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发文,十大领域发力!六大行动聚焦电力装备低碳发展,这些行业或迎发展空间
2022年08月30日 券商中国
 

  8月29日,工信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计划》)明确,加快构建支撑能源清洁生产和能源绿色消费的装备供给体系,助力碳达峰目标顺利实现。

  《计划》提出,通过5-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能力累计超过2亿千瓦,风电和太阳能(8.390, -0.18, -2.10%)发电装备满足12亿千瓦以上装机需求,核电装备满足7000万千瓦装机需求。

  《计划》重点围绕火电装备、水电装备、核电装备、风电装备等电力装备10个领域,提出装备体系绿色升级、电力装备技术创新提升、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行动等六大行动。

  聚焦电力装备十大领域低碳发展及应用

  装备体系绿色升级行动方面,《计划》提出,加速发展清洁低碳发电装备,推进煤电装备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加快推进燃气轮机研究开发,加快可变速抽水蓄能及海上抽水蓄能装备研制应用及高水头冲击式水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加快三代核电的批量化,加速四代核电装备研发应用。加快生物质能装备以及海洋能、地热能等开发利用装备的研制和应用。

  《计划》要求,提升输变电装备消纳保障能力,面向电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双高”特性,以及夏、冬季双负荷高峰的需求特点,加快发展特高压输变电、柔性直流输电装备。加快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天然酯(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等研发突破。

  加快推进配电装备升级换代,依托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加快电网之间柔性可控互联,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加速突破综合能源管理和利用、多电源优化互动等技术装备。

  《计划》指出,要提高用电设备能效匹配水平,发展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同步磁阻电机等产品。加快推广应用高能效电锅炉、电窑炉等装备,拓展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电能替代。鼓励企业开展电机再制造,促进再制造电机产品应用。

  推广应用模式创新行动方面,《计划》要求,在电力装备领域建设3-5家试验验证平台,开展典型场景应用试点,培育形成一批优质品牌。

  《计划》指出,强化推广应用政策引导,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电力装备纳入国家、地方相关重大技术装备指导目录。利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能源领域首台(套)评定和评价、绿色采购等政策。并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重装”品牌。

  围绕绿源、智网、降荷、新储等新型电力装备,建设满足工程应用实况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验证平台。发挥重大工程牵引带动作用,鼓励具备基础和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电力装备重点领域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

  同时,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培育风电+、光伏+等多种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风电+,在输电线路建设成本较高的地区,发展风电+电解水制氢技术;在淡水资源短缺岛屿等地区,培育风电+淡化海水模式;在偏远地区,推广分布式风电+智能微电网等。

  光伏+,支持农(牧)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复合开发,推动光伏与5G基站、大数据中心融合发展及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领域应用。鼓励在沙漠、戈壁等区域开发光伏发电站。

  储能+,在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推动新型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风光火(水)储一体化供能试点。围绕大数据中心、5G基站等用户,发展新型储能+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增量配网等。

  引导社会资本等支持电力装备发展

  在电力装备技术创新提升行动方面,《计划》要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一批电力装备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

  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行动方面,《计划》指出,深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加快电力装备产品形态、研发手段、生产方式与服务模式创新变革,推进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在电力装备领域培育若干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和示范园区。

  深化“5G+工业互联网”在电力装备制造、运行、维护等环节的应用。推动建设电力装备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打造5G全连接工厂标杆。

  同时,要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打造智能网联装备,提升工业控制系统实时优化能力,加强工业软件模拟仿真与数据分析能力。

  《计划》还指出,加速服务型制造转型,在风电、水电等领域推广远程运维服务,在核电领域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低压电器、高效电机制造领域建设共享制造工厂。

  技术基础支撑保障行动方面,《计划》要求,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完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引导产业规范发展。

  要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快电力装备能效提升、功能安全等国家标准制修订。完善新型储能、氢能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优化特高压交、直流装备标准,推进智能配电网技术装备标准化,持续提升用电设备能效技术标准。

  而在电力装备对外合作行动上,《计划》明确,推动电力装备走出去,引导企业取得国际认可的服务资质,带动技术、装备、标准和服务走出去。并支持行业组织搭建走出去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法律、咨询、风险评估等服务。还要发挥多双边合作和高层对话机制作用,加强技术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方面的国际互认。支持企业与境外机构在技术开发、经贸往来、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计划》还指出,支持企业在海外投资设立生产基地、销售服务基地,建设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带动上下游相关产品走出去。并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及产业链配套优势,加快优势企业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此外,《计划》要求,落实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前提下,为符合条件的电力装备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等金融服务。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等支持电力装备发展。

