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看点##财经##今日看盘##股票##投资##A股##今日关注#

【万亿“比王”投资圈:新能源车光环下的产业链大扩容】

比亚迪看似庞杂的业务背后可窥见一条清晰的逻辑:围绕电动化这个核心,涵盖整车制造、电池制造、芯片制造等领域。

自6月10日比亚迪(002594.SZ)市值突破万亿以来,这家A股首个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的自主汽车品牌企业,就成为市场的焦点。

对比亚迪来说,将其推上万亿市值的第一动力是新能源赛道的火热。但其庞杂的业务布局中,并不止新能源汽车。在半导体、消费电子领域,比亚迪同样有一席之地。

“从电动车视角看,比亚迪对标的是特斯拉;从消费电子视角看,比亚迪对标的是富士康;从电池视角看,比亚迪对标的是LG电池;从半导体视角看,比亚迪对标的是意法半导体。”方正证券的一份研报称。

尽管比亚迪离上述对标企业仍有不小距离,但这四个维度直白地勾勒出比亚迪的江湖地位和勃勃野心。

作为一个以新能源车为标签的企业,比亚迪的投资逻辑何在?其是否能给万亿市值带来支撑?

1.jpg
中信证券认为,比亚迪目标市值空间有望达到1.43万亿,新能源汽车板块无疑是推高估值的重头戏。视觉中国

新能源车标签

助推比亚迪攀上万亿市值的,无疑是新能源汽车的风口。

从财务报表上,汽车业务是比亚迪的第一收入来源,2021年营收占比在50%以上。手机组装业务和电池业务分别占比40%和7.6%。

“如果是手机或者充电电池作为主要业务,比亚迪的市值达不到一万亿元,现在造车是资本公认的风口,资本回报率、增长率都相当高,很多造车新势力的市值都超过了大众、本田这些传统车企。”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

此次比亚迪登顶万亿市值,其新能源车销售数据是助推主力。

从日前公布的销售数据来看,比亚迪一骑绝尘,5月,比亚迪连续第三个月销量超过10万辆,达到11.4万辆,同比增长2.6倍;1-5月,其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领先第二名特斯拉28.9万辆。

机构人士对比亚迪未来的新车销售充满期待。首创证券指出,“5月以来,比亚迪先后推出了腾势D9、海豹、唐DM-p三款车型。新车型定位清晰,细分市场具有强竞争力。叠加高端品牌和车型持续推出,公司技术及品牌优势将持续兑现。”

根据比亚迪规划,2022-2023年还有超12款重磅车型推出。今年二、三季度即将推出的车型包括:海洋生物系列的海鸥和海狮2款e3.0平台车型;军舰系列的驱逐舰07、巡洋舰05&07、登陆舰05&07共5款DM-i车型;王朝系列的唐MAX。此外,2023H1还将推出全新高端品牌(价格段80万-150万元)的首款硬派越野车型。

就全年来看,在今年3月底的一次投资者交流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透露,“保守估计,比亚迪今年的订单会达到150万辆,如果供应链做得好,订单可能会冲击200万辆。”

6月21日,面对投资者有关产销量的提问,比亚迪在互动平台再次给市场一颗“定心丸”,“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饱满,亦在积极提升产量。”

政策端也在发力。由于二季度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中央、地方纷纷出台汽车消费激励政策,包括600亿元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地方消费补贴等。市场人士认为,预计下半年将有效带动行业汽车销量的上行。

鉴于目前的市场行情,中信证券认为,比亚迪目标市值空间有望达到1.43万亿元,新能源汽车板块无疑是推高估值的重头戏。按分部估值法,其分别给予2023年公司造车、动力电池、控股比亚迪电子+半导体9500亿元、3300亿元、1000亿元估值。

多头并进的巨头

在汽车业务之外,常被市场忽略的是比亚迪消费电子代工业务。

2021年,比亚迪的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贡献了864.5亿元营收,占比达到4成。比亚迪在年报中表示,该业务涵盖多个领域,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物联网、智能家居、游戏硬件、机器人、汽车智能系统等。

在这块业务的下游客户中,包括了华为、三星、苹果、小米、iRobot、vivo等智能移动终端领导厂商。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表示,已稳居安卓领域龙头地位,而于北美大客户的业务布局持续加强,争取切入更多新业务,进一步巩固其主要供货商的地位。

