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女孩连续熬夜加班猝死#每年都会看到很多类似因为工作熬夜加班猝死的新闻。今天我就详细聊一聊关于工作的哲学吧。

在女孩猝死之前,据说加班的时长,已经是堪称恐怖的程度。

这件事,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

1、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非生活的全部

我们之所以工作,当然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可,工作仅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非全部。很多打工人为了所谓的更好地生活,不停的工作,不断的加班,熬夜,目的就是住上大房子,给家人更好地物质生活。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生活的追求和欲望是不会停步的,也就是当你一个月赚 2 万的时候,你会想着我要更努力工作,争取一个月赚 5 万;当你住上 100 平的房子的时候,你会想着我再努努力能住上一个 200 平的大平层,当你住上 200 平的大平层的时候,你会想着,我可能再稍微努力一下能换一套别墅。

就这样,在欲望不停的驱使下,你就忘记享受生活,只会不停的工作。

我就陷入过这样的怪圈,不停的工作,不停的给自己压力,只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当把所有时间给工作的时候,你并不会给自己留下享受的时间,当你感觉自己赚够钱,意识到该享受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一定是疾病缠身,拖着一个病体了。

我现在的工作状态就是:随遇而安,每天都会给自己预留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时间,我现在已经把晚上时间留出来了,就是和孩子玩,陪孩子遛弯,很开心,很幸福。

而且,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就应该选择可以让自己开心快乐的工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太多的人,为了钱,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当你不喜欢这个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很痛苦,工作就会很累,这是为了什么呢?

有时候,真的是需要平衡一下自己的心态,学会知足常乐。

2、中野善寿的工作哲学:人才是中心,公司不过是工具

我最近在读一本书是中野善寿的《拼命活在顺其自然的瞬间》,这本书给我很多启发和思考,我特别喜欢中野善寿这个人的生活哲学,他对公司和员工的关系有一段论述,他说:公司不过是个办公场所,不热爱公司也没关系。

他说:工作是为了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 “为了自己”,而不是 “为了公司”。“为了家人” 这个理由也有点儿怪。

一个人之所以会做眼前的工作,是因为他喜欢,并且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公司本来就是人创造出来的体系,是人为了快乐工作而使用的工具,并非一早就存在于自然界中,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办公场所。如果人被公司驱使,就着实本末倒置了。

在我看来,一个人为了公司而不惜伤害自己的行为有些奇怪。强迫别人热爱公司也不大合理。

我不是在提倡要冷漠地对待工作,而是想呼吁大家要先意识到 “人是在给自己打工”。如果有段时间你想沉迷工作,那么加班到再晚都可以。我年轻时就有类似的经历,会彻夜留在公司加班,但那是因为无论如何都想当天做完某些工作,因为想做才那样做,所以丝毫不觉得痛苦。我并非在工作中挣扎,而是沉醉其中。

人才是中心,公司不过是工具。请大家不要弄错两者的关系。

中野善寿的工作哲学就是:学自己做喜欢的工作,享受工作,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当工作痛苦的时候,生活也不会快乐。

其实,人这一辈子很短,如果总是为了自己的贪欲,不断的工作,最后,当自己老了,回过头来看的时候,你会发现,在自己最青春年华的时候,自己没有好好享受生活,全是熬夜拼命的工作,这也挺可悲的。

3、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书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在《人生设计课》这本书当中,一直在强调: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书中说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就是事情,这也就意味着事情是永无止尽的,永远也做不完,所以,享受过程才是快乐的根本。

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写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叫《有限与无限游戏》,从这个角度讲就是: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无所谓输赢。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一个难题上纠结,做人和做事,哪一个更重要?内在真实的我,还是忙碌的、成功的那个外在的我?到底是哪一个?人生设计认为这种两分法是错误的。因为生活是一个永远无法被 “解决” 的问题,你只有全力以赴地走下去,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人生总是在不断前进,从现在走向未来,变化永远存在,每一个变化都会带来一个新设计。人生不是一个结果,它更像是一段舞蹈。人生设计就是一系列优美的舞蹈动作,不到最后一刻,人生永远不会终止,人生设计也是一样。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很多人为了追求所谓的结果,那个看似的成功,可能需要几十年的努力,坚持,非常辛苦,可能到头来,当一个人从世界离去的时候,还没有成功或者刚成功,没有来得及享受,那这样的输赢和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我们要学会在过程当中设计人生,享受过程,而非执拗于结果。你可能就会变得很快乐。

