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冲!冲!冲!复工后又一艘船签字交付!
江南造船 2022-06-27 20:08 发表于上海
6月27日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
为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建造的
15000TEU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系列船第四艘
“CMA CGM Galapagos”正式签字交付

关于Galapagos的小科普
达飞15000TEU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系列船船名均以地名命名。

此次被命名“Galapagos”,是指“Galapagos群岛”,中文名加拉帕戈斯群岛,意为“大龟群岛”,属于厄瓜多尔,位于东太平洋和三大洋流的交汇处,以海洋动植物物种繁多、保护良好而闻名于世。著名科学家达尔文曾在该岛为他的“进化论”找到论证的依据。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炉”。

1978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自然遗产”。

1997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认为“人类自然遗产”。

而以此保护胜地作为双燃料船的名字,与其绿色环保的理念不谋而合。

图片

达飞(中国)新造船部中国区经理马修,达飞驻江南造船项目组组长奥列格、雷蒙斯,必维船级社新造船部上海地区经理穆斯塔法,新船船长萨巴斯蒂安、轮机长劳伦斯,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欧洲部总经理张大蕾,江南造船副总经理陈卫平等出席仪式。江南造船公司办公室主任助理胡燕担任本船教母并为本船命名。

关于“教母”的小科普
在造船行业中,为船舶命名的教母通常由船东邀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知名女士担任。本次疫情以来,江南造船职工在抗击疫情中的优秀表现感动了驻场船东代表,船东特别提议由公司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女员工担任本船教母,公司分管门诊部的胡燕女士被选为教母。在建造公司内选择人员担任教母,在国内外造船业内比较少见。

图片

图片

船型简介

该船总长366米,型宽51米,服务航速22节,载箱量达15254TEU,可运载1800个冷藏集装箱。该型船采用中国船舶集团自主品牌主机双燃料WinGD主机,配置GTT MARK Ⅲ薄膜式燃料舱,以LNG为主要燃料,舱容达14000立方米,可支持船舶往返亚欧航线。

图片
3月2日出航
3月19日返航
该船延续了同系列船第三艘采用的常规试航和气体试航一次完成的二合一试航模式,进一步固化了大型箱船双试合一模式标准,为后续船型及其他类型双燃料船舶高质量建造打下了基础。
图片

由于疫情原因
船舶试航结束返厂后
船上近200人进行“原地封控”
01

封控在船上的他们凭借有限的人力、物力,不分部门、区域、工种,通力配合,开展缺陷整改和意见消除。

4月下旬,随着复工复产压力测试的进行,该船的人员物资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工作人员抓住机会争分夺秒调试设备、整改缺陷。

02
03

基于船东对建造团队的充分信任,在项目交验前建造团队将内检数据发给船东,提前对一些疑问数据进行沟通解决,极大减少了报验时间,进一步压缩码头周期,尽最大可能追回了疫情耽误的时间。

试航过程中和回厂后
还有很多难忘的故事

NO.1

试航尾声我们遇到了大风浪,航行灯、信号灯的校准报验受阻,不得不回厂后进行。此后项目团队与研究院配合,首次在箱船建造中使用了全站仪校准灯光角度,效果及经济型都较好,计划后续船都会沿用。
——该船总质量师杨文炳

NO.2

19日刚回来的时候有件趣事:那时候船上连喝的淡水都还没来得及安排,我们大半夜组织小分队拿着5升的水桶,在符合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将水一桶桶运到了船上。
——该船副主管建造师李后洋

图片

安全

是建造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中
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严格保障现场安全施工,除了保障上层建筑/烟囱外板和舱口盖的油漆翻新安全,着重关注液货舱燃气置换的燃爆隐患外,我们还高度关注了建造过程中的疫情防控安全。

如在进行船舶右舷外板翻新的时候,为了杜绝人员交叉,我们将驳船上的外来协助人员与厂内人员活动范围严格划定,还确保船上作业人员分区域有独立卫生间。

图片
此外船舶转场靠泊的时候,受制于船舶高度和上层建筑,对于码头作业的高吊车也做了详细的安全评审。

整个过程,我们努力将防燃爆、防高坠、防淹溺、防新冠做到位。”安保部姚战锋介绍道。

图片

船东代表周慧贤充分肯定了建造团队的工作,“我们是5月底才完成静默入厂的,项目团队一事一议、一事一测,在严格防控的情况下,前期通过视频方式交流,消除了不少意见,确保了进度。”

