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是济南高新区成立三十周年,也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
三十而立正当年,风华正茂是“高新”。
这一年,我们看到,济南高新区通过抓改革、求突破,区域发展呈现“新活力”;通过抓招商、建体系,产业发展彰显“新动力”;通过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审批服务、加大土地供给、强化资金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蓄势“新潜力”。

这一年,我们看到,济南高新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聚焦“迈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发展目标,全力践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命,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新盘点,来看——2021媒体眼中的高新区。

1月2日,新华社新闻客户端发布题为“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e站通’”的新闻,点赞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可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可以实现“e站通”全程网办做法。

2月1日,大众日报以“济南高新区:大步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强省会建设注入蓬勃动能”为题刊发文章,文章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济南高新区建区30周年。30年来,济南高新区规划面积从15.9平方公里发展到318平方公里,从信息产业一枝独秀到七大产业蓄势待发,从功能单一的产业园区到产城融合新高地。今年,高新区将按照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七个新跨越”和“十个新突破”目标,奋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大步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注入蓬勃动能。”

3月2日,科技日报刊发题为“解码济南高新区的“空天雄心”——将基建办到天上去,布局卫星全产业链”的新闻,文章指出:山东产研院的太空布局,是济南高新区发力空天信息产业的一个侧面。在此之外,全国首个实用化量子卫星、全球首个小型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等众多重量级项目都体现着济南高新区的空天雄心。而以这些为代表的种种突破,最终让济南市决策者下定决心在空天信息产业上做出更大动作。

3月3日,人民日报以“不忘来时路 开启新征程 济南高新区砥砺奋进三十年”为题刊发文章,文章指出:“千亿级产业聚集,量子科技产业化加速推进、全球人力资本产业中心建设全面布局、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就,贯穿起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0年的发展变迁,也折射出济南高新区30年来科学决策、奋勇开拓、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探索。如今,而立之年的济南高新区,已经踏上新征程,将发挥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牛精神”,稳步推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奋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对外开放新高地。”

3月8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发布题为”优化创新生态 集聚创新要素 激发创新活力 济南高新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文章,文章指出:济南高新区持续优生态、汇要素、抓招引、强创新,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积极开展“补链强链”行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通发展。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开花,转换成澎湃的产业动能,使济南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高,实力更强,底气更足。

5月28日,新华社、人民网等以“高新区用好智慧监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题刊发文章,文章指出:“作为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济南高新区的市场主体逐年激增。在2020年全市营商环境考核中,济南高新区6个指标全市第一,济南高新区管委会荣获全市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5月30日,大众日报发布题为“数百家激光装备企业在济南抱团发展,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凸显 一束激光,穿珠成链”的新闻,文章指出:高速增长的激光装备产业是济南的最大优势,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济南的激光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济南将力争实现2022年激光装备产业营业收入翻一番,到2025年达到500亿元,打响“济南国际激光谷”的品牌。

6月21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发布题为”济南高新区构建大健康产业超级生态”的新闻,文章指出:如今,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大平台、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山东省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山东大生命科学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生物医药领域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相继落地济南高新区,有力推动了济南高新区生物医药的快速发展。

7月30日,大众网发布消息,——济南高新区开心麻花剧场8月12日正式启幕。据悉,济南高新区开心麻花剧场位于济南高新区旅游路与舜华南路交叉口,是济南高新区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剧场面积1700平方米,可容纳600位观众,将在2021-2022年演出季将为市民们献上60余场演出。开心麻花以济南为基地开展更加全面的业务深耕和拓展,深度覆盖山东和河南两省的演出市场,并通过年度原创大戏影响和辐射全国,实现演出、创作、运营、文旅融合的全方位发展。”

10月28日,科技日报以“巧做产业加减法 济南高新区向绿色要动力”为题刊发文章,文章指出:“济南高新区斩获“生态环保”考核一等奖,不断探索绿色发展路径,面对机遇与挑战,济南高新区将加大绿色技术供给、培育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完善绿色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效率、打造绿色循环发展生态;济南高新区的长期目标是建设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绿色生态深度融合、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11月17日,全市重点项目观摩评议活动走进济南高新区,高新区的五个项目——代表国内领先的吉利最先进的智慧新能源整车项目;代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发展的新能源电传动装备智能化产业项目;聚焦算力、算法、算数三大领域,打造成全球算力产业新高地中国算谷产业园(一期)项目;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的量子信息产业基地项目;产业规模过千亿的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和创新研发高地国家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在活动中亮相。

