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展讯丨笔墨淡雅 意趣丰盈——当代名家中国画线上作品展

笔墨是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景与情、神与魂的再现,它们代表着东方人文精神,体现着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与智慧,是历来国画大师创作要素和审美取向,折射出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热爱向往、对大自然的倾心赞美,以及对美学探究与创新的执着之意。

本期,泰丰文化将在德清站推出“笔墨淡雅 意趣丰盈——当代名家中国画线上作品展”,展览将着重汇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会远、徐志敏两位画家近年艺术创作精品,主要以山水、人物题材内容以飨观者,透过画家们各自对生命的感悟、对艺术的抒发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后的作品体现,去自由感知沉于岁月之中的美好。

画展时间:2021/8/28,上午9:30
线上展览地址:泰丰艺术商城
主办单位:江苏泰丰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德清润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展出艺术家
徐会远,1960年生,山东淄博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画院特聘高级画师、海阳市书画院副院长、淄博中国画院副院长、淄博民进画院副院长,秘书长。

参展获奖
1993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大展;入选中国美协、书协主办的迎奥运书画大展;
2001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画大展;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画大展;入选中国文联、中国文化部主办的中国山水画大展,获200家光荣称号;
2002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迎奥运中国画大展,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西部辉煌庆十六大中国画大展;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保护世界遗产国际中国画大展;
2003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2004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2005年入选第二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2006年入选第三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2008年入选奥林匹克水墨华夏名家中国画展;入选走进奥运中国当代名家作品展;
2009年入选第五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入选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0年入选全国政协委员走进世博会名家邀请展;
2012年被评为中国山水30家;
2013年书画收藏20家山水画名家;
2014年参加中国画百家展;
2014年参加大匠之门纪念白石老人诞辰150周年全国名家展。

艺术成就
作品入编三十余部大型画集。出版有《徐会远当代实力派名家山水画集》、《徐会远山水画集》、《当代中国山水画艺术研究》等个人画册。

艺术风格
徐会远纳千山于胸臆,汇百川于笔端,他根据画面结构,利用墨的自然流淌渗化的性能,形成不同的色差,在表现景色层次分明的同时统合整个画面,营造出一种云雾缭绕,似梦非梦的诗情画境。

徐志敏,1961年生,江苏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镇江画院专职画师。

参展获奖
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美协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
中国美协首届、第六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展并获优秀作品奖;
文化部首届、第八届、第十二届全国“群星奖”美展并获优秀奖;
加拿大国际水墨画“枫叶奖”创作展优秀作品奖;
文化部北京国际扇面书画艺术大展;
第二、三、四届中国画家学术年展;
江苏省首届美术节铜奖;
江苏七彩世纪中国画大展优秀奖;
首届、第三届、第六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画精品展;
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上海东方美术馆05年第一回展;
金陵水墨画传媒三年展,“今日水墨”七、八、九届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
第四、五届南北方中国画大展;
2007年深圳中华名家邀请展;
2009年作品获全国名家扇面画作品优秀作品奖;
2009年作品入选60年60人名家作品邀请展、作品获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盛世名家”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并获优秀奖、作品《午后阳光》(与刘廷龙合作)获安徽省第三届国画大展金奖、作品入选江苏实力派名家泰州邀请展。

艺术成就
200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称号。
2006年被香港嘉德拍卖行推选为中国收藏潜力100家。
2006年被江苏省美术家协会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国画家。
2008年被《中国画家》网评为中国画坛最具收藏升值潜力100家。
2008年被《美术时空》评为中国当代杰出人物画20家。
2009年被《收藏与鉴赏》杂志评为全国最具收藏升值人物画20家。
2009年被《书画传奇网》评为当代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30家。
2009年被《书画欣赏》评为最具收藏升值人物画20家。
2011年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评为最具收藏升值人物画家。
2015年被评为百位人民喜爱的艺术家。
作品被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电视台、南京艺术学院、台湾日月潭教师会馆、爱涛艺术馆、山东齐鲁美术馆、烟台现代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艺术风格
徐志敏是一位颇具灵气的画家,他的作品气韵流贯、神完气足,展现了艺术家心灵情感的自由挥发,也是一位着力于艺术表现,写实与夸张相得益彰的画家。他的画作在注重生活的基础上,深刻强调人物的内心、性格、情绪的交相融合;在表现外观事物的本质化形式中,表露自身的感受。

