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组数字见证中国冰雪荣耀背后的黑龙江力量】

冰雪交织,激情飞扬,圣火熄灭,璀璨依旧。
  2月20日,国家体育馆,一场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落下帷幕。
  短短17天,在飞扬的“冰丝带”,在舞动的“雪如意”,我国冰雪资源大省黑龙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有黑龙江籍运动健儿63名,占比43.4%;黑龙江籍教练员15名,占比55.56%,涵盖了冬奥会几乎所有项目。
  2127名国内技术官员中,441人来自黑龙江,成为除北京外选派人数最多的省份。
  本届冬奥会9枚金牌中,4枚“来自”黑龙江。历届冬奥会22枚金牌中,13枚与黑龙江运动员有关,占比超过一半。
  无论是短道速滑队的“团魂”和战斗力,还是冰壶小将面对强劲队手的从容不迫;无论是征战赛场的运动员,还是身在幕后的技术人员;无论是速度与激情共存的冰雪运动,还是蓬勃发展的冰雪产业……
  勇于挑战、不断突破极限,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正为这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增添耀眼的亮色。
13/22,每一次都为梦想而战
  34秒32,新的奥运纪录诞生了!
  2月12日晚,一声发令枪响后,高亭宇犹如一道闪电划过,率先冲过终点。中国男子速度滑冰历史上的第一枚冬奥金牌就此诞生!
  1997年出生的高亭宇是黑龙江伊春小伙儿,2016年入选中国速滑队,在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都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冬奥会,圆了奖牌换色的梦想。
  “被别人叫了8年的速滑冠军,今天起终于有人和我一起分享这个称呼了——冠军高同学。”当日,为高亭宇颁奖的是前速度滑冰1000米冬奥冠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的张虹。颁奖后,她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黑龙江是冰雪资源大省,每年长达四五个月的雪季,为冰雪运动提供了天然的沃土。凭着热爱、拼搏与薪火相传,一代代健将“滑”进了冬奥赛场。
  5日晚,由曲春雨、范可新、张雨婷、武大靖、任子威组成的中国短道速滑接力队,在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赛中斩获首金,为虎年春节送来一份贺礼。他们的老家都在黑龙江,分别是黑河、七台河、哈尔滨、佳木斯、哈尔滨。
  13日晚,范可新、张雨婷等再次摘取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铜牌。赛后,范可新亲吻冰面的照片冲上热搜。“这不是吻别,是因为自己对这片冰场的热爱。”她在随后的采访中说。
  精彩仍在书写。
  19日晚,隋文静/韩聪,这对“冰上芭蕾CP”,最终夺得金牌。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申雪/赵宏博获得双人滑项目冠军。这跨越12年的传承,都来自哈尔滨。
  冰雪运动,是挑战严寒、挑战极限、挑战自我的过程。除了争金夺银,还有从不停止向冠军攀登、向纪录冲刺,这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动人之处。
  今年,赵嘉文代表中国队首次参加北欧两项,倪悦名、孔凡影代表中国队首次参加高山滑雪滑降、超级大回转、混合团体项目,杨硕瑞代表中国队首次参加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和坡面障碍技巧项目……这些创造“首次”的健儿弥补了中国队在冬奥参赛史上的空白,实现了冬奥会全项目参赛的“小目标”。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乡——黑龙江。
  本届冬奥会前,中国健儿总共夺得13枚冬奥会金牌,有9枚和黑龙江运动员有关。如今,奖牌榜再度更新,最新获得的9枚金牌中,有4枚由黑龙江籍运动员获得。
  北京冬奥会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史上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中黑龙江籍运动健儿有63名,占比43.4%;黑龙江籍教练员有15名,占比55.56%,涵盖了冬奥会几乎所有的项目。
  黑龙江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平昌冬奥会,黑龙江省输送的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的参赛项目增加了冰球等4大项,男、女冰球等20多个小项。
  一场场比赛激烈角逐,一位位奥运健将走进视野,一枚枚沉甸甸的奖牌收入囊中……“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他们从这块黑土地走向世界赛场,每一块奖牌、每一点突破都凝聚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坚守与付出。”哈尔滨市体育局局长赵竹帛说。
