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黔中行# 镇宁自治县高荡村:#贵州这处意料之外的千年布依古寨#】大多数人认为,高荡村那些从明代留存至今的石头房子,一定是当地人坚守古老文化的成果。然而,村干部杨正鑫的答案却是这样说的:“以前的人,哪知道古建筑的价值?只不过大家都把钱花在送孩子读书上了,反正出去以后不会再回来长住,谁又会花这个‘冤枉钱’?时间一长,就没有这种建新房的风气,没必要。”杨正鑫认为新式房屋对高荡人而言毫无吸引力。

高荡村似乎拥有数不清的秘密,那些故事和外界的想象并不一致,它穿过近千年历史走来,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杨正鑫和几乎所有高荡人一样,对这个古村落的过去了如指掌。他像个导游一般,带着来客走到寻羊井前。他将从这里开启整个参观流程,而高荡村的历史确实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镇宁自治县高荡村,“千年布依古寨”的称号刻在巨大的牌坊上,立于景区入口,石木结构的房屋连同石桥、石板路等构建出一个石头的世界。走进高荡,最大的感受只有一个字——静。四面环绕的山林间掠过清风,树叶摩擦出的声响在耳朵眼里打转;石头建成的房屋混合着黑白灰三种颜色,并不明朗的色彩反而更显沉稳;身着布依族服饰的老人坐在路边,面前摊放着几袋当天采摘的蔬菜、水果,似乎并不在意能卖出多少,只是静静地坐着;就连原本应该兴奋的游客也出奇地安静,只发出相机快门和鞋底蹋在石板上的声响。

寻羊井前立有一块牌子,牌子上详细记录了高荡村和这口井之间的紧密关系。明代时,住在梭罗河畔的伍家人在河边牧羊,没想到在他下河抓鱼时羊已不见了踪影,他一路寻着羊的脚印翻山越岭,竟寻到这处如碗口粗的山泉,泉水充沛,仿佛永远不会干涸,抬头一看,四周群山环绕,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伍家人便决定叫上姻亲杨家人一同搬到此地。高荡村因此诞生。

正如杨正鑫所说,高荡村的人历来重视教育。虽然在数百年前,四面环山的地形为伍姓和杨姓两大家族提供了有利的庇护,但那漫长的动荡岁月过去之后,外部世界迎来飞速发展,这闭塞的交通反倒变成了当地人与外界沟通的障碍。在经济发展滞后、只能靠传统农耕维持生活的高荡人看来,唯有读书才能抓住冲破大山的机会。

高荡村出人才,这在镇宁几乎是公认的事实,这里甚至很早就有“儒林村”的美誉。从清代咸丰年间至1906年废除科举制,数十年里经郡试取录的秀才有9人,举人1人。1912年至1949年期间,出了7名中央军校和1名国立师范学院毕业生。1949年至今,进入国家机关的,或是自主创业取得不小成就的也有上百人。这在总户数不过200多户,人口不超过1000人的小村庄而言,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成绩。

即便没有读书的天赋,年轻一辈的高荡人也想出去闯闯。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打工潮”袭来,被锁在大山之中的高荡人也能觉察到这一机遇。杨正鑫也不例外,他早年随大流外出打工,干的都是靠体力吃饭的活路。不少年轻力壮的高荡人和杨正鑫一样,纷纷走向山外,把数百年的历史记忆留在身后,他们也有同样的志向,只要在外闯出一片天,挣了钱至少要在镇宁县城安家,不愿把钱花在这山窝窝里建新房。古老的村落只剩下寡言的老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这里的石头房永远是同一种灰白的色调,历尽风吹雨打,既不被翻新,也不会褪色,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

在外界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这用石头建造出的小世界反倒成了异类,年轻人纷纷外出把这里变成了“空壳村”,竟误打误撞般为这里增添了些许荒凉的色彩。高荡村的日渐冷清是当地人心中的无可奈何,但这无奈的静默在艺术家眼里却是难得的创作素材。2010年左右,有消息灵通的画家、摄影家、诗人陆续闻讯而来,用镜头或笔头记录下眼前这个几乎快被人遗忘的村庄。

高荡人自然不会想到,这些衣着打扮与寨中人格格不入的艺术家,能让这个古老的村寨以另一种姿态重回大众视野。彼时,杨正鑫的哥哥杨正行正是高荡村的村支书,他恰好见证了一段惊人的蝶变。

