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因为什么恐婚# #有没有哪些时刻你觉得对方值得托付# 今天分享一个故事。故事的女主角像一颗棱角很多的石头,害怕碰上另一块石头,在彼此碰撞中遍体鳞伤。可幸运的是,她爱的人恰好是一团棉花,让她觉得平静、安心。

爱情本来就是稀缺品,双方恰好合适更是难得,她说:“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抓住眼前的这个人?让那些虚无缥缈的恐惧阻挡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最近,恐婚多年的我终于和男友领了证,正式结为夫妻了。

其实在此之前,我是一个“老恐婚人”,对婚姻充满了疑虑与恐惧。作为一个快要迈入30岁大关的大龄女青年,这两年,我看着朋友们相继步入婚姻的殿堂。会替朋友们高兴是真的,参加婚礼时为别人的爱情感动也是常有的事,可我内心对结婚却一直不抱有期待和憧憬,尽管我有一个相恋多年的男友,尽管我们深爱彼此、从未想过与对方分开。

对于结婚,我一贯奉行的原则是“不主动提起、不积极推进”,简而言之,就是消极回避策略。前两年,男友由于工作原因身处海外,疫情又让国际旅行难上加难,结婚一事便被搁置了。客观上,这给我的“结婚拖延症”提供了绝佳的说辞。每当家人催促、朋友问起,我便将两手一摊,摆出无可奈何的表情,将结不了婚的罪过推给异国与疫情,仿佛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能”。

去年年末,男友从国外回来,我俩结束了异国恋。记得平安夜那天晚上,我们到附近的餐馆吃饭,沿途经过灯光璀璨、圣诞气息浓郁的商圈,他便给我拍了几张照片。回家路上,我翻他的手机相册,想看看拍摄成果,却一不小心划到了前面的一张照片——一颗钻石戒指,正闪闪亮亮地出现在屏幕的正中。那个瞬间,我的心里“咯噔”一下,马上意识到,男友是准备向我求婚了。

求婚计划猝不及防地被我识破,男友感到崩溃,一边挠着头皮,一边连连哀嚎“大意”与“失策”。可在那个本该充满粉红色泡泡、并配上几滴热泪的幸福时刻,我却感到不知所措,脑子里的千头万绪像一团乱麻。我知道,当结婚这件事终于被提上日程,模样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没有理由再拖延,得开始仔细地观察它、研究它,并勇敢地面对它、走向它。

回到家以后,男友将钻戒从一个隐秘的角落找了出来。我抚摸着晶莹的钻石,神情严肃地告诉他,自己其实一直挺恐婚的。男友问我在恐惧什么,我想了想说:“婚姻不是一件浪漫的事。它有关于责任、忠诚,还需要容忍、迁就,要牺牲很多自由,让渡很多自我。维系一段婚姻,我觉得非常难,很考验耐心和智慧。”听我说罢,男友握了握我的手,告诉我结婚不是一件着急的事,他向我求婚,更多是想向我表达他的决心——想与我共度一生的决心。我们可以慢慢来。

我很感激男友的真诚与宽容,这极大地安抚了我的焦虑。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里,我经常反复思考的问题就是:我为什么会恐婚?以及我到底应不应该结婚?

其实除了和男友说的那些,我恐婚的理由还有很多。客观上,由于我与男友目前在不同城市工作,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可能会到男友所在的城市生活,涉及到换工作。30岁的女性,已婚未孕在职场中意味着什么,每个人心里都很明白。我害怕这个身份让我没法找到称心的工作,更害怕自我独立性的丧失。同时,结婚以后往往就要开始考虑生育,一旦有了孩子,生活状态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还没有做好迎接这些变化的准备。
但这些只是表层的东西。更深层次的原因,我是一个月之前才发现的。那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说起了恐婚。我说我在亲密关系中非常排斥争吵,因为我就是听着父母的吵架成长起来的。在父母的关系中,我听过无数的恶语相向,见识过他们的歇斯底里和互相算计,唯独没有感受到伴侣间应有的尊重、心疼与爱意。所以我从小就在想,婚姻不一定是安全和温暖的港湾,有时它甚至就是风暴本身。如果结婚并不能让日子更好过,那么这个婚不如不结。一个人孤单也总比两个人互相伤害要强。

