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中院:按下“快捷键” 打好 “提前量” 跑出 “加速度” 全面提升审判质效

长期以来,人民法院对审判质效基本上是以结案率、改判率和发回重审率为主要指标来评价审判工作情况,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针对上述情况,根据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心指标“六提升四降低”相关工作要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立足自身实际,对建立审判质效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从2020年的37项指标,2021年的48项指标,到2022年形成的“5+7+N”审判质效体系。此项质效体系的建立,对于抓审判主责主业,固其优势、补其短板、强其弱项,建立审判质效长效机制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必将对海西州两级法院审判管理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建立智慧法院 审判质效体系

  2020年3月,海西州中院新党组班子研究出台了“37项”审判质效指标,开始在海西州两级法院一体化运行,为审判质效体系建设作出可贵的探索。2021年年初,海西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宋忠义在前期已有的指标上,提出新增11项指标,形成了“48项”审判质效指标。2021年年底,海西州两级法院“案件核心指标”全省排名较2020年均有较大进步,其中:海西州中院前进1名、格尔木市人民法院前进5名、德令哈市人民法院前进21名、大柴旦矿区人民法院前进42名、天峻县人民法院前进14名、都兰县人民法院前进2名、西部矿区人民法院前进1名、乌兰县人民法院名次不变。为巩固成绩,2022年3月,结合两年守正创新、结合省高院最新要求,经过2021年年底酝酿,宋忠义认真思考再次提出建立五大类七个方面,具体50项指标的审判质效体系。在评价框架探索方面类型化分解,形成数量指标、质效指标、公开指标、管理指标、智慧法院五大模块评价机制,实现对审判质效系统化管理、模块化评价和精细化激励;以模块类型分解的基础上,在数量方面构建了新收案件数、旧存案件数、新收结案数、旧存结案数4项指标为中心的评价单元;在质效方面构建了审判质量、审判效率、审判效果3个内容的指标,其中审判质量设定了生效案件被改判发回重审率、一审判决案件被改判发回重审率等3项指标为中心的评价单元;审判效率设定了结案率、法定审限内结案率等11项指标为中心的评价单元;审判效果设定了一审服判息诉率、首次执行标的到位率、实际执行率、涉诉、信访案件化解率等12项指标为中心的评价单元;在公开方面构建裁判文书公开率、裁判文书差错率等3项指标为中心的评价单元;在管理方面构建了法官人均审结案件数、全院人员人均审结案件数、法官人均受理案件数、全院人员人均受理案件数、院庭长监管率等10项指标为中心的评价单元;在智慧法院方面构建了网上立案案件占比、网上缴费案件占比等7项指标为中心的评价单元。

  建立审判质效体系的实践意义

  在审判工作形势大幅变化的情况下,有一套客观的、以数字说话的量化指标体系意义重大。通过各项直观的指标数据,海西两级法院的决策者可以迅速掌握审判工作的整体脉络,及时对工作的重点和节奏有针对性的布置和调整。使海西州两级法院审判人员不断调整工作节奏来适应审判新形势的要求,客观上保障了审判工作效率,保证审判工作的平稳运行,对审判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官司法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以质效指标评估开展质效管理,以量化指标反映审判工作运行情况,以数据排名作为评估海西州两级法院质效工作和法官业绩,这种质效管理方便快捷且直观。通过建立严格细化规范指标体系,努力改进海西州两级法院审判作风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审判质量与效率并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建立审判质效体系的五大功效

  构建一个完善的审判质效评价体系,必将成为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反映,客观评估审判质量效率,理性分析审判运行态势、正确作出审判工作决策,让审判工作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具有评价、激励、指引、规范和监督五大功效。

  评价功效。“5+7+N”审判质效体系以量化模型客观、公正地反映案件质量与效率。以审判效率为例,确定平均审理天数、审限缩短三分之一结案占比、结案率等11项指标数据,对海西州两级法院审判工作做全面“健康体检”,海西州中院院党组清晰表明“开春定产、秋后算账”,认真落实“月分析、季通报,半年总结、年底决策”工作要求,定期研判审判质效运行态势,适度排名通报,清晰掌握办案工作强项和弱项、在全省法院上下左右之间所处的位置和差距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为社会公众评价法院的审判工作提供客观、真实、公正的依据。

