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铄石·落幕:回望往昔的炽烈,与守望更炽烈的未来】

在今夜,秋最早的呐喊已经响彻巴山蜀水,并带来漫天飞雨。曾经的高温核心区被秋风吹落暑热,这标志着8月以来长期的高温热浪过程决定性的结束。在此之际,我们可以回望这漫长的炽烈是如何升腾蔓延,又将向前眺望,给将漂泊在未来的我们何种警示。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截至8月23日,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72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超过2013年的62天);35℃以上覆盖测站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2017年),但40℃以上覆盖测站为历史最多;高温极值站数已超过2013年和2017年。

全国共914个国家气象站(占全国总站数37.7%)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河北、陕西、四川、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青海等地26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其中重庆北碚达45.0℃,是中东部区域首次录得45°C(重庆在气象学分法属于中东部地区);此外,四川、河北、云南多地日最高气温达44℃或以上。

持续的高温热浪过程也引发了严重的灾情。长江流域出现了流域性大旱,干流中下游各站水位均打破同期最低;中央气象台更是发布了当前预警体系实施以来,首个国家级气象干旱橙色预警。这导致了严重的农业、生活、生产用水紧张,进一步影响了水电比重较高的四川等地发电量;同时,热浪与旱情最严重的重庆和周边区域出现了多起山火,以巴南区界石火点和北碚区-璧山区交界的缙云山火点最为严重,所幸当前已成功扑灭。

由于7月的高温过程已在前文分析过,本次将主要针对8月以来的过程。

Q1: 8月以来的南方多地高温热浪和干旱,主要和什么过程有关?

A1:最直接的影响因子,是异常偏强的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它们联手控制了自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向北延伸到中原等地),在其控制下盛行下沉增温气流和晴朗少雨天气,造成了严重高温热浪和干旱。而进一步溯源,是今年春季反常发展的拉尼娜事件对亚洲季风区的影响,和北大西洋地区长期大气环流异常(北大西洋涛动长期正位相)对亚欧大陆中高纬度环流异常的影响共同所致。

副热带高压可以说是高中地理课本就已出现的老朋友了。不过在气象学上,副热带高压不仅是半球三圈环流里横贯副热带地区的气压带,还是在全球有着具体的多个中心的天气系统——本轮南方高温热浪,最主要是偏强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所致。 那我们怎么看到副热带高压的身影呢?作为活跃在对流层中低层(6000m以下)的高压,从海平面气压图或等压面上的高度图(高压的等压面向上凸,表现为一个高度偏高区域)就能看出。从图3这张8月1日以来的平均的对流层中层的天气图里,5880等值线包围的区域就是副热带高压的主体区;而背景填色则表明南方的高度场偏高,反映出副热带高压和它所致的热浪偏强。

但强盛的高压带里不只是副热带高压的身影。如果我们画出具体的风场(图4),还能看到在四川盆地附近有另一个较弱高压中心——这被称作大陆高压。如果说副热带高压直接影响了长江中下游一带,那大陆高压对四川盆地的高温有着更直接的影响。

大陆高压这个气象学名词,相对副热带高压陌生很多。简单而言,当进入夏季,亚洲大陆内部大片荒漠被阳光炙烤,或是大范围强对流云团里水汽在空中凝结释放的热量(潜热),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热源。当这一热源加热了周边空气并抬升进入高空,就形成了这个位于对流层中上层的大陆高压。它比副热带高压所处的高度更高,如同一个炽热的“高压锅盖”,不仅自身会从高空部分下沉并压缩增温,还会阻碍局地的热气团抬升流出,配合四川盆地的地形更是导致了当地的持续灼热。

那么为什么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如此强势? 当前反常演变的拉尼娜事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是高中地理课本的老面孔,它们可以说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如影的两面。而今年的拉尼娜在时间演变上非常特殊(图5)——历史上绝大部分拉尼娜事件,都在第一年的北半球夏秋季发展,冬季达到顶峰,随后在第二年开春时逐渐衰减;但当前的拉尼娜事件在去年秋季发展后,并未在今年春季衰减而是进一步增强,并在5月达到强度顶峰。