  多机构关注电力储能领域发展

  东北证券(7.200, -0.06, -0.83%)研报指出,受储能经济性诉求驱动,钠离子电池量产加速。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电化学储能需求蓬勃发展。长期看,在碳酸锂供需紧平衡预期下,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显著,当下钠离子电池从实验室加速走向量产正当时。未来钠电池产业链逐渐成熟,材料成本下探;技术持续迭代,循环寿命改善,钠电池电力储能度电成本下降空间显著,储能项目盈利能力有望增强。

  抽水蓄能方面,安信证券研报指出,随着能源结构变化,供电安全提上日程,储能成为解决用电安全的主要手段。作为储能最重要的方式,抽水蓄能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未来抽水蓄能将进入高速增长,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的阶段。水利水电工程企业拥有抽水蓄能工程建设经营,有大多拥有水电运营资产,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可能性较大,未来有望充分受益抽水蓄能发展。

  中银国际研报表示,光伏需求持续超预期,制造业价格与盈利预期中枢上移,建议优先布局在制造业产能释放过程中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的环节以及格局较好的紧缺环节,新技术方面建议优先布局HJT产业化进度领先的企业与在电池新技术方面宽口径储备的龙头企业。风电整体需求景气持续验证,大宗原材料价格松动有望释放产业链盈利,建议优先配置业绩增速有望匹配或超越行业需求增速的轴承、铸件、海缆等环节的龙头企业。储能有望随新能源发电上量而迎来快速发展,海外以户用为代表的用户侧储能已开始绘制陡峭成长曲线,在电池与电力电子技术、系统集成、终端渠道等方面有优势的企业将充分受益。

海底捞“刮骨”疗伤:张勇为豪赌买单 | 深网

原创 张睿 深网腾讯新闻

启动“啄木鸟计划”大半年,海底捞还在忍受闭店和调整带来的阵痛。

8月,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发布2022年上半年盈利预警。公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收入预计超167亿元,净亏损约2.25亿元—2.97亿元。

对于亏损,海底捞给出两个原因,一是在“啄木鸟计划”下,受部分门店关停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发生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二是国内2022年3月至5月疫情反复,若干餐厅在一段时间内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但仍有固定开支及员工成本产生。

“啄木鸟计划”是海底捞董事会和管理层为提升业绩于2021年11月启动的一项措施。该计划包括4部分,比较重要的一条是,截至2021年底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

一个月后,“啄木鸟计划”的效果就呈现在海底捞的门店数量上。据海底捞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有260 家海底捞餐厅在“啄木鸟计划”下永久关闭,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

不过短期内大规模关店并没能拯救海底捞当年盈利状况。2021年,海底捞一年亏损41.61亿元,这相当于过去三年海底捞净利润总和。2022年上半年,亏损仍在继续。

三年苦心经营换来的净利润一年就亏没了,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张勇当年在内部的一次反思:“餐饮行业是传统行业,有边界,不像互联网企业业务范围越⼤,成本越低。我们餐饮企业开两家店赚钱,开三家店可能就赔钱。开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错了,更可能连增收都没有”。

亏损换来了“幡然醒悟”,但在2年前,张勇的想法和战略却截然相反。

张勇的错误预判

在2020年6月做出进一步扩店计划时,张勇或许没想到“变脸”会来的如此之快。不过将时间轴拉回2020年上半年,张勇做出扩店的计划或许也在“情理之中”。

2020年3月,海底捞迎来了创办以来的高光时刻。当月25日,海底捞发布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未经审核全年业绩公告。这一年,海底捞的营收265.56亿元,净利润23.47亿元,创下了海底捞创办以来的历史新高(2015年至2018年,海底捞的净利润分别为4.11亿元、9.78亿元、11.94亿元、16.49亿元)。

从餐厅总数、平均翻台率及顾客人均消费看,这一年海底捞已经找到了平稳增长的节奏。截至2019年底,海底捞餐厅总数为768家,同比2018年的466家,增长了302家;这一年,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为4.8次/天;顾客人均消费为105.2元。

这些财务数据和经营指标都给了张勇及海底捞管理层一种错觉,海底捞即将在高速发展的路上“乘风破浪”。认为自己可以“功成身退”的张勇甚至在一个月后公布了“退休”计划。

2020年4月7日,张勇发了一封内部信,全面启动海底捞接班人计划。在这封内部信中,张勇提到,自己将在10至15年内退休,除施永宏、苟轶群、杨小丽以外的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参与领导者接班计划。