  激励功效。贯彻省高院抓主责主业工作重点,海西州中院2022年对主责主业仔细安排,慎重考虑,在海西州两级法院开展以主责主业为重的“擂台赛”,目的就是“一把尺子量长短”,目的就是要 “以小胜为大胜”,正向激励和反向评价相结合,全力巩固扩大海西州两级法院工作强项,有的放矢强弱项补短板,提倡向优者学、和强者比、与快者赛。势必对海西州两级法院、法官个人产生了明显激励效应,促进法院、法官个人提高争先创优的意识和质量效率意识。

  指引功效。“5+7+N”审判质效体系对海西州两级法院审判管理工作产生重要的指引作用,通过建立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比制度,把评价结果转化为法官的内在自觉,推动审判质效工作进一步提高。海西州中院强调要求主责主业“前紧后不松”,追求审判质效稳定可预期发挥,如通过结收比指标指引,坚决要求不靠“突击运动”抓结案,2021年海西州两级法院速度是每天收86件结70件,每周收401件结327件,每月收1604件结1309件。2022年更要在科学预测,稳定发挥上下大功夫,通过法定审限内结案率、清积率、延扣审率等各项审判效率指标的指引,增强审限意识,降低案件平均审理期限,有效治理超审限和隐性超审限问题。

  规范功效。“5+7+N”审判质效体系为全州两级法院搭建了审判管理的决策平台,同时与全州法官搭建起自我管理的平台,全体法官将50项具体指标体系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体检表”,针对每项具体指标排名,主动分析原因、寻找差距,树立规范意识,自觉将审判执行工作纳入科学管理轨道,通过分析审判质效指标体系运行态势,为全州两级法院改进办案薄弱环节、加强审判管理,及时调配有限的司法资源,深挖内部潜力提供有效途径。

  监督功效。“5+7+N”审判质效体系以加强海西州两级法院审判管理为目标,作为“一把手工程”,由海西州两级法院的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统筹把握体系的实际落实力度、尺度和进度,并强化三级责任,形成分管院长抓庭长、庭长严管承办人、承办人具体抓的机制,层层分工、层层落实,能有效减少和杜绝审、执活动中的各种违规失范现象,保障案件审判执行的质量、效率效果,建立海西州两级法院内部动态监督机制。

  随着青海省审判管理技术平台的开发与完善,可供采集的指标必然更为丰富多样,建立“5+7+N”质效体系紧贴审判实际并预留了新指标选择上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固定不变的评价组合不能同步于技术支持平台的深化和进步,更难于适应审判管理的实际需要。此审判质效指标体系定位于宏观(法院)和微观(法官个体)层面,通过对宏观和微观评价分析,既实现了对审判质效的全面评估,又将评价导向和结果落实到审判管理工作中,为海西州两级法院开展审判工作提供重要参谋,为司法决策和完善审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7+N”审判质效指标体系内容涵盖数量指标、质效指标、公开指标、管理指标、智慧法院五大类七个方面、下设50项具体指标,根据权重共设置1级指标12项、2级指标12项、3级指标13项、4级指标13项、正向指标40项,负向指标10项的“审判质效指标体系”,以其科学、有价值、有激励、有指引、有规范、有监督的全面评估的思路,对海西两级法院审判质效实现量化呈现、量化管理。“5+7+N”审判质效体系是海西州两级法院审判工作的“晴雨表”“温度计”,是评判审判工作的科学导向。

  今后,海西州中院将迅速调整状态,按下“快捷键”,打好 “提前量”,跑出 “加速度”,紧盯质效短板,狠抓审判管理工作,打造“精品”案件,以奋勇当先、实干担当,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开创全州法院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首批总投资3160亿元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有力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释放重大项目“压舱石”关键作用,日前,我市陆续组织今年首批总投资3160亿元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规模和质量均创近年新高。我市牢牢把握“稳”和“进”、“时”与“势”,高标准、高水平加快项目建设,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拼速度
重大项目集聚落地
“压舱石”作用凸显
  
重大项目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只有坚持不懈抓项目、兴产业、强实体,才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能。
  
据了解,今年我市首批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共360个,总投资31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48.8亿元。其中,科技创新项目22个,总投资3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8亿元;产业链提升项目133个,总投资5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7.3亿元;重大基础设施项目99个,总投资107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37.7亿元;重大民生改善项目106个,总投资12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8亿元。
  