当天,济南日报以“新动能集群发展 新业态加速崛起 新技术强力赋能 济南高新区奋力在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走在前”为题刊发文章,文章指出:“新时代黄河大合唱,高新奏响最强音。今年以来,济南高新区深入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积极发挥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三区叠加”优势,以创新为引领,以项目为支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2021年,高新区承担省、市重点项目116个,总投资2298.5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在全市前列,呈现新动能集群发展、新业态加速崛起、新技术强力赋能的特点,为辖区产业发展积聚澎湃‘新动力’。”

11月19日,中国网播出《中国3分钟 济南高新区:点亮创新的炬火》,节目在海外引起广泛关注,中国网在报道中指出:“济南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破土发芽,茁壮成长。由此,这座以泉水著称的城市,增加了‘科技’’创新’等新名片。这个黄河沿岸的创新新高地,正在着力提高开放水平,期待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分享经验、交流合作,让创新的炬火照亮更多地方。”

12月18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新闻《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举行》介绍了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大会开幕式现场盛况。中央新闻联播在报道中指出:“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举行,大会重点围绕沙漠化土地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等突出问题,先后征集到71项重大产业技术需求,15项企业技术需求,43项可转化成果及多个飞地园区等异地孵化项目。”

12月18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沿黄国家高新区发布共同宣言”为题刊发文章,文章指出:“在践行黄河国家发展战略的行动中,国家高新区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率先扛起践行黄河国家发展战略的大旗。在黄河流域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论上,‘沿黄国家高新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同宣言’发布,沿黄九省区国家高新区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新力量’”

12月18日大众日报以“与高新区共成长”科技产业领军人物奖项发布为题刊发文章,文章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济南高新区获批建设30周年。30年风雨兼程,30年砥砺前行,高新人奋勇拼搏,跑出一条产业立区、产业强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片区诞生一大批优秀企业,更有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创新和高新区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日前举行的黄河流域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与高新区共成长”济南高新区科技产业领军人物大奖在论坛期间揭晓,共有30位优秀企业家及科研工作者获得殊荣。”

【【千问千寻大运河】武清区田水铺村:萝卜大棚里,长出了一条致富路】12月下旬,沿着武香路一路向北,刚过廊良公路,就能看到道路两侧一排排的温室大棚,小货车变成临时销售点,稀疏的分散在东侧的路边,一个个立着的招牌上,打着“田水铺”、“萝卜”等关键词,过往的司机,不时会停下脚步,下车购买。

  现在,正是天津市武清区大良镇田水铺村青萝卜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大棚中,忙着采摘、销售、打包……38年间,这个靠近北运河东岸,只有200多户的小村庄,靠着种植萝卜,迅速崛起,从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2千元左右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了人均年收入6万元的富裕村。

2月19日,在天津武清大良镇田水铺村菠菜大棚内,农民戴着口罩菠菜幼苗间,有序的忙碌着。

  从武香路转向田营路,穿过“田水铺村”的铁牌坊,一条敢闯敢拼的致富路,也在一个个萝卜大棚间徐徐铺开。

正在建设的大棚

  贫困村找到了致富经

  走进田水铺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的柏油路,通入了挨家挨户,更一路绵延至田间地头。

田水铺村

  冬日午后,村民们陆续骑着农用三轮车,拉着工具,穿过街巷,直奔自己的萝卜大棚,在很多村庄已经进入了农闲的时候,这里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现在的田水铺村,因种植萝卜而远近闻名,但原来却是个贫困村。

  “我们村原来主要是种植大田,收益不高。”回想起过去的日子,60岁的村民屈凤霞说,“刚种萝卜那会,一口人一年差不多有2000块钱的收入,那都觉得不少了,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真是不敢想。”

  田水铺村种植萝卜的历史,要从1983年说起。田水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书义说,那一年,田水铺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村民尝试着种植萝卜,收益确实比大田要好一些,于是陆续有人加入到种植萝卜的队伍中。

  2003年,还是村民代表的张书义被选举为村长。那时候的他就在想,一定要为村民干点实事,“那会种萝卜没有大棚,都是露地萝卜,口味一般,收价4毛钱一斤,一亩地能有2000块钱的收入,我们村人均2亩地,村民们就很高兴很知足了。”

