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努力讲好中国故事 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写在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系列活动结束之际】
  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以“发展与秩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为主题的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于11月24日至25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11月28日,伴随着“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网络主题活动的结束,整个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以“1+5+1+1”形式开展的系列活动全部圆满落幕。
  回顾整个论坛以及相关活动,精彩纷呈。首次举办中国网络媒体领域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展示会,首次以网络传播为主题举行大型线下展会;论坛首次在花城广州举办;发布《网络媒体社会责任倡议》,成立内容科技联盟……
  11月26日-28日举行“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网络主题活动,是本次论坛的又一亮点。50余家来自中央及省级和地方重点媒体组成的记者团访广州、探深圳、赴珠海,深入改革腹地,重走开放前沿,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变化,共同讲述湾区故事,探寻大湾区发展的神秘密码。
  坐上这辆论坛主题列车,准备好向正能量出发
  论坛召开前夕,广州地铁8号线推出了本次论坛的主题列车,11月22日,主题列车正式运行。
  该主题列车以红色为内饰主基调,将本届论坛5个平行论坛的主题融入车厢设计,论坛主题语搭配广州地标建筑(五羊雕塑、广州塔“小蛮腰”、猎德大桥等)的线条绘图的设计作为车体内饰粘贴在车内,在“2021”的字样中,数字“0”也被改写成为符号“@”,突出网络这一元素。
  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虽然结束了,但这趟列车的步伐还没有结束。主题列车将会持续运营一个月的时间,继续将论坛主题和正能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技术革新为网络媒体赋能 更好传播红色文化
  裸眼3D新闻、会摄影的机器狗,虚拟直播等纷纷亮相。24日上午,作为此次论坛“1+5+1+1”重要组成部分的首届网络传播领域新技术、新应用、新成果展示会揭开神秘面纱。展示会荟萃了中央新闻单位、地方新闻单位、知名互联网企业、县级融媒体中心及大湾区内的新媒体、互联网企业等43家单位参展,集中展现了我国网络媒体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设计最新、覆盖最广、互动性最强的新媒体展示会。
  裸眼3D新闻,不借助辅助设备,将报道主题和传播主要内容通过3D的形式展现出来,是新闻报道展现形式技术上的突破;会摄影的机器狗,相较于人力的拍摄过程,对复杂地形、危险环境、狭小空间等拍摄条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安全性;专门为残障人士设计的无障碍直播技术,具备直播过程中音频时时转换文字出现在直播屏幕上并搭配手语的功能,实现残障人士实现收看直播的愿望。
  本次展示会通过对先进的传播技术进行集中展示,彰显了先进科技为网络媒体赋能,多角度多维度的呈现了媒介融合下的新成果,分享了发展理念,借助数字科技和新技术更好地进行正能量传播。
  湾区思辨:责任、技术、内容、技术,网媒发展一个不能少
  11月25日上午举行开幕式暨主论坛,11月24日全天和25日下午分别举行5场平行论坛,围绕“传播:塑造价值”“创新:技术赋能”“发展:行稳致远”“责任:共治共享”“大湾区:一网相联”主题展开讨论。六场盛会汇聚了来自政府、学界、业界的多位领导及行业领军人物,齐聚广州,进行头脑风暴,探讨网络媒体发展,展示前沿科研技术,共同谱写网络媒体弘扬传播正能量的篇章。
  11月25日,主论坛上,钟南山院士在发表主题演讲时介绍了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阐释了网络媒体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等。他表示,国家制定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措施,在多地的实践中都被证实是真实有效的。在正确的政策指导下,局地看似“凶猛的疫情”,“差不多在到三周就能得到控制”。他认为,网络媒体需要有责任和担当,要注意避免传达错误的信息和片面的消息,不应该为了博取眼球,对一些言论断章取义,掐头去尾,扩大不良的信息,“这是我们的良心”。
  ——责任:各界携手 共治共享
  责任论坛上,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在发表主题演讲时称,近期中国互联网平台治理具有监管力度强、监管领域聚焦等特点,未来平台的生态将呈现更加良性的状态。广东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秘书长黄汝锡表示,网络媒体在网络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建网络文明,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共同打造可持续绿色的网络生态环境。