我过去一直不曾细想父母的婚姻状态对自己的婚姻观念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仿佛不去想就不存在什么影响。直到那天和朋友聊天,说起父母间的怨怼,鲜少在别人面前哭泣的我开始控制不住地流眼泪,我才发现原来这个伤疤是这么深、那么疼。于是我意识到,我之所以恐惧结婚,最重要的原因是原生家庭的不幸福,让我对能够拥有美满婚姻这件事严重缺乏信心。

不久之后,我与男友之间发生的一件事,又让我更深入地思考了“是否应该结婚”这个问题。

事情非常小,小得几乎不值一提。那阵子,男友来到我的城市。某天中午,他躺在床上准备睡午觉,手机却突然响了。家里的床是靠墙的,但床垫与墙壁之间有一道无法完全闭合的缝隙,男友伸手去拿手机时,不小心将手机推进了那道缝隙之中。这种情况以前也发生过,他曾不慎将平板的触控笔掉到缝隙里头,后来费了一番周折才把床移出,取回了触控笔。

因此我有些生气,一时没有控制住情绪,朝他发了脾气,责备他老犯同样的错误。男友只是安静地听我说话,没有打断,也没有反驳,像一个乖巧的孩子,和我一起将床垫挪开,耐心地用工具将手机小心翼翼地移出,又一起将床物归原位。

一切流程结束以后,我坐在卧室的沙发上,心情尚未完全平复,既为这件事带来的麻烦烦躁,也因为向男友发了脾气感到情绪低落。可是两三分钟后,我就听到了男友发出的鼾声,轻柔、和缓——很明显,那是一种毫无心事的鼾声。

那一刻我忍不住笑了,心里直呼“牛X”,又觉得正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的男友非常可爱。我发现,在无数件不起眼的小事中,是他的“粗线条”和“不计较”,让一场场可能爆发的争吵消失于无形。这既是出于爱与包容,也源于他的性格。正是因为本性里的“温柔”,让他能自自然然地面对我的一些“坚硬”,不会心存委屈,也从不觉得有什么勉强和压抑。

这一点我过去便发现了,但那一刻我想到的是,和他结为夫妻,我们一定不会重蹈我父母的覆辙。我们不会为了生活的鸡毛蒜皮而揪着对方吵一个晚上,也不会斤斤计较到底谁为对方付出得更多。他能轻松地接住和化解我的情绪,让本来就不是“事儿”的“事儿”自然而然地过去;他也能够跟我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沟通,共同解决或大或小的难题。

归根结底,我在亲密关系中的核心需求是亲密与温暖。我像一颗棱角很多的石头,若碰上另一块石头,势必会在彼此碰撞中遍体鳞伤。可幸运的是,我爱的人恰好是一团棉花,他轻轻地接住我、柔柔地裹着我,让我觉得平静、安心。爱情本来就是稀缺品,而双方恰好合适就更是难得,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抓住眼前的这个人?让那些虚无缥缈的恐惧阻挡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于是就在那个中午,听着男友的鼾声,我决定,我要跟他结婚。

过去半年里,我对婚姻的思考,其实更多是对自我的反复追问,不断弄清楚自己欠缺了什么,渴望在亲密关系中得到什么。我现在觉得,“应不应该结婚”是个伪命题,结婚本就没有什么应该与不应该的。更重要的,其实是“是否应该和这个人结婚”,是另一半能否让你对未来有期待、有信心,让你觉得和ta结婚是可取的、是值得的。