图片

系列船总建造师张寅南
此艘船交付后,该系列船已经交付四艘,仅剩最后一艘正在加紧建造中。我们将尽心尽力,加快节奏,力争高质量交付最后一艘船,为该系列船的建造划上完美的句号。

策划/ 蔡勤宏 余俊伟 孙新明

视频/ 蓝精灵工作室

图/ 阮瑞旻 单镜源

文编/ 陈蕾婷

#操舵鹅[超话]#转

【向“陆海空”挺进——科技创新提升天津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从“临渊羡鱼”到潜海寻踪,从仰望长空到云中俯瞰,从自动驾驶到车路协同……近年来,天津科技创新型企业向“陆海空”同步迈进,用技术延展人们的五感“边界”,绘制出津城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9000家、天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4%……科技创新释放出的“新动能”在引领津城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展现出后劲十足的市场前景,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质赋能。

深海探秘,填补技术空白

能够观测海洋、“巡检”水下设施的自主水下航行器、水下机器人,适合涉水娱乐、运动爱好者的智能动力浮板、水下助推器……走进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之蓝),一款款“黑科技”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成立于2013年的深之蓝是全球首批面向个人消费者提供水下智能设备的制造企业之一。发展近十年来,企业逐步向深海“开疆辟土”,如今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企业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此前在国内市场中,“深海”是一片几乎未被触及的领域。从无到有,创新是深之蓝挺进海洋的重要推力。

“有很多技术难点需要攻克,但我们正是为着创新才一头扎进了水下。”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仓说,为了打破国外在水下探测作业领域的技术垄断,深之蓝潜心研发,逐步推进水下装备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进程。

随着技术的积累沉淀与涉水运动爱好者的不断增加,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空间广阔的消费端。“之前市面上的水下助推器主要应用于潜水领域,设备大而重、价格又很高,普通大众几乎接触不到。”魏建仓说,了解到市场情况后,他决心以产品轻量化、价格亲民化、操控简单化为目标进行开发,让更多人享受涉水运动的快乐。

经过多年培育经营,企业推出的水下助推器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吸引了一批“铁粉”。公司通过工业级产品积累了大量技术,也借由消费级产品建立健全了供应链体系。

“一方面,科技创新回应了人们探索水下的新需求,进一步挖掘了消费潜力;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成就民族品牌,用‘硬实力’赢得海外客户的尊重和认可。”魏建仓说。

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00余项、产品销往70余个国家、5年间产值增加近20倍……如今,深之蓝的发展蜕变让企业更加坚定地扎根在渤海湾畔。

近年来,相关部门从政策、人才奖励、课题支撑等多维度提供助力,还为企业“量身定制”了生产制造基地、深海实验中心等。“最初选择落地在这里,就是因为专业的服务团队、优质的营商环境以及相关部门对产业变革的深刻理解。现在,深之蓝的成长正能证明天津既拥有深厚的科技创新土壤,也有活跃的科技创新氛围。”魏建仓说。

高空翱翔,赋能美好生活

城市夜空中,1000架无人机变换队形,汇聚成多位奥运健儿的荣耀时刻,为人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光影秀”。

这一架架无人机的“起航地”,是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飞智控)。作为一家以无人机智能控制、集群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工业级无人机领军企业,近年来,一飞智控着力“做深方向”,在无人机编队产品研发上不断突破创新。

“抓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十分关键。”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云说,为破解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无人机编队产品、使用场景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公司研发团队不断更新技术与管理手段,在去年11月发布了第三代无人机编队机型。

在这家年轻的企业里,“85后”“90后”科研人员占到绝大多数。年轻的他们在技术创新之路上“屡建奇功”。

优化无人机编队智能操控体系是技术攻关的难点之一。近两年来,科研人员详细梳理试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飞行安全性作为突破关键。

“我们在无人机控制方面增加了很多安全策略,比如规定在某些条件下触发无人机自动返航、缓慢降落等,防止无人机飞丢或者‘迷路’;此外,我们还在机身上增加了传感器,便于及时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运营的安全性、便捷性,进一步控制成本,对未来产品大规模应用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张云说。

为了保证创新动力源源不断,企业将约40%的利润都重新投入到了科研团队建设和重要项目研发中。疫情期间,相关部门靠前服务、问需于企,帮助企业进行银企对接,缓解了资金周转的压力,也让科研团队更加心无旁骛地将精力投入到主业之中。

