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特别报道|党建引领风帆劲 擎旗奋进新征程】#喜迎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媒体聚焦##兰州新区##奋进十年路##解码十年#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行动是最有力的带动,示范是最鲜明的垂范。

兰州新区自成立以来,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夯实筑牢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截至今年7月,基层党组织达到486个,有党员9872名,机关、国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这一个个战斗堡垒,成为新区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坚强阵地。

十年来,兰州新区始终坚持从小处着手,把“民”字写大,把“小”事做好,确保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党组织的阵地就建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以“小支点”撬动“大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群众增收困难……”

7月18日,回忆自己刚到团庄村的印象,西岔镇团庄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郭声义告诉记者,“脱贫的压力就像一座山压在我心上。”

2015年,郭声义来到团庄村驻村。经过两个多月的走访入户,谁家孩子该上学了,谁家老人生病了,谁家情况比较困难,都在郭声义的心里建起了明细账。

掌握了底子就要行动。

白天,郭声义和支部委员、村干部到贫困户家中宣讲脱贫政策、分析致贫原因,商量脱贫致富的“金点子”。晚上,回到村部后开会研究重点难点问题,按照五个一批脱贫政策因户施策。“两委”班子成员带头补足扶贫政策短板,学政策、学经验,努力提升工作能力,让党支部每个成员都成为合格的“带头人”。

繁忙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贫困的面貌一天天改变。
“2017年,我听说新区要在西岔实施现代农业项目,一下子就想到了我们村上的大片撂荒地。”
说干就干。郭声义与村“两委”班子及时沟通达成一致,积极联系企业协商土地流转和吸纳村民务工等事宜,挨家挨户上门耐心向群众讲解土地流转政策和将来收益,把村里的撂荒地流转给有实力的农业企业搞规模化种植,村民不但获得土地流转费,还摇身一变从农民变成了现代农业产业工人。
“2018年的时候,团庄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2019年是9.8万元,2020年达到了10.8万元,2021年年收入16.92万元,今年,预计收入能有28.84万元。”谈起团庄村的变化,郭声义的话里话外满是自豪。

“不仅仅是团庄村。”西岔园区党委书记龙卫东介绍说,“近年来,我们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思路选优配强各村党组织基层工作力量,发挥乡村党组织主导作用,将特色产业培育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立足各村实际,深挖细耕,多元发展。比如,我们充分利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机遇,将1600万元衔接乡村振兴扶持资金入股到秦东农投用于实施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项目,年底预计分红108.8万元。”

“如今的西岔,昔日的脏、乱、旧一去不返,社区、村镇整洁干净、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园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以现代农业公园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产业成效显著,乡村振兴新风貌不断显现。2022年上半年各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86.7万元,有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上升。”龙卫东说。

团庄村的改变,同样也是新区各农村党支部聚焦党建引领,育强“领头雁”、筑牢“桥头堡”,着力兴农富民的缩影。

十年来,新区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各村大力推行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三链”建设,配备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19名,村“两委”班子“一肩挑”比例达到100%,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断彰显,为农村全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心剂”。

2020年,新区全面实现3514户14991人高质量脱贫,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9200元增长至2020年的12959元;实现25个保留村美丽乡村全覆盖……

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沿着中央、省委市委指引的方向,兰州新区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在广袤的秦王川大地上不断延伸。

以“小品牌”带动“大服务” 解百姓难题

民生无小事。

“以前遇到拖欠工资,我和同伴只能一次次上门求人家;现在,我知道了更多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心里就有底了,这场讲座真的很及时!”6月中旬,在听完栖霞中心社区组织的法律援助讲座后,宗家梁社区居民、40来岁的杨自盛高兴地说。

栖霞中心社区党委副书记、主任甘建廷介绍,栖霞中心社区去年以来充分发挥“大工委”“大党委”“社工委”职能作用,积极推进共驻共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连续组织开展支书家访、送法上门、微心愿等活动,着力解决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办结问题56项,取得良好效果。

“今年上半年我们就召开“大工委”会议2次,“大党委”会议30余次,“社工委”会议40余次,解决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等困难和堵点问题30余个,努力打通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甘建廷说。