如果大家对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不能理解的话,但是下面一本书当中的一个观点,大家肯定都理解。

4、时间有限,工作无限

也是我今年读到的一本书《卓越基因》,在这本书里有一段话,真的是让人非常顿悟,书上说:时间有限,而工作无限。无论我们有多少时间,都能被工作填满。因此,想做到高效多产,必须妥善管理好时间,而不是工作。我们要问自己的最重要的问题不是 “我该,做什么事”,而是 “我准备怎样安排我的时间”。

听上去主次不分,对吧?但是只要稍加思考,你就会发现这段话对极了。工作量,大家的作量可能都被无限扩大了,无论如何,工作都是做不完的。阿奇蒂在他的著作《作家的时间》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他说:如果你的工作做得好,它就会带来更多工作。因此,“完成工作” 这个概念是自相矛盾的。这种矛盾极其明显,也极其危险,它可能会让一个人精神崩溃。因为它带来的压力会引发错误的想法和行为。

确实是这样,你完成了一个工作,马上就会紧跟着下一个工作,工作永远都做不完,而且完成结果带来的快乐只是短暂的,过了一天,新的工作来了之后,上个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就没了,又投入了新的工作中,如果你学不会安排时间,无法享受过程,你这一生快乐的时间可就太少了,而且你是一直被工作推着走的,而不是主动安排时间,如果这样,自然就不会有时间去做一些自己特别想做的事,因为现实的任务,一直都做不完,接连不断。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应该学会享受过程,而非追求结果。

我们的人生都被自己的欲望所支配,不停的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忘记好好享受生活。

5、公司应该有底线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这片土地上,996 很常见,大家都很痛恨 996 ,痛恨公司的压榨和剥削。我感觉 996 倒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只要钱到位,996 从某种层面上来看,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我在工作的时候,最不能接受的是熬夜加班,为什么?因为 996 ,无非就是工作时间长点,一周多一天的工作时间,最起码不太影响大家的睡眠时间,对健康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熬夜则不同,熬夜太伤害身体了。

看看现在,每年是不是都有很多因为熬夜加班工作而猝死的新闻呢?太多了,对吧?

现在的科技的多么的发达,很多公司都安装各种智能设备监控员工有没有摸鱼,有没有偷懒,有没有拉屎超时,咋就不用这些智能设备监控员工的健康和提醒员工休息呢?比如:智能设备或者系统监控到某一个员工这一周工作时长很长,对身体不好,能不能发出预警,让部门领导强制这名员工去休息呢?不要加班了,不要熬夜了。

你看,科技的两面性体现出来吧?总想把科技用在监控和惩罚人上,却不想着把科技用在保护人上。

现在的公司,人事考勤都是系统化了,哪个员工工作时间长,熬夜多,一目了解,就不能强制让他去休息么?

我感觉这种健康的提醒是公司的底线,也是公司的社会责任。

大家认为呢?#微博新知博主##鸿儒计划#

共计20集的悬疑剧《庭外》自7月14日优酷独播上线后,凭借紧张刺激又环环相扣的剧情持续掀起追剧热潮。草蛇灰线绵延千里的伏笔与细节、贴近实务又完美兼顾“爽点”的剧情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拍案叫绝。

《庭外》这部剧集虽然被由夏雨领衔的《庭外:盲区》(一到六集)和罗晋领衔的《庭外:落水者》(七到二十集)分为两部分,但两个部分的剧情人物之间互相交织,多有互动,共享同一个“庭外宇宙”。

《庭外》在国内影视剧市场开创性地采用双单元剧这一形式,在剧情设计上做到了剧集形式与剧情内容的有机统一,没有浮于表面、金絮其外。

以夏雨所饰演的最高法法官鲁南为中心角色的《庭外:盲区》,这一部分目前已经完更,硬核开场、一路走高的剧情曲线让观众获得良好观剧体验的同时,也对最高法法官的工作内容和法制社会所倡导的公平正义观念有了切实生动的感受与体认。

