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想学《楞严经》,要先放下这些

梦参老和尚 

离开心意识来学《楞严》

 《大佛顶首楞严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张白纸,原来什么都没有,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果你原来有些个形相,你画什么都画不成了。我们要学《楞严经》的时候,先把一些思虑、缘念——就是我们自己所有的一些想法——你都要放下,就像一张白纸似的无知。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这样追起来,是让你不要用见解的识心来学《楞严》,把你那分别心、识心,一切你以前所认识的,你全部把它放下。放得愈干净,你学《楞严经》愈能进入得深。如果你把你以前的知见带来了,那是不行的!带个有色眼镜来看一切事物,那一切事物有什么变化?你认不到一切事物。

换句话说,就是你先有个成见,你有个见解、有个认识,然后你来学《楞严》,你就没法进入,你进入不了。因为你心里有个成见,一个有,一个空。“七处征心”的意思,就是要征什么?心无所在,心无不在;一切都不是心,一切皆是心。你在这个地方你要领悟到了,你就会明白,一切非心,一切即是心。一切非心讲这一切事物都不是心,但是它跟你生死非常关切。

咱们认为财富、金银财宝的财富,它跟心有什么关系?好像绝不相干吧?当一个人财富失掉了,生命就随着它死亡。你说这是心?不是心?你把这个关系懂了就行了。所以你放下、看破,放下什么?身和心。咱们现在的身是生灭的,咱们这个心也是个生灭的,但是你还有个不生灭的心,你要把这个生灭心放下,不生灭的心才能显现。

如果你从文字学《楞严》是学不进去的,离开心意识参,离开心,离开意,离开识。离开心意识参,就是离开心意识来学《楞严》,你才能进入《楞严》的,这就是定。你如果想修定的话,你把一切都放下,不能有一点的思虑,就是没有一点牵挂,清清净净地,像一张白纸一样,而后你才能画什么都可以。你想画什么,你想入极乐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你要画娑婆世界就是娑婆世界,就看你心怎么入。

七处征心,心都不在,七处都是心,就一个执著与不执著的问题,显空义,显真空的道理,一作意就失掉了。作意,所以为什么叫“照”?观照。智慧是照的,不是作计度分别的;计度分别不是智,是识。咱们的计度分别是识,不是智。

大家读《心经》的时候,《心经》第一个字就告诉你“观”,你观了之后你才能够自在,你不观你不自在。你尽在心意识、色法跟心法这个中间打交道——我们是离不开的,不是色就是心。色是一切形相,你在一切形相之中打转转,要把这些形相给你夺掉了,你没有着落了,没有执著。

所以我们历代的大德,他在修禅观的时候,就在那想入极点的时候,完全放下、看破。   

人的生命在世间,一般的没有学佛的人,他要有七天不吃饭,他活不成了。人七日不吃,就上望乡台了,过去古语就是这样子——“三天不吃人间饭,七日上了望乡台”。

但是我们佛教可不是这样说,佛教怎么想的?修行人在山洞里头,不要说七天,七十天不吃饭也不会死的,不会饿,以识为食。识就是那个神识,他神识入定了,说他想,想到一顶点,但这个时候是禅定?还不是,必须得与佛知见的知见——就是佛现在启示阿难的——把这些个知见都破了。

大家看那个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他以识,没有世界,虚空就是他一个识,识念,还没成道业。三十三天的时候,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那些就是那种境界。那种境界还会堕落的,因为他不是这个智慧。所以你在思考学《楞严》的时候,一定把你过去的意识形态、你那种看问题的想法全部放下,不要计度心来分别。阿难就给我们示现了,七处的计度都不是。

我们每个讲《楞严经》中间都有一定时的距离,这几天你不上课时你不要把它放下。你就想,想想阿难怎么执著的,佛怎么破除的,我有没有这个想法——回想你自己,你是不是跟阿难一样看法。你不连续,你自己听它做什么?连续地自己这么学:我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执著?要有执著,佛怎么样破除这个知见?七处征心,这是开悟的开端。如果你在七处征心征得明白了,你会什么都放下了;放下的时候,什么都不执著了。放下的含义就是这样,就是不执著。

《楞严经》,在我们佛教讲的一切经论里头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开悟,明白,一般说明心见性,现在就是显性。因为我们对我们的性理性体、对我们的真性不认识,把我们这个六尘的境界、缘影的法尘当为我们的自性,这就是迷的表现。佛跟阿难说:来辨别这个问题。阿难是代我们众生受请,不过他也没有明白,所以他一直来问。