  2006年,村民们选举张书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同一年,田水铺村的萝卜搞起了创新。

  张书义提议建棚种萝卜,然后晚收延后上市,村民们开始心里打鼓,但事实证明,张书义的判断没有错,“萝卜收价一下从4毛变成了8毛,拿出去后,以2块5一斤的价格,全都卖了。”

  拔地而起的萝卜大棚

  2007年,村民们纷纷加入其中,延后上市的青萝卜,让村民们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也是2007年,国家农业部实施“一村一品”示范村工程,田水铺村被认定为“一村一品”青萝卜生产专业村,得到了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有了这些资金,我们开始大面积的扣大棚,还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们选种,帮他们提升技术、寻找销路。”张书义说,那之后,田水铺村的萝卜一路飘红。

  2009年,萝卜的收价涨到1.5元每斤,打包成箱后,售价能达到每斤7元钱。一直到2012年,田水铺村大棚的萝卜每斤收价达到了1.8元。

  但田水铺村并没有满足,村两委班子积极四处奔走考察,希望将萝卜做出更大的文章来。

  2015年,田水铺村与天津蔬菜研究所达成技术合作关系,成功引进了名为“七星”的新品种。

  “这个萝卜口感甜脆,品质好,产量也高,一下就打动了我们。”张书义说,当年,在党员们的带头种植下,田水铺村七星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780余亩,“村民们看着销量好,单价高,也都开始陆续种植,到现在,我们村有1700亩地种植萝卜。周边的村,也都开始陆陆续续的跟着种起了萝卜。”

  2018年,武清召开“小兔拔拔”水果萝卜品牌发布会,品牌效应再一次为田水铺村青萝卜的身价加码。

  在田水铺村一条武香路之隔的南侧,整齐的排列着一排排,拥有着小型气象站、物联网监控、滴灌等设备的现代化智能大棚,这是“小兔拔拔”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占地1530亩。

小兔拔拔示范基地

  现在,“小兔拔拔”水果萝卜,已经成功入驻超市近400家,其中包括盒马鲜生、京东7FRESH、物美超市,永旺超市等,线上线下的大型平台和连锁超市。

  站在基地的大棚里,张书义告诉记者,“‘小兔拔拔’品牌发布会之后,田水铺村连同周边其他村庄的萝卜,收价平均涨了1块钱,村民们都高兴极了。”

  如今,田水铺的萝卜,不仅在国内很多省市进行销售,还出口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

  生活富裕的有了底气

  目前,田水铺村有246户村民,76%以上的村民家在城区买了楼房。

  屈凤霞家不仅买了新房,2019年还在村里的老房子前,新建了一处房。屈凤霞说,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精神头也特别足,忙的时候,她也会不管白天黑天的,跟着去大棚帮帮忙,虽然有时候会辛苦一些,但感觉每天都过得特别幸福、快乐。

  这个季节,田水铺村的大棚里,经常能够看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12月23日,从早晨9点多,进入大棚坐定,打开3台手机,开始直播,一直到晚上4点多,28岁的丁淑曼跟10几万粉丝说再见后,关闭了直播间,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

丁淑曼在直播销售萝卜

  这一天,她的直播销量有200多箱,“其实现在还不算忙,最忙的时候,是快过年的那些日子,有时候要直播到半夜,一天能卖600多箱,还得雇人帮着装箱打包。”丁淑曼笑着说,大学毕业后,她跟着爱人一起回到了田水铺村,开始种植萝卜。

  这是她做直播销售自家萝卜的第4年,萝卜每年可以从10月下旬,一直卖到春节之后。

  记者在丁淑曼的萝卜大棚里停留的1个小时里,丁淑曼的手机不时的响起,不是微信顾客的新订单,就是打电话询问地址,打算亲自来大棚采摘的顾客。

  2020年,丁淑曼家20多亩地的萝卜,纯利润达到了50万元左右,“我家还不是卖的最好的,比我们卖的还好的,有的是。”

  从大城市回到农村种地,在丁淑曼看来并非难事。丁淑曼说,现在农村发展的都特别好,给年轻人的机会也多,回村发展比在城市打拼赚得更多,虽然有时很辛苦,但却让她的生活更有底气。

