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满“鼻涕”的山洞里“挖矿”】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肯普滕市东南方向的萨尔兹堡镇,有一个神奇的山洞。据史料记载,在过去百余年的历史里,山洞中流出的泉水曾被当地人用来治疗甲状腺疾病、毒瘾等。

百年后的今天,科学家又在这个“神洞”里有了令他们无比兴奋的新发现——大量“鼻涕”状的可再生的不明物体。

“这是个罕见的‘科研富矿’!”作为探洞科学家之一,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朱宝利饶有兴致地向《中国科学报》讲起了他和德国、瑞士等国科研人员的新发现。

近日,他们的研究论文https://t.cn/A6SLZFZf在线发表于《微生物》(mLife)上,朱宝利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熟悉又神秘的“神洞”

论文通讯作者、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教授Tillmann Lueders介绍,这个位于德国南部的山洞海拔875米。

“不少当地人都熟知这个洞穴。”Tillmann Lueders说,考古发现初步表明,至少在罗马时代当地人就已经使用了山洞流出的泉水。

据史料记载,早在1837年,当地的一个旅店老板在喝了3个月山洞里流出的泉水后,发现其甲状腺肿大完全治愈,医者在分析泉水成分后发现其富含碘。到了1840年,当地还有人将泉水灌装出售。1852年,当地人利用山洞中流出的泉水建成碘浴疗养胜地。

此后,山洞泉水一直被用来治疗一些疾病。1925年,当地一家公司收购了山洞及周边水域,对其重新装修,开始专门提供温泉疗法、富碘矿泉水等医疗服务和相关产品。1960年,一个牧师将山洞旁的房屋购买下来,在这里专门借助泉水治疗各种成瘾患者,2008年该机构被彻底关闭。

已经被开发了百余年的一个山洞,还能有什么神秘之处?

虽然从山洞里冒出来的泉水的功效为人熟知,但大家似乎并不知道山洞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直至2014年,山洞管理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发现洞内的“异样”后,将这一消息向德国颇为著名的研究机构——德国慕尼黑亥姆霍兹环境健康研究中心报告。

长满“鼻涕”的微生物研究“富矿”

“工作人员描述,山洞里面长满了形似钟乳石的东西。”彼时朱宝利正在德国慕尼黑亥姆霍兹环境健康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攻方向是微生物。获知消息后,他和团队成员决定到山洞里一探究竟。

安全起见,团队成员带了防护面具、防护服等装备。“团队首次进入山洞是在冬季。”朱宝利说,入洞前,大家对洞内空气等进行测量,发现除了空气中甲烷超标(甲烷浓度高达3000ppm)外,并无其他毒性物质。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是山洞内部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可能会使人窒息。虽然洞内甲烷浓度远高于洞外,但其浓度水平还不至于伤人。”朱宝利说。

整个山洞只有一个入口,位于山坡上。从入口垂直向下8米左右山洞见底,山洞底部又是一个长达16米的“小隧道”,高约1.2米。在“小隧道”的尽头,有一个山泉出水口,这里比其他地方更深、更宽阔。

“首次进入山洞时,洞里面的水浸满了整个‘小隧道’。”Tillmann Lueders说,借助山洞管理处的抽水设备,团队将洞里的水抽至只能没过鞋子时才得以进入。排水的过程也将洞内的甲烷逐步排出去。

“第一次进入洞里的那一刻,大家都惊呆了。”朱宝利说,整个洞内布满了大量生物被膜,尤其是顶部,手电照射下晶莹剔透,非常壮观。“小隧道”顶部、侧壁和水面下侧壁的生物被膜景观各不相同。“我们惊奇于有如此罕见的生物被膜分布在这里,惊喜于收获了一座研究微生物的‘富矿’。”

“洞里貌似钟乳石的生物被膜,其实并不像钟乳石那样呈固体状,而是凝胶态,非常像鼻涕,黏糊糊的。”朱宝利说,团队已在不同季节进入山洞开展数次研究采样工作,“我们发现这些微生物被膜还有自我恢复功能,上次采样后缺失的部分下次会重新‘长出’生物被膜来”。

可“自立自强”氧化甲烷的细菌?

