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赣州交通迎来全面大爆发!

赣南对出行速度的追求,如这片红土地一样,久远而深重。

综合交通环境的日新月异便是见证。
“十三五”期间,赣州以构筑完备的交通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为总目标,聚焦铁路、公路、机场、水运等重点领域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党旗领航、党建领路、党员领衔”作用,积极培育精神动能,深化“党建+”理念,促进交通业务和党建工作同频共振、协同推进。

如今赣南,高铁动车风驰电掣、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物流客运跨域直通、普通国省道四通八达、乡村公路通组到户……

一个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立体延伸、通达全国、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全国性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为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省域副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五年来,昌赣高铁开通营运,赣州从此昂首迈入高铁时代。它在为赣南人民带来诗和远方的同时,也为赣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加速度”。

●五年来,黄金机场T2航站楼投入使用,临时航空口岸获批开放,首条国际航线正式通航,赣州迈入国际航空时代。

●五年来,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43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1559公里,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四好农村路”快速推进,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夯实交通基础。

01普通国省道覆盖75%的乡镇

“十三五”期间,赣州以“交通基础设施攻坚战”为抓手,积极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及“三大攻坚行动”,通过“以市带县”模式解决项目建设融资难题,高位推进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建设。五年来,全市实施公路升级改造项目54个,累计新建改造国省道1070公里,国省道通行能力大幅提升。G105国道中心城区改线一期工程建成通车,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G323国道梅林大桥至沙石公路开工建设,三南快线顺利推进。目前,我市普通国省道总里程3605公里,约占全省总里程的五分之一,覆盖所有的县城及全市75%的乡镇,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例由78%提高至93%,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比例由29%提高至52%。

三分建,七分养。“十三五”以来,全市所有国省道全面推广养护示范路做法,因地制宜进行示范路打造,国省干线公路面貌焕然一新,为群众出行提供了“畅、安、舒、美”公路通行环境。全市道路运输服务提档升级,在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背景下,完善区级城际客运服务,支持发展个性化、定制化运输服务。五年来,我市规划并建成普通国省道服务区18个,停车区(驿站)20个,服务区具备停车、加水、休息、如厕和维修、购物、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等功能,切实解决了群众关切的“停车难、加水难、如厕难”等问题。

02、农村公路实现“组组通”

铺就“四好”路,共圆小康梦。“十三五”期间我市完成农村公路投资总额192亿元,是“十二五”期间投资总额93亿元的一倍。

五年来,我市建好农村公路,主动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实施“交通+旅游”“交通+特色镇”“交通+扶贫攻坚”“交通+生态”等举措,加快建设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实现农村公路“村村畅”、客车“村村通”,有效促进了农村公路沿线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经济发展。

赣州农村公路逐渐从追赶转向引领,交出了喜人的成绩单:

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由2.6万公里增加至4万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25户以上人口自然村通水泥路和组组通水泥路。安远县被评为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石城县、信丰县、寻乌县、会昌县、章贡区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市基本实现“内通外连、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乡村交通目标,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业和物流业飞速发展。

03机场旅客吞吐量3年翻番

  五年来,赣州民航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33个通航城市、每天5000余人次的客流量让赣州黄金机场显得格外繁忙。从赣州出发,可以北上哈尔滨,南下三亚,西至昆明,东到上海,还可以直飞国外,区域航空枢纽功能明显增强。

  2016年赣州黄金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108万人次,201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08万人次。数据翻番的背后,是赣州民航事业强劲的内生动力。

  赣州从改善机场基础条件入手,进行黄金机场改扩建。智能化的赣州黄金机场新建T2航站楼投入使用,黄金机场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并开通国际航线,成为江西第二个国际空港,赣州打通了国际人流、物流通道,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唯一拥有铁路口岸、公路口岸和航空口岸的城市。

  瑞金机场开工建设,大余新城军民合用机场及定南、石城、安远、宁都、龙南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赣州“一主多辅”机场布局呼之欲出。赣州还成功入选全国13个、全省唯一的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无人驾驶航空试验飞行空域由480平方公里增加到1.89万平方公里。

