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古维新# 【景海峰:从《孟子》看情感儒学的分疏问题】

  近代以来的哲学,都是在科学理性的大背景下建构起来的。而蒙培元先生的学说,学界一般将之归结为“情感儒学”,或者再延伸一点称之为“情感哲学”,以“情感”作为主题词来归纳他的思想或表达其学说的主旨,特色非常鲜明。科学理性的思考方式和绾结的系统与我们今天所讲的“情感”内容,实际上是有所剥离的,因为一般讲的哲学是理论思辨的、是逻辑推论的,而不是“自然”的流露,更不是所谓“本真”的状态。比如讲“情感”问题或者主张唯情主义,可能从美学、文学的方向上理解的比较多一些,而很少从哲学本体或者认识论的角度来切入。
  20世纪中国哲学体系的建构,一般也是基于“理性”的原则,而理性和情感往往就构成一种对反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情感”何以能成为“本体”或者成为哲学理论的基础?由此,蒙先生的一些思考和说法,包括给“情感”以很高的定位,讲“人是情感的存在”。这样的命题,在今天重视本体、以理性为基础的哲学系统中,的确是比较特殊的、也可能是引人注目的。所以,“情感”作为哲学本体或在形而上的意义上何以可能?它的理论基础何以建立?而这方面的思考和孟子所开创的心性一系有很大的关联性。
  实际上,情感与理性的关系,在整个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长久被思考的问题,也是不断在讨论的一个话题。譬如在孟子的思想当中,他要处理自然感知的问题,也要解释“亲亲”感觉的特殊性。既有口之于味同嗜、耳之于声同听、目之于色同美的“同然”之感,又有面对“亲亲”关系时的超自然感觉,它是本之于理、义的“心”,而不是感官。前者可以成为理性建构的基础和逻辑认知的前提,而后者只能从心性与情感的语境当中来理解。血气心知是属于功能性的,构成了同类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基础,所以它是一种同类相感;而“亲亲”之间的相怜相惜、手足之情是超感觉主义的,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共通感,属于心有灵犀。从认知活动的普遍性来讲,同类相感可以作为建构本体的基础,那“亲亲”之感如何超越个体而成为共有的存在,或获得存在本体上的意义?孟子实际上就面对了这样的困境,在《孟子》文本中就包含了这样的两层分疏。如果我们拿蒙先生讲的“情可以上下其说”来看这个问题,可能会得到一些启发,对“情感”何以能够成为本体,也会多些新的理解。
  在《孟子·万章上》有一段师徒间的问答。万章问:“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以“怨慕”答之。万章引了曾子的话“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说:那舜还“怨”什么呢?孟子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引了曾子的学生公明高与其弟子长息之间的一段对话来解释之。在这个理解和解释的语境中,“情感”就不是简单的自发状态,或者只是喜怒哀乐的自然发抒,而是关涉到了生命的存在本质。向天而泣之寓意,赋有深刻的本体论意义。通过诠释“舜号泣于旻天”的事件,孟子实际上是要给“亲亲”的原则找到一个超越的理据,为人的存在性做出一个目的论的说明,或者说为人伦关系的天然性与内在性确立一种形而上的意义。人的生命所自出,人的存在价值的根源性何在?确立人之为人的主体性又是什么?这些先验存在的追问,只能从“亲亲”原则来加以理会和说明。所以,孟子在讲这种“亲亲”之感的时候,尽管这也是一种“情感”,具有可以感知的特征和经验的体证性,但它已经不局限于生命个体的经验世界,更不是人之情欲的自然状态,而是把这种情感提升到了与天地同流、与天地共在的境地。孟子讲这件事情,是从人的来由、人之存在的价值根源,来思考和解答之的,因而是一个形而上的追问。所以他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其竭尽全力所打造的舜的道德典范意义,其根本要义便在于“大孝”。故谓“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是知二者之根本,礼是调节而顺处之,仁义礼智“四心”皆是以“亲亲”作为根基和前提的。在这个意义上,“亲亲”之感就不是一般的感知,也不是从普通的情感状况来申述人的自然状态,而是包含了很强的超越性和神圣性,是对人的存在的根源性之思,这就为基于人伦理解的道德情感奠定了一个形而上的基础。
  和道德情感的形而上建构不同,同类相感是源于人的自然性能,是“血气心知”的必然导出,它服从于一个类推的原理。“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人人都具有这种感知能力,在相似的经验活动和认知过程中,人人都可以得到相同的体会和认识,所以是心有同然、物有同理焉。这种“感知”的类推逻辑,可以达成某种共识,建立起知识的普遍有效性,从而形成我们对外部世界所共有的看法。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知识形态建构的过程,是通过“知识心”的理解来说明人的客观境遇,展示人所具有的类本质。同类相感为个体生命之间的连接提供了可能,通过这种认知方式,不同的生命个体得以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社会共同体。
  《孟子》中的这两层分疏,提示我们对“情感”可以做不同的理解,除了一般感知功能的同类相感之外,在“情感”的深处,实际上也包含了某种对存有意义的追问和形而上的超越之思,这就是对“亲亲”原则的特殊理解。通过对此“亲亲”之感的诠释,我们可以把“情感”放在一个本体的高度来解释,可以由存在论的根本义理来说明。这也许便是蒙先生所讲的“人是情感的存在”命题的要义所在。这一形而上色彩颇浓的命题,表明了“情感”作为哲学本体的可能性,也揭示了“情感”所含具的更为深刻的本质意义。关于这些思考,我们可以从《孟子》文本已经包含的两层分疏当中,得到一些印证和体会。
  情感儒学显然不是从同类相感的认知意义上来立论的,而是强调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和超越精神,是对人的道德情感的一种展开和说明。道德理性构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内容,也可以说是整个儒学的核心部分,所以将儒家的学说归结为“情感儒学”,可能并不为过。在一定程度上,蒙先生讲的“情感的转向”是有明确所指的,是一个标志性的提法,即在20世纪理性主义占绝对上风的大背景下,怎么来容纳非理性的东西,重树“情感”的价值主体性。这样一种哲学思考,和回到中国传统文化,从历史上的一些资源、从儒家思想的特点入手,来重构当代哲学的问题、对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做出新的阐释,无疑是有价值的。这也确实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因为人不只是理性的动物,也是情感的动物,尽管我们今天讲哲学,基本是从理性的原则和意义来着手的,但人的存在的多层性、复杂性,生命活动的一些特殊之处,包括它的本始意义——这些可能都是我们今天讲哲学需要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所以如何从道德情感出发,来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的体系,蒙先生是开了先河的,他的思考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他所开辟的方向在未来中国哲学发展的途程中,一定会有更加辉煌的接续。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景海峰 深圳大学国学院教授】