为营造抓项目“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此次集中开工活动在模式上大胆创新,全市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主题,各区自定形式、自选动作、自主开展。连日来,面对同场竞技,各区“亮剑比武”,竞进争先,纷纷使出看家本领,铆足虎年虎劲──

滨海新区今年首批新开工项目116个,总投资1154亿元,项目规模占到全市的36.5%,龙头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津城”“滨城”相映生辉、竞相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津南区将集中开工与现场推动相结合,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全体出动,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全力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双战双胜”。

东丽区以集中开工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四个全员抓”工作机制,实施“企业保姆”和“代办员”制度,让“签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成为项目建设新常态。

……
  
“重大项目投资加力提速,将为全年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处负责同志介绍,首批集中开工项目规模大、支撑强、结构优、质量好,“主要呈现四方面特点:一是重大项目集聚落地,‘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从规模来看,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等10亿元以上项目83个,投资占比达77.1%。二是产业项目质量齐升,主攻方向精准聚焦。从质量来看,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康希诺创新疫苗产业园、爱思达航天科技天津总部基地等补链、强链、延链项目投资占比达27%。三是扩产项目明显增多,产业集群加速形成。随着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中环叠瓦二期、爱旭三期、垠坤未来汇产业基地二期等增资扩产项目加速推进,有力支撑产业集群建设。四是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投资活力显著增强。社会资本在更多领域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在首批集中开工项目中社会资本项目共有321个,投资占比超80%。”

拼干劲
采取四项保障举措
抢出高质量发展先机

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市委、市政府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重点项目现场办公会,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项目的合力加速形成。近日,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印发专项工作方案,我市围绕重点环节采取四方面举措,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抢出高质量发展先机。
  
围绕工作机制,我市将项目工作作为“主官”工程、“一把手”工程,在市级层面建立周例会、旬分析、月通报、季总结、年考核机制,完善投资推动“硬手段”,在区级层面做实做强区级实体项目办,夯实项目服务“硬抓手”。
  
围绕审批服务,开展优化项目审批专项督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扩大“容缺后补”适用范围,靶向破解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支持重点项目按照以函代证和承诺制有关要求办理前期手续,积极推广覆盖审批全流程的专业化、定制式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围绕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用地、用海、用能、环保指标,优先用于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资金保障,搭建线上“金融广场”,完善常态化政、金、项对接平台,分批组织金融机构对接项目需求,为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提供稳定金融保障。
  
围绕协调推动,依托全市重大项目智慧管理平台,对新开工项目建档立卡,逐项摸排规划、土地、征迁、资金等瓶颈制约,一项一策跟踪帮扶。建立分级协调推动机制,对于跨区、跨部门的重点难点问题,由市重点项目办主动上手,限时督办解决。

拼实效
台账管理超前布局
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扩面

据了解,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逐月、逐季梳理新开工项目清单,提前筹备第二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强化目标分解,健全包联机制,建立预警台账,夯实项目储备,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扩面。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建设。”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处负责同志表示,将抓好责任分解,把项目开工、建设、投产等目标按月细化分解到各区、各部门,压实各区属地责任、市级部门行业管理责任,确保责任主体、工作清单和时限进度“三到位”。抓好包联推动,督促各区各部门建立重点项目包联制度,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直接抓、对口部门专班抓,确保项目到人到岗、包联到边到底。抓好精细管理,依托全市重大项目智慧管理平台,对集中开工项目实施台账式、清单化管理,紧盯计划开、竣工时间等关键节点,以及投资完成等关键指标,分类制定预警清单,对未达预期的主动对接予以帮扶指导。抓好项目谋划,实施项目谋划“揭榜挂帅”,聚焦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立市战略等,市区联动开展项目谋划,重点在市场化项目上下苦功夫,加快推动项目谋划由政府投资为主向社会资本为主转变。

(来源于“天津日报”)

【建功新时代 跑出“加速度” 拼出“精气神” 今年首批总投资3160亿元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首批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共360个,项目规模大、支撑强、结构优、质量好

  ■ 从规模来看,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等10亿元以上项目83个,投资占比达77.1%

  ■ 从质量来看,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康希诺创新疫苗产业园、爱思达航天科技

  天津总部基地等补链、强链、延链项目投资占比达27%

  ■ 从结构来看,社会资本项目321个,投资占比超80%

  ■ 对重大项目实施台账式、清单化管理,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扩面

  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有力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释放重大项目“压舱石”关键作用,日前,我市陆续组织今年首批总投资3160亿元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规模和质量均创近年新高。我市牢牢把握“稳”和“进”、“时”与“势”,高标准、高水平加快项目建设,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拼速度