其所指“北美大客户”的身份不言自明,这也是市场常常忽略的标签所在。在比亚迪作为电动汽车龙头在资本市场如日中天的时候,其苹果供应商的身份似乎显得没那么突出。

但在2020年苹果核心供应商名单中,比亚迪赫然在列。据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是iPad主要代工者之一。

其在年报中表示,“随着北美大客户的核心产品持续放量,业务规模将显著扩张,为未来的营收增长爆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充电电池业务也是比亚迪的核心业务之一。虽然目前营收占比不高,但其发布的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一度颇为吸睛。在消费类电池领域,也获得了三星、Dell、科沃斯等客户。

自2020年起,比亚迪对刀片电池的投资就不断加码,据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已于重庆、长沙、贵阳、蚌埠、青海等海内外10余城市新增刀片电池产能。

而得益于动力电池巨大的发展前景,市场对拆分该业务的呼声颇高。

相比之下,比亚迪的芯片业务则率先走上分拆之路。作为新能源车全产业链中的核心部件,比亚迪的芯片业务走进了市场化战略布局发展新阶段。今年4月,比亚迪半导体创业板IPO已提交注册。

事实上,芯片领域一直是比亚迪投资版图中的重要领域。

21世纪资本研究院发现,近年来比亚迪不断加码芯片领域的投资。

仅2020年至今,就已有四笔投向芯片公司。被投企业分别是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芯视界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纵慧芯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天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生态链投资逻辑

回溯上述布局,比亚迪看似庞杂的业务背后可窥见一条清晰的逻辑:围绕电动化这个核心,涵盖整车制造、电池制造、芯片制造等领域。

“比亚迪的几大业务都是围绕新能源汽车来布局的,一个是整车研发制造,一个是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电池、半导体都是为整车服务。”张翔认为。

其表示,“在今年车企普遍缺芯的情况下,比亚迪能够逆势而上,关键之一就是掌握了核心半导体的生产能力。包括前述提到的充电电池,比亚迪将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都握在了自己手上。”

结合上述业务的发展,回到比亚迪市值突破万亿的动因,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比亚迪的市场优势不仅仅在于汽车,更在于其他汽车零配件。

“比亚迪的电池业务在整个市场还是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在看待比亚迪的时候,既要把它作为汽车企业,又要作为类似于宁德时代的电池企业来看,这样才能看到比亚迪本身的市场发展。”

事实上,比亚迪的投资圈还在不断扩展。

在2021年报的长期股权投资中,比亚迪列出了29家被投企业,其中一半都紧密围绕着整车业务向上下游拓展,涉及汽车设计、出行、租赁、生产、运营、销售等环节。

其对外投资方面则更为丰富。据启信宝数据,比亚迪对外投资的在营公司共有56家,合计投资高逾200亿元。其中,汽车制造、零部件制造、电池及原料领域的投资仍然是重头。

年报中,比亚迪这样描述对外合作策略。

其称,以战略投资为纽带实现产业赋能。报告期内,在半导体、汽车智能化、工业软件及新材料领域,积极布局半导体全产业链、汽车智能相关软硬件及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等方向,推进技术研发层面的纵深探索。在动力电池领域,通过布局电池铝箔、铝塑膜、隔膜及电解液添加剂相关优质资源,进一步加强上下游产业协同。在碳中和领域,将利用自身新能源产业优势,积极布局国家双碳政策所支持的各类行业。

那么,看似大而全的比亚迪还缺什么呢?

在方正证券分析师陈杭看来,比亚迪缺一套智能电车时代的“操作系统”,但是这个“操作系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软件,而是一套集成了“算法OS+算力+通信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套件。其认为,与华为智能驾驶合作,是与比亚迪合作互补短板的最佳解决方案。此外,还其缺一个底层国产化的支撑。