  “谢谢你!每一位冬奥英雄。”
  441/2127,黑龙江冬奥技术官员为梦想护航
  “感谢中国(短道)速滑这个团结的队伍!”7日晚,中国选手任子威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获得金牌。他的父母在哈尔滨的家中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而这句发自内心的话语,也道出了金牌背后的力量。
  为做好助力冬奥的训练保障工作,黑龙江省不惜重金,对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场地、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场馆进行升级。2021年,黑龙江省承办8项全国冰雪赛事,以赛代练,助力北京冬奥会备战训练和比赛。
  “全省400多名运动员在此训练,还有省外队伍和国家队,我们全力做好保障。”黑龙江省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副主任王树军说,省队的运动员几乎全年食宿在队里,基地还配备了按摩师、队医。2021年,这里承担了6支国家集训队,约130人共计241天的训练备战任务。
  从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到如今冬奥会顺利举办,“北京冬奥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北京冬奥会需要做什么,我们就做好什么”——这是来自黑龙江“老铁”的回答。
  早在2019年9月,黑龙江省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北京冬奥会备战工作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具体措施》,明确了23条任务措施及负责单位,为助力冬奥提供政策保障。
  在人才选拔上,黑龙江全面实施了冬季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工程,培养优秀冰雪体育后备人才,集中力量选拔优秀运动员。
  “训练尽管枯燥,但梦想金光闪闪,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奋斗。”16岁的全思桐是黑龙江省高山滑雪队队员。尽管前不久腰受过伤,但休整几个月后,她马上抱着雪板、换上装备,登上缆车准备开始新的训练。
  与运动员和后备人才相比,冬奥会所需技术官员以及科研、医疗、场地服务等保障人员,数量更加庞大。
  “技术员既要有专业知识和运动经验,又要有熟练的英语交流能力,全程需要精力100%集中。”“00后”大学生那梦元家在哈尔滨,担任国家体育馆冰球项目国内技术官员,承担射门观察员和计时员任务,也就是负责记录队伍比赛中射门次数、种类,以及调整计时装置。
  据统计,北京冬奥会共有2127名国内技术官员参加,包括赛事技术代表、竞赛官员、技术裁判员、计量官员等,其中黑龙江就有441人,成为北京外选派人数最多的省份。
  为激活“冰雪基因”,在哈尔滨,“上冰雪”被纳入中小学校课程,冰雪作业更是成了“必选项”。全市专项投入3000万元组建了120支中小学校冰球队,通过冰雪特色学校、基点学校等为引领,重点推进冰球项目体系建设。
  截至2021年,黑龙江省已累计开展各级各类冰雪赛事活动数千项次,带动90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里不遗余力。
  曾经“冰雪运动不出山海关”,如今冰雪运动大踏步“南展西扩东进”。从冰场制冰师到雪场指导员,从比赛裁判员到俱乐部教练……很多地方都有黑龙江人的身影。黑龙江还形成了向四川、湖南等地输出优秀教练员的常态化机制。
“钢铁力量”崛起,为冰雪助力
  “看到运动员踏着滑雪板、穿着滑雪鞋,通过我们的索道行进到比赛场地,既节省时间和体力,还能保障安全,我觉得很自豪。”哈尔滨鸿基索道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罗荣依旧很激动。
  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罗荣所在的公司负责两个赛区四条拖牵索道的供应和维护,有8名工作人员在赛区度过了春节。“能承接如此大型国际赛事的幕后工作,是对我们的肯定,更是一份荣耀。”罗荣说。
  该公司多年专注索道设备市场,产品已在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的雪场和冰雪旅游景区投入使用。
  谈及本届冬奥会的难忘瞬间,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苏彦庆侃侃而谈。2月4日晚举行的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将火炬放入“大雪花”中央,惊艳世人。他带领团队攻克的3D打印技术,有效助力了这款“零碳排放”环保火炬的研发和制造。
  “主火炬的‘高颜值’需要过硬的技术支撑。”苏彦庆说,从2020年开始,团队发挥多年来在新材料、精密成形技术等方面技术优势,成功制备出符合条件的氢火炬及其燃烧系统。
