆槽柱身的罗马柱以及半圆形拱券等,雕(画)有龙云和其他图案的中国柱以及横梁等,都既是结构构件又起到了装饰的作用,但,这主要靠雕刻和粉饰。唯独斗拱,除自身可彩绘美化外,还靠自身的造型和不同的空间组合来创造错综之美,同时兼有多种功能。如:坡屋面若是直的斜坡,出檐过大,既阻碍光线,又因高耸的坡度而使排水过激,聪明的中国匠人们,利用斗拱层层外伸的空间组合,使得屋面翼角翘起,其仰翻的曲度,缓解了水的冲力,避免了对阳光的遮挡,使得坡屋顶如翼轻展,美观而具神韵。这是同样作为结构构件的柱和梁做不到的,这是斗拱穷技巧之变的灵动之美。

西方石结构建筑,基础做得很深很厚,但抗震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国古代建筑基础虽浅,但在同样的地震烈度下,抗震能力要比石结构建筑强得多,原因在于斗拱和梁柱作为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起了关键的作用。中国木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斗和拱之间的连接不用钉子,是榫卯结合,遇有强烈地震时,榫卯结合的斗拱会适度“松动”,消耗掉地震传来的能量,既起到抗震的作用,又保证建筑不“散架”。从这个意义上讲,斗拱是“智能化”的结构构件,这是斗拱顺势应变的“智能”之美。

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构件大小的基本尺度在中国早已成“模数”制。并以斗拱之“材度”为度量单位,掌控建筑物的比例和体量。建筑外形可千变万化,但作为结构构件的斗拱的模数不变,所以,使得斗拱可标准化定型化生产。要知道,以柱子直径的倍数为度量单位掌控建筑规模的制度,在西方是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事,至今不过才几百年,而在中国千年之前的隋唐时期就已经进入了定型化和标准化的成熟时期。这也就是中国古代建筑无需绘制图纸,工匠只要以份值表示的丈杆,背诵以口诀形式表达的各种构件份值,便可直接进行预制的秘密之所在。这是斗拱权衡掌控的机能之美。

斗拱除建筑结构之美外,还具有建筑装饰之美。

中国古建筑彩画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含宫式苏画)三大类。什么部位用什么色彩和图案是很考究的,檐下包括梁、柱头和斗拱在内的阴影掩映部分,多以青蓝和碧绿等“冷色”为主,柱、墙则以红色为主(寺庙墙为黑色,民居墙为白色或灰色)。无论是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还是苏式彩画,多半都画在梁架、枋、柱头等部位。但檐下阴影掩映部分,若只用青蓝和碧绿,必显幽阴,古代匠人们巧妙地用白色的线条将梁和柱头中的彩图勾勒分割,并间或点缀黄、红等色彩,使得屋檐之下阴中有明,冷中有暖,活而不呆。但暴露在外的梁和柱头的彩画毕竟是平面的,缺乏空间变化。这时,斗拱又发挥了“穷技巧之变”的独特作用,檐下交错叠加的斗拱,其外形轮廓,经白色线条勾勒后,立体感凸显,使得空间画面不再单一呆板,变得生动盎然,尽显装饰的错综之美。

如果把坡屋顶比作美女的乌发,挑檐比作美女额头的刘海,那么,斗拱无疑是那双清澈迷人的眼睛。

斗拱的使用不限于檐下,不分内外,作为重要关节,在建筑物内部施展出多种功能,创造了内部建筑的结构之美和装饰之美。最典型的例子是北京天坛祈年殿。

斗拱的结构之美和建筑装饰之美,在祈年殿的三层外檐和内部藻井中都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在这里,中国的匠人们把斗拱的结构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大殿结构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藻井由两层斗栱及一层天花组成。斗拱排列有序,多而不乱,承上启下,层层内收,烘托了中间的金色龙凤浮雕。整个藻井,构造极其精致,灵巧别致。斗拱随形勾勒的线性彩绘与梁、柱、天花中不同色彩绘制的几何图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丰富了天花藻井的空间变化,光彩夺目,富丽堂皇。正是因为使用了斗拱,才避免了藻井成为单一平面的穹顶,如果没有斗拱,要达到如此的美学效果是很难想象的。这不能不让人由衷地钦佩中国古代匠人巧妙的建筑构思和高超的智慧。

隋唐时期和明清时期,是斗拱创造辉煌的两个黄金时期。隋唐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已不多见,但在日本奈良等地得到了很好地保护,这当然要感谢梁思成先生。1945年,美国对日宣战。梁思成先生及时寄信给当时的美军最高指挥官,要求保护具有中国隋唐建筑风格的奈良市,美军最高指挥官采纳了梁思成的建议,奈良才得以完整地保留。

