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葬花•暗黑桃花源>终于看完真结局。

文风比较朴实,不过推理故事恰巧需要的就是把故事说清楚,而最忌讳华丽不知所云的词藻。作者脑洞奇大又逻辑合理,不拖泥带水,读得很舒服。

男女主的相处并没有太多,或者刻意的性别凝视,更没有恶俗的描写,一切相处都很自然,甚至带着些柏拉图式的浪漫,整体主旨还是故事本身,这点我尤为好评!!∠( ᐛ 」∠)

剧情前期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暗藏伏笔,太细微以至于我确实偶尔有点疑惑,但却并没有细想,打到后期我又直呼绝!

“叙述性诡计”这么巧妙的用法,可算是给你玩明白了啊!?

最后,这整个故事,这大概就是应证了大李的那句话“永生,即是永死”

一个思路分享吧。
(一千七百字,有点长,但是挺好玩)
我发现很多古代的东西,都是包含非常重的浪漫色彩,就是寓言化。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庄子的文章,用现实人物虚拟故事,然后用故事讲述道理,或者搞一些奇怪生物什么的。现在人很难理解其实是因为我们现代思维方式受西方影响很大,如果不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很多人无法理解。或者这个也可以叫“隐喻”。就是一种暧昧的方式表达他的观点或者什么事情。再换个例子就是水墨画,大量的留白给你想象,用画勾起你的记忆来回忆山水,回忆风景,所以就有一种他画了,但是又没画的感觉。
我觉得我们古人非常喜欢干这件事,道教里面大部分内容都是隐喻的,有句话叫“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并不是说这书里的东西都是假的,都是没用的,得靠师父告诉你核心才行。师父告诉你的不是一句“定理”而是钥匙,真传一句话的这句话就是钥匙。你有了这个钥匙你就能看懂书,不然书就是假的,没有意义的东西。所以再回到画上来说,画的技法是什么?几笔勾勒的山是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吗?其实不是,画里表达的东西才是根本,而这个东西是需要所谓的“感觉”慢慢练出来的。就像“画龙点睛”不点那一下,再像龙他也不是龙,缺了灵魂,而补上这一点神韵它就能飞出墙壁。
古人真的是很喜欢搞这些巧妙的东西,很多古代传说也是这样,之前看过一个说法,女娲补天。大家印象里都是共工撞怪坏了,女娲炼石补天。但是我看到这个说法是,古人演算历法,将一年分成四季,一季90天,一年360天整,但是这套历法用着用着肯定会出问题的,所以四时乱了,四季也乱了,本来应该是夏天变成冬天了,这不就天下大乱了吗?然后女娲炼五色石,石其实就是时间,练时补天,搞了5天补上了360天的缺口,变成了365天。这之后有了“闰”,所以天下太平了,时间不会错乱了。夸父逐日和愚公移山也都有另一种解释,不过我记不太清楚了,大家有知道的可以分享一下。
虽然这也是个故事,但历史上确实是后添加的“闰”这个概念。然后故事和历史就巧妙的融合了,女娲补天就有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既保留了传奇色彩,也很好的传承了这个事情。当然这只是一个举例说明,不代表什么学术观点,看一乐就行。我只是觉得古人的这种“浪漫”很有意思。

还有跟道教相关的东西,大家也知道的就是西游记。有本书叫做“西游原旨”,就是说西游原本的意思。书里直接说西游记是道教丘处机祖师写的一本丹书,炼内丹的。里面将师徒几人比作,先天本我=唐僧,心=猴子,欲望=猪,后天自我=沙僧,意识=龙马。所以心要悟空,欲望要八戒,后天自我要悟清净。很巧妙,又跟传统文化结合上。为什么猴子去当放马的官,因为古人认为猴子叫尿可以避免马生病,所以:弼马温=避马瘟……
而且按照西游原旨里面写的,书里很多故事其实就是自我炼心化性的过程,妖怪都是外界的诱惑和陷阱,为了保护自己心要跟其斗争,而欲望又受其克制,所以猪八戒本来是天庭卷帘大将,但是碰到妖怪就怂,但是心不怕,悟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沙和尚只是老老实实的接受自己的本分。这一切都很玄幻很离谱,但又很巧妙的串在一起,让你对一个志怪故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而且你把这一套东西放到自己身上,放在现实生活里面来看也是一出西游记。唐僧就是纯洁的你,对世界没有任何想法,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但后天的你接受了各种安排,变成老实的沙和尚,欲望让你想在舒适圈里生活,意识告诉你要向前走,沙和尚也劝你要本分工作。不过你的心不老实,东想西想一下子能十万八千里去到月亮上看看。所以想要好好生活的你,给心戴上了金箍,给欲望立下戒条,你坐在意马的背上,让本分牵着走。
所以取西经其实就一条修行路。

