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专家学者解读《甘肃省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燕春丽/文 瞿娟/图

6月8日,省政府印发《甘肃省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涉及11个方面53条政策措施。《实施方案》体现了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新要求,明确了我省稳经济促发展的任务书和时间表,将有力促进全省经济在二季度企稳发力、全年稳中有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近日,省发改委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实施方案》展开深度解读,并给予合理可行的建议。

Yes (坚定信心 稳住经济)推动全省经(14581035)-20220630102454

省会兰州

聚焦“一核三带”发展格局和“四强”行动

省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魏立桥表示:“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必须聚焦‘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四强’行动。”

“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四强”行动,是在我省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蓄势待发、爬坡过坎、追赶进位关键阶段后,为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极其重要的顶层设计,是我省上下把握发展大势,找准关键问题,拓展创新思路的重要遵循和主要依据;也是当前我省扎实稳住经济的重要遵循和主要依据。

兰州核心经济圈、河西走廊经济带、陇东南经济带、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一核三带”的空间格局,集中了全省经济总量的80%以上、社会公共物品及服务的80%以上、人口数量的80%以上、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区范围的80%以上,全省经济基本盘的强盛与衰弱、繁荣与萧条,以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与否、高质量与否都集中体现在“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上。

“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作为全省上下主要抓手,以重点地区和关键领域为突破口,推动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整体跃升为出发点。当前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统筹发展和安全,体现抓重抓主。要把省会和县域作为重点地区、科技和工业作为关键领域,实施“四强”的重点突破,进而全面稳住经济大盘。

魏立桥说,一揽子政策措施是统筹当前与长远、兼顾稳定和增长、兼容治标与治本的综合性、长远性大计。更为重要的是,聚焦到“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四强”行动上,可以更好地彰显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含金量和综合效应,避免碎片化执行的偏差;更好地凝聚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理念,以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奋进精神行稳致远。

Yes (坚定信心 稳住经济)推动全省经(14581041)-20220630102453

西峰油田抽油机

着力强引擎稳投资促消费

甘肃省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李丽莉认为,《实施方案》立足我省发展实际和发展阶段,既考虑到短期的应急措施以化解“燃眉之急”,也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动力支撑,突出“强工业”行动,是加力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政策措施“组合拳”,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及时性和很强的操作性。

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需要投资、消费、外贸等领域持续发力。《实施方案》提出了14项稳投资促消费具体政策措施,不仅包括重大水利、交通、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包括推动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等政策措施。明确力争年内获批开工白龙江引水、黄河甘肃段河道防洪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力推我省2022年度强县域行动任务清单,加快实施以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公共服务等领域为重点的补短板项目。

在促消费领域,提出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加快消费提档扩需,促进旅游市场消费、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等不同领域同时发力。提出要用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抢抓旅游黄金时机,2022年6月1日至9月30日,全省国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原则执行不低于5折的票价优惠。多头并举,以定时定点的具体措施夯实消费的基础性拉动作用。

Yes (坚定信心 稳住经济)推动全省经(14581033)-20220630102452

兰州新区保税区

稳生产助力企业渡难关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柯表示,虽然我省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提质增效。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短板和弱项,不仅需要稳生产渡难关,更需要依托优势资源、加大投资,促进发展。

《实施方案》在稳生产方面,从财政、货币金融、强化工业生产保障生产要素供需平衡、稳投资、盘活存量资产等14个方面出台了23条政策措施,为我省保生产、稳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助力企业渡难关和促进企业发展方面,从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对物流枢纽和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科学有序实施疫情防控等6方面制定了9条措施,为我省相关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微企业纾困渡过难关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在抢抓机遇方面,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民间投资,加强能源资源储备能力,加快推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6方面制定了10条措施,不仅为各类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诸多政策机遇和方向指引,而且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强”战略举措、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提振市场信心、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柯建议,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打通产业供应链的堵点。尽快建立省内企业产品和服务供需信息平台,加强产业内部上下游纵向和产业之间横向的供需信息交流与沟通,有效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协同分工水平,打通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供应链的堵点;加快构建龙头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在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及相关服务方面建立协作与配套关系,促进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产业内企业集聚发展、产业间集群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马东平认为,《实施方案》从不同的层面入手,就拓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渠道推出了不同领域又相互支撑的政策。