不仅如此,栖霞中心社区还坚持“党建领航、服务民生”理念,突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以中心社区党委为一级网格,依托社区党支部建立二级网格党支部7个,整合居民小区、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驻区单位等建立三级网格党支部30个,划分党小组100余个,进一步织密党建网格。同时,开展党建领航+众管微治、党建领航+为民服务、党建领航+文明实践、党建领航+共驻共建等系列活动,将“红色共同体”作用切实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原动力,让“美丽栖霞 幸福街区”建设目标真正成为辖区群众眼里的典范、心中的口碑。

“城市基层治理的实践证明,抓好党建就是牵住了牛鼻子。”

彩虹城中心社区党委书记白洁介绍,仅今年上半年以来,彩虹城中心社区充分吸纳113家单位参与“社工委”,136名企业负责人、居民骨干担任“社工委”委员,覆盖学校、医院、派出所、物业企业等重点单位,开展中医进社区等活动服务辖区居民6500余人次,解决难点问题140余件。同时,积极打造“莱安爸妈食堂”“振兴工厂”“七点半公益课堂”等助老、助幼、助困党建服务品牌,为辖区107名老人提供免费就餐,470名未成年人提供了兴趣培养服务。

2020年3月31日,宗家梁社区“大党委”成立,开启了新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共驻共建的城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2020年10月10日,新区栖霞中心社区正式揭牌运行,标志着新区社区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

十年来,新区在城市建立了“中心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服务机制,各社区党支部不断延伸城市基层党建触角,积极打造了“红色引领·七彩服务”“劳动者驿站”“七点半公益课堂”“夕阳乐餐桌”等特色服务,以一个个“小品牌”带动“大服务”,不断提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水平,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更多老百姓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以党建培“根”铸“魂”助企业发展壮大

十年来,兰州新区各国有企业集团和广大民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全方位提升企业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通过培“根”铸“魂”,使党组织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主心骨”和“定盘星”。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根’和‘魂’。”

新区水务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开宏介绍,集团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建兴则企业兴、党建强则企业强”理念,创新提出“12345”党建工作法,立足主责主业,将党委会开在项目一线,党建阵地向供水一线、项目现场不断延伸,切实发挥了党组织提升企业发展质效、激励干部职工担当实干的“助推器”作用。

汪开宏告诉记者,“我们严把党员入口关,在急难险重、供水一线、项目一线等岗位发展、培养党员。目前集团中层干部中党员41名,占比52.56%,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集团精心打造的水阜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已经成为新区开展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样本,更是新区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一张闪亮的‘名片’。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上半年集团营业收入目标任务11.5亿元,完成率125.39%;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3.6亿元,完成率100%;融资目标任务8亿元,完成率127.87%,较上年同期增长129.37%,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汪开宏说。

非公经济组织领域,党建引领同样为企业发展壮大导航定向。

“党建强,发展强。” 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韦诗彬介绍,党支部自成立起就配齐配强班子,党支部书记由董事长担任,纪检委员、组织委员分别由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兼任。支委会成员中公司高管占比高达66%,切实实现了公司高管“一岗双责”,既保证了对生产经营的精准指挥,又保证了党建工作的扎实推进。

“党支部积极开展‘把业务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技术骨干、把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支部负责人’‘三培养’活动。现有党员66名,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成为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动力。公司2019年10月正式投产,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45亿元,实现税收3053.09万元。”韦诗彬说。

十年来,新区非公党委紧扣“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全力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非公经济组织党的组织覆盖率94.94%,党的工作覆盖100%。现有非公经济党组织75个,其中党委4个,党总支1 个,联合党支部22个,独立党支部48个。培育打造“红色引擎”等党建品牌,党建示范点17个,其中省级10个,市级5个,新区级2个。党员人数从2012年的50多名增长到目前的1001名。

非公党建和企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从2012年至2022年6月,企业从631户增长到14657户,市场主体从4391户增长到29342户,年均增长24%以上。

