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遇到恶人时,心中牢记佛的一句话,瞬间把怒气转为福报

佛教:遇到恶人时,心中牢记佛的一句话,瞬间把怒气转为福报。


佛说人与人的关系有四种,即“讨债、还债、报恩、报怨”,无论是夫妻儿女,亲戚朋友,总是这四种关系。缘的浅深不同,缘结得深的,就变成一家人;缘浅一点的,就是亲戚朋友;如果没有缘,那就是陌生人。今生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但最终,能留在我们生命中的人却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消失在茫茫人海里,不管多少人都是跟你有缘的人。有人说我们这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一个是跟你有关的人,一个是跟你无关的人。一个是你在意的人,一个是你不在意的人。一个是好人,一个是坏人。

说明我们这一生不但会遇到好人,也会遇到坏人也就是恶人。释迦牟尼佛将入涅盘的时候,阿难尊者问佛陀:“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盘以后,凶恶的人如何去调伏呢?”。 释迦牟尼佛回答: “你问我涅盘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读了“默摈”二字,觉得佛陀用这两个字,是有超高的智慧,简直非常了不起。 默是“沉默”,不说也。摈是“排斥”,隔离也。 “沉默的排斥”,是很大很大的学问啊!默,就是沉默,摈,就是摈弃,默摈的意思是他再怎么捣蛋,都不要理睬他。这也是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方法,就是我们的亲戚朋友、邻居,甚至其他跟我们交往的人,如果对我们不好,故意作弄我们,要是跟他吵闹,他更是没完没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理睬他,你沉默,他就胡闹不起来。

佛说:“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佛说假定有一个人,看见怨家,如己父母,这多难啊!视怨家犹如自己的父母亲人,怨亲平等,这才是学佛之人。恩怨分得太明就不行,那么,恩怨分不清楚,好不好呢?那也不行,那是愚痴,要恩怨是非善恶分得清而又能包容。


现在这个社会法制那么有威慑力,恶人一般会辱骂诽谤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以牙还牙吗。这不是学佛应有的态度,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佛教是讲因果的,恶人之所以这么对我们。依据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和今生及来世,起码我们前世也就是上辈子肯定也做过恶人所做的事,今生才遭到恶人的辱骂和诽谤,这样想我们心里就平衡多了。再一个恶人的辱骂和诽谤,成就我们的忍辱。其次恶人也是众生之一,也有佛性,只是他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恶人也有改恶向善的时候,就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

如果我们忍不了,就会怒火中烧,这样嗔恨心就起来了,是要烧尽功德林的,你以往所做的功德都讲成为泡影。就是常说的“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只要片刻之间生起对他人的仇恨和愤怒,那么千千万万个妨碍修行的罪恶就会滋生出来。一嗔一地狱,嗔是地狱之源,人一生气就如同在地狱中行走,炼狱之火焚烧身心,火愈大我们就会愈痛苦。


如果你能做到智慧的忍了,就成就了你的忍辱,而忍辱是菩萨六度之一。佛陀在过去修行中,曾做五百世忍辱仙人,他的忍辱事迹,更是修行人的典范。释迦牟尼佛有一世为忍辱仙人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但没有生嗔恨心。这护法善神,一看歌利王这么恶,把忍辱仙人四肢给断了。于是乎,就大显神威,下雹子打这个歌利王。歌利王也知道厉害了,看到忍辱仙人身体恢复如初,看忍辱仙人有这么大的神通变化,于是乎跪到忍辱仙人面前求忏悔。忍辱仙人就发愿说:“我若不成佛啊,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我若有一天成佛,我就先渡你。你若不开悟,我也不成佛”。因为这样子,所以佛成佛了,就到这个鹿野宛去,先度这个憍陈如。这个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憍陈如就是歌利王。歌利王就成就了释迦牟尼佛前世的忍辱,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后还要感激他,第一个度的就是他。

佛讲到法华经时才说:‘你们别搞错啦!提婆达多是何许人也?他是我最初发心学佛时的老师。他引导我,怕我道心退转,所以生生世世来折磨我,其实他早已成就,你以为他真下地狱啊。


《金刚经》上讲“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恶人诽谤侮辱我们,他是在帮我们消业。对待这些人还要生感恩的心,为什么?他消我的业障。我们在六道里头无始劫来,你说造多少恶业,这业障怎么消除?他们这些人用这个方法对我,我恭恭敬敬的念一句“阿弥陀佛”,完全接受,业障就消除。如果我不接受,好了,这个业障就对立,愈结愈深,生生世世没完没了,那就错了,那学佛叫白学。

因为现在受持《金刚经》,受持一切大乘经典,遭受别人侮辱、毁谤、嫉妒、障碍,这就是消我们的业障,将我们应该堕三恶道的业,在人间重报轻受。堕三恶道是很严重的果报,堕落以后不知道多久才能出头,现在因为修了这么大的功德,因此在人间受点苦报,代替三恶道的恶报,这叫做重报轻受,减轻了。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两人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人若无忍耐宽容之心,嗔怒便很容易生起,并且摧毁由布施与持戒所累积的功德。《入菩萨行》说:“千万劫来藉由布施和供养诸佛等所累积的功德,可因一怒而毁。忍辱包容的人具有无上之根本功德。《入菩萨行》说:“没有比因嗔恨而起的罪业更重的了,没有比忍辱的修行更难为的了。”因此,我们要以各种方法稳固、确保忍辱的修行。人若能忍耐,心中一定快乐。若人为度一切众生而修忍辱,其功德将变为无量无边;若以悲智合修,则忍辱之戒将变得非常清净。忍辱之广大殊胜的修行之果将引领我们开悟证觉,也能身体健康长寿、富于声望。


