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释放全运效应服务全民健身——点燃健身热情 点亮健康生活】2021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省举办,西安市承接了开闭幕式和多项竞赛组织工作。全运会赛后,西安形成了“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处处有健身”的运动氛围,万余个体育场地解决了群众“哪健身”“咋健身”的实际问题,“15分钟健身圈”成为全民共享全运成果的健康生活新平台。

盛夏时节,晨曦微露,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的长乐公园已经热闹起来。太极拳爱好者伴着舒缓的音乐拉开架势,套路行云流水,动作刚劲有力,展示着积极向上的精气神。70岁的贺晓青在人群中忙碌着,时而演练示范,时而提点纠正。

作为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的资深教练,贺晓青曾多次参加国家级比赛,20年来走遍西安市各大运动场,教学健身爱好者超过2000人。去年,她以领队兼教练的身份率西安市新城区代表队出战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群众项目健身气功城市街道组比赛,“这次参赛经历值得铭记”。

和贺晓青一样,很多西安市民难忘十四运会的举办。2021年,西安承担了十四运会开闭幕式和多项竞赛组织工作。赛后,乘着“用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东风,西安形成了“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处处有健身”的运动氛围,万余个体育场地解决了群众“哪健身”“咋健身”的实际问题,“15分钟健身圈”成为全民共享全运成果的健康生活新平台。

场馆赛后利用,补强场地设施短板

“在西安奥体中心的真草皮上踢球,感觉太棒了!”结束一场足球赛后的郑璐感叹。这块场地,曾是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的训练场,十四运会赛时,短跑名将苏炳添、马拉松好手多布杰都在这里训练。今年,训练场被改造成为大众健身足球场,包含1块国际标准球场、2块七人制球场和3块五人制球场。

为承办十四运会,西安新建改造比赛场馆8个。赛后,为了使广大市民享受全运惠民成果,提升全运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西安市十四运会场馆赛后运营管理指导意见》发布,鼓励场馆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同时,采取专项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郑璐只是享受到“场馆建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惠之于民”成果的第一批市民之一。

“小时候刚接触篮球,是在学校的水泥场地上,一摔倒就会蹭破膝盖。”家住灞桥区纺织城的39岁市民赵俊峰体验过西安奥体中心篮球场后,兴奋地说:“现在的篮球爱好者真是幸福,能够在十四运会的比赛场地上打球,真实地感受高质量场地带来的乐趣,为全运会点赞!”

而全运场馆的开放利用,也只是西安市近年来建设健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一个缩影。“全运成果不断拓宽,随着十四运会比赛场馆、公共体育场馆常态化向群众开放,群众健身场地将更加丰富。”西安市体育局局长马锐说,西安利用公园广场、废旧厂房、河流沿岸土地,规划建设了一批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运动项目场地。

新城区厂矿企业、老旧小区多,健身场地类型、总量不足的矛盾曾经较为突出。“幸福林带全民健身长廊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据新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体育科科长高爱红介绍,幸福林带是西安目前最大的市政、绿化和生态工程,配套的健身长廊由地下23个下沉健身广场、4个体育场馆,地上1条4.36公里的智慧健身步道、2个球类运动广场、10个健身广场组成,“实现了体育健身场地与城市基础建设的融合。”

目前,西安市已经建成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长廊、环城公园全民健身长廊、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34个体育园区,各类体育场地数量超过一万个,实现全市社区、行政村全覆盖。

涵养体育氛围,丰富赛事活动供给

盛夏,西安市社区运动会在长乐公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三人篮球、太极拳、乒乓球、踢毽子、滚轮胎等群众性体育比赛现场,充斥着欢笑和喝彩。“像长乐公园这样的运动场所,就是咱的‘健身乐园’,像社区运动会这样的比赛,就是咱的‘开心赛’。”带领西安交大社区乒乓球队参加比赛的68岁居民周子平说。

十四运会涵养了西安市的体育氛围,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蔚然成风,越发丰富的赛事活动供给也提供了广阔舞台。西安市全民健身大会、“舞动长安”全民健身技能大赛、城市路跑联赛、最美夜跑路线、自行车联赛、农民趣味运动会、老年人健身大会、中小学生航模比赛等一系列群众身边的品牌赛事,如今已是家喻户晓。