  奥运击剑冠军孙一文,青年歌手、演员张艺兴作为文体届代表也出席了本场论坛活动,张艺兴在发言时说:“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以作品和口碑说话,坚持作为时代责任人的态度,携手共建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
  ——创新:技术赋能 点亮未来
  在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技术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主流媒体、科研机构、互联网企业的嘉宾代表围绕“创新:技术赋能”主题进行交流探讨,展示网络媒体领域最新发展成果。
  在发布的成果中,“白泽搜索引擎系统”是其中一个亮点。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在进行成果分享时介绍,“白泽搜索引擎系统”主要特征就是跨平台,同时用一个搜索引擎就能够进行跨平台搜索、跨模态搜索,能够实现在视频搜索、溯源、辟谣、版权监测、视频生产等多个应用场景下的多种功能,成为媒体“内容风控”的“大脑”。
  ——传播:弘扬精神 塑造价值
  “中国正在迅速走向世界政治、经济、技术舞台的中央,互联网应用的范围、广度、深度都走在世界最前列。”在以“传播:塑造价值”为主题内容论坛上,多位领导与嘉宾共同把握网络传播大势、谋划全媒体传播的未来。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就内容论坛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时表达了以上观点。
  张维为称:“所有从事互联网传播的人,都应具备世界眼光。要打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的组合拳,有效应对西方话语的挑战,该亮剑就亮剑,该对话就对话。我们今天做的事,正在开创互联网的未来,正在为人类探索文明新形态作出中国贡献。”
  ——发展:守正创新 行稳致远
  在产业论坛上,嘉宾围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新媒体产业革新等话题相互交流探讨,分享经验,并开展了主题为“守正创新 有序发展”的圆桌对话。
  薛晓峰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的版图,也在重塑互联网行业生态和媒体发展的格局,面对当前形式与挑战,网络媒体应坚持正确导向、技术赋能、创新发展,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5G时代的到来,也为数字媒体产业和相关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发展中创新与融合,推动媒体行业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大湾区:跨区联合 一网相联
  11月25日下午,以“大湾区·一网相连”为主题的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大湾区论坛主题演讲结束后,一场跨界的圆桌对话在这里开展。
  凤凰网COO刘爽强调,媒体在价值坚守、道德模范和意见领袖方面需要发挥关键的作用。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认为,实现大湾区“一网相联”应该让三地青年通过网络互相了解、相互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合作。澎湃新闻网总裁、总编辑刘永钢号召,网络媒体要讲好中国故事,说好大湾区的故事,发出时代最强音。电商主播薇娅则表示,大湾区的发展也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大湾区集包容与创新于一体,能够带给年轻人很多机遇与挑战,“这个时候不来,什么时候来?快点来!”她说。
  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
  ——特色产业助力发展,广州为湾区注入澎湃动力
  广州是“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网络主题活动的首站。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广州既是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充分发挥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实现与大湾区协同发展。
  11月26日,50余家来自中央及省级和地方重点媒体组成的记者团走进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打卡乘坐无人驾驶车辆,了解南沙的发展规划,体验创新创业“一条龙”服务,探访广州港南沙港区,感受“广州速度”,亲身体会羊城特色产业的迷人魅力。
  在与时间赛跑、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广州的速度奇迹还在这里一幕幕上演着,并在不断创新和超越中刷新记录。共建共享、一网融通,未来的大湾区经济必然会绽放出更加灿烂多彩、百花齐放的科技魅力。
  ——年轻与古老并存,深圳让湾区舞出活力步伐
  提到深圳,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高楼林立、光怪陆离的摩天都市?是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的集聚地?是“中国硅谷”、“深圳速度”?
