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到诸佛菩萨真如的妙用,所谓的法身、智身,第一种人是「依」止「分别事识」,这个「分别事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依止我们的名言妄想所产生遍计所执的一个心识,叫分别心识,有各式各样的取着叫「分别事识」。「分别事识」包括谁呢?包括「凡夫」、包括「二乘」,凡夫是依止有相的取着,二乘依止无相的取着,「见」到的都是「应」化「身」。就是我们是依止现在的内心状态,假设我们生长在佛陀的世界,我们看到的佛陀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丈六老比丘相,这叫应化身。我们因为「不知」道我们所见到佛的身相,是我们自己第六意「识」的取相分别,所以我们「见从外来,取色分齐」,我们看到佛是由心外而来的,所以产生一种「取色分齐」,有一种自他的分别,佛跟我是有差别的,我们就「不能」够完全的「尽知」诸佛如来法身、智身的种种妙用。

  这个意思就是说,同样一个佛身,我们心中取着的心强,我们看到的佛陀会有衰老、会有病痛、会有死亡,其实这个是我们心中有所取着,所以我们看到佛陀会有老病死,这叫应化身。

  辰二、明报身

  这个是无量功德庄严的「报身」。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

  前面是依止分别事识,是凡夫跟二乘人有所得的心所建立的;这个地方「依」止的是「业识」,「业识」是第八识,第八识当然是依他起性,没有第六意识的遍计执。这个「菩萨」是「初发意」菩萨,这个地方的初发意菩萨是初住,发心住以上的,包括三贤位,也包括十地,「初发意」是讲发心住,「乃至菩萨究竟地」,所「见者」的是佛的功德「报身」。这一段是总标,第二段把报身的内涵说出来。

  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先说明报身正报的庄严。「身有无量色」,有各式各样美妙的颜色;每一个颜「色有无量」的「相」,不只是我们前面说的三十二相,他有无量的相;每一个「相有无量好」,不是只有八十种好: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正报庄严。他的依报,「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他所住的国土,我们看到佛陀住的茅蓬也是由泥土所做;但初发意以上的菩萨,看到佛陀是住在实报庄严土,七宝庄严的实报庄严土。这是讲到依正庄严;以下讲到这个庄严是没有时间、空间的障碍。先讲空间:「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我们看到诸佛菩萨报身的依正庄严是没有穷尽的,因为他没有自他的分离。在时间上:「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他没有老病死的问题,他是无量寿。所以我们在拜佛的时候,我们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有时候我们是拜佛陀那一期的个体生命,佛陀的出生、出家、成道乃至于说法度众生。当然应化身还是很重要,因为没有应化身说法,我们就不能听闻到佛法。但是有时候我们拜佛说「南无常住十方三宝」,就是没有老病死的那个佛,这个是报身佛,因为他这种佛是「常能住持,不毁不失」。第三段作一个总结:

  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

  这种「功德」报身,它的成就有二种力量:第一种是外缘的力量,就是种种「波罗蜜」利他的因缘所成就的福德资粮;第二个是本觉内熏,我们依止我们内心的三空自调、正念真如、念念的随顺真如,一种本觉的内熏所成就的、悲智所「成就」的。这种报身有「无量」无边的安「乐」解脱之「相」,「故说为报身」。在《维摩诘经》上说:我们见到佛陀,如果你是见到应化身,你不一定会得到利益。你看外道他见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有时候也当面的诃责佛陀,造了罪业,所以应化身是我们凡夫有所得的心显现出来的。但是你要见到报身,你一定会得到利益,一定会灭恶生善,绝不空过。在《净土圣贤录》上说:慧远大师曾经念佛的时候见到佛的报身,那是遍虚空界,无量光明、无量相好。当然你能够见报身,那绝对是会灭恶生善的。就是说佛陀的功德法身、智身就像镜子一样,你用什么心态,你是一个各式各样的相貌在镜子上,你就见到自己的反射,见到自己相应的法身、智身,是这样子的。

