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难容”讲的究竟是什么理?#传统文化#

“天理”的含义

《道德经》中有一句广为传诵的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既阐明了道教信仰的主旨,同时又点出了人类社会秩序存在的根源,即是以天道自然来构建人间的社会秩序和文明体系。

《庄子·天运篇》中也曾提到:“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这同样是在强调人事应该顺应天理,才可至万物太和。

在道教的修炼体系中,遵循“天道”的法则是个人修炼成仙的基本前提。但因为世人多是存在私欲的,很多时候无法做到顺自然,所以总是会做出违背自然天道的事情。在面对一些恶人恶事时,老百姓总是会发出“天理难容”的感叹。元曲中有一折戏叫《朱砂担》,其第四折的标题便是“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那么,此处所言“天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天理,或者称为天道,顾名思义就是天之道、天之理,是具有永恒普遍意义的自然法则的运行方式。中国人对于“天”的信仰,可上溯到远古时期。

天,在中华文化中有三重不同的含义:

第一是指自然界之天,是有形有相的实体;

第二是指以天为代表的虚空自然,可以以阴阳的法则来调和万事万物的生老病死和祸福吉凶;

第三是指人类社会道德的最高准则。

谓“苍天有眼”,则是结合了第二和第三重含义来理解的。如某人做出了非道德之事,触犯了人类社会所形成的基本道德公约,必定会遭受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惩罚。

《老子想尔注》中提到:“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此即是善恶皆有报应的普世价值观。

善恶如何评判

只不过在现实中,善恶报应有时候并不会表现得那么明显。中国古典悲剧《窦娥冤》中有一段唱词,写道:“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那么,苍天又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和手段来对人间的善恶是非进行评判呢?

《太平经》有云:“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是说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善恶的种子,今日所做之事必定是明日果报的根源。

道教在看待此问题的时候,着重强调要把善恶报应的关系放到宗法体系中去认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便是儒、道两家均强调的“承负”之说。道教讲的是‘承负’,着重强调祖先积德行善,则可荫及子孙;若先人屡屡犯过作恶,后人将无辜蒙受灾祸。

在“承负”说的理论架构下,人们为善、为恶不仅仅是和以后的某种报应相关联,而是将善恶报应放在和身边万事万物相关联的完整体系中去认知。老子讲“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承负”的根本理论依据,也正是天道运行的基本法则。

天道,是道家推行的一种效法于自然万物的思想体系,其核心观念是“一气化三清”。这既是道家的神学观,同时也包含着道家的宇宙生成论。在道家的认知中,天地间的一切——包括人类在内——都是阴阳运化产生的。神仙对人世间的掌控,不会体现于直接参与人类的日常行为中,而是通过阴阳的协调与运化,使万物实现自生自灭、天生天杀的自然之道。

万物得以有序运行的基础,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阴阳共同构成了物质的整体,所谓“孤阳不长,孤阴不生”,万物皆是阴阳的结合体,或阴或阳的单方面增长或消亡,都是不符合道的运行法则的。放到人间社会中,此方法同样适用。善恶是和阴阳相对应的,只有平衡阴与阳、善与恶的关系,整个社会才能向着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更迭,必定都逃离不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阴阳互相制衡的永恒法则。

凡是天理难容的事情,其首先必定违背了人伦道理,更违反了阴阳平衡的自然法则,所以一定会受到某种惩罚。这种惩罚不单是来自于外界的力量,更是因为自身的阴阳失衡而导致了自食其果。所以百姓在讲“天理难容”时,其实已经在无形中秉持了朴素的道家真精神了。

再回归到《窦娥冤》中的那句千古一问,其实并不是天道不会对恶事做出干涉,而是天道的调和方式并不一定会表现为人们所期待的结果。民间还有一句俗话叫“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道家也有“速报”和“迟报”的说法。

《太上感应篇》中提到“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强调的是善恶的累积终至于果报,所以才会得出“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的结论。此观点也正是道教“承负”之说的核心特征。

而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行为都是复杂的,往往均是善中带恶、恶中有善,单纯的善恶二分法并不足以解释说明全世界。若不懂得保阴护阳,只是一味地去积愚善或灭一切恶,并不能换来功行圆满的果报。

天理容不下的是不仅邪恶,更是对阴阳平衡的破坏。唯有复归于朴,从阴阳回归到混沌的质朴,调阴阳二气为一个整体,这才是道家追求的最终理想境界。

作者: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 https://t.cn/Rcdt451

为查某事,微信搜关键字,无意翻出多年前和一位好友的聊天记录。才发现,彼时也曾心境素净,目光清澈,对话单纯真挚,互相安抚开解。不由地跟那位挚友感叹那时的自己真好。再后来,大家有了新的际遇,发生了好些事,我也慢慢被磨平了心气,当年那个笑容纯真心思简单的姑娘早已消失不见。
多年过去,此时的自己才是最好的自己,只是,人不可以当下的智慧评判从前的过往,往后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多一些智慧,也罢。 ​​​