随着人们对无人机价值的认识逐步深入,一飞智控的应用受众不断增加。2021年,一飞智控成功完成近300场无人机表演,起降无人机超过16万架次。

“今年上半年,我们的无人机产量近万架、营收同比增长20%。无人机应用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我们的成长速度可能会更快。”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齐俊桐说。

“科技产品不再‘孤单’了。”齐俊桐感慨道,“几年前,看到无人机的表演后观众会问‘这是什么机器’,而现在更多是问‘它还能做些什么’。人们不仅对智能技术为生活提供的便利更加理解,还愿意帮我们提出产品开发的新点子。这让我深切感受到大家对智能科技的渴望以及对更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向前。”

陆上驰骋,打造智慧场景

在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封闭测试场10公里的环路行程中,自动驾驶车辆从容转弯、避让行人,应对起复杂交通场景仍然得心应手。

“一路畅行”背后,是车联网、大数据、新能源等技术的相互赋能。

车内搭载了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能够实时快速识别周围环境;而在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道路周边也已加装了边缘计算、激光雷达等路侧设备,帮助自动驾驶车辆开启“上帝视角”。

“先导区以车路协同物理环境建设为基础,以虚拟、封闭、开放三级测试服务平台打造测试场景,通过标准规范与功能验证支撑产业技术发展,以安全数据监管平台作为应用服务保障,实现了区域的示范引领及生态优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数据智能网联部部长张亚楠说。

汽车制造常常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产业是集大成者的产业之一,各个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都会体现在汽车上。汽车技术的迭代发展不仅代表着、逐步满足着人们对新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引领着国内钢铁、橡胶塑料、化工、零部件等多种行业与销售方式的转型升级,为整个价值链体系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说。

为了助力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让车辆变得“更智慧”一直是近年来行业研究创新的焦点。

在先导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集中攻坚,开发了一百余种车联网应用场景,通过上线车路协同应用App,促进车联网应用与基础设施的深度关联。此外,中汽中心还实现了智能网联接驳车在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天津南站等区域常态化运营以及京东配送车在居民区的常态化配送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超过25000公里。

“很多过去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情景,现在已经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成为现实。”安铁成说,一台台汽车不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推进过程中大有可为。“先导区的‘先行先试’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的建立、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也会在车路协同的城市应用推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2021年末,天津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9000家,独角兽企业9家,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0家,市级雏鹰、瞪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分别达到4974家、378家、230家。目前,天津市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86家,在孵企业4300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06家,常驻企业和团队6200个,科技型企业“底盘”不断壮大。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息,科技创新的步伐不止。在津城的沃土上,株株新芽必将成长为参天大树,涓涓细流也定能汇聚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力量。
https://t.cn/A6a5nCJb

【向“陆海空”挺进——科技创新提升天津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从“临渊羡鱼”到潜海寻踪,从仰望长空到云中俯瞰,从自动驾驶到车路协同……近年来,天津科技创新型企业向“陆海空”同步迈进,用技术延展人们的五感“边界”,绘制出津城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9000家、天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4%……科技创新释放出的“新动能”在引领津城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展现出后劲十足的市场前景,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质赋能。

深海探秘,填补技术空白

能够观测海洋、“巡检”水下设施的自主水下航行器、水下机器人,适合涉水娱乐、运动爱好者的智能动力浮板、水下助推器……走进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之蓝),一款款“黑科技”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成立于2013年的深之蓝是全球首批面向个人消费者提供水下智能设备的制造企业之一。发展近十年来,企业逐步向深海“开疆辟土”,如今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企业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此前在国内市场中,“深海”是一片几乎未被触及的领域。从无到有,创新是深之蓝挺进海洋的重要推力。

“有很多技术难点需要攻克,但我们正是为着创新才一头扎进了水下。”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仓说,为了打破国外在水下探测作业领域的技术垄断,深之蓝潜心研发,逐步推进水下装备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进程。

随着技术的积累沉淀与涉水运动爱好者的不断增加,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空间广阔的消费端。“之前市面上的水下助推器主要应用于潜水领域,设备大而重、价格又很高,普通大众几乎接触不到。”魏建仓说,了解到市场情况后,他决心以产品轻量化、价格亲民化、操控简单化为目标进行开发,让更多人享受涉水运动的快乐。

经过多年培育经营,企业推出的水下助推器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吸引了一批“铁粉”。公司通过工业级产品积累了大量技术,也借由消费级产品建立健全了供应链体系。

“一方面,科技创新回应了人们探索水下的新需求,进一步挖掘了消费潜力;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成就民族品牌,用‘硬实力’赢得海外客户的尊重和认可。”魏建仓说。