  寅二、约机所见以判粗细

  前面是讲到二身,这个地方是讲到「粗细」,它不用二身来判断,以粗跟细。这当中有四段,先看第一段。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

  这个是最粗的,「凡夫所见」到的「粗」略的法身、智身,他是「随」顺「于」我们「六道」遍计执的心,「各见不同。种种异类」。就是说假设我们今天是一个三恶道的众生,比如说你现在是一只狗,或者是一条蛇,你看到的佛陀是一个黑象的脚,一个长长的黑色的柱子,没有光明相、没有庄严相。但你要是天人,你看到的佛身就像一个天神相,光明美妙。比如佛陀讲《阿弥陀经》的时候,有诸天、有人、有饿鬼道、阿修罗,每一个人所见各式各样不同,当然时间相也各式各样不同。总之,凡夫所见的这个「粗色」,简单的说就是「非受乐相」,它不是一个清净解脱之相,就是你看到了佛身,你看到的佛陀也生病了、也老了,他的色身也衰老了,身体出现了皱纹了,最后死掉了。这都是「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这是我们看到最粗略的颜色。再看第二个: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

  这个地方讲到三贤位的菩萨,「初发意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种位次的菩萨,他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深信真如法故」。就是说他内心在断恶修善的过程当中,他能够生起观照,说是「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他能够离诸有相、无相的对待,能够「深信真如」,这个「信」就是随顺忍可,他内心当中虽然没有真实的契入真如,但是他不断的往这个方向去随顺去忍可,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是「少分而见」,相似少分而见,所以他有真如的气氛。他见到的佛身,是「无来无去,离于分齐」,他看到的这个佛身,没有这个时间、空间的这种障碍,而且没有自他的「分齐」,知道这是一心真如所显现,而「不离」开「真如」。但是他的内心当中,还有微细的自他「分别」,没有完全契「入法身」的阶「位」。他虽然随顺真如,但是他有所得的心还存在。他所见到的佛身,比前面凡夫所见的更加殊胜。看第三:

  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

  这个讲十地菩萨。十地菩萨从初心,初心就是欢喜地初地的菩萨,他「见」到佛的法身、智身是依正庄严、是不可思议的「微妙」。他的作「用」,佛陀对这个菩萨产生灭恶生善的功能,是地地「转胜」,说是「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佛陀教化十地菩萨,是先从他受用的报身,这样的报身对那个菩萨的加持就不可思议了,「地地转胜」,这个是讲到十地菩萨他在受用佛身时候的情况。我们最后会想:那佛跟佛接触的时候,会是怎么回事呢?看第四:

  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如果说一个人已经完全「离」开有所得的妄动「业识」,「则无见相」,因为「诸佛」如来「法身」,没有「彼此」对立的「相」貌可得。这个「则无见相」的意思就是说,假设有一天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见面,他们二个是怎么回事?在《成唯识论》上说:佛跟佛之间的相见,他这一念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只有见分没有相分,因为这个相分是有差别的。我今天看到这个瓶子的相分,跟昨天看到的相分会有所差别。所以他这种是能见、所见「唯是一心」,没有对立相,只有见分、没有相分。当然这样的意境也不可思议,就是有见分,但是没有相分。

  这个是讲到有四种的众生:凡夫、三贤、十地跟佛,

  在受用法身、智身的时候一个粗细的差别。看最后一段:

  子三、结示真如妙用

  这些种种的差别,其实都是诸佛如来从真如所显现的妙用。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

  这个「法身」是「离于色相」,那为什么「能」够「现色相」呢?看回答: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这个地方把前面佛陀所现的应身报身、粗色细色,会归到其实都没有离开真如,我们看它的回答。这个「法身是色体故」,是色的依止处,所以「能」够显「现色」。其实从因缘所生法,「色心」是不能分开的。就说十法界的众生一定有一个心,一个明了的心,这个心一定有个依止处,就是色法,这个物质的色法。当我们「色性即智故」,就是把色法会归到一心的时候,说万法唯是一心,把万法的差别会归到一心的时候,这个「色体」当然是不可得,所以这个「智身」是把色法会归到心法的时候,我们称为智身。当然这个智身是一个明了的心性,就无有少法可得;但是当我们「智性即色故」,当我们讲一心万法,把一心延伸万法的时候,「说名法身,遍一切处」,以一切法为色:看你是用什么角度。总之,这个色心是不分离的,只是在讲的时候有所偏重。我们所见到诸佛的「色」是没有差别「分齐」,「随」众生的心,显现十法界「菩萨」各式各样的「报身庄严」,但是他都没有自他的分别,而「不相妨」碍,这不是我们凡夫的「心」所「能」了「知」的。而这些身相都是一心「真如」,从「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乃至「常乐我净义故」显现的种种妙用,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等于是把佛身相的问题作一个解释。

  当然你要不修念佛法门,可能对佛身就没有什么样的障碍,但是有些人对佛身有障碍。有些人说:我念阿弥陀佛,这个发音要怎么样才正确?美国人他念阿弥陀佛的发音跟我们台湾人的发音不一样,哪一个人才是真正的阿弥陀佛?就是说既然净土法门讲到感应道交,感应道交是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要感应,我们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哪一个代表阿弥陀佛呢?这个地方有些人会产生障碍,那么这个地方就给你答案了。其实是没有障碍,障碍是我自己的分别。敦珠仁波切说:你在修本尊相应的时候,你观想本尊的相貌,你喜欢他是男相也好、女相也好;你说我希望我的本尊是一道光明也可以;你说我连相都不要,我就听他的声「南无阿弥陀佛」也可以。就是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众生一切心想中」,诸佛菩萨的真如妙用,他的「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常乐我净义故」,他本身没有时空障碍;但是你要深信你心中所现的影像,不管是一个声音、是一道光明,是一个男众、女众,你要深信他就是总持本尊的功德,你要深信这件事情,你就能够感应道交。你要是起一念疑惑,这样子本尊的功德就消失了,你就活在自己的妄想当中,就这个意思。就是说诸佛如来的真如妙用,他的「大智慧光明义故」能够离一切时空的障碍,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但是你在忆念他的时候,你要相信「深信诸佛皆充满」:你这样子就能够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不管你看到的是粗色、细色。其实这个地方讲「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都是成就诸佛的功德,重点是你要能够深信。前面的用是讲到修因,这个地方是讲到果地的功德。好,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刚刚看到了boc发的玉姐和桶哥做客朱拉隆功大学,和性别研究的教授讨论LGBTQIA+相关知识的视频,就想和大家笼统聊一下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聊一下更深层次的东西。

我们可以跳出娱乐圈,跳出粉圈,抛开那些所谓的唯粉黑粉和商业利益,透过这件事来看其背后透露出来的社会现象。

而我看到的本质只有一个词——偏见。

对性别和性取向的偏见,对这个世界多元化可能性的偏见。

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mileapo剧里剧外的互动这么多,氛围这么亲密,很多人仍然把他们称作“营业”,“直男麦麸”。哪怕是cp粉,我相信也是只有一部分人坚信他们会成真,还有一部分人抱着半信半疑,或者嗑着玩玩就算了不要太认真这种想法。

而另一个女生,只是有一些蛛丝马迹与p迈看似重合,甚至所有的风言风语都没有石锤,所有摆出来的实证都超不出“普通朋友”的范围,却能让一大批人相信这是他的女朋友,甚至拿着这些谣言来攻击他。

因为“他们是异性,而他们是同性”。

我经常看到一些“人间清醒”的发言。cp超外是个人的自由,我管不到,但是cp超内太过人间清醒,有时并不是合理的存在。我能理解这是一种理智,一种自我保护,想要客观看待事情,想要提前打预防针防止自己从中受伤。

但我还是要说的是:这无时无刻不透露着“偏见”二字。

对比我们看到的mileapo的一切,那个女生的所谓“锤”甚至连百分之一都比不上。但在很多人心里,她的性别一亮出来,她就已经赢了。

为什么?因为她是女性,而apo是男性,mile也是男性。

因为很多人打心底里就认为同性之间是很难存在爱的,爱情通常诞生于异性。而这些持续不断的捕风捉影,只是试图论证这份根深蒂固的信念的正确性。

很多人会说:p迈是直男啊,他喜欢美女,交过女朋友,所以他不可能真的和apo在一起。

那么我想问的是:你可曾亲耳听过mile或者apo承认他们这辈子只会做喜欢女性的直男,绝不会对同性或者其他性别的人动心?