他擅于以聚力表现形式、交织技术质量、融通语言关系为探索方向,形成了表现形式特色鲜明、绘画语言辨识度较高的艺术面貌。

《般若_百度百科》般若是一个宗教术语,拼音是bō rě。佛法两大分支“般若”、“禅法”中的一支。般若(bō rě),梵语Prajna的音译。又译作“波若”、“钹若”、“钹罗若”、“班若”、“般罗若”、“般赖若”等,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在印度瑜伽经典《瑜伽(合一经)》中有明确定义:辨识智慧是消除见者和所见结合并引向解脱之道的方法,通过合一各分支的实践,不纯逐渐减少,知识之光将照亮辨识能力。合一的八个分支:外律、内律、调身、调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这个辨识智慧通过七重分支,到达最后一重。https://t.cn/A6foubex

【钩沉】百万庄:新中国第一住宅区的前世今生

by 陈瞰

来源于:《中华遗产》杂志2016年第10期

(图1、从空中看,百万庄独特的肌理,在杂乱的城市环境中辨识度非常高。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八个区,分列四周,申区和公共设施则位列正中。整个百万庄气象严整,如同一座微缩的城市)

60年前,百万庄从京郊农村摇身一变成为“新中国第一住宅区”,这不仅是由我国著名设计大师张开济先生主持设计的国家第一批大型公务员居住区,也是西方“邻里单位”的住宅理念在中国的先行实践。

1953年3月22日,张开济开会回来了。他胳膊肘下夹着一张大白图,神采飞扬,旁人一看就知道——重要的任务来了。

张开济是当时北京市建筑工程局设计院鼎鼎有名的“大拿”——193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先后执业于上海、成都、重庆、南京等地,新中国成立后来到北京,开始参与建设新政权下百废待兴的共和国首都。此前,张开济正带队给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四个部设计新的办公场所,人称“四部一会”办公群。这是国内第一个根据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和统一建设的方式建造的大规模政府办公楼群。

(图2、张开济先生与“四部一会”大楼)

1950年2月,建筑学家梁思成和陈占祥共同提议,在北京西郊月坛和公主坟之间,设置新的中央行政区,容纳新政府所需的主要行政功能和配套设施。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提案,意欲在北京的西郊再造一座带有中轴仪式感的新城。虽然在当时不具有完全实施的可能性,但却给决策者提供了一种思路。

1952年,当时的中央政府决定在西郊三里河地区,建立“四部一会”以及其他一系列部委机关。而张开济接到的新任务,就是给这些政府办公组群修建配套的干部职工住宅区。

(图3、“梁陈方案”示意图)

【邻里单位】

1953年的北京,出了阜成门再往西走,满眼尽是空旷的农田。位于八里庄塔路与五号门路之间的百万庄,只是这稀稀拉拉的村落当中不起眼的一个。正在地里干活的老大爷,刚刚从村干部口中得知,这一片要被国家收购了。他心里盘算的是,家里的房子和那两亩地,政府究竟能给赔多少钱?他万万想不到,“百万庄”这么个普普通通的京郊农村的名字,即将被写入新中国的建筑史。

身为工程总设计师的张开济,当时手中可以参详的资料并不多。解放初期,国内的住宅大多分散各处零星建造,集中成片的只是兵营式的机械排布,未形成有组织、有秩序并能将生活福利建筑妥善安置其中的建筑群体。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虽然堪称居住聚落的典范,但它们只是单层“平房”,而当时需要的则是能容纳楼房及各种配套功能的“住宅区”。

(图4、百万庄住宅区设计总图)

难道真的无例可循?当然不是。解放前,在上海,张开济就听说过的一个新名词——“邻里单位”。这是从国外传入的一种西方居住理念。首倡者中有位叫佩里的美国社会学家,他总结出“邻里单位”的完整体系,即在不被汽车干道穿越的街区单元之内,通过合适的步行距离,组织起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既安全,又方便。

面对北京西郊百万庄这片356.2亩的方正完整的地块,张开济感到,一个绝好的机会来了——他将有机会完整地实践“邻里单位”理论,亲手规划一个现代化居住区的样板。(图5)

【秩序!秩序!】

秩序!秩序!这个词在张开济脑中一直萦绕。国家的秩序,社会的秩序,单位的秩序,居住的秩序,这些抽象的“秩序”概念,都得被妥善地安排到一个善美的形式秩序中来。

在总图规划上,最容易体现秩序的方式,就是划分“格网”,形成区块,继而填充功能。张开济铺开图纸,在东西横向画了三根线,大概四等分;南北画了两根线,大概三等分。这些纵横的线条,是将来社区内的道路。这样就分成了井井有条的十二个区块,一种清晰的空间结构跃然纸上。