南无阿弥陀佛

离开心意识来学《楞严》

 《大佛顶首楞严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张白纸,原来什么都没有,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果你原来有些个形相,你画什么都画不成了。我们要学《楞严经》的时候,先把一些思虑、缘念——就是我们自己所有的一些想法——你都要放下,就像一张白纸似的无知。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这样追起来,是让你不要用见解的识心来学《楞严》,把你那分别心、识心,一切你以前所认识的,你全部把它放下。放得愈干净,你学《楞严经》愈能进入得深。如果你把你以前的知见带来了,那是不行的!带个有色眼镜来看一切事物,那一切事物有什么变化?你认不到一切事物。

 

换句话说,就是你先有个成见,你有个见解、有个认识,然后你来学《楞严》,你就没法进入,你进入不了。因为你心里有个成见,一个有,一个空。“七处征心”的意思,就是要征什么?心无所在,心无不在;一切都不是心,一切皆是心。你在这个地方你要领悟到了,你就会明白,一切非心,一切即是心。一切非心讲这一切事物都不是心,但是它跟你生死非常关切。

 

咱们认为财富、金银财宝的财富,它跟心有什么关系?好像绝不相干吧?当一个人财富失掉了,生命就随着它死亡。你说这是心?不是心?你把这个关系懂了就行了。所以你放下、看破,放下什么?身和心。咱们现在的身是生灭的,咱们这个心也是个生灭的,但是你还有个不生灭的心,你要把这个生灭心放下,不生灭的心才能显现。

 

如果你从文字学《楞严》是学不进去的,离开心意识参,离开心,离开意,离开识。离开心意识参,就是离开心意识来学《楞严》,你才能进入《楞严》的,这就是定。你如果想修定的话,你把一切都放下,不能有一点的思虑,就是没有一点牵挂,清清净净地,像一张白纸一样,而后你才能画什么都可以。你想画什么,你想入极乐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你要画娑婆世界就是娑婆世界,就看你心怎么入。

 

七处征心,心都不在,七处都是心,就一个执著与不执著的问题,显空义,显真空的道理,一作意就失掉了。作意,所以为什么叫“照”?观照。智慧是照的,不是作计度分别的;计度分别不是智,是识。咱们的计度分别是识,不是智。

 

大家读《心经》的时候,《心经》第一个字就告诉你“观”,你观了之后你才能够自在,你不观你不自在。你尽在心意识、色法跟心法这个中间打交道——我们是离不开的,不是色就是心。色是一切形相,你在一切形相之中打转转,要把这些形相给你夺掉了,你没有着落了,没有执著。

 

所以我们历代的大德,他在修禅观的时候,就在那想入极点的时候,完全放下、看破。   

人的生命在世间,一般的没有学佛的人,他要有七天不吃饭,他活不成了。人七日不吃,就上望乡台了,过去古语就是这样子——“三天不吃人间饭,七日上了望乡台”。

 

但是我们佛教可不是这样说,佛教怎么想的?修行人在山洞里头,不要说七天,七十天不吃饭也不会死的,不会饿,以识为食。识就是那个神识,他神识入定了,说他想,想到一顶点,但这个时候是禅定?还不是,必须得与佛知见的知见——就是佛现在启示阿难的——把这些个知见都破了。

 

大家看那个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他以识,没有世界,虚空就是他一个识,识念,还没成道业。三十三天的时候,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那些就是那种境界。那种境界还会堕落的,因为他不是这个智慧。所以你在思考学《楞严》的时候,一定把你过去的意识形态、你那种看问题的想法全部放下,不要计度心来分别。阿难就给我们示现了,七处的计度都不是。

 

我们每个讲《楞严经》中间都有一定时的距离,这几天你不上课时你不要把它放下。你就想,想想阿难怎么执著的,佛怎么破除的,我有没有这个想法——回想你自己,你是不是跟阿难一样看法。你不连续,你自己听它做什么?连续地自己这么学:我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执著?要有执著,佛怎么样破除这个知见?七处征心,这是开悟的开端。如果你在七处征心征得明白了,你会什么都放下了;放下的时候,什么都不执著了。放下的含义就是这样,就是不执著。

 

《楞严经》,在我们佛教讲的一切经论里头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开悟,明白,一般说明心见性,现在就是显性。因为我们对我们的性理性体、对我们的真性不认识,把我们这个六尘的境界、缘影的法尘当为我们的自性,这就是迷的表现。佛跟阿难说:来辨别这个问题。阿难是代我们众生受请,不过他也没有明白,所以他一直来问。

【天秤座真爱容易出现在第几次】

  第4次容易出现真爱

  初恋的美好,总是让人很难忘怀,却不知道初恋真正能走到最后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尤其对于总是在犹犹豫豫的天秤座来说,别说一次就想搞清楚爱情了,两次、三次都还不一定搞得清楚呢。你们的爱情之路通常由两次懵懂和两次体验后完成,前两次虽然至真至纯,但总显昨茫然无措,或者称之为后知后觉。直到第4次的爱情里,天秤座才容易遇上自己的真爱。