洞内究竟是何种微生物?它们为什么在甲烷浓度高、氧气含量低的环境下生存?天花板和洞壁及水面下的微生物又有何不同?

带着这些疑问,研究团队多次在洞里采样开展研究,已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便是从生物被膜中发现了一株新型厌氧甲烷氧化细菌,并临时命名为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 iodofontis。

什么是厌氧甲烷氧化细菌?微生物一般分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前者不需要氧气就可以生存,后者反之。通俗地说,厌氧甲烷氧化细菌,就是不靠氧气仍能氧化甲烷的细菌。

自然环境中微生物多以生物被膜的形式生活,附着在某些载体表面,其结构特征提高了微生物生物群落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条件下的活性和持久性。以前业界在以光营养初级生产为主的地表水系统或工程水系统中报道过大量生物被膜的存在。在地下水系统中,生物被膜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厌氧的。尽管如此,许多洞穴和岩溶系统中存在着好氧的生物被膜和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

“利用透射电镜分析,我们首先在洞内水面下侧壁的生物被膜中发现了‘星型’微生物细胞,这跟团队之前发现的新型甲烷氧化细菌Methylomirabilis oxyfera的形态相似。”朱宝利说,这一类细菌的量非常大,占整个生物被膜中总微生物的百分之十几。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说明这类微生物很适应这种环境。

一般情况下,微生物氧化甲烷必须要有氧气,也就是说要“借力打力”,以外界的氧气为“动力”去氧化甲烷,完成生理代谢。而该团队之前发现的Methylomirabilis oxyfera细菌是厌氧的,但是它能够通过产氧反硝化途径从亚硝酸盐产生氧气,从而氧化甲烷。

“然而,洞内泉水中检测不到亚硝酸盐,硝酸盐浓度也很低,为何还能有如此富集的Methylomirabilis类微生物?”朱宝利说,为此,团队提出了一个构想,山洞中的细菌也许可以利用泉水中的碘酸盐作为电子受体来氧化甲烷。

“深入研究后,我们惊奇地发现,除了好氧甲烷氧化以及产氧反硝化途径外,该细菌基因组中的确还具有碘酸盐还原酶编码基因簇。其基因簇中基因的排列顺序以及催化亚基基因序列与已知的碘酸盐还原酶一致且相似度较高,表明该细菌可能同时具有甲烷氧化、产氧反硝化和碘酸盐还原的潜力。”朱宝利说,该研究为一种新的潜在的甲烷氧化过程——碘酸盐驱动的厌氧甲烷氧化提供了基因组方面的证据,但其利用碘酸盐驱动厌氧甲烷氧化的活性和功能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已有科学研究表明,甲烷等导致的地球表面温室效应还在不断增加。

“此次发现仅是团队在该山洞开展的研究的冰山一角,后续还将推出系列研究成果。如果上述构想被完全证实,那该研究的科学意义在于,人类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甲烷氧化过程。”朱宝利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类微生物或将在降低甲烷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等方面发挥重要生态功能。https://t.cn/A6SIDhaH

#辅助驾驶# #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发生事故,该由谁承担责任?】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号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走高,有关于电池安全和辅助驾驶系统安全的问题一直争议不断。作为新能源车企的典型代表“蔚小理”三家,也因一些事故导致质疑声不断。

有网友曝光,8月8日,一辆理想ONE在某高速路段以77公里/时的车速径直撞上一辆打着双闪且停在路边的工程车辆,事发时驾驶人开启了ACC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辅助功能。

8月10日,浙江宁波机场南路高架上,一辆小鹏P7汽车冲向了前方停在路上的故障车辆,导致一名黑衣男子身亡。驾驶人称事发时已经开启了LCC(车道居中辅助功能),但车辆并没有自动刹停。

8月14日,一辆零跑汽车在沈海高速温州萧江路段行驶过程中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有媒体报道,驾驶人自称在事故发生时开启了ACC自适应巡航。

目前对于事故与辅助驾驶系统的关联度尚无定论,车辆当时是否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也还未确定,但仍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事实上,对于多数网友而言,对这几起事故的讨论多少有几分“感同身受”的缘故。LCC、ACC等辅助驾驶功能,在近几年的多数车型上都有配置,车主日常驾驶中也经常使用这些功能。所以看到这些事故后,难免心存疑虑:辅助驾驶,真的不安全吗?