  越来越好的乡村发展

  从2003年村集体收入只有三四万元,到2020年村集体收入30万元,30%以上的村民年收入超过10万元,全村人平均年收入6万元。田水铺村的村民们,走向了富裕。

  2014年,在帮扶组的支持下,村内硬化了胡同里巷及主干道路6500平方米,修建排污渠400余米,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多功能健身广场,还栽种了不同种类的观赏苗木。2020年,田水铺村又对村内的厕所、地下污水管网,进行了统一改造。

  “下一步,我们要对乡村进行更大的提升改造,让我们的村容村貌变得更好。”张书义说,未来,田水铺村要筹划做一些与萝卜有关的深加工产品,然后建造民宿,让旅游业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增加村集体和村民们的收入,“我们的目标是,把田水铺村打造成集农业、产业、旅游业于一体的,新农村的典范,努力实现我们的乡村振兴梦。”
https://t.cn/A6xFORTo

【千问千寻大运河|武清区田水铺村:萝卜大棚里,长出了一条致富路】https://t.cn/A6xFEDVu 12月下旬,沿着武香路一路向北,刚过廊良公路,就能看到道路两侧一排排的温室大棚,小货车变成临时销售点,稀疏的分散在东侧的路边,一个个立着的招牌上,打着“田水铺”、“萝卜”等关键词,过往的司机,不时会停下脚步,下车购买。

  现在,正是天津市武清区大良镇田水铺村青萝卜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大棚中,忙着采摘、销售、打包……38年间,这个靠近北运河东岸,只有200多户的小村庄,靠着种植萝卜,迅速崛起,从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2千元左右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了人均年收入6万元的富裕村。

  2月19日,在天津武清大良镇田水铺村菠菜大棚内,农民戴着口罩菠菜幼苗间,有序的忙碌着。

  从武香路转向田营路,穿过“田水铺村”的铁牌坊,一条敢闯敢拼的致富路,也在一个个萝卜大棚间徐徐铺开。

  正在建设的大棚

  贫困村找到了致富经

  走进田水铺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的柏油路,通入了挨家挨户,更一路绵延至田间地头。

  田水铺村

  冬日午后,村民们陆续骑着农用三轮车,拉着工具,穿过街巷,直奔自己的萝卜大棚,在很多村庄已经进入了农闲的时候,这里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现在的田水铺村,因种植萝卜而远近闻名,但原来却是个贫困村。

  “我们村原来主要是种植大田,收益不高。”回想起过去的日子,60岁的村民屈凤霞说,“刚种萝卜那会,一口人一年差不多有2000块钱的收入,那都觉得不少了,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真是不敢想。”

  田水铺村种植萝卜的历史,要从1983年说起。田水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书义说,那一年,田水铺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村民尝试着种植萝卜,收益确实比大田要好一些,于是陆续有人加入到种植萝卜的队伍中。

  2003年,还是村民代表的张书义被选举为村长。那时候的他就在想,一定要为村民干点实事,“那会种萝卜没有大棚,都是露地萝卜,口味一般,收价4毛钱一斤,一亩地能有2000块钱的收入,我们村人均2亩地,村民们就很高兴很知足了。”

  2006年,村民们选举张书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同一年,田水铺村的萝卜搞起了创新。

  张书义提议建棚种萝卜,然后晚收延后上市,村民们开始心里打鼓,但事实证明,张书义的判断没有错,“萝卜收价一下从4毛变成了8毛,拿出去后,以2块5一斤的价格,全都卖了。”

  拔地而起的萝卜大棚

  2007年,村民们纷纷加入其中,延后上市的青萝卜,让村民们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也是2007年,国家农业部实施“一村一品”示范村工程,田水铺村被认定为“一村一品”青萝卜生产专业村,得到了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有了这些资金,我们开始大面积的扣大棚,还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们选种,帮他们提升技术、寻找销路。”张书义说,那之后,田水铺村的萝卜一路飘红。

  2009年,萝卜的收价涨到1.5元每斤,打包成箱后,售价能达到每斤7元钱。一直到2012年,田水铺村大棚的萝卜每斤收价达到了1.8元。

  但田水铺村并没有满足,村两委班子积极四处奔走考察,希望将萝卜做出更大的文章来。

  2015年,田水铺村与天津蔬菜研究所达成技术合作关系,成功引进了名为“七星”的新品种。

  “这个萝卜口感甜脆,品质好,产量也高,一下就打动了我们。”张书义说,当年,在党员们的带头种植下,田水铺村七星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780余亩,“村民们看着销量好,单价高,也都开始陆续种植,到现在,我们村有1700亩地种植萝卜。周边的村,也都开始陆陆续续的跟着种起了萝卜。”