万里之外海洋的炎凉,是如何影响到我国的气候呢?通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海温呈现西暖东冷的特点,当拉尼娜事件增强发展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变得更低,并导致上方大气变冷收缩下沉形成地面高压,并因为增强的气压梯度,导致了向西跨越赤道太平洋的信风明显增强。在赤道附近增强的信风诱发了北侧的异常反气旋,并与同为对流层中低层反气旋性质的副热带高压叠加,使得副热带高压显著增强(图6)。

此外,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且出现更强的下沉气流同时,处在赤道太平洋西岸的马来群岛,却因为海温的偏高和岛屿地形的作用出现更强劲的上升气流。这一上升气流会通过南北向的环流圈作用,导致北侧副热带地区出现更显著的下沉,从而有利于低空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图7)。这在近期的环流异常里也有明显的体现。

而除了对副热带高压的直接影响,这次反常的拉尼娜事件也明显增强了大陆高压,进而对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等地带来更严酷的炽热。

在最近半个多月以来,巴基斯坦出现了极端洪涝灾情,目前已造成约千人遇难,另有数百万人受灾。而洪泛横流和千里之外的巴山蜀水炽热,却是同一个异常环流的两面——它们是反常发展的拉尼娜事件的两重天影响。

前文已经提及,在通常的拉尼娜事件发展下,热带太平洋西岸的马来群岛一带会更显著的上升运动,相应地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有更显著下沉运动,构成横跨热带太平洋的Walker环流圈。然而由于今年拉尼娜事件里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冷中心明显偏西,导致整个环流圈进一步西移,此时上升运动覆盖了热带印度洋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地区(图8)。巴基斯坦常年处在南亚季风区边缘,夏季降水极少,在异常强烈上升运动和对流发展的影响下,出现的极端降水也造成了更严重的洪涝灾情。

而与此同时,当地异常上升运动引发大量近地面气团抬升并堆积于高空,又激发了向南北两侧的下沉运动——其中北侧正是覆盖了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在高空下沉过程中气团被显著压缩而增温,同时南亚大量水汽凝结成雨时释放的热量也被带入,因而形成了中高空极为炽热的高压系统——这正是直接造成了高温的大陆高压。在其控制下,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都出现了气温的显著偏高;而四川盆地因为海拔相对较低,下沉增温的程度更甚,加之盆地的地形,极端暖气团能停滞更久,直接造成了严重的高温干旱与山火(图9)。

上文提到的影响,都是源自于热带地区的大气或海洋异常。那么热带以外区域有无影响呢?中高纬度的西风带如同一条奔涌的天河,在其中也有巨浪或涟漪——正是受冷暖异常影响形成的槽脊扰动;而海洋区域由于摩擦较小,更容易有剧烈发展并长期存在的扰动,即特定的大气环流型。其中北大西洋区域的环流型最为显著,被称作北大西洋涛动(NAO);而在今年8月以来,当地就维持着异常正值(图10),对应极地区域的异常低压而环极地区域异常高压,也是今年欧洲高温热浪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些异常扰动也会进一步沿着西风洪流向东传播,在我国中西部的高空激发了异常的暖高压,它的下沉增温也直接加强了大陆高压,并让高温热浪过程持续更久(图11)。在图12里,我们将上述因子简要汇总成一张示意图。

2.全球气候变化,在这次高温热浪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对于一次高温热浪过程,由于它持续时间(数日到半个多月)和空间范围(数十万到数百万平方千米)相对有限,很难直接地将它与由人类活动主导、全球范围内自完备工业化以来持续一百多年的气候变化关联。但如果问到最近数年已经显著上升高温热浪频率和强度的趋势,则可以用气候变化的影响解释。

气候变化对于全球气温的影响,不仅在于平均气温的升高,更在于气温偏离常态的极端性(统计学以方差/标准差衡量)显著增强,表现为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频率都有增加,其中极端高温因为变暖的趋势更加频繁。