  重大项目集聚落地

  “压舱石”作用凸显

  重大项目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只有坚持不懈抓项目、兴产业、强实体,才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能。

  据了解,今年我市首批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共360个,总投资31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48.8亿元。其中,科技创新项目22个,总投资3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8亿元;产业链提升项目133个,总投资5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7.3亿元;重大基础设施项目99个,总投资107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37.7亿元;重大民生改善项目106个,总投资12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8亿元。

  为营造抓项目“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此次集中开工活动在模式上大胆创新,全市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主题,各区自定形式、自选动作、自主开展。连日来,面对同场竞技,各区“亮剑比武”,竞进争先,纷纷使出看家本领,铆足虎年虎劲──

  滨海新区今年首批新开工项目116个,总投资1154亿元,项目规模占到全市的36.5%,龙头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津城”“滨城”相映生辉、竞相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津南区将集中开工与现场推动相结合,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全体出动,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全力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双战双胜”。

  东丽区以集中开工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四个全员抓”工作机制,实施“企业保姆”和“代办员”制度,让“签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成为项目建设新常态。

  ……

  “重大项目投资加力提速,将为全年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处负责同志介绍,首批集中开工项目规模大、支撑强、结构优、质量好,“主要呈现四方面特点:一是重大项目集聚落地,‘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从规模来看,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等10亿元以上项目83个,投资占比达77.1%。二是产业项目质量齐升,主攻方向精准聚焦。从质量来看,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康希诺创新疫苗产业园、爱思达航天科技天津总部基地等补链、强链、延链项目投资占比达27%。三是扩产项目明显增多,产业集群加速形成。随着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中环叠瓦二期、爱旭三期、垠坤未来汇产业基地二期等增资扩产项目加速推进,有力支撑产业集群建设。四是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投资活力显著增强。社会资本在更多领域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在首批集中开工项目中社会资本项目共有321个,投资占比超80%。”

  拼干劲

  采取四项保障举措

  抢出高质量发展先机

  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市委、市政府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重点项目现场办公会,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项目的合力加速形成。近日,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印发专项工作方案,我市围绕重点环节采取四方面举措,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抢出高质量发展先机。

  围绕工作机制,我市将项目工作作为“主官”工程、“一把手”工程,在市级层面建立周例会、旬分析、月通报、季总结、年考核机制,完善投资推动“硬手段”,在区级层面做实做强区级实体项目办,夯实项目服务“硬抓手”。

  围绕审批服务,开展优化项目审批专项督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扩大“容缺后补”适用范围,靶向破解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支持重点项目按照以函代证和承诺制有关要求办理前期手续,积极推广覆盖审批全流程的专业化、定制式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围绕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用地、用海、用能、环保指标,优先用于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资金保障,搭建线上“金融广场”,完善常态化政、金、项对接平台,分批组织金融机构对接项目需求,为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提供稳定金融保障。

  围绕协调推动,依托全市重大项目智慧管理平台,对新开工项目建档立卡,逐项摸排规划、土地、征迁、资金等瓶颈制约,一项一策跟踪帮扶。建立分级协调推动机制,对于跨区、跨部门的重点难点问题,由市重点项目办主动上手,限时督办解决。