很多人说,结婚需要一些冲动。但我觉得,经过这么多犹疑摇摆、深思熟虑后,我还是勇敢地选择了结婚,那么未来的路我也一定会走得更坚定。对于悲观的我而言,结婚依然是一场“九死一生”的豪赌,但至少与我一起下注的这个人让我看到了“一生”的胜算。于是我愿意放下所有恐惧与顾虑,和他一起,去争取那点微小的幸福的可能性。这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爱情的罗曼蒂克与婚姻的英雄主义。

最后,前两天男友问我,有没有哪些时刻让我觉得他是值得托付的。我笑了笑,说是那天中午他那泰然自若、简单可爱的鼾声。他回忆起来后笑岔了气,我也忍不住和他一起笑了起来——我想,我喜欢的迷恋的也离不开的,或许正是藏在相处细节里的这些点点滴滴了吧。】

文|读者:米立

#微博公开课#【趣话诗人】李白的诗意足迹-畅游长江-3:环游襄汉~布帆无恙挂秋风

江陵得了道教宗师鼓励,尤其是那句最受用的“可神游八极之表”,李白不但坚定了神游的志向,同时也继续身游四海行尽八荒。从江陵出发先到了江夏,这次是李白第一次来到黄鹤楼,我想现在正在看这篇文章的诗词爱好者们有些在兴奋的搓手手,等待李白和崔颢的隔空battle,诗仙阁笔怅然而去。很遗憾,这一次李白来到江夏,并没有发生这些事情,因为这一年的崔颢,还不是能写下这样雄浑自然,视野宏阔的篇章的崔颢。崔颢在游历边塞之前,他的诗偏闺情艳情一类的作品,诗风类似于齐梁体宫体流于浮艳,比如我们之前提到见李邕时上的那首“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李邕一看堂堂博陵安平崔氏居然写出这种诗,还敢拿出来行卷。而且从他两首比较脍炙人口《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这种明显模仿南朝民歌吴歌部分的早期作品,应是其当诗学认识的发端。另外当时崔颢在前一年刚刚考中进士,秋天经过吏部考试尚待分配,此时的他处于待分配状态,或者即将就任的状态,不会来到江夏游历。

登罢黄鹤楼李白又来到了赤壁古战场,同样大家也不要期待了,这次李白游古赤壁也没有写“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这要到第二次来到赤壁送别友人才有这首诗了。也就是说李白此次来游江夏,对比后面几次重返这里还是很开心的,既没有“崔颢题诗在上头”的郁闷,也没有送别友人的离情别绪。甚至都忘了自己是一位来改变中国诗史的谪仙人。但是正当他享受襄汉美景又转向洞庭,南游岳阳之际,那位陪着他为他当向导的辞故里,出荆门,游江陵,览赤壁,下洞庭的故乡友人忽然染病不治而辞世。李白的畅游长江之路,少了一位重要的向导,所以从此李白这一阶段游历路线开始变得特别的随性随意随喜,基本就处于没有计划或者有计划不执行的状态,走回头路,言往甲处实向乙处这种事就变得正常了,这种状态也非常的李白。

重情义的李白在安葬了向导友人之后,在秋日再次返回去年出巴蜀后第一个目的地荆门,在荆门逗留不久便又乘舟东向,此行的目的地又是哪里呢?这答案就在李白从荆门二次启程时写下的这首诗中《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这首七言绝句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虽然感觉像他在出发前信手拈来,信口吟得,但是这首诗蕴含的信息非常多。我们先看首句交代了出发的时间和地点,可能大家会质疑,题目就叫《秋下荆门》不是都已经交代过了嘛。我说的是更加具体的时间,这里有要注意的是霜落,秋天的几个重要的节气我们盘点一下,“露从今夜白”这是白露,“西皞司分昼夜平,羲和停午太阴生”是秋分,而“月落乌啼霜满天”还有本诗中“霜落荆门”这都是霜降节气天气特点,肯定要比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要晚。而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见到霜就马上要准备入冬了。而二十四节气多适合当时的关中和中原地区使用,而李白所在的江汉地区,实际落霜的时间肯定是要晚于霜降节气的。我们还是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作为参考,诗人是因为安史之乱流落江南,安史之乱爆发时间是在农历十一月初,这显然已经入冬,江南和江汉的纬度和气候相对接近,一个是霜满天,一个是霜落,然我们不怀疑李白题目中的秋季准确性,但这至少是深秋的景象了。