04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占全省25%

  “刚刚,兴赣北延高速建成通车,赣州至南昌又多了一条快速通道。”2020年12月25日,赣州市民的朋友圈被这则消息刷屏。

  五年间,赣南大地高速公路建设可谓频传捷报。兴赣、宁定、广吉、兴赣北延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全市新增通车里程443公里。

  路网越来越密。寻龙高速、信雄高速、大广高速吉安至南康段改扩建开工建设,大广高速扩容工程实现路基、桥梁半幅贯通,全市已经形成“三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559公里,约占全省四分之一,构建了通达粤港澳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的4小时高速经济圈。

  遂川至大余高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赣州南至安远、兴国至桂东、兴国至樟树等高速公路明确省高投集团为前期工作主体,规划的“四纵四横八联”的高速公路网里程突破2000公里。高速交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城市品位,让赣南人民享受舒适快捷出行服务和惠民成果。

05铁路里程接近2015年底的两倍

  2019年12月26日,绵延416公里的昌赣高铁开通营运,赣州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继昌赣高铁之后,赣深高铁进入建设冲刺阶段。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的南北重要通道,2021年赣深高铁开通后,赣州将进一步融入全国高铁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铁枢纽城市。目前,全市在建及已运营铁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接近2015年底的两倍,其中快速铁路逾400公里。

  另外,瑞梅铁路明确实行瑞金接轨、途经安远方案,长赣铁路完成可研鉴修评审并确定赣州北站选址,赣郴永兴铁路、赣韶铁路扩能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南丰至瑞金铁路纳入江西省城际铁路网规划,赣广、赣龙厦高铁完成规划研究报告编制,“两纵三横两放射”铁路网布局正在加快构成。

06进入全国内陆港“第一方阵”

  随着高铁、航空、公路等立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赣州物流产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目前,全市建成赣州国际陆港、传化南北公路港、江西红土地物流园、寻乌综合物流园、赣州华东城物流园等45个大型物流园区。

  赣州国际陆港成功获批为全国内陆第八个临时对外开放口岸和全国内陆首个国检监管试验区、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从全国唯一的进口木材直通口岸,快速成长为全国功能最齐全的内陆口岸之一,成为赣州乃至江西对接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进入全国内陆港“第一方阵”,成为赣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底气之一。

  2019年,赣州国际陆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正式运行,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通过验收。“十三五”期间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781列、铁海联运“三同”班列3531列,吞吐量突破105万标箱。

  物联网快速发展,冷链物流重要性不言而喻。赣州通过实施冷链物流补短板工程,建成冷库总容量53万吨,重点推进了赣州冷链物流中心、南康江西龙泰安冷链产业园、会昌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园等8个冷链物流项目建设。

展望 “十四五”

筑梦新时代,扬帆正当时,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开启之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市将:坚定“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建设发展总体目标,实现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打造交通强国赣州样板;

在全面深化交通领域改革中勇做探路者,积极探索交通运输管理模式及科技创新,提升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率,做好革命老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试点;

积极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交通服务。

赣州将致力持续优化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实现“赣州123出行交通圈”和“赣州123快货物流圈”的目标,构建“通江、达海、抵欧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造“零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和助力“畅安舒美绿”的乡村振兴三大关键工程。

“赣州123出行交通圈”

1小时基本覆盖赣州市中心城区(五区)乡镇

2小时基本覆盖赣州市域各县(市)及周边省会、设区市

3小时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赣州123快货物流圈”

1天到达市域内所有建制村

2天到达国内其它物流枢纽城市

3天到达“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铁路

铁路

  规划建设里程838公里,力争全市铁路总里程达到1501公里,形成“两纵三横一放射”的网络,打通江西省南下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铁通道;增加省域南北向的铁路通道数量;实现与湖南、广西、贵州等西部地区的铁路连通,打通与东盟的铁路通道。初步形成赣州市至郴州市、吉安市、龙岩市、河源市等毗邻地区“1小时高铁经济圈”,赣州市至南昌市、长沙市、深圳市、厦门市等周边城市“2小时高铁经济圈”。