紧随着艺术家们而来的,便是来自传统文化保护者的脚步。镇宁自治县政协原主席杨芝斌回到村里,将自己的旧屋改造成了布依文化陈列馆,同时展出了不少艺术家在高荡采风时留下的作品。后来,他又带着一群人回到高荡村。作为从高荡走出去的儿女,又是镇宁自治县布依学会的会长,他此次回来的目的非常明确,要在众人面前揭开这座古村落的神秘面纱,让更多人能看到它。

调研非常顺利,顺利得让杨正行都有些回不过神来。高荡村的景区打造计划迅速启动,镇宁自治县政府拨款对当地的古堡、古营盘、古桥、碑记等文物进行修复,濒危古建筑也得到整修,又投入大量资金修通了寨门外的道路,并对当地房屋建设和改造等作出规定,新建房必须通过申请后按照传统建筑的样式进行修剪。

高荡村内部的建设如火如荼,外部对于高荡村的关注热情也持续高涨。在那几年中,以高荡村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也接连出现在各种大型展览中。2014年年底,有中国国家画院、贵州省文化厅(现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贵州省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画家胡世鹏带来了作品《高荡》;2016年,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采风写生作品展中,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杭州画家陈向迅展出了以高荡为主题的系列作品……

虽然高荡的建设和艺术家的关注并无最直接的因果关系,却也是高荡村之巨变最直接的反应。越来越多的人从不同途径了解到,在贵州距离黄果树景区不远的地方,有个用石头建造的“千年古村落”。

为了让旅游业更成熟,当地政府与贵州青旅合作,开发旅游产品,同时也带来更多游客。游客来了,高荡的年轻人也回来了。杨正鑫告别打工生涯回到村里,在他哥哥的带动下加入村委会,当上了村干部。其他年轻人也陆续回来,将自家旧屋改造成农家乐、民宿,或带着从小就会的蜡染手艺回到村里,制作旅游商品进行售卖。古寨里的嬢嬢们除了务农也得到了新的工作,表演拦门酒、唱布依山歌,每个月能挣到一两千元。如今,这里已被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也是国家级4A级景区,每个符号的降临都伴随着一次变迁,但每一次变迁似乎都在当地人的意料之外。

站在尚未对外开放的古营盘,这是能俯瞰整个高荡村的最高点。当地没有对这个因风化等自然因素而几近摧毁的古营盘进行修复,残缺的石墙是它曾经作为高荡人躲避匪患的唯一证据,这残缺反倒能激起人们探索秘密的欲望。站在石墙边上放眼望去,山下的石头房子连成一片尽收眼底。