早上不到8点,碑林区全民健身中心就热闹起来,篮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已开门迎客。在该中心室内体操馆,西安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正在组织健身群众花绳操免费培训。“我们这里都是60岁以上的姐妹,通过培训和参赛把健康快乐传递给大家。”65岁的孙友萍说,健身中心建成以来,黄金时间段低收费开放,其他时间免费开放,经常组织群众性体育比赛,为老年人、青少年提供免费培训,为周边社区培养了一大批群众体育骨干。

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还要注重擦亮品牌,以扩大影响力、拓宽覆盖面。据陕西省全民健身与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建设介绍,西安近年持续开展“一区县一体育品牌”创建活动,开展了莲湖区舞林大会、雁塔区门球大赛、未央区千人千场乒羽比赛、长安区女子马拉松等一系列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广泛的区县品牌赛事。

在此基础上,西安市近年来持续提升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西安国际马拉松等赛事品质,相继承办了世界篮球峰会、中国跆拳道公开赛、三人篮球世界杯、国际健美健身大赛、世界女子国际象棋大师巅峰赛等系列国际重要赛会,赛事名城建设成效显著,赛事活动供给越发丰富。

加强指导服务,传播科学健身理念

健身场地越来越多,如何更准确地定位?西安市体育局推出“西安体育大管家”服务平台,在场地管理、设施维护、赛事保障、场馆预约、健身指导等方面,每月一更新、每季一升级。

市民陈加敏是最早下载尝鲜的使用者之一。周三去游泳馆和健身房,周日去羽毛球馆和乒乓球馆,一年多来,陈加敏通过线上预约最方便的场馆,再通过平台的运动圈分享健身体验,收获了一个“运动朋友圈”,“各场馆的资讯一目了然,每天都有锻炼指导培训,时不时还能组织线下运动。”

赛事活动越发丰富,如何更科学地参与?“目前,西安市有182个体育社会团体、29058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1900个体育晨晚练活动站点指导群众健身,通过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引导更多群众科学健身。”西安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贾雨涛说。

67岁的退休职工董爱莲家住新城区,她所在的健身舞团队,常年活动在小区、公园的健身活动站点,免费指导群众,被当地锻炼者称为“身边的体育老师”。“我们现在组织有广播体操、健身操、花式跳绳操、健身球和广场舞等200多个队伍、5000多人,经常还有演出,可热闹哩。”

倡导科学健身理念,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服务常态化开展。西安市体育局副局长邵芳说:“通过市、区、社区三级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站(点)服务网络覆盖全市,14个区县级监测站、20个监测点常态化开展监测服务,年均监测总量近5万人(次),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1%以上,运动处方不断推广,科学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乘着十四运会的东风,西安市健身场地设施、体育赛事活动、体育组织网络建设等方面均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西安市副市长肖琦说,“十四运会让西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激活中心城市潜能,也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全民全运’的惠民成果。未来还要继续拓宽成果利用,释放全运效应,为市民健身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人民日报)

【陕西西安释放全运效应服务全民健身——点燃健身热情 点亮健康生活】2021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省举办,西安市承接了开闭幕式和多项竞赛组织工作。全运会赛后,西安形成了“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处处有健身”的运动氛围,万余个体育场地解决了群众“哪健身”“咋健身”的实际问题,“15分钟健身圈”成为全民共享全运成果的健康生活新平台。

盛夏时节,晨曦微露,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的长乐公园已经热闹起来。太极拳爱好者伴着舒缓的音乐拉开架势,套路行云流水,动作刚劲有力,展示着积极向上的精气神。70岁的贺晓青在人群中忙碌着,时而演练示范,时而提点纠正。

作为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的资深教练,贺晓青曾多次参加国家级比赛,20年来走遍西安市各大运动场,教学健身爱好者超过2000人。去年,她以领队兼教练的身份率西安市新城区代表队出战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群众项目健身气功城市街道组比赛,“这次参赛经历值得铭记”。

和贺晓青一样,很多西安市民难忘十四运会的举办。2021年,西安承担了十四运会开闭幕式和多项竞赛组织工作。赛后,乘着“用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东风,西安形成了“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处处有健身”的运动氛围,万余个体育场地解决了群众“哪健身”“咋健身”的实际问题,“15分钟健身圈”成为全民共享全运成果的健康生活新平台。