《盲区》从法官鲁南出差到南津参与一桩九年前碎尸案的死刑复核工作切入谜题,故事从发生到结束只在短短的十六小时之内,剧情密度极高。

在推进这起涉及两地(南津、江州)、三方(最高法、以刑警队队长吴涵为代表的南津警方和以乔绍言为代表的津港警方)案情复杂的案件中,鲁南发现这个案件的复核不仅和“陈曼团伙走私案”有密切联系,而且似乎每个身处其中的人似乎都各有隐情甚至还可能和涉案人员有所勾连......最后在和罗晋饰演的乔绍廷的配合下成功找出了案件的真相,解开了疑惑。

目前国内悬疑题材的剧集大多以公安干警的视角切入,近年来检察官题材的剧集热度也有所上升,而《盲区》这样以最高法法官领衔的剧集则相对较少,在为这一形式填补空白的同时,也为更多观众以轻松的方式填上了对司法人员具体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的空白。

比如很多观众在刚看这部剧集的时候,可能会对剧情中提到的“速审速判”和这起案件“拖了九年”之间感到矛盾和失真,其实这也是有着现实逻辑依循的。

在实际案件的侦破过程中,由于案情复杂的情况而导致侦查周期跨度较大的情况不时出现。《盲区》的故事里九年前的“刘凤君碎尸案”正是由于案件发生地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才给案件的侦查工作造成了困难。

而在九年后的当下时间,因为南津经侦在侦破斯塔瑞公司涉嫌行贿海关工作人员案件的过程中提取了其董事长的田洋DNA,才意外发现九年前案件新的突破口,而从田洋被羁押到最后的刑期确定则完美的体现了“速审速判”原则。

“速审速判”这一点一定程度上也将《盲区》中的人物勾连串起,同时也正是由此,故事中的人物之间早先才互怀芥蒂与不信任,并影响和推进着剧情发展。

从江州来到南津的警队政委乔绍言对南津警方的吴涵在尚未弄清同案人员李梦琪具体情况就一路推进速审速判,可如今又拖着案件不动的情况产生疑惑,进而怀疑吴涵的动机。

而乔政委对涉案人员李梦琪的特别关注则也让吴涵对乔绍言参与案件侦查工作的动机产生怀疑。而夏雨饰演的鲁南则正是因为要参与这起案件的死刑复核才被卷入局中。

当然在随后的剧情中我们会发现,吴涵之所以积极推进相关案件的速审速判是为了确保潜心准备、秘密侦查很久的“陈曼团伙走私案”的抓捕预案成功和案件侦查工作,而在《盲区》部分的结尾,经由鲁南的提问,我们也才终于明白,乔政委之所以对李梦琪高度关注,并一直主张和希望她还活着是出于对服刑人员子女的关怀与感情,并不是出于不可告人的利益链,这一出人意料的情节使得剧情曲线更上一层。

此外,在《庭外》这部悬疑剧中各种细节与呼应更是被主创团队拿捏得死死的。比如剧名和剧情便是高度关联。

《盲区》中夏雨饰演的鲁南及一众角色在案件侦查中均陷入了“盲区”,导致直到最后才发现真正的幕后黑手;同时在剧集开头正是在一起由驾驶盲区导致的交通事故中鲁南迎来了初登场,同时也正是因为这场车祸才给了鲁南找乔绍廷伪装身份从而打进陈曼身边的机会。

而在最后,鲁南在追击幕后黑手的时候同样是利用驾驶“盲区”使得对方放弃了警惕,最终完成任务。

《庭外》系列以法官鲁南为中心第一部分的《盲区》扎实的细节,层出不穷的伏笔和呼应让人大呼过瘾,而第二部分以律师乔绍廷为主角的《落水者》则是更上一层楼,继续将对这部剧的期待值持续拉升。不少观众在弹幕里纷纷留言“格局打开,多放几集”。

全剧第七集,即《庭外:落水者》部分的第一集节奏依然紧凑,我们看到在《盲区》中让人意犹未尽仍待续缘的乔绍廷闪亮登场,他在白灰之间游走,精明有手段的同时又仍坚持着心中的良善与正义,是一名职业技能过硬又有着坚贞道德操守的精英律师。