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很多。认可度较高的观点认为,在气候变化下北极海冰大幅融化,而显露的海表和陆地表面较先前冰面更暗,从而反照率下降并吸收更多热量,导致北极地区的升温相对于北半球极地外更大(图14左侧);相应地,极地和热带间温差缩小。而根据气象学热成风原理,高空西风带正是由这一温差驱动,如同一道天堑阻拦在极地赤道间,使得南北两侧气团难以轻易逾越。当温差缩小,西风洪流相应减弱,使得冷暖空气南来北往时受到的阻碍更小,更容易引发各处的极端天气事件(图14右侧)。此外,当平均温度升高,大气能容纳的水汽含量(饱和水汽压)也将上升,而更多的水汽凝结时也会释放更多的热量,进而直接加热空气或驱动大气环流的变化。

由于具体的时空尺度不同,我们无法精确预测未来数十年内每一次高温热浪过程的区域、持续时间和程度,但可以明确的是,在这样的气候变化下,未来数十年这样的极端高温事件在全球的总体频率将愈发增多,且极端程度也将显著增大,对更多的人们会产生显著影响以至威胁。面对如此破碎的未来,我们已没有置身世外或回避的选择,唯有携手迎面。

Q3: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已落下帷幕,四川盆地的高温也将被秋最早的呐喊终结。未来一段时间,高温还会以秋老虎之名反扑么?

在近期,总体环流形势已有深刻变化。造成前期持续高温的北大西洋涛动已经翻转,导致我国大部已成为长波槽位的控制。这不仅有利于击退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同时槽后偏北气流有利于引导多股冷空气持续南下。

未来一两日,残存的高温势力还会盘踞江南部分区域。随着新一股冷空气挥笔南下,这些余烬也将被秋风吹灭。

然而近期的冷空气活跃,并不代表秋老虎的退缩——在不断增暖的近年,南方高温在9月早已是常客。在新一峰拉尼娜事件发展的背景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长期依然会显著偏强,9月秋老虎仍然会较为频繁出没。在区域上,高温将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然随着日影的南去,届时要再出现长期极端高温已是非常难;但在高压控制下当地降水仍将持续偏少,部分区域需要警惕夏秋季连旱的影响。而四川盆地今年会相应出现较强秋雨,高温偏弱的同时,山区也需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等灾情。

对于南方大部,这是一个流金铄石的灼热长夏,更是有水止而涸的赤地与的烈焰腾空的山火。而从上文因素可以看出,虽然引发高温干旱的最直接系统——偏强的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在我国上空,但影响它们的气候因子都起于万里之遥;而这样的极端事件不止于我国,已在更辽阔的海陆山川蔓延。所以,起于青蘋之末的长风,会将每一片天涯的冷暖阴晴紧密相连;正因如此,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魅影面前,没有一片独善其身的桃源,唯有同舟共渡未来的命运。

作为气象学/气候学人,我们也定会走在迷茫时的未知与气候变化最前沿,以积淀的理性与看破纷繁的勇魄,去飘散眼前的混沌,让更多的人们有正确的认识与应对的信心;希望我们在这样的未来漂泊时,能更多一份平安与自信。

#重庆下雨#

《人民日报》:气候预测准确吗?这篇文章告诉你!面对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带来的挑战,加强气象预报预测并及早未雨绸缪,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近日,中国气象局面向公众发布气候预测信息,今后大家可以通过国家气候中心及各地气象局官方网站,查询未来一段时间的气候预测结果。这对持续提升我国气候预测水平、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气候中心全球监测产品,显示今年3月全球平均气温距平空间分布情况。图中暖色代表气温偏高,冷色代表气温偏低。中国气象局供图
气候预测包括哪些内容?预测准确率怎么样?我们如何科学用好气候预测,更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什么是气候预测?