场馆赛后利用,补强场地设施短板

“在西安奥体中心的真草皮上踢球,感觉太棒了!”结束一场足球赛后的郑璐感叹。这块场地,曾是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的训练场,十四运会赛时,短跑名将苏炳添、马拉松好手多布杰都在这里训练。今年,训练场被改造成为大众健身足球场,包含1块国际标准球场、2块七人制球场和3块五人制球场。

为承办十四运会,西安新建改造比赛场馆8个。赛后,为了使广大市民享受全运惠民成果,提升全运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西安市十四运会场馆赛后运营管理指导意见》发布,鼓励场馆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同时,采取专项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郑璐只是享受到“场馆建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惠之于民”成果的第一批市民之一。

“小时候刚接触篮球,是在学校的水泥场地上,一摔倒就会蹭破膝盖。”家住灞桥区纺织城的39岁市民赵俊峰体验过西安奥体中心篮球场后,兴奋地说:“现在的篮球爱好者真是幸福,能够在十四运会的比赛场地上打球,真实地感受高质量场地带来的乐趣,为全运会点赞!”

而全运场馆的开放利用,也只是西安市近年来建设健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一个缩影。“全运成果不断拓宽,随着十四运会比赛场馆、公共体育场馆常态化向群众开放,群众健身场地将更加丰富。”西安市体育局局长马锐说,西安利用公园广场、废旧厂房、河流沿岸土地,规划建设了一批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运动项目场地。

新城区厂矿企业、老旧小区多,健身场地类型、总量不足的矛盾曾经较为突出。“幸福林带全民健身长廊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据新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体育科科长高爱红介绍,幸福林带是西安目前最大的市政、绿化和生态工程,配套的健身长廊由地下23个下沉健身广场、4个体育场馆,地上1条4.36公里的智慧健身步道、2个球类运动广场、10个健身广场组成,“实现了体育健身场地与城市基础建设的融合。”

目前,西安市已经建成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长廊、环城公园全民健身长廊、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34个体育园区,各类体育场地数量超过一万个,实现全市社区、行政村全覆盖。

涵养体育氛围,丰富赛事活动供给

盛夏,西安市社区运动会在长乐公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三人篮球、太极拳、乒乓球、踢毽子、滚轮胎等群众性体育比赛现场,充斥着欢笑和喝彩。“像长乐公园这样的运动场所,就是咱的‘健身乐园’,像社区运动会这样的比赛,就是咱的‘开心赛’。”带领西安交大社区乒乓球队参加比赛的68岁居民周子平说。

十四运会涵养了西安市的体育氛围,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蔚然成风,越发丰富的赛事活动供给也提供了广阔舞台。西安市全民健身大会、“舞动长安”全民健身技能大赛、城市路跑联赛、最美夜跑路线、自行车联赛、农民趣味运动会、老年人健身大会、中小学生航模比赛等一系列群众身边的品牌赛事,如今已是家喻户晓。

早上不到8点,碑林区全民健身中心就热闹起来,篮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已开门迎客。在该中心室内体操馆,西安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正在组织健身群众花绳操免费培训。“我们这里都是60岁以上的姐妹,通过培训和参赛把健康快乐传递给大家。”65岁的孙友萍说,健身中心建成以来,黄金时间段低收费开放,其他时间免费开放,经常组织群众性体育比赛,为老年人、青少年提供免费培训,为周边社区培养了一大批群众体育骨干。

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还要注重擦亮品牌,以扩大影响力、拓宽覆盖面。据陕西省全民健身与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建设介绍,西安近年持续开展“一区县一体育品牌”创建活动,开展了莲湖区舞林大会、雁塔区门球大赛、未央区千人千场乒羽比赛、长安区女子马拉松等一系列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广泛的区县品牌赛事。

在此基础上,西安市近年来持续提升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西安国际马拉松等赛事品质,相继承办了世界篮球峰会、中国跆拳道公开赛、三人篮球世界杯、国际健美健身大赛、世界女子国际象棋大师巅峰赛等系列国际重要赛会,赛事名城建设成效显著,赛事活动供给越发丰富。

加强指导服务,传播科学健身理念

健身场地越来越多,如何更准确地定位?西安市体育局推出“西安体育大管家”服务平台,在场地管理、设施维护、赛事保障、场馆预约、健身指导等方面,每月一更新、每季一升级。

市民陈加敏是最早下载尝鲜的使用者之一。周三去游泳馆和健身房,周日去羽毛球馆和乒乓球馆,一年多来,陈加敏通过线上预约最方便的场馆,再通过平台的运动圈分享健身体验,收获了一个“运动朋友圈”,“各场馆的资讯一目了然,每天都有锻炼指导培训,时不时还能组织线下运动。”