入夜,村里的文化广场上聚满游客。肃穆的音乐响起,灯光打在戴着面具的男子和穿着传统布依族服饰的妇女身上,装扮成祭司的男子举着火把,踩着庄重的节奏走下舞台,缓缓将广场中间的篝火点燃。大火猛烈燃烧,火星向天空飞去,游客情绪高涨,围着熊熊篝火跳起舞蹈。远处,灰白色的石头房子融入夜幕之中,仿佛千年来从未改变。(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难以磨灭的家国记忆——访脱贫地标品新春年味】(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农历新年已至,回望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在这一年取得决定性胜利。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斗争中,一村、一域的深刻变化,一人、一户的奋斗印记,都已成为难以磨灭的家国记忆。
2021年新春之际,记者来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寻访脱贫后的新春新景。这些曾经的贫困地标,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灶台上香气四溢,笑脸迎人的村民诉说着脱贫的幸福和今后的希望。脱贫村里一条条路、一架架梯、一张张图,连通着过去和现在,既见证历史,也正在擘画未来。
一条路 贯通梦想
农历腊月二十五,曾玉成的妻子陈金娥将红糖、蜂蜜、鸡蛋调和成的三色面团切成半厘米厚的三角,小心地放进冒着气泡的油锅里。一头猪、三只鸡,帮扶干部送来红灯笼,女儿从网上买了新春联,炸好这锅油馃,再到集镇采购点时令水果,今年46岁的脱贫户曾玉成家的年货就置办齐了。
而最丰厚的“年货”当数去年的收成。记者在曾玉成家看到,捆扎好的当归、黄芪和党参堆了半院。老曾惜售,想等到价高时再卖。万一没人收呢?老曾摆手,“现在硬化路都到家门口了,客商开着车就上门啦!”
要在前些年,老曾不敢这么自信。2007年,老曾家里来了商贩,提出8000元买走院里成堆的药材。老曾那时不服气:论品相、质量怎么都过万元了,哪能8000元出手?然而那年频繁的雨雪把进村土路变成烂泥路,家里的药材再无人问津。一家人费时费力切分加工,一点点运出去,才勉强卖出不足8000元。
老曾家所在的元古堆村,属素有“苦甲地”之称的甘肃省定西市。2013年以前,元古堆村是远近闻名的“烂泥沟”,村里人的致富梦一次次被烂泥路缠绊。外地客商曾看中元古堆村高寒阴湿的山地,想试种百合。示范时收成极好,2亩地挖了7000多斤。百合挖出当天必须拉走,偏逢阴雨,道路都成了泥窝子,只能靠农用车加木板,一点点挪出村,折腾了一天还剩不少。老板怕了,收成再高也不敢再种。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1.14亿元资金投向了元古堆村的基础设施。村委会主任郭连兵说,2013年以前,全村只有2.4公里硬化路。如今,通社路、巷道、入户路全部硬化。
路好了,发展产业有了底气。元古堆村将百合、中药材和马铃薯种薯确定为种植重点品种,在小额信贷、农业保险等政策支持下,种植面积扩大到4500亩,超全村耕地面积七成。老曾投身产业的胆子也越来越“肥”,他流转土地种了40亩百合、5亩党参、8亩当归、6亩黄芪,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种植大户。
如今村里的家用轿车也多了,郭连兵说,去年一年就新增40多辆。去年6月,老曾家也从兰州迎回一辆近10万元的私家车。老曾说,村里的光景越来越好,大伙要开着小车奔小康,走乡村振兴路了。
一架梯 搭载希望
清晨,早起的某色拉博深吸了一口林间清冽的空气,拿起手机拍了几张风景照发了条朋友圈,马上引来天南海北的朋友点赞。今年春节,某色拉博要在古里拉达峡谷的“天空之谷”营地里值班度过。营地下方是著名的“悬崖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也是某色拉博长大的地方。
过去,17段架在悬崖上的藤梯是人们进出村唯一的通道。某色拉博还记得,当年嫂子难产大出血,漆黑的悬崖和摇摇欲坠的藤梯挡住了送医的路。第二天天亮赶紧往山下背,没等走到山脚,人就咽了气。
16岁那年,某色拉博就去了外地打工。2013年,哥哥分了家,按照风俗,排行最小的他得回家照顾体弱多病的父母。也在这一年,精准扶贫工作在凉山州全面推开。村里来了州、县两级派来的扶贫干部,某色拉博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8月,村里开始修建钢梯。8个月后,总共耗费6000根钢管的2556级钢梯全部竣工。村里架起了通信基站,铺设了电网、光缆。村民沿着钢梯把冰箱、洗衣机背回家里。某色拉博用手机做起了直播,钢梯上的他身轻如燕,最快一次仅用15分钟就从山顶下到山脚。惊险的动作、奇绝的风景很快让他收获了十多万粉丝,他也有了新名字——“悬崖飞人”。
“悬崖村”火了,政府成立了旅游公司,建起了“天空之谷”营地,身手敏捷的某色拉博被吸收进公司当起了导游和营地管理员,一个月工资近4000元。
告别了羊群和山上的薄田,某色拉博的世界变得广阔——到大理参加酒店管理培训,到西昌跑马拉松,到深圳参加室内皮划艇赛……他的微信加了上千个好友,曾经不善言辞的他变得大方、健谈。
2020年5月,他带着家人搬进了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新居。但某色拉博说,自己的事业还在“悬崖村”。自从建成了钢铁“天梯”,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春节期间,也有不少人要专门来体验“天梯”。村里还有乡亲们开办的民宿,不少“留守青年”期待未来能靠旅游挣钱。
“今年6月,从山下通到营地的公路就修好了,我想带更多人去‘悬崖村’看看。”某色拉博说。
一张图 描画愿景
时值春节,地处深山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里,家家户户门口挂上了红灯笼,苗寨村民们的火塘上方熏满了腊肉。
步行在十八洞村中,一张旅游导览图映入眼帘。村里这些年发展乡村旅游,村民都富了起来。去年,十八洞村到村游客41万人次。2013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到2020年已增长到18369元。
最近,43岁的村民杨正邦和妻子忙个不停。他们新熏了1000余斤腊肉,除了自家吃、给游客做菜,还能通过网络销售。“去年自家的农家乐光是腊肉就用掉了800斤,一年下来纯收入超过了8万元。”杨正邦说。
2013年之前,杨正邦和妻子一直辗转辽宁、浙江等地打工。2013年,“精准扶贫”在十八洞村首次被提出。精准扶贫蓝图下,杨正邦和妻子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时年35岁的他决定返乡。
近几年,到村游客越来越多,杨正邦办的农家乐生意更加红火,他又扩建了民宿,“新的一年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奋斗下,相信十八洞村会越来越好。”
另一张图也正在十八洞村徐徐铺展。2018年7月,湖南省率先在十八洞村建立驻村规划师制度,从湖南大学引入规划设计团队,用精准理念编制并实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确立了“精准扶贫首倡地、传统村落保护地、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示范地”的目标定位。十八洞村的乡村振兴也逐渐浮现出清晰图景。
这些天,驻村工作队队长麻辉煌也忙着跟村民们筹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线图”。他说:“十八洞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走得更好,眼下还得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甘肃身边事#【难以磨灭的家国记忆——访脱贫地标品新春年味】农历新年已至,回望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在这一年取得决定性胜利。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斗争中,一村、一域的深刻变化,一人、一户的奋斗印记,都已成为难以磨灭的家国记忆。