十年,是时间的标尺,更是发展的刻度。

十年来,新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担当作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小切口”促成“大融合”,持续推动城市、农村、国企、民企等各领域党建提质增效。
十年来,一座座坚强的战斗堡垒、一面面飘扬的党旗,屹立、飘扬在1744平方公里的热土上,织密建强了党的组织体系,夯实筑牢了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十年起宏图,而今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兰州新区正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推动“四区两新”建设,把全面振兴蓝图绘成一幅幅生动实景。 (新甘肃·兰州新区报 )

https://t.cn/A6SqJN7s

#头条微博#东姚民间文艺332期】山路 ·我是刀客(上)

原创 东姚寸草心 东姚民间文艺 2022-07-01 08:38 发表于四川

童年的时候,我是个地地道道的武侠小说迷,无论是金庸的还是古龙的,或者梁羽生的,还有一时之间想不起姓名的作者,只要是武侠方面的我都喜欢。曾经在课堂上偷看书,被老师发现没收过,也曾经为了躲避大人,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十八般兵器中偏爱刀,江湖人物中钟爱使用大刀的侠客。幻想着某一天我也是一名刀客,骑上那高头大马腰挎大刀,仗刀走天涯。

   而如今,我是一名刀客,背着行囊走南闯北,只不过我的刀,不是大刀王五的大刀;也不是小李飞刀的小刀。我的刀,是一把创造的刀,它经过岁月的磨砺;持有它,就会给一家老小的生活充满希望。而我的刀,从不沾杀戮,不带有血腥;带上刀走过蜿蜒曲折山路来到城市,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打拼出一片天地。然而当我拿起刀的那一刻,踏上这条道路再不能停止脚步,去征服一个一个陌生的城市。

   在我读初中的时期,总向往着去城里上工地,那时想法也很单纯,不是去学门手艺,也不是挣个钱,就图个天天能够混顿饱饭,

或许有人用诧异眼光看我了,都什么年代了?即使那时生活条件再差,也不至于饿肚子吧!

   我承认我没有经历过饥荒,但我的父母是从“荒秧坡”年代挺过来的,他们思想还是在苦难的阴影里挣扎着。经常以清淡的汤面来代替主食,来糊弄我成长的小肚子。

    但是,也有不开思议的事,开饭时一家子端着碗正在吃得欢时,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藏着掖着多日已变味的干粮,一个一个地给碗里夹,谁也不能少,生怕倒掉可惜了。

   坚守着他们传统的观念,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万一再遇上饥荒年代,也不至于卖儿卖女度日吧!

还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述着,他们苦难的历程,就像放着黑白电影一样,从我们脑海里划过;留下长长的感叹号!似乎希望我们和他们再重温那段岁月。

     或许那年代营养不好,我长得又矮又瘦,如同小“垫窝”,邻居的小弟比我年龄小 ,居然比我高出半个头,惹得大人们疑问;是不是该吃点生长素了?在学校时 ,班主任也给我们这些小个子的学生们做参谋长高的方法;建议去单杠上,拉直胳膊多吊一阵子,或许会把身体拉长几分分的……



   羡慕班里的那些女生们,个子一个比一个高挑!她们好像没有吃什么生长素或去单杠拉直吧!我们这些瘦弱的男生,一般不敢去招惹这些女生们,不然她们那强壮有力的掴朵戳在我们身上,生疼生疼………

   



  领居军卫哥跟随着他叔叔去工地上,半年回来后,那个子高了许多。他站立在我们中间,已如鹤立鸡群一般。给我们这些个子小的人讲工地上的伙食:“那饭菜可香了,馒头也大,”,听得我们直流口水。

  娘舅是工地上带班的,春节去拜年时,央求着他带我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下。娘舅看着弱小的我笑着说:“还没一袋水泥沉,到工地上能干啥?”。最终拗不过我的纠缠,终于答应带我上工地了,并再三叮嘱:“到工地上了,若有人问起你,千万别说自己真实年龄,就说来城市走亲戚的。”

年后,我就跟随着娘舅,扛着铺盖卷,走向车站。第一次才知道火车站旁边的饮食不能吃,发馊还变味,第一次才知道公厕是打着公共来收费的。第一次才感觉到绿皮火车的座位硌屁股,漫漫长夜里不停的调换着麻木的屁股。



