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贵州人#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贵州人,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迎难而上的勇气、主动作为的志气、开拓创新的锐气;从他们的故事里,你能读懂“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因为,他们是新时代的贵州人。)

杨延,男,汉族,现年53岁,中共党员,轧钢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劳模示范性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从学生娃成长为轧钢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贵州省第八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首钢工匠、六盘水市第三届市管专家,杨延一生痴情轧钢梦,燃尽青春只为证明“外国人能做到的,咱中国人一定能做得更好”。

奋楫争先,学生娃追逐轧钢梦

1991年,杨延从华东冶金学院毕业,分配到水钢原第二轧钢厂工作,从此与轧钢工艺结下了不解之缘。

虽然水钢原二轧厂从欧洲引进的是二手小型材轧线,但其技术水平在当时国内仍属领先,并填补了贵州钢铁行业建筑用材的空白。进厂之初,杨延被安排在生产一线的加热炉操作工岗位工作。年少轻狂的他,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也曾彷徨,也曾迷惘,但他终究选择了一条不甘平庸的道路。那些日子,凭着对专业的热爱和永不服输的劲头,他没完没了的“为什么”让老师傅们又爱又怕,他遇到问题时没日没夜地啃书本找答案,令工友们百思不得其解。很快,他便熟练掌握了加热炉的操作技能,成为第一个独立驾驭洋设备的学生娃。

然而,洋设备虽好,却时常面临原厂备件短缺,自行加工又没有图纸的窘境。他便主动请缨,从最初“依葫芦画瓢”地测绘和设计工艺备件入手,不断积累和总结,逐渐成为生产线国产化改造的骨干。1998年,杨延同志调任生产技术科技术员岗位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他大胆放弃传统图板绘图的方式,自学掌握了在386电脑上用软件制图的方法,从此,洋设备国产化改造进入了快车道,他也迈向了追梦的新征程。

敢想敢干,“切分王子”轧出争气钢

在外行人看来,棒材切分轧制就像一块面皮瞬间被轧成几根面条一样简单,然而,时处90年代初的中国轧钢业,把一根钢坯切分轧制成两根或两根以上成品的切分技术尚属“高科技”,是国外先进企业的核心机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看着花重金从国外买来的切分轧制技术,在同能耗前提下,可以提升产量30%以上,减少能耗15%左右的现实,杨延是既佩服又不服气,“外国人能做得出来,咱中国人为什么不可以?”自此,他就与棒材切分工艺“杠”上了。

2001年初,杨延开启了自主研发二线切分工艺的“攻坚之旅”。为了心中“不想证明自己不行,不想证明中国人不行”的信念,他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白天夜晚连轴转,有时一干就是两三天,最后,他怕回家太晚影响家人休息,干脆把被子搬到了办公室。

从研发到设计,从试轧到工艺改进,经过一年的努力,Φ18mm和Φ20mm圆钢二线切分轧制技术终于研发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当年水钢单线钢材产量提高38%,吨钢综合能源节约15%以上,年直接经济效益达1400万元。

事实证明,“外国人能做到的,咱中国人一定能做得更好”。2001年,杨延先后完成了φ20mm、φ22mm两个规格2线切分工艺设计,每年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以上。同年,他把目标瞄向了更为前沿的4线切分轧制工艺技术,不仅设计出了φ12mm热轧带肋钢筋4线切分工艺路线和孔型系统,还设计出了最关键的切分工艺件。经过不断优化改进,φ12mm热轧带肋钢筋4线切分工艺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国内自主开发空白,并赢得了业内“切分王子”的美誉。

紧接着,杨延又向有“轧钢工艺顶峰”之称的5线切分工艺技术和φ18mm、φ20mm右旋锚杆2线切分工艺技术发起挑战,并于2018年,先后成功实现常态化批量生产。其中,φ10mm、φ12mm热轧带肋钢筋5线切分工艺,创造了国内同行率先自主开发棒材5线切分的先河,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行先进水平,φ18mm、φ20mm右旋锚杆2线切分工艺技术,每年可创直接经济效益400万元以上,该工艺技术属国内首创。

矢志不渝,誓让钢铁更坚强

2008年8月,中央电视台、中国冶金报等媒体刊播水钢抗震钢筋研发和营销专题新闻。随后,国内多家报刊网站给予关注,水钢抗震钢产品横空问世,为我国提高建筑抗震级别提供了技术和产品支持。这一成果,就是杨延领衔的技术团队和上游铁钢冶炼技术人员的智慧结晶。

30年的工作经历,是杨延同志敬业奉献的缩影,也是他和他的同事们致力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的写照。