也正因此在案件的追查过程中,他才被卷进两大律所的斗争之中并被带走调查,身陷囹圄。从看守所出来重新回归律所并带着新徒弟的乔绍廷将怎样继续生活,而在第一集扎实的律政场景呈现基础之上后续如何发展,有鉴于前,着实令人期待满满。

《庭外》这部双单元悬疑剧将关注的目光别出心裁地放在了审判之前法庭之外,聚焦司法和律政从业人员的辛酸苦辣并充实以满满的细节,剧情生动紧凑,保证专业和严谨的同时又十分易于观众进入剧情和人物产生共鸣,在制作形式和剧情实际上都绝对是同类型作品中的顶尖翘楚,这不是一部填白抹缝之作,它不骄不躁,剧情扎实不悬浮。

日后回望,我们或许无意间见证了一部标杆悬疑律政剧的诞生。

#故纸寻迹#【天降“昆明湖”!从排走变留住,#北京如何留住了水资源#?】7月以来,京城急雨频至,人们常常听着雨声入睡,又听着雨声醒来。眼下已进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三季少雨,一夏水”的降雨特点,使得北京汛期降水量的多寡决定了全年降水量的丰枯。
曾几何时,北京人对于雨水的传统观念是希望“快来快走”,但随着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加剧,人们对雨水的态度逐渐从“排出去”转变为“想留住”,从对立转变为和解,进而加以利用,化雨成“金”。

雨水,曾被视同于污水
北京在华北平原上属于“缺水区”,气候比较干旱,一年中的降雨往往集中在夏季汛期。过去,住在北京城里的人,一直在受雨水的气,北京人对雨水的情感,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一场雨下来,城里常常就遭了殃,积水成患,污水泛滥,原有下水道非塌即堵,形同虚设。那时候,海淀镇有一个“蝎子湖”,平时存臭水,热天生蚊蝇,下雨后水涨起来便堵住居民的家门口,出门得蹚水;宣武门外一带,大雨后路上积水成患,十几天不退……因此,在老百姓心中,雨水和污水无异。
北京日报1954年8月17日2版刊登的《和污水雨水的斗争》一文中提到,清朝光绪十六年,大臣周天霖给光绪皇帝上过一个奏折,详细地陈述了北京的水患:“……自上月二十八日大雨淋漓,前三门外水无归宿,家家存水,墙倒屋坍……每当暑雨蒸潮,黄潦(脏水)满街,浊污流溢,民间疠疫(传染病)大作。”
过去,雨水和污水为害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前人留给北京的280多公里长的下水道,只有20公里勉强能排水,其余不是塌就是堵。遇见大雨,天桥四周一片汪洋,住在这里的居民出门得坐在门板上划着走,更别提普通人家聚居的地方,雨水一冲,粪场里的排泄物就向房子里倒灌,大尾巴蛆在炕上、墙上爬来爬去。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北京便将消灭明沟和死水坑作为重点卫生工程,同时向排除污水与雨水宣战。
1953年4月24日,时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工程局副局长陈明绍在北京日报2版发表署名文章《为排除北京市的雨水和污水而斗争》,倡议全市人民为排除雨水和污水行动起来。当年,本市启动下水道和河湖的修建工程,其中占比最大的工程就是新建下水道108.76公里,相当于当时内城5个城圈的长度。
四海下水道是这一年下水道工程中最大的一项。东直门和朝阳门之间,沿着城墙根的绿草地上搭起了工棚,墙上打开一个十六公尺宽的缺口,给四海(积水潭、什刹前海、什刹后海、西小海)下水道干线开放了大门。过去,四海一带的雨水没地方去,就顺着地势连泥带水流进了四海,常年淤积的污泥使四海越来越浅。四海疏浚后,这一带的雨水暂时被引到御河,可是御河容量太小,每遇大雨,什刹海、积水潭周围便成了水乡;附近居民的院里,水淹没了膝盖;经过北京饭店门前的汽车常常被水弄得灭火抛锚。直到四海下水道建好后,雨水才得以沿着这条下水道经过宽街、张自忠路、东四十条胡同,穿过城墙流入东护城河。(1953年4月24日《北京日报》2版,《四海下水道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北京除了疏通原有280多公里的下水道之外,还新建了200多公里的下水道。耗时费力的下水道工程,在当时被视为解决雨水、污水排泄的最佳途径。