这两个例子,或者说故事我们不去纠结他的真假和历史事实。因为本身他们就只是一个故事。他们想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唐僧取经的情况,而是我们如何认知自我和约束自我。我写这些也是分享我发现的一个“点”?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义这个概念,算是一个思路吧,一个好玩的东西。
不过也不是说什么东西都是有隐喻和说法的,爱隐喻这个事情真的算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什么66大顺,88发财这种都算是隐喻,但隐喻不是硬凑也不是谐音梗,隐喻这种浪漫已经快要失传了,留下来的只在烂俗到迷信“讲究”里了,这是不提倡的,希望大家避免这种低级趣味。(我昨天还在朋友圈吐槽了一个)
(我发现我很喜欢用其实和但是,我在努力避免了[允悲]你们凑合凑合先)

首先,大刘不是什么“中国第一位元宇宙架构师”,但他的确不推崇(甚至是反感)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未来。

但你如果认为,大刘的宇宙观主要体现在飞船派和元宇宙派的二元对立,那也是太小看他了。

对鼓吹者们来说,“元宇宙”的发明几乎相当于又一次“创世”,而目前阶段,正是新世界创生之前的狂欢。

“人人都知道元宇宙,人人都看不懂元宇宙”,假装冷静的评论者们说。

真的看不懂吗?对于随着“元宇宙”一起到来的社会变革和商业变迁,也许没有一个人能够窥得全貌,但如果说到技术方向,“元宇宙”似乎真的乏善可陈。

AR?VR?脑机接口?全新身份?真正的去中心化?全新的经济系统?颠覆性的社会革命?

如果需要,人们可以在一个星期之内造出一千个新的名词。

但无论如何,元宇宙想做的和能做的无非是“由实向虚,做虚为实。”至于“虚”是怎样的“虚”,“实”是哪种“实”,“虚”“实”之间如何辩证,那又是下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或许在那个世界里,有无数超脱现实的奇景,有无数灵魂飞升的体验。

或许其中的种种规则,真的重新建构了人类社会,重新定义了人类文明。

但那又能如何?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这句出现在《三体》中的基本公理,在那里大概率仍然有效。

我们可以假设,虚拟世界永远不会自我锁死,也不会走向毁灭,但在它之外的现实世界呢?是否也会永远安全?

有人说,当“元宇宙”大行其道,人类活动减少会导致自然环境向原生态反演,我们的现实生存环境会变得更加适宜生存。

但这种论调本身就值得怀疑。一种关于生态系统演化的观点,说的是世界之所以演化成现在的样子,和人类的活动密不可分。按照这个逻辑,如果现有的人类在一百年时间里陆陆续续地进入“元宇宙”,那么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相当于人类这个物种在地球生态圈中瞬间抽离,到时候将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预料。

即使不考虑人类活动这个变量,那么,一旦发生某类恶性地质事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摧毁。这种级别的灾变,地球上已经发生过的有“冰球时代”、“大氧化时代”、“小行星撞地球”等等。

把视角投向未来,早有科学家罗列出人类毁灭的十种可能:小行星撞地球、伽马射线暴、飘移的黑洞、太阳大暴发、超大规模火山爆发、地球变暖、世界性灾病、世界核战争、机器人觉醒和太阳变成超新星。