2008年,杨延同志对高线品种钢轧制工艺进行优化,解决了SWRH82B钢绞线轧制过程中的控冷工艺和产品性能稳定性的难题。产品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得到用户一致好评,成为国内知名厂家战略合作伙伴。

2014年,他参与完成φ14mmKYSWRH82B工艺设计工作,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内同行领先水平,极大增强了水钢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018年,他参与的贵州省重大专项课题《高性能钢筋产业化及在高墩大跨径桥梁中的应用》及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计划《高强度矿山用钢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较好地完成其承担的工艺方案制定、工艺设计、现场技术指导等工作。项目通过贵州省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同年,他完成了φ18mm、φ20mm,φ22mm、φ25mm热轧带肋钢筋2线切分工艺路线的优化,使4个规格生产工艺由4套孔型从系统从K3孔简化为2套孔型系统,减少了每个规格7对轧辊储备量和轧辊车削量,降低了规格改换的工艺作业时间和一线作业劳动强度,每年可创直接经济效益300万元以上。该工艺技术为行业首创。

近年来,杨延同志在承担本单位技术研发工作的同时,肩负起培养技术后备人才的重任,他利用其领衔的国家级“劳模示范性创新工作室”平台,广泛吸纳一线职工加入创新团队,参与技术进步、小改小革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成长,不断夯实推动水钢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石。创新工作室先后培养出3名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4名高级技师,7名技师,6名优秀同志被选拔到公司管理部门和事业部作业区管理岗位工作。

杨延同志以共产党员的初心,始终践行着为国争光,为企谋利的使命担当,成全了自己的轧钢梦想,也捍卫了水钢在国内轧钢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同事们津津乐道的是在杨延同志敬业奉献的示范引领下,水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轧钢工艺技术难题,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自主研发的传奇,爱莫能助的却是他满不在意的稀疏的白发和积劳成疾的身体,可他仍乐此不疲地奔跑在追梦的路上。

来源:动静贵州

【十年攀登,药都蝶变】#亳州聚焦#涡水汤汤,孕育药都千年风骨;白芍灼灼,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

位于安徽西北部的亳州,自古就有“中州锁钥,南北通衢”之称。如今,它成为中原经济区连接长三角城市群的桥头堡、前哨站。

10年一瞬,亳州已是万千气象。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11.12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1972.68亿元,增长率居全省第一方阵。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该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进新征程的决心与魄力。10年来,亳州市逐浪弄潮,累计推出1500余项改革,发挥先导和突破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发展不断有新亮点,民生频频有新福祉。

10年间,亳州市委、市政府两次发出《致亳州老乡的一封家书》,打动了成千上万游子的心弦——走遍千山万水,家乡永在心里。许多老乡收拾行囊,返回魂牵梦萦的家乡,为亳州发展注入新动能。

世界中医药之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华夏酒城、文化旅游强市、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未来,亳州将围绕“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全力实施“六一战略”,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上继续扬帆前行,抓住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的关键时期,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足、幸福感可持续、安全感有保障。

如何让支柱产业强者愈强?

科技赋能 推动中医药迈向高端

十年前,济人药业的疏风解毒胶囊问世,市场对这款新药的理解,只是普通的抗病毒药。

十年间,疏风解毒胶囊连续获得国家专利金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数次推荐为抗甲流、乙流中成药。一时间,疏风解毒胶囊名声大噪,年最高销量突破5亿元。济人药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提升疏风解毒胶囊的科技水平和质量标准,与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合作,深入进行疏风解毒胶囊的二次研发,形成了“细胞—动物—临床”的完整证据链,推动疏风解毒颗粒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市场。目前,疏风解毒胶囊被列为《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至第九版推荐用药,济人药业上市申报已获证监会受理。

科技赋能,强者愈强。疏风解毒胶囊的成功,是亳州市借助科技力量,推动中药产业由传统生产模式加速向智能化升级的缩影。2012年以来,该市药品生产许可企业从71家增长到206家,医药工业产值从133亿元增长到316.8亿元,中药材贸易额从线下200亿元增长到线上线下1091亿元。

十年来,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等。中共亳州市委书记杜延安认为,这为中医药加快发展、全面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亳州“以药立市”,近年来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强化一产的基础作用;实施“提质扩量增效”行动,强化二产的主导作用;实施“锻长补短”行动,巩固三产的龙头地位。三产融合,共同绘就了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宏伟蓝图。

2021年,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新增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28家,总数达182家,全年实现产值321.1亿元。基地内具有中成药、提取物、精制饮片、口服饮片等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企业达108家,占基地企业比重从2015年的20%上升至目前的60%。

政务服务怎样优者更优?