当时的张勇意气风发。一句“我也想低调,可实力确实不允许呀!”将其彼时的斗志昂扬展现的淋漓尽致。

两个月后(2020年6月),基于“疫情在9⽉份就结束”的判断,张勇公布了大规模扩店的计划。

从理论上看,张勇的扩店逻辑是成立的。经营餐厅主要看三个指标:餐厅数量、平均翻台率和顾客人均消费额(单日经营收入=餐厅数量*平均翻台率*台数*顾客人均消费额)。在翻台率方面,部分海底捞门店24小时开业已经把平均翻台率做到了极致。在顾客人均消费方面,2020年6月之前,海底捞的人均消费也处于逐年增加的情况,如果再用提价来增加门店收入,恐怕会引发消费者的不满。所以,要保证营收的增长,扩店就成了唯一选择。

此外,有新消费投资人对《深网》透露了一个细节,“2020年餐饮企业的房租成本处于低位。受当年疫情的影响,大批小型餐馆企业都被迫关门退出,一些低价位黄金店铺被空置出来”。据普华永道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的餐饮企业比2019年少了63万家。

张勇的扩店计划很快有了成效。

2020年6月底,海底捞的门店数量为935家,半年后(2020年年底),海底捞的门店数量猛增至1298家,半年新开了363家新门店。这比2019年一年新增的门店数量还多。

但从财务指标上看,快速增长的门店数量并没有给海底捞带来预期中的规模效应。2020年这一年,海底捞营收286.14亿元,同比增速7.75%;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速-86.81%。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速都在大幅下滑。

对于业绩下滑,张勇曾在2021年6月举行的业务交流会上反思:“我对趋势的判断错了,去年(2020年)6⽉我进⼀步作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2021年)1⽉份,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2021年)3⽉份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进一步扩店的规划下,海底捞的门店数量在2021年6月底达到1597家的峰值,半年扩店了299家。

门店运营未达预期,海底捞曾希望通过组织架构变革,精准识别每家门店所存在的问题。

2021年6月,海底捞将区域统筹教练模式改进为大、小区管理模式。各大区经理由原部分区域统筹教练和资深家族长担任。大区经理统筹各区域内的门店拓展、工程、选品、定价等工作。每个大区内分设多个小区,小区经理从资深家族长中选拔,他们直接对各自区域内门店进行现场巡视、考核和辅导。

从后来海底捞将原有小区经理岗位和家族长岗位合并以避免层级冗余来看,这次组织架构变革的效果乏善可陈。直到2021年11月正式推出了“啄木鸟计划”,海底捞才开始“刮骨”疗伤,由当时的海底捞副首席执行官杨利娟负责执行。

“杨小丽”临危受命

就在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给自己制定“退休计划”时,他或许没想到,自己“退居二线”会来的这么快。

2022年3月1日,海底捞发布一则公告:杨利娟女士获委任为海底捞首席执行官,负责监督本集团的管理及战略发展,并继续负责“啄木鸟计划”的落实与推进。这意味着杨利娟正式接过海底捞CEO的权杖,成为海底捞新一任掌门人。

杨利娟就是张勇此前发布的“接班人计划内部信”中的“杨小丽”。在内部信中,张勇表述:“美丽而又能干的杨小丽也不能参与其中”,理由是,“其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但太贵了,对未来的董事会来讲,性价比确实不高”。

看来,为了提高公司的利润率,张勇此时已经开始考虑管理层的薪酬问题。

据公告显示,身为CEO的杨利娟的年度薪酬为270万元以及酌情绩效奖金和其他福利,有权收取年度董事袍金150万。不过按照公司规定,杨利娟的薪酬会根据市场水平及表现有年度调整。

张勇推翻自己之前制定的“接班人计划”,选择杨利娟成为自己的接班人,除了“啄木鸟计划”是海底捞及时止损、重整资源、强化内部管理、重新激活经营活力的重要举措外,更重要的是,杨利娟1995年就跟着张勇“打天下”,见证了海底捞从四川简阳的一家小餐馆逐步发展成国内最大火锅连锁集团。

从1995年至今的27年里,杨利娟从未离开过海底捞,一路从服务员做到CEO。她曾公开表示,“海底捞就是我的家”。而张勇则评价,“没有杨利娟,海底捞不会这么成功”。