《阮刻孟子注疏解经》(裸背装),限量100套盖藏书章编号,全四册,四部要籍丛刊·经部 浙大出版社 https://t.cn/A6Xl14gR

转自https://t.cn/A6aifIIP

#诗言志歌永言#

《春望》

杜甫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生。
感伤至极时,花儿也会洒泪;怅恨别离,鸟也悲啼惊心。
连绵的战火已经持续了一个春天;那远方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依然存在。这句包含了山河依旧世事全非的感慨。
城:长安城。
草木深:荒草林木,芜杂茂密。暗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花溅泪有两种理解:1、人见花而溅泪 2、花似有知,亦感时而溅泪。溅:迸洒。
恨别:怅恨离别。鸟惊心有两种理解:1、人闻鸟鸣而惊心。2、怅恨别离,鸟亦惊心。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连三月:《新唐书.肃宗记》:“这年正月,安庆绪将尹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二月,“李光弼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关西节度使兵马使郭英父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绩。庆绪陷冯詡郡,太守萧贲死之“,“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潼关,败之。“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丰仓,败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安守忠将骑两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整个春季三月战火不息,故云。三月,故泛指整个春天。
家书:家信。抵万金:极言其珍贵。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抓。搔首是烦愁难遣时的动作。短,这里指稀疏。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古今异义:
1、(国)破山河在
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2、(浑)欲不胜簪
古义:简直;今义:浑浊;糊涂。