主要是对延伸期(11天到30天)、月、季节和年度气候趋势进行预测。核心技术长足发展,让我国气候预测准确率稳步提高

葡萄枝条在架子上萌发攀爬,嫩绿的片片新叶生机盎然。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桑园镇夹河村,村民郝忠元正在葡萄园里忙着浇地、抹去多余的葡萄芽。

葡萄露天种植,天气气候着实关键。4月12日晚上,一股寒潮袭来,老郝和家人赶忙在地里点起火堆给葡萄增温,好多新芽还是冻坏了。“种地,最盼能摸准老天爷的脾气!”老郝说,“除了一两周以内的天气预报,如果能提前知道更长时期的天气就好了,这样就能及时调整葡萄出土时间,准备防灾物资,降低气候带来的影响。”
老郝渴盼了解的“天气预报够不着的天气”,专业名称就是:气候预测。
气候预测主要是对延伸期(11天到30天)、月、季节和年度气候趋势进行预测,包括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相较于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重要天气过程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
今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首次面向公众发布未来11天到30天的《气候预测公报》。4月2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今年全国汛期气候趋势预测情况,这是气象部门第一次向公众发布全国汛期气候趋势预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气候预测业务的国家之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气候预测室总工程师陈丽娟说,“不过,气候预测是大气科学领域的世界性难题,而我国处于东亚季风区,季节和年际变率大,影响我国气候的系统复杂,气候预测信息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此前的气候预测服务主要面向政府部门,供各行业作为决策参考,没有向公众发布。”

近期,中国气象局经过深入调研分析,决定开始向公众发布气候预测信息。从事气候预测研究和业务工作已有26年的陈丽娟感到“肩上的压力更大了”。不过,她和同事们也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需求的持续增加、科技的发展进步,这件事势在必行。”

天气预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交通出行帮助很大,但天气预报主要提供最近几天的信息,这与现代生产生活多方面的需求还存在差距。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很多领域需了解更长时间的气候预测信息,各行各业对气候预测的需求很迫切。

与此同时,我国持续推进气候业务能力建设,通过科技创新、潜心发展,气候预测业务完成了从以物理统计为主,到以气候预测数值模式(简称气候模式)为基础、动力与统计方法相结合的转变,以气候模式为代表的气候预测核心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客观化预测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气候预测准确率稳步提高。

“以前我们发布气候预测信息时可能信心不足,现在报得比较好了,这也为面向公众发布气候预测增添了底气。”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中心首任主任丁一汇说。

怎样预测气候?

气候模式是基础,科学家编写反映很多数理方程原理的复杂程序,再通过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进行运算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气候预测“产品”,到底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现代气候预测主要基于气候模式和物理机制诊断相结合的办法。”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介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国内外气候模式对气候系统的模拟、刻画已经比较全面。

地球的气候系统由海洋、陆地、大气、冰冻圈、生物圈这五大圈层构成,非常复杂。气候模式可以说是对气候系统的数学表达,科学家编写反映很多数理方程原理的复杂程序,再通过超级计算机进行运算,对未来的气候演变趋势作出预测。气候模式要用的数据量大得惊人,往往达到几十个TB(万亿字节),有的预测要用高速计算机“转”好几个月。

“另一方面,气候模式虽然有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准确模拟海洋、陆地、大气、冰冻圈、生物圈等多圈层的相互作用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宋连春说,“因此我们在气候预测中,会基于大量历史观测数据,利用数学和物理规律,诊断全球海洋、海冰、陆面过程等对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宋连春表示:“实际气候预测业务中,是以气候模式为基础、动力与统计方法相结合‘两条腿走路’,获取气候模式预测信息和机理诊断的关键要素预测信息,进行最优集成,然后给出气候预测结论。”

在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如今我国的气候模式已发展到第三代。这一模式由国家气候中心吴统文研究员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于2020年11月通过评审,进入准业务化运行。第三代气候模式的气候预测性能有明显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物理、数学、化学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我国气候预测准确率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陈丽娟说。

“在气候预测业务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陈丽娟介绍,例如,2018年汛期预测东亚夏季风偏强,我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增多,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少,对全国夏季旱涝分布的预测与实况基本一致。

“当然,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人类认知的局限以及可预报性上限的影响,气候预测还有不准确的方面。”陈丽娟坦承。

她举例说,对2008年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事件,没有提前一两个月预测出来。在那以后,我国设立了一批科研项目,通过深入研究,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出现持续性低温冷害的机理认知更为清晰,对这类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和服务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气候预测准确率是有‘天花板’的。”陈丽娟说,一般认为,气候预测准确率上限为75%至85%。目前,我国气候预测的准确率达到70%左右。

气候预测如何应用?