虽然张勇本身非常反感“神话”海底捞,但从海底捞的业绩和财务状况看,杨利娟接手的是正在走下“神坛”的公司。

就在杨利娟接任海底捞CEO的22天后,海底捞发布了2021年全年业绩公告。这是一份让人沮丧财报。这一年,海底捞营收411.12亿元,同比增速43.68%;净利润为亏损41.61亿元,同比增速为-1444.29%。

这一年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仅为3次/天,而2017年至2020年,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分别为5次/天、5次/天、4.8次/天及3.5次/天。国信证券曾测算,3 次/天的翻台率是海底捞单店的盈亏平衡线,跌破该数值,可以认为该店处于亏损状态。

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已跌至3次/天,这就意味着,接任CEO的杨利娟不仅要继续推行“啄木鸟计划”及时止损,还要通过多元化餐饮服务保持海底捞运营效率和公司营收的增长。

“刮骨”疗伤

缩减门店意味着海底捞或将在营收增长遭遇瓶颈。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海底捞还要经受资本市场的考验。

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在港股上市,当天以17.82港元/股收盘。在此后的两年里,随着海底捞门店的扩张,其公司市值扶摇直上。2021年的2月16日,其股价达到了85.8港元/股的历史最高点,总市值超过4500亿港元。

图为海底捞上市以来市值走势图

快速扩张、市值攀升这是海底捞2021年之前的故事。随时海底捞门店调整及平均翻台率的下滑,海底捞的市值也一路走低。截至8月23日,海底捞收盘价为17.12港元/股,总市值为954亿港元。

在门店收缩的背景下,杨利娟开始在海底捞堂食服务之外寻找多元化餐饮服务。

2022年6月中旬,海底捞正式成立“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整合海底捞内外部资源,形成“外卖+社群+抖音直播+线上商城”的社区营运模式,针对海底捞社区用户特征,构建新的业务模型,优化社区运营业务的组织架构,强化会员和社群数字化运营能力,独立研发专售产品,以满足海底捞顾客和会员的需求。

截至目前,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已经推出了“青年套餐”等菜品及小龙虾、酸菜鱼、椒麻鱼等预制菜。据海底捞官方信息显示,整个5月份,海底捞全国门店提供的多种社区到家餐饮服务,累计创收近2亿元,总单量超过了60万单。

这些创新业务能让海底捞恢复“元气”、重返2019年时的辉煌吗?从海底捞的营收构成看,这并非一条容易走的路。

事实上,从2020年开始,海底捞就开始实施多品牌矩阵,先后推出汉舍中国菜、十八汆面馆、五谷三餐及苗师兄炒鸡等自营餐厅。从营收占比看,这些餐厅还处于起步阶段。

2021年,海底捞其他餐厅经营收入为1.98亿元,营收占比仅为0.48%。除堂食服务外,海底捞也有外卖服务和调味品及食材销售。2021年,海底捞外卖收入为7.06亿元,营收占比为1.72%;调味品及食材销售为6.87亿元,营收占比为1.67%。

也就是说,海底捞的营收大头集中在海底捞餐厅的经营上,海底捞门店的营收占一直在95%以上。这就意味着,海底捞想要增长,还是要靠扩店及门店运营效率的提升。现在海底捞“闭店”止损无异于“刮骨疗伤”。

对于这一点,餐饮老将张勇“心知肚明”。他在去年6月的交流会上直言:“所有餐饮企业面临的困难,海底捞也会面临,盲目扩张的事肯定会发生,可是一旦整合好现在的门店,就还会继续扩张,这是使命”。

眼下,海底捞还能否保持业绩的持续增长?张勇在去年的交流会上表态,“作为海底捞最大的股东,我是不抱有希望的。任何企业都不会持续增长,苹果,亚马逊.......”。

从最新财报数据看,苹果、亚马逊等巨头确实也在经历增速下滑的难题。不过,张勇并没有说出下半句,因为在场的海底捞同僚并没有给他说下去的机会。

-『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预测,我们都会高估未来发生事件可能带来的情感影响,以及我们所做反应持续的时间。』