服务升级 打造“智慧”新高地

“办事三分钟,排队两小时。”亳州市民李文华清楚地记得他10年前提取公积金时的繁琐:从银行开证明,到行政大厅办手续,再回银行办提取。如今完成这一切,李文华只需要轻点鼠标或者手机。

“互联网+政务服务”1.0版

2014年10月,亳州市以政府权力清单为基础,搭建了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给政务服务加上“互联网+”的翅膀,开启“数据跑腿”的办事新模式。不久后,亳州的实践被提炼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概念,开始在各地推广。

“互联网+政务服务”2.0版

快速迭代,优者更优。2015年10月,亳州市打通部门间信息通道,实现政务服务资源的整合共享,创新性地采取自动调用政务信息帮助群众填报申请的方式,实现“一键式申报、零材料上传”,并将网上办事大厅移植到手机端运行,把政务服务“装进市民口袋”。

“互联网+政务服务”3.0版

2016年10月,亳州市运用政务服务数据和自动化审批规则,建立大数据智慧审批平台,完成人工审批到系统自动审批的转变,实现秒批秒办,政务服务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发放、高龄津贴发放、社会保险证明出具等44个事项实现秒批、秒办。
“互联网+政务服务”4.0版
2019年,亳州市推进套餐化集成式服务,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的4.0版本。该市搭建“企业联办服务平台”,推行企业设立登记无纸化网上办理,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在公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社保登记等场景下的应用,推动被动办事向主动服务转变、碎片化服务向一体化服务转变,实现企业开办“一次申请、一表填报、一套材料”“零跑腿”“零成本”,有效解决了企业开办难问题。当年,亳州市此项举措被作为典型案例,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迭代“速度”背后,是让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的民生“温度”。
据统计,亳州市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来,市民办事平均跑动次数减少至0.0063次/件,平均办事材料减少至1.32个/件,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了94.02%,累计办结群众申请3705.99万件,节约群众办事成本约37.05亿元。该市98.8%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承诺审批时限压缩至1.44个工作日。

创新如何持续发力?
啃硬骨头 改革激发新活力
“以前补贴资金需要公司递交相关材料申请,审批时间不定。如今,我哪个部门都没去,150多万元补贴资金就到公司账上了。”说起企业获得的实惠,亳州市芊荷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子薇赞不绝口。
亳州市首创“免申即享”惠企直通车平台,让“免申即享”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努力使“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该平台入选2021年全省十大改革案例和安徽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被作为改革事项在全省推广。
“通过优化升级‘免申即享’平台,动态完善惠企政策清单,推广‘1+2+3+4+N’的‘免申即享’工作模式,进一步打通政策制定、兑现等环节的‘梗阻’。”亳州市改革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十年来,亳州市累计实施1500余项改革,不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用“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让改革落地见效,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增进人民福祉。
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亳州市在基层治理、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等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一镇一委一站”基层火灾防控体系建设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一户一块田改革、农村敬老院集成改革、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建设与“税信通”联合激励机制一起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亳州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4年获得此项殊荣的地市。
简政不减责,放权不放任。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下‘硬骨头’,改出‘高质量’”。十年来,亳州市对标对表先进地区经验,坚持以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结束语
改革潮涌,奋楫争先。亳州正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东风,全面实施“六一战略”,高标准建设“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全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跨越崛起新篇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十年攀登,药都蝶变】#亳州聚焦#涡水汤汤,孕育药都千年风骨;白芍灼灼,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

位于安徽西北部的亳州,自古就有“中州锁钥,南北通衢”之称。如今,它成为中原经济区连接长三角城市群的桥头堡、前哨站。

10年一瞬,亳州已是万千气象。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11.12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1972.68亿元,增长率居全省第一方阵。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该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进新征程的决心与魄力。10年来,亳州市逐浪弄潮,累计推出1500余项改革,发挥先导和突破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发展不断有新亮点,民生频频有新福祉。

10年间,亳州市委、市政府两次发出《致亳州老乡的一封家书》,打动了成千上万游子的心弦——走遍千山万水,家乡永在心里。许多老乡收拾行囊,返回魂牵梦萦的家乡,为亳州发展注入新动能。

世界中医药之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华夏酒城、文化旅游强市、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未来,亳州将围绕“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全力实施“六一战略”,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上继续扬帆前行,抓住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的关键时期,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足、幸福感可持续、安全感有保障。

如何让支柱产业强者愈强?