张翔则认为,比亚迪的产业链布局已较为完善,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从奋斗目标来说,它应该尽快扩大电池产能,寻找更多车企客户,争取赶超宁德时代。在功率半导体方面,则要继续大力投入研发,开发新一代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缩短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腾龙智能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试验室
1.容积、尺寸 1.1 标称内容积:490m³;
★1.2 内箱尺寸:W9.0m×H4.3m×D13.0m;
2.性能2.1 测试环境条件:
2.1.1 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85%RH;
2.1.2 冷却水温≤+28℃;
2.1.3 试验箱内无试样(另有说明除外);
2.2 测试方法:GB/T 5170.2-2017 温度试验设备、GB/T 5170.5-2016 湿热试验设备; 2.3 温度范围:-65℃~+90℃;
★2.4 温度波动度:1.0℃(如按 GB/T 5170.2-1996 表示,则为±0.5℃); ★2.5 温度偏差:±3.0℃; ★2.6 温度上升速率:+25℃→+85℃:≥0.4℃/min(负载 5000 公斤钢材,全程平均,入风
57 区控制点测量); ★2.7 温度下降速率:+25℃→-55℃:≥0.4℃/min (负载 5000 公斤钢材,全程平均,入风 区控制点测量); ★2.8 温度均匀度:3℃(湿度<90%RH 时)、1.5℃(湿度≥90%RH 时);
2.9 湿度范围:(20~98)%RH(参照温湿度可控制范围图,无有源湿、热负载); 温湿度可控制范围图 2.10 相对湿度偏差:±3.0%RH(湿度>75%RH 时)、±5.0%RH(湿度≤75%RH 时); ★2.11 工作噪音:≤73dB(A) 噪音值是在离设备正面 1m、高度 1.2m 处测得的数据(自由空间中);
2.12 满足试验方法: GB/T 2423.1-2008(IEC60068-2-1:2007) 试验 Ab:低温 GB/T 2423.2-2008(IEC60068-2-2:2007) 试验 Bb:高温 GJB 150.3A-2009 高温试验 GJB 150.4A-2009 低温试验 GB/T 2423.3-2016(IEC60068-2-78:2012)试验 Cab:恒定湿热 GB/T 2423.4-2008(IEC60068-2-30:2005)试验 Db:交变湿热 GJB 150.9A-2009 湿热试验 (湿热试验时每立方米负载不大于 20kg/m³钢的热容量,无有源湿、热负载) 2.13 红外辐射系统:注意:湿度、低温试验时,需将红外灯组拆出箱外; 2.14 工作空间样品温度: (参照下图所示样品温度、空气温度可控制范围)
注:样品表面距光源 0.76m ★2.15 试件表面温度波动度:≤±1℃; 2.16 温度传感器:需配有 2 个黑板温度传感器 50mm×100mm(表面由涂有吸光性黑色涂层 的塑料板和传感器组成); 2.17 光源阵列面积:W3000 mm×D6000 mm(红外辐射系统由 3 个尺寸为 W3000 mm×D2000 mm 的红外灯组组成),系统由单回路光强控制系统控制,可依据试验需要选定其中一组或 多组测试; 2.18 标准试样:10mm 厚的玻璃丝布板上涂覆 1mm 厚的黑色软 PVC 塑料,下衬 20 mm 厚的 海棉保温板,试样大小:W1500 mm×D1800 mm; 2.19 红外线灯组及其控制: 2.19.1 采用数字抗饱和 PID 无触点式控制系统,按工况要求自动控制红外线灯组工作 2.19.2 配 8 个试样表面温度传感器(微型),用于试样表面温度的控制测量 2.19.3 红外线灯组布置在内箱顶部(占据部分的内室空间),安装灯组后箱体内部净 高 4 米,红外灯架配有台架以方便移出箱外,高度可以调节,调节范围:2.5 米-4 米; 3.结构特征 3.1 结构方式:试验室主体结构为拼装式,机组与空气调节通道为一体式。