(图6、百万庄里的普通干部住宅,以60平米的两居室为主,也有少部分配置了带客厅的三居)

东西靠外侧的八个区,可作为普通干部的住宅,容纳了大部分的居住功能。中间的四个区块,对于方正的格网进行了错动。既丰富了空间形态,也使社区道路不是一通到底,有利于降低车速。

最北侧的区块内,沿街布置了一栋办公楼,形成门面和屏障。办公楼南面则规划为高级干部的居所,被四周拱卫。

再往下一个区块,是整个百万庄的中心。张开济向左右各扩张了一片,分别安置了商业和小学,二者之间则为一大片公共绿地。绿地、小学、商业,都是辐射整个社区的重要公共设施,安置在正中央,从社区内哪一点去都很方便。住区的核心是居民的公共活动,这也符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图7、百万庄住宅区设计模型)

中心区域最南面两个区块,主要作为后续建设的储备用地。以绿化相隔,区块北侧是拟建的人民文化宫,南侧沿街预先考虑了建设高层建筑的可能。

经过设计部的日夜奋战,一张秩序井然的规划图终于出现在了图桌上。张开济别出心裁地给每个区块都起了名字——以地支为名,自左上角开始,逆时针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八个区,中间的部长住宅则为申区——方正的区块,对称的布局,严谨的轴线——秩序!秩序!

(图8、百万庄住宅区建成外景)

区划格网完成了,每一项功能也都被妥善安置在了特定区块内。接下来的难题是,采用什么样的建筑形态呢?

有两种类型可选:一种是“行列式”。所有楼栋都一排排平行布置,清一色的南北朝向。好处是日照通风俱佳,坏处是整体形态过于死板。

另一种是“周边式”。建筑沿基地周边围合,形成院落。这样一来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东西朝向的户型,舒适性上会比南北朝向的户型差很多。

不过,周边式布局也有诸多好处。它提高了建筑密度,节约用地;围合院落利于促进居民交往;同时也避免了行列式的单调感。

(图9、申区住宅建成外景)

张开济最终坚定地了采用周边式布局。在百万庄这个被大家寄予厚望的样板项目里,他渴望达到一种严谨而富于美感的秩序。他时常翻看案头那本1951年出版的俄文译著《苏联工人住宅区设计》。书中的例图,那种周边式的布局特别具有一种严谨宏大的秩序美感。

于是,在后来报给都市计划委员会审批的图纸上,我们看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八个区的普通干部住宅,清一色为三层坡顶小楼,沿区块周边镶了一圈,又延伸进区块内部再绕一圈。这种“双周边”的模式,对于场地的利用更为充分。

只有被拱卫的高级干部住宅区——申区,采用了二层联排坡顶小楼的形式。这一小规模的行列式,被藏在了小区中间,并不影响整体的规划结构。北侧为入口,南侧为花园,住宅全部呈南北向。意在以这种更高规格的居住形式,与其他区块区别开来,形成级别的差异性。(图10)

【不断生长】

1955至1956年,百万庄住宅区的第一代居民先后住了进来。他们是首都的新移民,被从全中国抽调到北京,操着天南海北的口音,组成了新中国重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通了暖气的宽敞明亮的两居室,东北红松木做的大窗户,家具是公家统一配给的。这样的住房条件,在人均居住面积只有不到五平米的时代,足以令无数人羡慕。

(图11、百万庄东西靠外侧的八个区,清一色为三层坡顶小楼,它们大多曾是新中国成立后部委普通干部职工的住宅)

再后来,发生了很多事:唐山大地震后的结构加固,百万庄中里小区的建设,北侧原先的办公小楼,变成了如同一面高墙的核建大厦,周围三个批发市场的建立,带来大量生意人涌入,以及一轮又一轮的拆迁风云……六十年来,大大小小的改变数不胜数,但是无论发生了什么,百万庄的大结构一直没有变,所有的变化,都被限制在张开济当年规划的区块网格之中,只是换了局部“填充”,而没有伤到整体“骨架”。

(图12、中国重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被纷纷抽调到北京,成为百万庄住宅区的第一代居民)

百万庄是中国近代住宅规划设计史上,在初始时期做出的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探索和实践,有人称它是“新中国第一住宅区”。所言不虚。作为西方“邻里单位”理论在中国的早期实践,百万庄在一个社区里完整地安置了居民所需的各项功能,如同一个小小的城市。现如今各种时髦小区的噱头越来越多,但是在浮夸的外表下,一个居住区所应固有的内核,反而越来越缺失。

百万庄作为一个宏大的居住实验的活样本,由其衍生的建筑智慧,早已超越了经济与美学方面的思考,触及了更加艰难的课题——我们该如何对待身边这些承载了文化记忆与情感寄托的珍贵遗产?我们该如何重新建构属于今天这个时代的居住社区的内核?