是否有些人一开始就对他们做出了自己的认知中的判断,并把这份判断奉为真理,所以看待一切都从特定的视角出发,早就偏离了真正的客观?

没有人能给别人下定义。人是复杂的,感情也是复杂的,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谁都不该被固定不变的狭小框架所禁锢。

性别和性取向是固定的吗?我个人认为不。古早的二元理论早就被现在的多元理论所取代,单纯的男女之爱变成了更广泛的“LGBTQIA+”。

由于多元观念在现代社会中还不够普及,不够被理解,许多人一生下来仍然接受着二元性别的理论教育。但是等他们慢慢长大,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了解到更多知识以后,他们会重新思考自己的性别,自己的性取向,自己被这个世界所下的“存在”的定义。

所以在我看来,性别和性取向的自我定位,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不断流动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最重要的是,“爱”本身这个词是没有性别的。有时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与ta的性别无关,而只是单纯地爱这个人。而性别恰好是组成了ta的一部分,所以连这一部分恰好爱着罢了。

爱并非二元,爱不该被定义。带着所谓“鉴嫂”的名义去鉴到的,只不过是基于单纯的性别出发的,那些人心底深处的“偏见与歧视”。

换个角度去想想,如果mileapo其中一方是女性,你还能拿着今天所看到的一切告诉自己“他们只是营业不会成真”,而另一个女生就能如此轻易地被锤成所谓的“嫂子”了吗?

如果你不能,那说明你虽然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刻意这样去想,但是在你所受到的教育中,在你的成长环境中,你不知不觉已经带上了或轻或重的有色眼镜。

这不是任何人的错,这也不是社会的错,这只是一个不足,一个很多人都会存在,并且大家在努力改正,争取早日弥补的不足。

尽管在当今社会,做一名非传统性别/性取向的人是非常艰难的,但我们不能因为艰难所以歧视,所以排挤,所以否认,所以从心底里带着不相信或拒绝的眼光去审视一切。

并且我想强调的是:LGBTQIA+或许是少数群体,但绝不是特殊群体。他们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不能因为性定位就对他们有特殊想法,认为LGBTQIA+在社会上一定难生存,在生活中一定会受挫。

正是因为很多人在说“不要成为少数群体,你会活得很辛苦”,而不是“勇敢做自己,我们都支持你”,才进一步加深了当今少数群体现状的困境。(就比如有人对女生说,你不要穿那些衣服,不要晚上出门,否则你就会受伤害。而不是说,你勇敢去做,社会可以为你提供各种各样有效的保护。)

这不是安慰,不是关心。这本身就是一种把自己刨除在外冷眼旁观的审视,一种无知而又狭隘的歧视。

mileapo的访谈之中也曾多次提到过,KPTS制作的初衷就是想展现给大家这个世界的多元化。想告诉所有人,无论你是什么性别,什么取向,什么性格,你都可以做自己。因为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差异存在美,不同也可以和谐相处。

而他们本身也在用实际行动支持着多元的一切。这也是我欣赏他们的一部分。如果有人拒绝把世界向着更多元的方向发展,那只能说,这些人一开始就背离了这部剧的初心,也背离了他们二人的初心。

我本人嗑cp不是认准bl死嗑的。对我来说,bl,gl,bg,gb,甚至别的其他性别什么的,我都喜欢过,但这并不是我喜欢某一对的主要原因。

我从来不会特意强调我自己嗑的是什么性别组合的cp,甚至是什么物种组合(抱歉暴露了些什么lol)。我更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氛围感,那些亲密互动,那些感觉与爱。对我来说,如果这两个人足够优秀,而他们之间的相处又令我心动,我就会喜欢他们。