通过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是解决就业的途径之一。《实施方案》中提出完善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统筹中央转移支付和本级安排资金,设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市、县倾斜。优化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拓展农村劳动力在省内的就业渠道。鉴于东西部劳务协作受到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实施意见》提出要不断深化省内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引导陇东南地区劳动力资源和河西地区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用工需求实现优势互补,引导更多务工人员在省内实现稳定就业。拓展省内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仅是引导陇东南和河西地区的劳务互补,更要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产业错位发展和劳务资源的互补。

积极推动扶贫车间转型发展为“乡村振兴就业工厂”,对于车间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管理运营能力,吸纳更多家庭劳动力实现就近稳定就业,切实激发群众就业致富内生动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年内转型升级乡村就业工厂总量超过1000家,将为脱贫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马东平说:“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意见》中提出统筹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保持岗位规模总体稳定,空缺岗位要优先安置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建议继续加大农村卫生保洁员、防疫员、道路管护员、饮水设施管护员、自然灾害预警员、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看护员、爱心理发员等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发补助政策。

提振企业及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存刚认为,《实施方案》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高效统筹”“助企纾困坚定有力”两个方面务求实效,有利于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链接、消费回暖升温,市场活跃,为稳经济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落实各项国家政策措施的具体要点和时限,确保国家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提出财政政策加力见效,全面落实行业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6月30日前基本完成集中退还存量留抵税额;第二批专项债券于6月底前发行完毕,所有已发行专项债券于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力争全省今年新增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达到100亿元;在政府采购工程领域,将预留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份额由30%以上提高至40%以上;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1年,执行期限至2023年4月30日。

《实施方案》提出用足用好货币金融政策,组织协调省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落实对困难群体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相关政策,本轮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按照符合使用条件地方法人机构季度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给予资金支持,更好引导和支持地方法人机构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提出促消费稳外贸同向发力,2022年6月1日至9月30日,全省国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原则执行不低于5折的票价优惠;深化融入“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启动我省首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创建敦煌文化出口基地。同时提出保基本民生兜牢底线的相关措施。

张存刚表示,上述政策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增加企业和市场主体的即期收入,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提振发展信心,增资扩产转型升级,支撑经济企稳向好;有利于加速财政资金周转,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放大财政资金效应,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依托政府信用,增加建设和发展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拓展发展空间;有利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增量提质、旅游消费回暖扩张、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有利于更好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有利于保障和扩大城镇居民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来源:新甘肃

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2017年以来,甘肃省深入贯彻“三新一高”导向,紧扣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负重自强、顽强拼搏,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开局,在甘肃发展史上书写了崭新篇章、留下了厚重印迹。

新时代,在社会各界倾力支持和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甘肃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西北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生机,陇原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作为国家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愈加凸显,一幅壮美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新时代,甘肃初步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发展动能加速转化,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大见成效,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发展后劲正在不断积蓄迸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好的发展前景。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实现量质双升

2017年,甘肃省提出,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五年来,甘肃坚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深入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建成全国首个百万吨级页岩油开发示范区和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兰州新区经济增速连年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效,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5.12个百分点、达到56.42%。

2021年12月,甘肃省提出,要紧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三新一高”导向,大力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统筹经济和生态,统筹城镇和乡村,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赢得先机主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争先进位。

今年,甘肃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各项既定目标任务,抓机遇、强作为、求实效,经济运行实现起步稳、开门红。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79.1亿元、同比增长5.3%。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是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关键。近年来,甘肃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难解困,不断强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办事更便捷。全省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减至1项,取消1107项涉税资料报送,新办企业半天内可领发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办证慢、多头跑等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兰州新区推行“独任审核”,将审批权限充分授予窗口,实现“审核合一、一人通办”。

服务更到位。在各市州和县区设立101个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机构,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代办服务网络。积极化解涉企历史遗留问题,不断提振企业投资甘肃的信心。

支持更实在。“不来即享”举措不断升级,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一键即享、直达快享。落地实施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等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小微企业贷款274亿元,同比增加86亿元。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激发了实体经济活力,企业来甘肃投资兴业的信心倍增。截至2021年底,全省市场主体累计达203.27万户、同比增长8.87%。

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发展支撑不断强化

近年来,甘肃深入实施交通提升行动,努力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通道和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五年来,建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2443公里,新建铁路1408公里,累计通航城市111座,执行客运航线239条,逐步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民航、普通国省干线为补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水利、新基建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引洮供水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全线建成投运。当下的甘肃,基础设施“先行官”的作用愈发突出,发展空间持续拓展。一个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2021年,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208个省列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2059亿元,较2020年增长306亿元,增幅17.43%。