  1月6日,北京冬奥列车亮相京张高铁。京张高铁的两款车头“龙凤呈祥”和“瑞雪迎春”的蒙皮,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国峰教授团队采用快速超塑成形工艺助力制造生产的。王国峰说,两款车头分别仿生于“鹰隼”与“旗鱼”,其流线型设计能减轻空气阻力,后续将批量生产。
  此外,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工程等,都凝结着多项来自黑龙江的技术成果。
  冬奥会给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带来发展良机。在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包括速滑刀鞋、花样刀鞋、冰球刀鞋,以及滑雪板、服装、护具等在内的诸多产品正在有序生产。机器人智能冰刀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300万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们的零售业务额及线上业务额,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该公司总经理鞠培鸿说,公司正与多所高校合作,研发高端产品,目前已获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29项。
  从冰刀、滑雪鞋到头盔、滑雪服,从造雪机、压雪车到更多冰雪场地装备,黑龙江、新疆、吉林等地企业正借着冬奥之风,推动产品从无到有,品牌从有到优。
  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张贵海说,立足良好的装备制造基础,越来越多投资者将目光投入冰雪产业,未来冰雪装备制造产业潜力巨大。
  《黑龙江省冰雪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2年)》中,明确提出推动冰雪装备企业改造升级,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补贴、贷款等支持,在哈尔滨等多地建设冰雪装备专业化产业园,将冰雪产业做大做强。
“冰雪+”繁荣,为未来添彩
  “没想到这个假期挺忙的,每天都要教四五个孩子。”2000年出生的江雨鑫是哈尔滨融创雪世界一名教练员。作为哈尔滨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寒假以来,这里平均一天接待量达八九百人,其中大部分是亲子组合。
  “除了文旅产业,我们还与哈尔滨体育学院成立了冰雪学院,开展包括滑雪救援、设施维护等在内的系统培训。可以说80%的冰雪项目管理人才都是从哈尔滨走出的。”哈尔滨融创冰雪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关亮说。
  冰雪旅游是黑龙江的一张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到访。从哈尔滨中央大街到漠河北极村,从城市冰景到乡村雪趣,从狗拉爬犁、雪地摩托到“泼水成冰”、江边雾凇,都是热门“打卡清单”。
  冬奥会会徽、奥运五环、吉祥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冬奥之光 闪耀世界”为主题,打造了一个集观赏、游乐以及传播冬奥知识为一体的冰雪乐园。
  “我看到了冰墩墩和雪容融,和‘顶流’合影,真的是不虚此行。”在这个流光溢彩的梦幻城堡,来自重庆的游客胡桂霞和家人玩得不亦乐乎。
  冰雪项目吸睛、冰雪旅游市场火爆、冰雪运动装备热销……网友评论说,冬奥会成了“最强带货王”。
  一份消费报告显示,当春节遇见冬奥会,“冰雪奇缘”成过年新时尚,与冰雪相关的主题消费更是快速兴起。黑龙江消费者偏爱购买冰雪专业器材。冬奥相关主题纪念币、邮票、吉祥物等也持续热销。
  受访专家指出,北京冬奥会为冰雪产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冰雪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各地雪场建设、雪具销售、冰雪培训以及餐饮、住宿、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瞄准“冰雪+”,黑龙江省正在不断发力。《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中,明确提出通过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充分发挥冰天雪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促进冰雪旅游与工业、体育和其他产业融合,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让冰雪经济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眼下,“雪花的故事”终章落幕,“一起向未来”的新篇已经开启,“天下一家”的焰火照亮前方。迎着冬奥东风,这片“白色沃土”将乘势而上,拥抱明媚的春天。(新华每日电讯) https://t.cn/A66vPBDO