司机“失神”

通过梳理三起事故案件可以发现,三位驾驶人在事故发生前均自称开启了辅助驾驶系统,但在事故发生时,驾驶员不是双手脱离了方向盘,就是走神了。

对于8月8日事故,理想官方做出回应:“用户是开启了 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但用户一直处于脱手情况也就是没有握方向盘。此外这个事故时超出了2021款理想ONE的ADAS的工作范围(静止车辆)。”同时还称,“目前事故已经处理完成,用户认可发生事故的原因。”

8月11日,事件发酵后,小鹏汽车做出回应:“经核实,8月10日下午,宁波一车主驾驶车辆与前方检查车辆故障人员发生碰撞,发生人员伤亡。我们为本次事故中不幸离世的遇难者感到悲痛和惋惜。目前交警部门已经立案处理,门店已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协助处理。我们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持续跟进后续结果,并协助客户处理后续相关事宜。”

一段疑似事故中小鹏P7驾驶员的聊天截图显示,其在行驶中突遇道路前方车辆故障抛锚,前车车主(被撞人)站在故障车辆后,但辅助驾驶功能“没识别到”“没有预警”,自己“又刚好分神”,致其驾驶的车辆撞上前车及前车车主。

8月15日,零跑汽车回应称,涉事车辆的车型为零跑C11,被追尾车内一人伤势轻微。由于后台数据和用户的对话内容涉及隐私,授权流程还需要时间,因此事故原因等相关信息暂时不便披露。经确认,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前处于人为驾驶状态,并非开启ACC模式(自适应巡航控制)。

据媒体报道,肇事车主称,涉事车辆是买回一个月左右的新车,事故发生时自己开启了“自适应巡航”功能,正巧当时自己喝了口水,“发现跑偏了,立马拉回来已经来不及了”。

即便信息有限,仍不难看出这几起事故的共同点:驾驶人员都没有全神贯注,且对辅助驾驶功能的信赖程度较高,而在事后都表达了辅助驾驶系统并未能如预期般发挥功能。

尽管人为因素并不能排除,但网友仍对此争议不休。L2级辅助驾驶系统早已应用于多数车型上,为何仍未能及时识别障碍物并做出应急反应?几起事故都存在放松驾驶警惕的行为,应该由驾驶员负责,还是车企负责?

辅助“失灵”

近几年智能驾驶系统的不断升级,令人们对于无人驾驶的期待越来越高。但一个早已被抛出的话题,却至今仍无答案:当车辆的控制权被交给系统,发生事故后,责任应归于没有驾驶行为的驾驶员,还是生产制造车辆的企业?

近期理想与小鹏的事故,均是撞上了前方静止车辆。当辅助驾驶系统面对静止车辆,为何完全没有反应,也是被质疑的关键点。毕竟,几家新势力造车企业都曾反复宣传其在车辆智能方面的先进性。

从网传的聊天记录来看,小鹏P7车主称,以前也遇到过紧急情况,车辆是有预警的,但这次完全没有预警。

实际上,当下所有拥有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都会标配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目的是防止追尾,减轻碰撞。但问题在于,AEB生效的条件比较严苛——应对加塞容易失效,对静止物体容易失效,车速超过一定范围(通常是60km/h-80km/h)也可能失效。

8月10日涉事的小鹏P7搭载的是小鹏辅助驾驶XPILOT 2.5版本软件,包括LCC(车道居中辅助)、ACC(自适应巡航)和自动变道辅助等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依托视觉和毫米波雷达的融合来感知外界,而毫米波雷达在速度过快的情况下,对静态物体的识别能力很弱。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表示:“目前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组合像青蛙的眼睛,对于动态物体判断还好,对于非标准的静态物体几乎无能。视觉在这个层面的进展几乎停滞,哪怕是动态,车辆以外的识别率也低于80%,千万别真当自动驾驶来使用。”