工地上的粗瓷大碗,就像家里的小斗盆。在家很少吃过饱饭,本以为我能够咥一碗面。吃着吃着撑的我实在咽不下去。娘舅瞪着我,尴尬的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幸好伙夫圆场:“孩子才出门,没有太多的经历,晚上热热再吃。”

晚上,伙夫把在大锅里倒上少许油,特意加大火候把面条煎炒得又焦又脆,端给了我:“孩子趁热吃吧!”,激动的我心里不知道怎么感激伙夫才好,是我进入工地第一顿好饭。



也许我年龄小的原因吧!娘舅把我安排在工地上,最轻松的活干~~开提升机,不过晚上还需要加班浇砖。

工地的旁边有个小卖铺,旁边桌子上摆放的一台电视机,晚上时分老板会把电视打开,吸引着民工聚集在摊位旁,生意自然也好多了,不是这个买一盒窄版猴烟,就是那个再掂一瓶干啤。

那时晚上八点钟后,电视剧正热映着风靡全国的《新白娘子传奇》,偏偏晚上又是我加班浇砖时,我蹲在砖垛上,忘记了蚊虫叮咬,向着电视发亮的地方眺望。暗地里不断地祈祷,今晚别演别放。期盼着下雨,下大点儿,哪怕让我着雨伞,站在雨地里看电视,我也乐意。



记得有一次傍晚,天空中飘落着小雨点,本以为我晚上不用加班再去浇砖,匆匆忙忙吞咽几口饭后,迫不及待奔在电视旁,看得正入迷时,忽觉得耳朵一阵疼痛,回头一看,娘舅不知啥时候已经站在我身后了,不容我多说什么拽着的胳膊让加班浇砖去。那场景就好比法海硬生生把许仙和白娘子扯开一样。舍不得与无奈的苦楚。只能忍声吞气咽下去,回头望着电视屏幕,悻悻离开走………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作者简介:孙相德   林州市东姚镇东姚村人。退伍军人、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林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立足于民,写实民生,用心记录身边的人和事。

年更话题南北方做生意居然又火了。

这种吹祖上阔过的话题我最喜欢....整理整理,也算是介绍下北方小城.....

(你们这些南方人知不道微博就是开在曾经属于我们河北的昌平县的买卖吗!

正经聊聊。
我老家秦皇岛小地方,蛤泊镇,再往上据说是山东闯关东,又从沈阳逃回关内的。

蛤泊这个地方也不出名,就是个小镇,现在属于卢龙,但使龙城飞将在的卢龙,以前属于昌黎,东临碣石观沧海的昌黎。历史上能查到的,也就是一些谁谁中举之类,现存的文物极少了,如果哪天孤竹古国出土在这,那就真是祖宗显灵了。

我家还有一些家传的账房桌子之类实用的东西,在爷爷辈家里。这张民国时期的邮票,蛤泊钱庄的银票,是我自己能收到的带字的老东西。

说商业的话,清末民初开始算,秦皇岛、昌黎、永平府卢龙,这一带因为沿海靠着山海关,兵家必争,也是商家必由之路。

昌黎在清光绪年间设站,关内关外互相卖,销场为京、津、东三省、热河、烟台、上海,运道由关内外铁路等处,销烟叶、烟丝、纸烟、火柴、土药、瓷器、铁器、沙糖、南纸、洋纸、洋钱、洋火,销数每年约五十余万金。

铁路之外,蒲河口港口三四帆船若干,也就是现在俗称阿那亚那个地方。

说起来昌黎当年的生意人中,最成功的当属刘冠儒老先生。老先生其子投身金融业,《过香港》、《广东轮上即事》往越南等等,流传至今。按下不能表。总之很强。

近代商业史,零星夹在战事记载当中。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辛丑条约》,中我国被迫对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包括天津港、秦皇岛港、也包括经过昌黎的津榆铁路。