前部为试验区, 后部为制冷机组; 3.2 保温围护结构: 3.2.1 喷塑镀锌彩色钢板 - 耐温度应力保温材料 - SUS304 不锈钢板复合拼装板( 总 厚度≥100mm); ★3.2.2 试验室地板承重能力:允许总重 8000kg 的车辆出入(车辆出入试验室时,要缓 起缓停,移动速度不大于 1 米/秒,且车辆只能直进直出。) 3.2.3 试验室地面铺有焊接成整体的防滑不锈钢板 3.2.4 设备外观颜色:箱体为白色,机组、控制柜等为灰色; 3.3 空气调节通道:风机、加热器、蒸发器(兼除湿器)、加湿器、过热保护器供水及排 水装置、干球温度传感器、湿球温度传感器、湿球水槽; ★3.4 大门(电动平移):电动单开平移门,门洞高 H4.3m、宽 W6.6m,1 个门的安装方位: 门装在正对调节通道的右侧面的中部;、 58
59 3.5 大门(双开铰链门): 3.5.1 双开铰链门,门洞宽 2.6m(1.3m+1.3m),高 2.5m; 3.5.2 门上配观测窗; 3.5.3 门框备防结露电热装置; 3.5.4 配安全门锁紧机构(可以在试验室内打开大门); 3.5.5 门的安装方位:门装在正对调节通道的左侧面的中部。 3.6 观察窗 3.6.1 4 个透明电热膜防凝露中空钢化玻璃窗,位于门上; 3.6.2 可视范围约:W390mm×H620mm; 3.6.3 窗框备防结露电热装置; 3.7 引线孔:10 个φ200mm 引线孔,各配软胶塞 1 个,位于箱体左、右侧; 3.8 照明灯:内箱顶部配 46W 卤素防潮照明灯,控制面板开关控制,每 2.5 ㎡~4 ㎡配 1 个;3.9 控制面板: 3.9.1 控制器显示屏; 3.9.2 操作按钮、超温保护设定装置、USB 接口; 3.9.3 急停开关、运行指示灯、故障指示灯、蜂鸣器、设备累时器; 3.9.4 控制面板的安装方位随门的安装方位而异; 3.10 机械室 3.10.1 制冷机组、接排水装置; 3.10.2 加湿和测湿用水控制装置; 3.11 配电控制柜 3.11.1 总电源漏电断路器、配电板、散热风机; 3.11.2 RS-485 物理接口; 3.11.3 RJ-45 以太网物理接口; 3.11.4 试样试验端子; 3.12 试验箱标准配置 3.12.1 气压平衡装置:平衡试验箱内外的空气压差,避免箱体变形; 4.空气调节系统 4.1 传热方式:空气循环强制对流传热; 4.2 空气循环装置:离心风机,长轴外置电机驱动; 4.3 空气加热方式: 4.3.1 镍铬合金电热丝式加热器; 4.3.2 加热器控制方式:无触点等周期脉冲调宽,SSR(固态继电器);
60 4.4 空气冷却方式:蒸发器直接冷却; 5.制冷系统 5.1 工作方式:水冷二元复叠制冷方式; 5.2 制冷压缩机:机械式压缩机; ★5.3 冷凝器:板式换热器; 5.4 冷凝蒸发器:板式换热器; 5.5 蒸发器:翅片管式换热器; ★5.6 节流装置:电子膨胀阀(步进电机驱动); 5.7 制冷机控制方式 5.7.1 控制系统根据试验条件自动调节制冷机运行最佳节能工况; 5.7.2 压缩机回气冷却回路; 5.7.3 能量调节回路; 5.7.4 冷凝压力调节阀; 5.7.5 蒸发压力调节阀; 5.8 制冷剂:R404a/R23(臭氧耗损指数均为 0); 5.9 其他:冷却水过滤器( 用户现场安装); 6.加湿系统 6.1 加湿器 ★6.1.1 水盆加热加湿(表面蒸发)方式; 6.1.2 不锈钢铠装加湿热管; 6.1.3 加湿热管控制方式:无触点等周期脉冲调宽,SSR(固态继电器); 6.1.4 加湿热管过热保护器; 6.1.5 水位控制装置; 6.2 加湿系统供水:外部水源供给; 6.2.1 外部水源;自来水; ★6.2.2 水处理原理;多级过滤反渗透纯水器; 6.2.3 水处理装置位置;外置,靠近试验室机械室,附近有水源和排水地漏; 6.2.4 水处理装置电源;单相 AC220V(240V)、10A 国标 3 芯电源插座; 6.2.5 供水水质;阻率≥500Ω•m; 7.电气控制系统 7.1 显示器:10.4 英寸 800×600 点阵、TFT 64K 彩色 LCD 显示器; 7.2 运行方式:程序方式、定值方式; 7.3 设定方式:触摸屏方式,中英文菜单; 7.4 程序容量