可以说,现有辅助驾驶系统大多数时候都在依靠单目摄像头加传统毫米波雷达两个“二维生物”认识世界——摄像头看不到深度,毫米波雷达测不到高度。但问题在于,现实是复杂的三维,辅助驾驶系统需要人类这一智慧的三维生物来兜底。

但在相关事故发生后,也很难真的让车企来背这个“锅”。

小鹏汽车用户手册中显示,LCC(车道居中辅助)是“一项舒适性辅助驾驶功能”,通过配置单目摄像头+前置毫米波雷达,辅助驾驶员控制方向盘,持续将车辆居中在当前车道,前提是在激活ACC(自适应巡航)功能后,LCC(车道居中辅助)才可使用,该功能属于最基本的L2级辅助驾驶范畴。

小鹏用户手册中ACC+LCC(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辅助)使用警告长达52条,列举了各种系统可能无法工作的场景,其中就包括可能无法响应静态障碍物。除此之外,也有小鹏汽车用户表示,车主首次培训时,小鹏汽车就指明ACC+LCC无法识别低速或静止的工程车/清扫车、横停的事故车、凸出的隔离带或者水泥墩等,需要车主立即接管车辆。

在特斯拉网站上,也清楚说明了主动巡航控制是个辅助功能,车主的手不能脱离方向盘,且注意力得一直放在驾驶上,准备迅速采取修正措施。

“就该情况而言,车企的确已经通过用户手册进行了风险提示,车主本应尽到注意的义务。 ”一名汽车行业资深律师坦言。

也有专家认为,辅助驾驶系统“失灵”问题可能不在静止上,而是在这些较为罕见的、低频出现的场景,比如高速路上有侧翻卡车,这种场景出现的频率太低了。在目前的技术框架下,瓶颈还是在罕见场景的数据量上,而不在于传感器。

总体而言,要绕过静态物体这个“致命杀手”,辅助驾驶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营销“失真”

在辅助驾驶系统相关的事故中,让车企完全担责并不公平,但要说企业无辜,却更难令人信服。

无论官方如何定义,在销售终端,销售顾问对于辅助驾驶系统的解释往往更加宽泛,让只能实现部分自动化、离不开驾驶者参与的辅助驾驶功能,被消费者默认为“自动驾驶”。

销售人员在这一过程中的言谈,很难说没有刻意引导。

“现实生活中,很少用户真的会在开车之前特意去看说明书,时刻牢记哪些工况才能开启功能。”一位拥有传统车型和新能源车型销售从业经验的销售顾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甚至于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用户将辅助驾驶功能有意无意当做自动驾驶使用乃至炫耀的行为并不鲜见。

新手司机张明(化名)在高速使用辅助驾驶系统后称,自己只敢在路上车辆较少的高速路上用,接电话,紧急回复个微信,吃东西喝水,还是很方便的。

而这种多数车主都会有的普遍想法,却是最需警惕的关键问题。“最可怕的不是驾驶员把辅助驾驶系统当成全自动驾驶,而是逐渐了解它的能力后,开始不由自主的放松警惕,也允许自己放松警惕,似乎从前对于辅助驾驶系统不信任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然消失。”上述销售顾问表示。

另一方面,汽车厂商科技感十足的宣传也容易令用户对汽车智能化的理解存有偏差,出现巨大的信息断层。

辅助驾驶系统的全方位宣传的确增加了车主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期待值,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渐渐产生了“依赖”。但透支预期功能,往往会让用户对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抱有不合理期待。用户觉得可以走神,反正有摄像头监控、有各种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但实际上,系统仅仅是辅助驾驶而已,还远远不能实现替代功能。

“人工智能哪怕可以识别99.999%,但达不到100%。而往往出事就是那0.001%的不能识别。这是AI的局限性。”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99次成功,1次失败,或许就是致命的。