【助力北京冬奥 看我冰城力量!】
哈尔滨日报特派记者 张堃雷 北京报道 #冬奥#

北京冬奥会赛程过半,全民的冰雪热情已被点燃。在北国冰城哈尔滨,这座冰雪运动摇篮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冬奥会助力,也让冰雪运动的血脉不断赓续。

申雪、赵宏博、张虹、张会,加上新晋冬奥会冠军任子威和张雨婷,作为中国冰雪项目的“领头雁”,在冬奥会的中国画卷中,冰城人从未缺席。本届冬奥会上,有41名哈尔滨运动员参与了7个大项中的5个分项,15个分项中的8个分项的争夺。其中,短道速滑运动员任子威一人获得两金;张雨婷也与队友通力合作,斩获男女混合2000米接力项目的金牌,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刮起一阵“冰城旋风”。

此外,哈尔滨也在举全市之力,打造了一套独有的“哈尔滨冬奥+”体系,展现了其作为冰雪项目传统强市的深厚底蕴和风采。

屡创佳绩 哈尔滨成中国冰雪领头雁

凭借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域优势,冰雪已经成为了哈尔滨城市文化中不可替代的标志性符号。早在20世纪50年代,冰雪运动就已在哈尔滨兴起。彼时,哈尔滨承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5届全国冬运会,还在1954年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冰上训练班,设有速度滑冰队、花样滑冰队和男子冰球队。

经过近70年间几代冰雪人的努力,哈尔滨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训练和物质保障体系,并在一些重点项目上打破了欧美国家的垄断地位。以申雪/赵宏博、张虹、张会、任子威、张雨婷为代表的哈尔滨籍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夺得了5金4银5铜的优异战绩,其中申雪/赵宏博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取得的花滑双人滑金牌、张虹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取得的女子速滑1000米的金牌,均为各自分项中国代表团在冬奥历史上获得的首金,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而在他们的引领下,隋文静/韩聪、张可欣、宫乃莹等诸多年轻的冰雪项目优秀运动员脱颖而出,为我国冰雪体育运动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坚守阵地 北京冬奥会哈籍运动员强势出战

从2015年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后,各地对于冰雪项目的投入日益加大,全国的冰雪项目后备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哈尔滨在全国范围内冬季项目“领头雁”的位置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然而凭着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人才资源储备,哈尔滨籍运动员在北京奥运周期开始后,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2019年花样滑冰锦标赛上,冰城土生土长的组合隋文静/韩聪在饱受伤病困扰的情况下,以巨大优势时隔两年再度捧得世锦赛冠军;任子威在短道速滑赛场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在多次世界杯比赛中斩获金牌;宫乃莹在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平行项目世界杯崇礼站比赛中获得了女子平行回转项目冠军,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00后”小将张可欣在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世界杯中国站女子组比赛中获得冠军,刮起了一阵青春旋风,也跻身该项目国际顶尖高手之列……这些“90后”乃至“00后”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证明,哈尔滨冬季项目运动员竞争力非凡。

来到北京冬奥会上,哈尔滨运动员的表现依然强势,任子威摘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金牌;他与同门师妹张雨婷和队友们通力合作,夺得了男女混合2000米接力的冠军。目前在中国代表团取得的3枚金牌中,哈尔滨运动员在2枚金牌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几位世界级名将的带领下,哈尔滨籍运动员在国内赛场上依旧作为“领头雁”领跑全国。一连串金牌背后,是哈尔滨作为冬季项目全国霸主的强大底蕴。

夯实基础 场地设施改建已提上日程

虽然在国内实力不俗,但哈尔滨并未满足现状,而是力争在世界冰雪体育的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更立足长远从基础做起,巩固冬季项目在哈尔滨的根基。

近年来受体育场馆短缺的限制,哈尔滨在专业队训练、承办高水平国际赛事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哈尔滨市在各个主城区兴建了10座室内冰上运动中心。目前,10个场馆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其中有8座在2020年便“开门纳客”。这样的力度无论是在时间纵轴上,还是在地域横轴上,在国内城市都前所未有。

除此之外,荒废多年的八区体育场也在2019年9月被正式改造成为新的全民健身中心,八区冰球馆也在2020年底完成了翻新工作,为广大青少年冰雪后备人才提供了更好的训练和比赛条件。

这些举措,让哈尔滨实现了专业队训练比赛、业余队使用和全民健身场地的全覆盖,在弥补场地设施不足的基础上,构建出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齐头并进的景象,也让广大冰雪后备人才在接触冰雪运动初期,就能在专业的场地上接受训练,为他们未来的冬季项目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引进人才 打造国际(冰雪)体育赛事之都

众所周知,作为全国冰雪项目的“领头雁”,哈尔滨拥有丰厚的优秀冬季项目人才资源和教练资源储备。但哈尔滨把目光放眼全世界,朝着国际级冰雪运动强市的方向迈进,近年来在高水平冰雪人才引进和活化方面,市体育局也做足了文章。