高速公路

  规划建设总里程524公里,至2025年末全市总里程达到2083公里(江西省初步规划7700公里),超过全省的四分之一,形成“四纵四横八联”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网密度达到5.28公里/百平方公里(江西省初步规划4.61公里/百平方公里)。

普通国省道

  国省道规划提升改造里程1033公里,其中国道473公里、省道560公里;实施桥梁改造及安防工程等,建成“五纵五横”国省干线公路网及相关生命防护工程。实现全市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例达95%(江西省规划95%),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比例达80%(江西省规划70%),普通国省干线全部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目前四级及以下还剩360公里),实现三级公路直达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

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规划建设10142公里,着力推进“提档工程、连通工程、安全工程”三大工程建设。提档工程:县道以三级为主、乡道以双车道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保证乡镇至建制村及建制村之间的双车道连通;连通工程:提高乡镇与乡镇,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路网连通性;安全工程:安全防护设施基本覆盖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消除库内危桥隐患。

公路客运枢纽场站

  结合铁路建设计划,建设12个客运枢纽站,建设综合客运枢纽,加强公路、铁路、民航、水路、公交等多种运输方式衔接,中心城区基本实现客运“零换乘”。完善城乡客运体系,引导乡镇客运站拓展旅游集散、商贸物流、邮政快递等功能,实现“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多站合一”。

航空机场

  构建“一干一支七通用”的航空布局。完善航空基础建设,逐步增加航空货运比重,提升黄金机场的客货运能力。预计2025年黄金机场年吞吐量达到500万人次。

水运码头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着重提升赣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功能,初步建成5个千吨级内河货运码头,“十四五”时期规划总投资26.48亿元。

  全面实现赣州至南昌的三级航道通航,奠定通江达海的基础。提升水路运输货运量占全市货运总量的比例至10%以上。

物流园
 
根据各县首位产业以及发展重点,计划建设50个物流园区,基本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全面提升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推进农村物流建设,构建三级配送体系,实现“一县一园区、一镇一中心、一村一站点”。

信息化及智能交通

  建设信息化及智能交通项目6个,涵盖公路、客运、物流等领域。利用5G技术,实现交通大数据实时共享,建设智慧交通信息平台,初步实现“一网管全局”,消除交通领域信息壁垒,融合城市道路、公路、客货运等领域信息。

赣州市交通运输局召开2021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3月8日上午,2021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胜利召开。全面总结“十三五”与2020年交通运输工作,研究部署“十四五”及2021年重点任务。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洪波作交通运输工作报告;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祖林作2021年交通运输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工作报告;市交通运输局三级调研员章广麟作2021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报告。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市公路管理局局长谢文才主持会议。

朱洪波在报告中总结回顾了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情况。他说,2020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的关心支持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工作,突出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取得了一系列事关行业全局性、关键性、突破性的成效。2020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市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我市被交通运输部批准为全国革命老区唯一的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试点,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

回顾过去,赣州交通五年取得恢宏巨变:过去的五年,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大的五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840亿元,占全省同期综合交通投资近40%,同比“十二五”实现翻番。过去的五年,是农村交通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25户以上人口自然村通水泥(油)路和组组通水泥(油)路,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优良等级率保持在75%以上。全市实现100%建制村通客车,定制客运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切实提高农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五年。黄金机场开通首条国际航线,通航城市从13个增加到33个,年旅客吞吐量从92万人次增加到208万人次。赣州高铁西站投入使用,铁路、公路客运服务实现“零换乘”。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和出租车一体化经营,网约车与出租车实现融合发展。我市先后获批全国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过去的五年,是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提升最快的五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代建+监理”一体化管理模式试点,率先实行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脸识别系统。智慧交通建设快速推进,建成全国领先的道路运输安全智能管理平台、全国第二批出租汽车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全市道路运输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公路治超成效明显,在全省率先出台治超工作问责办法,加大科技治超力度,信丰科技治超经验在全省推广。过去的五年,是干事创业氛围最浓的五年。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基层党建工作连续7年获评全市党建红旗单位。坚定不移狠抓作风建设,深入推进“五型政府”建设,强力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改作风、提效率在全系统蔚然成风。