  “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深圳,在前海国际会议中心了解深圳的发展和蜕变,在前海石公园参观“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地标——前海石,参观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代表,感受他们在这片热土上挥洒奋斗的汗水。
  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记者团与香港青年代表们展开了一场跨越区域的别样对话。“前海已经成为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区域之一,我们立足这里,共同助力大湾区发展”“我想把大湾区不同城市的地标轮廓线连接起来形成一道风景线,用特有的手法展示在衣服上”“来到这里发展,政策上支持是一个契机,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是另一个契机”。湾区青年各抒己见,都表达出了把握当下,携手共绘湾区同心圆的中心思想。
  为网络媒体产业发展把脉论道,共谋建设尽显担当、澎湃正能量的清朗网络空间;聚焦湾区发展建设的产业动力、人才动力,讲述区域文化协同、一网共融的湾区故事。
  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系列活动虽已落幕,“观察中国网络媒体发展走向的重要窗口”仍将继续打开。陆续返回各自工作岗位的中国网络媒体人,会将新理念、新技术、新课题传播、创新、研究下去,努力通过科技赋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内容,全力讲好大湾区故事、中国故事,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谱写中华民族自信豪迈的盛世华章。(中工网记者 王天玥 王妍)https://t.cn/A6xoThmG

#弘扬辛亥精神 共创复兴伟业# 【刘结一主任在“弘扬辛亥精神,共创复兴伟业”——第八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国台湾网11月26日北京讯 以“弘扬辛亥精神,共创复兴伟业”为主题的第八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于11月26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出席并致辞。以下为致辞全文。

在“弘扬辛亥精神,共创复兴伟业”——第八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 刘结一

  尊敬的黄志贤会长、高翔副院长,

  尊敬的高育仁董事长、赵建民院长,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我谨代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对第八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的两岸专家学者、嘉宾朋友表示诚挚问候。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充分呈现在新时代中国的辉煌。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久前,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团结带领人民踏上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100年来,中国人民赢得伟大胜利和荣光,也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孙中山先生指出:“‘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实现国家统一是辛亥革命先驱们的殷切期盼,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致力于国家完全统一。70多年来,我们党围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团结带领两岸同胞,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握两岸关系时代变化,丰富和发展国家统一理论和对台方针政策,形成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我们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推动祖国统一进程坚定前行。历史充分证明,统一是定论,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解决台湾问题的时和势始终在推进祖国统一力量这一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任何人任何势力妄图阻挡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完全是徒劳的、注定失败。

  海峡两岸尚未完全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当前,台海局势面临紧张,根本原因是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勾连外部势力,进行谋“独”挑衅,企图否定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肆意破坏和平统一的前景。这些行径十分危险,严重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两岸同胞切身利益,严重危害台海和平稳定。“台独”分子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敌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定清除的障碍。