近年来,以张虹等为代表的哈尔滨籍冰雪项目运动员不止活跃在运动场上,也在冰雪项目普及和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哈尔滨市也着眼将更多的冬季项目世界冠军等名将吸引至此,让他们在训练等方面给冰城小将们提供高水平、专业的指导,实现人才的引进再使用,为哈尔滨冰雪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与此同时,哈尔滨也在积极探索现有冰雪人才的活化机制,深入挖掘冰雪项目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潜力,实现人尽其才,更好地助力中国冰雪人才库的储备。

而在跨界跨项选才方面,哈尔滨市也创新性地打破常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跨界选才,将冰雪运动贯穿于全年。以轮滑为例,为弥补哈尔滨夏季室内冰雪设施严重不足的缺陷,结合青少年运动的特点,从易到难,哈尔滨市以轮滑运动作为切入点,在中小学校大力推广轮滑运动,并连续多年举办了轮滑马拉松世界杯,形成了夏有轮滑运动、冬有冰雪运动,冬夏并举新格局,这种以轮滑带动滑冰的发展模式也已被世界认可。

此外,哈尔滨正在全力打造国际(冰雪)体育赛事之都,积极引进培育冰雪赛事,形成拥有国际冰雪品牌赛事、职业联赛分站赛(常规赛、积分赛)、自主品牌赛事、地域特色赛事等相对完备的冰雪赛事结构体系,谱写体育强市建设新篇章。

体教结合 在学校发掘冰雪优秀人才

除了在引进人才和活化现有人才的层面做文章,在潜在后备人才的激活方面,哈尔滨市也在积极破题,利用“体育+”的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和挖掘的同时,有效推动文化、旅游和冰雪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

为了突破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难的瓶颈,2014年10月,国内第一所培养冰雪体育后备人才的专门学校哈尔滨冰雪运动学校正式揭牌。学校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标准,结合冰雪运动项目特点提供师资和教学设施,体育部门为学校提供训练场馆和配备专业教练,实现了文化知识与体育技能同步发展的育人目标。

为了让更多在校生走上冰雪运动场,冰雪运动项目正式纳入哈尔滨中考体育内容,极大地推动了哈尔滨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此外,哈尔滨还确定了141所中小学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营造了校园内浓厚的冰雪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哈尔滨以赛事为切入口,引导青少年冰雪体育运动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促进冰雪体育产业发展,举办了哈尔滨市青少年冰球U系列联赛、哈尔滨市“赏冰乐雪”暨“全民上冰雪”百日系列活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冰雪运动嘉年华、冰上亲子运动会等活动和比赛,在广大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享受冰雪运动魅力的同时,也有效推动文化、旅游和冰雪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

结语:

作为全国冰雪项目的“领头雁”,在家门口帮助中国代表团在冬奥赛场上摘金夺银,哈尔滨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责无旁贷。相信在内外驱动力的多重作用下,哈尔滨体育人定将在续写哈尔滨冰雪传奇的同时,继续为中国冰雪体育发展和北京冬奥会的成绩簿增添属于冰城底色浓墨重彩的一笔。(图片来自新华社)