科技赋能 推动中医药迈向高端

十年前,济人药业的疏风解毒胶囊问世,市场对这款新药的理解,只是普通的抗病毒药。

十年间,疏风解毒胶囊连续获得国家专利金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数次推荐为抗甲流、乙流中成药。一时间,疏风解毒胶囊名声大噪,年最高销量突破5亿元。济人药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提升疏风解毒胶囊的科技水平和质量标准,与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合作,深入进行疏风解毒胶囊的二次研发,形成了“细胞—动物—临床”的完整证据链,推动疏风解毒颗粒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市场。目前,疏风解毒胶囊被列为《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至第九版推荐用药,济人药业上市申报已获证监会受理。

科技赋能,强者愈强。疏风解毒胶囊的成功,是亳州市借助科技力量,推动中药产业由传统生产模式加速向智能化升级的缩影。2012年以来,该市药品生产许可企业从71家增长到206家,医药工业产值从133亿元增长到316.8亿元,中药材贸易额从线下200亿元增长到线上线下1091亿元。

十年来,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等。中共亳州市委书记杜延安认为,这为中医药加快发展、全面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亳州“以药立市”,近年来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强化一产的基础作用;实施“提质扩量增效”行动,强化二产的主导作用;实施“锻长补短”行动,巩固三产的龙头地位。三产融合,共同绘就了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宏伟蓝图。

2021年,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新增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28家,总数达182家,全年实现产值321.1亿元。基地内具有中成药、提取物、精制饮片、口服饮片等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企业达108家,占基地企业比重从2015年的20%上升至目前的60%。

政务服务怎样优者更优?

服务升级 打造“智慧”新高地

“办事三分钟,排队两小时。”亳州市民李文华清楚地记得他10年前提取公积金时的繁琐:从银行开证明,到行政大厅办手续,再回银行办提取。如今完成这一切,李文华只需要轻点鼠标或者手机。

“互联网+政务服务”1.0版

2014年10月,亳州市以政府权力清单为基础,搭建了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给政务服务加上“互联网+”的翅膀,开启“数据跑腿”的办事新模式。不久后,亳州的实践被提炼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概念,开始在各地推广。

“互联网+政务服务”2.0版

快速迭代,优者更优。2015年10月,亳州市打通部门间信息通道,实现政务服务资源的整合共享,创新性地采取自动调用政务信息帮助群众填报申请的方式,实现“一键式申报、零材料上传”,并将网上办事大厅移植到手机端运行,把政务服务“装进市民口袋”。

“互联网+政务服务”3.0版

2016年10月,亳州市运用政务服务数据和自动化审批规则,建立大数据智慧审批平台,完成人工审批到系统自动审批的转变,实现秒批秒办,政务服务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发放、高龄津贴发放、社会保险证明出具等44个事项实现秒批、秒办。

“互联网+政务服务”4.0版

2019年,亳州市推进套餐化集成式服务,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的4.0版本。该市搭建“企业联办服务平台”,推行企业设立登记无纸化网上办理,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在公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社保登记等场景下的应用,推动被动办事向主动服务转变、碎片化服务向一体化服务转变,实现企业开办“一次申请、一表填报、一套材料”“零跑腿”“零成本”,有效解决了企业开办难问题。当年,亳州市此项举措被作为典型案例,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迭代“速度”背后,是让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的民生“温度”。

据统计,亳州市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来,市民办事平均跑动次数减少至0.0063次/件,平均办事材料减少至1.32个/件,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了94.02%,累计办结群众申请3705.99万件,节约群众办事成本约37.05亿元。该市98.8%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承诺审批时限压缩至1.44个工作日。

创新如何持续发力?

啃硬骨头 改革激发新活力

“以前补贴资金需要公司递交相关材料申请,审批时间不定。如今,我哪个部门都没去,150多万元补贴资金就到公司账上了。”说起企业获得的实惠,亳州市芊荷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子薇赞不绝口。

亳州市首创“免申即享”惠企直通车平台,让“免申即享”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努力使“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该平台入选2021年全省十大改革案例和安徽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被作为改革事项在全省推广。

“通过优化升级‘免申即享’平台,动态完善惠企政策清单,推广‘1+2+3+4+N’的‘免申即享’工作模式,进一步打通政策制定、兑现等环节的‘梗阻’。”亳州市改革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十年来,亳州市累计实施1500余项改革,不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用“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让改革落地见效,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增进人民福祉。

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亳州市在基层治理、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等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一镇一委一站”基层火灾防控体系建设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一户一块田改革、农村敬老院集成改革、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建设与“税信通”联合激励机制一起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亳州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4年获得此项殊荣的地市。