  2021年新春之际,记者来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寻访脱贫后的新春新景。这些曾经的贫困地标,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灶台上香气四溢,笑脸迎人的村民诉说着脱贫的幸福和今后的希望。脱贫村里一条条路、一架架梯、一张张图,连通着过去和现在,既见证历史,也正在擘画未来。

  一条路 贯通梦想

  农历腊月二十五,曾玉成的妻子陈金娥将红糖、蜂蜜、鸡蛋调和成的三色面团切成半厘米厚的三角,小心地放进冒着气泡的油锅里。一头猪、三只鸡,帮扶干部送来红灯笼,女儿从网上买了新春联,炸好这锅油馃,再到集镇采购点时令水果,今年46岁的脱贫户曾玉成家的年货就置办齐了。

  而最丰厚的“年货”当数去年的收成。记者在曾玉成家看到,捆扎好的当归、黄芪和党参堆了半院。老曾惜售,想等到价高时再卖。万一没人收呢?老曾摆手,“现在硬化路都到家门口了,客商开着车就上门啦!”

  要在前些年,老曾不敢这么自信。2007年,老曾家里来了商贩,提出8000元买走院里成堆的药材。老曾那时不服气:论品相、质量怎么都过万元了,哪能8000元出手?然而那年频繁的雨雪把进村土路变成烂泥路,家里的药材再无人问津。一家人费时费力切分加工,一点点运出去,才勉强卖出不足8000元。

  老曾家所在的元古堆村,属素有“苦甲地”之称的甘肃省定西市。2013年以前,元古堆村是远近闻名的“烂泥沟”,村里人的致富梦一次次被烂泥路缠绊。外地客商曾看中元古堆村高寒阴湿的山地,想试种百合。示范时收成极好,2亩地挖了7000多斤。百合挖出当天必须拉走,偏逢阴雨,道路都成了泥窝子,只能靠农用车加木板,一点点挪出村,折腾了一天还剩不少。老板怕了,收成再高也不敢再种。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1.14亿元资金投向了元古堆村的基础设施。村委会主任郭连兵说,2013年以前,全村只有2.4公里硬化路。如今,通社路、巷道、入户路全部硬化。

  路好了,发展产业有了底气。元古堆村将百合、中药材和马铃薯种薯确定为种植重点品种,在小额信贷、农业保险等政策支持下,种植面积扩大到4500亩,超全村耕地面积七成。老曾投身产业的胆子也越来越“肥”,他流转土地种了40亩百合、5亩党参、8亩当归、6亩黄芪,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种植大户。