从“排出去”,到“想留住”
北京城的排水工程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截止到1981年,北京市区下水道总长度为1400多公里,增长了5倍多,明显改善了市区排水状况。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又开始意识到另一个问题:北京缺水。
“三季少雨,一夏水”是北京降水的特点。上世纪60年代,春季雨水平均在60毫米左右,约为全年总降水量的10%;一入夏季,雨水突然增多,平均达450毫米,约占总降水量的74%。降水过分集中的弊端就是,春季各种春播作物可以开始播种的时候,常常因为雨水少而延迟播种期,或是需要抗旱播种。这对于农业生产很不利。(1961年5月19日《北京日报》3版,《天上来的水》)
上世纪70年代,北京连遇旱年,缺水这个现实阻碍了民生和城市的发展。捉襟见肘的雨水一股脑儿倾倒在汛期那几个月,结果是城里淹了,乡下涝了,山里冲了,河滩漫了,还得为此劳民耗资开挖排水河道。
当时,郊区农业复种面积逐年增加、农作物需水量增多,再加上春旱严重、水库蓄水量减少,水源不足与农业增产的矛盾尤为突出。
通县在历年小麦生产中,都遇到一个难题:春天,小麦需要及时春灌,而这时候几乎年年干旱,再加上全县复种面积增加,水源更显不足;秋天,用水量小,雨水却比较勤,容易受涝。
1972年,为解决春旱秋涝这个气候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困境,通县决定利用汛期拦蓄雨水,灌溉水利。在全县水利工作汇报会上,通县县委总结推广了台湖公社利用坑塘蓄积雨水,并趁汛期水源充足时闸沟截流蓄水等“春旱冬抗”的经验。当年汛期,通县十座拦河闸,除北关闸和师姑庄闸外,均关闸蓄水,以便冬春灌白地、浇小麦。“春旱冬抗”成为当时郊区农业对抗春旱的一项有效措施,并推广开来。(1972年10月20日《北京日报》1版,《拦蓄利用地上水 为夺取明年丰收做准备》)
郊区从雨水的利用中尝到了甜头。而那时候,北京每年汛期出境水量大约10亿立方米,着实大有可为——利用了雨水,不仅有助于缓解农业生产用水的紧张,也增加了城市的供水保证。郊区利用雨水灌溉农田,城区利用雨水补充生活用水,甚至涵养地下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局面也就打开了。
从此,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对雨水的态度便从“怎么排出去”转变为“怎么留得住”,汛期雨水收集和利用成为破解用水难的出路之一。

关闸蓄水,尝试雨洪初利用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怎么才能留得住雨水?如何在汛期尽可能多地收集利用雨水?这是水利部门日夜算计的难题。
上世纪80年代,110公里长的京密引水渠和几条护城河以及通惠河,既有供水任务,又有排洪功能,汛期还担负着从密云水库给京城供水的重任。北京市水利局管理河道多年的邹玉芬突发奇想:能不能把河、渠上的节制闸闸上,利用雨水给城市供水?
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如果暴雨引发山洪,高水位运行的京密引水渠或其他河道憋崩了怎么办?
然而,将汛期的降水留住、开发利用雨洪资源是北京市研究多年的课题,邹玉芬和同事们决定搏一把。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方案递交上去,不曾想,方案很快就批复了。全市上下开发利用雨洪资源的决心可见一斑。
最后成效如何呢?一组数据喜人:1988年汛期,密云和官厅两大水库关闸48天,拦蓄河道中积流向北京城供水,当年水库少放水0.93亿立方米。此后7年中,根据汛期的不同情况,北京共节约库水4亿立方米,相当于一米见方的“水龙”绕地球10圈。
与此同时,藏水于京城地下也是一个大胆的实践。1994年汛期,本市利用暴雨和洪水,在河道中适时放闸拦蓄,回灌地下水5亿立方米,使本市地下水位比前一年同期普遍回升0.98米。(1995年3月6日《北京日报》6版,《京城女水官》)