“我们为什么会出现错误预测?——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适应了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但是当我们从心理上构建我们的未来时,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拥有调节能力。另一个原因是,当想象未来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只关注所讨论的事件,而不去考虑所有其他无疑会同时发生的事情,以摆脱失败的刺痛或淡化我们的幸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三十而立,不是30而富,立的是人生的规划,是方向,是目标,是成熟,遇贵人则先立业,遇良人则先成家,无贵人而先自立,无良人则修身。吉者遇着它,能立刻发福,旺丁旺财
  • 再后来,段小姐为了缓和与陈玄奘的关系,在妖王孙悟空的封洞中,把被自己撕碎的“儿歌三百首”重新拼接起来,并对陈玄奘解释说:“我识字不多,所以拼了三天,也拼得乱七八
  • 然后车上另外一个人把我两拉到一边,我感受到这个人也喝了酒,但是明显脑子好使了不少,而这个人就一直帮酒驾司机赔礼道歉,希望我能消消气,并再三的请求我:希望你不要报
  • 虽然这样处理从数学上说有点怪怪的,但我们不妨理解为:声誉和科研的权重,都是0.5,虽然算出的综合得分数字不同,但不影响这里的排名结果。私以为,榜单使用的声誉和科
  • 识神能感知外界之光,诸如日、月、星、灯等光,但不能感知体内之光;阴神是元神的一部分,在性光初显阶段,闭目可见模糊的光,且阴神未得真阳精气点化,易招至阴性信息,故
  • 他的生活和大自然一样地朴实无华,每天拥书静读,饭后在湖边漫游,生活轻松而充满诗意。在这片安静地山村田野里,沉醉于落日余晖中就可以寻找片刻的安宁,就连呼吸都是如此
  • 失去你消息的第九天,阳光空气与你都在,心不知怎是空空的,如果把对你的喜欢酿成酒,千里外的猫应该都醉了。先开始唱的是自己喜欢的歌,没多少人听,后来改唱邓丽君,琴盒
  • 回忆太美,20年了,物是人非,容貌不变生活已变,所谓翻红就是多一些工作赚一些钱,张柏芝能坚持到出道么?回忆太美,20年了,物是人非,容貌不变生活已变,所谓翻红就
  • 再一次回到家里的时候,我突然有些恍惚,好像昨天我还在纠结要不要把我的娃娃带到学校里,好像这三个月凭空消失了,我的心里空落落的。我很爱自以为是的认为我喜欢的人一定
  • 你买香菇包,我买牛肉包,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卡戴珊同款Fotona 4D pro体验,拯救熬夜少女|||每个女人多少都会有些容貌焦虑,30岁以后我觉得越发明显
  • “夫人,不好了!”婢女小枝急匆匆走进来,神色慌张,“锦衣卫来报,大人出巡受伤了……”林亦绾手一抖,绣花针刺破指尖,血珠落在了牡丹花蕊之上,一瞬妖娆至极。“夫人,
  • 也有网友说:我在自己公司楼下烟酒店买了四箱五粮液都是假的,拿去换,还是假的,最后老板说,哥,我这全是这样的货,给您退了吧,用了的一箱没退,退了三箱,喝进肚子里的
  • 后来才知道:不是我的播放器有毛病了,而是编剧或者剪辑的脑袋“瓦”掉了……不是我没看到该看的剧情,是编剧根本没写,或者是剪辑把该有的交代给剪辑掉了什么交代也没有,
  • 当调整出现加速中,二线新材料和电池厂的低基数在行业数据支撑下会出现预期差,特别是新技术创新落地事件影响下,或者企业自身技术和行业地位向上换位时,比如:欣旺达、国
  • 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厦门婚纱照# #写真约拍##胶片婚纱照##厦门婚纱摄影工作室#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SEEBE
  • !!
  • 我和闺蜜微博女王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她路过上海去新疆,我去她下榻的酒店接她送她去机场,然后在车上谈合作;和阿里铁军标杆果小美联合创始人贺总第一次见面,是我在北京出
  • 勒沃库森本赛季7场正式比赛已经输了6场,虽然球队的表现并不是莱比锡那样的一盘散沙,但塞瓦内也要加把劲了,不然下一个可能就轮到你了。其实随着赫德森-奥多伊的租借加
  • 打了会羽毛球还行,果然羽毛球是我的领域,害,氛围挺奇怪的,又乱七八糟的...最近真的不太顺 我捋一捋 本来可以周四下午回家 但老师被居家隔离 调到了周五 还考操
  • 专注于能改变/控制的事,读过的书、赚到的钱、学过的知识、健康的身体、培养的兴趣,都是你的。电影是一九九九年拍摄的,当时国人还完全理解不了杨振宁,基本是一边倒的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