朱洪波指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关键五年。做好当前和“十四五”时期的交通运输工作,要拓展发展视野,准确把握趋势,坚定信心,顺势而为,积极作为,努力奋斗,不断推动我市交通运输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交通强国、交通强省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节点城市目标,以建设革命老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试点为抓手,全力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交通强省建设,奋力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努力为我市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赣州篇章当好先行。

朱洪波要求,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建设立体互联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二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三是推动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四是提高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水平,五是提升交通运输现代化治理能力。

朱洪波指出,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省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坚定不移落实“三大战略”“六大主攻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建设革命老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试点为抓手,纵深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交通振兴发展,加快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服务供给品质,加快推动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努力为我市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赣州篇章当好先行,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朱洪波强调,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6项工作。

一是加快开局启势,确保“十四五”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紧紧围绕《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的实施,用好对口支援机制,常态化开展北上对接,全力争取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等方面加大支援力度,推动更多重大政策项目落地生根。

二是突出项目攻坚,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全年计划完成交通项目建设投资381亿元。加快推进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国省道、水运项目等建设,以项目建设新成效支撑“十四五”发展。

三是勇担先行使命,巩固和拓展交通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和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力争我市成功创建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四好农村路”让农村更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

四是加快深度融合,加快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强化航空运输保障、持续保持农村客运稳定运营、加快道路运输转型升级步伐、加大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力度。

五是聚焦改革创新,加快提升行业现代治理能力。全面推进法治赣州交通建设,持续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快完善综合行政执法运行机制。优化行业营商环境、强化交通建设管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交通运输行业监管,特别是“两客一危”4G视频实时监控设备和动态监控系统的使用,不断提升行业安全监管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六是坚持政治引领,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强化行业作风建设,强化平安交通建设,强化交通文明创建,引导党员干部做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广泛凝聚发展合力。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管理局领导班子成员,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黄金机场改扩建办以及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经发局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同时邀请了赣州港航分局、赣州交控集团、市公交总公司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公路分局以及瑞金、龙南、大余、赣定、寻乌治超站领导班子成员在各县(市、区)分会场参加会议。

【商闻天下】“广交云上,互利天下” 特殊时期、特殊意义、特别举措、特别精彩的第127届广交会下周一网上启幕[鼓掌][加油][围观]

国际商报-中国商务新闻网讯 广交会创办63年来,历经风雨,从未间断,有力地促进了中外经贸交流合作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127届广交会是否举办、如何举办,备受关注。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李晋奇今日在北京表示,广交会最终确定在网上举办,是应对疫情冲击的务实举措,是全力以赴稳外贸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商务部网上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广交会副主任李晋奇介绍,第127届广交会从实体展迁移到网上,不是对传统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全新的结构设计和流程再造,将呈现新平台、新技术、新内容、新营销、新服务、新机遇等六大突出亮点。

  附:新闻发布会摘录:

【金融时报社记者】:第127届广交会为何确定在网上举办?有什么重要意义?呈现哪些突出亮点?

【李晋奇】:广交会创办63年来,历经风雨,从未间断,有力地促进了中外经贸交流合作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第127届广交会是否举办、如何举办,始终牵动人心、备受关注。最终确定在网上举办,主要基于如下三方面考量。

第一,广交会网上举办是应对疫情冲击的务实举措。疫情发生后,人流、物流高度集聚的会展业首当其冲。今年以来,全球多数展会已经取消或延期。全球范围的旅游警示、交通限制和出入境限制都极大地增加了举办广交会实体展的难度。网上举办既有助于疫情防控,又能保证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可以最大程度对冲疫情影响,保障展会的连续性,有效聚拢人气,促进参展商与采购商的交流合作,缓解企业实际困难。

