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时,雨住风疏,一丝明媚在窗前徜徉。拾一抹清风,念半卷光阴,我匆碌的人生里,有很多过往今朝,每一个四季的往复,都叠落了光影流年,似若心中浅淡的念怀,与人海间不期然的相逢。夏风和煦,吹在我走过的路旁,似故友相逢,熟稔而暖,它吹过眼角眉梢,也吹在鬓间的年华里,它吹过田间陌上,也吹在过往的岁月间。

#梦明情语[超话]#


每个人心中都有半亩花田,待风吹过,便有一米阳光暖在心头,用明媚的的心境,携一抹绿色给心情,让心在蓝天白云下舒展。

轻捻岁月的诗行,将淡然藏于心,不辜负,生命中那些温暖和善意,前行的脚步便会越来越开阔。

  岁月里的花朵,要经过多少等待,才能静赏一场花开的绚烂?从初绽惊艳到落英缤纷,走过繁华与落寞。

就有如人生,从年少芳华到暮年,要修得怎样的玲珑心,方能安于现状,宠辱不惊,来去安然。

一花一世界,一笑一尘缘,曾几何时,我们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驻足,为一场花事沉论。

谁将遇见,写成青梅过往,谁的等待,恰逢花开,很多时候,我们读懂了风花雪月,却走不出沧海桑田。

光阴的屋檐下,做一个看花的人,不急不缓,只闻花香,不谈悲喜,日子便会日久弥香。

人的一生,看过几处美景,途经一场花开就足够了。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九问溯源 奋楫笃行”第一问 8000多年前石磨盘藏着什么惊天之谜?】

编者按

在中华文明的初创时期,没有哪一个地区的文明比郑州更丰富,没有哪一个地区的文明比郑州更系统,没有哪一个地区像郑州一样文明发展从未断线,从氏族时代跨入古国时代、又从古国时代跨进王国时代,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中华文明的奠基。

读懂最早中国,从郑州开始。

今日起,正观新闻特别推出“行走郑州 读懂最早中国”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行走郑州,追溯文明起源,读懂最早中国!

3月22日,春分时节,光景明媚。我们踏上了九问溯源的第一站——新郑。黄帝故里,寻根圣地,悬灯结彩,正在为盛典做着最后准备。作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每年“三月三”,全球华人的目光都会聚焦到这里。

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五千年文明之初始!无论是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的故事,史学中的五帝时代的记载,还是考古学中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实证,都从不同层面诠释丰富着人文初祖黄帝的伟大形象,让那段文明初创时期充盈着温润和光泽。

黄帝时期之前的先民是怎么生活的?黄帝时期的丰功伟业是如何奠基的?谜题,从半个多世纪前新郑裴李岗村农民平整土地时翻出来的石磨盘开启。我们通过走访博物馆馆长、讲解员、考古人员、遗址所在地村民,以及相关专家学者,拼图式去了解8000多年前的秘密。

郑报全媒体记者 苏瑜

从搓衣板到文化馆,石磨盘进京惊动“大人物”

“20世纪50年代初,新郑裴李岗村的农民们在平整土地时总是挖出形状奇特的石磨盘、石磨棒,对文物没有太多概念的他们,就把这些东西留在家里当搓衣板用。到1969年冬,当地文化馆已经收集了20多件石磨盘、石磨棒,但是并不清楚具体出土位置和年代。”新郑市博物馆馆长杜平安介绍说,裴李岗遗址的发现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许许多多文物工作者面对困难困惑始终不服输不退却,才最终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972年《河南日报》在《我省出土的历史文物介绍》中刊登了“原始社会晚期的石碾盘和石棒”。1973年国家文物局征集文物办展览,被推荐送去的石磨盘,最终因出土地点和时代没有调查清楚被退了回来。

1975年,距离裴李岗村约20公里远的唐户村,在平整土地过程中,再次发现一些器物。可发掘来发掘去,始终没见石磨盘的踪影。

待到1977年,裴李岗村民李铁蛋最新发现的石磨盘与出土处的印痕完全吻合!裴李岗遗址终于呼之欲出——随后至1979年,裴李岗村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发掘。

据说,为了叫响“石磨盘”的名头,时任开封地区文化局文物科科长的崔耕和新郑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薛文灿曾带着石磨盘去北京找媒体宣传,被轰了出来仍不死心。这群执拗的文物人来回奔波于国家文物局、《文物》杂志社、中国科学院……功夫不负苦心人,考古大家夏鼐、安志敏、苏秉琦、裴文中先后都对石磨盘产生了浓厚兴趣,提供了具体帮助。

裴李岗,终不负众望。

“从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锯齿镰和大量陶器来看,距今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人们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氏族经济生活,人类离开洞穴,进入平原,建造房屋,形成相对定居的原始村落。这里陈列的有用于砍伐的石斧,用于松土播种的石铲,还有用于收割禾穗的石镰,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脱离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进入了锄耕农业时期。”新郑市博物馆讲解员胡嘉说,以新郑裴李岗为代表的这一远古文化,正是人们寻觅已久的黄帝文化之源。“在自己世代生息的脚下,挖出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根,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的事!”