能忍辱的人,内心无恶意,当然相貌就好,这就是相随心转。忍辱能培植福德,培植福德要具容人之量,能容人就是很大的福报。广钦老和尚说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忍辱的人福德大福报大,所以忍辱是智慧。所以遇到恶人时,心中牢记佛的一句话,佛说:“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瞬间把怒气转为福报。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弥陀佛


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

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认为自己最聪明,常常招来他人的不满和怨恨,于是往往受人诋毁、咒骂,最后被恶意的诽谤所吞没。

2、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讨好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讨好每一个人,等于得罪每一个人。刻意去讨好别人,只会使别人产生厌恶。亲近别人要自然,“投机”心态要改变。有时间讨好,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讨好别人总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实实在在。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4、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有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5、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 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会使自己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

7、极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 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 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天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

9、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心理,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不为一时的挫折否定自己。时时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每每乐观中肯地赞赏自己。若连自己都不爱,还能爱别人吗?喜欢自己吧!

10、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莫被一时之得失冲昏头脑,一味陶醉于暂时的胜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胜利,意味着驻足停顿,陶醉胜利,意味着失去警惕。人生路上要永不松懈,胜利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路标。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莫为一时之得所迷惑,谁笑得最晚,谁笑得最开心。

11、重要的是活得充实

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些不能实现的,今天的心灵怎能安静?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痛苦源于不充实,生活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

12、愉悦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财产,以及待遇、名誉等东西,自己一旦失去这些,便是沉重的打击,常会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那么快乐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为什么要让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把握好自己。

13、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有的虽然得到了,其代价却巨大无比。许多哲人都说,幸福是种感觉,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而递减,与人的心境、心态密切相关。先哲们说:得之愈艰、爱之愈深,拥有幸福,常思艰难。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种感觉,不知足,永不会幸福,知足者常乐!

14、别人的恩泽要牢记

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忘恩负义”,危机时到处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时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为。这种人最被人鄙视。“忘恩负义”让朋友伤心,“忘恩负义”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忘恩负义”只得益于一时,却会永远失信于人。切忌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15、凡事要留有余地

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第一种是能够理解、欣赏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种是曲解、中伤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种人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人。第一种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应当尊为师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二种人对自己造成深深的伤害,需要智慧地远离,而不是烦恼和计较。对于第三种人要以礼相待、和平共处。了解不同的人,区别对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于己于人均是件痛苦的事情。以自己的威严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只是口服而心不服,而且日久必生反抗之心。以自己的固执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仅是默忍或是隐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与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同。人与人是不可能一致的,不要以我为中心。

17、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身处顺境必须格外谨慎,否则容易乐极生悲。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身处逆境必须格外忍耐,否则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18、人生应当欢乐有度

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使欢乐常伴。

19、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20、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人生感悟##心情日记# https://t.cn/RI43yf9

#滨州身边事#【滨州举办溺水事故应急救援演练】8月10日,2022年滨州市溺水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在中海公园举办,11名“落水”群众(其中3名儿童)被成功救出。

此次演练设置情景是湖面风力7级、湖深2.5米 ,3名儿童在玩耍时,其中1人不慎掉入湖中,其余2人因施救不当也先后落水。紧急情况下,演练人员全力施救,通过抛绳包快速救援、无人机快速定位、水上飞翼快速救援、翻船自救、冲锋舟活饵救援、冲锋舟○型救援、声呐定位,潜水员下水搜救,人员上岸急救、冲锋舟“S”形避障、抛投器抢险救援等不同形式成功完成救援任务。

演练由滨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主办,滨城区人民政府承办,来自公安、卫生、消防、蓝天救援队等应急救援力量60余人参加活动。演练旨在检验市、县(区)两级应对溺水突发事故应急响应水平,提升溺水事故水上应急救援能力,锻炼专业救援队伍抢险技能,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为高效应对较大以上溺水事故、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我市将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切实加强对防溺水工作的组织领导,扎实落实好防溺水各项工作措施。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推动防溺水安全宣传进村入户、入脑入心,形成人人关注防溺水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应急救援的合力。确保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妥善高效应对处置。#遭遇他人被霸凌你会出手相助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火星情报局方了网友感叹盼了好久终于开播了 主持人曹可凡“被自杀”传闻其造谣者已被抓
  • 摔不起丨掉了一架后 美国宣布所有F-35战机停飞
  • 赵雅芝回复鹿晗是什么原因?鹿晗做了什么事情引白娘子出山?
  • 卖呆|9岁女孩牵绳遛老虎!网友:老虎看着很不情愿啊
  • 最新进展:美公布清单,中国回应
  • 日本16岁少女明星自杀 家属告公司索赔570万
  • 杨洋王丽坤偶遇:如何运用偶遇挽回爱情
  • 碰瓷保时捷被抬走,疑似惯犯
  • 牛津大学最难考题出炉:你愿意当吸血鬼还是僵尸?
  • 梅西、萨拉赫球迷刷票?金球奖已关闭球迷通道!赔率看好魔笛得奖
  • 【双语】古特雷斯秘书长2018年国际减灾日致辞
  • 李兰迪张新成在一起了?经纪人回应后,网友:般配,安排!
  • 刘亦菲悼念粉丝!当年的小龙女还是这么暖!
  • 雨季来临,尼日利亚多地出现洪涝灾害
  • 韩朝两国将于10月15日举行高级别会谈
  • 距俄罗斯仅200公里,北约大批战机军舰即将开火
  • Facebook泄露门波及3000万用户 比此前预期少40%
  • 芭莎慈善夜明星各个是戏精,几代人的青春全在这!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5日访华
  • 印度一飞机起飞时把机场围墙撞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