第二,广交会网上举办是全力以赴稳外贸的重要举措。广交会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促进平台。近年来,每届广交会参展企业约2.5万家,到会境外采购商约20万人,是广大企业结识客户、拓展国际市场的最重要渠道。广交会上结识的客户还带动了会后的大量成交,参展企业会后成交额占其与广交会客户总成交额的比例约为八成。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叠加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弱、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贬值、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我国外贸遭遇的挑战前所未有,企业履约接单困难凸现。创新方式在网上举办广交会,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帮助企业抢订单、保市场,增强外贸企业信心;有利于打通产销对接堵点,稳定国际市场份额;有利于展示我国应对疫情和积极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大国担当。

第三,广交会网上举办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当面洽谈、看样成交是广交会的历史传统,客商体验佳,成交效果好。近年来,广交会顺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智慧广交会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新冠疫情为这一进程按下了“快进键”。把连续举办63年的广交会整体搬上云端,是广交会在更深层次上拥抱数字化的全新尝试,已经成为“互联网+会展”的标志性事件,必将进一步助推广交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新优势。

第127届广交会从实体展迁移到网上,不是对传统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全新的结构设计和流程再造,将呈现六大突出亮点。

一是新平台。广交会网上举办依托的是广交会官网。我们对广交会官网进行了全新升级改造,实现从平面式浏览转型升级为全新的交互式沟通,原有内容也相应深化、扩展或调整,形成了网上办展的新平台。新官网设有展商展品、新闻与活动、全球供采对接、大会服务、跨境电商专区五大板块内容,从“面对面沟通”变为“屏对屏交流”,为展客商提供全新的参展体验。

二是新技术。本届广交会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提升展览效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顺应“直播带货”的发展潮流,设立全时空、强互动、可定向的10×24小时参展商专属直播间,通过直播活动营造类实景营销互动效果。采购商在观看直播过程中可便利查阅关联展品,还有多种沟通工具帮助供采双方即时沟通,互动交流,提高网上洽谈成效。

三是新内容。针对网上举办的新特点,举办网上启动仪式,向世界传递携手共克时艰、共促国际贸易、共享互利发展的信号。举办网上签约和新品发布等活动,集中展现龙头企业的创新精品。放开上传展品数量限制,企业可以通过图片、视频、3D等格式多维度展示品牌形象。众多全球首发、广交会首发产品集中亮相,“三自一高”产品持续增多。

四是新营销。本届广交会创新营销方式,借助谷歌和脸书为核心的“五大搜索引擎+八大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开展全球营销推广,强化品牌形象,优化营销组合,精准触及专业人群。在全球开展“云推介”系列活动,吸引更多元、更专业的采购商注册观展。

五是新服务。本届广交会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除了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CF奖)、广交会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PDC)等原有的贸易促进服务外,增设了金融服务专区,为参展企业提供专门定制产品和专属服务方案;与海关部门展开密切合作,推出政策指导、线上咨询等新举措,为采购商和参展商提供专业支持。

六是新机遇。一方面,广交会在网上举办,广邀境内外展客商在线洽谈合作,为全球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共享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机遇提供了契机,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注入广交会能量。另一方面,本届广交会期间,将举办以“同步广交会,环球享商机”为主题的活动,组织资质强、信誉好、产品质量有保障的企业自愿参与同步活动,扩大企业受惠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广东作为外经贸大省,外贸占全国份额的1/4。请问广东将如何以此次广交会为契机,落实稳外贸政策,稳住广东外贸的基本盘?

【郑建荣(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广交会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抢抓订单、稳住外贸基本盘的重要平台。我们将以本次广交会举办为契机,一方面大力支持企业用好广交会平台开拓多元化市场,在巩固发达经济体等传统客商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特别是加大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邀请,扩大成交效果。另一方面,支持广交会参展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创新开展网上洽谈、网上办展、“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最大限度打破时空界限,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为积极有效应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经贸形势的叠加影响,稳住外贸基本盘,推动全省外贸高质量发展,我省今年出台了《广东省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有力提振外贸企业信心,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力促外贸发展提质增效。主要包括:

一是稳定加工贸易产能保存量。省政府专门设立10亿元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并将对完成技术改造的加工贸易制造业企业给予技改奖励。