61 7.5.1 可编辑程序; 7.5.2 数量:最大 20 个; 7.5.3 步数:最大 1000 步 7.5.4 循环数:最大 20 个 7.5.5(每个循环步数最大 99 次) ★7.5.6 固定程序:10 个程序 ★7.5.7 程序可链接(链接程序序号可选择) 10.设定范围: 10.1 温度:根据设备的温度工作范围调整(上限+5℃,下限-5℃); 10.2 湿度:(0~100)%RH; 11.设定及显示分辨率: 11.1 时间:0.1min; 11.2 温度:0.1℃; 11.3 湿度:0.1%RH; ★12.输入:热电偶(铂电阻/电压/电流等,根据设备需要); 13.通讯接口 ★13.1 RJ-45 以太网接口(IEEE802.3i/3u/3ab,100Mbps); ★13.2 RS-485 接口; 14.通讯协议:STEN 通讯协议; 15.1 支持接口类型: ①RJ-45 以太网接口(IEEE802.3i/3u/3ab,100Mbps) ②RS-485 接口 ③RS-232 接口(需配 RS-485/RS-232 转换器) 15.2 具有本地和远程通讯功能,最多可同时连接 16 台设备; 15.3 功能: 15.3.1 远程监视/设置(定值、程序)/操作,故障报警,定时设置,曲线记录/显示 兼容系统: 15.3.2 英文,简体或繁体中文 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8(32 位/64 位); 16.控制方式 16.1 抗积分饱和 PID; 16.2 BTC 平衡调温控制方式; 16.3 BTHC 平衡调温调湿控制方式; 17.曲线记录功能
62 ★17.1 具有带电池保护的 RAM,可保存设备的设定值、采样值及采样时刻的时间;最大记录 时间为 350 天(当采样周期为 1.5 分钟时) 17.2 控制器记录的试验曲线数据为: ①2 路温度-设定温度和实测温度 ②2 路湿度-设定湿度和实测湿度 18.USB 功能 18.1 配 U 盘(容量不小于 8G,不保修)一个,PC 机专用软件光盘 1 张。 ★18.2 通过 PC 机专用软件编制试验程序并保存到 U 盘,再从 U 盘将试验程序调出并存入控 制器中;也可将控制器内的程序转存到 U 盘,再存入 PC 机进行分析和管理。 ★18.3 可将存储在控制器内记录的试验曲线数据转存到 U 盘上。通过 PC 机专用软件直接显 示和打印试验数据/曲线(该打印数据带不可修改标志);或将记录数据转换为可由 Microsoft Office 读取的 Access 数据文件。 18.4 兼容系统:英文,简体或繁体中文 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8(32 位/64 位); 19.附属功能 19.1 故障报警及原因、处理提示功能; 19.2 断电保护功能; 19.3 上下限温度保护功能; 19.4 日历定时功能(自动启动及自动停止运行); 19.5 自诊断功能。 20.测量传感器: ★20.1 温度:T 型热电偶; 20.2 湿度:干、湿球温度计法(仅在有湿度控制的试验时工作); 21.其他配置 21.1 电源线缆:五芯(三相四线+保护地线)电缆 1 条(约 6 米长); 21.2 试样电源控制端子 21.2.1 继电器触点控制,AC240V、2A 以内(当正常运行时,触点闭合;当设备停机或 故障时,触点断开) 21.3 总电源漏电断路器 21.3.1 总电源输入,漏电断路及过载断路用; 21.3.2 额定感应电流:30mA; 21.4 累时器:(0~99999)h,不可复零; 22.安全保护装置 22.1 试验室
22.1.1 可调式的超温保护; 22.1.2 试验空间温度熔断丝; 22.1.3 空气调节通道极限超温; 22.1.4 可从内部打开大门的安全门锁; 22.1.5 风机电机过热; 22.1.6 试验室大门开关检测; 22.2 制冷系统 22.2.1 压缩机过热; 22.2.2 压缩机过流; 22.2.3 压缩机超压; 22.2.4 冷却水供水欠压; 22.3 加湿系统 22.3.1 加湿热管过热保护; 22.3.2 供水异常; 22.3.3 排水异常; 22.4 电气控制系统 22.4.1 总电源相序和缺相保护; 22.4.2 漏电保护; 22.4.3 过载及短路保护; 22.4.4 总电源电压上、下限报警; 23.随机资料 23.1 用户手册:1 份,中文版; 23.2 用户操作指南:1 份,中文版; 23.3 产品合格证 1 份; 23.4 产品保修证 1 份; 24.运输:试验箱库板拆卸后,与机组空气调节通道等各部分运到用户安装现场后拼装;