简政不减责,放权不放任。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下‘硬骨头’,改出‘高质量’”。十年来,亳州市对标对表先进地区经验,坚持以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结束语

改革潮涌,奋楫争先。亳州正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东风,全面实施“六一战略”,高标准建设“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全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跨越崛起新篇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群里讨论最激烈的是单元楼是封控区还是管控区,原因是大家每天都要去一楼取快递及生活物品,不符合封控区足不出户的要求,但又出不了单元门,也不符合管控区的要求;还有楼
  • 2、祝我们好在春夏秋冬3、不说告别,依旧爱你4、2021年遗憾不补了,只希望你在身边,在你身边.5、 新的一年也要陪你走过大街小巷 地北天南.6、要陪在值得的人
  • 会突然安静下来盯着一个地方发呆由于长时间的排练 要记的东西太多 会有一种大脑要爆炸的感觉 我也知道为什么成员们会笑 可能是因为好像没电了一样的我也很有意思吧保养
  • 但是,如果标榜着“科普”的作品,连最起码的“科学”都做不到,这样的作品对一个人的成长,对一个人的科学观和自然观塑造完全起的是副作用。但是,对于想要了解野生动物的
  • #有哪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文案# 一、你的好运气藏在你的实力里,也藏在你不为人知的努力里,你越努力,就越幸运。二、努力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让取笑你的人感觉到害怕,努力
  • 财官印……难怪千世看着这么正经一个人[吃瓜]虽然财官印居然去打职业不去考公务员让我很怀疑这个生日有问题,但是看长相又很符合[并不简单]而且看起来是个身体健康和父
  • 我们只要互看一眼,投过去一个微笑,便如沐春风,不枉人生一世的爱情,永永远远的在一起,不必当众拥抱、接吻,甚至拉手,不不,我与我的爱人,要活在心中,活在两个人的世
  • 用平常心对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对待眼前的每一个人,幸福和快乐就会不请自来!用平常心对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对待眼前的每一个人,幸福和快乐就会不请自来!
  • 孙春兰指出,当前... 投资100亿的常西湖新区CTD的科创绿谷大概率今年应该会启动了有网友说为什么常西湖新区进度不快,但是我觉得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因为你仔细想
  • 2、问“男命日坐偏财被时支合会是什么结果,比如甲戌日丙寅时?”答:偏财代表的信息之象太多了,如:父亲、金钱财富、婚姻以外的女人、慷慨大方的性格、财来财往的人生.
  • 人生的匆匆而过中,#微博推广# 我们都不知道谁会成为谁的风景,谁会成为谁的守望,多少次的停留,多少次的徘徊,抓住的只是那些如扬花般飞舞的美丽瞬间,留住的却只是一
  • 【现行命案破案率100%,黑龙江公安晒出2021年“成绩单”】记者从2月28日召开的全省公安机关冬季整训成果暨“核心使命-2022”系列战役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 .风总有一刻会停,而我们就是剩下的热爱者。.没有人会踏雾而来,喜欢的风景要自己去看。
  • 主持人对林心如说:“你要不整牙就好了,一笑就有小虎牙和小酒窝。”主持人对林心如说:“你要不整牙就好了,一笑就有小虎牙和小酒窝。
  • 背面的经典骷髅印章,相信不少Revenge的朋友,因为经典的骷髅头,行走在生活里的任意场景,总显得与众不同。它更像是一种生活的暗黑状态,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至暗时刻
  • 杨柳青的八字门  石库门是南方特有的建筑形式,它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江浙一带的富绅为安全起见,修建住宅时把门户改小,以求门户严谨,杨柳青的民宅中也发现了“仿石库
  • #我爱吃瓜瓜[超话]# 减肥有六个月了,从一开始的偷偷摸摸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到后来的敢于和他人坦言再到现在的希望别人主动发现,我也没能想到自己可以做的这么棒,甚
  • ?在带有磨砂效果的塑料制品上盖印,图案看起来更有质感。✌️墙裂推荐的白色款:?pigment雪花白、onamae白色、opaque棉花白?月猫SZM系列的复古色
  • 有的人愿意继续钻研学业,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有的人想要打拼事业,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挥所长;有的人坚守初心,将电竞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有的人追求颜值,想用彩妆“美
  • 而之前欧洲也提出要建立自己的云GAIA-X,之前法国经济部长面色凝重的向媒体表示,欧洲下注GAIA-X、建设数字独立的欧洲非常重要,将保护我们的政治主权。中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