日本现存的古代佛寺建筑中,凡属飞鸟时代的建筑,都是中国南北朝后期建筑的缩小版;凡属奈良时代的建筑,都是中国初唐、盛唐建筑的缩小版。从这些建筑中,可以看出隋唐建筑最具魅力的冠冕——屋顶的曲线舒展开朗,出檐深远,线条流畅活泼,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气魄宏伟,严整开朗。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木构部分的斗拱、柱子、梁等建筑构件之间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韩国、朝鲜、越南,乃至泰国的古代建筑,处处有斗拱的精彩表现。因此,说斗拱是东方建筑的精髓,一点都不为过。它是中国古代匠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建筑文化孕育出的奇葩,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靓丽的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讲,斗拱之美就是中国文化之美


#诗论#【霍俊明谈诗29则】◎实际上,诗歌是真正的带有小众特质的独特文体,它们回应社会和时代的方式也是极其个人化和特殊化的。诗歌不同于小说和纪实文学,诗歌往往是向内的,尽管也曾有过朗诵诗和广场诗的热潮,但是那更多是一种政治文化行为。

◎我是一个阅读者,而诗歌是需要知音的。那么,从这一点来说,诗歌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读者,它们需要的是在一个不确定的时刻与另一个灵魂相遇以及生命和灵魂之间相互激发出的暗夜里的火花。

◎运动大于诗歌,这是历史的教训。无论诗歌回到个人还是面对社会,最终都是要回到诗歌和语言的内部来完成,反之如果只是高分贝地呐喊或近乎呻吟的自语都只能是违背了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良知、语言道德和诗性正义。

◎诗歌类似于暗处的一根灯绳,在黄昏即将带来的一刻经由诗人找到了它。

◎是诗歌在维持着内心的尊严和发现的快乐以及失落的忧伤与无助,是诗歌驱赶着世俗和时光隧道深处的黑暗却也同时布满了一道道茫然的阵痛伤口和无以言说的苍凛与自嘲。

◎诗人在诗歌中能够遇到那个久违的另一个我,将不可知的事物和不可解释的梦境继续留给沉默。

◎如果说诗歌有任何意义的话,可能就在于它给了我们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秘密,就那些容易混淆的事物给出证明黑白的机会。

写作者站在什么位置以何种角度发声是至为关键的,时间和空间会决定想象力的方式和走向。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取景框。

从意象的词源、词语的使用频率以及情志向度、题材撷取而言,每一个诗人几乎都在重复或者不断展开自己诗歌中的某些共通的因子。换言之,每个诗人在终极意义上只是在写作一首“本质”的诗。

◎诗行越短,对诗人的要求越高——正如一个人过桥时木头被抽换成了几根钢丝,这样的诗是字数上做减法但是在精神内里上却要做乘法,即少即是多。

◎诗人有时候应该具备“哈扎尔辞典”那样的捕梦者般的语言宗教感和深度的词条意识,具备将客观之物灵魂化的能力。

◎诗人就是在孤独中将世界的绝对远景拉到面前的那个人。

◎诗人应该具有重新认识自我的能力,以及从"日历上撕下的骨灰"的勇气。

◎写作是完成一场场的"精神事件"。由此,写作就是自我和对旁人的"唤醒",这甚至构成隐喻意义上"元诗"的基点。但是,这一时代的诗人更愿意充当一个观光客,充当闹哄哄的采风团的一员,欣欣然地参观各种旅游景点,而自以为有点文化的则迈进了寺院和博物馆。但他们并不是用笔记录,而是更乐于让手机和相机来完成这一工作。而于此境遇下还能安心写诗且有所为者,则必须是具备了特殊视力和听觉的人。快速交通网络时代,诗人的"行走能力"几已丧失,但是仍兴致勃勃地制造出了大量的"伪地方诗"、"伪山水诗"——甚至更多还披上了民族和宗教的符号化外衣。

◎无论是一个静观默想的诗人还是恣意张狂的诗人,如何在别的诗人已经趟过的河水里再次发现隐秘不宣的垫脚石?