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00余项、产品销往70余个国家、5年间产值增加近20倍……如今,深之蓝的发展蜕变让企业更加坚定地扎根在渤海湾畔。

近年来,相关部门从政策、人才奖励、课题支撑等多维度提供助力,还为企业“量身定制”了生产制造基地、深海实验中心等。“最初选择落地在这里,就是因为专业的服务团队、优质的营商环境以及相关部门对产业变革的深刻理解。现在,深之蓝的成长正能证明天津既拥有深厚的科技创新土壤,也有活跃的科技创新氛围。”魏建仓说。

高空翱翔,赋能美好生活

城市夜空中,1000架无人机变换队形,汇聚成多位奥运健儿的荣耀时刻,为人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光影秀”。

这一架架无人机的“起航地”,是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飞智控)。作为一家以无人机智能控制、集群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工业级无人机领军企业,近年来,一飞智控着力“做深方向”,在无人机编队产品研发上不断突破创新。

“抓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十分关键。”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云说,为破解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无人机编队产品、使用场景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公司研发团队不断更新技术与管理手段,在去年11月发布了第三代无人机编队机型。

在这家年轻的企业里,“85后”“90后”科研人员占到绝大多数。年轻的他们在技术创新之路上“屡建奇功”。

优化无人机编队智能操控体系是技术攻关的难点之一。近两年来,科研人员详细梳理试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飞行安全性作为突破关键。

“我们在无人机控制方面增加了很多安全策略,比如规定在某些条件下触发无人机自动返航、缓慢降落等,防止无人机飞丢或者‘迷路’;此外,我们还在机身上增加了传感器,便于及时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运营的安全性、便捷性,进一步控制成本,对未来产品大规模应用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张云说。

为了保证创新动力源源不断,企业将约40%的利润都重新投入到了科研团队建设和重要项目研发中。疫情期间,相关部门靠前服务、问需于企,帮助企业进行银企对接,缓解了资金周转的压力,也让科研团队更加心无旁骛地将精力投入到主业之中。

随着人们对无人机价值的认识逐步深入,一飞智控的应用受众不断增加。2021年,一飞智控成功完成近300场无人机表演,起降无人机超过16万架次。

“今年上半年,我们的无人机产量近万架、营收同比增长20%。无人机应用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我们的成长速度可能会更快。”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齐俊桐说。

“科技产品不再‘孤单’了。”齐俊桐感慨道,“几年前,看到无人机的表演后观众会问‘这是什么机器’,而现在更多是问‘它还能做些什么’。人们不仅对智能技术为生活提供的便利更加理解,还愿意帮我们提出产品开发的新点子。这让我深切感受到大家对智能科技的渴望以及对更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向前。”

陆上驰骋,打造智慧场景

在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封闭测试场10公里的环路行程中,自动驾驶车辆从容转弯、避让行人,应对起复杂交通场景仍然得心应手。

“一路畅行”背后,是车联网、大数据、新能源等技术的相互赋能。

车内搭载了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能够实时快速识别周围环境;而在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道路周边也已加装了边缘计算、激光雷达等路侧设备,帮助自动驾驶车辆开启“上帝视角”。

“先导区以车路协同物理环境建设为基础,以虚拟、封闭、开放三级测试服务平台打造测试场景,通过标准规范与功能验证支撑产业技术发展,以安全数据监管平台作为应用服务保障,实现了区域的示范引领及生态优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数据智能网联部部长张亚楠说。

汽车制造常常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产业是集大成者的产业之一,各个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都会体现在汽车上。汽车技术的迭代发展不仅代表着、逐步满足着人们对新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引领着国内钢铁、橡胶塑料、化工、零部件等多种行业与销售方式的转型升级,为整个价值链体系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说。

为了助力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让车辆变得“更智慧”一直是近年来行业研究创新的焦点。

在先导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集中攻坚,开发了一百余种车联网应用场景,通过上线车路协同应用App,促进车联网应用与基础设施的深度关联。此外,中汽中心还实现了智能网联接驳车在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天津南站等区域常态化运营以及京东配送车在居民区的常态化配送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超过25000公里。