【新能源车频频涨价为哪般?原来竟然是因为这个妖“镍”?】比亚迪和特斯拉,这两家分别代表国内和国外最优秀的新能源车企,在同一天涨价了。

3月15日,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国产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车型售价从35.79万元和39.79万元分别上涨至37.59万元和41.79万元,上涨幅度分别为1.8万元和2万元。其中,后轮驱动板的Model
Y售价维持不变。

时隔不到一周,这已经是特斯拉中国对旗下产品进行的第二次价格上调,上一次Model Y的高性能版车型涨价幅度为1万元。也就是说,仅仅不足半个月的时间,特斯拉Model Y的部分车型最高上涨幅度已经达到了3万元,这是Model Y自国产以来涨幅最高的一次。

无独有偶,比亚迪官方也在3月15日晚上宣布,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比亚迪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元~6000元不等。

根据我们的调查,比亚迪本轮涨价涉及10款车型,共39款配置。其中,涨幅3000元的车型主要为DM-i车型,涨幅6000元的则主要是纯电动车型。值得一提的是,定位高端的比亚迪汉系列,则不会涉及此次调价。

之后的这段时间,涨价的消息纷至沓来,3月20日,威马汽车也宣布将对在售车型价格进行调整,综合补贴后售价上调幅度为7,000-26,000元不等。此次价格调整将于3月28日零时起生效,在此之前已完成定金支付的用户不受此次价格调整影响。

关注新能源车的朋友一定知道,自从2022年1月起,新能源车企涨价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尽管年初有部分车企是以补贴退坡为理由进行涨价,但现在看来,这不过是涨价的次要原因。真正的核心,还是动力电池原材料的“锅”。

据了解,目前锂、铝、钴等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涨幅凶猛,尤其是三元锂电池中的镍材料,价格涨幅更是惊人。

3月8日,有全球金属交易风向标之称的伦敦金属交易所镍期货价格出现大幅上扬,出现历史高点,这也导致伦敦金属交易所临时决定镍期货临时停牌。在停牌前,镍期货的价格为每吨8万美元,相比上一个交易日初始价上涨了近200%。

与此同时,这些金属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也影响到了国内。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尽管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从长远角度看不会影响国内汽车行业的产销,但短期内确实会给动力电池企业以及汽车主机厂带来一些生产成本的压力。

那么,镍材料的价格上涨根本原因是什么?这阵涨价风波还会持续多久呢?我们首先还是得把目光放在谁都不愿意提及的俄乌局势上。

●俄乌冲突升级,能源及原材料价格猛涨

如果放眼全球,俄罗斯和乌克兰其实是都镍材料的生产大国。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两国不少的工厂都纷纷停工停产,导致镍材料的产能大幅降低,供需关系的平衡被打破,这就间接使得镍材料的价格猛涨。

而且随着战争规模的持续升级,欧洲各国开始对俄罗斯实施经济上的制裁与封锁,贸易方面的制裁让镍材料的出口受阻,市场供需关系的天秤进一步向一边倾斜。

事实上,俄罗斯并不是镍矿最多的储存国,全球的镍材料主要分布在印尼、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它们的存储量总计可以达到60%以上。然而在镍的加工上,俄罗斯却是位居世界首位。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是镍材料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从往年生产以及出口数据来看,俄罗斯的镍产量占到了约全球总产量的10%,出口量则维持在每年13万吨左右。但随着欧洲各国与美国对俄罗斯进行的制裁,“蝴蝶效应”带来的影响也愈发明显。电动车市场的成本上涨,最终也分摊到了全球每一个消费者的身上。

再进一步说,抛开镍材料的价格上涨不谈,国际油价的飞涨也和俄乌冲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92号汽油的已经突破了8块钱,燃油车的出行几乎达到了每公里1块钱。如果再加上市区拥堵,那消费者的用车成本是显著提升的。

原本在这种情况下,这是新能源车市场反超燃油车市场的一个契机。但由于镍材料的价格也开始猛增,所以汽车市场整体都出现了成本增高的现象。市场的格局并未发生变化,提升的只是每一个消费者的用车和购车成本。

另外,镍材料的价格脱离控制,还与青山控股被嘉能可集团逼仓有关。

作为我国最大的镍生产企业和世界500强公司,青山控股一直被誉为是“中国镍王”。它最早的主业是不锈钢,这也是镍的早期用途之一。在2017年左右,青山控股开始涉足新能源车产业链,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电芯、电池包)、电机电控系统以及其他零部件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据了解,目前青山控股持有20万吨镍的空单,由于俄罗斯镍业被踢出了交易所无法交割,青山集团很可能无法交货。按照没涨价之前的2万~2.5万美元的镍价推算,20万吨的空单很可能会让青山控股浮亏70亿~80亿美元之间。