20世纪20年代,现代考古学进入中国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陆续有所发现。但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是什么样子,却没有任何发现。于是西方一些学者抓住这个空子,提出“中国文化西来说”“外来信息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起源的决定因素”等谬论。这些言论激起中国考古工作者的强烈愤怒,裴李岗遗址的发现,终于让大家扬眉吐气。

1980年著名考古学家许顺湛提出,以裴李岗遗址为代表的古文化遗存命名为“裴李岗文化”,得到了考古界普遍认同。从此,裴李岗文化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载入了人类文明的史册。

2021年10月18日,“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终评结果出炉,河南省有14个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再次印证了河南“文物大省”“考古强省”的地位。其中,郑州市入选的3个项目分别是:新郑裴李岗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郑州商城遗址。

中国最早定居村落的生活丰富多彩

新郑市博物馆,更多的文物展现了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定居村落——裴李岗先民的生活细节。

裴李岗遗址出土的乳钉纹陶鼎,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件陶鼎,许多考古专家称它为“中华第一鼎”。绿松石坠,从人骨的颈下出土,上部小孔直径不足1毫米,不仅说明当时钻孔技术的高超,也折射出8000多年前先民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还有先民随手捏制的玩偶,红面猪头、陶塑羊头,证明当时家畜饲养已经出现……

揣着几千年的秘密和或远或近的故事,我们来到了裴李岗遗址发掘现场。眼前是一座又一座探方,一个又一个剖面,一层又一层黄土,寂静而朴素。

李永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裴李岗遗址发掘项目执行领队,已在裴李岗村驻扎5年。考古工作是琐碎和平淡的,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神秘、有趣。不是在田野发掘现场,就是在室内整理资料,或是协同其他学科进行验证研究,这是李永强和队员的日常。

裴李岗遗址最近被大众关注到的研究成果,是2021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披露的“酿酒”和“麻绳”。

“8000多年前,新郑裴李岗人已经学会使用红曲霉发酵酿酒,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红曲霉酿酒技术。”李永强介绍说,裴李岗人使用红曲霉制曲作为发酵剂,主要利用稻米,并加以芡实和小麦族种子为原料的酿酒方法,是目前所知最早使用这一方法的例证。

“通过提取微化石的方法获得微体纤维遗存,发现陶壶耳部穿孔中有染色特征的植物韧皮纤维,很可能是穿绳使用的遗存。这一突破性发现,对将来更系统地进行纺织品残留物的研究提供了例证。”李永强说,最新检测显示,部分纤维显示有蓝、黑、粉色,以蓝色为主,表明使用颜料染色工艺的存在。“目前还无法鉴定染料的来源,这一谜团未来有望通过化学分析破解。”

8000多年前郑州地区的人们已住上两居室

走进唐户村,道路干净整洁,排列整齐的青瓦白墙小院落让人赏心悦目,红色的复古式门庭掩映在绿树荫中,给这个远离市区小村落带来一抹别样色彩。文化广场上,村民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唠家常。

“俺村可有名了,经常有人来,还可多拍抖音的。”提起自己村,唐明军无比自豪,“文化悠久,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好几千年的遗址。村口有观景阁,上去就能看到黄帝口。每年南水北调生态廊道的海棠花一开,很多人专门开车、骑车来看。”

在裴李岗遗址发现的过程中, “一闪而过”的唐户村,虽然一直被考古人惦记着,但真正得以大面积发掘,正是来自南水北调工程的机缘——2006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信应君主持发掘的唐户遗址,为人们探讨8000多年前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居住形态提供了线索。

据该院工作人员汪松枝介绍,唐户遗址的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目前已发现裴李岗文化中面积最大的遗址。文化层堆积最厚处达3米以上,属于裴李岗文化聚落群的一级聚落遗址。共发现裴李岗文化房址60多座,也是目前发现裴李岗文化房址最多的地方。房屋建造方式均为半地穴式,分为单间式和双间式两种,在一双间式房屋内发现有灶台及陶器残片,说明我们的先民在房屋里既能做饭,又能在冬季取暖。房屋布局上出现内向凝聚式特征和人工壕沟防护设施以及排水设施。

“唐户遗址这种匠心独具的布局方法,表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人们已经充分考虑到人地关系。这一时期的人们在此长时间进行农耕和捕猎,有着严密的社会组织和较高的社会生产力,不断进行繁衍生息,成为中国腹心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面积最大的村落遗址。”汪松枝说。

唐户遗址内涵丰富,上至8000多年裴李岗文化,下至2000多年的周文化,时间长达6000多年,是国内少见的年代跨度长的地下博物馆,为研究黄帝文化提供了完整、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有利佐证。