爱一个人,是爱ta本来的模样,而不是自己先画好一个框,然后把对方放进去,框定住,然后强行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理想的模样去发展。当对方做不到时,自顾自地感受到背叛,去痛恨对方,伤害对方。

爱应该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它无关所有,只是爱存在本身。它广泛而包容,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我并不是说mileapo一定会真的在一起,但我从不去否认这种可能性。因为有时否认本身就是一种偏见。而我所做的一切判断,都是基于我所见闻的已经发生的一切,只基于他们两个人,而不基于其他任何因素。

打预防针告诫自己不要陷得太深,或者客观理智地看待剧和演员本人,是好事,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但是也有另一种选择,就是全身心地信任他们,坚定不移。但这条路也有它的坎坷之处:你所选择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决定,无论将来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怪罪到别人身上。

两种选择都是好事。要么信任,就彻底信任,不被风言风语所惊扰;要么不信,从一开始就抽离。

但最怕的就是半信半疑,快乐也是缥缈的,痛苦也是虚无的,只有怀疑如鬼魅般环绕不去,既伤害了自己,又伤害了他人。

所以不要再去理会外界的纷扰,做我们自己,喜欢我们所喜欢的,信任我们所信任的。请记住人是透过自己的心在看世界的,你所看到的,永远是你想看到的那一面❤️

上香必备知识

上香供养仪
     
供养是布施的别称。

布施是直接与物赠人,
而供养,
则谓以至诚恭敬之心,
奉物与有恩有德之人。

佛法中,
布施是行菩萨法之首,
故供养亦是佛法中常行之法。
  
佛弟子对三宝所行之供养,
以十种物为代表 :

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

其中又以香最具代表性。

香能普熏十方。

而中国人对向之所以特别偏爱,
是因鬼道众生仅能食香。

故中国人祭祖,
拜祭鬼神,
皆用香;

而花,
果等物,
鬼神亦仅摄其香而食,

故香实为鬼神所食之主体,
亦成诸供物中之主要者。

佛事中以种种香方便易行,
故法会,
祭祖,
常以香供养之。

     
香的种类有立香,
环香,
卧香,
末香,
香枝等,
可择用之。

上香枝时,
以双手食,
拇指各捻两端,

余三指直竖,
举至眉心,
而后以单手插入炉中即可。

若大众集会,
于唱香赞时上香捧,
可随法师后供上。

若自己独上香,
或于家中,
则上香后,
三礼拜即可。

若入寺中,
可于诸佛殿之香炉各上一炷,
或三炷立香;

上香先后以释迦
( 大雄宝殿 ),

药师,
弥陀,
弥勒,
观音,
地藏,
韦陀等次第,

即先佛,
次菩萨,
罗汉,
后护法祖师。

然而如果地形,
殿堂参次,
亦可由前后依次上香。

     
居家中,
可每日清晨于佛前及祖先灵位前上三炷香,

晚间亦以三炷香,
三礼拜,
一杯清水即可。

上香时,
虽香为少物,

但应以至诚之供养心行之,
则为报尊贵三宝及亡亲之恩已。
  
佛前燃香时所唱之偈。

称烧香回向文。

常用者为华严经 :

“ 戒香定香解脱香,
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
见闻普薰证寂灭。”

     
香表戒定慧真香,
燃香是净化空气,

表以戒定慧真香,
来净化自己的身心和环境。

    
“ 香 ”
是佛教的供养仪物之一,

它具有流布芬芳、
消除秽气,

驱逐蚊蚋、
正念清神、
表伸诚敬等作用。——

僧史略云 :
“ 香也者,
解秽流芬,
令人乐闻也。

香为信心之使也 ”。

  
“ 香 ” 有
“ 末香 ”、
“ 线香 ”、
“ 瓣香 ” 等多种。

  
“ 末香 ”
就是香木的粉末。

香末可以点燃熏嗅,
也可以加入油料,

涂抹人身袒露之处,
以防虫咬。

所以也叫做
“ 涂香 ”。

  
“ 线香 ”
是条状的香枝,

它也叫做
“ 仙香、
长寿香 ”。

据禅林象器笺
“ 器物门 ” 说 :