城里的雨水,也派上了大用场
关闸蓄水成效固然显著,但雨可不只是下在郊区、水库,城里在雨水收集上也亟待大做文章。
此前,城市里的水文章主要做在节水上面,1990年北京还因此被评为全国节水先进城市。但光节流是不够的,还得开源。本市确立了“三盆水”管水新思路,即把天上水、地上水、地下水这“三盆水”联合调度,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速度。
1980年至1990年,全市地下水位年平均下降38厘米。经过优化调度,1991年至1998年,这一数字减少到18厘米,相当于每年少开采地下水2亿立方米左右。1998年前8个月,本市对雨水的控制利用率达80.1%。(1998年9月10日《北京日报》1版,《天上降雨地面拦地下用水精打算》)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北京在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增长的形势下,供水紧张局面再度显现。当时,城区建成区的面积不断扩大,不透水地面随之增加,而此前建设的雨水管道控制面积有限,因此降雨后雨水横流,不能顺利入渗地下。在丰水年份,北京约有7亿立方米雨洪出境,白白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把“雨水收集利用”列作应对21世纪初期供水紧张局面的26条措施之一。
2000年,城区汛期降雨利用有了突破性进展。由中德合作投资6355万元的“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项目正式启动,被寄予厚望。根据北京城的特点,中德专家打造了4个示范区,控制面积达36公顷。在示范区建成雨水收集与传输、雨洪处理与利用、雨洪回补地下水及雨洪控制系统,同时将雨洪滞蓄系统和景观工程结合,将其用作卫生间冲洗、路面喷洒、绿地灌溉、洗车等市政杂用。按照设想,该工程推广实施后,城区将有30%的雨洪得以有效利用。(2000年1月3日《北京日报》5版,《留住雨水润京城》)
2003年汛期的一场急雨使北京不少街道积了水、小区“城门失守”,而西城区双紫园小区内却是另一番光景。北京日报记者探访发现,双紫园小区内没有积水漫流,也没有车子一过污水四溅的情形出现。雨过天晴之后,小区的雨水池里还增加了近百立方米用于喷灌、洗车的回收水。
双紫园小区正是城区雨洪项目的获益者。小区引进了德国先进的雨洪利用技术与设备,经过处理后的雨水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可用于洗车和灌溉等。2003年前7个月,小区共回收500余立方米雨水,加上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小区浇灌、洗车,甚至音乐喷泉已经完全不用自来水了。
这一场雨,包括双紫园小区在内的6个雨水利用示范小区通过了检验。雨水利用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可观:小区雨水不外排,减轻了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通过雨水回灌还可以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良性循环。(2003年8月16日《北京日报》7版,《天上雨再大 地面不积水》)