影响气候的因子极为复杂,不确定性较大。公众要科学合理地使用预测结果
“雨季什么时候到来,什么时候结束?这是我每年最揪心的事情。”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防汛办主任刘世军说。眼下,他和湖南省气象部门保持热线联系,密切关注着每天滚动更新的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信息。
澧水公司管理着江垭和皂市两个大型水库。雨季开始前,水库要计划腾库;雨季结束时,要拦洪蓄水。澧水是山溪性河流,洪水陡涨陡落。雨季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是水库运行的重要时间节点,把握不准,就可能给防洪、发电、保生态用水等带来不利影响。”刘世军说。
去年5月中旬,湖南省专业气象台提出澧水流域将在6月上旬进入雨季,这一预测与实况基本吻合,为澧水公司科学调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陈丽娟认为,随着气候预测准确率和公众认知度的提升,气候预测在防灾减灾以及各行各业的生产规划等方面,将得到更有效的应用,农业、水利、工业、交通、电力、旅游、体育等很多领域都将受益。
服务防汛抗旱——我国地形复杂,受东亚夏季风系统变率大的影响,每年七大江河流域的旱涝情况不同。在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农业灌溉用水和水力发电调度方面,准确的预测可以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使水利资源的利用效益发挥到最大。
助力农业生产——准确的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服务相结合,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安全运行。例如,准确预测春季气候是否异常、春雨多寡、气温高低,可以帮助农业生产部门及广大农民对农作物选种、播种进行科学决策。
对预测阴晴冷暖的天气预报,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而对于气候预测,很多人或许还感到陌生。

实际上,气候预测的结果,正给全世界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这一气候雄心和降碳行动的依据,主要就是科学家们利用气候模式做出的长期气候预测:随着人类活动持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未来几十年全球气温将不断攀升、持续变暖,人类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

气候预测、天气预报,“测”与“报”的一字之差,清晰表明了二者的精准度和不确定性是有差别的。预估未来较长时期的气候,机理复杂,变数很大,显然更为困难。不过,存在不确定性不等于不可靠和不能用。从以往对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趋势的预测和实况对照来看,气候模式的可信度就很高。加大力度攻坚克难,让气候预测越来越精准可靠,及早预知未来气候状况并采取有效行动,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趋利避害,利用好风、光等气候资源,同时避免或减轻灾害影响。

天气气候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今,气候频频走极端,加快建设气象强国,努力把准天气气候的“脉动”,我们才能切实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让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永续发展、生生不息。

2022/6/25,周六,例行的每周一次小区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当然还是需要带着事先在家做好的抗原一条杠结果,今天人很少几乎不用排队……

昨天下雨气温明显下降,今早五点多还是阴晴各半,现在不到八点就已经28度了,太阳下还是有点热的……

任大叔早上买菜回来带了盒和善园的包子,三菜包三肉包,吃过后评价不高:肉馅心比山阴路的上海大包少太多,包子个头也不如鲁迅公园里莹珠阁的大,还有味道还是大龙汤包家的明显胜出一筹,和善园的肉馅是放酱油的北方做法,大龙家不放。