“ 或言仙香;

杂抹众香,
加糊粘造之。

其炷烟长久,
故称仙香;

又云长寿香。

其制纤长如线,
故称线香 ”。

  
“ 瓣香 ”
就是香檀木的碎块,

因为把檀木劈成了片片段段的小瓣,
所以叫做
“ 瓣香 ”。

又因为上等檀木乃是香中之极品,

所以
“ 瓣香 ” 也叫做
“ 大香 ”。——

不过古今以来,
一些长老尊宿们,
在拈香发语时,

不论持用那一种香,
多半都要说
“ 此一瓣香 …… ”。

  
另有所谓
“ 中香 ”、
“ 信香 ” 两个名词,

那并不是另有其物。

据禅林象器笺略说 :
“ 中香者 :

谓大香一片,
中香二片也。

信香者 :

开法出世,
斋香寄师,
通嗣法之信,
此言信香 ”。

又祖庭事苑云 :
“ 托香而表信也 ”。

还有一种叫做
“ 盘香 ” 的香,

它是用特长的
“ 线香 ”,

在干硬以前,
弯成重叠的环状,
以便持久点燃的
“ 香环 ”。

  
更有用较长的
“ 线香 ”,

在它干硬之前,

弯成 “ 福、禄、寿 ” 等字形的
“ 福寿香 ”。

那是在喜事庆典的场合中使用的。

  
在密教的法事里,
由于 “ 三部、五部 ” 的分别,
所使用的 “ 香 ” 也不一样。

按其仪轨来说 :
“ 佛部 ” 用
“ 沉香 ”、

“ 金刚部 ” 用
“ 丁子香 ”、

“ 莲华部 ” 用
“ 白檀香 ”、

“ 宝部 ” 用
“ 龙脑香 ”、

“ 羯磨部 ”用
“ 薰陆香 ”。
  

再者 :
由于 “ 香 ” 的动用行使不同,
后而有其不同的名谓。

例如佛前焚香,
叫做
“ 烧香、拈香 ”。

举行法事,
颁赋众僧,

叫做
“ 行香 ”。

吊挂屋室,
薰除秽臭,

叫做
“ 悬香 ”。

朋侣雅会,
比试香质优劣,

叫做
“ 斗香 ”。

  
世界上最宝贵最奇妙的
“ 香 ”,

是佛住世时印度的
“ 牛首栴檀香 ”。

首楞严经卷三曾说 :
“ 此香若复燃于一铢
( 二十四铢重为一两 ),

室罗筏城四十里内,
同时闻气 ”。

因为世间除了佛的福德之外,
再没有人堪当受用那种妙香,

所以在佛减度之后,
那种檀木也就不复出现了。——

这真是一件
“ 不可思议 ” 的事。

  
烧香供佛,

当然是一种诚敬的礼仪、
福德的庄严。

不过我们还要能够藉物微心,
体认自性的功德。——

观心论说 :

“ 烧香者,
亦非世间有相之香,
乃是无为正法之香;

薰诸臭秽,
断无明恶业,
悉令消减。
  
其正法香有五种 :
一者戒香,
所谓能断诸恶、
能修诸善。

二者定香,
所谓深信大乘,
心无退转。

三者慧香,
所谓常于身心,
内外观察。

四者解脱香,
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

五者解脱知见香,
所谓觉察常明、
通达无碍。

如是五香,
最为上香,
世间无比。

佛在世日,
令诸弟子,
以智慧火,

烧如是无价宝香,
供养十方一切诸佛。

今时众生,
愚痴钝根,
不解如来真实之义;