赛事活动越发丰富,如何更科学地参与?“目前,西安市有182个体育社会团体、29058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1900个体育晨晚练活动站点指导群众健身,通过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引导更多群众科学健身。”西安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贾雨涛说。

67岁的退休职工董爱莲家住新城区,她所在的健身舞团队,常年活动在小区、公园的健身活动站点,免费指导群众,被当地锻炼者称为“身边的体育老师”。“我们现在组织有广播体操、健身操、花式跳绳操、健身球和广场舞等200多个队伍、5000多人,经常还有演出,可热闹哩。”

倡导科学健身理念,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服务常态化开展。西安市体育局副局长邵芳说:“通过市、区、社区三级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站(点)服务网络覆盖全市,14个区县级监测站、20个监测点常态化开展监测服务,年均监测总量近5万人(次),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1%以上,运动处方不断推广,科学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乘着十四运会的东风,西安市健身场地设施、体育赛事活动、体育组织网络建设等方面均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西安市副市长肖琦说,“十四运会让西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激活中心城市潜能,也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全民全运’的惠民成果。未来还要继续拓宽成果利用,释放全运效应,为市民健身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人民日报)

97.3%、92.6% !重庆印发实施方案 深入打好污染污染防治攻坚战

重庆之声8月2日讯 近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确保到2025年,7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7.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2.6%,森林覆盖率达到57%,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更加巩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首先体现在深度和广度上。”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度上,在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等方面,深入触及“痛点”“难点”,增加污水管网溯源整治、大气污染预警分级响应、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等30多项要求。广度上,增加地下水污染防治、新污染物治理等攻坚内容。

“《方案》也彰显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庆特色。”这位负责人说,重庆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加强川渝生态共建环境共保作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发力点,把实现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攻坚战的根本落脚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此外,《方案》还强化了系统防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现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同时,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系统实施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发展绿色产业等工作,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生产生活方式。

《方案》主要包含以下重点工作: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2+6+N”系列政策。加快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化。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气需求,因地制宜开发水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对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坚决不予准入。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引导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深化重点领域节能。严格实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三线一单”成果应用,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进一步深化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增强河湖自净功能。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推动长江流域重庆段按单元精细化分区管控,加强我市在“锰三角”范围内的锰污染和铅锌矿污染整治。全面保障饮用水安全。巩固城市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成果,基本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勘界立标。不断强化流域区域协同治理。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建成一批美丽河湖。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防范攻坚战。聚焦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继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全面加强大气面源污染治理。深化餐饮油烟、恶臭异味综合整治,强化烟花爆竹燃放管理。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基于土壤污染状况合理确定土地用途。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深化中心城区“无废城市”建设,分期分批启动其他区县“无废城市”建设。持续强化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紧盯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处置。推动开展新污染治理。严格执行国家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严格防控重金属环境风险。持续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持续加强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持续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推进地下水污染修复。

深入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全面管控生活噪声。每年新增一批“安静居住小区”,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深化防控交通噪声。开展禁鸣执法,完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道路两侧隔声屏障建设。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噪声。进一步加大对违法夜间施工行为的查处力度。深入整治工业噪声。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内工业噪声扰民,加强噪声排污许可管理。

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快打造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大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推动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持续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严密防范环境风险。完成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全覆盖,持续开展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活动。严格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持续开展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放射性废物的收贮、暂存和管理。

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全面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加快生态环境领域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制定(修订),强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快建设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建好用活 “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资金投入机制。把生态环境资金投入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投入予以重点保障,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领域。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构建集处理处置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深化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格局。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服务型科技创新。加强生态环境科技转化服务,建设统一的生态环境智慧管理系统。

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共同建设生态屏障。共建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涪江生态廊道。共同治理跨界污染。推进跨界水体环境治理,深化大气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开展“无废城市”共建。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共建绿色城市。共同商议环境管理。建立健全跨区域环评协商、生态环境联合执法、突发环境事件协作处置等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信息共享。

《方案》还提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督察考核、加强宣传引导、强化队伍建设,加强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按期推进完成。