(图13、原来荒凉的北京西郊,已经逐渐被辐射扩散的城市包了进去,变成了寸土寸金的地段。百万庄周围的建筑,也是一派现代化的气象。唯独百万庄小区,仍像一个城市中的异质物,一片高楼群落中的“洼地”,保留住了一些属于那个时代的容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菌菌子の日常推荐 」菌菌子作为一个资深熬夜党,我的眼睛是真的扛不住了!
  • 和小编一起去五颜六色的南海德国村看看吧!!
  • 美国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核心原因是无法与内陆国家形成经贸双循环,财政资源的投放收不回来。资本市场永远是最清醒的中国可以跟阿富汗伊拉克形成经贸双循环,但是我们的研究机
  • 风景环境虽然留不住,但那时候的美好却完整的保存在内心深处,看到照片或者画的时候会很感谢那时候的自己为了现在的自己留的念想。但是她还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很多美好的幻
  • 2021年,不可不知的20条歪理!(太精辟) 1 世上最动听的话不是我爱你, 而是你的肿瘤是良性的。 感悟: 再多的钱,没有了健康,也花费不了; 再大的
  • 凭借这样的便利,在教养儿女的道路上,我们获得了更大的潜能,从而实现转化,享有更真实的自我。#读书# 觉醒的教养方法能够使我们渴望“一体” 的愿望自然而然地得到实
  •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巫江与萨里大学、剑桥大学等科研人员共同在《自然—电子》上发表论文,系统论述了有机半导体、胶体量子点和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的发展,及其LED
  • 2.不要轻信微信等社交工具中的汇款信息,涉及单位领导要求借款、转账或汇款的,请打熟悉电话、视频或当面确认是其本人后再操作。 通过我们的检测机制,对于近期有过非法
  • 更难能的可贵的是,你还是个努力的孩子啊,你说“要努力走到最前面,这样才会被人们看到”最近听网课的时候,很喜欢我ACCA老师对TF的评价,他说,"孩子们
  • 真正的爱情,是需要偶尔和刻意相互结合,有些人遇见之后,就会感觉是另一个时空的自己,他能够接住你所有的梗,你懂得他说的所有话,这样的默契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够遇见实
  • 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那就应该用你的第二个筛子去检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 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 因为你要的不是一张证书, 你要的是结婚后的一种生活。 因为你要的不是一张证书, 你要的是结婚后的一种生活。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我在那寒冷的黑暗里漫无目的地漂流即使伸出手去终究只得满心空虚凝结于那日积月累的伤口之中我又将心门紧闭独自与这世界战斗就在这时我遇
  • #贺峻霖的文字#谁不想有一个这样的好朋友呢?” 看着那些魔兽淹没在黑云之中,陆云心里思索着这古怪黑云的出现,究竟有什么企图?
  • 既往不恋,才能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勇敢前行。既往不恋,才能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勇敢前行。
  • 中宁枸杞的价格取决于它的品质 宁夏的一学员家种植的枸杞,希望能帮当地乡亲们做个宣传,为正宗的中宁枸杞发声!中国枸杞市场七成都是假的,假枸杞满天飞,真枸杞无人买,
  • ??
  • 谁说火车站等不到飞机场,我多想飞到你的身边,时时刻刻陪着你,可我有我的轨道,你有你的岁月,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就像飞鸟和游鱼永远不会相爱,可我仍然想念
  • 那个得不到的人就忘了吧,那些无可奈何的事不如算了吧。那个得不到的人就忘了吧,那些无可奈何的事不如算了吧。
  • #现代诗[超话]#桂林印象今夜我又一次审视雨中的山水如奇峰倒映在姑娘的秋波里如山水朦胧在情人的眼泪中时光倒影里你依偎在我环抱的怀中水排上的一对情侣忘记了时辰任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