深化改革亮点纷呈,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下功夫,注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全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初步实现“一号响应”,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初步实现“一网通办”“掌上办”,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全面上线运行,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中小微企业在线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甘肃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亮点纷呈、成效显现,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参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出台新时代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五个制高点”规划,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打造向西开放大枢纽、大通道,“三大空港”“三大陆港”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兰洽会、文博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节会,加快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目前,甘肃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13个境外商务代表处,41家企业累计在境外设立121个国际营销网点。2021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达224.4亿元、同比增长30.5%,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5.7%。

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绿色发展成效显现

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甘肃肩负的重大使命。甘肃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精准治污,守护绿水青山最美底色。近年来,甘肃省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基础性、底线性任务,“十三五”时期各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如今的陇原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多措并举,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甘肃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近年来,甘肃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动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排查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的入河排污口,持续改善河湖面貌,“母亲河”清水长流,黄河流域甘肃段呈现勃勃生机。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效显现。初步构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组织对7大行业重点控排单位开展碳排放核查,全省“十三五”时期碳强度累计下降率达35.44%,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甘肃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统一起来,持之以恒推动创新型、绿色型、效益型增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新篇章。

数据来源: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 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2017年以来,甘肃省深入贯彻“三新一高”导向,紧扣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负重自强、顽强拼搏,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开局,在甘肃发展史上书写了崭新篇章、留下了厚重印迹。

  新时代,在社会各界倾力支持和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甘肃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西北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生机,陇原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作为国家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愈加凸显,一幅壮美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新时代,甘肃初步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发展动能加速转化,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大见成效,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发展后劲正在不断积蓄迸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好的发展前景。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实现量质双升

  2017年,甘肃省提出,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五年来,甘肃坚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深入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建成全国首个百万吨级页岩油开发示范区和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兰州新区经济增速连年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效,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5.12个百分点、达到56.42%。

  2021年12月,甘肃省提出,要紧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三新一高”导向,大力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统筹经济和生态,统筹城镇和乡村,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赢得先机主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争先进位。

  今年,甘肃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各项既定目标任务,抓机遇、强作为、求实效,经济运行实现起步稳、开门红。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79.1亿元、同比增长5.3%。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是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关键。近年来,甘肃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难解困,不断强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办事更便捷。全省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减至1项,取消1107项涉税资料报送,新办企业半天内可领发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办证慢、多头跑等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兰州新区推行“独任审核”,将审批权限充分授予窗口,实现“审核合一、一人通办”。

  服务更到位。在各市州和县区设立101个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机构,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代办服务网络。积极化解涉企历史遗留问题,不断提振企业投资甘肃的信心。

  支持更实在。“不来即享”举措不断升级,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一键即享、直达快享。落地实施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等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小微企业贷款274亿元,同比增加86亿元。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激发了实体经济活力,企业来甘肃投资兴业的信心倍增。截至2021年底,全省市场主体累计达203.27万户、同比增长8.87%。

  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发展支撑不断强化

  近年来,甘肃深入实施交通提升行动,努力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通道和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五年来,建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2443公里,新建铁路1408公里,累计通航城市111座,执行客运航线239条,逐步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民航、普通国省干线为补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水利、新基建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引洮供水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全线建成投运。当下的甘肃,基础设施“先行官”的作用愈发突出,发展空间持续拓展。一个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2021年,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208个省列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2059亿元,较2020年增长306亿元,增幅17.43%。

  深化改革亮点纷呈,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下功夫,注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全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初步实现“一号响应”,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初步实现“一网通办”“掌上办”,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全面上线运行,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中小微企业在线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甘肃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亮点纷呈、成效显现,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参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出台新时代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五个制高点”规划,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打造向西开放大枢纽、大通道,“三大空港”“三大陆港”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兰洽会、文博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节会,加快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目前,甘肃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13个境外商务代表处,41家企业累计在境外设立121个国际营销网点。2021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达224.4亿元、同比增长30.5%,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5.7%。