好吧,原生家庭一点也不讲究吃的任大叔自从三十多年前来我讲究吃喝的娘家搭伙后品鉴水平提高很多,评判很到位,俨然大半个美食家喽…… https://t.cn/z8ATWOt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点开生日的蜡,跳出可爱的伴,米团和特来骑也乘着轻飘飘的光。戴着棕色小猫帽的你有些可爱,你笑咪咪看着我,引我到深处走去。
  • 颜色不定)✖️1要求:1⃣️关注ch2⃣️(1)小卡 【评】本条 (2)后面四个【转➕评】本条3⃣️会查主页,雷拆重抽,决定在我说明:1⃣️如果我的两份名学小
  • 有希望我没跑路但是画的少因为太难画dbq)有很多想搞的东西,还有很好的互关朋友们一起,以及雷我雷的要死还要看的不知道什么成分的册妹,我就是很贱你越雷我就越要继续
  • 她这个新妆发真的好好看啊~中森明菜味儿up“清冷、疏离、破碎感” 我见尤怜细节上做了一些改变但总体风格还是和以前差不多都属于那种“稳中求胜”的类型吧~重点来了:
  • 我们主持人不是天生就是给你们擦屁股的,宁芙奖开始前我们千叮铃万嘱咐,公告发了一条又一条,你们是故意还是装作没看见,我不清楚。事情发生的当时我还在和咒术师大主持一
  • #任嘉伦[超话]#[微风]rjl#任嘉伦烈焰#[微风]rjl#任嘉伦伍赓#[微风]rjl#任嘉伦凤凰台上#[微风]rjl#任嘉伦无忧渡# “ , ,
  • ????经典款,明星热爱!??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品牌眼镜、高品质TR镜框型号:G0607 价?65【TR偏光系列】爱马仕经典的方框设计,不挑脸型,无论搭配大衣还是
  • 游戏里的通天代.感情里的下等人或许你们不知道通天代是什么意思.我来解释一下.简单概括是天花板,详细来说,可以和职业选手1V1甚至carry职业选手的实力存在,就
  • 愿所有人都能常怀感恩之心,都能被生活温柔以待,愿我们所去之地皆是阳光,所遇之人皆为善良!❣️愿你所想,皆你所愿,愿你平安喜乐,星途璀璨。
  • 4、水肥管理胡萝卜长出幼苗后,可以将稻草掀开,避免影响幼苗的生长,然后在清晨和傍晚为胡萝卜浇灌水分,保持土壤湿润,刚出苗时,还要为胡萝卜施加有机肥,促进幼苗生长
  • 10、是你察觉不到我的任何情绪。12.学会放好以前的渴望。
  • 我很久在互联网上情绪有这么大的波动了,二一年我还会被网络上带着鼻子走,也会为了南通义愤填膺写小作文发声,这现在我压根不会有这种想法,今年有很多事件我没有刷到过
  • 男孩简直是只隔着一扇门被放置play了,小腿痉挛着直发抖,长长一条湿痕从小客厅拖到房间门,肿</胀的小勾子在地上拖了又拖,蹭了又蹭,一下又在门口喷出来一小
  • 清朗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在写同人,当初是真的把我搞崩溃了,一篇不打啵不牵手的纯清水不涉及任何zz任何现实人物现实事件,lofter被锁,微博没法发,长图生成器暴毙,
  • 当他意识到没有项目支持那些在学校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年轻男性时,他创立了“商界男士”(MOB)。当学生们从商界男士学院毕业时,他们也会得到一块砖,象征着他们在为成
  • 1️⃣2️⃣Leaked Songs昨晚我偷偷听了泄曲,我来告诉你们,TTPD我觉得真的不太行…1️⃣3️⃣More Quantity, Less Qualit
  • 最该被造谣中kao走后门的其实是你吧,绝望的文盲这不是你们禅寺第一次挂我,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如果我的言论比苏新皓本人更值得让你们关注,那就来follow我吧
  • 三只松鼠转型前的阵痛,让它对做好高端性价比产品的路径格外专注,甚至细化到了一二三产每个环节。从本质上说,三只松鼠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包括稳定的大单品创新
  • 好烦又要上班,和不重要的、不喜欢的、讨厌的人纠缠《一晚上安顿了四次手机就在手里》BB去参加朋友的婚礼,二场去,经验教训就是出去吃饭或者其他没法经常看手机,但一位
  • 4️⃣昊昊还是那个真挚的少年,每一次流泪都哭得让人心碎; 7️⃣童七七还是那个完美男人,“意想不到”的不仅是这首歌,更是如浩瀚宇宙中闪烁的那颗星一样的你;