3、家(书)抵万金
古义:信;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 。

4、(恨)别鸟惊心
古义:怅然;今意:仇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第二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改元至德,是为肃宗。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只身北上,前往投奔,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公元757年三月,大自然的美好春光又降临到这座历经洗劫繁华消尽的都城。杜甫忧伤地徘徊于曲江一带,他感时念乱,睹物神伤,吟成了这首名作。

鉴赏: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眺望沦陷后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前四句主要写春望之景,后四句主要写春望之情。首联从大处落笔,总写望中所见。上句蕴含山河依旧,世事全非的深沉感慨。下句极写城池残破,人烟稀少的荒芜景象。“国”、“破、“春”分别点明地点,背景,节令。第二联由大到小,由总览转为具体抒写自己在这特殊春天里的感受。五六句分别从感时,恨别转出,但下句又因上句而生。战火不断,是写国忧,消息隔绝是写家愁。这两句深一层写春日所感,直抒胸臆,自然深挚。尾联以正面描绘诗人的自我形象作为全篇的收束。通过白发日稀,频频搔首的外在形态,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的深广忧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是市容繁华,井然有序了,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乐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极无聊赖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善于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它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利用大自然的和谐景象(“花“鸟”)和诗人内心的情绪(“感时,恨别”)之间的矛盾,使所要表现的忧思更加突出。从而增强了艺术效果。望”是全篇的线索。全诗围绕“望”字展开,从所望的景色开始,以望者的情态作结。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自身情态的描写,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矛盾转换中更加鲜明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抒写主人公形象鲜明突出,也是这首诗的重要艺术特色。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此诗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淨法師:什麼是正常的享受-第481集~第490集|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什麼是正常的享受-第481集
淨法師:一句佛號,轉識成智-第482集
淨法師:為什麼過去造的業很深也不要緊-第483集
淨法師:佛法要用真心去感應-第484集
淨法師:持戒幫助我們恢復真心-第485集
淨法師:貪瞋痴慢疑沒斷,佛不現前-第486集
淨法師:什麼是妄心-第487集
淨法師: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全是業-第488集
淨法師:成佛之後還會不會再迷-第489集
淨法師:到功夫純的時候煩惱真的少了-第490集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什麼是妄心-第487集

《華嚴經》上所說的,遍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從心想生。 心能生能現,想能變,想就是識,所以宇宙從哪來的?心現識變的。心是真心,識是妄心,用真心的是佛菩薩,用妄心的是六道凡夫。 凡夫成佛,大乘經上說得很清楚,只要念頭一轉,就成佛了。把妄心放下,真心就現前,這個人就成佛了。 妄心是什麼?我們在講席裡頭講得很多,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起心動念。雖然說出了起心動念,我們有沒有概念?沒有。我們的概念完全錯了,以為我現在起個心、動個念頭,不是的。這是大乘經上所說的最初一念不覺,這個一念我們也沒有概念。 世尊跟彌勒菩薩的對話,有這麼一段,世尊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佛這句話問了好幾個問題。 我們凡夫心有一念,起一個念頭,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念頭,概念當中的念頭。佛就問,這個念頭裡頭有幾念?那個幾念是微細的念頭,就是一念不覺。有多少個一念不覺,你才有一個念頭的概念,我起了個念頭。有多少個念頭,微細的念頭,這是幾念。幾相?相是物質現象,有幾個相。還有幾識?幾相識耶,相就是五蘊裡頭的色,識是受想行識,合起來就是五蘊。一念當中,我們動一個念頭,一念當中,有幾念?幾相?幾個識? 彌勒菩薩的回答,佛跟彌勒菩薩這個問答是說給我們聽的,說出宇宙的真相,諸法實相。也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句話要記住。萬法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佛法也在內,沒有一法是例外的。

淨法師: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全是業-第488集

我們今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全是業,起個念頭,阿賴耶裡面就含藏一個種子。 阿賴耶識種子有多少?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如果阿賴耶的種子有相,再小再小的現相,像極微之微這麼大,小到不能再小,盡虛空法界都容納不下,你就知道這個東西多可怕! 輪迴從哪裡來的?就從這兒來的。善念、善行結的善種子,感得的是三善道的果報;不善的念頭、行為,結的是惡種子,感得的是三惡道的果報,六道輪迴就這麼來的。 要知道六道輪迴根本沒有這個東西,完全從自己業報裡頭產生的。雖然產生的,它剎那生滅,一秒鐘生滅二千一百兆次。 真相只有佛說出來,今天科學家對佛教另眼相看,科學家努力四百多年才發現微中子,就是佛經上講的極微色。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講得比他還清楚,這能不佩服嗎?