  如今村里的家用轿车也多了,郭连兵说,去年一年就新增40多辆。去年6月,老曾家也从兰州迎回一辆近10万元的私家车。老曾说,村里的光景越来越好,大伙要开着小车奔小康,走乡村振兴路了。

  一架梯 搭载希望

  清晨,早起的某色拉博深吸了一口林间清冽的空气,拿起手机拍了几张风景照发了条朋友圈,马上引来天南海北的朋友点赞。今年春节,某色拉博要在古里拉达峡谷的“天空之谷”营地里值班度过。营地下方是著名的“悬崖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也是某色拉博长大的地方。

  过去,17段架在悬崖上的藤梯是人们进出村唯一的通道。某色拉博还记得,当年嫂子难产大出血,漆黑的悬崖和摇摇欲坠的藤梯挡住了送医的路。第二天天亮赶紧往山下背,没等走到山脚,人就咽了气。

  16岁那年,某色拉博就去了外地打工。2013年,哥哥分了家,按照风俗,排行最小的他得回家照顾体弱多病的父母。也在这一年,精准扶贫工作在凉山州全面推开。村里来了州、县两级派来的扶贫干部,某色拉博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8月,村里开始修建钢梯。8个月后,总共耗费6000根钢管的2556级钢梯全部竣工。村里架起了通信基站,铺设了电网、光缆。村民沿着钢梯把冰箱、洗衣机背回家里。某色拉博用手机做起了直播,钢梯上的他身轻如燕,最快一次仅用15分钟就从山顶下到山脚。惊险的动作、奇绝的风景很快让他收获了十多万粉丝,他也有了新名字——“悬崖飞人”。

  “悬崖村”火了,政府成立了旅游公司,建起了“天空之谷”营地,身手敏捷的某色拉博被吸收进公司当起了导游和营地管理员,一个月工资近4000元。

  告别了羊群和山上的薄田,某色拉博的世界变得广阔——到大理参加酒店管理培训,到西昌跑马拉松,到深圳参加室内皮划艇赛……他的微信加了上千个好友,曾经不善言辞的他变得大方、健谈。

  2020年5月,他带着家人搬进了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新居。但某色拉博说,自己的事业还在“悬崖村”。自从建成了钢铁“天梯”,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春节期间,也有不少人要专门来体验“天梯”。村里还有乡亲们开办的民宿,不少“留守青年”期待未来能靠旅游挣钱。

  “今年6月,从山下通到营地的公路就修好了,我想带更多人去‘悬崖村’看看。”某色拉博说。

  一张图 描画愿景

  时值春节,地处深山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里,家家户户门口挂上了红灯笼,苗寨村民们的火塘上方熏满了腊肉。

  步行在十八洞村中,一张旅游导览图映入眼帘。村里这些年发展乡村旅游,村民都富了起来。去年,十八洞村到村游客41万人次。2013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到2020年已增长到18369元。

  最近,43岁的村民杨正邦和妻子忙个不停。他们新熏了1000余斤腊肉,除了自家吃、给游客做菜,还能通过网络销售。“去年自家的农家乐光是腊肉就用掉了800斤,一年下来纯收入超过了8万元。”杨正邦说。

  2013年之前,杨正邦和妻子一直辗转辽宁、浙江等地打工。2013年,“精准扶贫”在十八洞村首次被提出。精准扶贫蓝图下,杨正邦和妻子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时年35岁的他决定返乡。

  近几年,到村游客越来越多,杨正邦办的农家乐生意更加红火,他又扩建了民宿,“新的一年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奋斗下,相信十八洞村会越来越好。”

  另一张图也正在十八洞村徐徐铺展。2018年7月,湖南省率先在十八洞村建立驻村规划师制度,从湖南大学引入规划设计团队,用精准理念编制并实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确立了“精准扶贫首倡地、传统村落保护地、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示范地”的目标定位。十八洞村的乡村振兴也逐渐浮现出清晰图景。