二是加快重点外资项目落地扩增量。落实“外资十条”等奖励政策,充分利用省领导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逐一跟进已签约95个超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通过加快外资项目落地,带动外贸进出口。

三是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近期我省有7个市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全省累计已有13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居全国首位,去年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超过1000亿元,占全国一半以上。我省将继续通过跨境电商拓展海外市场。

四是大力支持出口企业扩内销。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中等收入群体,内需市场潜力巨大。我们支持广大企业优质产品扩内销,推动加工贸易企业依托龙头电商平台探索“厂货通”模式,开展产品营销和品牌推广。同时还将推动中国加工贸易博览会提质扩容,运用展中展等模式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总体而言,我省外贸体量大、基础好,企业发展韧性足、活力强,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下来我们将以本届广交会为契机,既立足当前,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又着眼长远,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加快形成推动我省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随着疫情的稳定,目前外贸企业海外订单恢复情况如何?仍然遇到的困难有哪些?今年广交会在办会形式上的创新将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我国下半年的外贸增长?

【张力(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当前,境外疫情仍在蔓延,近期新增病例数仍在增加,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步解封,但需求恢复仍然需要时间,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多,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商务部按照党中央“六稳”、“六保”的要求,全力做好稳外贸工作,前期我们从减轻企业负担,帮助开拓市场,缓解融资困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积极推动出台支持举措,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努力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今年前5个月,东盟成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明显好于与传统市场的贸易。大力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近期,国务院批准新设第五批跨境电商综试区,综试区范围增加至105个,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外贸发展的新亮点。与此同时,很多地方积极采取帮扶措施,一批企业危中寻机,抓住市场上对居家健身,线上办公等方面的需求,跑步机,家用打印机等产品的需求均大幅增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外贸企业渡难关、保市场、保订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网上办好第127届广交会,支持加工贸易出口转内销,加快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发展,积极扩大进口,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完成进出口促稳提质目标任务。



广交天下客 会当凌绝顶

诚邀参与《国际商报•第127届广交会云特刊》

广交会启幕在即,如何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对接、洽谈和交易一体化?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加大展商和展品的宣传推广?如何让国际采购商能快速精准全面深入触达展商和展品?参展企业如何“云展示”及“云营销”?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推介?如何成功参与特殊时期、特殊意义、特别举措、特别精彩的网上广交会……

《国际商报》作为商务部主管的经贸领域权威媒体,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讲好中国外贸好故事。为了更好地服务本届广交会,《国际商报》积极创新宣传模式,将线下上会迁移到线上上会,全新推出《国际商报•第127届广交会云特刊》......

亮点一:让广告客户传播信息更高效
本届《云特刊》创新宣传渠道,通过宣传版面生成海报的形式,方便广告客户在朋友圈精准传播。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手机读报。甚至可以通过手机找到在线直播企业的直播网址,及时了解最准确的产品信息。

亮点二:海量信息发布
本届《云特刊》数据平台是有国家百强网站美誉的中国商务新闻网。海报上有本版宣传的二维码,扫码进入后就能看到整版或是通版的内容。每篇文章都对应一个本篇文章的二维码,扫码进去,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内容。

亮点三:精准服务各省市在线参展企业
每个交易团宣传版面上均有一个企业信息二维码,扫版进去,又能看到本版宣传的省市参与广交会在线直播企业的信息。在线直播企业可以把本版海报转发给自己的客户,从而实现与采购商精准对接。