◎截取,变形,过滤和转换,这是诗人的要义。

◎大众谈论最多的诗人并不一定是好诗人,而很可能是二流或三流甚至不入流的诗人。

◎一百年的中国新诗最关键在于一个“新”字,这并非是简单化的文学、社会和历史的进化论,而是代表了实验,意味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的创造方式。

◎诗人的写作诚如劳动或者修行,甘苦自知、悲欣交集。如果人生真有什么自在、圆成和永生的话,也许只有诗歌和宗教是必经之途。

◎只有对汉语和写作抱有敬畏之心的人才能在语言上有所作为。

◎由生活现实向精深现实和写作现实转换的难度不仅在于语言、修辞、技艺的难度(实际上这在很多熟练性的诗人那里已经不再成为问题),而且更在于想象力和精神姿态以及思想性的难度。对于后者而言,吊诡的时代和现实景观以及自媒体的新闻“个人解释权”都使得诗歌的精神和思想难度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更令人不解的则是当下众多的诗人都投入到了写作现实景观、关注社会问题的伦理和道德化的写作潮流中去。大浪吹卷淘沥之后,更多的“现实性”的诗人和文本已经淹没不存。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诗人不能成为自我迷恋的巨婴,也不能成为社会主题伦理链条上肤浅、平庸甚至虚假的歌唱者。

◎而我则始终相信一个好诗人必须具备语言能力、思想能力以及发现自我和现实的能力。

◎每一个时代的现实景观和深层结构都亟需新的凝视者、发现者和命名者,而诗人正是具有综合视野来整合现实命题和人类境遇的特殊人群。

◎一个诗人首先面对的是日常生活和精神自我,这样的诗歌最终会累积成诗人特有的精神肖像。

◎诗人既是社会公民又是语言公民,前者不可或缺,而后者同等重要,因为只有始终保持语言公民的标准和底线才能使得“诗歌首先是诗歌”,然后才能承载其它功能。

◎当下试图贴近和呈现、反映“现实”的诗歌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而相应的具有提升度和超拔感的来自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具有情怀、热度和冷度的文本却越来越稀少了。

◎从传播和阅读的角度来说,诗歌是最需要知音的,我始终相信诗歌需要的是灵魂伙伴和精神知己。

◎无论哪个时代,不管出现多么轰轰烈烈的诗歌运动、诗歌事件和大张旗鼓的诗歌活动,最终留下来的只有诗歌文本。

看宁浩新拍的短片,挺逗。他也算是太原话推广大使了。

太原话本身是非常逗逼的……只可惜普及度太低了,很多笑点大家没充分笑出来。

比如宁浩客串自己电影里,给自己角色安排的口头禅,有一句就是太原话里的「国骂」,音译出来就是「乃求勒」三个字。

这句可太经典了,而且非常有喜感,「完整」的粗野版是「乃求格兰勒」,非常脏,不过类似成都话里的 mmp,已经变成一种文字梗,不用严格按其字面意思理解。

哦,不过考虑到在成都街头也不要随便说 mmp,到了韩国也不要随便「阿西巴」,所以在太原应该也最好不要见人就「乃求勒」,可能起冲突……

这句话真正的喜感,其实就来自它的字面意思,今天我们就聊一下……

「乃」,其实就是普通话里的「挨」,所以「乃打」就是说你要「挨打」了。

而「求」也容易理解,正字如图,就是「尸求」合一起,读「求」,意思就是「屌」。

所以「乃求」字面意思,就是说你这个人啊快要「挨艹」了……

但问题是,这不是说我要来艹你,而是提醒你,你要挨艹了,具体谁来艹你,你自己体会。

这就挺有喜感了……类似于英语里骂人,不骂 fk you,而骂 you'll be fked

你等着吧,老天爷派屌来怼你……

真正好笑的是后面的「格兰勒」。

先说「勒」,是太原话充满喜感的根本原因(我觉得)。

太原话还真是挺像英语的那个语感——句尾音调的变化,可以区分陈述句和问句。

you'll be fked. 你要被艹了。
you'll be fked? 音调上扬,很困惑,你要被艹了?

但太原话里的很多「疑问句」其实是「反问句」,尤其在脏话里。

比如「乃求勒」如果是平调,那就是随便放句狠话,你要挨艹了。

但如果「乃求勒」里面「勒」结尾时是是上扬的,那就是反问:你怎么还没有挨艹啊?你是不是迫不及待想挨艹啊?艹你的屌已经在路上了你等着吧你……

最后是「格兰」,也很搞笑。

「格」这个字没有任何实际意思,有点像……嗯……古汉语里的发语词。

比如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个「夫」就没啥意思,只是个语气,感慨前的一「啊」,那个意思。

又比如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其实这个「君不见」也没啥意思,也是一种感慨的语气,说俗点就是「我艹,你知道吗,我跟你说啊」,黄河的水是从天上流下来的。