虽然现在的辅助驾驶功能很多都配合上驾驶员监控,保证司机在目视前方、手握方向盘、保持注意力,但事故的发生往往就在几秒之间,智能系统仍旧无法完美识别出人类的“分神”。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事故中涉及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的,人作为主要驾驶责任人的前提已经明确。

今年8月1日,中国首部自动驾驶法规在深圳开始实施。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有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违法或者有责任的事故,由驾驶人承担违法和赔偿责任。若因汽车本身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车辆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完成规定赔偿后,可以依法向生产者、销售者请求赔偿。

不过该法规适用的主体仍是测试车辆,而非乘用车、私家车。更何况,再完善的法律法规,也只能在事后明确责任,并不能消除事故。在智能汽车大行其道的当下,许多车主对于“辅助”二字的理解,似乎远远超过了其本身。

【在布满“鼻涕”的山洞里“挖矿”】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肯普滕市东南方向的萨尔兹堡镇,有一个神奇的山洞。据史料记载,在过去百余年的历史里,山洞中流出的泉水曾被当地人用来治疗甲状腺疾病、毒瘾等。

百年后的今天,科学家又在这个“神洞”里有了令他们无比兴奋的新发现——大量“鼻涕”状的可再生的不明物体。

“这是个罕见的‘科研富矿’!”作为探洞科学家之一,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朱宝利饶有兴致地向《中国科学报》讲起了他和德国、瑞士等国科研人员的新发现。

近日,他们的研究论文https://t.cn/A6SLZFZf在线发表于《微生物》(mLife)上,朱宝利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熟悉又神秘的“神洞”

论文通讯作者、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教授Tillmann Lueders介绍,这个位于德国南部的山洞海拔875米。

“不少当地人都熟知这个洞穴。”Tillmann Lueders说,考古发现初步表明,至少在罗马时代当地人就已经使用了山洞流出的泉水。

据史料记载,早在1837年,当地的一个旅店老板在喝了3个月山洞里流出的泉水后,发现其甲状腺肿大完全治愈,医者在分析泉水成分后发现其富含碘。到了1840年,当地还有人将泉水灌装出售。1852年,当地人利用山洞中流出的泉水建成碘浴疗养胜地。

此后,山洞泉水一直被用来治疗一些疾病。1925年,当地一家公司收购了山洞及周边水域,对其重新装修,开始专门提供温泉疗法、富碘矿泉水等医疗服务和相关产品。1960年,一个牧师将山洞旁的房屋购买下来,在这里专门借助泉水治疗各种成瘾患者,2008年该机构被彻底关闭。

已经被开发了百余年的一个山洞,还能有什么神秘之处?

虽然从山洞里冒出来的泉水的功效为人熟知,但大家似乎并不知道山洞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直至2014年,山洞管理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发现洞内的“异样”后,将这一消息向德国颇为著名的研究机构——德国慕尼黑亥姆霍兹环境健康研究中心报告。

长满“鼻涕”的微生物研究“富矿”

“工作人员描述,山洞里面长满了形似钟乳石的东西。”彼时朱宝利正在德国慕尼黑亥姆霍兹环境健康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攻方向是微生物。获知消息后,他和团队成员决定到山洞里一探究竟。

安全起见,团队成员带了防护面具、防护服等装备。“团队首次进入山洞是在冬季。”朱宝利说,入洞前,大家对洞内空气等进行测量,发现除了空气中甲烷超标(甲烷浓度高达3000ppm)外,并无其他毒性物质。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是山洞内部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可能会使人窒息。虽然洞内甲烷浓度远高于洞外,但其浓度水平还不至于伤人。”朱宝利说。

整个山洞只有一个入口,位于山坡上。从入口垂直向下8米左右山洞见底,山洞底部又是一个长达16米的“小隧道”,高约1.2米。在“小隧道”的尽头,有一个山泉出水口,这里比其他地方更深、更宽阔。

“首次进入山洞时,洞里面的水浸满了整个‘小隧道’。”Tillmann Lueders说,借助山洞管理处的抽水设备,团队将洞里的水抽至只能没过鞋子时才得以进入。排水的过程也将洞内的甲烷逐步排出去。