淨法師:成佛之後還會不會再迷-第489集

所以一切法是從自心,這個自心就是自性,惠能大師講的自性,流出來的,真心流出來的。成佛之後又回歸到此法界,成佛是什麼?回歸到自心,明心見性。 回歸自心之後,還會不會再迷?《楞嚴經》上有,有這麼一段,這些菩薩們向佛請教,成佛之後會不會還再有一念不覺,又起了無明?佛舉的比喻很好,舉比喻金礦,經過開採提煉,提煉出真金,真金不會再回到金礦,佛用這個比喻來告訴我們。 佛陀的教育是教我們明心見性,要懂得。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古人把它分作三大類。 第一類是戒律,戒律是佛身,佛的威儀、舉止,就是有規矩。 第二個是禪,禪定是佛心。為什麼?因為自性本定,能大師開悟的時候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本無動搖就是自性本定。為什麼要修定?因為你的真心是定的,你的妄心是動的,起心動念是妄心,不起心不動念是真心,真心是禪。 第三類就是教,教就是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在中國大乘分成八個宗,八個宗裡頭,除律宗、除禪宗其他的都屬於教,淨土也屬於教。如果加上小乘成實宗、俱舍宗,這兩宗唐朝時候有,唐朝末年就沒有了,宋以後就斷了,南洋小乘傳的是這個。 所以中國古時候是十個宗,現在佛法要興起來,我們也希望十個宗統統能興起來。 唐朝這些祖師大德把小乘放下有他的道理,因為中國的儒跟道可以代替,是中國自己東西,學起來方便。用儒跟道的基礎再接大乘,這一千多年的實驗做得很成功。這一千多年當中,在家出家,高僧高士,有可觀成績的人很多,證明儒跟道確實能夠代替小乘。