唯将外火,
烧世间沉檀熏陆质碍之香,
希望福报,

云何可得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它讲述了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在《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的感召下,一批有理想、懂技术的海外学子踏浪而
  •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身校服,我怎么会错过那带簪花的磊磊,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身校服,我怎么会错过九南的定场诗,如果不是因为这一身校服,我怎么会错过孙九香和秦霄贤,如
  • 乡村特色秀 致敬她力量石棉黄果柑的种植者,大多是女性农户,她们既要照顾家人,又要管理黄果柑,展现了产业发展路上的 “她力量”。在本次活动中,特别策划了一场特殊的
  • 总之,只要泡菜够酸,只要里面有乳酸菌一统天下,亚硝酸盐的问题我们是无需担心的。若杂菌的作用产生了亚硝胺类物质,虽然属于致癌,也不是吃几口就会发生作用,也得很
  • 【投稿】开始怀疑自己不适合找cp了,分不清玩伴与网恋的界限,也把握不好所谓的距离感(特指从亲友做起)。我真的好喜欢好喜欢我的男盆友每天都想见到他他真的像头牛一样
  • 前者我没钱后者我没时间,玩游戏本来就是要寻开心,但现在大多数热门游戏,基本逃不过氪金和熟练度~另外还有大型游戏,那种电脑太差跑不起来[允悲]所以人生很多纠结的事
  • 私信里有姑娘跟我说,纯粹是因为好奇和信任她第一次入手这种小玩具,感觉“就像第一次看到哈利波特和漫威,打开新世界大门。#泽书而读# 【设计心理学】印象具有可怕的力
  • 论亲情,典故中的四母之爱,二十四孝都能准确表达,为了至亲做出牺牲又如何。心平气和,换一种视角看待生活,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
  • ” “知道要什么,知道做什么,想笑的时候笑,想哭的时候哭,知道我的出生符合天地的道理,我的死去也符合天地的道理,知道我被众生塑造,知道我自己找到自己的这一生,同
  • 5、男生的发际线以方方、高高、宽宽的为佳,这几种发际线的男生做事务实,头脑清晰,事业上也更容易成功【色狼在澳洲酒吧接连作案,将冰块塞入女子裙子,强摸对方!1、发
  • 【#五洲乐海儿童音乐舞台剧训练营# 】我们还希望:创新形式 · 加强互动[小黄人惊讶]我们给孩子们邀请的老师,明星和专家他(她)们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孩子们在直播间
  • P4P5是黄黄早期微博的官方认证了吧[鲜花][鲜花][鲜花]然后逛超话收集了一下阿黄字飘的例子,要是有人说你就摔这个帖子好了,当然图片是我擅自拿的,不喜私我就删
  • 【宇坤】将“宇坤”作为男生的名字,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是“天地宇宙,扭转乾坤”的意思,气势恢宏,霸气十足,很好的彰显出了男孩的阳刚之气,气质天成,给人以不同凡响的
  • 在四场失利没有得分之后,主教练的工作在心理上和战术上一样重要:"当我进来的时候,我们是一支受伤的队伍,"他说。"在这31场比赛中,
  • 阳性感染者543,女,42岁,居住于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系重点人群筛查发现,3月22日采集咽拭子,经检测中心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感染者539,女,49岁,居住
  • 封校日记 DAY9起床的时候发现冒痘,舌头刺痛,晚上才意识到只吃草莓作为水果摄入,补充的维生素大概是不足够的,于是马上开始炫苹果橘子和猕猴桃。水果的选择,建议大
  • #佳作共赏析#【聆听生命的回响——读《对话寂静》 ■文 心】本森,英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作家,他患有狂躁抑郁性精神疾病,在与疾病努力抗争的过程中,三个孩子相继
  • 我实际上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和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我是个两栖类和合用一堵墙的两间房,有着拉伯雷式的笑和赫拉克利特的哭。 天道不仁慈,但也许有什么东西比这天道更为
  • 大家把心态放平 不要过度焦虑给自己定一个3个月的长期计划就像Jerry 个子不高不是特别瘦的类型 但是身材匀称 也很美[送花花][送花花][送花花]各有各美 约
  • 可是这些年来,慢慢发现了一个事实,这张脸或许很有个性,可是他本人的演技还是没有配得上这张脸,除了《一个勺子》至今没有让我看到特别出彩的角色与演技,包括最近大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