  天秤座面对真爱的表现

  遇上真爱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到了天秤座这感觉就多了一些米糊的感觉。可能是真的太爱了,连自己都可以忘记。当天秤座爱上一个人时就连自我也无法分清,会自卑地认为自己不够好;会把自己的自尊也忘掉;会一反常态,收起大大咧咧的性格来迎合喜欢的人。很多人会觉得遇上真爱之后的天秤座很傻,却不知道这就是他对待真爱的真实表现。

  天秤座对待真爱的建议

  虽然对待真爱的态度令人感动,但是这种没有原则的付出和爱,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回应,终究会让你变得冷漠。这不是一种正常的恋爱态度,既要爱也要保持自我的感情才是最合适的。爱一个人的方式方法很多,学会理性一些、自我一点,甚至可以说是自私一些,才能更好的维持彼此之间的感情。#十二星座##星座运势##星座命理##星座爱情###十二生肖##转运##生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吸烟再添一项罪证!烟雾会让“超级细菌”变强大】吸烟会诱发多种癌症,已被证实。英国《科学报告》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还发现,烟雾还会使一些超级细菌变得更“强大”。
  • #每天一位女科学家[超话]# 艾米·罗森茨威格(Amy Rosenzweig),美国生物化学家,西北大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授。1967年生于匹兹堡,1988年
  • 黄乐群博士是中国改革开放来第一批出国留学生。198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江苏南京大学化学系并赴美留学。1987年获美国依阿华大学博士学位后,任耶鲁大学研究员和世界
  • 8月26日,在西湖大学迎来“西湖三期”的第二天,美国化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宣布:经过提名、评选,西湖大学理学院化学讲席教授
  • 【两天,两位巨星陨落!】8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章综,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章综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
  • #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明明的想念# [心]#刘宇宁主持首秀# [心] 昨晚太帅了 明明十分喜欢刘宇宁 刘紧张,刘队长,刘主持,刘放松,刘调皮 带着病去表演
  • 对电商低价包邮应仔细甄别 一个10件装的指甲剪套装8元包邮、5卷一包的垃圾袋1元多还包邮、一个iphoneX钢化贴膜4.9元买一送一加包邮……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买
  • 刚才看到有个博主说,鸡娃首先要鸡自己。 在鸡娃的道路上我是看得多说得多,总是在指挥家里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除了鸡娃,也把老张鸡到了研究生毕业。老张从来都
  • 双主课 一个班的班主任 两个班200个学生 一天做了4份表 4个班委帮了我一天 从昨晚忙到现在没吃一口饭 给学生办学籍家长也不配合各种信息交不上来 上周放假就发
  • 《法兰克福汇报》两位作者发表了一篇长文。作者写道,默克尔能够在私底下跟国家领导进行开放式沟通,包括那些特别敏感的问题。她自己也知道(可能是施罗德跟她说得),通过
  • #山西旅游# 临汾 · 蒲县东岳庙 创建 年代不详,金泰和五年(1205年)已有。 现存东岳行宫殿是元 代地震毁坏后于延祐五年(1318年)重建,宽深各五,
  • 很多人认为“无为”就是一种以消极的态度去不作为,这是对道教理念的一种误解。道家的自然无为指的是道以自然为法则,以无为处世应物,成就了万物,也成就了自我。《道德经
  • “流”字位于第一个字的古诗句 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
  • 我疯了,我基友说她删了那条评论(她看错了)我特别开心,我真的很卑微,只要她删掉我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结果我去看了她又回了一条??? 我不觉得她在搞拆逆,我永远反
  • 这世上,无论你怎么活,都有人说长道短,无论你怎么做,都有人指手画脚。无论你做的多好,总有人说你不好,不管你有多对,总有人说你不对。没有不被评说的事,也没有不被议
  • 近来忙碌的工作让人总是迫不及待的想喘口气 发现自己工作以后变得没那么多话要说了 可能是很多方面都在慢慢的成长督促着自己变得更严谨更专业[二哈] 工作之余 和爱的
  • 你的任务 是把每一个平凡日子 都过得认真有趣 诗情画意 每天都进步一点 哪怕只是心境变平和 生活更努力 认真吃一顿饭 与喜欢的人交谈 完成一件没做过的事 其
  • #球球姐和球球的日常# 周末记。爬了个山、跑了个步,弹了个琴,看了会书。当然,听球球妈妈吐槽了球球两天,昨儿是装模作样地探在门帘外看,今儿是直接在吃饭时间趴房间
  • #王一博[超话]#wyb #王一博# @UNIQ-王一博 余光满满都是你,亿万星辰犹不及 [心] 在这个利欲熏心冷暖自知的年代,遇见你是我意想不到的美好
  • “我记得那三年,不管我朝哪个方向看,余光里满满都是你。” ——《最好的我们》八月长安著 你负责做好你自己 我负责来爱你 我喜欢你并不是因为你万众瞩目,而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