    春节假期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落下帷幕。假日期间,在2022年冬奥会的激发下,阿勒泰市冬季旅游持续升温,阿勒泰市将军山滑雪场、桦林公园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滑粉雪、坐缆车以及雪上冰上各类游乐项目,让来自疆内外的游客在阿勒泰市乐享冰雪,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据统计,2022年春节假期,阿勒泰市共接待旅游人次20.95万,实现旅游收入1.51亿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30亩地的茄子都是董先生的财物,就算发大水把茄子地给淹了,或者就算茄子坏了,那要不要也得由董先生说了算。谁曾想,由于董先生的放任不管,前来偷茄子的人越来越多,
  • 好不容易有一个能拿出手的作品还给我要走了 即将送给未知的幼儿园园长[微笑]由于马哥天天上课放邓紫棋歌 嘴里还一脸傲娇的炫耀着嘟囔着:“也不知道是谁唱的这么好听!
  • 后来,她可能觉得与我熟悉了,便开始频繁地向我倾诉她生活中的不如意,比如:她老公哪些做法让她不高兴了,业主群里哪些人的做法如何没素质了……起初,我也只是宽慰她几句
  • 犬青老婆好美,每次穿搭我都好爱大长腿慕了慕了一场我能从头唱到尾的现场,期待下次和你们再唱爱人错过!八三夭和告五人都来了,五月天还远吗#告五人# @告五人樂團
  • 他们最新去哈尔滨的这一期真的把我给笑没了,笑到流眼泪,他们体验的项目既地道又便宜,太接地气了,而且去吃饭那个地方,东北人民真的是热情好客,吉利话招呼了一个晚上,
  • 一直坚定mg,哪怕最后的结果让我打脸那也是我自己一厢情愿,与他们两个无关#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超话]#我还没有看决赛,怕看完之后是真的结束了,二喜发的那些合照之类
  • 不过两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性格差别太大,也会有很多不和谐和不理解,狮子座骄傲自大,自尊心强,爱面子,摩羯不善沟通和交流,任性固执,不懂妥协,两个人也会经历很长一段时
  • ***夕阳西下的时候大海的景色美爆~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待到日落…… 注意:不接待10岁以下儿童营业时间:10:00~PM 19:00地址:제주시 한경면 일주서로
  • 我愿称之为是辽宁同城的神[送花花]@苏澈呀 还在考试的神一定上岸[上岸]等你考完就跟着你干了[举手][举手][举手]2022认识你们和小连是我最最最幸运的事了[
  • #北部湾大学[超话]#本人已去世已过世已谢世已辞世已死去已离世已长逝已死亡已永逝已咽气已死了已安眠已安息已永眠已长眠已永别已仙逝已归西已千古已照山已合上眼已入地
  • “00后”最初的梦想 近两届世界杯上,都有一战成名的年轻人:2014年,刚满23岁的哈梅斯·罗德里格斯用5场6球的表现,从一众大牌前锋手中夺走金靴,也让全
  • 商剧主役三部,除了超甜,我没想起来还有啥[笑cry]后边提醒才想起来还有独立电影人,也不知道第二季啥时候来。我也不知道刚才怎么突然想起来刷续续微博首页,想着他有
  • #宝藏女孩##上早韦华的点滴生活# 12.24日注定不平凡~最特殊的一个平安夜忙着给大家分药送药家里的药一下子空了每天早晨最不想收到、看到的各种请假的消息[裂开
  • 旁观者可能会说安丽在班上有很多朋友——但事实上她并不真的喜欢她们的陪伴,因为她发现她们有关男孩和外表的闲谈无聊又空洞。审判时,她根本不认为夏洛特会投票给她,毕竟
  • 近日,有媒体拍到了萧亚轩现身巴黎时装周的照片,毕竟是圈内的时尚达人,所以这样的盛事,萧亚轩没有不参加的理由,可她的一番行为,却让人忍不住惊掉下巴。广东著名主持人
  • 投稿:#成都鼻综合# 菇凉基础不大好,b头肉肉的,这种皮脂组织肥厚的问题,要做缩小手术。她做了综合设计,改善很明显,尤其是术后脸部更有立体感,显得脸更小了
  • 大家会爱错人,会有新的心动,会因为时间变得不合适,会因为爱而焦虑,但这些都是我们勇敢去爱的痕迹,正所谓记忆随身,它要飘就直接飘进来咯,偶尔怀念一下也应该被允许,
  • 起点读书,大咖包场,感兴趣的旅行者赶紧去读一遍吧,保证你有不一样的收获,真的非常不错!”温雅:“实在对不起,公司到机场只要一个小时,我有提前两个小时出门,可是遇
  • 我就找了學立本文的媽咪們和我一步步校對出來嵌字的,等到手頭有的幾個漫畫搞完就不會再做這種翻譯了喔。對了之前悄悄漢化雨老師的作品是因為雨老師之前的漫畫都是手寫立本
  • 【麻省理工:你不知道我为了偷喝蔓越莓汁需要和大气压力拼搏多久?】 这么看来,至少有两种出黑洞的方式:①激烈版:激光辐射束喷流,如剖腹产;②温和版:氧源加热,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