在这种史诗级的灾变面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旦外部世界成了地狱,虚拟世界也不会是天堂。

并非只有大灾变才值得警惕。相比人类,地球的生态系统足够顽强,它历尽千劫仍然生机勃勃。而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就要脆弱得多。对生态系统无关紧要的某个参数的某次波澜不惊的起伏,对人类来说也可能是灭顶之灾。

实际上,地球环境适宜人类生存的时间,远远少于它不适宜生存的时间。一个例子是,大气中所谓屡创新高的碳含量几十年来让人类忧心忡忡,但以整个地质史为标尺来看,今天大气中的碳含量处于非常温和的水平,远高于或远低于目前水平的时代比比皆是,对应的地质时期就是就是暖期或冰期。

我们不得不承认,至少在整个进化史当中,人类一直拥有着温床般的生存环境。

更令人畏惧的,还有那些完全超出人类想象的巨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说,我们的太阳系正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在宇宙空间中飞奔,如果——仅仅是如果——在我们行进的正前方有一片巨大的星际尘埃带,那么地球将迎来什么样的命运?

首先,地球上的光照强度会变小,地球会迅速进入冰期;其次,星际尘埃与地球的相互摩擦会降低它的公转速度,进而降低地球的轨道。尘埃降低光强,轨道变化增加光强,地球将进入暖期或者冰期,决定了人类不同的命运。

其次,尘埃带是如何形成的?答案之一是它是某个恒星的残骸,既然是残骸,就一定不会只有尘埃这样的小颗粒遗留。到那个时候,我们可能每时每刻都能看到,流星雨像烟花一样在大气层中绽放。

再次,轨道被改变的不会只有地球,八大行星都会有同样的遭遇。对于已经精确运行了几十亿年的太阳系来说,任何一颗行星轨道的任何变化,都会对所有行星的运行产生扰动,三体运动尚且不可测,那么九体运动将会带来怎样的乱局?三体人的梦魇将在地球人身上真正上演。

这还只是一种可能。如果现在集结五十个科学家,五十个科幻作家,他们能够想象出的毁灭方式应该也会不少于一千种。

并且,你无法保证,他们给出的就完全不会成为事实。

人类能想象出一千种毁灭的命运,却只能创造“元宇宙”这一种未来?

这种显然的想象力不对称,才是大刘想要极力避免的。

不管他是否真的“狠批”过“元宇宙”,也不管他是否真的认为“元宇宙”是“死路一条”,他真正想说的应该是:“元宇宙”可以是未来的一种,但人类不应该只有这一种未来。

好奇心是想象力的基础,想象力是进取心的基础。历史上,当人类不再有好奇心(表现为不再追问那个时代的终极问题),想象力就会缺位(表现为给出一个浅尝辄止的答案),进取心也随之消解(表现为不再内卷选择躺平),然后,那个时代的“元宇宙”就会出现,只不过它们的形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神话”。

那么,再来看看大刘很早以前对神话的观点吧: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用自己最大胆最绚丽的幻想来构筑自己的创世神话,但没有一个民族的创世神话如现代宇宙学的大爆炸理论那样壮丽,那样震撼人心;”

“生命进化漫长的故事,其曲折和浪漫,也是上帝和女娲造人的故事所无法相比的。”

“还有广义相对论诗一样的时空观,量子物理中精灵一样的微观世界,这些科学所创造的世界不但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且超出了我们可能的想象。”

“如果没有科学,我们把自己的脑髓蒸干也无力创造出这样的幻想世界来。所以,科学是科幻小说力量的源泉。”