但把「格」叫发语词,我怀疑在真正的语言学里是不对的,不过我也不专业,这里只用作理解吧。

还有一个更相似的例子,我之前也举过好几次,就是「俄罗斯」的「俄」。

其实「俄罗斯」原名叫 russ 音译就是「罗斯」,清朝那会儿东北人就管毛子叫「罗刹鬼」。

这个「罗刹」本身是印度的佛经里 Rakkhasa 的音译词,指一种非人的鬼神,喜吃人肉,女美男丑,属于北方天王(托塔的)毗沙门天的手下。

但东亚人那会儿没见过斯拉夫人,看这种白皮金发蓝眼的又长得很高很壮的野人(正好也是女美男丑),觉得和罗刹鬼差不多,他们也正好拿发音类似的词自称,就这么借用了。

不过中俄之间隔着蒙古,蒙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特点是有很多词都以 r 结尾,所以北京话受此影响「儿化音」特别多。如果很多词都以 r 结尾了,后面的词再以 r 开头,读起来是不是很困难?所以蒙语会在 r 音开头的单词前面加个 a,读快了有点像「呃」……

所以蒙族同胞把 russ 的发音传到中原的时候,「罗斯」就变成了「呃罗斯」。现在我们把俄罗斯简称为「俄」,等于是把「大张伟老师」简化成了「大老师」……

太原,或者说整个山西,包括大半个北方,都受阿尔泰语系影响比较大,所以我瞎猜哈,太原话里的「格」,那个感觉,可能原理上就类似于这个「呃」——是一个强行加起来的,没什么具体含义的音节。

「格」字没有意思,但它并不能随便出现在任何名词前,还是有点规律的。

我自己感觉,不一定对,它一般出现在那些想要表现得粗野或者原始一些的名词前面。

比如说,夏天的老头衫、二股筋可以叫「格钻钻」,地上有一道凸起的棱可以叫「格棱棱」,一个很小的旮旯就可以叫「格旯旯」。嗯,说不定其实这个「格」就是「旮」呢。

先不说这个「格」吧,你就看这个「格钻钻」「格棱棱」「格旯旯」,这种动不动就出现叠词的说话风格,真的是很有喜感。

想象两个穿着「格钻钻」的混混动手前,一个说要把另一个拖进「格旯旯」里修理,另一个说看我不把你按在「格棱棱」上摩擦……

「格兰」呢,似乎是一个固定的词,「兰」本身好像没有什么明确的意思,我不太清楚。但「格兰」就是特指比较硬而且称手的棍子。

说「给你一格兰」,就是打你一棍子的意思。

「乃求格兰勒」连起来,字面意思就是——

会有一根像大棍子一样的屌来艹你……

如果是音调在「勒」这里上扬,就是反问——

你是不是想要被一根像大棍子一样的屌狠艹一顿?

或者——

那根要来艹你的像大棍子一样的屌怎么还没来?

虽说是脏话吧,但特别地……耐人寻味……

巧了,我在英语里听过一句非常类似的脏话:

you'll be fked by a train.

当时那个作者翻译成「你会被一火车一火车的人艹」。

我觉得其实翻译得不太好,不如直接「你会被火车狠艹」。

这个画面,就非常有「乃求格兰勒」的韵味了。

只不过被大棍子怼,属于是冷兵器时代;用上了火车,是托了工业革命的福。

最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方言领域里其实并不存在「山西话」这种方言。

山西方言的情况,大概可以看成是福建方言的「加强版」。

所谓「福建话」,并不是特指福州话,而是至少分成闽东话、闽南语、闽北语(还有闽中语、莆仙语即兴化语、邵将语)等。

其根本原因,就是福建这块地方,山水交错,沟通不便。

如果把口语发展看成是 meme 式的生物演化,那长期地理隔绝就会导致「生殖」隔离,最后变成互相不通的方言了。

山西的情况比福建还要「严重」很多,沟壑纵横,交通阻隔。

如果没有外敌,这地方就适合占山为王,以邻为壑。

如果外敌来了,比如当年抗日,那么这地方就极难镇压,非常适合我们搞敌后游击。当年伟人的《论持久战》中提到的「以空间换时间」,让日寇的兵力越来越分散,淹没在人民战争的大海里,其中最典型的地区其实就包括山西这片地方。

中国历史上,北宋商业和文化做得不错,但国防军备特别弱,根本原因就是它丢了燕云十六州(包括了山西北部)之后在北边无险可守,辽人随时骑马平 A 到你家床上。北宋勉强算得上北边防线的,就只有山西太原北边的雁门关,负责镇守这里的就是传说中的杨家将。