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希望广大台湾同胞提高警惕、明辨是非,坚决铲除“台独”祸根,为民族大义、切身利益、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祖国大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正在持续推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不断向前发展的脚步铿锵有力。台胞台企来大陆发展,面临更加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我们将一如既往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一如既往关心照顾台湾同胞,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不断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逐步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一如既往扎实推进两岸同胞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促进同胞心灵契合。两岸同胞和衷共济、共同奋斗,一定能够汇聚起团结向前的磅礴力量,一定能够开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光荣伟业。

  本届论坛突出“弘扬辛亥精神,共创复兴伟业”的主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希望与会专家学者把对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化作促进祖国统一的奋进,深入研讨、凝智聚力、建言献策,引领广大台胞认清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与大陆同胞一道为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和朋友身体健康,事业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说到最近取得了不错反响的主旋律影视剧,那日前刚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迎来收官的《火红年华》,一定会被提到。据了解,自《火红年华》登陆央视一套,在国庆节期间开始热播并圆满收官以来,掀起了一波对老三线的火热追忆,引起了观众对攀枝花这座英雄城市的兴趣和探索。同时,剧中呈现的宏大史诗格局、激情燃烧的故事情节、饱满充盈的英雄三线人形象、积极正向的主题立意,以及对工业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多维拓展,成为热议焦点。10月20日,趁着该剧带来的余热未散,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电视剧《火红年华》研讨会在京召开。在研讨会上,《火红年华》主创团队及行业代表、业界专家们共同就该剧的主旨内涵、创作手法、价值意义等进行了研评。引观众共鸣收视成绩优异“诚恳地写出那个时代和环境里的建设者”“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这样一句在激情燃烧岁月所诞生的昂扬口号,可要拍出口号背后,那个时代在“三线建设”中奉献青春的平凡英雄群像,以及全景展现出筚路蓝缕的三线建设进程,并不是一件易事。正因如此,《火红年华》的诞生显得尤为可贵,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在现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节目综合评价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志从三个维度跟大家分享了《火红年华》的成绩:第一,收视规模宏大,总到达率为20.134%,在同期剧目中领先;第二,收视成绩优异,排名同期剧目第2。第三,同时段竞争力强,32集中有25集在同时期各类节目收视率排名第一。同时,在全国16个省区,《火红年华》每集均进入了同时期各类收视节目的收视率前三。而亮眼的成绩来之不易,背后更是本剧的主创们辛勤付出,他们对这部戏有着深厚的感情,其中,作为《火红年华》的原著和编剧革非对这部剧的感情非同寻常,他认为三线建设是中国工业史上里程碑式的存在,他自己曾亲身参与到三线建设当中,当时数以千计的铁道兵为中国工业献身的事,深深震撼着他。这是一种惨烈的青春记忆,而作为老三线人,他在创作的时候却将自己与三线建设“割裂”,给自己确立了一个原则——只向大三线烈士致敬,诚恳地写出在那个时代和环境里,那批建设者的工作与奉献,绝不拔高、神化。总导演王文杰分享了剧集的创作初心和创作历程:“我觉得这个题材非常好,另外就是一个关于人物,那群人的精神感动了我,我觉得会对现在的人是有一些影响的,每一个文艺作品必须有教育意义,要有积极的意义。这个戏里有一句台词叫做‘青春可去、年华不老’这其实是这个戏的点题。”在主创人员之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申积军评价道,在《火红年华》这部剧当中,三线精神的光辉充分照耀在平凡而生动的建设者身上,他们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几代建设者之间的薪火相传和大国工匠精神的展示,也深深地感动了当代的年轻人,该剧的播出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上关于剧集内容的讨论热度也在不断攀升,收获了观众的喜爱。当主旋律电视剧广受赞扬“在稀缺且重要的题材上挖了一口深井”在研讨会现场,业界专家们给予了本剧极高的评价。其中,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会长武力评价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工业史诗电视剧,《火红年华》成功再现了新中国工业化的瑰丽缩影。剧情中的每一个重大情节、重要人物都充分体现了三线精神,这非常难得。原总政艺术局局长汪守德认为,《火红年华》具有纪实性、时代性、戏剧性、典型性四个特点。而《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则称赞道,《火红年华》的出现,为这类题材增加了非常亮丽的色彩,奋斗精神的呈现非常感人。“这部剧选题好、人物活、风格正,是在稀缺且重要的题材上挖了一口深井。”