——“元宇宙”不是罪,严重不足的想象力才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原神[超话]#本人33级小白,蹲个建议之前玩到16级抽完新手二十抽就退游了最近重新开始玩,抽了宵宫,但是没有考虑强度什么的...也没有了解她的作用 现在感觉她
  • 有的人,若依然不信因果,不愿断恶行善,不能至诚忏悔罪障,还在重复自己过去的造业模式,那未来的果报基本上就是注定的。3⃣️ 定业 不定业简单地说,业的成熟有四种情
  • 日本为了抗疫,给非法残留外国人也进行免费疫苗接种并补充~即使发现非法残留等事实也无需通知移民当局[允悲][允悲]目的是创造一个易于接种的环境并降低感染传播到当地
  • !我真的快要气死不知道该怎么说还是来微博发泄一下吧真真实实地听到出轨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是这种感受啊真的好生气好生气啊做人怎么能这个样子啊我骂不出来但是看他被
  • 下山的速度不得不降下来,幸好路面是白色的,勉强还能凭着感觉走。下山的速度不得不降下来,幸好路面是白色的,勉强还能凭着感觉走。
  • 成年人的世界真的很难,所以,能有并肩作战的伙伴和爱人,真的是很幸福和幸运的事,希望三小只之间的初心不变,祝福小易同学能像这个虚构世界中一样,早点遇到给予他温暖力
  • 2021.06.26【立川店】新款连衣裙2型比较你好!感谢您一直以来观看kastane立川店的博客!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的朝思暮想;想你,是“枕前泪共阶前雨,搁个窗儿滴到明”的辗转难眠;想你,是“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的无法隐藏;想你,是
  • 影后的大屏幕作品值得回味,小屏幕演技,嗯,也不错,但是下次别演了[允悲]#微博新知博主##简爱分手发言人间清醒# “如果我们要在一起 就必须要光明正大地在一起”
  • #皎若云间月##夜轻染之歌# 迟到的生日礼物来了这是我的第一首歌夜轻染专属听听看@张煜枫 词曲作者听了我讲夜轻染的故事当晚就开始构思天亮的时候他把小样发给我听
  • 工作累了记得要休息,开心或不开心都要记得分享噢,不要一个人默默承受,我们知道你是全世界最最最最最刚的刚哥,但是不要忘记,你的身后不仅有兄弟和家人,还有最强大的我
  • 超级超级爱你[心]就像哥哥说的,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了,我能感觉到你创作的快乐和激情,这是最好的事情了,继续做自己热爱和快乐的事吧!宝贝21岁生日快乐,一定要开开
  • 晨读北大中文系师弟、记者、诗人吕煊的诗集《悲伤,只是一种隐喻》其中有一首名为《葳蕤》的诗让我的视觉停留。喜欢自然界各种植物的“葳蕤”状,因而喜欢中国文字里的“葳
  • 出门带着补妆都很加分那种 打开是一颗心形粉扑,尖角可以很好的照顾到鼻翼嘴角等等犄角旮旯,上妆更服帖 气垫部分是特殊的张力气垫滤网,方便控制用量更好取粉,而且更卫
  • 今天,我最近爱看的韩剧大结局啦,真的很喜欢孔孝真欧尼了《山茶花开时》值得一看哦,没有烂尾,最后一集简直比电影好精彩,小标题是 会有奇迹发生下班后,没有加班,立
  • 巴时#高中时代喜欢的人要追吗#,斯佩格耶和华吗?他是疯了吗?他能说话吗?他的耳朵可以听▬斯佩格|斯佩格|斯佩格▬到吗?你能满足的人,谈论自己呢?他不是躺在床上,
  • 可以看出来,结婚生子并没有影响赵丽颖的事业心,她对于自己的演艺事业还是有很大的热情甚至野心的。和赵丽颖结婚以后,冯绍峰其实在有意无意扳正自己的形象——在一些访谈
  • 该研究揭示了小鼠青春期前后骨骼干细胞(Skeletal stem cell)属性发生转变,这为青春期间骨骼生长模式的转变奠定了细胞基础,也为实现成体骨骼继续增长
  • 《七》寸幅观天下,漫卷风云,奔涌江河,尽在掌边演绎;千章发网间,纷呈今古,神奇中外,常于句里关连。《七》寸幅观天下,漫卷风云,奔涌江河,尽在掌边演绎;千章发网间
  • 水墨纵横,偶加赭石渲染出荷叶的荣枯之态;飞线勾花,浓墨点出莲蓬。传世作品有《芦雁图》、《瓶梅图》、《菊蟹图》和《携琴仕女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