  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绿色发展成效显现

  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甘肃肩负的重大使命。甘肃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精准治污,守护绿水青山最美底色。近年来,甘肃省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基础性、底线性任务,“十三五”时期各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如今的陇原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多措并举,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甘肃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近年来,甘肃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动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排查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的入河排污口,持续改善河湖面貌,“母亲河”清水长流,黄河流域甘肃段呈现勃勃生机。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效显现。初步构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组织对7大行业重点控排单位开展碳排放核查,全省“十三五”时期碳强度累计下降率达35.44%,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甘肃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统一起来,持之以恒推动创新型、绿色型、效益型增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新篇章。来源:人民日报 https://t.cn/R2WxeSx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吴月红”之后,辣目洋子似乎没有一直高开高走,跟李宏毅主演的古装网剧,因为服化道的关系,还没播完就被下架,她自己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即便演技再ok,观众对她的
  • 众里寻“爱”千百度,何不用独特的“缘分系统”将他们一一搭配,势必为各位主公带来永久性增益,助你在霸业征途中如虎添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超强效果!这句话就是“毒鸡
  • 毛茸茸的 憨憨的 睡醒就自己跑掉了~运动完的感觉真好啊 浑身轻飘飘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早睡啦给我的崽子买了好吃的威化 希望她能快点开心起来[太开心]昨天让韩帅给我
  • 凡人通過視力只能看到色塵( 即物質世界 ),因而顛倒輪回;而修行者則能通過與眼相連得光明通道發現法性,這就是修行者的特別之處。晶管脈連接著心臟,大圓滿法認為,在
  • [彩虹屁]开心到飞起的直播~~刘宇宁带给我们的快乐是其他人任何人都给不了的[虎爪比心][虎爪比心][虎爪比心]人与人的缘分大抵如此,平淡无奇的生活突然因为一个人
  • ‪ 감사의 마음을 전한다고 붓을 잡아 보면 많은 사람들의 얼굴이 떠올랐습니다. ‬ ‪ 가수로서 무대에 세우는 것은 꿈을 이룸으로써 그 아무것도
  • 既然如此,我们把有可能的情形都分析一下:首先,如果这两名门卫用三轮车堵门就是为了对付男子,双方之间曾有矛盾,那么两名门卫殴打男子的行为就属于故意伤害。既然如此,
  • 我努力过了,但不想卑微到尘埃了,就此打住了。因此,距离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只有100天了。
  • #每日一善[超话]#[心]#阳光信用# 心怀感恩,幸福常在。用平常心对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对待眼前的每一个人,幸福和快乐就会不请自来。
  • #KinKrit[超话]# ❤️ #bkpp# 【20210621】【数据更新】【BKPP】Billkin, PP Krit –ทะเลสีดำ (黑色的海)
  • 失望是有尽头的,受伤也是有极限的,总有一天你自己会痛醒的,如果没醒,要么是还不够痛,要么是你太坚强和强大了,要知道得拥有多强大的内心,才能数次的去包容与接纳一个
  •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边等它消失,你只能想办法穿过它,适当的放弃,是人生优雅的转身。##人生是一场盛大的遇见,若你懂得,请你珍惜,如果不小心弄
  • #日记#2022年8月12日,周五,中午吃了巧乐兹熔岩巧巧,外面都是巴旦木碎,真的爱死坚果➕巧克力雪糕的组合了[抱一抱]第一次喝蜜雪冰城柠檬水,竟然还挺好喝的,
  • 坚持打卡,一天一袋西梅汁,还你净透皮肤,小巧便携装,随时给肠道做SPA,好品质,经得起对比,NFC鲜果冷榨,保留新鲜和营养,真正意义上的0添加,纯正、新鲜、纯粹
  • 听说这一指标高到中年就是痛风,我之前已经康到我外公当年痛风时的样子了,所以现在年轻时的我还是多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吧,身体是自己的,要爱自己呀。「 关 于 南 京
  • 孕妈妈进行牙科治疗的适宜阶段是孕期的第二阶段,即孕4~6个月,在这个阶段进行牙科治疗是相对安全的。孕妈妈进行牙科治疗的适宜阶段是孕期的第二阶段,即孕4~6个月,
  • 也就是说,作为本地国企,郑州地产集团从一开始就介入到金融岛项目的开发中,对于该项目债务情况、施工进度、未来收益等内容本就知根知底。因此,据接近北龙湖金融岛项目的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梦想,它像是一个目标,是一个让自己活下去的原动力,是一个让自己开心的原因,是一个会带你走过喜怒哀乐的旅程,是一个为
  • 跑步达人小分队;平平淡淡小寒快乐 悠悠的时光 懒散的张扬 还沉睡在周末 就迎面小寒 轻松些吧 不用早起 让时光停下 让梦想继续 爱着今天 就温暖 想着明天
  • ——大恩上师希阿荣博堪布曾几何时,我们都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但是时间啊,它陪伴着你,用一幕幕,一件件小事来告诉你,也许,我们穷极一生,穷尽所有的力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