就是说 我从小学就开始喜欢的
也是人生第一个偶像 塌房了[拜拜]
就是说 喜欢她真真有20年了[拜拜]
她的签售会是我这么多年唯一去过的签售会
单飞后的专辑我也每张都有买
她的歌 she的歌我都会唱
我不喜欢追星
但曾以为单纯爱唱歌的女孩值得
再见 你也好意思唱《中国话》
再见 我的微博首关
再见 不追星才是一身轻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让“菜园子”直通“菜篮子” 市民家门口就能买到实惠放心菜】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成
  • #文案##朋友圈文案##爱情##爱情语录##正能量##朋友圈背景图#真的会有人很久不联系 但他记得你 记得你说过的话 记得你的喜好我记得让别人知道我喜欢王北车是
  • 作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实施10余年来,已基本实现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
  • 我应该怎样在不泄露信息的情况下,让与我志同道合的集美明白,你们所看到的所谓告黑,本身就充满了无聊的手段和阴谋。拆穿后,做不了人的也不是黑。
  •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牢记历史,愿我们繁荣自强[拳头]今天又是亲眼所见2020年冬第一场雪的一天❄️崔小夏同学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一定很喜欢你叭[哪吒得意]小欣
  • #周九良[超话]# zjl#周九良 你笑起来真可爱# 心有所爱,所以才有了软肋和铠甲每次反黑 那些污言秽语都好像刀一样扎在心上他说 管好自己,人人都是小班长希望
  • 口感细腻、颗颗饱满的智利蓝莓还可以添加到早餐、午餐、饮料和甜点中,平时在家做沙拉、健康果汁也都可以用到,有着多种多样的新鲜吃法。 最近呢,以供应健康色拉、轻食、
  • 从另一方面看,凡是众生境界,完全不是佛法,而真正的佛法,则是佛自证的清净法界,也就是诸法实相,诸法本来面目,无有一切心言相,没有一切分别相,非但以言语文字不能够
  • 男生也可以哦生活目标明确的人,每一天都朝着理想迈进一步,若想得到你从未拥有的东西,你得愿意做你从未做过的事;从来就没有好走的路,唯一的捷径,就是踏踏实实地把自己
  • 【外交部发言人: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方针行稳致远 | Chin
  • pps.另外我很想吐槽,不是不让你真人翻拍,拜托找点外表看着符合人物年龄的演员来演好不好...起码你乍看得像原设定16岁啊...☋☌‿营销推广运营传统企业发展困
  • ”这一鞭打在梦窗国师头上,鲜血汨汨地流下,国师不发一言,默默地把位子让给那位将军,船上的人都又气又怕,窃窃私语说禅师求船家载他,他还打禅师……将军这才知道刚才的
  • 人生有很多驿站,只要内心是安静的,无论是站在红尘外,静赏繁华,尘世烟火,百味尝尽,都会多了一份淡定与从容。现在它白进了我心中/有人去了远方一场大雪,从此失去消息
  • 我终于意识到我对你的感觉不过是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对一位优雅知性的女人的爱慕罢了!魔羯座:智慧的性感。
  •   28日,《新文化报》的报道引起了北广场地下的业主单位长春城市开发集团综合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高度重视,该公司迅速责令“永长和豆浆店”和“吉野大家牛肉饭店”
  • 。#刘宇宁# [微风]#刘宇宁过年的歌# [微风]#摩登兄弟[超话]#7 相遇无需要理由,也无需刻意追求 最美的遇见或许就是一个转身,一次回眸 时光匆匆,
  • 上映首日排片不到3%,用五天时间取得了5400万票房, 心灵奇旅里面那三分钟确实无可挑剔[心]【小蜜蜂·早班车】#B站进入东南亚市场#近日,哔哩哔哩近期开通了泰
  • 希望姐妹们不要嫌弃[跪了]抽四位姐妹付邮费送:1⃣ 润吧REMEMBER时期特典 晴雨伞一把;2⃣ 润吧REMEMBER时期特典 相框一个;1和2都全新未拆哈3
  • 近年来,西安市将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作为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突破口,随着城中村三年清零行动的持续开展,随着各区域城中村的拆迁,西安的城中村(棚户区)
  • 这些品牌与服务铸就了玖分玖集团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持续发展为全球化的世界名酒综合服务运营商,多元化的酒业集团佼佼者。       李晓斌以放眼世界的多元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