第二句是一个暗线的情绪反转,“自古逢秋悲寂寥”见秋落笔而悲这是从战国以来的文学传统,从宋玉开始到李白一千多年,直至今天悲秋都是文人常态情绪。而李白却没有悲,反而有点喜悦,这就表现在了“无恙”上,无恙通俗点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没毛病。当我们说这句话的语境,要不是高兴,要不就是豪情万丈,哪有空悲秋呢?这或许是李白见司马承祯的容易自负的后遗症犯了。可李白这里的无恙,我们就不能简单当成在秋风里扬帆前行没毛病了!这里李白用了一个东晋时的典故,当时著名画家顾恺之顾虎头打算回家,当时有船无帆,于是向当时名士也是自己上司殷仲堪借帆。因为顾恺之之前曾经以诗文调笑过殷仲堪,殷仲堪特地借了一个布帆,当行到破冢的时候遇到了大风,于是顾恺之就给自觉可能会看他笑话的上司写了一封书笺内有“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意思是一路很顺利,你期待我会难堪的事儿终究没有发生。诗中布帆无恙是李白对此行旅途平安的总结,“布帆”也是表明自己出川以来就像殷仲堪借布帆于顾恺之一样,没有得到诸侯的赏识和恩遇。

本诗三四句我们要放在一起看,主要信息写明了李白计划中的目的地,在一明一暗之间,明说的剡中的名山,这里在唐代的越州,也就是今天的绍兴属于越地。暗指的是在鲈鱼脍中,辛弃疾贺新郎中有句“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用的是西晋高士张翰以莼鲈之思为理由在乱世明哲保身典故,其实灵感很有可能来自李白的行路难其三“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张翰的老家在吴江,后来老家的人把范蠡,张翰,唐末的陆龟蒙并称三位吴江高人,为他们立三高祠,这就是后话了。吴江是属于今天苏州,是吴地。所以李白计划的目的地就是长江下游的吴越之地,也就是江南。其实这个鲈鱼脍的典故出现在第三句很妙,在第二句中提到了秋风,内容从秋风到鲈鱼,是同一个典故中的两个要素,从起承转合诗法上看,第二句是承句,第三句是转句将一个典故两个内容放在两句里,让结构更加顺畅自然。

那么李白此行要去干什么呢?古人的理解千奇百怪,大相径庭,有的理解没有结合历史,显得着实可笑。著名的沈德潜的《唐诗别裁》言“明明说天下将乱,孑身归隐”,这个理解只是看到张翰的典故,有结合李白修道的身份,对当时李白的心情和大唐的历史完全没有结合。此刻距离天下大乱尚有时日,以及李白刚出川干谒诸侯积极的心情都可以不看。但从诗句来看“此行不为鲈鱼脍”,这和辛弃疾贺新郎是同一种用法,对典故翻案式的反用,是他不想学张翰避世,再说吴越也不是他的故乡,这和天下将乱归隐又有什么关系呢?“自爱名山入剡中”,这其实是他见完司马承祯后第二个后遗症,从此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道教修行。所以本诗第三第四句诗人的意思是,我此行是不似张翰一样弃世而去,却是为了通过干谒诸侯让自己在大唐明时有一席之地,当时我这次出行更重要的事,要访遍司马承祯曾经修炼过的越中地区的仙山。这是李白作为精力充沛的青年,迷信自己的实力既要这样又要那样还要xx的宣言。

既然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李白应该直奔主题目的地,先到松江然后立刻转向绍兴名山。但是李白到达越中,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为什么这么慢?我们前面说过,在他看来旅行计划就是用来打破的。吴越?先等等吧,我上趟庐山先!#来亿点知识#

经云 :
云何比丘观察触食?