  拼实效

  台账管理超前布局

  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扩面

  据了解,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逐月、逐季梳理新开工项目清单,提前筹备第二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强化目标分解,健全包联机制,建立预警台账,夯实项目储备,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扩面。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建设。”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处负责同志表示,将抓好责任分解,把项目开工、建设、投产等目标按月细化分解到各区、各部门,压实各区属地责任、市级部门行业管理责任,确保责任主体、工作清单和时限进度“三到位”。抓好包联推动,督促各区各部门建立重点项目包联制度,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直接抓、对口部门专班抓,确保项目到人到岗、包联到边到底。抓好精细管理,依托全市重大项目智慧管理平台,对集中开工项目实施台账式、清单化管理,紧盯计划开、竣工时间等关键节点,以及投资完成等关键指标,分类制定预警清单,对未达预期的主动对接予以帮扶指导。抓好项目谋划,实施项目谋划“揭榜挂帅”,聚焦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立市战略等,市区联动开展项目谋划,重点在市场化项目上下苦功夫,加快推动项目谋划由政府投资为主向社会资本为主转变。
https://t.cn/A66CXtkU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首先请原谅我没有在第一时间给你送出祝福,哥,我知道错了!!
  • 服务过几百人第三国赴美首播我们的专业经验欢迎关注并转发推送给亲朋好友吧!❤️购买方法:打开 大众\美团——点“美食”——限时秒杀——点“附近”改成黄埔区“文冲”
  • 三、拇指和无名指有簸箕的女人拇指和无名指有簸箕的女人为人处事比较呆板、固执、坚强、自尊心强、不喜向人低头,能克己不能屈己,由于性格太急躁,所以在各方面都容易碰壁
  • 22.ᵀʰᵉʳᵉ ᵃʳᵉ ˢᵗᵃʳˢ ⁱⁿ ᵗʰᵉ ᵐᵒᵒⁿ / ᴵ ʲᵘˢᵗ ʷᵃⁿᵗ ʸᵒᵘ. 月有众星/我只要你。19.ᴰᵉˢⁱʳᵉ ⁱˢ ˢᵘᵖᵖᵒˢᵉ
  • 如果喜欢安静的人不喜欢商业的古镇的人可来这里。十年了,斗转星移,这里的很多设施更新了,也有了网红民宿和咖啡馆。
  • 前因严嵩父子及其党羽,天下为私而贪墨而害民,今尔徐阶等大臣举止无错踟躇而误国,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百官诟朕,朕其病也,民有饿殍,朕其忧也。
  • 一直以来,平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创新民族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推陈出新、完善机制
  • 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有段话说得特别好:“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
  • 使用极速修的专业施工设备,配合我们的专利产品,按照我们定好的施工流程,不仅客户家干干净净,您自身也干干净净,客户满意度有了,您的生意还愁不好?我摊牌了,我就是要
  • 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预计该矿的使用寿命至少到2043年。如果连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都区分不清,也最好不要去碰杠杠,杠杠对盈利有放大作用,对亏损同样也有放大作用。
  • 本弹内容有18张,自取方法直接搜索关注丨公众号:珍藏的动漫头像回复:888太有意思头像了记得带上摩斯密码:888不清楚怎么取图的,看我置顶帖图3就是入口。最近这
  • 超市老板觉得我特好,但是自认为家庭一般,不然就让她儿子来追我了。我:她是不是忘了我还有俩正处搬空小超市年纪的弟弟,我要是嫁给她儿子了她这超市还开不开了哈哈哈哈我
  • [晕]个人认为这些都是现代影视娱乐文化的糟粕,这是我们应该批判的问题![晕]个人认为这些都是现代影视娱乐文化的糟粕,这是我们应该批判的问题。
  • #刘宇宁wmf品牌代言人# [羞嗒嗒]#摩登兄弟[超话]# 你是我疲惫生活的希望与糖 ​​​你是我生活中谁也打不倒的热爱 ​​​你是我一眼望不尽的满心欢喜 ​​
  • 后来我们到玉树歇了一天来适应高原,哪怕心脏飙到160,我都天真地没意识到那是高反,你在酒店一边直播一边把你买的氧气瓶让给我。!
  • 只要你会想然后不多看就可以发现你被迷住啦为啥呢因为不比较不期望总是常常遇见惊喜希望我有的一切都会是这个逻辑最好最好是我看过大千世界依然只看见“你”这样的喜欢应该
  • 简单记录 姐姐滴妈妈生日终于买到了泸溪河麻薯 最爱咖喱寝室阳台看晚霞学校电车横穿南北小吃街躲在云层后面的月亮 大学的生活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没有知乎上所谓的奇
  • ”刘怡青表示,未来乐薰儿集团将继续坚持“客户至上、业绩至上、效益至上”的经营理念,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和专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群众体育先进个人”杨丽清:
  • 今天和同事们的海底捞吃的很撑五个一起入职的到现在才约上饭[二哈]和小姐妹的一起美甲我很满意哈哈哈我说人生中的第一次美甲和你一块做的她说 重点不应该是 人生中第一
  • 我的回答:文学欣赏、写诗与散文、书法、打篮球(已经多年没碰过球,哎)是啊,随意岁月流逝,首先要解决现实问题,那些精神上的追求和目标,怕是很容易趋于遗忘了。苏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