1900年秋,英军在蛤泊大集上枪杀70多位商民。

1913年9月11日,5名中国铁路警察被驻守昌黎车站的日军枪杀。当时李大钊先生正在昌黎县城,准备赴日留学,作《游碣石山记》。

我二姨家那的北山烈士陵园,埋葬着许多当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往往只言片语。围绕安山火车站昌黎火车站等等,大小战斗不计其数。

太爷爷太姥爷,也就是爸爸妈妈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代人,很多从商从军,只是遗物不多,我们家除了银元首饰这种,就只有一个当年商号里账房用的桌子了。秦皇岛地区,历史上颇多故事,很多老物件四处散落,偶尔倒是经常想有没有可能弄个昌黎的地方小博物馆之类的,如果能收集,还是很有趣的。

改革开放之后的商业,主要还是围绕铁路,围绕港口。90年代初,大多父母那代人,都已经开始经商。我们家做过罐头、做过包装,我大伯家做塑料,三叔做石棉瓦,四叔承包了供销社,五叔在耀华玻璃厂,六叔是唯一一个年龄小到解决了出身问题的,成功入伍。

没发大财,但是小生意六到飞起。
老客儿这个词不知道听过的人多不多。
记得那时候都是跟生意人叫老客,东北老客,南方老客。

小时候能记得的品牌,桔子汁,地王啤酒,春雪啤酒,山海关烟北戴河烟,各种点心,冷狗冰激凌,基本上小商品都是本地人解决了。闲来我还收了好多老商标,也算是个念想。

直到交通发达,要么走出去,要么买回来,茅台在我们那搞了个葡萄酒厂,撒可富化肥,渤海铝业,铁厂粉条厂..印象中还是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虽然提起秦皇岛,大多人知道的都是旅游,知道北戴河山海关阿那亚......

蛤泊大集,上百年来倒是没什么大发展,这个和很多北方小城的宿命一样,商业社会自由迁徙,大多朝着更好的地方流动......

中国自古发展,也是围绕交通线,旱路水路海路网路。现代经济发展以南方为中心,自然是离得越近越容易赚钱。

做生意这个事情,植根于不甘平凡不安现状的人心里,星火不灭。北方人为了赚钱去南方,恰恰是因为北方人也很喜欢做生意......

北方南方,说到底只是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哈哈]
(说梗不自破...

家学渊源。
当我零几年第一次到深圳工作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倒腾水货手机是不是来钱更快啊...

这些年做过软件,做过山寨机,做过哎噼噼,无甚大成,倒是一直以生意人自居。

生意人总是逐利的。自然是哪里的生意好做去哪里。一旦有悖于生意人准则,确实会失意。

我那时候在南方,在广州时候听客户自己说粤语跟我说普通话,觉得是在密谋坑我,在上海觉得天天下雨衣服都晒不干。内心里总觉得自己是个北方人。一门心思想回北京。

如果当时在深圳城市天地广场广州天河北荟雅苑上海北京西路大田路,用开公司那点赔进去的钱都把办公室或者宿舍买下来,比创业赚的多的不是一点半点。

所谓故乡,只不过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如果让我现在重新选择,大概率会选择定居上海或者深圳。

这种选择已经无关生意,最终选择的应该是生活方式。

说到底,做生意这件事情,对北方人来说真心是没啥难度。割舍不下的,还是一个北方人的胃,一颗北方人的心,乡音乡愁,不远游。

南方人念叨的一路向北...
北方人嘶吼着一路向南...

天下熙熙皆为利,上网不要看IP.
[坏笑]