“第一次进入洞里的那一刻,大家都惊呆了。”朱宝利说,整个洞内布满了大量生物被膜,尤其是顶部,手电照射下晶莹剔透,非常壮观。“小隧道”顶部、侧壁和水面下侧壁的生物被膜景观各不相同。“我们惊奇于有如此罕见的生物被膜分布在这里,惊喜于收获了一座研究微生物的‘富矿’。”

“洞里貌似钟乳石的生物被膜,其实并不像钟乳石那样呈固体状,而是凝胶态,非常像鼻涕,黏糊糊的。”朱宝利说,团队已在不同季节进入山洞开展数次研究采样工作,“我们发现这些微生物被膜还有自我恢复功能,上次采样后缺失的部分下次会重新‘长出’生物被膜来”。

可“自立自强”氧化甲烷的细菌?

洞内究竟是何种微生物?它们为什么在甲烷浓度高、氧气含量低的环境下生存?天花板和洞壁及水面下的微生物又有何不同?

带着这些疑问,研究团队多次在洞里采样开展研究,已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便是从生物被膜中发现了一株新型厌氧甲烷氧化细菌,并临时命名为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 iodofontis。

什么是厌氧甲烷氧化细菌?微生物一般分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前者不需要氧气就可以生存,后者反之。通俗地说,厌氧甲烷氧化细菌,就是不靠氧气仍能氧化甲烷的细菌。

自然环境中微生物多以生物被膜的形式生活,附着在某些载体表面,其结构特征提高了微生物生物群落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条件下的活性和持久性。以前业界在以光营养初级生产为主的地表水系统或工程水系统中报道过大量生物被膜的存在。在地下水系统中,生物被膜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厌氧的。尽管如此,许多洞穴和岩溶系统中存在着好氧的生物被膜和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

“利用透射电镜分析,我们首先在洞内水面下侧壁的生物被膜中发现了‘星型’微生物细胞,这跟团队之前发现的新型甲烷氧化细菌Methylomirabilis oxyfera的形态相似。”朱宝利说,这一类细菌的量非常大,占整个生物被膜中总微生物的百分之十几。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说明这类微生物很适应这种环境。

一般情况下,微生物氧化甲烷必须要有氧气,也就是说要“借力打力”,以外界的氧气为“动力”去氧化甲烷,完成生理代谢。而该团队之前发现的Methylomirabilis oxyfera细菌是厌氧的,但是它能够通过产氧反硝化途径从亚硝酸盐产生氧气,从而氧化甲烷。

“然而,洞内泉水中检测不到亚硝酸盐,硝酸盐浓度也很低,为何还能有如此富集的Methylomirabilis类微生物?”朱宝利说,为此,团队提出了一个构想,山洞中的细菌也许可以利用泉水中的碘酸盐作为电子受体来氧化甲烷。

“深入研究后,我们惊奇地发现,除了好氧甲烷氧化以及产氧反硝化途径外,该细菌基因组中的确还具有碘酸盐还原酶编码基因簇。其基因簇中基因的排列顺序以及催化亚基基因序列与已知的碘酸盐还原酶一致且相似度较高,表明该细菌可能同时具有甲烷氧化、产氧反硝化和碘酸盐还原的潜力。”朱宝利说,该研究为一种新的潜在的甲烷氧化过程——碘酸盐驱动的厌氧甲烷氧化提供了基因组方面的证据,但其利用碘酸盐驱动厌氧甲烷氧化的活性和功能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已有科学研究表明,甲烷等导致的地球表面温室效应还在不断增加。