  这些天,驻村工作队队长麻辉煌也忙着跟村民们筹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线图”。他说:“十八洞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走得更好,眼下还得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戳()️#小可爱种草精选#前1000名付定赠洗发水220ml,前1000名付尾款赠惠润沐浴露90ml*2【103】惠润绿野洗发水600ml*2+赠400ml算法
  • 软装设计不是高大上的职业,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从事软装就是杂家,将繁琐的,无序的事物,清理的有条理,有轮廓。今天走访了100套房子的装修,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
  • 伴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双祺作为中国精工品质伸缩输送机的标志,深知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已不可忽视。在双祺与视尊的共同努力下,双祺荣获苏州制造产品品牌十佳案例,感谢双祺
  • 3年命甲午,也在兑宫丁+乙,兑宫又临生门,女朋友都是有钱人,本人也有钱4、开门离宫生日干巳坤宫,常是工作找你而不是你去找工作。3、师傅从你的年命来看,你是198
  • 蒋勋先生说过:“你被孤独驱赶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式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相处,你一定要学会跟自己玩。像我妈、你妈,像
  • 如何让自己开心[并不简单]1.亲近快乐的事物 ,远离不快乐的食事物,2.想自己会做的事情,不想自己不会做的事情3.和道路相同的人并行,远离三观不同的人追星是为
  • 今年的金色一点都不土气,白金白金的质感恰到好处,在沈阳的小伙伴可以来玩玩[并不简单] 《地理五诀》认为,三合风水认为以水之动而不为静,为阳象,天道之左旋长生,从
  • 5、我们也助力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以进一步刺激经济复苏(北京上海的消费券还没有反应在二季度中)【#合肥这里将新增一个高速道口# 】在庐江县柯坦镇项目施工现场,桥墩
  • 就因为这句话今天让我又崩溃了“独自撑伞的日子,也要顺顺利利”您有事吗?真的害怕有一次被抛弃,被割舍,然后给我安慰和祝福,我要的不是这些……反正,现在的结果也已经
  • 和一个年长几岁的小哥聊了一下午,跟我讲他入职后是怎么慢慢摸索,分析之前参与的项目哪里不行、思路应该怎么调整,刚入职不要走哪些弯路……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工作上,从
  • 我觉得作者的观点并没有太多新奇之处,哲学里一惯对于慎思的警惕在我们零碎的信息接受过程中也能得到,也许是我期待太高,以为能在这本书里得到系统深刻的解答过程。还
  • “啥人有啥人的命数,麦子也一样”——他们就像是彼此生命中的一道光,路过人间只为照亮对方,光消失了,留在人间的意义也就不在了。惊艳的无风格短句文案1.掉价的笨蛋事
  • 你有没有过一个人,每晚睡前的时间全部给了他,你一句我一句,时间过得飞快,却怎么也舍不得睡。视力也一样,6年前的眼镜现在戴时,已是模糊了很多,我以为是视力下降了,
  • 生活被熏得有滋有味,胃口被腌得酩酊大醉今晚上还是老规矩,吃完再减肥[偷笑]郑州福彩路煜丰汴京烤鸭搭配国字宋河,这样的搭配你能喝几两?汴京烤鸭配上小烧饼,里面再夹
  • 这几天因为有亲人朋友在一线参与灭火事宜,所以多多少少了解到一些一线的事,重庆人真的超给力[泪][泪][泪][赞][赞][赞][赞]志愿者超给力,要啥有啥,一个小
  • 虽然也只喝了两杯水最最重要 今天喝了奶茶了[耶]但是还是有一个一样的 同事依旧迟到[怒][怒]好想举报又觉得没必要ok睡觉 希望明天能早点起床分享小姐妹前两天给
  • [自拍R][自拍R]:人均大概200rmb#好好吃饭##长沙##不可辜负的美食##美食探店##旅游##芒果娱乐[超话]##美食分享# #贺兰身边事# 【确认过眼
  • 期待已久的海边之行在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后终于实现了 当下车的那一刻风掀起了我的发际线 终于感受到了大海的魅力 踩在柔软的沙滩上满满靠近大海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无
  • #点对点留学# 【公司破产后的370个日夜,我因欠债不敢回家 [泪]】2017年初,有1.4亿营收的留学语言培训机构“小马过河”宣布破产,CEO许建军10年多的
  • 当知道晨晨是98年的处女座,比我还小半年,我才知道老阿姨真的老了[笑cry]之后就补了别的视频发现天啊晨晨也太可爱了,笑起来眼睛有光的男孩子,真的是取向狙击。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