淨法師:到功夫純的時候煩惱真的少了-第490集

真正抓到佛法的總持法門,一切諸佛的總持法門,那就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千萬不要忘記這一句,太難得、太難得了。 下面說,「陀羅尼有四種」,第一種「法陀羅尼,又名聞陀羅尼。於佛之教法,聞持而不忘也」,學了之後永遠記在心上。 初學的人切忌多,貪多嚼不爛。實在講,佛法在修學指導的原理原則上,四弘誓願,就是最高的指導原則,告訴我們怎麼做法。 首先要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度眾生你就不會害眾生,要發這樣的大願。 發這個願之後要有行動,行動從哪裡開始?從持戒下手,「煩惱無盡誓願斷」。持戒是斷煩惱的,如果持戒生煩惱,你就顛倒了,哪有這個道理,戒是清涼的。持戒生煩惱,馬上懺悔自己錯了,不是戒錯,不是經典錯,不是佛錯,你自己錯了。戒是幫助我們斷煩惱、證菩提的,所以因戒得定。 定是什麼?就是《無量壽經》上的清淨心、平等心。清淨、平等也分三輩九品,像佛說的八地以上,那是上上品的清淨、上上品的平等,那個覺跟如來果地上覺非常接近;也有下下品,我們真正肯修的話,下下品能得到,從下下品希望年年上升,有進步。到功夫純的時候,煩惱真的少了,月月上升,這個時候真的法喜充滿。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宜宾抓住消费升级机遇,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提出打造长江“零公里”最优酿酒生态圈,加速构建以五粮液产业园区为核心区域,以翠屏区、南溪区、叙州区、江安县、长宁县等
  • 今天跟着老师去参观,国企,三四线城市的偏远小镇,研究生毕业进去大概中级职称,职称晋升制,每个月实际发6000左右,扣除五险一金,实际到手4000—5000左右,
  • 即便思惟, 设诸方便、  告诸子等, 我有种种,  珍玩之具, 妙宝好车,  羊车鹿车、 大牛之车, 今在门外。 汝舍利弗, 我为众生,  以此譬喻、 说一佛
  • 其中张瑶饰演的齐妙,是一位在职场上有着知性形象的婚恋专家,婚姻却显得不那么如意。其中张瑶饰演的齐妙,是一位在职场上有着知性形象的婚恋专家,婚姻却显得不那么如意。
  •  对此,北京尚权(合肥)律师事务所刑事律师孙艳秋认为,从目前的材料来看,很难判定吴亦凡构成强奸罪,“因为即使都的描述属实,也不能证明吴亦凡在发生关系时都违背了女
  • 有朋从远方来。餐桌上无非就是吃着聊着,友很好奇地问:同样的职业,同样的职位,怎么看见别人就那么“油”,那么“张”,一下子无颜以对,只能讪讪而笑,兴致索然。饭毕结
  • [good][good][good][good][good][good]另外,这也是马术超级大奖赛首次走进社区,期间会举办很多和骑士们零距离一起体验的精彩活动。
  • 无意间我点开下面的评论,突然发现近些年大家的审美健康多了:拒绝身材焦虑、我们女孩怎么样都好看。每个字都心生悸动,每一句都给女孩带来力量|《女孩,你很ok》你看,
  • ”>>>审查羁押4年女方称怀孕报案4000人大会公布逮捕戴先生表示,那天晚上发生关系是女方主动的,但后来她就拿着他的衣服作为案发证据,“她就到
  • #成都Day 2杜甫草堂➠武侯祠➠锦里西月城谭豆花➠徐记君味老火锅杜甫住了4年 400+首诗歌古朴幽静 自带胶片滤镜高高的竹林 见不到一点阳光在武侯祠 听着听
  • 我来人间一趟,只为与你相伴,谁知世间清凉,淡了你的模样。我来人间一趟,未惧风雨猖狂,却叹世态炎凉,丢了初时模样。
  • 小伙伴们看完两位老师的内场活动之后,还可以过来【A06】展位买买买呀~卷并关注@萤火虫动漫游戏嘉年华 ,虫娘将揪四个小可爱送出会场先行周边(图1)一套!小酒,虫
  • ”月峰说:“我知道亮老法师是寂光寺那一法脉,曾在寂光寺作方丈三年,你的法名,也属寂光宗派,若在亮老法师处披剃,看似离了鸡足,但就法派而论,仍然是大力老和尚之法孙
  • “之前董老师(董宇辉)视频流行起来时我也转发过并点赞,还对新东方转型公开表示过敬意。4日,有媒体报道称,罗永浩近日在交个朋友直播间中表示,“现在我们直播界刮起了
  • ᵂᵉ ʷⁱˡˡ ᵍᵒ ᵃˢʰᵒʳᵉ ᵃᵗ ˡᵃˢᵗ, ⁱⁿ ᵗʰᵉ ˢᵘⁿˢʰⁱⁿᵉ.我们终将上岸 阳光万里ᵀʰᵉ ᵖᵉʳˢᵒⁿ ᴵ ˡᵒᵛᵉ ⁱˢ ᵍᵉⁿᵗˡ
  • 天秤座在天秤座看来,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每天无忧无虑,平平安安的活着,拼的再多,得到的再多,到头来也不过是为了享受,那么为什么不现在就开始享受人生,为什么要等到
  • 海鲜系列日式烧烤系列飞在这里居然有烧鸟,还能任点简直是修白菜价,我和朋友一下子就吃了串,口感一点都不腥搭配秘制烤酱刚刚好绿色蔬菜系列修吃完那么多大鱼大肉,还是要
  • #橙光#《【BTS】不心动挑战》不知名网络小垃圾写手穿越成了自己撰写的小说人物——嚣张跋扈方家大小姐。#橙光#《【BTS】不心动挑战》不知名网络小垃圾写手穿越成
  • 超酷的单身文案 ❶ 不想栽跟头 再浪漫也不想 ❷ 没意思 没感觉 没心动 都一样 嫌麻烦 费时间 ❸ 除非你的加入比我的独处更加宜人 ❹ 暂时还承受不起
  • 因此,如果你想要評價一個人,你必須跟那個人面對面並且小心的研究他的臉。一旦心穿透整個過程,便可以了悟其真實的本質:繃緊,壓力,移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