闲扯北方,蛤泊,昌黎,卢龙,大多小城,亦有小故事。
大家周末愉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把讨厌的人照的片打印出 来念心咒,拿钉子许愿诅咒 放在他眉心位置,那个人就会开始各种倒,霉越来越倒霉 ❗️5.辟邪挡灾镇宅,放家在里包里邪魔不敢靠近 。我在
  • 乐观,那不是没烦恼,而是要懂得知足;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看开,想通,就是完美。拥有宁静的心灵,才能发现意想不到的美。
  • 棱皮龟属于变温的爬行动物,游泳迅速且能力极强,杂食性,每年5-6月之间产卵,一次产卵90-150枚,主要栖息于热带海域的中上层,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前肢特
  • 为了更好的了解优秀传统文化,12月4日到 12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一花一韵实践团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图书馆围绕“源头之水滚滚来,文化发展欣欣然”的主题展
  • 我觉得,毕竟每天睡觉至少要花个7、8小时,所以选一个合适又舒服的好枕头还是挺重要的,这款枕头的护颈、助 眠、抗 菌的功 效都深得我心,外加用的材质也舒服,我已经
  • 只管张嘴就行咯[偷笑][偷笑]不气了 后来就有一碗剥好的荔枝等着我吃 由于太开心忘记拍照了 谁懂 只能用文字记录当下的幸福啦[哇]P8-P9-还有同样心心念念的
  • 知嘹说有了车辆自身硬件,五菱龙卡无疑是拥有了继续竞争下去的傲人资本,3.8米的超长车身以及高承载、大容量优势,都将大大提高用户的运输效率,让年轻消费者在创业致富
  • 涂完你摸脸,能感觉到是有一层类似保护膜的东西,在一直滋润保护你的脸,但它不会特别腻,更不会发痒。重点讲讲我的使用感受,我之所以推荐它,是因为它真的完美符合我,“
  • 拥有这种手相的女性会比较争强好胜,而且有顽强的毅力,使其能从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声誉,增加收入,属于女强人类型。如果是男性有这种手相则更好,表明事业有成。
  • 此外,还有实力返场的松永红豆饼干、Zelico芝士圈,以及我百吃不厌的不二家经典款香草味&巧克力味曲奇、格力高卡通巧克力……好吃的太多了,推荐不过来了,
  • 最关键那个后台真心喜欢曼丽,从药业老板的手里抢了她,要星星不给月亮,并非玩玩。最关键那个后台真心喜欢曼丽,从药业老板的手里抢了她,要星星不给月亮,并非玩玩。
  • [干饭人][干饭人][干饭人]当然,要是没什么事,希望尽快把我转回无聊废材领域,只想做一个每天两手一摊出门闲浪的无聊穿搭废材/咖啡探店/沙雕剧哈哈哈人以及秀恩爱
  • 她[心]是非凡的存在她 予我们第一份爱意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持者和引路人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每个轨迹留下了她宝贵的足迹留下她陪伴的记忆温柔陪伴早已融入每个瞬间她
  • 晕 真的好神奇 感觉去年去云南的那趟旅行可以称得上是我所有所有所有旅行之最 但那场旅行根本说不上完美 天气很冷 温差很大 遇上了疫情 和汪轮流生病 不礼貌的当地
  • 大约 780 名这样的人聚集在黑山的“祖扎鲁(Zuzalu)”研究如何创建这样一个州——一个志同道合的创新者可以在一个全新的管辖区内一起工作的地方,让他们可以自
  • 沈诗媛苍白着脸想要辩解:“我只是想让你和家里……”贺屿安打断她,目光如刀般冰冷:“你那么想要巴上贺家那艘大船,那你就自己去贺家报道,好好做你的乖儿媳,看他们能不
  • 正因为如此,前不久得知史迪奇居然有女朋友,我难过了好久[泪]我才意识到我是史迪奇的女友粉,明白的当下即失恋,我祝福它们,呜(T ^ T)*果然会员不写置顶实在是
  • 零食,化妆品,护肤品,衣服等等都可以来咨询哦(´-ω-`)#泰国代购[话题]###代购[话题]###shop[话题]###泰国yanhee正品代购[话题]##
  • 吒娃兔芙鲸毛贵妇包装一定的 我开心就送裸专等配置拍下默认看了主页交易指南 ⚠️❕❗️小学生经过家长同意不退不换不梦哈 我求事妈别来 30包要十几张的去别家铛铛铛
  • 复出后的汪俊林仍不改“狼性”本色,带领郎酒业绩重新回到了百亿规模,但向经销商压货、窜货的问题再度浮现。到了2020年,汪俊林再度带领郎酒冲击IPO,其递交的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