譬如 :
有牛生剥其皮,
在在处处,
诸虫唼食,
沙土坌尘,
草木针刺。

若依于地,
地虫所食;

若依于水,
水虫所食;

若依空中,
飞虫所食;

卧起常有苦毒此身。

如是,
比丘!于彼触食,

当如是观!如是观者,
触食断知;

触食断知者,
三受则断;

三受断者,
多闻圣弟子于上无所復作,
所作已作故。

佛陀开示如何观察触食?

他说了一个譬喻 :

「 触 」
就如一只被生剥了皮的牛,

因皮开肉绽的,
到处都有虫子在啃噬牠的身体;

无论是风沙尘土、
草木的针刺。

当牛依于地时,
被地上的虫子吃;

当依于水时,
水虫也吃牠;

当依于空中时,
也被飞虫所叮咬;

无论是躺着、
走着、
站着,

都受着种种的伤害及苦难,
真是苦不堪言。

所以当您在追随外境的感官之乐的同时,

就要这样观察、
思惟,

就如那只被剥了皮的牛一样,
会遭受很多的苦,
欲乐那都是苦的根源,

那么您就不会对外境的追随起了贪爱执着,
就能做到三受断。

多闻的圣弟子们对于解脱道的修证,
想要再往上进修的话,
就没有可以再向上进修的了,

因为在解脱道上所应该作的都已作好了,
就能解脱生死,

证得阿罗汉,
趣入涅槃。

三 、意思食
( 想、行 )

意思食又称为
「 念食 」。

是有漏的
「 意业 」 与
「 欲望 」 俱转,

而生希望之
「 念 」,
使有情滋长相续诸根。

意思食和五蕴中的
「 想蕴、行蕴 」
相关。

「 思 」,
是指
「 思心所 」,
有审虑抉择的作用。

身、语、意,

三业的造作,
都是思心所的发动。

若从 「 业 」 的观点来看,
思食是轮迴三界的食物。

玄奘大师印度求法 :
跋涉万里,

怀着
「 宁向西天一步死,
不愿东土一步生 」,

走在戈壁沙漠失路绝水也不回头的意志力与坚强的毅力,

这就是
「 思食 」 的作用。

望梅止渴也同。

相对如果造恶的意志坚强,
那么三恶道必有份。

佛陀接着向弟子们开示,
如何观察
「 意思食 」,
而断意思食至证阿罗汉果。

经云 :
云何比丘观察意思食?

譬如 :
聚落、
城邑边有火起,

无烟、
无炎。

时,
有士夫,

聪明、
黠慧,

背苦、
向乐,

厌死、
乐生,

作如是念 :
『 彼有大火,

无烟、
无炎,

行来当避,
莫令堕中,
必死无疑。』

作是思惟,
常生思愿,
捨远而去。

观意思食,
亦復如是。

如是观者,
意思食断;

意思食断者,
三爱则断;

三爱断者,
彼多闻圣弟子于上更无所作,
所作已作故。

佛陀说要如何观察
「 意思食 」?

就譬如 :
在人民聚居的地方或城边有火,
这个火是看不到烟也看不到火焰在烧,

那时有位聪明灵慧的人,
他是背离苦而趋向乐,
厌离死亡而欣生乐之人,

他想:
「 那里有大火 ,
虽然没有烟及火焰,

但是还是要避开那里,
不要掉落火坑里,
否则一定会死的。」

这是对于可能的危险,
有一种警惕的心。

无烟隐喻为 「 想 」,
而无炎隐喻为 「 行 」,

都是看不出来的,
但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以为看不到,
危险就不存在而陷入险境。

如果都能这样思惟与期愿,
就能避开并远离危险。

修行者,
观察意思食也是要这样,

如果能这样思惟观察,
如理作意的抉择,

与想、思、行的作用远离,

那么意思食就可以断除;

意思食断除的话,
对三界爱就断除了;