防汛变迎汛,蓄出“昆明湖”
2005年临近汛期时,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岐山调研、督察本市防汛工作时强调,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汛期中一定要把水文章做足,既要防汛又要迎汛,为北京积聚好水。(2005年5月22日《北京日报》1版,《既要防汛又要迎汛把水文章做足》)
这一年,北京首次变防汛为迎汛。实现这个转变,有赖于集雨工程的推广。据统计,截至2005年6月,北京市节水管理中心在城区建成22个集雨工程,年利用雨水资源达到35万立方米。(2005年6月6日《北京日报》9版,《北京,把雨水留住》)
防汛变迎汛的第二年雨季,北京集雨工程更上一层楼:宣武区万寿公园在地下挖的5个雨水收集回灌井、海淀区26个单位和居民楼收集楼顶雨水的“集雨樽”等分布在社区、机关、学校、公园里的100处集雨工程,共留住雨水2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昆明湖的蓄水量。
雨水利用由此进入了北京市下一年的“折子工程”,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全面推广。到2009年主汛期尾声,从天而降的“昆明湖”增至21个。(2009年8月13日《北京日报》5版,《21个“昆明湖”从天而降驻留京城》)
政府推广集雨工程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在行动。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制定集雨奖罚政策、多建集雨示范工程、建设地下蓄水系统、推广雨水渗透设施;密云水库间伐上游“小老树”,送雨入密云水库;京城公园各出妙招,如植物园打造人工湖“喂”百万平方米绿地、陶然亭公园实现全园中水绿化灌溉……细算下来,一年节水能有几百万吨。
2016年,北京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多年来悉心打造的雨水吸纳、蓄渗和利用工程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如今,日趋成熟的雨水收集利用理念和设施,正在北京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汪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增加的备注:1、止了咳,一些人在开始时会觉得咽喉有稍稍的痒,然后可能会生痰,此时不必再做动作,等待身体自然地用一段时间进行恢复即可。 增加的注意事项:4、扩胸
  • 好看啊 [心][心]最后一集也太奈斯了吧看到最后40全集我准备二刷再来一遍,[doge][doge] 好帅气给我冲 大结局好好看 应该也很带感我好爱双手奉上!
  • 她们这么多人是算计好的想要去处死南音的,结果反倒是被南音来了个措手不及,弄得死伤惨重的下场,对于南屿的死……南家夫人努了努嘴,最后还是将自己要说的话给咽了回去…
  • ”高考进入倒计时,为心中的梦想,请再咬牙坚持一下,相信在那个美好未来,结局一定是你!”高考进入倒计时,为心中的梦想,请再咬牙坚持一下,相信在那个美好未来,结局一
  • 这五部作品中三部喜剧,《保你平安》让我感觉到了大鹏对于喜剧的全新理解,更加务实的创作想法,越来越扎实的叙事方式,都让作品在最终呈现的效果上更加舒服,在笑的同时又
  • 今天和主任一同去拜访了小柯老师,从小就听小柯老师的《等你爱我》、《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爱情》、《北京欢迎你》、《稳稳的幸福》、《谁动了我的琴弦》、《想把我唱
  •   また、TR-6前腕部の装甲をスライドさせる事でミサイルランチャーを展開可能。  また、「HG 1/144 ガンダムTR-1[ヘイズル改]&ガンダムTR-6用
  • “对食管癌而言,减少放疗是安全的。”而对于晚期淋巴瘤,研究人员对比了两种化疗方案后发现,强度较弱的患者组治疗效果更好、副作用也更少。
  • 8.想减肥,靠吃就可以了;运动的目的是让你有线条9.增加肌肉量来提升基础代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0.牛奶没必要喝低脂的,除非你拿牛奶当水喝11.有氧真的不怎么掉
  • 一切定有都有定数,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强求不来,珍惜缘分,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一切定有都有定数,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强求不来,珍惜缘分
  • #魔法仪式[超话]# 起‮不初‬被看好 争吵找我“规划➕祈福”后起‮男初‬娃比较爱玩,和‮他其‬女‮没生‬有边界感,《感‮祈情‬福》后大变样懂‮和的‬异性保‮距
  • 是你俘获了我的心,我渴望的是你的爱。但随着每一天的过去,我的心变得更加坚定,承认我所寻求的爱在她的怀抱中是找不到的。
  • 他看向颜今薏:“珠珠,这肯定是有什么误会,七妹不会派人去闹你的药铺。 “三哥,不是我诬陷她的,我也疑惑。
  • ”我们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再没有比青春更美好的了,再没有比青春更珍贵的了。”我们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再没有比青春更美好的了,再没有比青春更珍贵的了。
  • Star Model 发布 1:64 合金材质 RWB 964 GT Wing 汽车模型,普通版建议零售价 138 元/台,人偶限量版(限量 699 台)建议零
  • 好看啊 [心][心]最后一集也太奈斯了吧看到最后24集我准备二刷再来一遍,[doge][doge] 好帅气给我冲 好好看 应该也很带感我好爱双手奉上!​好看啊
  • 羊羊是发小的羊羊[赢牛奶] 在正午大太阳下逛街还能拍照的我们是勇士[哆啦A梦害怕] 珊宝这个姿势直接半永久[二哈] 吃了一家其实没抱多大期待但是意外的巨好吃的日
  • (指指点点,要好好爱护身体,憋仗着年轻抗造)[融化][哼]因为,这真的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很久,很久的承诺。最奇怪的是,她时单位体检也没啥大毛病,我到现在都
  • 偏爱藏在晚安前轻轻的一句问候,藏在你忧虑时那个安慰的拥抱,甚至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足以让人心头一暖,感受到那份独特而深刻的情感。他的五官犹如精雕细琢的艺术
  • 金毛:类别:拾猎犬、工作犬寿命:短性格:活泼好动、聪明、服从性高、忠实、社交能力强适合环境:户外食量:大运动量:大容易诱发疾病:见图1 柯基类别:看门犬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