《人民日报》文艺部理论评论编辑室副主编任姗姗这样说到,其表示在看这部剧之前,大三线对她来说更多的是历史的概念,但是这部剧让她走近这段历史、了解这段历史,感受到光荣历史背后奋斗者群体的血肉丰满和精神传承,也认识到这段历史非常值得书写和铭记。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发言说,八年前一部四川出品的电视剧叫《壮士出川》,《火红年华》可以叫做“壮士入川”。“那部电视剧讲川军子弟奔赴到祖国各地的抗日前线,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浴血拼杀,这部电视剧讲来自祖国各地的英雄儿女为建设三线工地流血、流汗,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奉献了一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副教授徐海龙指出,这部剧处理好工业题材的“壳”和人伦之情的“核”相结合,力图把各种亲情、友情和爱情的产生原因都设置为三线建设的相关因素,人物交往中的付出、放弃、和解都是为了“钢铁事业成败与否、109冶如何生存发展”这个大局而生。这就体现了一种更为高洁、高尚的青年人的关系,家国情怀、天下胸襟与个人情感产出了共振、产生了张力。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李跃森认为,这部剧的成功首先在于为大三线生活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刻画了一群血肉丰满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此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道,《火红年华》是中国新时代工业题材电视剧的一个标志性作品,因为它起了标志性的引领作用,代表了一种方向。“相信这部剧播出之后,会对攀枝花整个的形象、文化氛围提供特别大的帮助,让人知道内陆那一座城市不光有火红的钢水,也还有过火红的年华。”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总结道。据悉,此次研讨会现场还展示了围绕《火红年华》设计的5个品类,89个文创产品。同时,攀枝花将持续挖掘《火红年华》剧中蕴含的价值内涵,构建攀枝花文化IP集合体,以创新形式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流行音乐风向榜# 20220429第442期[音乐]1. #华晨宇[超话]# 《名场面》(上榜6周)[音乐]2. #周深[超话]# 《照耀星河》(新歌上榜)[
  • 2022年开春这轮新巡演没有因为疫情而失色,反而更有嚼劲了,孟京辉的剧本或者说文本其实就是一个可以不断翻新的万花筒,凭借着演员二人转式的精湛演艺绽放出与时俱进的
  • 1,抱怨是最糟糕的一件事~一旦开始抱怨 就会开始放大不好的事,当你开始放大不好的事 ,吸引力法则就应验了 ,吸引更多不好的事(低频率的容易与低频率的发生共振。因
  • WWF是以黑白熊猫图案为标识的全球最大的环保公益组织,之前曾在多国举办大熊猫巡展互动,以提升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北京韩美林艺术馆绘画大赛# 大赛过程、评选结果
  • 不要以为一个人加入的力量微小,对结果影响不大,其实现在每多一个人敢于拒绝和不合理说不,后来者、未来的人、你的子孙后代就会多一个受益者,试想一下战争时期如果被侵略
  • 李主任一行先后到沈海高速日照北站、日兰高速日照站运输服务点,听取了服务点负责人关于疫情防控情况的汇报,对坚守奉献的疫情防控工作者表示慰问,并与其亲切交谈,详细了
  • [作揖][作揖]下联:中医药正本清源#马来西亚谦友会[超话]##100天自律挑战# Day 63~我的名字真的很容易看错吗[苦涩]​为什么那么多人叫我刘宁葱[苦
  • 霍普跟他同时摆放的时候到他胸口233333但是霍普会欺负沙利叶……怎么感觉有点像吃醋……因为那个时候感觉和平时送礼啊触碰啊队长升级啊都不一样……语速快还话多……
  • 说实话,就凭我哥的那张脸和人气,我对平井桃有一万个不满意,可我从始至终没说过她一个不好,在任何公共场合各个平台网络上,我们都在祝福,不敢说金希澈没有粉丝骂平井桃
  • 雪豹是中国大型猫科动物里境况最好的一个,它喜欢的生境和虎、豹不一样,雪豹非常适应陡峭的山地,分布区域可以到达海拔5000米。但中国不管是鸟种类还是兽类都非常丰富
  • #大同电竞协会##每日资讯#1、【英雄联盟】:EG直落三局3:0击败100T,败者组一串四夺得了2022 LCS春季赛冠军,这是EG队史的第一个冠军,也是LCS
  • 利用燃煤锅炉产生热水的加热方法如今已经禁用,燃油锅炉和电锅炉的运行费用都比较高,不是很经济,对于一些养殖户来讲锅炉运行费用高,环境污染严重,更经济更节能的新方式
  • 有的明星虽然结婚了,但他们坚持做“丁克”一族,也没有孩子,晚年照样可以活得精彩,没有了抚养孩子的负担,不是更加潇洒自在吗?有些明星明明很有印象,看过多次他扮演的
  • 6.我想在你那买一块地,什么地,我对你的死心塌地。11.你是最好的,如果真的有比你要好的人,我就装作没看见。
  • ”“但皇上是有恻隐之心的,你越是不说话不辩解,越是示弱,越是无辜,他一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他要杀你就于心不忍了。”“既然皇上已经拿定了要杀你的主意就没打算轻易改
  • 教堂右边是向运河去的路,是一个小方场,本来面目显得空阔些,钟楼恰好填了这个空子。但这两溜房子都是三层,都有许多拱门,恰与教堂的门面与圆顶相称;又都是白石造成,越
  • 我又回复了博友“190995017ttTOK”的互动,发送并转发到微博后去查看,发现没有我回复“洁白无暇的雪A”的微博。这个旅程会很长很长,“碎片”也不易寻找,
  • 经纪公司PALMTREE ISLAND16日通过社交网站公布旗下歌手金俊秀将于3月发行迷你专辑回归的消息,并公开预告视频。金俊秀于2020年11月发布迷你二辑《
  • 小诗三首1、《余生》阳光流淌的午后在列车里邂逅一笑倾城时间没有尽头此刻即永恒2、《她说》我坦荡磊落仅有的一份爱意盛开过,亦被消磨错的人与事我会连根拔起至于往后如
  • 我是当朝宰相的第十一个儿子。我出生的时候,我爹已经有十个儿子了,他迫切的想要一个女儿。我让他大失所望,所以给我起名宋白喜――白白空欢喜一场。我的妹妹,比我晚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