三界爱断除,
多闻的圣弟子们对于解脱道的修证,

所该作的都已经作了,
就能解脱生死,

证得阿罗汉达,
趣入涅槃。

四 、识食 ( 识 )

印顺导师在
《 佛法概论 》:

「 识指 『 有取识 』,
即执取身心的与染爱相应的识。

识有维持生命延续、
帮助身心发展的力量。」

此 「 识 」
是指执取身心生命存在的识,

能攀缘色、受、想、行;

能维繫五蕴和合,
滋养生命的识。

就是大乘所讲的第八
「 阿赖耶识 」。

有「 识 」的存在,
生命才能存在,
也因此而造就我们对生命的贪着,

当「 识 」离开身体时,
一期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佛陀开示说 :

「 诸比丘!
云何观察识食?

譬如国王,
有防逻者,
捉捕劫盗,
缚送王所 …… 」

如前须深经广说。

「 以彼因缘,
受三百矛苦觉,

昼夜苦痛,
观察识食,
亦復如是。

如是观者,
识食断知,
识食断知者,

名色断知,
名色断知者,

多闻圣弟子于上更无所作,
所作已作故。」」

佛陀为了教导弟子,
如何观察
「 识食 」
而做了一个譬喻,

他说 :
就像国王身边,
有防守巡逻,

他们抓到了盗贼,
国王命令他们将盗贼共刺了三百矛,

就如前面须深问佛陀的问题,
佛陀有很详尽的说明。

平常我们受一点伤都很痛了,
何况被矛刺了三百下,

那真是椎心刺骨,
苦不堪言的痛。

有情的生死相续,
皆因 「 有取识 」
对生命的执取。

五根对五境,
一直在受熏染,
对境界有很深的贪欲逼迫。

佛继续说 :
观察 「 识食 」
也要用这样的心情去观察思惟着,

「 识 」 总是依
「 贪婪 」 之心如盗贼,

伺机跃出攫夺猎物,
其后果就如被刺三百矛如此的苦痛。

对生命中深沉的苦,
要无时无刻的去体察它。

如此能够彻底理解
「 识 」 的过患,

从而能够断除
「 名色 」,

如此圣弟子们,
所有必须作的已经做完,
证得阿罗汉而入涅槃。

综观佛陀说
「 四食 」,

「 段食 」
所依即根身,

行者应观其犹如旷野中饥饿的父母食其子肉之苦。

佛要提醒我们,
对 「 色贪 」 要断,

就如吃了爱子般,
再爱都要断捨。

若能断捨,
即证三果
「 阿那含 」;

观 「 触食 」
能依指心、
心所,

应观其如被剥皮的牛为无数虫所啮食之苦,
真是苦不堪言。

佛要提醒我们对
「 三受 」 的执着贪爱,

欲乐都是苦的根源,
会带给我们种种的伤害及苦难。

若能断捨
「 三受 」,

即证四果
「 阿罗汉 」;

观 「 思食 」
犹如大火聚。

佛提醒我们不要以为做了别人看不到
「 想、行 」 的事,

危险就不存在而造业陷入险境。

若能断捨
「 三爱 」,

即证四果
「 阿罗汉 」;