所以在山西境内,方言种类极多,可能隔百里就互不相通了,不像云贵川(盆地)或黑吉辽(平原)那样存在官方意义上的「山西话」。

太原话之于「山西话」,就有点像福州话之于「福建话」,听起来好像是行政省会哈,其实在当地(省内)毫无代表性……

但要说喜感,我个人觉得,太原话真的是值得推广一哈哈勒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现在的我上了大学,也长大了,很少回忆起小时候的不开心事,只会提起小时候和玩伴儿多么多么的开心,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那些我不敢回忆的事其实已经在我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 对于你大哥,我是做不出把他扔在医院不管这样的事的,虽然他没有生我养我,虽然我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不照顾他…做人要有良心对吧。 法身菩萨他的定接近自性本定,靠得很近了
  • 除了坚守岗位的快递小哥,科技也正在为“春节不打烊”提供更多助力,快递效率、质量、覆盖面持续提升,更多年货“次日达”“半日达”成为可能。他有什么好 他在路上,他也
  • (3)而我自己,蜡笔做魂魄,远树寒山,徐悲鸿也。)3、 自白:我的水粉是偏明暗的张大千老师,我的蜡笔是毕加索的明艳动人。
  • 如果我知道此时此刻,李之琰就在出口处看着我们,那我绝不会做出用仙女棒许愿,大喊“李之琰去死吧”这种话。 如果我知道此时此刻,傅砚尘就在出口处看着我们,那我绝不
  • ” 剧本杀《王朝盛宴》测评: 在欲望和挣扎中翻滚的6个人,听从着内心的呼唤,踏上了同一段旅程,遭遇了同一场雪域高原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追逐着同一束光,跌落到同一个
  • 如果不是这帮少年,我也不会了解到种地前期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我也不会知道地需要开沟翻土旋耕,我也不会看到新生命是多么脆弱又多么顽强,我也不会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
  • 既然被夹了,那我就好好讲讲这位共事了五年的姐 son hyejin (heeyhyejin)有多fw,这姐的大gc由我来守护 exo真是我见过最好用的跳板了,
  • 出岛要求:一、出岛小汽车务必通过“琼州海峡轮渡管家”“铁路轮渡”微信公众号先购票再到港。出岛要求:一、出岛小汽车务必通过“琼州海峡轮渡管家”“铁路轮渡”微信公众
  • #金采源[超话]# #金采源born to be idol# 【图片】240206 HYBE_MERCH更新LE SSERAFIM Brand Merch.
  • 没错——你还真的不是很蠢笨地讲到我的问题,你猜对了,但是你要让我痛快,还是你要某种证明来让你爽快。你来电时,我正好处在不想说话也不想听话的当儿,你一定要自作聪明
  • 肖雅婷超甜,vc马 ,汤圆可甜了a,白璃怕疼,小止很乖,是忆崽崽呀,暴龙战神n,给乔买裙子,vickyyyiii,黑闰润,保护好溪溪呀,猫梨梨cc,笛笛怕疼,奶
  • #耕昊山[超话]#今天看到三哥这一行为,我真的发现xql的结界并不是谁都能闯进去,他人的安慰和鼓励固然是可以安慰到我,但只有你才是最懂我的。我真的好爱好羡慕他们
  • #刘宇宁宁远舟# #刘宇宁一念关山# #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宁远舟刘宇宁燕子京[心]烈火中淬一道魂,箭雨中取一枝花[心] 做向日葵吧,你向阳生长,我
  • 结论,外战最强的国产中单是Xiaohu且断档领先,拿xiye亚运、angel亚军来碰瓷3msi的,令人很难不联想到某个同时有这两项的选手粉丝逆风输出#英雄联盟
  • ——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7终于,我与风烟俱净,与你再无瓜葛。——王昌龄《送柴侍御》20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 #任嘉伦[超话]#8We  look  adorable[耶]而立之年留给自己的纯净之地[haha]生活不止诗和远方[爱你]还有偶尔迸发的赤子之心[打call]
  • 去年传闻C会出一体复制机芯4130迪通拿,去年底证实了传闻,C厂也就是clean工厂生产了4130复制机芯迪通纳,暂时只有四种配色,黑白瓷器迪,还有黑白钢迪生产
  • 但陈女士根本不能接受老板的说法,她说老板没有跟自己说过,这个不是真实的里程,而且更没有跟自己说过这个车有过大事故,如果自己知道,怎么可能会花56800元买下来,
  • 奖项名单: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最佳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