“很多过去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情景,现在已经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成为现实。”安铁成说,一台台汽车不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推进过程中大有可为。“先导区的‘先行先试’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的建立、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也会在车路协同的城市应用推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2021年末,天津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9000家,独角兽企业9家,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0家,市级雏鹰、瞪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分别达到4974家、378家、230家。目前,天津市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86家,在孵企业4300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06家,常驻企业和团队6200个,科技型企业“底盘”不断壮大。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息,科技创新的步伐不止。在津城的沃土上,株株新芽必将成长为参天大树,涓涓细流也定能汇聚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力量。(记者 刘惟真 天津报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东南大学VS东北大学,“东大之争”。1、南京大学VS南昌大学,“南大之争”。
  • 当寂护大师,也就是金刚手菩萨的化身,前往西藏传法时,被猛烈的邪灵阻挠。矫正牙齿的价钱2.顶果钦哲法王:把困境做为觉醒的道路​!
  • 芝诺斯眉眼单看是很温柔那种,笑起来也很甜,是美女没错了,就是可惜人是个疯的[允悲]这里就很离谱,我是真心想当太子妃,一起建设社会主义加雷马,你这话说的,你踏马就
  • 这部厉害的地方在于,就算我看得懂剧情,对于时间和逆转镜像的理论都明白,但我还是看不懂他们到底是怎么打仗的…说起来很简单:要抓就扔,要前就后,想往左就得往右…但战
  • 【“世界最长寿夫妇”丈夫去世 享年110岁】Après plus de 79 ans de mariage, Julio Mora est décédé la
  • 在2019年,顯然掛著“Pro”頭顯iPhone 11 Pro以及iPhone 11 Pro Max均屬於旗艦機,畢竟除了尺寸、電池規格外,兩款產品沒有明顯區別
  • 当你认为自己发心是好的,是想让他好,而去指责甚至打骂有缺点的人时,或者写匿名信去告发或无限上纲地诽谤他人,但是自己却认为是在挽救人家时,那不过是你自己的情绪,并
  • 下次去灵隐寺时,仔细看看~16:12~18:08 原计划从法雨寺出来爬上佛顶山的,可是,走了一天的双腿已经发出抗议。果然一路向上香火都是旺旺哒~9:35~10
  • ②反差色搭配如果自己选择的瓷砖颜色比较特殊,找不到与瓷砖相近颜色的美缝剂,也可以选择与瓷砖颜色反差比较大的美缝剂颜色(比如用百搭的白色美缝剂)然后结合空间内的其
  • #恩普莱茵[超话]# ⭐️#N4lying[超话]# 「200306 ins官推」4ever N.Flying 2020 ZEPP TOUR "Amnes
  • Dr. Fauci, 79, and his wife flanked by body guards while out walking after he re
  • 从手机里扒拉出来7月Lof上纬钧tag数截屏,最后一张是今天的,我之前到底喜欢干啥啊还统计这个哈哈哈哈,7月15-16号一天的时间纬钧和南北的tag都少了1w+
  • 从来没什么成就是轻轻松松就能获得的,需要备考就分秒必争,事业攻坚就迎难而上,想要徐州市连云港市宿州市枣庄市宿迁市无[赞啊]痕擑[赞啊]髮[赞啊]烫[赞啊]髮[赞
  • 49岁到59岁走的是乙卯大运,这条大运也是食神主事情,可以用,但是乙庚合金,为父母操心多,自己身体操心比较多,卯木又是合申,说明这条大运不会太好,需要注意自己的
  • ❤带“#只为热爱行动#京东 11.11 11.11 全球热爱季”话题转发本条微博并关注@TCL冰箱洗衣机,10月23日我们将抽出1名幸运“热爱宝宝”送出@京东j
  • 祝你度过最快乐的一天!今天,让我们放弃放纵的嗜好,从而,我们可以得到快乐。
  • 當然,我們有時也會這樣做.....在最近有了想法所以做了個有趣的測試,就是將一樣的咖啡裝入一個帶有氣閥的袋子和一個沒有氣閥的袋子,存放一週後進行杯測,來解決自己
  • 时间一直倒数着我们剩下的快乐心跳一直倒数着我眼前如果我错了也承担认定你就是答2021国考相信自己的直觉顽固的人不喊累2021江苏山东省考更努力爱让你明白我没有别
  • 一开始也不知道到底能成什么样来着虽然其实现在并没有瘦到想瘦的样子哈哈哈哈哈哈毕竟以前也是一口一口吃成这样的_(:з」∠)_因为不想制造焦虑所以一百天里就量过两次
  • [围脖]录入打字赚 手机操作 时间自己安排 每天轻松100-800[威武] 一部手机带 你逆袭 [给力][给力] 添加方式【VX】508 101 788[围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