(重庆之声 周露晗 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当腕表的收藏市场中,较为热门的罗马数字“红十二”腕表,想必要算朗格AnniversaryLangematik腕表了吧,罗马数字本身就比阿拉伯数字更古典、更优雅
  • 具体不记得了,看过两集,觉得男主很像自己一个优柔寡断又自怨自艾的朋友。开心了我大半天下午算半天模型结果因为财务觉得给老板汇报不清楚就不用了 又带上了10月金融数
  • 这一次,黄色潜水艇仍然未能前往法国首都,原因是他们已经被一个真正出色的对手所超越了。我们已经看到了智慧、惊险、性格、进球,以及来自主场球迷的超级支持,但这些都还
  • 上一次大规模裁员还是2008年和2000年,而其环境,前一个是全球金融风暴;另一个就是互联网泡沫(互联网“冬天”)。从2008年和2000年这两次危机来看,对于
  • 【口腔健康的5个密码】1、舌苔泛黄——感冒信号。注意保暖,多吃牛肉等温热食物。
  • 显然这一场的表现远远不如前两场,尤其再次讲述离婚话题,也是引起了部分网友的反感,现场效果也并不是很好,最终遭遇淘汰对于她来说也并不遗憾,因为离开两年,重回舞台需
  • 孤影:balabalabla 太长不听(听不懂)对不起孤影老师[泪]4.弹幕:猫营业 孤影:我都营业了,猫就不用营业了啊,下次把猫放在这里我走掉,让猫跟你们聊[
  • #包包店铺分享#一秋羁畔的渔火,阑珊处照明了桂花花香的记忆,双桨里划走了水色里的秋韵桂花。#董宇辉[超话]# 读书打卡第118天[上课了]今日份阅读《平凡的世界
  • 【你俩什么时候能共享一下思维模式啊,事实证明到开店后都不能[doge],老婆突然变脸是怎么回事,在线等,挺急的[苦澀]】俩人回到货仓之后,顾千帆还锲而不舍,说我
  • 优劣都很明显的一部剧 谈及故事本身总还是觉得这个版本最终呈现确实讽刺意味更多 在上半场对整个托孤part的不忿和可笑 都在下半场借两个少年之口斥问 于是在勃和程
  • 不知不觉已经陪伴鹿鹿好久啦,但是我也好后悔没有早点看到白鹿这个宝藏女孩,未来的路我会一直陪你走下去的,你的过去我没有参与,但是未来我必定不会缺席 一起加油吧!“
  • 最后㊗️王者七周年快乐,陪伴我们更久的时间[心]带来更多的快乐[哇] #蔡卓妍[超话]#|#祝蔡卓妍1122生日快乐# Day 1 - 入坑契机—喜欢蔡卓妍多
  • 同时也要感激那个双面人格的我,低谷期总在思考光明,给自己动力去迎接一切的到来。也在这一个月期间,真正明白了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想要的生活是怎样。
  • 受到相关政策利好影响,这六家元宇宙企业或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元宇宙的应用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息息相关,虚拟现实为元宇宙最基础底层技术之一,也是相关元宇宙企业的重点
  • [思考]】中欧计划是配送网络的扩展,加入中欧计划的卖家,您的库存将会被自动分配到德国、波兰、捷克的FBA仓库,而且不需要额外支付费用。问题 5:在家电方面,公司
  • 19年那个夏天让人看了就上头的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播的时候天天上热搜,刷爆朋友圈,现男友成功俘获了身边的女孩子,甜的不要不要的,成为了无数人的饭后食粮。没有
  •  温兆伦:会,我觉得没有关系的,那因为你从不同的行头里面呢,也会接触每一个项目,你都是从零开始的。就像当年的淘宝、美团一样,最开始很多人是看到了风口来的。
  • 反而是越来越多的前辈喜欢内娱流量,比如王鸥喜欢易烊千玺,张歆艺喜欢鹿晗,小S喜欢蔡徐坤,杨幂喜欢王俊凯等,这些女星以前也说喜欢过韩国明星,可现在都追国产爱豆了!
  • (解析:青山隐隐落日西斜,天空碧蓝如洗,一望无际,路转峰回秋风萧瑟,天空回荡着南归的雁鸣,又来到旧年留念之地,一切如是,这世上川流不息的人们,如流似水,随着时间
  • 打斗视角时加入观众的反应,我记得很清楚一次蓝雨和兴欣比赛,观众的反应可以说是无脑而死板,换个角度想在现实中的电子竞技比赛不就是这样吗,观众有的无脑的喷,这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