2009年,新密李家沟遗址的发掘揭开了中原地区考古的新时代,作为裴李岗文化发现30多年来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代表一种全新的文化面貌的李家沟文化填补了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空白——从狩猎、采集的迁徙社会到稳定居住的农业社会,这一人类历史最为伟大的一次社会变革,在郑州地区有了完整的演化历程,中华延续至今的乡村社会从这里起步。而裴李岗村、唐户村近年来发现的3万多至2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遗存,给了人们更多的期待和遐想。

畅想先人在肥沃、松软的黄土地上,辛勤而出色地从事原始农业、手工业等生产劳动的情景,思绪万千,请关注后续报道,看人类社会第一次生产力革命大潮的到来!(郑报全媒体记者 苏瑜/文 徐宗福/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餐厅投入使用了,每一个来用餐的人都会注意到他的这幅壁画,最后往往是公爵宴请的客人变成了讨论和欣赏这幅壁画,而他也声名鹊起。公爵很看不起他,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庸
  • 但振幅较大,且主力往往会避过短线客的关注,你在涨幅榜上很难找到它,这个阶段往往是主力吃到最多筹码的阶段,成交量呈现V量。然而到了市场下跌的末期,主力往往会利用市
  • 4、鼻颧圆润有肉,旺夫益子陈妍希的鼻子和颧骨配合十分得当,这在艺人中实属难能可贵,她的中停饱满圆润,即使不当艺人自身发展也极为不错,而且一副旺夫益子的面相。鼻颧
  • #太阳姐姐吴思潼##当下的力量#今日份最开心的事情 收到了参与白鹤滩工程的表扬想起穿了一双39码的雨靴 爬过好几个陡坡想起顺手摘了工地旁边的苹果想起来自天南地北
  • 该办法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施行,聚焦民生领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和市场监管难度大风险高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通过推动社会监督、汇聚公众力量,对市场
  • #微博新知博主##微博表白计划##闲言碎语#刘耀文打破了我对他这类长相帅哥的所有偏见 我本来对这类张扬外放的帅气都只是持欣赏并敬而远之的态度 但他却完全没有我刻
  • 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酱汁淹制一段时间再放到炉里烤,烧鹅、乳猪皮脆,肥美,口味略带广东人喜爱的甜味。烧腊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酱汁腌制一段时间再放到炉里烤,烧鹅、乳猪皮脆,
  • 要是我早就谨慎崩溃了。 当然,也不要被超人田田的外在形式迷惑,他们制作这张《克鲁马努星球日记》显然是经过认真思考的,整张专辑有着精细的概念设定,专辑9首歌基本以
  • 最近总想起那段当桂圆的日子我总结为职业生涯中的暗黑系或许是真的和我格格不入或许是那个时候的我正在历劫十二年好像唯有那段日子我恐惧醒来但熬过来了似乎还真感谢那段日
  • 很多人在夸赞美妙的音乐时,都会引用“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两句诗。取而代之的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轻松活泼。
  • 2.木鬼老师,啵比赞比(哭猪凶兔.最好是带衣服20cm,可溢价)3.没肝菜老师的琑儿,我的琑儿[悲伤]4.小丸鲷鱼烧老师的呆瓜嘻嘻,5.西子鸭老师的相框和挂布[
  • 从景观设计和安装材料选择的角度来看,设计师提去了历史建筑群 Abrau-Durso 的特点,选择了非标准形状的屏幕和带有 LED 屏幕的大厅柱子的衬里,打破了大
  • [心][心]中国健儿,加油!反倒是我自己,要是因为粗心而丢分没考到好的名次就会自责的不行。
  • 星空划过一道流星让我们许个愿✨ 希望金泰亨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太阳升起来了 可以带小熊泰泰回家了#金泰亨[超话]##金泰亨人气top# #金泰亨视觉狙击# 让我们
  • 最后:永远因被爱而幸运 永远因被爱而感激,也将永远勇敢的爱人下午和周周去吃了擀面皮和炸串 点了两份面皮没一个人吃完 的确是有些心疼钱了 不过他家的炸串真的好好吃
  • 【后期分享】仿胶片风格后期教程|||原图对比原图我个人其实已经比较满意了,但是感觉整体风格还不是很突出,稍微用Lightroom调整一下关于拍摄相机是索尼α60
  • 肖战粉丝小飞侠永远支持肖战肖战粉丝小飞侠永远只爱肖战肖战玉骨遥肖战是个《神奇》的少年,《你是我此生最美的风景》认识你我已经《满足》你让我《心动》愿你《余生》平安
  • 据南都此前报道,8月18日凌晨,南都记者从湖南省株洲火车站获悉,8月17日晚,株洲新华桥在拆期间,桥梁突然坍塌砸中铁轨,造成接触网中断,途经京广铁路与沪昆铁路线
  • 人人都恨科学家,人人都想当科学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目前在币圈认识的程序员,一个穷人都没有最穷的都有几百万起步[笑而不语][笑而不语]以前我能赚到钱,还是因为有很多
  • 我会因为我拥有独立完整的人格而真正变得自信我可以从容自若的面对生活的种种我希望我如一颗大树稳稳妥妥 风来抖抖叶 雨来簌簌尘得之坦然 失之淡然争其必然 顺其自然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