诚邀各省市交易团、参展企业、广大客商积极参与国际商报《云特刊》的在线云宣传,共创历史,赢得未来。

联系人:刘玫君
联系电话:58360319;13910528565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0余小时的筛查下来,太原市公安局尖草坪分局南寨派出所三级警长亢锐敏的双眼已经疲劳模糊,但他绷紧的神经并未放松一刻,最终通过一整夜的分析研判,成功还原了确诊病
  • 心心念念等了一个月,预售抢的冰墩儿今天终于收到货了,而我却被封印公司了,看不见墩儿有点小抓狂。还能说什么,擀面皮加油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国泰民安,平安喜乐!p
  • 你是在搜赵丽颖❓还是赵姐❓还是主流奖五年五提二获的国民女演员❓还是总网播量TOP1️⃣的收视女王❓赵丽颖不靠注水不吹假逼❣️央视与视频平台共同认证六年连爆八部作
  • 每当看到有网友在聊五菱的时候,常常能看到一些言论:两边都做成侧滑门、保留后驱,同时动力强劲一点、价格亲民一点,必火!除了气场足够强之外,五菱征程外观上最吸睛的应
  • 分手后各自都有情绪,内心很多想法需要消化,切记不要马上就去找对方,情绪的疏通液是需要时间的,一两个周内的缓冲时间你要给彼此,有些问题适合冷处理,你需要清理自己的
  • 吃颗大福居然吃出了草莓蛋糕的感觉~这性价比真的绝了!百脱蛋糕是我最喜欢的奶油+海绵蛋糕的淳朴组合;酒酿蛋糕我妈说不错,但我觉得酸酸的。
  • )妈妈很温柔的跟我道歉 我也有好好反省自己发了这么大的火 今晚又可以开开心心的睡个好觉[爱你]《女人要活出自我》 在我看来,一个女人不管活成哪种姿态,都有人对你
  • 我们坚信,这份G7公报对中国的种种指责都将不攻自破。·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还是蛮喜欢竹子的 也蛮喜欢黛玉的·这个鸭子 舒服的要命·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小
  •   談到保羅的傷勢,蒙蒂教練透露保羅其實在上週就已開始投籃訓練了,並稱這個消息“聽起來很棒”。在2021年折戟總決賽後,太陽要想衝擊總冠軍,需要健康的保羅。
  •  侯莫陈崇为了保全家人,不得不领盒饭下线,宇文邕因此丧失一位重臣,内心十分伤痛,却依然装作若无其事,反而对宇文护更加尊敬,并特地下诏:“大冢宰晋国公担任元辅,自
  • 同事,需做满6个月以上,不招短期伙伴 不招短期伙伴 不招短期伙伴(兼职时薪14块-15块)正职 4200元要求:年满16周岁以上,经由面试通过安排上班(男女
  • 最近酒酒儿喝的太多了[二哈]还迷上了打幺筒 就是发挥的不好[泪]也不知道这大半年怎么想的 对于这个头发 自己想留了一段时间 总感觉无缘 个人还是喜欢短发一点[嘻
  • 工作高情商的10个表现。 1.别人正在玩手机,不要突然凑过去看内容。 2.见了认识的人热情的打招呼。 3.坚持替不在场的人说话。 4.别人的好事多传 坏事不说
  • 这个投资12亿元的省重点项目再过两个月将正式开业,比计划建设时间节省8个月,这得益于当地创新实施的分段施工许可、分段联合验收、“云勘验”等创新举措。这个投资12
  • 性能方面依旧延续卡西欧家族高质量的水准,可以达到200米防水,下雨洗澡游泳都可以佩戴,完全不用担心进水,很适合我这种懒人~而且这个表还有个搭档表托,不想戴就可以
  •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在新的打榜规则没有变更之前,我们组里的高级粉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了,所以在此号召,希望有更多的唯鹿能够加入到我们的打榜任务组里来,为了我们心
  • 今天去看了《我心飞扬》灯光一关本来以为我包场了,没想到突然进来了一家三口,包场再一次失败![二哈]小男孩一进来就哭着让妈妈抱也是没谁了[允悲]全程能听见他看小猪
  • 在长达30年的掌舵时间里,周厚健对海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对技术的笃信,到低调稳健的个人作风,无一不深深烙印在了海信的企业文化中。事实上,在周厚健接棒之前,走出
  • 真的要笑shi了 每一次 真的是每一次 只要跟猪猪女孩老师发信息 她永远都会加一句嗨皮爸怎么样了 替我问好 一次又一次之后 现在一看到她的信息我就想起果子狸的“
  • 该部门包括了宝洁在2021年底以超过10亿美元收购的3个品牌,护肤品牌Tula Skincare、头发护理品牌Ouai,以及它在2018年收购的护肤品牌F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