观 「 识食 」
犹如三百钻矛。

佛提醒我们
「 识 」 总是依
「 贪婪 」之心
如盗贼处处抓取造业,
生死相续。

若能断捨对生命的贪着,
即证四果
「 阿罗汉 」。

「 思、识 」
二食以能引生后有之殊胜义。

行者若能依佛所说去观察、
思惟 「 四食 」 之理修行,

可断对生命种种的执着并止息爱欲,
即能证三果及阿罗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是最近我在北京吃到的最好吃最实惠的烤肉了,推荐!
  • 也就是说,晚上8-9点,喝一杯温热的纯牛奶,看似多吃了一份食物,实际上却避免了暴饮暴食,又促进了睡眠,还是值得大家尝试的!稍稍观察了一下一些过路的行人也会选走下
  • 而巴特勒是天生的球队领袖,他不仅在球场上对对手喷垃圾话,就连不够努力的队友也难逃他的嘴皮子,森林狼的唐斯和威金斯深有体会。第二档次(非常不尊重对手):迈克尔·乔
  • 那些面对金钱与健康的体会从未如此深刻,但讽刺的是,这依旧是证明平庸地千篇一律的又一个例证。预想中的嘱咐并没有像电影一般如愿发生,长时间的昏迷与各器官的衰竭是存于
  • 号召人人利用微信、工作群宣传食安复审,提高了市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全面提升西安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工作的知晓率。通过详细规章、建立台账表格、监管与自查并行
  • 触感虽黏稠但不会涩?咖啡的各种风味是否和谐,则本项评分会高,第八个评项:整体评价,Overall咖啡整体而言很优异,吸引你?还是一般,或是你根本不喜欢她?这个评
  • 还不敢发朋友圈和空间怕被当事人,只能来微博小吐槽给爷整吐了(งᵒ̌皿ᵒ̌)ง⁼³₌₃【沙丘】昨天我发的微博:油管博主ADV Podcasts关于电影《沙丘》在中
  • 其实,地主不会忘记他必须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的规定,他也应该不止一次的思量该返回了,但是欲望诱惑着他不断前行,总想着:就再走几步,能得到更多的土地。人的欲望太多
  • 生灭是对世间讲的,生灭的当下缘起性空,所以当下就是不生不灭,而不是生灭里有个不生不灭。憎爱是人类最原始的观念,人因憎爱而有贪嗔痴,因憎爱而有万法的缘起。
  • 。择偶要求:年龄区间:24-28,身高区间:150-164,年收入不少于:5w,有孝心,人不错,可以允许有小脾气,性格外向一点。
  • 海沧货运通道是连通岛内外的重要通道,从岛内到东孚方向全程无红绿灯。一起留言分享,你们小时候吃的是哪种月饼~via厦门晚报【海沧货运通道通往岛内将建成一条匝道,计
  • 相反,你信了神佛,为了让你继续相信,会将什么因果,什么报应千丝万缕的加注在信徒身上。 我相信,因为,我大概是遭了报应了[泪]!
  • 爱玉者,不仅爱其缤纷多彩的皮色和玉质;也爱其温润内敛的细腻玉质;不仅爱其极具深意的工艺;更爱其难得的自然天成。白,人生需要坦然白玉,自然是玉友们最为喜爱的一种,
  • 乘着风 纸飞机划过天际梦里花开的香气 那么甜蜜想用支彩色铅笔 画一片森林因为你说 要一起旅行勾勾手 像小孩子一样约定也许你转过身后 就会忘记就算费尽了力气 又回
  • 什么OB其他人,他们是真的喜欢玩游戏,我是真的没那么喜欢玩游戏,他们是三十几岁的都喜欢玩游戏,我C!我现在不能接受自己菜,玩别的游戏太菜了。
  • 刚你说读书很枯燥,有这样一个信念,先前讲了,读书可以让你明理,包括让你清静,那我想问你,你真实读书感受是什么?老师说:你现在处在应该状态上了,我们说没有什么应该
  • ​‎ ͏ 所以我总说一句话‮不:‬是成功的少‮而,‬是放弃的人‮多太‬了。​‎ ͏ 所以我总说一句话‮不:‬是成功的少‮而,‬是放弃的人‮多太‬了。
  • 秉承的是中国传统染色技艺,从材料、染色、色彩都延续了中国传统技艺。在展览中,你将领略原始的北极海岸风光,欣赏北欧动植物之美,观察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灵长
  • 其中,河南省名单如下: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河南省乔伍营 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副书记、主任赵清霞(女)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艾滋病大科兼感染一科
  • 至此,一起可能发生重大极端事件的案件终于成功化解,充分彰显了多元化解的现实意义,是我院“百名干警下村组,矛盾化解到基层”活动的实际成果,受到各方称赞。到达村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