而且在俄罗斯镍业被踢出欧洲的交易所之后,欧洲有不少公司都把目光放在了中国的镍市场,比如同为世界500强的嘉能可在伦镍上逼仓镍矿巨头青山控股,要其在印尼镍矿的60%股权。尽管目前谁胜谁负还很难说,但在多方势力的角逐下,最难受的还是下游的汽车产业链。

●镍对于电池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目前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方向分为了磷酸铁锂和三元锂这两种。其中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一般是使用镍钴锰酸锂或者镍钴铝酸锂,这也就是三元锂电池名称的由来。三元,指的就是三种金属元素。

从技术的发展阶段来看,三元锂电池的镍钴锰比例从最初的111,一路进化到了433、532、622、811。根据技术的方向我们也能发现,镍元素在汽车动力电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截至到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正极材料中最重要的金属元素。

为什么动力电池企业会持续降低钴和锰的比例呢?根本原因是,钴和锰属于贵金属,它们的成本在此前相较于镍都会更高,因此降低钴和锰的比例,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动力电池行业的产业链经常出现钴和锰等材料“卡脖子”的情况,它们的产能和价格就像摆在面前的两座大山,始终无法逾越。久而久之,消费者对于这种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但在这之前,镍元素始终是不温不火,它几乎很少会出现“缺货”的现象,一直都有相对稳定的供应。这主要是因为,全球镍资源的储量在之前其实相当丰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0年数据显示,全球镍资源储量约8900万吨,其中约60%是红土镍矿,约40%是硫化镍矿。而且镍在地球中的含量约为3%,仅次于铁、氧、硅、镁位居第五位。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俄乌的冲突升级和青山控股的断货是镍材料涨价的核心原因。如果单从资源储量来看,镍材料几乎不太可能面临“缺货”的问题。

●磷酸铁锂会弯道超车吗?

由于电池的特性不同,磷酸铁锂电池的原材料中不需要镍和钴,所以它也顺利躲过了这一劫。目前,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汉等车型均没有涨价的现象。那么,磷酸铁锂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对三元锂的弯道超车吗?

目前看来,这个难度还是不小的。

首先,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只有中国企业在开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等。而除了中国企业之外的日韩企业,它们都是以三元锂电池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

而且数据显示,2021年初,磷酸铁锂的价格仅为5万元/吨,但到了2021年底,已经上涨到了27万元/吨。而根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的最新报价已超过42万元/吨。所以不难看出,即便选择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三元锂电池的替代品,依然要面对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

另外,从电池本身的特性上来看,尽管磷酸铁锂技术被中国车企所追捧,拥有成本低、抗自燃、可塑性强的优点,但在核心的能量密度、高倍率充电、抗低温、比功率等方面,比三元锂电池还是要差一些。

从现阶段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纯电动车定位上,我们也能够发现,绝大部分高端电动车都不会选择磷酸铁锂电池,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三元锂电池有着磷酸铁锂电池无法替代的优势。

况且,镍的价格飞涨大概率只是暂时性的事件。等到印尼的镍产量提升之后,价格应该也会逐渐回落。磷酸铁锂电池想要在短时间内研发出革命性的新技术,几乎没有太大可能。

因此,无论是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这两种形式的电池还将会面临很长时间的竞争。在一方因某种原因导致价格上涨时,另一方也不太可能立刻就实现弯道超车。

●市场方面,消费者对于车价上涨大体能接受

好消息是,尽管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价格从年初开始就逐渐上涨,但新能源车市场的销售情况还算比较乐观。从2022年1月和2月的销量来看,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幅已经达到了150%左右的水平。如果不是因为涨价的因素,新能源车的市场发展很可能好过预期。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涨价等因素对于新能源车销量不会带来明显影响,目前消费者对于价格的上涨幅度大体还能接受。而且新能源车原材料涨价属于周期性现象,不具有持续性,目前车价上调是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体现。

总的来说,今年新能源车市场的销量状况良好,未来虽然还会有宣布涨价的车企,但随着原材料产业端供应环境恢复,这股涨价风波最终也还是会过去。

●写在最后

之前我们总抱怨特斯拉频繁降价,那这次涨价估计应该能抚慰不少老车主脆弱的心灵。巧合的是,就在特斯拉宣布涨价之前的头一天,我曾犹豫过到底要不要下单一台Model Y,结果犹豫就会败北,第二天Model Y就涨了1万,几天之后又涨了2万...