  2018年,武清召开“小兔拔拔”水果萝卜品牌发布会,品牌效应再一次为田水铺村青萝卜的身价加码。

  在田水铺村一条武香路之隔的南侧,整齐的排列着一排排,拥有着小型气象站、物联网监控、滴灌等设备的现代化智能大棚,这是“小兔拔拔”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占地1530亩。

  小兔拔拔示范基地

  现在,“小兔拔拔”水果萝卜,已经成功入驻超市近400家,其中包括盒马鲜生、京东7FRESH、物美超市,永旺超市等,线上线下的大型平台和连锁超市。

  站在基地的大棚里,张书义告诉记者,“‘小兔拔拔’品牌发布会之后,田水铺村连同周边其他村庄的萝卜,收价平均涨了1块钱,村民们都高兴极了。”

  如今,田水铺的萝卜,不仅在国内很多省市进行销售,还出口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

  生活富裕的有了底气

  目前,田水铺村有246户村民,76%以上的村民家在城区买了楼房。

  屈凤霞家不仅买了新房,2019年还在村里的老房子前,新建了一处房。屈凤霞说,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精神头也特别足,忙的时候,她也会不管白天黑天的,跟着去大棚帮帮忙,虽然有时候会辛苦一些,但感觉每天都过得特别幸福、快乐。

  这个季节,田水铺村的大棚里,经常能够看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12月23日,从早晨9点多,进入大棚坐定,打开3台手机,开始直播,一直到晚上4点多,28岁的丁淑曼跟10几万粉丝说再见后,关闭了直播间,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

  丁淑曼在直播销售萝卜

  这一天,她的直播销量有200多箱,“其实现在还不算忙,最忙的时候,是快过年的那些日子,有时候要直播到半夜,一天能卖600多箱,还得雇人帮着装箱打包。”丁淑曼笑着说,大学毕业后,她跟着爱人一起回到了田水铺村,开始种植萝卜。

  这是她做直播销售自家萝卜的第4年,萝卜每年可以从10月下旬,一直卖到春节之后。

  记者在丁淑曼的萝卜大棚里停留的1个小时里,丁淑曼的手机不时的响起,不是微信顾客的新订单,就是打电话询问地址,打算亲自来大棚采摘的顾客。

  2020年,丁淑曼家20多亩地的萝卜,纯利润达到了50万元左右,“我家还不是卖的最好的,比我们卖的还好的,有的是。”

  从大城市回到农村种地,在丁淑曼看来并非难事。丁淑曼说,现在农村发展的都特别好,给年轻人的机会也多,回村发展比在城市打拼赚得更多,虽然有时很辛苦,但却让她的生活更有底气。

  越来越好的乡村发展

  从2003年村集体收入只有三四万元,到2020年村集体收入30万元,30%以上的村民年收入超过10万元,全村人平均年收入6万元。田水铺村的村民们,走向了富裕。

  2014年,在帮扶组的支持下,村内硬化了胡同里巷及主干道路6500平方米,修建排污渠400余米,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多功能健身广场,还栽种了不同种类的观赏苗木。2020年,田水铺村又对村内的厕所、地下污水管网,进行了统一改造。