“此次发现仅是团队在该山洞开展的研究的冰山一角,后续还将推出系列研究成果。如果上述构想被完全证实,那该研究的科学意义在于,人类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甲烷氧化过程。”朱宝利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类微生物或将在降低甲烷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等方面发挥重要生态功能。https://t.cn/A6SIDha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新闻多一点:(之前报道)家住睢阳区宋城路汇豪天下小区马先生向记者反映,他所居住的汇豪天下小区内,8号楼,15号楼业主从楼上私扯电线至楼下为电动车充电现象严重,存
  • 3️⃣计程车诈骗这是最常见也最轻微的诈骗方式,甚至严格说起来不算是诈骗。3️⃣计程车诈骗这是最常见也最轻微的诈骗方式,甚至严格说起来不算是诈骗。
  • 阜宁县益林司法所启动“农民工学法周”活动(图)日前,益林司法所启动了一年一度的“农民工学法活动周”作为我县重点打造的农民工学法工作品牌,对于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和
  • 早在2月初,阜宁县司法局就出台《关于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针对各镇区、街道经济发展实际,按照“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原则,并以陈良、罗
  • 尤其是企业法律顾问联合组建12348法律服务团、成立17支法律服务队分别走进县开发区、高新区和17个镇区工业园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法律风险方面等法律需求139个,
  • 活动中,由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联合基层普法志愿者组成的“春风送法”宣讲团,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典型事迹,现场表演讲述家庭和谐、非法集资、依法信访等法治小戏,不仅全
  • 此次助残日,该局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及普法志愿者现场接受法律援助及学法用法咨询40余人次,发放《残疾人保障法》等普法宣传资料1500余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 ❗只要:坚强勇敢善良仁慈 我们! 便没有什么做不到!#灰姑娘##儿童剧##青岛滨海学院[超话]# 仙度瑞拉15学本毕业汇报演出历时三个月,修改剧本不知道
  • 【一个会无限次修改的置顶】日语/声乐/爵士/撸猫/摄影/修图/阅读/手账搞声女孩/墙头太多/挚爱端水唯是永远不可能的磕西皮也女友粉也基本百无禁忌(请不要以任何方
  • 今天,愿我所做的一切功德,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尽虚空遍法界的所有众生,愿他们解脱烦恼,共成佛道!今天,愿我所做的一切功德,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尽虚空遍法界的所有
  • 《重生之都市修仙》这部漫画神作了,一口气追到底!简介:《重生之都市修仙》漫画版由天津大行道动漫漫画团队绘制,根据阅文集团旗下起点中文网的同名小说改编,作者是十里
  • 感情,没必要强求,疼我爱我的,我对你付出多少都觉得不够;烦我厌我的,就算我再喜欢我也不往前凑,感情里没有人应当卑微,坚决不跑别人世界当插曲;找一个你爱的和爱你的
  • 最美不过爱心,心善万物不摘。最美不过此刻,大好年华真爱。
  • #转发抽奖[超话]##和纸胶带##实物图打样#阅后即焚·3½·复刻部分VOL.8《今日有雨》 本次将提供5cm版本&10cm版本两种尺寸供大家自由选择亮
  • “阅后即焚”原意是指间谍或者特工以及一些人士需要私密沟通的话,对于重要且需要保密的内容,读完就烧掉。但是假如大爷大妈们继续翻垃圾找外卖单的话,那么一小撮不喜欢垃
  • 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答: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
  • 我抱着妹妹在外面睡觉,琦哥跑来跟我说,哥哥也想拍照所以之前一直捣蛋,我说是呀我早看出来了,所以我才让你不要吵他呀。”宝宝还是闹,我妈拗不过就掏出了手机打开视频给
  • 昨天下午回来在床上手舞足蹈,晚上闹着不肯睡觉,哭哭唧唧,抱起来哄了哄,放在床上居然就睡着了,反思了一下懒妈妈一天没抱小狗子,哭唧唧可能是对我的愤怒吧。你爹中午磨
  • #借贷宝[超话]##借贷宝[超话]##借贷宝[超话]##今借到# 清,还待朝阳初升,叶绿花聘婷,总也相看今借到两不轻,也不倦、也不离;微风送米房夏凉,枫杨珠帘
  • 最近 七个月初的voice会跪膝满客厅爬啦✨ 六个月长了第一颗牙,七个月准备长第二颗牙,已经看到牙包了。我想说的是,长第一颗牙闹了两个星期,每天睡前哭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