如果您不是急迫的需要一辆新能源车,那么我个人建议可以再持币观望一下。应该庆幸的是,此次涨价是由原材料短缺所致,而不是政策原因或市场因素。这至少表明了,新能源车的价格理论上还会再恢复到之前的状态。等到市场的环境稳定下来,在做决策也不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祝你永远保持这“好成绩”來到我們民宿的山頂,法國阿爾卑斯山區的Chaillol,這裡冬天是滑雪場,不過春夏秋會安排不同的活動來玩,這個Push Car Cup(
  • 记录可皮第一次坐车吐仰天湖的路是不到五十米一个弯以前去荆竹都能嗨一路的宝宝 今天没一点精神[苦涩]最搞笑的是 吐之前还自己扯一张卫生纸早上九点钟到了以后超级冷奶
  • 姐姐请吃饭啦,哈哈哈哈甜甜消灭的甜虾,一大堆,咱还重新尝试了刺身,还是不可以[笑哈哈]但是那个芥末的米饭真的超级香[笑而不语]整了八十个游戏币,抓了六个之后才发
  • FILA 斐乐猫爪鞋4代女鞋老爹鞋2022秋新款复古时尚休闲鞋网面透气【包邮】 【券后价】 569 元【现价】 689 元【优惠券】 30 元【天猫狂暑季每满3
  • 我从入市开始,就专注于做强势股,在股市里想要将小本金做大,做短线强势股是我的首选,经过多年来的实战和复盘,我总结出强势股的6个特征:1、前期成交量极度缩量,然后
  • 人生如白驹过隙,奔波匆忙中,我们往往会错过身边美好的风景,待到再回首时,却已是过往云烟,停下匆匆的脚步,给心灵放个假,欣赏一下眼前的风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
  • 他的作品会反复书写相似及相关的主题,这或许会让追求新变的读者心生厌倦,可我从没看出他批发卖弄苦难、自吹自擂的煽情,也没发现他制造狭隘专断、自以为是的“格言”。该
  • 生命是纯真的爱,满溢而出,我去接受它,爱它,荣耀它!生命是当下的激情!
  • 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
  • 高档的蕾丝,让气质更加飞扬,这款必备哦~喜欢就别错过哦!高档的蕾丝,让气质更加飞扬,这款必备哦~喜欢就别错过哦!
  • 过渡期内,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开展自查自纠:一是依法将经营范围调整为“剧本娱乐活动”;二是建立内容自审机制,对剧本脚本进行内容自审和评估,不符合要求的自行下架;
  • 于此同时,第一次进景区的时候就把晨晨扔景区了,结果一直在下雨她和大哥就在游客大厅等着我们打包回去吃饭。然后随便去了一家铁锅炖155觉得还不错哎,吃他,我们吃完发
  •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また、着心地抜群で大宮店スタッフの所持率も高いアイテムです!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本日は先週の大宮店人気アイテムTOP5ご
  • -理智终究没能打败冲动,在这样一个本就该充满着少年悸动和暗恋的夏夜,傻兜伸手去抚摸他锁骨上还没能太成型的那朵玫瑰,最终还是在上面落下一个吻。-理智终究没能打败冲
  • #袁一琦[超话]#第一不是只是靠嘴巴在说一点行动都没有的 还没行动的行动起来吧 ! 我们会是彼此的靠山 琦琦的专辑CD这么好看怎么能不爱呢 我一心想要的花火就抽
  • 可惜的是,《巫师之昆特牌:王权陨落》在脱离了《巫师3》原作后并没能成为比肩《炉石》、《万智牌》的爆款,而CDPR官方也承认不会推出其续作。可惜的是,《巫师之昆特
  • 听,风雪喧嚷,看,流星在飞翔;我的心向我呼唤:去动荡的远方。听,风雪喧嚷,看,流星在飞翔;我的心向我呼唤:去动荡的远方。
  • #希希的极光小镇[超话]#那一刻,他们之间曾经不复相见的那些年就像禁地那些如雾的风烟,浮起又落下,有些呛人,但风扫一扫似乎也就飘散了,并没有那么形如天堑。那一刻
  • 官方回应:施工方案还在比选中④昆明出台驾考意见:路考人机共同评判 考场开放免费踩点⑤昆明拟新开14条公交线 详情点这里:前两天去龙泉那个废弃医院了,传说中那个最
  • 面对年长且处在完美发育体态的同品种的“叔叔”“大爷”面前,大白还是平时的那一副“损sai”样……[呲牙][呲牙]比起上次参加的Wcf倒是多了一份从容和稳健[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