  “下一步,我们要对乡村进行更大的提升改造,让我们的村容村貌变得更好。”张书义说,未来,田水铺村要筹划做一些与萝卜有关的深加工产品,然后建造民宿,让旅游业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增加村集体和村民们的收入,“我们的目标是,把田水铺村打造成集农业、产业、旅游业于一体的,新农村的典范,努力实现我们的乡村振兴梦。”(津云新闻记者 鲍燕)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分享博主@口腔小探长 的整理笔记: ———[棒棒糖][棒棒糖][棒棒糖]——— 【牙友最近常问】 牙根短、骨性、上牙后缩最多3mm,中线不齐,现在在成都,该怎么
  • 小贺哥哥给我的感觉总是脆弱又坚强,“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努力地与世界的不公对抗着,真的很心疼你的清醒,希望你永远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小霖铛,但成长又是无法
  • 用作人名意指蒸蒸日上、意气风发、活泼开朗之义;3、疏桐:(tóng shū )——桐,五行为木,部首为木,本义:指树木,也叫“荣”如梧桐树,引申为坚毅,有气势,
  • 实在受不了再去医院~”于是,牙病越拖越久,牙齿健康越来越差……看牙费用越来越贵……注:拖得越久,花费更多重要通知恰逢全国爱牙日(每年的9月20日被定为“全国爱牙
  • 咨询电话:17717784877还没关注的抓紧关注一下公众号 :在线投资汇,注册为学员后,随便分享一下产生收益了也会有一定比例的返点,利用碎片时间轻松兼职;适合
  • 你的压力来源于无法自律只是假装努力现状跟不上内心欲望所以你焦虑又恐慌 ​​​我是因为焦虑而总是睡眠质量少了吗还是更年期提前的节奏或许都这样吧自律、欲望、烦躁……
  • #刘昊然[超话]# #刘昊然电影四海# #遇见最好的刘昊然# 《四海》阿耀同人—99:本文是阿耀的竞技升级流爽燃同人。我不了解摩托,查到的资料也有限。所以凑合
  • 我‮曾也‬偷偷努力过, 可‮见是‬效没那么块, 然后,心‮有里‬点慌了, 我‮我怕‬离想‮的要‬生活, 要好‮朋的‬友,喜‮的欢‬工作, 越‮越来‬远。 我‮
  • 不会烂大街的温柔短句 原图看平伦❤️❤️1.就算步伐很小也要慢慢前进2.不顺路的人抄近路也追不上3.秋遇冬熟 春疏夏离 仅此而已4.来日方长 我们带着诚意慢慢来
  • 干脆再问问那个乘客大哥吧,他帮我在手机上查了一下列车时刻表说:别急停车后你下车换成7111也来得及,感谢后我拖着箱子走到门口拍了一张图片(如图)后面乘客大哥快步
  • 今年616参与快手电商节的商家数量是去年11月116电商节的八倍,这背后是基于快手将流量进行分级,并给到商家进行支持。618之际,空气炸锅成了众多品牌重点争夺的
  • #晶采盈緻眼彩盘# 拥有细腻粉质,讲究的色彩,其亲肤的色选能与各肤色融为一体,运用大人系的阴影感和光感,赋予当季的春漾氛围,流露优雅风自然样貌,加上透亮玩色的限
  • 他早睡了,我很不开心,明天去妈妈那里,今天不能温存了,虽然知道他是头疼,我还是不开心,不让他抱,他强制把我抱过去,我一动不动,他说姿势,腿,我就不。我还很纳闷,
  •   有了央企的助力,建湘路南段有望成为中南地区首条集商文旅于一体的黄金主题特色街。”长沙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认为,长沙特色商业街不但是“打卡胜地”也是长沙商业品质
  • #杭州脱单[超话]#[好喜欢]杭州单身男生找对象年份:1998年身高:179CM职业:自己有家小公司学历:大专月薪:均2万故乡:内蒙古包头现居:杭州星座:双鱼车
  • Naya小宝说她也不知道‍♀️……[苦涩][苦涩]我买条裤子也不过才53块呢,我心思了好几天才买的,我对自己已经完全舍不得花钱了……我是真贱呐[酸][酸]#日常
  • 美的本身的滋味虽然不能说出,但美的外部的情状,例如原因或条件等,总可以推究而谈论一下,现在我看到了梅花而感到美,感到美而想谈美了。自然及艺术品的美,都不能用他的
  • 现在的收割机解放了家乡人,省了多道收麦子的工序,脱离很多的脏与累,而于我想起那些日子时,在忙与累里沉淀更多的是却是劳动的快乐与家乡人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 小时
  • 虽然那时只是有“我在长大,也越来越像哥哥了”这一件事想和哥哥分享,但他并没有意识到,有很多事在哥哥眼里都不一样了。结了婚让我有了两个爸妈一个孩子,但却没有给我能
  • 朋友未必会懂你,说了也是白说;同事嘛,经常见面,若工作上有利益冲突,估计自己很快会被出卖;而亲人,说多了怕他们担心,还不如什么都不讲……思来想去,对着手机看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